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圆面包的制作

小圆面包的制作
小圆面包的制作

小圆面包的制作

一. 制作原理

面包是以高筋粉为原料,以酵母,糖,鸡蛋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然后经过醒发,整形,烘烤,冷却等步骤加工而成的面制品,其中面团的发酵是利用酵母菌与糖

的作用下,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受热后酒精被蒸发,而二氧化碳被扩张,即面包

产生膨大效果。

二.原辅材料

1.产品配方:

面包粉(高筋粉)5000g,绵白糖1200g,黄油300g,鸡蛋250g,奶粉150g,酵母50g,盐50g,水2250±100g。

2.原辅料相关信息:

面包粉(高筋粉),江苏新良面粉有限公司;绵白糖,江苏淮安白玫糖业有限公司;

食盐,江苏井神盐化股份有限公司;牛奶香粉,配料有葡萄糖、天然黄油、食品添加剂[香兰素、牛奶香精、着色剂(08.005、08.006)],添加量在0.2%~1%之间,用后密封盖好,生产日期2011年2月11日,保质期24个月,广州味大师食品有限公司;酵母,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水,无污染的纯净水;

三.设备与器具

烤箱,搅拌机,烤盘,发酵箱,不锈钢操作台,电子称,筛子,耐热手套,塑胶软刮板,不锈钢盆、勺,烧杯,毛刷……

四、工艺流程

慢速搅匀←奶粉、酵母、改良剂过筛后的面粉

糖+水→溶解→搅打至拾起阶段→搅打至扩展阶段→快速搅打至完成→面团静置→整形和成型

↑↑↓

鸡蛋+盐→搅匀黄油冷却←烘烤←醒发

成品→感官评

价。

五.操作步骤及要点

1. 面团调制

将酵母、奶粉和过筛的面粉投入和面机中,慢速搅拌均匀,再将砂糖的水溶液(冬天用28℃左右温水,夏天用冷水)加入到和面机,先慢速后快速搅拌均匀至面团呈松散块状(拾起阶段)后加入鸡蛋和食盐的混合液,先慢速后快速搅拌至面筋完全析出(扩展阶段)

图(1)高筋粉过筛。

图(2) 鸡蛋、食盐和黄油的搅拌。

时加入黄油,搅拌至完成阶段。

面团搅打好的判断方法是:面团搅打至光滑切成团时,取出一团面块,用手拉伸能形

成韧性良好的半透明薄片,破裂后形成的破洞边缘光滑无锯齿状。

图(3)搅打好的面团。

图(4)用手拉伸能形成韧性良好的半透明薄片的面图。

2. 面团静置

又叫中间饧发,静置10~20min即可。

一般操作是:将面团置于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为85%的醒发箱中发酵,面团中心温度不超过32℃,静置发酵30~40min,观察发酵成熟即可取出。

3. 整形和成型

将发酵成熟的面团按要求称量切块(60g/块),搓圆后装入涂有一层植物油的烤模中。

图(5)搓圆后的面团。

图(6)称量切块为(60g/块)的面团。

4. 醒发

将装有生坯的烤模置于醒发箱内,箱内温度为36~38℃,相对湿度75~85%,醒发时间90~120min。醒发时间应根据制品的大小及具体的要求而定,醒发好的面包表面圆滑,

膨胀后的体积是原来的两倍左右。

图(7)已成型的面团进行醒发。

5. 烘烤

烘烤前需轻轻的在醒发好的面团上刷一层蛋清。烘烤温度为底火190℃,面火185℃。

将装有生坯的烤模置于已预热至设定温度的烘箱内烘烤,时间为15min左右,至烤熟后立即

取出。烘烤后期若面包表面色泽过浅可适当将面火提高至200℃左右。

图(8)烘烤前在醒发好的面团上刷一层蛋清。

6. 冷却,包装

圆形面包出炉后,不宜立即倒盘,应连盘一起放在移动式冷却架上,待冷却到面包表皮变软并恢复弹性后,再倒在冷却台上,冷却至包装所要求的温度。

7. 成品

图(9)成型、冷却、待包装。

8.注意事项

(1)所有粉状原辅料不应有结块,干粉末应过筛(混合使用的称量后一起过筛)。

(2)白砂糖颗粒大充气速度快,而绵白糖上色速度快。

(3)面包出炉后,烤盘应在地下摔一下(应注意轻重),有排出热气的作用,否则易收缩。

六.产品感官指标描述

(1)形态

表面及底部平整,无变形、无裂纹,具有该品种应有的形态特征,无黑泡或明显焦斑。(2)色泽

表皮呈金黄色,内部呈淡黄色,色泽均匀、正常。

(3)组织

气孔均匀、细密,无不规则的空洞,无未溶化的原辅料颗粒,富有弹性。

(4)滋味与口感

松软可口,甜度适当。

(5)杂质

正常视力无可见的外来杂质。

七.数据记录

鸡蛋250克

原辅料总重:9250克

八.思考题

1.为什么土司面包的烘烤温度要比小圆面包的烘烤温度低?

土司面包是比较蓬松的面包,表里都要软,水分含量较高。

高温烘焙,面包表面的水分会干的很快,必然导致土司表面出现硬壳,影响口感

2. 如何判断面团发酵程度?

检查发酵程度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一个手指插入面团中,手指抽出面团后如果指印处出现凹陷迅速复原,说明发酵时间还不够;如果指印周围的面团即不反弹也不下陷,说明面团发酵得刚好;如果指印周围的面团迅速下陷,说明发酵过度,可以放入泡打粉揉匀来挽救.

九.体会及建议

1.由于每个人所用的面粉不一定相同,吸水量也就不一样。作用在尝试一个新配方的时候,水量不要一次加完,留少许根据面团的状态酌情增减。

2. 在称量面粉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是高筋粉,制作蛋糕时所使用的面粉是高筋粉,所以在称量时要注意,不要弄错。(称量之前一定要过筛奥)

