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X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先天性心脏病诊疗ppt课件

17
法洛四联症
【治疗原则】手术
根治手术: 适应证:不受年龄限制,2岁以内手术为佳 禁忌证:⑴左室发育不全,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30ml/m2
⑵周围肺动脉发育差。 姑息性手术:Blalock-taussig分流术、主-肺动脉搭桥分流术
适应证:⑴左室发育不全,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LVEDVI<30ml/m2 ⑵周围肺动脉发育差
15
法洛四联症
【临床表现】
出生早期紫绀可不明显,6周后逐渐加重,蹲踞,活动受限,发育较差,严重缺氧 可出现短暂性缺氧昏厥。
【体征】
紫绀,杵状趾、指,发育较差,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Ⅱ-Ⅳ/6收缩期杂音,肺 动脉第二音降低。。
16
法洛四联症
【辅助检查】
1心电图:一般窦性心律,右心室肥厚 2胸片:肺血少;肺血管纤细,心影成”靴型心” 3心脏彩超:了解室缺大小、位置,主动脉骑跨的程度,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狭窄 的程度以及左右肺动脉发育情况,可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以及合并畸形。 4右心导管及造影检查:了解室缺大小、位置,主动脉骑跨的程度,右室流出道、 肺动脉狭窄的程度以及左、右肺动脉发育和肺小血管情况,可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 容积指数以及脉-弓比值以及其它合并畸形。
有紫绀,杵状趾、指。
13
法洛三联症
【辅助检查】
1.心电图:一般窦性心律,右心室肥厚 2.胸片:肺血少;肺血管纤细 3.心脏彩超:了解房缺大小、位置,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口狭窄的程度和左右 肺动脉发育情况以及合并畸形。 4.右心导管及造影检查:一般可不作该检查,检查目的:了解房缺大小、位置, 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狭窄的程度以及左、右肺动脉发育和肺小血管情况。
【临床表现】
法洛四联症
【治疗原则】手术
根治手术: 适应证:不受年龄限制,2岁以内手术为佳 禁忌证:⑴左室发育不全,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30ml/m2
⑵周围肺动脉发育差。 姑息性手术:Blalock-taussig分流术、主-肺动脉搭桥分流术
适应证:⑴左室发育不全,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 LVEDVI<30ml/m2 ⑵周围肺动脉发育差
15
法洛四联症
【临床表现】
出生早期紫绀可不明显,6周后逐渐加重,蹲踞,活动受限,发育较差,严重缺氧 可出现短暂性缺氧昏厥。
【体征】
紫绀,杵状趾、指,发育较差,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Ⅱ-Ⅳ/6收缩期杂音,肺 动脉第二音降低。。
16
法洛四联症
【辅助检查】
1心电图:一般窦性心律,右心室肥厚 2胸片:肺血少;肺血管纤细,心影成”靴型心” 3心脏彩超:了解室缺大小、位置,主动脉骑跨的程度,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狭窄 的程度以及左右肺动脉发育情况,可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以及合并畸形。 4右心导管及造影检查:了解室缺大小、位置,主动脉骑跨的程度,右室流出道、 肺动脉狭窄的程度以及左、右肺动脉发育和肺小血管情况,可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 容积指数以及脉-弓比值以及其它合并畸形。
有紫绀,杵状趾、指。
13
法洛三联症
【辅助检查】
1.心电图:一般窦性心律,右心室肥厚 2.胸片:肺血少;肺血管纤细 3.心脏彩超:了解房缺大小、位置,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口狭窄的程度和左右 肺动脉发育情况以及合并畸形。 4.右心导管及造影检查:一般可不作该检查,检查目的:了解房缺大小、位置, 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狭窄的程度以及左、右肺动脉发育和肺小血管情况。
【临床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5ppt课件

介入封堵术—并发症
残余分流,即封堵器未能完全覆盖缺损 口
异位栓塞,为封堵器脱落引起的严重并 发症
血管并发症及感染 机械性溶血较少见
概述
室间隔缺损是胚胎心室间隔发 育不全而形成的左右心室间的 异常交通,在心室水平产生左 向右分流的先心病。 约占先心病的25%
分类
(1)膜部缺损:约占78%,分为单纯膜部 缺损、嵴下型和隔瓣下型三个亚型
典型的室缺根据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 即可确诊
轻度肺动脉瓣狭窄、肥厚性心肌病等心 前区亦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应注意鉴别
大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应与原发性肺 动脉高压及法洛四联症相鉴别
诊断及鉴别诊断(2)
典型的心脏听诊、心电图、X线表现可提 示房间隔缺损存在,超声心动图可以确 诊
应与肺静脉畸形引流、肺动脉瓣狭窄、 及小型室间隔缺损等鉴别。
病理生理(1)
1)主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无论在收缩还 是舒张期主动脉压均高于肺动脉压,血 液便会持续的自主动脉分流至肺动脉
2)左心室负荷增加:a) 血液分流至肺动 脉使肺动脉血流量增多,血液经肺到达 左心房、左心室而使左心室容量负荷增 加
病理生理(2)
b) 为弥补主动脉至肺动脉的分流对体循 环造成的损失,左心室代偿性的增加心 排血量。这两种因素均可造成左心房与 左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导致左心衰竭 3)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负荷增加 4)双向分流和右向左分流
介入封堵术—适应症(2)
