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面包的制作工艺研究

香菇面包的制作工艺研究
香菇面包的制作工艺研究

甜面包生产线主要设备使用方案

甜面包生产线主要设备使用方案面包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维生素及钙、钾、镁、锌等矿物质,口味多样,易于消化、吸收,食用方便,在日常生活中颇受人们喜爱。现在比较受欢迎的主要是谷物面包和全麦面包。谷物面包大量采用谷物、果仁作为原料,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有助提高新代,有益身体健康。全麦面包拥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让人比较快就产生饱腹感,间接减少摄取量。 充以鸡蛋和水果制成的面点、饼干或糕点。 甜面包是指配方中含有高量糖及其它高成分材料(如蛋、油脂等),产品具有口感香甜、组织柔软、富有弹性等特点的面包。 在国,甜面包仍是面包店主打产品之一。历经了国“拓荒者”、派所谓“港式”面包、台式面包引进等过程后,现烤甜面包仍成为国面包的主流,如今,红火于等地的现烤面包店(如日本山琦、新加坡面包新语),令顾客排起长队等待光顾的仍是不变的绝对主角——甜面包。 一、原料及辅料的准备 原料:高筋面粉、砂糖、鸡蛋、脱脂奶粉、酵母、牛奶、面粉改良剂、黄油、盐、其他辅料 一次发酵法 配方(1) 原料:高筋面粉、砂糖、鸡蛋、脱脂奶粉、活性干酵母、科麦蛋牛奶、面粉改良剂;数量分别为1000克、200克、80克、30克、15克、20克、5克;质量份额分别为l00、20、8、3、1.5、2、0.5份。 配方(2)水502克;质量份额50.2份

配方(3)油脂100克;质量份额10份 二、制作方法 (一)面团的搅拌有四个阶段: 1、水化物质和水性物质充分混合所形成的粗糙的且粘湿的面团,整个面团不成型,无弹性,面团粗糙。 2、成团阶段(又称面团卷起阶段)面团中的面筋开邕形成,面粉中的蛋白质充分的吸水膨胀,由于面盘的形成,已形成面团,这时面包已不再粘连搅拌缸的缸壁,用手触摸面团时仍然会粘手,没有弹性,且延伸性也不好。 3、面粉充分形成阶段,(也叫面筋扩展阶段) 随着继续搅拌,面团逐渐变软,面团表面逐渐干燥而有弹性,且表面有光泽,有延伸性,但面团用手拉时易断。 4、面团搅拌成熟阶段(又叫面筋完成阶段) 这时面团很快变的柔软,不易粘手,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弹性。表面干燥而有光泽,用手拉面团能拉成薄片且拉破的口边整齐(不显锯齿状) (二)基础醒发: 基础醒发是面包整个工艺中最重要的一环,面团在基础醒发的过程中,面筋得到充分的氧化(面团在搅拌时其实也是一个充氧的过程)面团的延伸性更好,面团的发酵是一个复杂的生化反应的过程,糖类物质被分解转化。所转化的葡萄糖和果糖与蛋白质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而产生麦香味。基础发酵对面包的作用很大,如:对面包的保鲜期,面包的口感,柔软度和形状等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基础醒发的理想的湿度为27C相对湿度75%,时间最少也要30分钟以上。(三)分割:

面包制作工艺及原理

面包制作工艺及原理 前言:下图为面包制作工艺流程图。本文仅就面包生产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作一详细的分析讲解。 酵母27—29% 盐、糖水相对温度75% 小麦粉—过筛油调粉面团发酵揿粉发酵 50min 30℃32—37℃ 相对温度75%--80% 温度85% 分割滚圆静置整型醒发装饰烘烤冷却 5—15min 30—60min 一、原料处理: 1、(1)面粉使用前必须过筛,混入空气和防止杂物和面粉结块; (2)高级的有安装磁铁除杂装置,以除掉铁屑金属等杂质。 2、酵母处理: (1)压榨酵母使用前,调粉时一般先用大部分或全部水将酵母化开再加入粉中,使其在面团中分布均匀; (2)使用干酵母要进行活化处理,用40℃左右的火,约酵母5倍的水化开,保置静止,使其活化再使用; (3)酵母在配料时不要与油脂、食盐、砂糖直接混合。 3、水的添加和处理: (1)加水量:加水量不仅决定着面团的软硬、伸展性、黏着性、操作性,而且还对成品的柔软性、抗老化性、保持期和成本等都有影响。加水量过多的面团,搅拌时间短,面团升温小,操作困难、发黏,成品口感不好,气泡膜变厚,组织不,体积变小,形状不一,易发霉,成本低。加水量过少的面团,搅拌时间长,面团升温大,成品体积小,组织酥松老化快。 (2)水的质量:制造面包用水的水质的硬度来判断,其硬度表示水中含碳酸钙的浓度来代表,面包用水的硬度应在40—120mg/kg,极软水15以下,软水15—20,稍硬水50—100,硬水100—200,极硬水200以上。

稍带酸性的水,PH5.2—5.6之间是制作面包最合适的水。 酸性PH〈5.2会使面筋溶解,面团失去韧性需要碳酸钠中和。 (3)奶粉:有奶粉加入时,可先和面粉拌匀,这样能防止奶粉结粒。 (4)油脂的硬度可根据季节变化选用,夏天溶点较高的,冬季则相反。 二、面团的调制 面团的调制对做好一个面包占25%的责任,发酵占70%,其它工序占5%,可想而知,面团的调制的重要性。 1、投料与面团形成原理 (1)原料的混合:面包原料分为大量原料,小麦粉和水,少量辅料(酵母、砂糖、奶粉、食盐、油脂、微量添加剂、酵母、维生素C、改良剂等)。 (2)投料顺序:可先将面粉、奶粉与酵母搅拌均匀,再加入改良剂拌匀后,加入白糖,拌至均匀后再加入湿性材料(水、牛奶、鸡蛋)食盐可放在中期加入,油放后期加入,调粉时的水温、材料的配比、搅拌的速度都会影响到吸水速度、水温低,吸水快,反之则相反。 (3)水和面粉的均匀结合、水化:高粉水化较慢,低粉水化较快。 盐有硬化面筋,抑制水化进行的性质,所以在工艺流程中,盐先不要加入。 水化作用与PH酸度有密切点关系,PH值越值,水化越快,所以速成法,加了加快面团的形成,常会添加乳酸来降低PH值。 (4)氧化作用:面团的调剂需要氧气的过程,也是面团进行氧化的过程,酵母的生长离不开氧气的存在。 2、面团调制的六个阶段: (1)拾起价段:所有配方中的干湿原料混合均匀后,形成一个粗糙并潮湿的面团,无弹性和伸展性,水化只进行了一部分,面筋未形成。 (2)卷起价段:面筋开始形成,水份已均匀的吸收,整个面团结合在一起,产生强大的筋力,搅拌缸四周已元面团,面团表面很湿,无良好的伸展性、易断裂,缺少弹性,此时水化已完成面筋结合只进