3. 在制作小圆面包过程中,别忘了打开烤箱,设置温度,也别过早打开,控制好时间。

做面包必须要了解的基础知识

做面包必须要了解的基础知识: 1.常见的面粉有哪些?君之带大家认识一下. 常见的面粉按照筋度可分为高筋面粉,中筋面粉和低筋面粉. 在这里,做面包需要用高筋面粉,这是面包组织细腻的关键之一! 制作西点最主要的就是面粉了,如果不知道什么是高筋面粉,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一篇详细介绍: 什么是高筋面粉?高筋面粉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判断面粉的筋度? 2.最重要的步骤之一:面团的搅拌 有一个说法:面包制作过程中,正确的发酵影响了面包质量的90%。对此我认为不一定是对的。在我看来,面团的搅拌与面团的发酵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影响着面包的成败! 注意了!对面包搅拌重要性的理解,有助于你制作出成功的面包! 搅拌,就是我们俗称的“揉面”,它的目的是使面筋形成,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个概念,我必须说一下面筋形成过程以及它在面包制作中所起的作用: 面筋是小麦蛋白质构成的致密、网状、充满弹性的结构。面粉加水以后,通过不断的搅拌,面粉中的蛋白质会渐渐聚集起来,形成面筋。搅拌的越久,面筋形成越多。而面筋可以包裹住酵母发酵产生的空气,形成无数微小的气孔,经过烤焙以后,蛋白质凝固,形成坚固的组织,支撑起面包的结构。 所以,面筋的多少决定了面包的组织是否够细腻。面筋少,则组织粗糙,气孔大;面筋多,则组织细腻,气孔小。这也是为什么做面包要用高筋面粉的原因,只有高含量的蛋白质,才能形成足够多的面筋。 要强调的是:只有小麦蛋白可以形成面筋,这是小麦蛋白的特性。其他任何蛋白质都没有这种性质。所以,只有小麦粉有可能做出松软的面包。其他黑麦粉、燕麦粉、杂粮粉等等,都无法形成面筋,它们必须与小麦粉混合以后,才可以做出面包。有些烘焙师会使用100%的黑麦粉制作面包,但这种面包质地会十分密实,因为没有面筋的产生,

面包制作工艺及原理

面包制作工艺及原理 前言:下图为面包制作工艺流程图。本文仅就面包生产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作一详细的分析讲解。 酵母27—29% 盐、糖水相对温度75% 小麦粉—过筛油调粉面团发酵揿粉发酵 50min 30℃32—37℃ 相对温度75%--80% 温度85% 分割滚圆静置整型醒发装饰烘烤冷却 5—15min 30—60min 一、原料处理: 1、(1)面粉使用前必须过筛,混入空气和防止杂物和面粉结块; (2)高级的有安装磁铁除杂装置,以除掉铁屑金属等杂质。 2、酵母处理: (1)压榨酵母使用前,调粉时一般先用大部分或全部水将酵母化开再加入粉中,使其在面团中分布均匀; (2)使用干酵母要进行活化处理,用40℃左右的火,约酵母5倍的水化开,保置静止,使其活化再使用; (3)酵母在配料时不要与油脂、食盐、砂糖直接混合。 3、水的添加和处理: (1)加水量:加水量不仅决定着面团的软硬、伸展性、黏着性、操作性,而且还对成品的柔软性、抗老化性、保持期和成本等都有影响。加水量过多的面团,搅拌时间短,面团升温小,操作困难、发黏,成品口感不好,气泡膜变厚,组织不,体积变小,形状不一,易发霉,成本低。加水量过少的面团,搅拌时间长,面团升温大,成品体积小,组织酥松老化快。 (2)水的质量:制造面包用水的水质的硬度来判断,其硬度表示水中含碳酸钙的浓度来代表,面包用水的硬度应在40—120mg/kg,极软水15以下,软水15—20,稍硬水50—100,硬水100—200,极硬水200以上。

稍带酸性的水,PH5.2—5.6之间是制作面包最合适的水。 酸性PH〈5.2会使面筋溶解,面团失去韧性需要碳酸钠中和。 (3)奶粉:有奶粉加入时,可先和面粉拌匀,这样能防止奶粉结粒。 (4)油脂的硬度可根据季节变化选用,夏天溶点较高的,冬季则相反。 二、面团的调制 面团的调制对做好一个面包占25%的责任,发酵占70%,其它工序占5%,可想而知,面团的调制的重要性。 1、投料与面团形成原理 (1)原料的混合:面包原料分为大量原料,小麦粉和水,少量辅料(酵母、砂糖、奶粉、食盐、油脂、微量添加剂、酵母、维生素C、改良剂等)。 (2)投料顺序:可先将面粉、奶粉与酵母搅拌均匀,再加入改良剂拌匀后,加入白糖,拌至均匀后再加入湿性材料(水、牛奶、鸡蛋)食盐可放在中期加入,油放后期加入,调粉时的水温、材料的配比、搅拌的速度都会影响到吸水速度、水温低,吸水快,反之则相反。 (3)水和面粉的均匀结合、水化:高粉水化较慢,低粉水化较快。 盐有硬化面筋,抑制水化进行的性质,所以在工艺流程中,盐先不要加入。 水化作用与PH酸度有密切点关系,PH值越值,水化越快,所以速成法,加了加快面团的形成,常会添加乳酸来降低PH值。 (4)氧化作用:面团的调剂需要氧气的过程,也是面团进行氧化的过程,酵母的生长离不开氧气的存在。 2、面团调制的六个阶段: (1)拾起价段:所有配方中的干湿原料混合均匀后,形成一个粗糙并潮湿的面团,无弹性和伸展性,水化只进行了一部分,面筋未形成。 (2)卷起价段:面筋开始形成,水份已均匀的吸收,整个面团结合在一起,产生强大的筋力,搅拌缸四周已元面团,面团表面很湿,无良好的伸展性、易断裂,缺少弹性,此时水化已完成面筋结合只进

面包制作过程中醒发常识

面包制作过程常识 制作面包时,面团中间醒发的目的和程度的判定 一.醒发的目的 面团在切块和搓圆过程中内部及表面会产生机械损伤。搓圆后的面块还会使内部呈紧张状态,可称为加工硬化现象。要使面团结构松弛一下,减少因机械加工而产生的硬化状态,并且使受损伤的面块通过醒发得到复苏。烘焙制品中的大部分产品,在机械加工以后都需要有一个弛缓的过程,因此并不一定对酵母的发酵作用有任何特殊意义。 中间醒发又称中间静置,其目的归纳起来有以下三各方面: 1.面团在切割、搓圆中受到机械力后产生形变,面块搓圆处于紧张和硬化状态,要在中间醒发得到缓和; 2.搓圆后的面块内部气体含量甚少,进一步的整形加工时就会因弹性甚大而无法延展。醒发后可使内部产生气体,调整面筋网络结构,增加塑性,易于整形; 3.使处于紧张状态的极薄的表皮层不会在整形加工时粘附在压延辊上。 二.程度判定 醒发通常是在28~29℃温度和相对湿度70~75%左右的条件下进行。主食面包面团的醒发时间大约为10~12分钟,花色面包为12~17分钟,硬面包为15~20分钟。中间醒发环境一般都在常温环境下,大多数都是依靠面块本身的温度和水分的蒸发来调节的。不过,环境温度如果太低,那就要求密闭得相当好,以防止温湿度的下降。在夏季还要注意降温等。否则面团表面会出现软化、风干等的不良因素出现。 判别醒发的程度,主要观察面团体积膨大的倍数。通常以搓圆时的体积为基数。如果膨大到原来体积的1.7~2倍时,就可认为是合适的程度。假定体积膨胀不足,面块伸展性就比较差。如膨胀过度在成型时将急速起发,容易引起表皮开裂。

