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五重教学法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心得体会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通常指的是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对某些现象或者经验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心得体会五重教学法指的是: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
反复品读五重教学法,文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于老师心灵的独白,那一句句朴实的话语,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于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
书中所讲述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是那样的贴近,所以读起来感受颇多。
一、重情趣重情趣是于永正老师五重教学法中的第一部分,也是于老师语文教学的最大特色,更是能引发我产生共鸣的地方。
每每读起这一章,我的心灵总会生出不同的感慨。
这里的情一方面是指对学生有情,另一方面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于老师提出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最需要老师的同情、理解。
他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因为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
所以,于永正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一个班几十名学生,我们避免不了会有偏爱个别优生,厌恶个别差生的念头。
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理所当然,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高尚。
于老师不是圣人,但他关爱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个孩子都准备了不同的尺子,将自己深厚的爱温暖每一位学生。
想一想,在平常的教学中,对于某些差生的表现,我们为什么生气、愤怒,甚至出现了不理智的行为,就是因为忽略了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是用一把尺子量全班的结果。
所谓差生,只不过在学习上比别人逊色一些,在其他领域里,差生不一定就差,许多差生在成人后变得很有出息,而且对老师也很有感情。
我们班就有一个姓梁的孩子,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但这个男孩特别地乐于助人,看见老师抱着一摞本子走出办公室,他会主动上前迎接;看见班上女同学抬不动课桌,他会主动去帮忙。
每每看到这些,我心里都会感动不已。
浅谈于永正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
浅谈于永正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作者:刘山来源:《作文周刊(教师版)》2017年第28期于永正,1941年生于山东莱阳,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现任鼓楼区教研室主任。
一、于永正老师教学风格于永正老师勇于革新,敢为人先,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
他爱学生,爱语文,在许多语文教师都津津乐道于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这样繁琐的分析时,于老师在字词句段篇上精心构思,让学生能带着兴趣快乐地学习,于老师的课堂真实、朴实、扎实。
二、于永正老师教学智慧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于老师提出了“三本五重教学法”,“三本”即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五重”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于老师的课堂除了“三本五重教学法”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智慧密码呢!于老師的课堂是幽默的课堂,更是智慧的课堂。
智慧课堂是以知引智,以情促智,以智生情,情智共生的课堂。
于老师的课堂充满着教学智慧,总是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学生如沐浴春风。
于老师的智慧课堂是以“爱”为立足点,以“情”为纽带,构造“趣”的氛围,以“美”为手段,着眼于教学的“新”“实”“活”,通过设疑启思,情智共生,推动形成层层相涌的教学高潮。
具体表现在:1.以“爱”孕育高潮于老师无比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关注和爱护。
2.以“活”形成高潮于老师的课活泼、生动,充满魅力,形成了教学的科学性、生动性和多样性,出神入化,收发自如。
3.以“实”赢得高潮于老师在语言训练方面进行得扎扎实实,不断变换角度和手法,检查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以“趣”荡起高潮于老师怀着一颗童心,与学生一起探究、欢笑,他风趣幽默,课堂上笑声阵阵,学生学得兴致勃勃。
5.以“美”营造高潮于老师常常用画、唱、演、读的方法,把学生带到一个美的境界里,让学生体会语文美的语言,美的情境。
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
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一、重情趣于永正认为,教育应该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
一句话,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
他“重情趣”的观点中的“情”,指的是情感,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在他看来,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
所以,他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并千方百计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有特色的人。
他说,要做到对学生有情,还得有好的师德,有较好的个人修养,说浅显一点,要善良,要有丰富的情感。
无情无义当不好老师,心肠硬,动辄训斥学生当不好老师,更教不好语文。
因为语文的人文性最强,最富有情趣。
他“重情趣”观点中的“趣”,指的是课要上的有趣味性,让学生乐意学,乐此不彼。
要做到这一点,于永正认为首先要专研好教材。
此外,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使其有新异性。
一节课哪怕只有一点、两点,哪怕是一个精当的有意思的提问。
只要出其不意,就会使学生感到有趣味。
