泌尿结石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尿结石治疗方法
泌尿结石的6种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增加液体摄入量,增加尿量;控制感染;促进输尿管蠕动,加速结石排出。
结石小于 0.6 cm,症状不明显,无肾功能损害者可选择药物治疗。
2. 体外冲击波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主要适用于肾脏和输尿管上段小于 2.5 cm 结石。
当结石体积过大时,需要多次碎石,结石清除时间长,结石残留率高。
另外,有出血性疾病、感染、带有心脏起搏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尿路梗阻及妊娠妇女等人群,不适合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
短时间内频繁接受体外碎石容易引起肾脏功能损伤,碎石间隔时间必须大于一周。
3. 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输尿管镜是应用细小的输尿管镜经尿道插入膀胱,然后上行进入到输尿管,在直视下进行碎石。
此法主要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目前新兴的输尿管软镜也可应用于部分肾脏结石患者。
有尿路狭窄、严重扭曲的患者不宜采用。
4.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此法是通过先在患者腰部打一个直径约 0.6 厘米的小孔,在皮肤与肾脏之间建立一个通道,然后将筷子粗细的内窥镜伸入到肾脏的结石部位,最后将结石击碎、取出。
即使结石体积较大如鹿角形结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同样可以适用,是目前治疗肾脏结石应用最广泛的微创手术方法。
5. 腹腔镜输尿管取石
主要适用于原先考虑开放手术,大于 2 cm 的输尿管结石。
腹腔镜输尿管取石已逐渐代替开放性输尿管取石,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手术方法。
但存在手术费用较贵,术后漏尿、狭窄等并发症。
6. 开放手术治疗
由于开放手术对患者会造成较大的创伤,目前已较少应用。
泌尿结石患者饮水讲究大
那么,得了尿路结石以后究竟要不要多饮水呢?这就需要从饮水的原则上来进一步解释。
多饮水还是少饮水,应视结石的大小而定。
如果结石的体积较小那就可以先试着采用多饮水的方法,通过增加尿量的排尿次数达到冲洗泌尿道的作用,使结石不易沉淀下来,有利于细小结石随尿液排出体外。
如果结石直径大于5毫米,已造成泌尿系机械性梗阻,或已出现肾盂积水,则不宜多饮水。
因大量饮水会加重梗阻程度,进一步损害肾功能。
这种情况应该先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治疗。
之后为了促进结石尽快排出和预防再次复发才可加大饮水量,特别是在平时还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不能等到口渴时再喝。
因为通过喝水可人为地增加尿量,稀释结石晶体浓度,有利于粉碎的结石早日排出体外。
很多研究显示,日排尿量小于1000毫升的人比日排量2022毫升者更易患尿路结石。
需要提醒的是,饮水治疗的方法也是很有讲究的。
所谓饮水是指在24小时内饮水量应达到2022~3000毫升,且需分多次饮用,因在短时间内过量饮水,水一下子被吸收入血液,当超过肾脏排泄能力时,大量水分会积聚在组织细胞内外,导致细胞水肿,从而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出现电解质紊乱、血液渗透压降低等,导致“水中毒”。
患者常表现为疲乏无力、手足酸软、口角流涎、腹部憋胀。
一旦脑细胞水肿还可引发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危及生命。
另外,为了保持夜间尿量,除睡前饮水外,夜间起床排尿后宜再饮水,以稀释尿液,促使碎石后结石小渣粒尽快排出体外和防止手术后复发。
当伴有泌尿系统感染时,较多尿量还可促进引流,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建议每24小时饮水量应达到400~500毫升。
综上所述,得了尿路结石后,患者如何饮水才能达到治疗目的?那就是必须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正确指导下合理饮水。
泌尿系结石的10大误区
误区一:补钙会导致泌尿系结石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泌尿系结石病人要限制钙的摄入,因为对泌尿系结石
的分析表明,泌尿系结石中80%是钙质。
近年来研究证实,这一观念是错误的,而且结论刚好相反:增加钙的摄入反而可以减少患泌尿系结石的危险性。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少吃钙质的妇女比多吃富含钙质食物的妇女更容易患泌尿系结石。
研究者分析认为,发生泌尿系结石的原因不是因为钙太多,而是人体中钙代谢发生了紊乱,造成不正常的“钙搬家”所致。