面包制作的基本概念 众所周知,了解面包制作最初的重要步骤是先做面团。 面团是由各种不同的材料经过适量配制,再运用面包搅拌机的转动力量取代人工将材料均匀混合;这个混合过程的烘焙术语通常叫做“搅拌”,它的方式称为搅拌方法。 由于面包制作方式繁多,搅拌的方法也随之有异。面包是一种需要通过发酵的产品,品质好的面包必须经过适当的搅拌,及正常的发酵互相配合,才能做出理想的效果。 搅拌与发酵过程关系密切,搅拌之好坏将直接影响发酵,面团的性质完全依赖搅拌的程度来决定,搅拌适当与否对于面包品质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影响力,而发酵则占有百分之七十,其它操作过程才占百分之5的责任。 因面团制作起源于先搅拌形成面团后,才能产生发酵作用,所以在技术的观点上搅拌与发酵因关系相连而视为一体。之所以我们应将搅拌与发酵的各种方式视为一种专业制作技术来学习。搅拌与发酵是整个面包制作过程中的核心(搅拌、发酵在本刊物的五、六两期中已有详细介绍)。 搅拌与发酵的方式根据目前世界各地所普遍采用的基本方法有直接搅拌发酵法和中种发酵法两种。另外还有分段搅拌直接发酵法、百分之百中种发酵法、液种发酵法、老面发酵法、各种快速发酵法等多种变化运用的方法。 在诸多方式中,面团制作方式的选择一般是根据工场地的环境,产品配方需要、人员安排和制作者的习惯等因素来决定采用的方式。不论用何种方式来做面包,每种方法都有它独特的功能。 面包制作方法虽然很多,但原则相同,我们可从实际操作中来体会到面包制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所带有的作用和功能。作为初学者只需充分了解每个过程的原理及需要性,如此将有助于日后在面包制作技术上的灵活妙用。 面包老化的原因及影响

面包生产全套工艺流程

面包生产全套工艺流程 一、二次发酵法的面包生产工艺流程 种子面团搅拌→发酵→主面团搅拌→延续发酵→分块→搓圆→中间醒发→压片→成型→装盘装听→最后醒发→烘焙→冷却→整理→包装→成品 二、面包的配方 种类原辅材料 标准粉酵母砂糖食盐植物油饴糖鸡蛋甜味料瓜条青梅果脯 圆甜面包1000.5120.31.51.90.60.021——— 主食面包1000.530.4———0.021——— 水果面包1000.5100.31.70.21—0.0221.67.96.3 种类原辅材料 特制粉白砂糖植物油酵母炼乳鸡蛋果脯奶粉核桃仁青梅葡萄干核黄素食盐

牛奶面包100151.50.65.4————3————————0.3 蛋黄面包10012——0.6——18——8.5——————0.0020.3 果子面包1002070.6——810 11.584———— 维生素面包1002050.6——7——3——————0.0090.15 三、调粉(面团搅拌) 面团搅拌也俗称调粉、和面,它是影响面包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一)目的 1. 各种原辅料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形成质量均一的整体; 2. 加速面粉吸水、胀润形成面筋的速度,缩短面团形成时间; 3. 扩展面筋,使面团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伸性,改善面团的加工性能。 (二) 面团搅拌的6个阶段 1.原料混合阶段 2.面筋形成阶段 3.面筋扩展阶段 4.搅拌完成阶段 5.搅拌过渡阶段 6.破坏阶段 (三) 面团搅拌工艺 1.原材料处理直接关系到面团调制、发酵,成品质量 (1)小麦粉的处理 在投料前小麦粉应过筛,除去杂质,使小麦粉形成松散而细小的微粒,还能混入一定量的空气,有利于面团的形成及酵母的生长和繁殖,促

dy3a2b面包式电话机的生产工艺与组装

项目一: DY3A-2B面包式电话机的生产工艺及组装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内容 学习初电子产品的一个流水线过程就简单的记在了脑海里。从电子产品的技术设计(最初的定型)——工艺设计(生产)——生产(准备、PCB板安装、检查、机械安装)总装——总调——包装出厂的这么一个流水线过程展开第一个项目的学习。 学会识图是做电子产品项目的一个基础,能够通过印制板驳图画

出产品的电路原理图是一个提高自己的要求。我们先通过驳图的基本方法并加之练习,DY3A-2B面包式电话机的电路原理图运用A4的图幅将该项目的元器件明细栏、标题栏的一份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在我们课后的努力下很艰苦的完成了(驳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只是该项目的一个开始。 通过课后同学的资料收集与课上老师的讲解,我们对电话机的原理、组成、电路及每一部分电路原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一些困惑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电话机中用的是永久性磁铁?什么是侧音?”解答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电话机的认识。一份有关《什么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调研报告》为我们这个做电话机产品的这个项目做了进一步的准备。 围绕电子产品设计技术文件这一核心我们了解了其分类与组成,工艺文件的编制(将组织生产实现工艺过程的程序、方法、手段及标准用文字及图表的形式来表示,用来指导产品制造过程的一切生产活动,使之纳入规范有序的轨道),元器件的插接与焊接工艺(其中的焊接五步法对实操是个标准的指导与要求)。这些环节里我们对DY3A-2B面包式电话机做了相关工作,工艺流程图——元器件预成型卡片——导线及线扎工艺表——装配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机械装配工艺卡片的一系列过程。

面包生产基础工艺知识

面包生产基础工艺知识面包生产工艺知识一——搅拌 面包生产从投料开始直到产品出炉,一般需四、五小时甚至更长。这是因为无论是手工操作或机械化生产,传统的面包生产工艺均要经过搅拌、分割、整形、发酵、烘焙等五个主要工序,还有冷却与包装等成品处理的工序。这些工序一环扣一环,每一环对产品品质都有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产品的品质除了原料本身品质的影响外,大多数的产品质量会受到下列二方面的因素的支配。第一方面为面包的产气能力;第二方面则为面团的保气能力。而面团产气和保气能力的好坏,除了搅拌工序中的机械物理作用外,最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其中尤其是面团发酵温度的影响。 可以说,面团的产气能力和保气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并同时达到最佳状态,这一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并决定面包产品的品质。当然,这一说法并不排除其他工序如醒发、烘焙也存在影响产品品质的可能性,下面介绍各工序的作用,特点和控制方法。 面团的搅拌是面包生产中的第一个关键步骤,它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以下的工序及影响成品的质量。 一、搅拌的功能 面团搅拌在生产中的功能主要有下列几点: (一)充分混合所有原料,使成为一个完全均匀的混合物——即每个部分都完全相同的面团。 (二)使面粉等干性原料得到安全的水化作用、加速面筋的忝。