焙烤工艺学知识点总结2015版

焙烤工艺学知识点总结2015版 名词解释: 1、面筋: 面粉加入适量的水揉成面团,泡在水中30~60min,将淀粉及可溶性成分洗去, 剩下的有弹性像橡皮似的物质,即为湿面筋,烘干后即得干面筋,其主要成分是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 2、损伤淀粉:在小麦制粉时,由于磨的挤压、研磨作用,有少量淀粉的外被膜被破坏,即 为损伤淀粉。 3、吸水率是指面粉加水到粉质曲线到达500 Bu时所需的加水量,以面粉含水14%为基 础计算加水量。 4、面团形成时间:是指从零点(开始加水)直至粉质曲线达到峰值时所需搅拌的时间(PT) 5、稳定时间是指面团粉质曲线中心线首次到达500Bu和离开500Bu的时间之差(Stab), 主要反映面团的稳定性,既耐搅拌性能 6、弱化度指面团承受500Bu的阻力,与出现峰值12min后面团所承受阻力之差,用Bu 表示(wk)。弱化度表明面团在搅拌过程中的破坏速率,也就是对机械搅拌的承受能力,也代表面筋的强度。 7、降落数值:是反映小麦中α-淀粉酶活性的指标,以一定质量的搅拌器在面粉糊化液中下 降一段特定高度所需的时间来表示α-淀粉酶活性的。 8、反水化作用:糖含量超过20%,会形成高渗透压,不仅会夺走自由水,还会吸附淀粉与 面筋之间的结合水,使面筋不宜形成,使面团变软。 9、淀粉糊化:淀粉不溶于冷水,当淀粉微粒与水一起加热时,则淀粉吸水膨胀,其体积可 增大近百倍,淀粉微粒由于过于膨胀而破裂,在热水中形成糊状物,这种现象称为糊化作用,在65℃时开始糊化。 10、 填空题: 1、硬质红春小麦(hard red spring)、软质白冬小麦(soft white winter) 2、小麦粉蛋白含量:含量在8%~14% 3、面筋蛋白:麦胶蛋白、麦谷蛋白 4、搅拌好的面团应有以下特性:胶粘的流动性(Fluidity)塑性(Plasticity)弹性(Elasicity0 5、面粉的品质评价:粉质曲线、拉伸曲线、降落数值、面筋含量、烘焙品质与蒸煮品质 6、小麦粉品质的改善:溴酸钾、L-抗坏血酸(Vc)、偶氮甲酰胺(氧化剂) 谷朊粉(提高蛋白含量) 大豆磷脂、单甘脂、(乳化剂) 麦芽粉(0.2~0.4%)或α-淀粉酶(0.03~0.035%)(酶制剂) 焦亚硫酸钠(还原剂) 7、高筋面粉:蛋白含量11%~13%,中筋面粉:蛋白含量9%~11%,低筋面粉:蛋白含 量7%~9%, 8、奶油、黄油需18-21℃时加工 9、白砂糖精制的蔗糖晶体,纯度最高;饴糖:糕点中做抗晶剂淀粉糖浆:防止蔗糖结晶 返砂转化糖浆:主要利用其吸湿性 10、蛋白起泡性:30℃时

dy3a2b面包式电话机的生产工艺与组装

项目一: DY3A-2B面包式电话机的生产工艺及组装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内容 学习初电子产品的一个流水线过程就简单的记在了脑海里。从电子产品的技术设计(最初的定型)——工艺设计(生产)——生产(准备、PCB板安装、检查、机械安装)总装——总调——包装出厂的这么一个流水线过程展开第一个项目的学习。 学会识图是做电子产品项目的一个基础,能够通过印制板驳图画

出产品的电路原理图是一个提高自己的要求。我们先通过驳图的基本方法并加之练习,DY3A-2B面包式电话机的电路原理图运用A4的图幅将该项目的元器件明细栏、标题栏的一份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在我们课后的努力下很艰苦的完成了(驳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只是该项目的一个开始。 通过课后同学的资料收集与课上老师的讲解,我们对电话机的原理、组成、电路及每一部分电路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一些困惑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电话机中用的是永久性磁铁?什么是侧音?”解答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电话机的认识。一份有关《什么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调研报告》为我们这个做电话机产品的这个项目做了进一步的准备。 围绕电子产品设计技术文件这一核心我们了解了其分类与组成,工艺文件的编制(将组织生产实现工艺过程的程序、方法、手段及标准用文字及图表的形式来表示,用来指导产品制造过程的一切生产活动,使之纳入规范有序的轨道),元器件的插接与焊接工艺(其中的焊接五步法对实操是个标准的指导与要求)。这些环节里我们对DY3A-2B面包式电话机做了相关工作,工艺流程图——元器件预成型卡片——导线及线扎工艺表——装配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机械装配工艺卡片的一系列过程。

面包生产基础工艺知识

面包生产基础工艺知识面包生产工艺知识一——搅拌 面包生产从投料开始直到产品出炉,一般需四、五小时甚至更长。这是因为无论是手工操作或机械化生产,传统的面包生产工艺均要经过搅拌、分割、整形、发酵、烘焙等五个主要工序,还有冷却与包装等成品处理的工序。这些工序一环扣一环,每一环对产品品质都有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产品的品质除了原料本身品质的影响外,大多数的产品质量会受到下列二方面的因素的支配。第一方面为面包的产气能力;第二方面则为面团的保气能力。而面团产气和保气能力的好坏,除了搅拌工序中的机械物理作用外,最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其中尤其是面团发酵温度的影响。 可以说,面团的产气能力和保气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并同时达到最佳状态,这一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并决定面包产品的品质。当然,这一说法并不排除其他工序如醒发、烘焙也存在影响产品品质的可能性,下面介绍各工序的作用,特点和控制方法。 面团的搅拌是面包生产中的第一个关键步骤,它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以下的工序及影响成品的质量。 一、搅拌的功能 面团搅拌在生产中的功能主要有下列几点: (一)充分混合所有原料,使成为一个完全均匀的混合物——即每个部分都完全相同的面团。 (二)使面粉等干性原料得到安全的水化作用、加速面筋的忝。