还有一点是要有幽默。
幽默是老师的强有力的助手,它能使学习变得轻松,能使师生在愉悦的交流中融为一体。
二、重感悟于永正认为,“重感悟”就是把学习的权利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
它是对繁琐的分析、先生讲学生听、一问到底的教学状态的否定。
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尊重学习语文的规律。
他说,“悟”应该首先要悟其义,课文内容要读懂,至少要粗知大意。
还要悟其情,悟其法,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在他看来,无论语言文字,还是文章表达的意思、情感,都是很难讲准确的,也是没有必要讲清楚的。
所以他说,语文教学要留有空白,不要担心学生有些地方暂时感悟不出来,尽管放心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
在教学中,于永正是这样做的:(1)备课先备“读”。
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布局的妙处。
[精品]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
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玲珑剔透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12月22日再次聆听了于老师的课及讲座,感受很深,于是收集学习了一些关于于老师的教学经验,进行恶补,稍作总结,推荐给大家。
于永正老师热衷于语文教学改革,为小学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语文教学天地。
他不仅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更重要的走进学生的心灵,研究学法,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五重教学法(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是于老师1999年12月14日在教育部举办的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上的发言,读完感觉眼前豁然开朗。
我反复研读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
文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于老师心灵的独白,那一句句朴实的话语,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于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
文中所述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与我们的教学生活是那样的接近,细细读来,就像聆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同事传授教学之道。
一、重情趣于永正老师指出,崇高的神圣的师爱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如果教师真正理解学生,赋予其真挚纯真的爱,就能使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激起他们快乐、奋发向上的主人翁热情,产生强烈的内驱力,也就是罗森塔尔效应。
试想,学生整天生活在批评与责备中,情绪低落,怎么会对学习感兴趣呢?又怎么谈得上思维活跃、创新学习?于老师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
这种境界,与我们现在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是如此的一致。
可见,于老师是具有超前意识的。
一个教师,不能只做教师匠,要善于总结,善于思考,要有爱心,还要有智慧,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重情趣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
于老师关爱每一位学生,特别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他的词汇里,没有差生这个词。
他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千方百计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尽量发展学生的特长,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的人。
这是于老师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理解学生,宽容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蹲下身来,静听学生的心声?如果真的如此,相信我们的学生也会感受到跟我们学习是一种快乐,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完整word版)读于永正老师的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有感
读《于永正老师与五重教学法》的体会—-陈玉林“教育的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教育的第二个名字叫激励,这是多么智慧且诗意的语言,我被它深深吸引……上学期,我利用业余时间读了《于永正与五重教学法》一书,这对于一个正处于教学困惑的我来说,就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于永正老师他敢为人先,与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他的“五重教学法",抓住良语文教法的关键,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为小学素质教育工作树良一面旗帜,也让我看到一个更广阔的语文天地。
“五重教学法”指的是: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文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于老师的心灵独白,那一句句朴实的话语,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于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书中所讲述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是那样的贴近,所以读来感受颇多.尤其是里面的一节节于老师的课堂实录,读来引人入胜,不知不觉就被带入他的课堂中,每堂课不管是课上的学生还是听课者,都是觉得课堂是有情有趣又有得,耐人寻味.因为于老师把重情趣放在首位,重情趣━━“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
1、为什么要重情趣?于永正认为,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实在太少,其中尤其缺的是情趣。
因为知识是教不完、学不尽的。
再说,今天该传授的知识假如缺漏了,明天还可以补,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兴趣,那么,明天就什么也没有了。