当面粉与其他原料和水一起放入搅拌缸时,水湿润面粉颗粒的麦面部份,形成一层胶韧的膜如不搅拌,则面粉颗粒的中心部份很难受到水的湿润,使面粉水化不均匀。因为面团中水的分布决定面粉水化作用的速率,水在面粉颗粒的表面分布越均匀,则进入颗粒内部的速度越快,水化作用也越快,均匀的水化作用是面筋形成,扩展的先决条件,搅拌的目的之一是使所有面粉在短时间内都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以达到均匀水化。 (三)扩展面筋,使面团成为具有一定弹性、伸展性和流动粘性的均匀面团。 二、面团搅拌的物理与化学效应 (一)物理效应 主要两个方面: ①是通过搅拌钩的不断运动,使面粉、水及所有原料充分混合。促使面料水化完全,形成面筋,并由于搅拌钩对面团的不断地得利推揉、迭叠、压伸等机械运作,使面筋得到扩展,达到最佳状态,成为既有一定的弹性又有一定的延伸性的面团。 ②是由于搅拌所生产的摩擦热,使面团的温度有所升高,随着搅拌的进行,面筋逐渐形成,面团变得较韧,搅拌机需要输入较大的功率才能使推揉等框框运作继续进行,此时,摩擦所产生的热比开始搅拌时要大得多。此后,继续搅拌达面筋扩展完成阶段后,会出现一段时间拌机功率保持不变,再过度搅拌,面筋将被打断,搅拌机输入的功率降低。 (二)化学效应

面包制作方法大全

面包制作方法大全 番茄芝士面包制作方法 法国粉400g 番茄酱50g相克食物 水230g橄榄油20g 盐8g 糖40g相克食物 干酵母5g大蒜泥100g 奶油300g盐6g荷兰芹25g 芝士100g相克食物 1.将干性材料倒入搅拌机,然后加入湿性材料搅拌 3.室温发酵50分钟 4.将面团分割成200g一个,滚圆松弛30分钟 5.将面团擀开放入馅料 6.将面团对折后切上刀口,不要切透,防止馅料漏出 7.温度30℃室温发酵40分钟,发酵至原体积的2.5倍大 8.发酵好后,在表面洒上低筋面粉 紫薯面包的制作方法 食材用料: 酵母3.5克盐1克 鸡蛋1个相克食物水130克

砂糖20克相克食物紫薯泥80克炼乳10克 砂糖10克相克食物 菜谱做法: 1.酵母用温水溶解后再将其它原料加入面包机中,启动发面团程序 2.面团揉至拉出成薄膜状后基础发酵2倍大 3.将发好的面团进行排气后二次发酵,发酵好的面分割每个42克10个小面团滚圆松驰15分钟 4.取一个小面团擀成椭圆形 5.从上往下卷起 6.继续松驰10分钟 7.重复上一步骤也就是将成卷的面团坚着再次擀成椭圆形 8.将馅料搓成条形放入 9.将面卷起,放入烤盘中最后一次发酵 10.发酵好的面团表面刷上蛋液,烤箱预热 11.烤制中稍上色后加盖锡纸中下层180度16分钟 葡萄干杏仁面包制作方法 食材用料: 高筋面粉270克无盐黄油100克 葡萄干100克美国大杏仁75克 鸡蛋30克相克食物细砂糖40克 肉桂粉1/2小勺盐1/2小勺

干酵母2小勺奶粉15克 水130克白葡萄酒适量 菜谱做法: 1.100克黄油切片,室温放软备用 2.75克大杏仁放入烤箱用180度烤8分钟左右,烤出香味,冷却 3.将30克杏仁与40克细砂糖一起放入食品加工机研磨成粉末,制成杏仁糖霜备用 4.剩下的45克杏仁切碎 5.葡萄干用白葡萄酒浸泡1天以上,沥干水分 6.把高筋面粉,鸡蛋,杏仁糖粉,酵母,盐,肉桂粉,奶粉,水混合揉成面团,揉出筋后加入黄油,继续揉,直到能拉出薄膜的扩展阶段 7.盖上保鲜膜,放在28度左右发酵到2.5倍大 8.发酵好的面团排气,加入葡萄干与杏仁碎,揉均匀以后,分成两等分,滚圆,室温发酵15分钟 10.发酵至2倍大即可放入预热好的烤箱烤焙。170度,30分钟(烤到表面成浅褐色即可。请根据各自烤箱调整温度与时间) 12.撒上糖粉,即成

面包的加工工艺

面包的加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面包制作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了解面包制作原理。 3.掌握实验中大型设备的操作要点,并能够熟练操作。 4.观察实验过程中面团发生的变化及各项指标的确定。 二、实验原理 面包的制作离不开其各种原辅料之间的配合比例,而且要根据面包的色、香、味与营养成分、组织结构等特点,充分考虑各种原辅料对面包加工工艺及成品质量的影响。面包以面粉为主添加水、酵母、食盐、和少量砂糖制成大众食品。面团经面团搅拌、面团发酵、成品焙烤三大基本工序,制成表皮硬而脆,瓤心松软可口的面包成品。 三、材料与设备 1、原辅料及配方 原辅料:高筋粉、砂糖、植物油、活性干酵母、盐、鸡蛋、面包改良剂等。 配方:高筋粉2000g、活性酵母40g、砂糖80g、黄油200g、食盐20g奶粉60g、鸡蛋6个、蛋糕油20g、水800-900g。 2、仪器设备 和面机、醒发箱、烤箱、烤盘、台秤、面盆、刷子、烧杯等。 四、工艺与操作要点 实验方法:一次发酵法 1、工艺流程图 原辅料→调粉→发酵→切块揉圆→成型→醒发→烘烤→冷却→成品 2、操作要点 1原辅料选择及预处理 按实际用量称量各原辅料,并进行一定处理。用适量打粉水将酵母溶解,面粉需过筛,糖、盐必须用打粉水实现溶化,固体油脂需在电路上熔化。

2调粉 将除油脂以外的所有原料放入和面机中先低速搅拌4-5分钟,成团后将油脂加入,加油后中速搅拌7-8分钟,调至面团成熟。 3发酵 调好的面团在恒温恒湿发酵箱内进行发酵,发酵条件为温度28-30℃、相对湿度80%-85%,发酵时间1-2h,发酵至成熟。 4整形、醒发 将发酵好的面团分块,滚圆,成型,然后放入醒发箱中醒发50-80分钟,温度38-40℃,相对湿度85%。 5烘烤 烘烤温度180-200℃,时间15-30分钟。 6面包的冷却与包装 (1)冷却:冷却工序是面包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序。因为面包刚出炉时,温度较高,表皮干脆,包心则很柔软,缺乏弹性。此时如果立即进行切片,由于面包太软,没有一定的机械承受力,容易破碎,增加损耗,很难顺利进行,切好后面包两边也会凹陷,若立即进行包装,则因面包温度过高,容易结露,出现水珠,导致面包容易发霉。冷却后的面包,其中心温度要降到32℃,整体水分含量为38~44%。 (2)包装:面包是即可供食用的食品,为了保证食用品质的符合卫生要求,冷却后或切片后的面包,应以及包装,以免污染。 面包经包装后可保持清洁卫生,避免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受污染,保障顾客健康。同时,可以避免水分的过多损失,较长时间地保持面包的新鲜度,有效地防止面包的老化变硬,延长货架寿命,还有美观漂亮的包装装潢,能增加产品对人的食欲,扩大销售的竞争能力,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 五、国家标准 1、理化指标