复杂先心病功能娇治术后遗留的房缺 继发孔房缺经外科手术修补后残余分流
或再通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明显心房水平左向
右分流 临床有右心室容量负荷过重的表现,如
右心室扩大等
介入封堵术—禁忌症
已有右向左分流者 多发性房间隔缺损 合关并有其它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心脏内有血栓特别是左右心耳内
先天性心脏病课件ppt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 ,通过导管技术对先天性心脏病
进行干预。
常见的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 封堵器植入等,适用于特定类型
的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的优点在于创伤小、恢 复快,但需要具备相应的设备和
经验。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根治先天性心脏病 的首选方法,根据病情可选择 姑息手术、根治手术等。
立信心。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 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04
先天性心脏病案例分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案例一: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总结词
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详细描述
本案例介绍了一名患有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通过早期筛查和诊断,采取 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最终成功治愈。
环境因素
孕期感染、药物使用、辐 射暴露等环境因素也可能 影响胎儿心脏发育。
胎儿发育特殊
胎儿心脏及大血管的正常 发育过程中,受到某些因 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结构 特殊。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能会出现呼吸困 难、紫绀、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 等症状。
诊断方法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及相关 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 心血管造影等,进行诊断。
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如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和细 胞治疗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疾病管理
优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疾病管理,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精准医学研究
结合精准医学理念,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个体化治疗和预防。
社会心理支持
关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
先天性心脏病ppt医学课件

• B-US: RA and RV enlargement , paradoxical movement of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
Pediatrics , Shengjing Hospital
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 Complications bronchopneumonia 、heart failure.
Examination
• X-ray: aortic knob smaller than normal main PA segment protrusion LV enlargement increase lung markings • ECG: LV hypertrophy • US :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 Treatment minor defect:may avoid operation. media defect:operation at 5-6 years old. major defect with complications: operation at 6m-2y.
Pediatrics , Shengjing Hospital
RV (dilation)
body circulation Blood volume↓
Befo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ediatrics , Shengjing Hospital
Hemodynamics
RA
LA
Pulmonary Artery
shunt
RV
LV
dilation
ASD Etibiology
• Pulmonary circulation blood volume increase
Pediatrics , Shengjing Hospital
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 Complications bronchopneumonia 、heart failure.
Examination
• X-ray: aortic knob smaller than normal main PA segment protrusion LV enlargement increase lung markings • ECG: LV hypertrophy • US :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 Treatment minor defect:may avoid operation. media defect:operation at 5-6 years old. major defect with complications: operation at 6m-2y.