所以,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又认识到,还有比知识、比能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如于老师所说的:“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
一句话,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他的这一思想随着新课改的步步深入而不断得到升华.于老师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认识过程、实践过程,更是人的发展过程、生命过程。
正因为如此,于永正老师始终把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重要的位置,把“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喜欢阅读"、“乐于表达”等语文课标理念真正列为自己语文教学的刚性任务,使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与享受语文密切联系起来。
名师的教学风格
名师的教学风格于永正,他的语文课堂形成了“五重”教学特点: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重习惯。
他的课堂体现他的新、实、活、疑、爱、情、趣、美的教学风格,这也是他语文教学的八字真经。
他的口语交际性的作文教学更是作文教学的一朵奇葩。
张化万,他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善于叙写昨天,描绘今天,畅想明天。
他的科学实验作文课享誉大江南北。
孙双金,教学中主要体现“一主三性”(即形象性、情感性、求实性,以学生为主),他认为现时的语文教学呈现三多三少即“三多”:呆气、暮气、死气,“三少”:灵气、朝气、生气。
他认为语文的课堂应是智慧的课堂、情感的课堂、人文的课堂、工具的课堂和儿童的课堂。
孙建锋,他的课堂教学与时俱进,彰显扎实、灵活、创新、诗情、人文、激情、幽默的艺术风格,他常常把语文课上到学生心里去,给人以强烈的振撼。
他认为语文老师应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本,教中有情,课中有智。
他的教学语言是工整的、诗情的、智慧的。
王菘舟,他主张语文应该是精神的语文、感悟的语文、儿童的语文、生活的语文、民族的语文。
他提出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语言与精神的协同发展而努力,让学生诗意栖居语文的课堂。
他认为:语文是功利的,那是学生立身公器;语文是科学的,那是学生的思维之剑;语文是审美的,那是学生的精神家园。
吉春亚,新生代的特级教师,她的教学风格主要体现了言语学习型的教学风格:凭借例子——积淀语言,习得规律;超越例子——延展运用,形成能力。
她认为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母语情怀、语文素养。
薛法根,他认为语文因生活而灿烂,课堂因生命而精彩,教学因生成而美丽。
他提倡简单的教学语文,轻松的学语文,因此他的教学风格简单而实在。
盛新凤,她的语文课堂追求诗意语文,对话的语文,精神的语文和读书的语文。
窦桂梅,她的课要么太成熟,以至令人不敢随意描摹她的特点,也许她教学的生命太旺盛,人们还不能用一两句话简单概括她的教学风格。
她的“主题教学”课题的研究成就享誉全国,而她没有止步。
于永正
优点:让学生读课题,一些教师往往习惯于在上课前先 板书好课题,上课时再指读,似乎读课题只是必不可少 的一个“过潮。于老师则不然,他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 面来板书课题,而且边写边指点写字要领,还要求学生 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写。这样做,读课题就不再是走 “过潮,而是一次扎扎实实的写字训练。
“典型经验激励学生”
形式新颖的练习设计
师: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全班学生 举手,表示明白了。)不过,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我想让 你们写。写什么呢? (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自述”是什 么意思?对,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 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现在你们都 是新型玻璃了。(笑声。)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 来,为自己作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 不要吹牛。(笑声。)
师:停下来,这句话再读一遍。眼睛看准,不要慌。(第 二遍该生仍然把“破”丢掉了。) 师:再看,“划”后面还有一个字。我想,你第三遍一定 会读好的。 生:(读)“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 师:对了!请接着读。
在教学中,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也不是那么 容易的。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当学生读书添字、 漏字时,于老师并不急于让别的同学来纠正, 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改 正。看似小节,实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 师既“教书”又“育人”,于细微处可见其良 苦用心。
于老师先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这个词 语的本义,再引导学生通过相似联想理解这个词语在语 境中所特有的比喻义。这样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 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联 系 上 下 文
生:“问世”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我想请你自己解决。请再读读第四段,边读边 想。其他同学也要这么边读边想。(许多学生举手,要求 说。) 师:大家把手放下,这个机会留给提问题的同学。他要说不 出来,再请你们帮助,好不好?(对提问题的学生)你看出 来了吗? 生:看出来了。“问世”就是“有了”。 师:对,说下去,哪里有了?生:商店里有了。 师:对哇!这不读懂了吗?“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是 说它早就生产出来了,市场里有卖的了。记住,一边读,一 边联系课文想一想,好多词语是可以读懂的。
读《于永正与五重教学》心得体会
读《于永正与五重教学》心得体会贵州省普安县青山小学 xxx于永正老师说:“读书是与作者对话,与书中的人物对话。
”我觉得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能博采众长,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最近我读了于老师的《于永正与五重教学》这本书,得到了一份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