教你怎样做面包(做面包方法)

很多朋友在学做面包的时候都会被揉面发酵这些最基本的工序难倒,揉面确实是一个漫长又费力的过程,当然,如果有面包机或者揉面机的辅助就能够轻松许多,只需要把材料添加好,设定时间,就可以看电视去了。 但是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手工揉面还是最普遍和应该掌握的。我奉行将手工揉面进行到底,看着面团一点点起着变化,最后变成我想要的样子,是一个有乐趣的过程,有劳有得才有意义——最重要的,这是个减肥的好运动。 先来说说为什么面团为什么一定要揉到完成阶段才能用来制作面包。 揉面是为了让面粉中的面筋形成并到达最有弹性的状态,这样的面团做出的面包才有最好的

口感。想偷懒省去揉面的步骤,是不可取的。真的想做出好的面包,就先学会努力的去揉面吧! 那么,想尝试面包并做好心理准备和体力准备的朋友就跟着我往下看吧。 制作步骤: P1:材料:一般做面包的面团配方都包括:高筋面粉,温水,酵母,鸡蛋,糖,盐,奶粉和黄油,当然也有特别的面包需要加入其它的配方,都可根据所做面包的配方来进行调整。比

如如果需要使用汤种,就把汤种加入配方一起揉。 P2:用温水溶解酵母,并静置15分钟。 P3:把面团配料混合,黄油除外,并加入酵母水混合。 P4:把混合物用力揉在一起,直到成团,这个时候面团非常粘手。 下面就是揉面的主要过程了,不论你喜欢用揉搓,摔打,或者拉扯都可以,总之就是用力的折腾面团,根据个人体力以及技巧的不同,这个时间在十五分钟到一个小时不等。 P5:直到面团的面团变得很有弹性不粘手,并且能拉成像图中的半透明薄膜。

P1:这个时候就可以加入在室温下已经软化了的黄油,刚加入黄油的时候会感觉非常油腻,不过没关系,继续使劲的揉吧。 P2:让黄油跟面团充分的融合在一起,这时手上会干干净净,所有的残留都会被面团粘走。 进入第二个揉面阶段,像刚才一样的用力折腾面团,继续增加面团中的面筋强度,所需要的时间大概是第一阶段的一半, P3:看到了吗揉好的面团就会像这样能拉成薄膜,因为有了黄油的参与,就比第一阶段时更加不易破裂,这时候的面团已经有了充分强度的面筋和弹性。 P4:开始第一次发酵吧,包上保鲜膜,夏天的温度,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发酵,冬天的话需要创造发酵温度或者延长发酵时间。 P5:面团怎样才算发酵好了呢手指沾上面粉在面团上戳个洞,洞不回缩就代表发酵完成了。 刚才说到发酵是第一次发酵,那么第二次和第三次呢? 第二次发酵就是我们说的醒面,把发酵好的面团分成你需要的份数,做几个面包就分几份,静置醒发15分钟。 醒发好的面团就可以用来制作面包了,当面包整形完毕,就要放在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高的环境里进行第三次发酵,当面包坯变成之前的两倍大,代表第三次发酵也完成了。 多说几句: 听起来好像真的挺麻烦的,不过多实践几次就可以掌握了。 溶解酵母的水不能太烫,以摸起来觉得不热为准。 想吃到可口的面包就要付出劳动,不要想偷懒减少揉面的时间哦。 爱吃又想减肥的女同胞们,用力揉面再享受美味的面包,真的是不错的选择,既饱了口福,又不必担心发胖。 好了,烤面包吧。

面包生产工艺流程及说明

面包生产工艺的简易通用流程: 在一般的面包生产中,皆以直接法生产为主 其程序为:准备材料→搅拌→发酵→分割→滚圆→松弛→造型→最后醒酵→烘烤→ 冷却→包装 我国各地生产面包,使用鲜酵母者用二次发酵法,生产周期一般为6~8小时;用酒花生产面包多用三次发酵法,生产周期11~12小时,且生产出来的面包酸度大。为了提高面包生产效率,改进面包质量,北京食品研究所选育出良种面包酵母21396,制成液体酵母,并改革了面包生产工艺,面包的生产周期缩短至2.5~3小时,接近了世界上最快速的柯莱伍德法面包生产工艺(周期最短2小时),而且生产出来的面包酸度小,提高了面包质量。 新工艺的特点是以醒发为主的一次发酵法。 制作方法 1.调粉:调粉时先投入液体酵母、面粉,开动调粉机后,再加入用温水溶解的糖、盐等辅料。液体酵母的用量为面粉量的20~25%。当开始调粉,面粉吸水缓慢,面团显得稀而无粘性,这是由于蛋白质的吸水特征所决定的。蛋白质结构呈链状,由于链与链之间结构紧密和外部疏水基的分布,水分子不易吸收。当调粉进行一段时间后,随着蛋白质表面吸水,胶链便逐渐撒开,水分子便大量渗入到蛋白质胶边内部,这时蛋白质便形成了面筋,调粉浆对面团翻揉的越充分,面筋形成的也越快越好。在面粉的成分中,以蛋白质的吸水性最强,一份蛋白质大约可以吸收两份水。在调粉时所加入的水,约有60~70%被蛋白质所吸收,其余的水被淀粉等吸收。因此,用蛋白质高的面粉制面包需要多加水,并适当延长调粉时间。 随着水分被面粉吸收,酵母和其它辅助材料也就均匀地分布于面团中。调粉时间要适度,不宜过短或过长,过短由于面筋没有充分形成,使面团的工艺性能不良;过长则由于面

土司面包制作工艺

综合大实验(报告) 题目吐司面包的制作 院系****************** 年级*****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报告提交日期*********

高级奶香土司的制作工艺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土司的加工工艺和制作方法 2、掌握影响土司品质的因素 二、实验材料 1、配料:高筋面粉500克,即发干酵母70克,黄油600克,鸡蛋600克,盐60克,细砂糖900克,奶粉300克,水2400克。 2、仪器:刀,电子天平/秤,烘箱,土司模 三、工艺流程 和面 一次发酵 成型 二次发酵 烘烤 四、制作过程 1、把高筋面粉,鸡蛋,盐,细砂糖,奶粉,酵母以及水混合均匀,揉成 面团,揉到面团起筋后,加入软化的黄油,继续不停的揉,直到面团达到能拉出很薄的薄膜的完全阶段。 2、揉好的面团放在烤盘里,盖上保鲜膜,28℃左右发酵1个小时左右, 发酵到2-2.5倍大,用手指沾面粉捅进去,手指孔不回缩,就表示发酵好了。