Pediatrics , Shengjing Hospital
RV (dilation)
body circulation Blood volume↓
Befo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ediatrics , Shengjing Hospital
Hemodynamics
RA
LA
Pulmonary Artery
shunt
RV
LV
dilation
ASD Etibiology
• Pulmonary circulation blood volume increase
超声诊断学一先天性心脏病-影像学课件ppt课件

1 8/8/2024
一、房间隔缺损
【病理】 房间隔缺损分为
原发孔型 继发孔型 通常房缺是指继发孔型。 房缺根据缺损部位不同分为四型: ①中央型(卵圆孔型):位于房间隔 中部相当于卵圆窝部位,此型最常见, 约占房缺的76%. ②下腔型:缺损位于房间隔后下方与 下腔静脉入口相延续,此型约占12%。
2 8/8/2024
肌 组织,分流血液射入右室流入道。
12 8/8/2024
⒉膜部缺损分为以下三型
⑴嵴下型:位于室上嵴下方,紧邻主动脉 瓣
右叶的右侧部分,缺损常较大,多累及 部
分室上嵴和膜部。 ⑵单纯膜部缺损:局限于膜部间隔的小缺 损
四周为纤维组织。 ⑶隔瓣下缺损:大部分位于三尖瓣隔瓣下 方
其8/8/前2024 缘常有部分膜样间隔组织。13
三、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病理】
未闭的动脉导管 上端起于主动脉峡部小弯侧,于做锁骨下动脉相对应, 另一端为于左肺动脉根部左上方,接近主肺动脉分叉 处
根据未闭导管的形态可分为:管形、漏斗形和窗形, 导管的直径差异很大,多数为5-15mm ,长度约3-5mm。
23 8/8/2024
⒊肌部缺损: 位于肌部室间隔的光滑部或小梁化部,
位置低,周围均有肌性边缘,形态及大小 不一,可为单发或多发。
14 8/8/2024
【病理生理 】 室间隔分流量大小及分流的方向取决于 缺损的大小 两心室的压力差
15 8/8/2024
【临床表现】
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Ⅲ-Ⅳ级/6 级全收缩期杂音伴细震颤。
⑵室间隔缺损:嵴下型缺损在左室长轴观位于主动 脉
瓣下,易于显示。
⑶右心室肥厚:右室腔扩大。
⑷肺动脉狭窄:
一、房间隔缺损
【病理】 房间隔缺损分为
原发孔型 继发孔型 通常房缺是指继发孔型。 房缺根据缺损部位不同分为四型: ①中央型(卵圆孔型):位于房间隔 中部相当于卵圆窝部位,此型最常见, 约占房缺的76%. ②下腔型:缺损位于房间隔后下方与 下腔静脉入口相延续,此型约占12%。
2 8/8/2024
肌 组织,分流血液射入右室流入道。
12 8/8/2024
⒉膜部缺损分为以下三型
⑴嵴下型:位于室上嵴下方,紧邻主动脉 瓣
右叶的右侧部分,缺损常较大,多累及 部
分室上嵴和膜部。 ⑵单纯膜部缺损:局限于膜部间隔的小缺 损
四周为纤维组织。 ⑶隔瓣下缺损:大部分位于三尖瓣隔瓣下 方
其8/8/前2024 缘常有部分膜样间隔组织。13
三、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病理】
未闭的动脉导管 上端起于主动脉峡部小弯侧,于做锁骨下动脉相对应, 另一端为于左肺动脉根部左上方,接近主肺动脉分叉 处
根据未闭导管的形态可分为:管形、漏斗形和窗形, 导管的直径差异很大,多数为5-15mm ,长度约3-5mm。
23 8/8/2024
⒊肌部缺损: 位于肌部室间隔的光滑部或小梁化部,
位置低,周围均有肌性边缘,形态及大小 不一,可为单发或多发。
14 8/8/2024
【病理生理 】 室间隔分流量大小及分流的方向取决于 缺损的大小 两心室的压力差
15 8/8/2024
【临床表现】
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Ⅲ-Ⅳ级/6 级全收缩期杂音伴细震颤。
⑵室间隔缺损:嵴下型缺损在左室长轴观位于主动 脉
瓣下,易于显示。
⑶右心室肥厚:右室腔扩大。
⑷肺动脉狭窄:
《先天性心脏病》课件

运动康复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 康复训练,如游泳、瑜伽等,有 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
技能培训
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特殊需 求,如呼吸训练、心肺复苏等技 能培训,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05
先天性心脏病案例分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案例一: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
、紫绀等症状,及时就医。
合理饮食
保证孩子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 ,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以降低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适量运动
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适量进行有 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 增强心肺功能。
康复训练
心理支持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能存在自卑 、焦虑等心理问题,家长和医护 人员应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生指导下使用。
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在于无法根治 疾病,且长期使用可能产生副作
用。
手术治疗
01
手术治疗是先天性心脏 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 括介入手术和开胸手术 。
02
介入手术通常适用于简 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如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 损等。
03
开胸手术适用于复杂的 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 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 。
ERA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胎儿发育过 程中,心脏及大血管结构异常所 导致的疾病。
分类
根据心脏结构异常的类型,先天 性心脏病可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 ,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等。
发病原因
01
02
03
遗传因素
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家 族聚集性,可能与遗传基 因突变有关。
环境因素
先天性心脏病教学课件ppt

CHD可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其中简单型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复杂型包括法洛氏四联症、肺动脉狭窄等。
定义与分类
发病原因
CHD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遗传因素包括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环境因素包括母体感染、药物滥用等。
流行病学
CH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尤其在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人群中更为常见。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心理支持