此时,骨钙减少,而血钙和软组织中的钙却增加了,软组织中钙过多会造成结石、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老年性痴呆。
而长期补钙,增加人体钙的吸收,可刺激血钙自身的稳定,最终降低血液和软组织中钙的含量,减少结石的发生。
误区二:泌尿系结石病人不能补钙
泌尿系结石大多是草酸钙在尿中沉积,主要是草酸摄入过多,在泌尿道排出时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沉积形成泌尿系结石。
防治泌尿系结石的关键是减少摄入含草酸多的食物如菠菜、草头、竹笋、茭白等,这些食物应少吃,吃时应煮沸,去除草酸含量。
钙摄入量多的人群比钙摄入量少的人群,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率要低。
一般居民膳食中钙摄入是不足的,应当增加钙的摄入,钙在消化道内增加,与草酸形成草酸钙,减少草酸的吸收,也可以减少泌尿系结石的发生。
误区三:没有症状的结石不用治疗
不痛的肾结石相反可能因为没有及时被发现,而引起极为严重的恶果。
结石作为异物长期存在于肾脏中,不仅会引起感染,摩擦肾黏膜引起血尿,还可能引起泌尿系统梗阻,导致肾积水,甚至使肾功能完全丧失。
临床已经证实,结石的长期慢性刺激,还有并发肾脏肿瘤的可能。
误区四:体外震波碎石对人体没有损害
体外震波能击碎结石,必然就会对肾脏有损伤,只是程度轻重不同而已。
如果重复2-3次仍不见效,就应该考虑改用其他方法,如手术。
以下人群不能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
有尿路梗阻者:因碎石后结石无法排出,且由于结石碎石后容易堆积而加重梗阻,故解除梗阻前不能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不能治愈的出血性疾病病人:因碎石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尿路的微小损伤,若已有出血性疾病,可能形成大的出血及出血不止;肾功能不全
者:冲击波碎石可引起肾内微小出血、血肿及水肿,如肾功能不全,又需多次碎石治疗,则容易加重肾功能损害等。
误区五:所有结石都能溶排
大于0.5厘米的结石,要采用药物排石是很困难的。
中药排石主要是利用其利尿的作用,绝不是像广告上所说的可以将结石溶解排出。
如果吃了1-2个月的药仍不见效,最好换个方法试试。
长期吃药只会损伤肾脏功能。
误区六:补充维生素C易患肾结石
维生素C是酶的辅因子,与胶原的合成、创伤的愈合、血管的脆性有关;维生素C还有抗氧化,促进铁的吸收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成人每日的推荐摄入量为 100毫克,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为1000毫克。
维生素C的补充,只要每天摄入量在1000毫克以内,是不会发生肾结石的。
误区七:结石不痛是好事
肾结石之所以痛,多数是因为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造成的,当结石逐渐增大后,基本上不再移动,人也不会觉得痛了。
此外,当大的结石长期存在于肾内产生积水越来越多,肾内压力增加会导致内部感觉神经破坏,也不会觉得疼痛。
因此,当结石不再疼痛,反而更可怕。
实际上,无论使用中医还是西医方法,暂时止住结石导致的疼痛都不是什么难事,治疗结石的关键是要把结石从体内消灭。
误区八:结石都能体外震碎
目前还没有发现能够包治一切结石的疗法,体外震波碎石也有适应症。
5毫米以下的结石一般不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
一些特殊成分的结石,碎石机上是不显影的,无法碎石。
而积水严重的肾结石患者,本身肾脏的排石功能已经受到了损害,即便将结石击碎,也无法将其排出。
在输尿管内堵塞时间过久的结石,会产生息肉将结石包裹,即使体外碎石将其击碎,一般也很难排出,不宜体外碎石。
对于大于1cm的输尿管结石、大于2cm的肾结石,也不宜选择。
因为此类结石被粉碎后,容易形成“石阶”,阻塞肾脏和输尿管,后续处理更加复杂,增加了手术难度。
另外,鹿角状和生姜状的结石也不宜采用此法。
误区九:手术取出结石更易复发
结石复发与否,与通过什么方法将其去除没有关系。
任何类型的尿路结石,治疗后的复发都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一般在无预防情况下,5年内结石复发达到50%,10年内复发可达到80%,所以结石治疗后的定期复查非常重要,即使您没有任何不适,也建议您每3-6月到门诊复查一次。
误区十:药物排石不伤身
有很多人因为害怕手术,发现自己体内有结石,都希望能用药物治疗。
也有些药物广告吹得很历害,说什么“碎石、化石、排石三位一体”,总让患者跃跃欲试。
可患者花很多钱买了种种药物,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的服用,体内的结石一点都没有变小,这究竟是为什么?也许药店服务员会说患者对药物可能不太敏感,建议再买一个疗程的药物。
试想:要是再不敏感怎么办?
所以,在选择泌尿系结石治疗方法时,不要盲目听信广告,还是建议就诊当地公立正规的医院,听听这里医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