3、用手挤压发酵好的面团,使面团内部的气体排出。把排气后的面团放 到滚压机内滚压。 4、滚压好的面团为椭圆形,椭圆形的宽需要和土司模等长。 5、擀好后的面团反过来,使原来在下面的那一面朝上。 6、从上往下卷起来。 7、卷成一个长条。 8、把卷好的长条放进土司模里。放在38℃左右,湿度85%的环境下发酵 到8分满。 9、发酵好的土司表面刷一次全蛋液,即可放入预热好的烤箱烘焙。 165℃,35分钟左右。 10、出炉后,刷上油,放在冷却架上冷却。冷却后切片。 五、感官评价 对做出的高级奶香土司面包作出如下的感官评定: 1、色泽:表面呈金黄色至棕黄色,色泽基本均匀一致,有光泽,表面有稍许烤焦的现象存在。 2、形状:呈凸圆状,整体外观基本不走形,土司面包截面大小大致相同,有少许部分粘连在土司模上。 3、组织结构:切面上观察到气孔均匀细密。无大孔洞,内质洁白而富有弹性,组织蓬松似海绵状,略有生心。 六、成本核算 根据最近各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拟定一张配料价格表如下: 原材料市场价格每个面包用量每个面包耗材价格 高筋面粉 2.1元/kg 260g 0.55元 干酵母9元/kg 3.5g 0.03元

二次发酵法的面包生产工艺

二次发酵法的面包生产工艺 一、二次发酵法的面包生产工艺流程 种子面团搅拌T发酵T主面团搅拌T延续发酵T分块T搓圆T 中间醒发T压片T成型T装盘装听T最后醒发T烘焙T冷却T整理T包装T成品。 二、面包配方 普通面包配方 高级面包配方 三、调粉(面团搅拌) 面团搅拌也俗称调粉、和面,它是影响面包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

O 1、目的 (1)各种原辅料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形成质量均一的整体; (2)加速面粉吸水、胀润形成面筋的速度,缩短面团形成时间; (3)扩展面筋,使面团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伸性,改善面团的加工性能。 2、面团搅拌的阶段 原料混合阶段-面筋形成阶段-面筋扩展阶段-搅拌完成阶 段T搅拌过渡阶段—破坏阶段。 3、面团搅拌工艺 (1)原材料处理:直接关系到面团调制、发酵、成品质量。 小麦粉的处理:在投料前小麦粉应过筛,除去杂质,使小麦粉形 成松散而细小的微粒,还能混入一定量的空气,有利于面团的形成及酵母的生长和繁殖,促进面团发酵成熟。在过筛的装置中要安装磁铁,以利于清除磁性金属杂质。 酵母的处理:压榨酵母、活性干酵母,在搅拌前一般应进行活化;压榨酵母,加入酵母重量5倍、30C左右的水,干酵母,加入酵母重量约10倍的水;水温40—44 C,活化时间为10 —20 min。活化期间不断搅拌;为了增强发酵力,也可在酵母分散液中加5%的砂糖, 以加快酵母的活化速度。酵母溶解后应在30 min内使用,如有特殊情况,溶解后不能及时使用,要放在0C的冰箱中或冷库中短时间贮存;使用高速成搅拌机时,酵母不需活化而直接投入搅拌机中。即发

活性干酵母不需进行活化,可直接使用。 (2)搅拌投料顺序 先将水、糖、蛋、面包添加剂置于搅拌机中充分搅拌,使糖全部溶化,面包添加剂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能够与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充分作用;将奶粉、即发酵母混入面粉中,然后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成面团;当面团已经形成,面筋还未充分扩展时加入油脂;最后加盐,一般在面团中的面筋已经扩展,但还未充分扩展或面团搅拌完成前的5~ 6 min 加入。 (3)面团温度的控制 适宜的面团温度是面团良好形成的基础,又是面团发酵时所要求的必要条件。因此应根据加工车间情况和季节的变化来适当调整面团的温度。 影响面团温度的因素:面粉和主要辅料的温度、室温、水温、搅拌时增加的温度等。面包面团的理想温度为26C -28 C。 (4)搅拌时间的控制 影响面团搅拌的因素很多,如小麦粉的质量、搅拌机的形状、转速、加水率、水质、面团温度和pH值、辅助材料、添加剂等等。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种类来确定:搅拌机不变速,搅拌时间15- 20 min ;变速搅拌机,10-20 min,防止搅拌不足和搅拌过度。 四、面团发酵 面团发酵是面包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 1、面团发酵的目的

最新面包制作教案Word-文档

授课时间2013年12月26日第17 周授课班级12春面点班 授课方式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主讲车京云课题牛角包、丹麦吐司、法棍、方包、椰子吐司课时10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松质面包、脆皮面包的制作过程和影响面包质量的因素。 教学重点1、面团搅拌程度的辨别。2、面包的醒发程度。教学难点1、面团搅拌程度的辨别。2、面包的成形。 教学用具 多功能搅拌机、发酵箱、烤箱、案台、油碗、油 刷、电子称 教学 方法 实验法 实训法 参考资料《西式面点师》 授课 类型 一体化教学板书设计

教学基本内容及设计方法及手段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提问:1、面包的种类及代表品种? 三、导入新课: 目前市场经营的面包品种有四大类,即软质面包、硬质面包、脆皮 面包、松质面包。而其中的松质面包和脆皮面包因制作工艺复杂技术难度 较大,但其口味及口感确富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此类面包的制作。 四、讲授新课: 松质面包、硬质面包 一、软质面包面团的调制 1、一般用料 软质面包是以面粉、酵母、水、糖、盐为基本原料,经面团调制, 发酵、成型、醒发、烘烤等工艺制成的膨胀、松软制品。 2、特性 (1)面团搅拌过程及其工艺特性要经历四个阶段 ①干湿料混合阶段 面团中的面筋开始形成,用手触摸面团时仍会粘手,用手拉取面团 时无良好的延伸性,易断裂。 ②面筋扩展阶段 面团中的面筋开始形成,用手触摸面团时仍会沾手,用手拉取面团 时无良好的延伸性,易断裂。 ③面筋扩展阶段 面团表面渐趋于干燥,较为光滑有光泽,用手能拉出薄膜,但薄膜 粗糙,拉断处毛茬呈小锯齿状。 ④面团完成阶段 面团的表面干燥而有光泽,面筋达到充分扩展,用手能拉出均匀薄 膜(如透明玻璃纸状,隔着薄膜能看到指纹)断处无锯齿状,断裂处呈圆 圈状向四处扩散。 (2)面团搅拌不当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①面团搅拌不足 面团中的面筋质不能充分扩展,缺乏良好的弹性和延伸性,不能保 留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无法使面筋软化,产品体积小,内 部组织粗糙,结构不均匀。 ②面团搅拌过度 破坏了面团中面筋质结构,使面团过分湿润,沾手,整形操作十分 困难,因面坯无法保留气体而造成其制品内部组织粗糙不良后果。 3、工艺方法 软质面包的调制方法大质有三种 (1)快速直接法 是指面团搅拌完成后,不经基本发酵,只需10—15分钟的松弛,就 开始分割、整形,此方法是针对快速生产面包所采用的一种方法。配方中