关注患儿及家庭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定期随访
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06
先天性心脏病的教学建议
针对医学生的教学策略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医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基本知识、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
发病原因与流行病学
CH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导管检查等。
诊断
CHD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是根治CHD的主要方法。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治疗
诊断与治疗现状
02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与体征
传统开胸手术
通过小切口或导管进行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微创手术
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更精确的手术操作。
机器人辅助手术
通过导管在血管内进行修复或植入医疗器械。
介入治疗
心脏移植
干细胞治疗
对于严重心脏病患者,可以进行心脏移植。
新兴的治疗方法,用于修复受损的心肌。
03
其他治疗手段
定义与分类
发病原因
CHD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遗传因素包括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环境因素包括母体感染、药物滥用等。
流行病学
CH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尤其在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人群中更为常见。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心理支持
关注患儿及家庭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定期随访
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06
先天性心脏病的教学建议
针对医学生的教学策略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医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基本知识、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
发病原因与流行病学
CH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导管检查等。
诊断
CHD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是根治CHD的主要方法。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治疗
诊断与治疗现状
02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与体征
传统开胸手术
通过小切口或导管进行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微创手术
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更精确的手术操作。
机器人辅助手术
通过导管在血管内进行修复或植入医疗器械。
介入治疗
心脏移植
干细胞治疗
对于严重心脏病患者,可以进行心脏移植。
新兴的治疗方法,用于修复受损的心肌。
03
其他治疗手段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ppt课件

小儿先天性心脏 病
概念:是指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 所致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其中室间隔缺损占第一位。
病因
1、内在因素(遗传因素):特别是染色体的异
位和与畸变。
2、外在因素 (环境因素):
宫内病毒感染(妊娠3月),为重要因素。 致畸药物:抗癌药、降糖宁
放射线照射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钙血症
脑脓肿
多发生在年长儿及成人。TOF患 儿若出现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抽搐、 偏瘫等,应考虑并发脑脓肿的可能
细菌性心内膜炎
多发生于发绀不重的 TOF患儿。尤以行心导管术者易并发
TOF较少发生肺炎或心力衰竭
治疗:内科加强护理
休息,防感染。应多饮水,防脱水。
预防和控制缺氧发作:
立即将患儿下肢屈起,置胸膝卧位 重
彩超
治 疗
小分流量的房间隔缺损(单发、直径小于 1cm)在出生一年内有自然愈合的可能,但 1岁以后自然愈合的可能很小,因而小的房 间隔缺损在一岁以内不需治疗。缺损大的 在3-5岁手术。 目前有内科介入封堵术和外科开胸手术两 种治疗方法
动脉导管未闭PDA
PDA 发病率及自然闭合率
2、外科手术,结扎动脉导管,任何年龄
都可,宜于学龄前施行。 窗型:体外循
环下手术。
蘑菇伞 堵塞法
法洛四联症
TOF
流行病学资料 病理解剖
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临床表现 特殊检查 ECG、X光胸片、超声、心导管 并发症 治疗
TOF 发病率
在小儿先心病中占第四位,约10-15%。 是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心病,占1岁后 青紫型先心病的76%。 平均寿命15岁,预后与肺动脉狭窄的
概念:是指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 所致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其中室间隔缺损占第一位。
病因
1、内在因素(遗传因素):特别是染色体的异
位和与畸变。
2、外在因素 (环境因素):
宫内病毒感染(妊娠3月),为重要因素。 致畸药物:抗癌药、降糖宁
放射线照射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钙血症
脑脓肿
多发生在年长儿及成人。TOF患 儿若出现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抽搐、 偏瘫等,应考虑并发脑脓肿的可能
细菌性心内膜炎
多发生于发绀不重的 TOF患儿。尤以行心导管术者易并发
TOF较少发生肺炎或心力衰竭
治疗:内科加强护理
休息,防感染。应多饮水,防脱水。
预防和控制缺氧发作:
立即将患儿下肢屈起,置胸膝卧位 重
彩超
治 疗
小分流量的房间隔缺损(单发、直径小于 1cm)在出生一年内有自然愈合的可能,但 1岁以后自然愈合的可能很小,因而小的房 间隔缺损在一岁以内不需治疗。缺损大的 在3-5岁手术。 目前有内科介入封堵术和外科开胸手术两 种治疗方法
动脉导管未闭PDA
PDA 发病率及自然闭合率
2、外科手术,结扎动脉导管,任何年龄
都可,宜于学龄前施行。 窗型:体外循
环下手术。
蘑菇伞 堵塞法
法洛四联症
TOF
流行病学资料 病理解剖
病理生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临床表现 特殊检查 ECG、X光胸片、超声、心导管 并发症 治疗
TOF 发病率
在小儿先心病中占第四位,约10-15%。 是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心病,占1岁后 青紫型先心病的76%。 平均寿命15岁,预后与肺动脉狭窄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病例出现“漏斗征”。
.