他把自己几十年的教育经验拿来给大家一同分享,他心甘情愿地为教育付出,不求回报,值得我们大家尊敬。
我一章一章用心地阅读,我深深的感受到书中“字字皆有情,章章皆有意”。
他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
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文化高,修养高,怎么教都教得好。
是啊,老师的确是一本书,一本天天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天天在读的书。
这本书里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健康的。
这本书既有知识性又有“人文性”。
这本书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不知要比语文课本中的“人文性”大多少倍。
同时,他还告诉我们:教育的第二个名字叫激励。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很好地诠释了“激励”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但大家要懂得激励是有学问的,要有针对性语言要有实指性,要着眼于育人,要真诚、动情,于老师的“唤醒、激励、鼓舞”是教育的伟大法宝。
当然,在这伟大的法宝后面,必须站着了解,理解、真诚和热情。
一句话,必须有“爱”来支撑。
教育很艰巨,但只要从“心”开始,伸手就能成功。
教育很复杂,但只要“学高”“身正”谁都会成功。
回想一下,在我十多年的教书生涯中,的的确确体会到“激励”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帮助,我准备了很多种类的印章,针对学困生,他的作业只要有一点点进步,我会给他盖“有进步”的印章,针对书写干净、整洁的同学,我会给他们盖“书写工整”的印章,针对表现好,认真听讲的同学,我会给他们盖“你真棒”的印章等等,每次看到同学们收获印章时的那种满足,自豪,我也乐在其中,班上同学还总是好奇我口袋里神奇的奖品:小红旗、小红花、铅笔、尺子、本子、书、橡皮擦等等,应有尽有。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我怎样教语文》作者: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是于永正老师写的。
于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
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教育部召开“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情、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法。
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
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3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徐州市成立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
从1984年至今,于永正老师应邀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做学术报告2000多场次,上公开课3000余次,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教海漫记》《于永正与五重教育》等多部著作。
于老师自1962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以来,主要教的是小学语文。
他对小学语文教学情有独钟,说“痴迷”,也不为过。
于老师的导师张庆先生把他的语文教学概括为“五重”一一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可以肯定,相信听了于老师的课或者读了于老师的语文教学实录的人都会同意,这就是:于老师的课有情有趣。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紧张感,更没有恐惧感。
学生在于老师的引领下,有滋有味地写字,有滋有味地朗读,有滋有味地表演,有滋有味地写作。
“有滋有味”不仅来自于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而且来自他对学生的善待。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情感因素在其中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
不能干巴巴地教,不能冷冰冰地教。
学生的情感世界空虚、精神家园荒芜,比知识贫乏更可十白。
于永正老师的教学理念
于永正老师的教学理念今年暑假,我有幸走进于永正老师,看了他的课堂实录,学习了他先进的教学理念。
我概括总结了于老师的“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对于永正教学观的研究达到又一新高度。
在于老师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看到的常常是这样一番景象: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言语生动,琅琅书声不绝于耳,课堂上不时发出阵阵笑声,教学中,基本功训练很扎实,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课堂上,有于老师设置的诗一般的意境,有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加上于老师的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听于老师的课就是一种艺术享受。
于老师特别重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他一直默默地进行着语文教学的探索,他的“教无定法”的阅读教学、生动活泼的作文教学对陈旧的教育理念、封闭的教学思想都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他的语文教学承继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注重语言“意合”的特点,注重在诵读中感悟并将其与现代教育观中的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结合进行教学,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
“五重”教学的提出,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教育的一次回归,标志着于永正老师语文教学艺术风格的成熟和进一步完善。
1、以学生为本:一以贯之的教学特色。
“以学生为本”是于永正一以贯之的教学特色。
教育是什么?教育不是给予,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唤醒是激励,是教孩子学会如何学习语文。