当面粉与其他原料和水一起放入搅拌缸时,水湿润面粉颗粒的麦面部份,形成一层胶韧的膜如不搅拌,则面粉颗粒的中心部份很难受到水的湿润,使面粉水化不均匀。因为面团中水的分布决定面粉水化作用的速率,水在面粉颗粒的表面分布越均匀,则进入颗粒内部的速度越快,水化作用也越快,均匀的水化作用是面筋形成,扩展的先决条件,搅拌的目的之一是使所有面粉在短时间内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以达到均匀水化。 (三)扩展面筋,使面团成为具有一定弹性、伸展性和流动粘性的均匀面团。 二、面团搅拌的物理与化学效应 (一)物理效应 主要两个方面: ①是通过搅拌钩的不断运动,使面粉、水及所有原料充分混合。促使面料水化完全,形成面筋,并由于搅拌钩对面团的不断地得利推揉、迭叠、压伸等机械运作,使面筋得到扩展,达到最佳状态,成为既有一定的弹性又有一定的延伸性的面团。 ②是由于搅拌所生产的摩擦热,使面团的温度有所升高,随着搅拌的进行,面筋逐渐形成,面团变得较韧,搅拌机需要输入较大的功率才能使推揉等框框运作继续进行,此时,摩擦所产生的热比开始搅拌时要大得多。此后,继续搅拌达面筋扩展完成阶段后,会出现一段时间拌机功率保持不变,再过度搅拌,面筋将被打断,搅拌机输入的功率降低。 (二)化学效应

面包生产全套工艺流程

面包生产全套工艺流程 一、二次发酵法的面包生产工艺流程 种子面团搅拌→发酵→主面团搅拌→延续发酵→分块→搓圆→中间醒发→压片→成型→装盘装听→最后醒发→烘焙→冷却→整理→包装→成品 二、面包的配方 种类原辅材料 标准粉酵母砂糖食盐植物油饴糖鸡蛋甜味料瓜条青梅果脯 圆甜面包1000.5120.31.51.90.60.021——— 主食面包1000.530.4———0.021——— 水果面包1000.5100.31.70.21—0.0221.67.96.3 种类原辅材料 特制粉白砂糖植物油酵母炼乳鸡蛋果脯奶粉核桃仁青梅葡萄干核黄素食盐

牛奶面包100151.50.65.4————3————————0.3 蛋黄面包10012——0.6——18——8.5——————0.0020.3 果子面包1002070.6——810 11.584———— 维生素面包1002050.6——7——3——————0.0090.15 三、调粉(面团搅拌) 面团搅拌也俗称调粉、和面,它是影响面包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一)目的 1. 各种原辅料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形成质量均一的整体; 2. 加速面粉吸水、胀润形成面筋的速度,缩短面团形成时间; 3. 扩展面筋,使面团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伸性,改善面团的加工性能。 (二) 面团搅拌的6个阶段 1.原料混合阶段 2.面筋形成阶段 3.面筋扩展阶段 4.搅拌完成阶段 5.搅拌过渡阶段 6.破坏阶段 (三) 面团搅拌工艺 1.原材料处理直接关系到面团调制、发酵,成品质量 (1)小麦粉的处理 在投料前小麦粉应过筛,除去杂质,使小麦粉形成松散而细小的微粒,还能混入一定量的空气,有利于面团的形成及酵母的生长和繁殖,促

面包的加工工艺

面包的加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面包制作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了解面包制作原理。 3.掌握实验中大型设备的操作要点,并能够熟练操作。 4.观察实验过程中面团发生的变化及各项指标的确定。 二、实验原理 面包的制作离不开其各种原辅料之间的配合比例,而且要根据面包的色、香、味与营养成分、组织结构等特点,充分考虑各种原辅料对面包加工工艺及成品质量的影响。面包以面粉为主添加水、酵母、食盐、和少量砂糖制成大众食品。面团经面团搅拌、面团发酵、成品焙烤三大基本工序,制成表皮硬而脆,瓤心松软可口的面包成品。 三、材料与设备 1、原辅料及配方 原辅料:高筋粉、砂糖、植物油、活性干酵母、盐、鸡蛋、面包改良剂等。 配方:高筋粉2000g、活性酵母40g、砂糖80g、黄油200g、食盐20g奶粉60g、鸡蛋6个、蛋糕油20g、水800-900g。 2、仪器设备 和面机、醒发箱、烤箱、烤盘、台秤、面盆、刷子、烧杯等。 四、工艺与操作要点 实验方法:一次发酵法 1、工艺流程图 原辅料→调粉→发酵→切块揉圆→成型→醒发→烘烤→冷却→成品 2、操作要点 1原辅料选择及预处理 按实际用量称量各原辅料,并进行一定处理。用适量打粉水将酵母溶解,面粉需过筛,糖、盐必须用打粉水实现溶化,固体油脂需在电路上熔化。

2调粉 将除油脂以外的所有原料放入和面机中先低速搅拌4-5分钟,成团后将油脂加入,加油后中速搅拌7-8分钟,调至面团成熟。 3发酵 调好的面团在恒温恒湿发酵箱内进行发酵,发酵条件为温度28-30℃、相对湿度80%-85%,发酵时间1-2h,发酵至成熟。 4整形、醒发 将发酵好的面团分块,滚圆,成型,然后放入醒发箱中醒发50-80分钟,温度38-40℃,相对湿度85%。 5烘烤 烘烤温度180-200℃,时间15-30分钟。 6面包的冷却与包装 (1)冷却:冷却工序是面包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序。因为面包刚出炉时,温度较高,表皮干脆,包心则很柔软,缺乏弹性。此时如果立即进行切片,由于面包太软,没有一定的机械承受力,容易破碎,增加损耗,很难顺利进行,切好后面包两边也会凹陷,若立即进行包装,则因面包温度过高,容易结露,出现水珠,导致面包容易发霉。冷却后的面包,其中心温度要降到32℃,整体水分含量为38~44%。 (2)包装:面包是即可供食用的食品,为了保证食用品质的符合卫生要求,冷却后或切片后的面包,应以及包装,以免污染。 面包经包装后可保持清洁卫生,避免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受污染,保障顾客健康。同时,可以避免水分的过多损失,较长时间地保持面包的新鲜度,有效地防止面包的老化变硬,延长货架寿命,还有美观漂亮的包装装潢,能增加产品对人的食欲,扩大销售的竞争能力,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 五、国家标准 1、理化指标