32
(三)临床表现
动脉导管未闭分流量小,可无临 床症状。分流量大,可影响发育。 主要表现乏力、心悸、气促,。
听诊: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隙有双 期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并有震颤。
.
33
(四)X线表现 (1)肺充血征象 (2)肺动脉高压征象 (3)肺动脉段突出 (4)主动脉弓增宽
4、右室增大,肺动脉压升高
.
18
Eisenmerger综合征 右心室压力接近或超
过左心室压力,出现双向或 右向左分流,患者出现紫绀。
.
19
(四)临床表现
劳累后常有乏力、心悸、气促,易 患呼吸道感染。
听诊: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隙有 收缩期吹风样样杂音并有震颤。
.
20
(五)X线表现 (1)肺充血征象 (2)肺动脉高压征象 (3)心脏中度增大 (4)肺动脉段突出 (7)主动脉弓缩小或正常 (8)左、右心室增大 (9)右心房增大
正常 早期正常,晚期增
稍增大 增大明显 增大 增大,搏动强 少见 相对多见
.
37
四、Fallot`S四联
是先天性心脏病紫绀型最常见 的病变约占50%。
肺动脉狭窄、高位室间隔缺 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
.
38
(一)血液动力学 腔V→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46
.
21
右前斜位片 心前间隙缩
.
22
1、左前斜位片 心前、后间隙缩小
2、左侧位片 心前、后间隙缩小
.
23
.
24
.
25
.
26
三、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与主动脉的交通血 管。出生后闭合,如不闭合,
称动脉导管未闭
.
27
常见的先心之一,占先心的近20%, 女多于男,可分为圆柱型(80%)、 漏斗型及缺损型(最少见)。
1、右房、右室及肺循环血量增加 2、右房、右室增大。 3、肺动脉高压,肺门扩张。 4、左房、左室改变不甚明显
.
4
(三)临床表现
劳累后常有乏力、心悸、气 促,易患呼吸道感染。
听诊:胸骨左缘第二-三肋 间隙有收缩期吹风样样杂音, 无震颤。肺动脉瓣区第二音 亢进、分裂。
.
5
(四)X线表现 (1)肺充血征象 (2)肺动脉高压征象 (3)二尖瓣型心脏 (4)中度增大 (5)肺动脉段突出 (6)主动脉弓缩小 (7)右心室扩大 (8)右心房扩大
(5) 漏斗征 (6)左心室增大 (7)左心房扩大 (8)右心房室扩大
.
34
.
35
.
36
ASD
VSD
PDA
右心房 增大
右心室 大
增大
左心房 正常
左心室 正常
肺动脉段 明显增大
主动脉弓 小
肺门舞蹈 常见,明显
肺பைடு நூலகம்脉高压 相对少见
正常 增大
正常或稍增大 增大 增大,有时轻 正常 常见,约半数 相对常见
.
15
(三)血液动力学改变 腔V→右心房↑→三尖瓣→右心室↑→肺动脉↑
→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
动脉瓣→主动脉
.
16
小孔室缺 Ø2~8mm
中孔室缺 Ø9~15mm
大孔室缺 Ø16~20mm
双向或右向左分流
.
17
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
1、左室内血液流入右室 2、左室肥厚增大 3、右室负荷及肺循环血流增加
.
39
(二)临床表现 紫绀,发育迟缓 听诊: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和
震颤,肺动脉第二音减弱或消失
.