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于老师认为,学生的身心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并且其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不可低估;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有着跟成人不同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儿童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不,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孟向利一、重情趣——随风潜入夜语文教学应该是情意浓浓、起伏跌宕、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或默默无语地沉思,或张扬个性地进行口语辩争,或奋笔疾书,或催人泪下,或开怀大笑等等。
以至达到“随风潜入夜”的效果。
欲达到上述最佳效果的直接因素,是于先生期望语文教师要做到: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三是对课堂(上课)有情。
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要把握好教材、读懂教材,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思想和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切实做到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决不罢休。
以情感人,理在其中。
“少些理性,多些情趣”是于永正先生教育教学的座右铭之一。
二、重感悟——润物细无声所谓感悟,就是先感后悟,先感知文本后悟其义,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于先生的做法“就是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
“怎样悟?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
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
既然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个“读”字,那么于先生在教学中是怎样做的呢?1、备课先备“读”。
于先生备课时第一要务就是把文本“反复读,正确读,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妙处”。
达到将“静态的文字”读成“动态的文本”,直至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
2、上课抓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
于老师做到“每个人都读通顺,一部分人读出感情”。
在这个过程中,于老师主要是指导读好、疏通阅读中的障碍,如帮助理解某些词义,某些句子的意思等。
第二件事是品味赏读,在微观上探究。
于老师在这个环节中,“或抓住文章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或抓住特别精彩的句、段;或抓住表现手法上的精彩处”等等。
这一环节最见老师的功力,最能看出老师把握教材的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老师本人的素养。
第三件事是要求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
于老师认为“微观探究”,最重要的是要抓准“要害”,切不可课课背诵、面面俱到。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总1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书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收藏的,这本书也是在半年前进入我的视线范围,现在闲下来,开始看书。
虽然没有教过语文,但由于与语文还要打交道,所以要学习关于语文的知识。
这本书无疑是非常好的一本书。
于老师,我现场听过他的课,印象非常难忘,有声有色的写作文,其作文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几乎在中国,每一位语文老师都知道他。
读这本书前后大概花掉10小时,由于条件所限,没有笔在上面圈画,这里面没一句话都是经典,不像有些书是某些人编组在一起的,这里的每段文字都不舍得跳过。
小学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以下东西:留下认识4000个汉字,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
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
写字就如同做人一样重要。
字如其人就是这么来的。
强调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
这种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
中央教科所的张田若提出了四三二一语文评价标准,他把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作为第一条标准,占40%;把字词句是否落实作为第二条标准,占30%,把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了,作为第三条标准,占20%,把课文内容是否理解作为第四条标准占10%。
他说:语文课讲的多,分析得多是国际通病,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看来育才小学的语文教学真是走入了教学误区,我们课堂多的是理解分析,少的是读的训练,所以,我们的孩子在读的方面要弱于普通小学,这是不争事实是。
相反我的字词教学,应试教学确实无出其右。
看来我们要改一改了。
于老师强调教学相长,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看来任何教师都有这种情况发生,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名校工作更是幸运,因为你经常会被学生教育。
读于永正“五重教学法”有感
读于永正“五重教学法”有感黄河路小学韩佩闲暇之余,又重新捧起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细细研读,感觉字字珠玑。
名家就是名家,用这样简练通俗的话语帮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上的结,心里敞亮了许多。
“五重教学法”是1999年12月4日于老师在教育部举办的“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上的发言。
于永正于老师教了近四十年的书,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教学”。
在这“五重教学”中,最触动我心灵的是“重情趣”。
它被于老师列在“五重教学法”的首位,可见于老师对其教学中“情趣”的重视程度,他认为“情”字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请,二是对语文教学有请,上课有请。
于老师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最需要老师的同情、理解。
他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因为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