面包生产工艺流程及说明

面包生产工艺的简易通用流程: 在一般的面包生产中,皆以直接法生产为主 其程序为:准备材料→搅拌→发酵→分割→滚圆→松弛→造型→最后醒酵→烘烤→ 冷却→包装 我国各地生产面包,使用鲜酵母者用二次发酵法,生产周期一般为6~8小时;用酒花生产面包多用三次发酵法,生产周期11~12小时,且生产出来的面包酸度大。为了提高面包生产效率,改进面包质量,北京食品研究所选育出良种面包酵母21396,制成液体酵母,并改革了面包生产工艺,面包的生产周期缩短至2.5~3小时,接近了世界上最快速的柯莱伍德法面包生产工艺(周期最短2小时),而且生产出来的面包酸度小,提高了面包质量。 新工艺的特点是以醒发为主的一次发酵法。 制作方法 1.调粉:调粉时先投入液体酵母、面粉,开动调粉机后,再加入用温水溶解的糖、盐等辅料。液体酵母的用量为面粉量的20~25%。当开始调粉,面粉吸水缓慢,面团显得稀而无粘性,这是由于蛋白质的吸水特征所决定的。蛋白质结构呈链状,由于链与链之间结构紧密和外部疏水基的分布,水分子不易吸收。当调粉进行一段时间后,随着蛋白质表面吸水,胶链便逐渐撒开,水分子便大量渗入到蛋白质胶边内部,这时蛋白质便形成了面筋,调粉浆对面团翻揉的越充分,面筋形成的也越快越好。在面粉的成分中,以蛋白质的吸水性最强,一份蛋白质大约可以吸收两份水。在调粉时所加入的水,约有60~70%被蛋白质所吸收,其余的水被淀粉等吸收。因此,用蛋白质高的面粉制面包需要多加水,并适当延长调粉时间。 随着水分被面粉吸收,酵母和其它辅助材料也就均匀地分布于面团中。调粉时间要适度,不宜过短或过长,过短由于面筋没有充分形成,使面团的工艺性能不良;过长则由于面

面包制作工艺培训课程

第一篇面包制作工艺 第一章面包基本原料 第一节面粉 一、面粉的化学组成及烘焙工艺性能 面粉是由小麦磨制而成,小麦进入面粉厂后,经过清理除杂、润麦、研磨、筛分等工序,制得各种等级的面粉。 面粉是烘焙工业最主要的基本原料。其化学组成包括: 1.蛋白质 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按不同的小麦品种,由6%~18%不等。 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分子量一般在一万至百万之间。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是碳、氢、氧、氮及硫、磷等,其基本形式是氨基酸,二十种氨基酸按照不同的组形式,组成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子。 这二十多种氨基酸,对人体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一部分氨基酸可在人体部自身合成,或可由其它氨基酸转变而成。这些氨基酸叫“非必需氨基酸”。有些氨基酸在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每日膳食中摄取一定的数量,这些氨基酸叫“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共有八种,它们是亮氨酸、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等,婴幼儿还有组氨酸。 面粉是的蛋白质有麦胶蛋白、麦谷蛋白、酸溶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五种,其中麦 胶蛋白和麦谷蛋白不溶于水。当面粉加水经过搅拌后揉搓后,麦谷蛋白吸水膨胀。在膨胀 过程中,吸收麦胶蛋白、酸溶蛋白及少量的可溶性蛋白,形成了网状组织结构,即面筋。 如把面团用水浸泡,并经水洗去大部分可溶性蛋白、淀粉及其它可溶性物质,剩下的就是 有弹性、性似橡胶的面筋。 组成面筋的各种含量如下: 湿筋干筋 水 67% / 蛋白质 26.4% 80% 淀粉 3.3% 10% 脂肪 2% 6% 灰分 1% 3% 纤维 0.3% 1% 面筋的的物理性质有弹性、延伸性、韧性等。 弹性:指面筋在拉伸或按压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弹性分强、中、弱三种,弹性强的面筋,不粘手,复原快。 延伸性:指面筋拉伸时所表现的延伸性,一般以长度表示。 韧性:面筋被拉伸时的抵抗能力。 按照面筋的弹性和延伸性的强弱,可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上等面筋:弹性强,延伸性长或中等。 中等面筋:弹性强,延伸性短或弹性一般或延伸性长。 下等面筋:弹性弱或无,拉伸时易断或不易粘聚。 面筋蛋白质的吸水性很强,一般一份面筋蛋白质可吸收2份重量的水,故湿面筋重量的三分之一,便是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的近似值。 影响面筋形成的只要因素有:面团温度、放置时间、水分、油、面粉本身质量等。 面团温度过底,会影响面筋的形成;静置,有利于面筋的形成,因为蛋白质吸水形成面筋需要一段过程,故

土司面包制作工艺

综合大实验(报告) 题目吐司面包的制作 院系****************** 年级*****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报告提交日期*********

高级奶香土司的制作工艺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土司的加工工艺和制作方法 2、掌握影响土司品质的因素 二、实验材料 1、配料:高筋面粉500克,即发干酵母70克,黄油600克,鸡蛋600克,盐60克,细砂糖900克,奶粉300克,水2400克。 2、仪器:刀,电子天平/秤,烘箱,土司模 三、工艺流程 和面 一次发酵 成型 二次发酵 烘烤 四、制作过程 1、把高筋面粉,鸡蛋,盐,细砂糖,奶粉,酵母以及水混合均匀,揉成 面团,揉到面团起筋后,加入软化的黄油,继续不停的揉,直到面团达到能拉出很薄的薄膜的完全阶段。 2、揉好的面团放在烤盘里,盖上保鲜膜,28℃左右发酵1个小时左右, 发酵到2-2.5倍大,用手指沾面粉捅进去,手指孔不回缩,就表示发酵好了。