40
(三)X线表现
(1)肺少血 (2)心脏呈“木靴” (3)主动脉弓增宽
右位主动脉弓 (4)肺动脉段凹陷 (5)心尖园钝上翘 (6)右心房可轻度增大
.
41
.
42
.
43
讨论片
.
44
.
45
.
.
28
(一)病理
动脉导管一端位于主动脉弓降部,一端位 于肺动脉主干或左肺动脉。胎儿时期,右心室 排出的血液大部分从肺动脉经动脉导管进入腹 主动脉,供给下半身体的需要。出生后导管逐 渐自行闭合,最后形成一条韧带。如导管未闭 则由于主动脉的压力高于肺动脉,故造成左向 右的分流。
.
29
(二)分类 (1)圆柱型 (2)漏斗型 (3)缺损型(也称窗形)
先天性心脏病
.
1
一、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病 女性多于男性。
(一)分类 第一孔(原发孔)型 少见 第二孔(继发孔)型,多见。
.
2
(二)血液动力学改变 腔V→右心房↑→三尖瓣→右心室↑→肺
动脉瓣→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 二尖瓣→左心室↓→主动脉瓣→主动脉
.
3
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
.
30
(三)血液动力学改变 腔V→右心房↑→三尖瓣→右心室↑→肺动脉瓣 →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二尖瓣→
↑↓→ → → → → ↓↑
左心室↑→主动脉瓣→主动脉↑
.
31
1)心脏轻—中度扩大,左室明显。 2)肺动脉段轻—中度凸出,但较房
缺时轻。 3)肺血增多,但肺门舞蹈征不明显,
左肺门较右肺门稍大。 4)升主动脉近段扩张,搏动增强,约
.
6
右前斜位片 (1)心后缘下段向后
突出 (2)心前间隙缩小
.
7
左前斜位片 (1)心前缘上段膨
隆延长 (2)心前间隙缩小 左侧位片 (1)心前间隙缩小 (2)心后间隙缩小
.
8
.
9
.
10
.
11
.
12
.
13
二、室间隔缺损
(一)分类 膜部缺损 肌部缺损
.
14
(二)病理
室间隔的形成是有心室下部向上生长的原始 间隔组织开始,它与背侧的后心内膜垫融合, 但在其前方残留一室孔。以后自动脉球发育生 长的动脉间隔向下伸长,与原始间隔及前后心 内膜垫融合,使室间孔关闭。该部组织为膜部。 如动脉间隔生长不完全,与内膜垫及原始间隔 融合不完全,使室间孔不能闭合,则形成膜部 缺损。原始间隔的发育是由许多室壁肌小孔融 合而成,如果某一部分融合不完全,即形成肌 部缺损
.
32
(三)临床表现
动脉导管未闭分流量小,可无临 床症状。分流量大,可影响发育。 主要表现乏力、心悸、气促,。
听诊: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隙有双 期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并有震颤。
.
33
(四)X线表现 (1)肺充血征象 (2)肺动脉高压征象 (3)肺动脉段突出 (4)主动脉弓增宽
4、右室增大,肺动脉压升高
.
18
Eisenmerger综合征 右心室压力接近或超
过左心室压力,出现双向或 右向左分流,患者出现紫绀。
.
19
(四)临床表现
劳累后常有乏力、心悸、气促,易 患呼吸道感染。
听诊: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隙有 收缩期吹风样样杂音并有震颤。
.
20
(五)X线表现 (1)肺充血征象 (2)肺动脉高压征象 (3)心脏中度增大 (4)肺动脉段突出 (7)主动脉弓缩小或正常 (8)左、右心室增大 (9)右心房增大
正常 早期正常,晚期增
稍增大 增大明显 增大 增大,搏动强 少见 相对多见
.
37
四、Fallot`S四联
是先天性心脏病紫绀型最常见 的病变约占50%。
肺动脉狭窄、高位室间隔缺 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
.
38
(一)血液动力学 腔V→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46
.
21
右前斜位片 心前间隙缩
.
22
1、左前斜位片 心前、后间隙缩小
2、左侧位片 心前、后间隙缩小
.
23
.
24
.
25
.
26
三、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与主动脉的交通血 管。出生后闭合,如不闭合,
称动脉导管未闭
.
27
常见的先心之一,占先心的近20%, 女多于男,可分为圆柱型(80%)、 漏斗型及缺损型(最少见)。
1、右房、右室及肺循环血量增加 2、右房、右室增大。 3、肺动脉高压,肺门扩张。 4、左房、左室改变不甚明显
.