所以,于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想一想,在平常的教学中,对于某些差生的表现,我们为什么生气、愤怒,甚至出现了不理智的行为,就是因为忽略了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是用一把尺子量全班的结果。
其实所谓的“差生”,只不过暂时在学习上比别人逊色一些,他们需要我们做教师的更多的付出和关爱。
因此,我们都要像于老师那样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跟着我们学习都能感到快乐,都能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作为语文教师,不爱语文教学就教不好语文,更要紧的是上课要有情,只有关注了教材和学生才能体现一个“情”字,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
课前,于老师总是找准文章的感情基调,一遍又一遍地练读,不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决不罢休。
想想自己每次上课前总是草草把课文读两遍了解大概内容后,就急忙去翻教参、查资料,这怎么能够深入文本和教材对话,进而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呢?应该学学于老师,使自己的范读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让学生陶醉其间,流连忘我。
于永正教育文集: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本书目录呈现出一种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总体结构。从宏观的教育理念到 具体的教学技巧,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到教学方法的运用,全面而深入地展示了语 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各个章节之间的关联紧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
教育理念篇:本书首先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于先生的教育理念。他强调语文 教育的人文性、工具性,以及二者的统一。他提出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 核心素养为目标,这一理念贯穿全书。
作文教学篇:此章聚焦于作文教学,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 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评改。
教师素养篇:最后一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探讨了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 能力,以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系统性:本书目录呈现出系统性,各章节之间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 语文教学体系。这种系统性使得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对教学 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人文性:本书在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作 者在书中反复强调语文教育对于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 怀。
启发性: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方法,还能得到深刻 的启示和思考。书中的许多观点和理念能够激发读者的教育热情和创造力,促使 读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学生中心篇:此部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篇:此章详述了于先生独创的“五重教学法”,即重感悟、重积累、 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这五重教学法是于先生多年教学实践的结晶,对语文 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文本解读篇:此部分深入解读了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 列实用的解读技巧,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于永正教育文集:于永正:我怎样 教语文
五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主张
五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主张“教学主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天眼”。
”余文森教授有个团队,专门研究、发现和提炼名师的教学主张。
他曾经说: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研究,要把优秀教师培养成为卓越教师,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并围绕教学主张开展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可以说,教学主张是迄今为止我们找到的培养卓越教师的一把金钥匙。
我曾经多次在现场听余教授的讲座,也学习过他的团队成员对教学主张的诠释与提炼。
如果从已经成名成家的老师身上观察和研究他们的教学主张,你会发现,他们确实因为不同的教学经历和追求有不同的教学主张。
他们也因为教学主张的不同,有不同的教学方向。
了解这些老师的教学主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也许还能给你一些启发。
我记得当时在听讲座的时候,自己也问过自己,是否可以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答案是,不清晰。
所以,再接着往前研究,应该是一件于己于人都很好的事情。
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呢?余文森教授指出有两个途径:第一条是归纳的路径。
简单来说,就是基于实践,在做中慢慢形成。
第二条是演绎的路径。
简单来说,就是基于理论,研究提炼后实践。
黄厚江本色语文教学主张的形成是典型的归纳路径,他因此断言:没有20年的经验沉淀,不要跟我谈教学主张。
张齐华的文化数学则是典型的演绎路径,他工作不到5年就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之后坚定不移地围绕文化数学开展系列的研究和实践,10年就形成相对成熟的体系。
他因此断言:教学主张离青年教师并不遥远。
我希望我的团队中的每个老师都慢慢的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所以,我设计了一个专题是“研究名师的教学主张”,研究者是“白牙共学”的张晓燕老师。