3、用手挤压发酵好的面团,使面团内部的气体排出。把排气后的面团放 到滚压机内滚压。 4、滚压好的面团为椭圆形,椭圆形的宽需要和土司模等长。 5、擀好后的面团反过来,使原来在下面的那一面朝上。 6、从上往下卷起来。 7、卷成一个长条。 8、把卷好的长条放进土司模里。放在38℃左右,湿度85%的环境下发酵 到8分满。 9、发酵好的土司表面刷一次全蛋液,即可放入预热好的烤箱烘焙。 165℃,35分钟左右。 10、出炉后,刷上油,放在冷却架上冷却。冷却后切片。 五、感官评价 对做出的高级奶香土司面包作出如下的感官评定: 1、色泽:表面呈金黄色至棕黄色,色泽基本均匀一致,有光泽,表面有稍许烤焦的现象存在。 2、形状:呈凸圆状,整体外观基本不走形,土司面包截面大小大致相同,有少许部分粘连在土司模上。 3、组织结构:切面上观察到气孔均匀细密。无大孔洞,内质洁白而富有弹性,组织蓬松似海绵状,略有生心。 六、成本核算 根据最近各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拟定一张配料价格表如下: 原材料市场价格每个面包用量每个面包耗材价格 高筋面粉 2.1元/kg 260g 0.55元 干酵母9元/kg 3.5g 0.03元

二次发酵法的面包生产工艺

二次发酵法的面包生产工艺 一、二次发酵法的面包生产工艺流程 种子面团搅拌T发酵T主面团搅拌T延续发酵T分块T搓圆T 中间醒发T压片T成型T装盘装听T最后醒发T烘焙T冷却T整理T包装T成品。 二、面包配方 普通面包配方 高级面包配方 三、调粉(面团搅拌) 面团搅拌也俗称调粉、和面,它是影响面包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

O 1、目的 (1)各种原辅料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形成质量均一的整体; (2)加速面粉吸水、胀润形成面筋的速度,缩短面团形成时间; (3)扩展面筋,使面团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伸性,改善面团的加工性能。 2、面团搅拌的阶段 原料混合阶段-面筋形成阶段-面筋扩展阶段-搅拌完成阶 段T搅拌过渡阶段—破坏阶段。 3、面团搅拌工艺 (1)原材料处理:直接关系到面团调制、发酵、成品质量。 小麦粉的处理:在投料前小麦粉应过筛,除去杂质,使小麦粉形 成松散而细小的微粒,还能混入一定量的空气,有利于面团的形成及酵母的生长和繁殖,促进面团发酵成熟。在过筛的装置中要安装磁铁,以利于清除磁性金属杂质。 酵母的处理:压榨酵母、活性干酵母,在搅拌前一般应进行活化;压榨酵母,加入酵母重量5倍、30C左右的水,干酵母,加入酵母重量约10倍的水;水温40—44 C,活化时间为10 —20 min。活化期间不断搅拌;为了增强发酵力,也可在酵母分散液中加5%的砂糖, 以加快酵母的活化速度。酵母溶解后应在30 min内使用,如有特殊情况,溶解后不能及时使用,要放在0C的冰箱中或冷库中短时间贮存;使用高速成搅拌机时,酵母不需活化而直接投入搅拌机中。即发

活性干酵母不需进行活化,可直接使用。 (2)搅拌投料顺序 先将水、糖、蛋、面包添加剂置于搅拌机中充分搅拌,使糖全部溶化,面包添加剂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能够与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充分作用;将奶粉、即发酵母混入面粉中,然后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成面团;当面团已经形成,面筋还未充分扩展时加入油脂;最后加盐,一般在面团中的面筋已经扩展,但还未充分扩展或面团搅拌完成前的5~ 6 min 加入。 (3)面团温度的控制 适宜的面团温度是面团良好形成的基础,又是面团发酵时所要求的必要条件。因此应根据加工车间情况和季节的变化来适当调整面团的温度。 影响面团温度的因素:面粉和主要辅料的温度、室温、水温、搅拌时增加的温度等。面包面团的理想温度为26C -28 C。 (4)搅拌时间的控制 影响面团搅拌的因素很多,如小麦粉的质量、搅拌机的形状、转速、加水率、水质、面团温度和pH值、辅助材料、添加剂等等。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种类来确定:搅拌机不变速,搅拌时间15- 20 min ;变速搅拌机,10-20 min,防止搅拌不足和搅拌过度。 四、面团发酵 面团发酵是面包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 1、面团发酵的目的

甜面包制作工艺研究

2018年第%期江苏调味副食品总第154期DOI:10. 16782/https://www.360docs.net/doc/cf16462528.html,ki.32-1235/ts.2018. 03. 007 甜面包制作工艺研究 尤香玲,徐向波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成都610100) 摘要:甜面包是面包市场上较常见的一类面包,因其口感香甜松软、造型多变、口味繁多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国内面 包市场中占有很大比重。对甜面包的原料配比、发酵方法、工艺流程、制作要点等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面包制作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甜面包;工艺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S21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8481(2018)03 -0025 -03 甜面包是面包市场上较常见的一类面包,多以 面粉、酵母、盐、水等为基本原料,以白砂糖、黄油、鸡蛋、乳制品等为辅料。甜面包口感香甜松软,质 地细腻,组织均匀,造型多变,口味繁多,深受消费 者(特别是亚洲地区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在国内面 包市场中占有很大比重。要制作出高品质的甜面 包,就需准确把握其制作工艺的要点。 1甜面包面团的基本原料配比及添加范围 甜面包面团的基本原料配比及添加范围如表1所示。 表1甜面包面团的基本原料配比及添加范围序号原料烘焙百分比/%添加范围/% 1面包粉100— 2白砂糖1717.0 ? 20.0 3盐1 1.0? 1.5 4即发干酵母1 1.0 ? 2.0 5奶粉4 4. 0 ? 8.0 6面包改良剂0.50.5 ? 1.0 7鸡蛋12— 8黄油10— 9水50— 从表1可以看出,在甜面包原料中油、糖、蛋的 比例较高。结合烘焙工艺理论及实际生产情况可知,不同品牌的面包粉蛋白质含量不同,因此水的 添加量要适当增减。不同品牌的砂糖对面包成品 影响不大,其添加量宜控制在17% ~20%。当添加 量低于17%时,面包质地偏硬,成品色泽不佳;当添 加量超过20%时,渗透压较高,面包的发酵速度易 受影响,且面包成品口感偏甜。盐是制作面包最基 本的原料之一,起调节面包发酵速度的作用,其添 加量一般控制在1%左右,在欧式面包中的添加量 一般控制在2%左右。甜面包中奶粉的添加量一般 为4%,当添加量超过4%时,面团容易粘手,不利于 整形操作;当添加量为8%时,面团生坯潮湿黏手,操作不便,但是烘烤后的面包香味浓郁。 2甜面包常用发酵方法 2.1快速一次发酵法 快速一次发酵法是制作甜面包时最常用的发 酵方法。这种发酵方法发酵周期短,效率高,产量 高,但是面包风味较差,老化快,C存期短。 2.2烫种工艺 烫种工艺严格来说仍属于快速一次发酵法,其 最大的特点是在配方中添加一定比例(25%)的烫 种,以增加面包的含水量。烫种工艺具备快速一次 发酵法的优点,且经这种方法发酵的面包口感柔软,保存期较长。 收稿日期:2018-03-07 作者简介:尤香玲(1992—),女,四川旅游学院助理实验师。 !通讯作者:徐向波(1985—),男,四川旅游学院食品学院讲师。 —25 —