面包制作工艺流程

面包制作工艺流程 组建配方→材料秤重→搅拌→基本发酵→分割→面团秤重→滚圆→中间发酵→整形→装模→成形后发酵→入炉烘烤→出炉→涮上光剂→冷却→成品 1、面团调制 面团调制在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中使面团延伸、折叠、卷起、压延、揉打,不断反复,使原辅料充分揉匀,并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尽量避免对面团有拉裂、切断、摩擦的动作。 2、发酵过程的控制 面团发酵时最重要的是控制发酵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发酵室的工艺参数温度一般为28—30摄氏度,相对湿度一般为70%--75%。发酵时间应根据采用的发酵方法以及酵母用量而定。在发酵过程中,应通过对面团表面弹力的测试和膨胀程度的观察,正确判断面团的发酵程度,必要时需进行翻面操作以促进发酵。一般情况下,发酵好的面团体积应达到未发酵面团体积的2.5—3倍。 3、中间醒发 面团经搓圆后,一部分气体被排出,面团弹性变差,不宜立即整形。需要有一段时间的中间醒发,使面团消除张力而松弛,使酵母重新产气,使面团表面光滑,不黏附在整形机的辊上。中间醒发的理想温度为28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为70%--75%。 5、成型

将发酵成熟的面团制成一定形状的面团坯。成型包括切块、称量、搓圆、静置、整形、入模、或装盘。在此期间,面团仍继续着发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能使面团冷却和表皮干燥,温度控制在25—28摄氏度,相对湿度调整为65%--70%。面包放入整形机做形,整形后需要装模。装模时要将面团合缝向下,放入模具里,光面朝上。为了防止面团粘连在模具上,通常在模具上涂抹植物油。 6、面团醒发 醒发室的温度以35—40摄氏度为宜,相对湿度为85%--90%,以85%为适宜,不可低于75%。 7、烘烤 分为三个阶段:烘烤初阶段,面火不宜超过120摄氏度,底火一般为250—260摄氏度。第二阶段,当面包内部温度达到50—60摄氏度,便进入第二阶段,这时上下火可以同时提高温度,最高可达到270摄氏度,经过这一阶段,面包就定型了。烘烤第三阶段,面火可使用180—200摄氏度,底火可使用140—160摄氏度。 8、面包冷却 采用混合冷却。当车间温度较低时,采用自然冷却,当车间温度较高时,使用鼓风机适当吹放,加速面包冷却。通常面包中心部位冷却到35摄氏度左右时即可进行包装。 9、包装 这部分关系到保质期的问题。大家可以都查一下。

面包制作原理

第二节面包制作原理 一、原料的选择和处理 1、面包的配方 面包配方中基本原料是:面粉、酵母、水和食盐,辅料是:砂糖、油脂、乳粉、改良剂以及其他乳品、蛋、果仁等。制作面包的面粉与饼干不同,首先要求面筋量多、质好。所以一般采用高筋粉、粉心粉,硬式面包可用粉心和中筋粉,一般不能用低筋粉。高级面包都要用特制粉。 2、混合前原辅材料的处理 (1)小麦粉的处理 A小麦粉的贮藏与保存 B使用前必须过筛 C安装磁铁除杂装置 (2)酵母处理 A使用压榨酵母前要检查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调粉时一般是先用一部分(或全部)水把称好的酵母化开拌匀再加入面粉,使酵母在面团中分布均匀。 B使用干酵母要进行活化处理用培养液或40~43℃水直接将干酵母化开(水量约为酵母量的4~5倍)保温静置,使酵母活化后再使用。 C酵母不要与油指、食盐、砂糖直接混合 (3)水的添加和处理 A加水量 B水质硬度稍高一些好,稍带酸性的水(pH5.2~5.6),被认为对制作面包最合适。 (4)其他辅助原料的处理 A砂糖 B食盐 C奶粉 D油脂 E添加剂 二、面团的调制 1、调制的目的

(1)使各种原料充分分散和均匀混合 (2)加速面粉吸水而形成面筋] (3)促进面筋网络的形成 (4)拌入空气有利于酵母发酵 2、面团调制的六个阶段 (1)拾起阶段 (2)卷起阶段 (3)面筋扩展、结合阶段 (4)完成阶段 (5)搅拌过度 (6)面筋打断 3、影响面团调制的因素 (1)加水量 (2)温度 (3)搅拌机的速度 (4)小麦粉 (5)辅料的影响 (6)产品的品种特点与调粉的程度 三、发酵 1、面团发酵的目的 (1)在面团中积蓄发酵生成物,给面包带来浓郁的风味和芳香。 (2)使团面变得柔软而易于伸展,在烘烤时得到极薄的膜。 (3)促进面团的氧化,强化面团的持气能力(保留气体能力) (4)产生使面团膨胀的二氧化碳气体。 (5)有利于烘烤时的上色反应。 2、发酵中影响面团物理性质,尤其是气体保持能力的因素 要得到好的面包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直到进烤炉,面团中的发酵都要保持旺盛地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另一个是面团必须变得不使气体逸散,即形成有良好伸展性、弹性和可以持久的包住气泡的结实的膜。影响面团保持气体能力,即胀发性能的因素如下: (1)面粉

烘焙配方大全之30款吐司面包的烘焙制作方法

1.北海道牛奶吐司的配方和制作 源自日本风靡一时的主流面包,奶香十足,更让您品味到它的与众不同! 1 、面粉、糖、盐、酵母、奶粉、改良剂加入搅拌均匀再加入蛋、水待面团成团时加油 拌至扩展。 、整形为长方形,覆盖塑胶袋, 置冷冻室隔夜松弛。 、擀压面团裹入片状甜奶油 、擀压三折二次后,松弛再三折一次。 、成形:擀压至厚20mm切割宽4mm长450mm重量500~600g/个编麻花型一条后放入模具即可发酵。 6 、最后发酵温度36C,湿度85%时间100-120分钟。重量1000g/个 备注:裹入油:4~5 : 1 烘焙条件:上火180C,下火150C 小42~45,大50分钟

2.比萨吐司的配方和制作 、将高粉、低粉、砂糖、盐、奶粉、酵母、改良剂等干性材料搅拌均匀; 、将全蛋、水、番茄酱加入,中速3分钟,加入澳仕奶油,拌匀加入黑胡椒、比萨叶拌匀;

3 、面团松弛10分钟,擀平,冷冻; 、2000g 面团包500g 丹麦专用油,三折二次卷成圆柱形; 、分割180*3=540克,醒发至模具中间即可。 烘焙条件:上火160C ,下火200C ,烤焙时间: 35分钟 9、馅料、维佳奶油(切丁冷冻)适量 黄油吐司的制作: 1、干性原料搅拌均匀加入牛奶鸡蛋搅拌至扩展; 2、加入黄油搅拌至完成; 3、面团基本发酵30分钟; 4、面团分割200克/个松弛20分钟; 4 5 ■I 3. 黄油吐司的配方和制作 黄油吐司的配方: 1、高筋面粉 3000 克 2、砂糖 90克 3、食盐 60克 4、酵母 40克 5、牛奶 2000克 6、改良剂 40克 7、鸡蛋 300克 8、黄油 240克