4
(三)临床表现
劳累后常有乏力、心悸、气 促,易患呼吸道感染。
听诊:胸骨左缘第二-三肋 间隙有收缩期吹风样样杂音, 无震颤。肺动脉瓣区第二音 亢进、分裂。
.
5
(四)X线表现 (1)肺充血征象 (2)肺动脉高压征象 (3)二尖瓣型心脏 (4)中度增大 (5)肺动脉段突出 (6)主动脉弓缩小 (7)右心室扩大 (8)右心房扩大
(5) 漏斗征 (6)左心室增大 (7)左心房扩大 (8)右心房室扩大
.
34
.
35
.
36
ASD
VSD
PDA
右心房 增大
右心室 大
增大
左心房 正常
左心室 正常
肺动脉段 明显增大
主动脉弓 小
肺门舞蹈 常见,明显
肺பைடு நூலகம்脉高压 相对少见
正常 增大
正常或稍增大 增大 增大,有时轻 正常 常见,约半数 相对常见
.
15
(三)血液动力学改变 腔V→右心房↑→三尖瓣→右心室↑→肺动脉↑
→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
动脉瓣→主动脉
.
16
小孔室缺 Ø2~8mm
中孔室缺 Ø9~15mm
大孔室缺 Ø16~20mm
双向或右向左分流
.
17
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
1、左室内血液流入右室 2、左室肥厚增大 3、右室负荷及肺循环血流增加
.
39
(二)临床表现 紫绀,发育迟缓 听诊: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和
震颤,肺动脉第二音减弱或消失
.
40
(三)X线表现
(1)肺少血 (2)心脏呈“木靴” (3)主动脉弓增宽
右位主动脉弓 (4)肺动脉段凹陷 (5)心尖园钝上翘 (6)右心房可轻度增大
.
41
.
42
.
43
讨论片
.
44
.
45
.
.
28
(一)病理
动脉导管一端位于主动脉弓降部,一端位 于肺动脉主干或左肺动脉。胎儿时期,右心室 排出的血液大部分从肺动脉经动脉导管进入腹 主动脉,供给下半身体的需要。出生后导管逐 渐自行闭合,最后形成一条韧带。如导管未闭 则由于主动脉的压力高于肺动脉,故造成左向 右的分流。
.
29
(二)分类 (1)圆柱型 (2)漏斗型 (3)缺损型(也称窗形)
先天性心脏病
.
1
一、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病 女性多于男性。
(一)分类 第一孔(原发孔)型 少见 第二孔(继发孔)型,多见。
.
2
(二)血液动力学改变 腔V→右心房↑→三尖瓣→右心室↑→肺
动脉瓣→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 二尖瓣→左心室↓→主动脉瓣→主动脉
.
3
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
.
30
(三)血液动力学改变 腔V→右心房↑→三尖瓣→右心室↑→肺动脉瓣 →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二尖瓣→
↑↓→ → → → → ↓↑
左心室↑→主动脉瓣→主动脉↑
.
31
1)心脏轻—中度扩大,左室明显。 2)肺动脉段轻—中度凸出,但较房
缺时轻。 3)肺血增多,但肺门舞蹈征不明显,
左肺门较右肺门稍大。 4)升主动脉近段扩张,搏动增强,约
.
6
右前斜位片 (1)心后缘下段向后
突出 (2)心前间隙缩小
.
7
左前斜位片 (1)心前缘上段膨
隆延长 (2)心前间隙缩小 左侧位片 (1)心前间隙缩小 (2)心后间隙缩小
.
8
.
9
.
10
.
11
.
12
.
13
二、室间隔缺损
(一)分类 膜部缺损 肌部缺损
.
14
(二)病理
室间隔的形成是有心室下部向上生长的原始 间隔组织开始,它与背侧的后心内膜垫融合, 但在其前方残留一室孔。以后自动脉球发育生 长的动脉间隔向下伸长,与原始间隔及前后心 内膜垫融合,使室间孔关闭。该部组织为膜部。 如动脉间隔生长不完全,与内膜垫及原始间隔 融合不完全,使室间孔不能闭合,则形成膜部 缺损。原始间隔的发育是由许多室壁肌小孔融 合而成,如果某一部分融合不完全,即形成肌 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