面包制作工艺流程

面包制作工艺流程 组建配方→材料秤重→搅拌→基本发酵→分割→面团秤重→滚圆→中间发酵→整形→装模→成形后发酵→入炉烘烤→出炉→涮上光剂→冷却→成品 1、面团调制 面团调制在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中使面团延伸、折叠、卷起、压延、揉打,不断反复,使原辅料充分揉匀,并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尽量避免对面团有拉裂、切断、摩擦的动作。 2、发酵过程的控制 面团发酵时最重要的是控制发酵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发酵室的工艺参数温度一般为28—30摄氏度,相对湿度一般为70%--75%。发酵时间应根据采用的发酵方法以及酵母用量而定。在发酵过程中,应通过对面团表面弹力的测试和膨胀程度的观察,正确判断面团的发酵程度,必要时需进行翻面操作以促进发酵。一般情况下,发酵好的面团体积应达到未发酵面团体积的2.5—3倍。 3、中间醒发 面团经搓圆后,一部分气体被排出,面团弹性变差,不宜立即整形。需要有一段时间的中间醒发,使面团消除张力而松弛,使酵母重新产气,使面团表面光滑,不黏附在整形机的辊上。中间醒发的理想温度为28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为70%--75%。 5、成型

将发酵成熟的面团制成一定形状的面团坯。成型包括切块、称量、搓圆、静置、整形、入模、或装盘。在此期间,面团仍继续着发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能使面团冷却和表皮干燥,温度控制在25—28摄氏度,相对湿度调整为65%--70%。面包放入整形机做形,整形后需要装模。装模时要将面团合缝向下,放入模具里,光面朝上。为了防止面团粘连在模具上,通常在模具上涂抹植物油。 6、面团醒发 醒发室的温度以35—40摄氏度为宜,相对湿度为85%--90%,以85%为适宜,不可低于75%。 7、烘烤 分为三个阶段:烘烤初阶段,面火不宜超过120摄氏度,底火一般为250—260摄氏度。第二阶段,当面包内部温度达到50—60摄氏度,便进入第二阶段,这时上下火可以同时提高温度,最高可达到270摄氏度,经过这一阶段,面包就定型了。烘烤第三阶段,面火可使用180—200摄氏度,底火可使用140—160摄氏度。 8、面包冷却 采用混合冷却。当车间温度较低时,采用自然冷却,当车间温度较高时,使用鼓风机适当吹放,加速面包冷却。通常面包中心部位冷却到35摄氏度左右时即可进行包装。 9、包装 这部分关系到保质期的问题。大家可以都查一下。

面包制作原理

第二节面包制作原理 一、原料的选择和处理 1、面包的配方 面包配方中基本原料是:面粉、酵母、水和食盐,辅料是:砂糖、油脂、乳粉、改良剂以及其他乳品、蛋、果仁等。制作面包的面粉与饼干不同,首先要求面筋量多、质好。所以一般采用高筋粉、粉心粉,硬式面包可用粉心和中筋粉,一般不能用低筋粉。高级面包都要用特制粉。 2、混合前原辅材料的处理 (1)小麦粉的处理 A小麦粉的贮藏与保存 B使用前必须过筛 C安装磁铁除杂装置 (2)酵母处理 A使用压榨酵母前要检查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调粉时一般是先用一部分(或全部)水把称好的酵母化开拌匀再加入面粉,使酵母在面团中分布均匀。 B使用干酵母要进行活化处理用培养液或40~43℃水直接将干酵母化开(水量约为酵母量的4~5倍)保温静置,使酵母活化后再使用。 C酵母不要与油指、食盐、砂糖直接混合 (3)水的添加和处理 A加水量 B水质硬度稍高一些好,稍带酸性的水(pH5.2~5.6),被认为对制作面包最合适。 (4)其他辅助原料的处理 A砂糖 B食盐 C奶粉 D油脂 E添加剂 二、面团的调制 1、调制的目的

(1)使各种原料充分分散和均匀混合 (2)加速面粉吸水而形成面筋] (3)促进面筋网络的形成 (4)拌入空气有利于酵母发酵 2、面团调制的六个阶段 (1)拾起阶段 (2)卷起阶段 (3)面筋扩展、结合阶段 (4)完成阶段 (5)搅拌过度 (6)面筋打断 3、影响面团调制的因素 (1)加水量 (2)温度 (3)搅拌机的速度 (4)小麦粉 (5)辅料的影响 (6)产品的品种特点与调粉的程度 三、发酵 1、面团发酵的目的 (1)在面团中积蓄发酵生成物,给面包带来浓郁的风味和芳香。 (2)使团面变得柔软而易于伸展,在烘烤时得到极薄的膜。 (3)促进面团的氧化,强化面团的持气能力(保留气体能力) (4)产生使面团膨胀的二氧化碳气体。 (5)有利于烘烤时的上色反应。 2、发酵中影响面团物理性质,尤其是气体保持能力的因素 要得到好的面包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直到进烤炉,面团中的发酵都要保持旺盛地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另一个是面团必须变得不使气体逸散,即形成有良好伸展性、弹性和可以持久的包住气泡的结实的膜。影响面团保持气体能力,即胀发性能的因素如下: (1)面粉

