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 知识点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证中心

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性。

论证方法

本文用了类比的手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本文一开头就用了比喻论证,把生和义的选择比喻为鱼和熊掌的选择。

举例论证: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对比论证:第三段整段用了对比论证,把现在情况和以前的情况作对比。

一词多义

1.而蹴尔而与之。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或表修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转折连词,却

2.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3.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4 得二者不可得兼得,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

5.为乡为身死而不受。情愿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为了,表目的。第二个“为”:接受。

6. 之

人之所欲定语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的

皆有之代词它文中指羞恶的本心

得之代词它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

与之代词它文中指行道之人乞人

受之代词它文中指万钟的俸禄

为之代词它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

此之谓失其本心结构助词它,指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

7. 生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获得生命

8.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给

9.加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这里指带来的好处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报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

10莫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没有什么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没有谁

通假字

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乡”通“向”,从前。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例句:“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4. “辟”通“避”,躲避。例句:“故患有所不辟也”

5. “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1.可以古:能够用来今:能够

2.是古:这指示代词今:判断动词

3.豆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今:豆子

4.钟古:古代的量器今:计时器具

5.加古:益处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例句: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

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舍生而取义者也。省略主语“我”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作名词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孟子名言

1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2

(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8)仁者无敌。

(9)人皆可以为尧舜。

(10)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3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鱼我所欲也》习题集(后面附答案)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

(3)所恶有甚于死者恶:(4)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2)山河破碎风飘絮

4.请摘录原文申的语句,填写下表。(5分)

篇目体现中心(或主旨)的句子共同的追求

《鱼我所欲也》

《过零丁洋》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5-8题。(10分)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晏子谏景公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④逸:安乐,安闲。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

(3)公被狐白之裘被:(4)乃令出裘发粟裘: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之谓失其本心。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7.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2分)

8.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

(三)阅读下边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9—14题。(16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