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辨证之太阳中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病辨证

太阳病是外感病的初级阶段,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肌表受邪,营卫失和,正邪相争,出现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症状,为太阳病。即“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为气之先,外邪袭表,人体正气与之相争,气血充盈于外,所以脉浮;而太阳经起于睛明经过头项部,外邪侵袭太阳经,故头项强痛;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卫阳被遏,不能温煦,故而恶寒。之所以确定为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应是相互关联,不可缺少,所谓“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必须在是外感病的情况下才可以,比如少阴病阳气虚衰也会出现恶寒的症状。所以见到脉浮应该首先考虑表证存在,而头项强痛因循太阳经的缘故应为太阳病主证,恶寒是表证的重要表现,这样就可以辨别太阳表证了。

太阳病又分为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中风证因风寒袭表,风邪偏盛,风邪伤了卫气,卫阳浮盛,和邪气相搏于肌表,故发热;风邪伤了阳气,卫外不固,营阴外泄,故汗出;汗出腠理开,故恶风;营阴外泄,汗出,脉来松弛宽缓。与太阳伤寒证相比,太阳中风主要区别为汗出和脉缓,而太阳病脉浮,所以太阳中风应当为脉浮缓。太阳伤寒证“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太阳伤寒证因风寒袭表,寒邪偏盛,导致卫阳闭塞,营阴郁滞而成,寒邪束表,卫阳被遏不能温煦,故恶寒;寒性凝涩,不

仅外闭卫阳,而且内郁营阴,营卫气血凝滞,经行不畅,故体痛;卫闭营郁,影响胃气和降,胃气上逆,故呕逆;正气和邪气相争于肌表,脉浮,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气血运行不利,脉紧,寸关尺三部脉都浮紧,故脉阴阳俱紧;而发热不是太阳伤寒的必现证,有无发热皆可,若是发热,则是风寒袭表,卫阳奋起与之抗争,若是不发热,则是感受风邪较重,卫阳郁遏,或者素体虚弱,卫阳不能及时抗邪所致。正如“已发热者,寒邪束于皮毛,玄府密闭,阳气郁而为热也。未发热者,寒邪初入,尚未与而发热也。恶寒者,为寒所伤,故恶之也。必恶寒者,谓不论已热未热,而必恶寒也。寒入其经,故体痛也。胃中之气被寒邪外束不能发越,故呕逆也。寒性劲急,故脉阴阳俱紧也。”

[1]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最主要区别在于有汗无汗,故有有汗桂枝,无汗麻黄一说。太阳病除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外,还有温病,“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温病外寒轻,里热重。而中风与伤寒外寒重里热轻。两者以表里、内外、寒热辨病机,温病传变快而伤寒传变慢,温病由外感快速传变至高热、惊厥、神昏、咳血等。治疗上也大有不同,伤寒宜辛温解表发汗,或加扶阳药,用温热药助心力抗外感,温病若用辛温药物发汗,必至热盛津伤形成变证。太阳病有发与阴与发于阳之分,发热恶寒是发于阳,不发热恶寒是发于阴,区别就在于是否发热。

太阳中风证代表方就是桂枝汤,临床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恶寒、头痛、鼻鸣、干呕、脉浮缓。“太阳病,阳浮而阴弱”《难经》曰: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是也。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

自出。所以太阳中风会发热汗出,桂枝汤证可以调和营卫,敛阴和阳,附随《经方实验录》案例一个:

我治一湖北人叶君,住霞飞路霞飞坊。大暑之夜,游大世界屋顶花园,披襟当风,兼进冷饮。当时甚为愉快,顷之,觉恶寒,头痛,急急回家,伏枕而睡。适有友人来访,乃强起坐中庭,相与周旋。夜阑客去,背益寒,头痛更甚,自作紫苏生姜服之,得微汗,但不解。次早乞诊,病者被扶至楼下,即急呼闭户,且吐绿色痰浊甚多,盖系冰饮酿成也,两手臂出汗,抚之潮,随疏方,用:桂枝四钱白芍三钱甘草钱半生姜五片大枣七枚浮萍三钱加浮萍者,因其身无汗,头汗不多故也。次日,未请复诊。某夕,值于途,叶君拱手谢日,前病承一诊而愈,先生之术,可谓神矣!

【按】一病一证之成,其病因每不一而足。本案示风之外,更有冷饮,外为风袭,内为饮遏,故见证较前案多一吐字,可见病人之证随时变化,决不就吾医书之轨范。而用药可加减,又岂非吾医者之权衡,观本方用生姜五片可知矣。

太阳伤寒的主要汤证为麻黄汤,麻黄汤主证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其病因病机为风寒外束肌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经行不利,肺气不能正常宣发肃降。而麻黄汤主要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案例如下:

范左伤寒,六七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脊强痛,两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麻黄一钱桂枝一钱炙草八分杏仁三钱

【按】比吾师早年之方也,规其药量之轻,可以证矣。师近日所疏麻桂之量,常在三五钱之间,因是一剂即可愈疾。师常诏余侪曰:予之用大量,实由渐逐加而来,非敢以人命为儿戏也。夫轻剂愈疾也缓,重量愈病也迅。医者以愈病为职者也,然则予之用重量,又岂得已也哉?

麻黄汤之全部脉证,厥为喘,其甚者鼻扇,两脉浮紧,按之鼓指,头痛,恶寒,无汗,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呕逆,身疼腰痛,骨节痠疼等等。考其简要病理,厥为寒气外犯皮毛,内侵肺脏。肺脏因寒而闭,呼吸不利,故上逆而作喘。肺藏既失职,鼻管起代偿动作,故鼻扇。皮毛因寒而收,排泄失司,故凛冽而恶寒。血液循环起救济,故发热。血运呈紧张,故脉紧。胃受影响,故呕。神经不舒,故痛。

太阳病主要分为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先辨别是否为太阳病,随后辨别是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随之辨证施治。

【1】《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