焙烤工艺学

1焙烤基础原料:包括谷物粉(以小麦为主)及水;辅助原料:包括糖、蛋品、乳品、油脂、改良剂、甜味剂、酵母、盐各类馅料、装饰料、营养强化剂、保健原料等。 2淀粉糊化:淀粉在冷水中吸水膨胀,遇热后(大于55度),水分子进入淀粉粒内部,使淀粉粒继续膨胀,其体积可增大几倍至几十倍,最后破裂变为黏稠的胶体溶液。 3淀粉老化:也称回生,聚集。糊化的淀粉经冷却后,已经展开的的散乱的胶束分子会收缩靠拢,于是淀粉制品由软变硬。 4碳水化合物占面粉中的75﹪,淀粉占面粉中的67﹪,分为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其性子水解作用。 5淀粉在焙拷中作用:①淀粉与面筋形成一个完整的面团②淀粉是面筋的稀释剂③淀粉水解发酵,产生气体,使面包等发酵产品体积膨大④决定焙烤期间产生糊精的度⑤决定焙烤时的吸水量。 6小麦中的Pro分为麦胶蛋白、麦谷、麦球、麦清、酸溶五种,前两种形成面筋,后三种麦谷Pro,分子较大,具有良好的弹性,延展性交差,麦胶与其相反。 7麦谷与麦胶Pro的区别:①麦谷Pro趋向于形成分子间的二硫键,而麦胶Pro的二硫键主分子内形成②麦谷Pro分子结构比较松散,而麦胶Pro呈结构紧密的球形分子,这是麦谷Pro吸水能力远大于麦胶Pro的原因。 8面粉的烘焙品质是由Pro的数量、质量两方面决定的,一般来说,面粉所含Pro越高,则做出的面包体积越大,反之,越小。 9麦胶Pro形成的面筋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但缺乏弹性,有利于面团的整型操作,但面筋筋力不足,很软很弱,使成品体积小,弹性较差。如果含量过多,则造成面团太软弱,面筋网络结构不牢固,持气行差,面团过度膨胀,导致产品出现顶部塌陷,变形的不良结果。 10麦谷蛋白形成的面筋则有良好的弹性,筋力强,面筋结构牢固,但延伸性差。如果麦谷蛋白含量过多,则造成面团弹性、韧性太强,无法膨胀,导致产品体积小,或因面团韧性和持气性太强,面团内气压大而造成产品表面开裂现象。 11在面粉蛋白质数量相差很大时,以数量为主;在数量相差不大时,以质量为主,这是面团的选择原则。 12.面筋主要由水、麦谷蛋白和麦胶蛋白所组成 13.根据湿面筋含量及工艺性能,将小麦粉分为4等:高筋粉(>30%)、中筋粉(26%-30%)低筋粉(<20%) 14蛋白质的水溶液称为胶体溶液或溶胶,溶胶性稳定,不易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如溶胶浓度增大或温度降低,蛋白质溶胶失去流动行而成为软胶状态,这个过程叫蛋白质的胶凝作用,所形成的软胶叫凝胶,进一步失水成为固态的干凝胶,面粉中的蛋白质即属干凝胶。15.面筋的形成机理:面筋的形成主要是面筋蛋白质吸水膨胀的结果。当面粉和水揉成面团后,由于面筋蛋白质不溶于水,其空间结构的表层和内层都存在一定的极性基因,这种极性基因很容易把水分子先吸附在面筋蛋白质单体表层,经过一段时间,水分子便渐渐扩散渗透到分子内部,造成面筋蛋白的体积膨胀,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吸水膨胀。 16影响面筋形成的主要因素:1温度 2放置时间3面粉的质量 17 面筋的工艺性能:1延伸性2可塑性3弹性4韧性5比延性 18.α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中的α-1.4糖苷键,不能水解支链淀粉分子中的α-1.6糖苷键。其是从分子内部进行水解的属内酶。 19 β-淀粉酶.是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末端开始,属外酶。 20测定面团延伸性的一起主要有拉伸仪和吹泡仪 21.面团吹泡仪:P和W数值越小,面团的劲力愈强。 22面粉吸水率是检验面粉焙烤品质的重要指标,它是指强调单位质量的面粉或面团所需的

面包理论

面包生产方法 面包的生产制作方法很多,采用哪种方法主要应以制作的设备、空间、原料的情况甚至以顾客的口味要求等因素来决定,所谓生产方法不同是指发酵工序以前各工序的不同,从整形工序以后都是相同的。目前世界各国普通使用的基本方法共有五种,即一次发酵法或称直接发酵法,二次发酵法或称中种发酵法,快速法,基本中种面团发酵法、连续发酵法(液体发酵法)等,其中以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为最基本的生产法。 一次发酵法 或称为直接法。这种方法被使用最普通,无论是较大规模生产的工厂或家庭式的面包作坊都可采用一次发酵法制作各种面包,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1.只使用一次搅拌,节省人工与机器的操作; 2.发酵时间较二次发酵法短,减少面团的发酵损耗; 3.由此法做出的面包具有更佳的发酵香味。 一、搅拌 把配方内的糖,盐和改良剂等干性原料先放进搅拌缸内,然后把配方中适温的水倒入,再按次序放进奶粉和面粉,然后把新鲜酵母弄碎加在面粉上面,就可将搅拌缸升起,启动开关先用慢速搅拌,使搅拌缸内的干性原料和温性原料全部搅匀成为一个表面粗糙的面团,才可改为中速继续把面团搅拌至表面呈光滑状,这表明所有原料已经均匀分布在面团的每一部分,就可将机器停止,把配方中的油加继续用中速搅拌至面筋完成扩展,搅拌中延迟配方中油的加入,是因为防止油在水与面粉未充分均匀的情况下,首先包住面粉,造成部分面粉的水化作用欠佳。如果是使用乳化油或高速搅拌机,则无须延迟加油,全部原料一起投入即可。 搅拌后面团的温度对发酵时间的控制以及烤好后面包的质量影响很大,所以在搅拌前就应根据当时的室温和面粉等原料的温度,利用冰或热水来调整适当理想的水温,使搅拌完成后团温度为26-28℃。如果搅拌后面团温度太高,不但使烤后的面包的味道不正,而且发酵速度难以控制,往往造成面团发酵过头,但如果面团温太低,则易造发酵不足,面包体积小,内部组织粗糙等不良毛病。 二、基本发酵 搅拌好后的面团应进入基本发酵室使面团发酵。良好的发酵不仅受搅拌后面温度的影响,同时也与搅拌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搅拌未达到面筋完成扩展阶段的面团,就会延缓发面筋软化的时间,使烤出来的面包得不到应有的体积,其次发酵室的温度和湿度也极为重要,理想发酵室的温度应为28℃,相对湿度为75~80%,盖发酵缸或槽的材料宜选择塑料或金属,不宜用布。这是因为如果布太干,则会吸去面团的水份,太湿则易引起面团表面凝结成一层薄膜。 三、翻面