面包理论

面包生产方法 面包的生产制作方法很多,采用哪种方法主要应以制作的设备、空间、原料的情况甚至以顾客的口味要求等因素来决定,所谓生产方法不同是指发酵工序以前各工序的不同,从整形工序以后都是相同的。目前世界各国普通使用的基本方法共有五种,即一次发酵法或称直接发酵法,二次发酵法或称中种发酵法,快速法,基本中种面团发酵法、连续发酵法(液体发酵法)等,其中以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为最基本的生产法。 一次发酵法 或称为直接法。这种方法被使用最普通,无论是较大规模生产的工厂或家庭式的面包作坊都可采用一次发酵法制作各种面包,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1.只使用一次搅拌,节省人工与机器的操作; 2.发酵时间较二次发酵法短,减少面团的发酵损耗; 3.由此法做出的面包具有更佳的发酵香味。 一、搅拌 把配方内的糖,盐和改良剂等干性原料先放进搅拌缸内,然后把配方中适温的水倒入,再按次序放进奶粉和面粉,然后把新鲜酵母弄碎加在面粉上面,就可将搅拌缸升起,启动开关先用慢速搅拌,使搅拌缸内的干性原料和温性原料全部搅匀成为一个表面粗糙的面团,才可改为中速继续把面团搅拌至表面呈光滑状,这表明所有原料已经均匀分布在面团的每一部分,就可将机器停止,把配方中的油加继续用中速搅拌至面筋完成扩展,搅拌中延迟配方中油的加入,是因为防止油在水与面粉未充分均匀的情况下,首先包住面粉,造成部分面粉的水化作用欠佳。如果是使用乳化油或高速搅拌机,则无须延迟加油,全部原料一起投入即可。 搅拌后面团的温度对发酵时间的控制以及烤好后面包的质量影响很大,所以在搅拌前就应根据当时的室温和面粉等原料的温度,利用冰或热水来调整适当理想的水温,使搅拌完成后团温度为26-28℃。如果搅拌后面团温度太高,不但使烤后的面包的味道不正,而且发酵速度难以控制,往往造成面团发酵过头,但如果面团温太低,则易造发酵不足,面包体积小,内部组织粗糙等不良毛病。 二、基本发酵 搅拌好后的面团应进入基本发酵室使面团发酵。良好的发酵不仅受搅拌后面温度的影响,同时也与搅拌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搅拌未达到面筋完成扩展阶段的面团,就会延缓发面筋软化的时间,使烤出来的面包得不到应有的体积,其次发酵室的温度和湿度也极为重要,理想发酵室的温度应为28℃,相对湿度为75~80%,盖发酵缸或槽的材料宜选择塑料或金属,不宜用布。这是因为如果布太干,则会吸去面团的水份,太湿则易引起面团表面凝结成一层薄膜。 三、翻面

面包制作原理与注意事项

面包制作原理与注意事项! 一、原料的选择和处理 1、面包的配方 面包配方中基本原料是:面粉、酵母、水和食盐,辅料是:砂糖、油脂、乳粉、改良剂以及其他乳品、蛋、果仁等。制作面包的面粉与饼干不同,首先要求面筋量多、质好。所以一般采用高筋粉、粉心粉,硬式面包可用粉心和中筋粉,一般不能用低筋粉。高级面包都要用特制粉。 2、混合前原辅材料的处理 (1)小麦粉的处理 A小麦粉的贮藏与保存 B使用前必须过筛 C安装磁铁除杂装置 (2)酵母处理 A使用压榨酵母前要检查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调粉时一般是先用一部分(或全部)水把称好的酵母化开拌匀再加入面粉,使酵母在面团中分布均匀。 B使用干酵母要进行活化处理用培养液或40~43℃水直接将干酵母化开(水量约为酵母量的4~5倍)保温静置,使酵母活化后再使用。 C酵母不要与油指、食盐、砂糖直接混合 (3)水的添加和处理 A加水量 B水质硬度稍高一些好,稍带酸性的水(~),被认为对制作面包最合适。(4)其他辅助原料的处理 A砂糖 B食盐 C奶粉 D油脂 E添加剂 二、面团的调制 1、调制的目的 (1)使各种原料充分分散和均匀混合 (2)加速面粉吸水而形成面筋] (3)促进面筋网络的形成 (4)拌入空气有利于酵母发酵 2、面团调制的六个阶段 (1)拾起阶段 (2)卷起阶段 (3)面筋扩展、结合阶段 (4)完成阶段 (5)搅拌过度 (6)面筋打断 3、影响面团调制的因素

(1)加水量 (2)温度 (3)搅拌机的速度 (4)小麦粉 (5)辅料的影响 (6)产品的品种特点与调粉的程度 三、发酵 1、面团发酵的目的 (1)在面团中积蓄发酵生成物,给面包带来浓郁的风味和芳香。 (2)使团面变得柔软而易于伸展,在烘烤时得到极薄的膜。 (3)促进面团的氧化,强化面团的持气能力(保留气体能力) (4)产生使面团膨胀的二氧化碳气体。 (5)有利于烘烤时的上色反应。 2、发酵中影响面团物理性质,尤其是气体保持能力的因素 要得到好的面包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直到进烤炉,面团中的发酵都要保持旺盛地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另一个是面团必须变得不使气体逸散,即形成有良好伸展性、弹性和可以持久的包住气泡的结实的膜。影响面团保持气体能力,即胀发性能的因素如下: (1)面粉 (2)调粉 (3)加水率 (4)面团温度 (5)面团的pH (6)氧化程度 (7)酵母量 (8)辅料影响(糖、牛奶、蛋、食盐、酶制剂) (9)前处理工序 3、发酵中影响气体产生能力的因素 (1)酵母的量和种类 (2)温度的影响 (3)酵母的预处理 (4)翻面的影响 4、翻面作用 (1)使用面团的温度均匀,发酵均匀; (2)混入新鲜空气,以降低面团内二氧化碳浓度; (3)促进面团筋的结合和扩展,增加面筋对气体的保持力,这是翻面的最重要的作用; 5、面团成熟 面团发酵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达到制作面包的最佳状态,称作成熟。面团的成熟与成品品质的关系如下: (1)成熟的面团聚成品皮质薄,表皮颜色鲜亮,皮中有许多气泡和有一定脆性。内部组织,气膜薄而洁白,柔软而有浓郁香味,总体胀长大。 (2)未成熟的面团成品皮部颜色浓而暗,膜厚,强力粉时,皮韧性较大,表面平滑有裂缝,没有气泡。如果烘烤时间稍短一些,胀发明显不良,组织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