蛋糕理论知识培训教学内容

蛋糕烘焙理论知识 第一节蛋糕的分类及性质 蛋糕的种类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类: 一、乳沫类,又叫清蛋糕 它又分为蛋白类和海绵类两种 1、蛋白类—天使蛋糕,主要原料为蛋白、砂糖、面粉。特点:洁白的,口感稍显粗糙,味道 不算太好,但外观漂亮,蛋腥味脓。 2、全蛋类—海绵蛋糕,主要原料为全蛋、砂糖、面粉,蛋糕油和液体油。特点:口感清香, 结构绵软,有弹性,油脂轻。 二、戚风类 在九十年代初,随着台资烘焙企业进入大陆市场,他们制作的戚风蛋糕也就逐渐流行。 其实戚风蛋糕的历史并不短,至少已有三、四十年了,所谓戚风,是英文CHIFFON译音,该单 词原是法文,意思是拌制的馅料向打发的蛋白那样柔软,而戚风的打发正是将蛋黄和蛋白分开 搅拌,先把蛋白部分搅拌的很蓬松,很柔软,再拌入蛋黄面糊,因而将这类蛋糕称之为戚风蛋 糕。它面糊稀软,蓬松,产品特点:蛋香、油香、有回味,结构绵软有弹性,组织细密紧韧。

三、面糊类—重油蛋糕 它是利用配方中之固体油脂在搅拌时拌入空气,面糊于烤炉内受热膨胀成蛋糕,主要原料是 蛋、糖、面粉和黄油。它面糊浓稠,膨松,产品特点:油香浓郁、口感深香有回味,结构相对 紧密,有一定的弹性。又称为奶油蛋糕,因为油的用量达到了100%。 第二节蛋糕的原料 一、鸡蛋 鸡蛋是蛋糕制作的重要材料之一,在蛋糕中的成本占到 1/3—1/2。 1、鸡蛋的化学成分: 鸡蛋中含有蛋清、蛋黄和蛋壳,其中蛋清占60%,蛋黄占30%,蛋壳占10%。 蛋白中含有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蛋白中的蛋白质主要是卵白蛋白、 卵球蛋白和卵粘蛋白。 蛋黄中的主要成分为脂肪、蛋白质、水分、无机盐、蛋黄素和维生素等,蛋黄中的蛋白质主 要是卵黄磷蛋白和卵黄球胆白。 2、鸡蛋的主要功能:

面包制作原理与注意事项

面包制作原理与注意事项! 一、原料的选择和处理 1、面包的配方 面包配方中基本原料是:面粉、酵母、水和食盐,辅料是:砂糖、油脂、乳粉、改良剂以及其他乳品、蛋、果仁等。制作面包的面粉与饼干不同,首先要求面筋量多、质好。所以一般采用高筋粉、粉心粉,硬式面包可用粉心和中筋粉,一般不能用低筋粉。高级面包都要用特制粉。 2、混合前原辅材料的处理 (1)小麦粉的处理 A小麦粉的贮藏与保存 B使用前必须过筛 C安装磁铁除杂装置 (2)酵母处理 A使用压榨酵母前要检查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调粉时一般是先用一部分(或全部)水把称好的酵母化开拌匀再加入面粉,使酵母在面团中分布均匀。 B使用干酵母要进行活化处理用培养液或40~43℃水直接将干酵母化开(水量约为酵母量的4~5倍)保温静置,使酵母活化后再使用。 C酵母不要与油指、食盐、砂糖直接混合 (3)水的添加和处理 A加水量 B水质硬度稍高一些好,稍带酸性的水(~),被认为对制作面包最合适。(4)其他辅助原料的处理 A砂糖 B食盐 C奶粉 D油脂 E添加剂 二、面团的调制 1、调制的目的 (1)使各种原料充分分散和均匀混合 (2)加速面粉吸水而形成面筋] (3)促进面筋网络的形成 (4)拌入空气有利于酵母发酵 2、面团调制的六个阶段 (1)拾起阶段 (2)卷起阶段 (3)面筋扩展、结合阶段 (4)完成阶段 (5)搅拌过度 (6)面筋打断 3、影响面团调制的因素

(1)加水量 (2)温度 (3)搅拌机的速度 (4)小麦粉 (5)辅料的影响 (6)产品的品种特点与调粉的程度 三、发酵 1、面团发酵的目的 (1)在面团中积蓄发酵生成物,给面包带来浓郁的风味和芳香。 (2)使团面变得柔软而易于伸展,在烘烤时得到极薄的膜。 (3)促进面团的氧化,强化面团的持气能力(保留气体能力) (4)产生使面团膨胀的二氧化碳气体。 (5)有利于烘烤时的上色反应。 2、发酵中影响面团物理性质,尤其是气体保持能力的因素 要得到好的面包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直到进烤炉,面团中的发酵都要保持旺盛地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另一个是面团必须变得不使气体逸散,即形成有良好伸展性、弹性和可以持久的包住气泡的结实的膜。影响面团保持气体能力,即胀发性能的因素如下: (1)面粉 (2)调粉 (3)加水率 (4)面团温度 (5)面团的pH (6)氧化程度 (7)酵母量 (8)辅料影响(糖、牛奶、蛋、食盐、酶制剂) (9)前处理工序 3、发酵中影响气体产生能力的因素 (1)酵母的量和种类 (2)温度的影响 (3)酵母的预处理 (4)翻面的影响 4、翻面作用 (1)使用面团的温度均匀,发酵均匀; (2)混入新鲜空气,以降低面团内二氧化碳浓度; (3)促进面团筋的结合和扩展,增加面筋对气体的保持力,这是翻面的最重要的作用; 5、面团成熟 面团发酵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达到制作面包的最佳状态,称作成熟。面团的成熟与成品品质的关系如下: (1)成熟的面团聚成品皮质薄,表皮颜色鲜亮,皮中有许多气泡和有一定脆性。内部组织,气膜薄而洁白,柔软而有浓郁香味,总体胀长大。 (2)未成熟的面团成品皮部颜色浓而暗,膜厚,强力粉时,皮韧性较大,表面平滑有裂缝,没有气泡。如果烘烤时间稍短一些,胀发明显不良,组织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