下面的文章是她在这个专题的第一篇文章,我的建议有两个:一是再多一些研究的个案,包括身边的老师;二是关注这些老师是如何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或者说他们的教学主张的发展过程,这应该更有意义。
教学主张是教师学科教学信念,是教师教学的灵魂。
李吉林老师提出情境教学,窦桂梅老师研究实践语文主题教学,于永正老师追求五重教学,王崧舟老师追求诗意语文,孙双金老师实践情智课堂。
于永正的教学风格谈
谈于永正的教学风格汶罗小学:余小玲于老师总结自己的语文教学,提出了“五重教学法”。
今研读于老师的言语交际课堂实录和小学语文专家的评点,一个个艺术特色跃然纸上,浮出纸面,我把它冠以“五重”艺术特色,以飨读者。
一、重情境创设进行言语交际训练必先创设言语交际的情境,为交际说话构建必要的环境与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克服为作文而作文、作文没有目的、对象的弊端。
如何创设课堂情境,使训练具有实践意义,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问题。
而于老师的创设情境之巧却常常让人拍手叫好。
于老师常常采用“表演”的形式,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抓住生活提供的机会、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等方法进行说写训练。
这种在一定环境中的说写训练,贴近学生的生活,大大激发学生言语交际的积极性。
正如杨再隋老师所说:“当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起来的时候,兴致所至,妙语连珠,情之所生,妙笔生花。
”案例一:在《当解说员,写通讯报道》的说写训练中,于老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黑板上挂着“动物王国扳手腕决赛”的横幅会标。
同学们好奇地看着。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看动物王国扳手腕决赛。
看看是哪两个队参赛的,各有几名队员参加,裁判员是谁,比赛结果如何。
(3名戴兔子头饰,3名戴猴子头饰和1名戴大象头饰的同学上场。
大象为裁判。
两队将进行比赛。
)师:谁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生:今天参加动物王国扳手腕决赛的是兔子队和猴子队,每队有三名队员,裁判员是大象。
比赛结果,兔子队获胜。
师:说得不错——我来介绍一下……同学们,刚才是练习,不是正式比赛。
告诉大家,正式比赛的时候,动物王国小蜜蜂电视台现场直播,但是缺一名解说员,想请我们来担任……然后引导解说员介绍双方队员,介绍比赛情况……案例二:这是于老师创设的〈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的交际情境:(上课铃响,于老师没有来。
一位陌生的年轻的女教师走进教室,小朋友都瞪大了惊奇的眼睛。
)女:小朋友,于老师在这个教室上课吗?生:是的。
他还没有来。
女:怎么,还没来?——小朋友,我是鼓楼区文教局的,找于老师有点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一、重情趣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在教学中,不想学生之所想,不急学生之所急,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使我表面上"和蔼可亲",学生也不会有较深刻的感受的。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同情。
我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
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
我尊重学生的个性,新生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在我的语汇里,没有"差生"这个词。
上课要有情。
这里面也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关注教材,二是关注学生。
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
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
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这一环是关键。
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我是决不罢休的。
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感情基调,课文的感情基调决定了老师上课时的感情基调。
这是课前的功夫。
进入课堂,则是三者对话,更多的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和教材对话。
这时,这关注得最多的不再是教材、教案,而是学生。
我年轻的时候,过分地看重自己的教学设计,上课时,竭力使设计成为"艺术",可是一些顽皮的孩子,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不珍视我精心设计的这份"艺术",并不"配合默契"地去共同创造这份"艺术"!艺术在哪里?我惘然了。
现在明白了,教学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
因此,课堂上,我的现任是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拨,是鼓舞,是激励。
有人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
这个说法我赞成。
我对学生的情是通过"戴高帽子"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解惑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耐心与激励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期待、鼓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抚摸与微笑传递给学生的……总之,我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需。
我喜欢把芝麻说成西瓜:"这个问题很难,你居然思考出来了,了不起!""这段课文读好不容易,你只念了两三遍就这样出色,不简单!"我常常反话正说:"刚才我说过,万一第四遍没读好,还有第五遍。
第五遍果然读好了!请你介绍一下怎样才能读好课文的经验。
"我清楚地知道,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
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慰劝便是伟大。
它是老师心中藏着的爱意和善意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和令学生感动的教学艺术。
这样说是不是就不要批评了呢?不是的,对于严重影响别人学习的行为,对于那些视学习为儿戏、经常拖拉作业的人,还要严肃批评。
但有一道界线不能逾越,那就是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他们的人格。
每逢这种情况,我便会提醒自己:"记住,你是老师。
"过了不惑之年,我觉得自己才真正成熟了。
成熟是不断汲取各种营养的结果,是不断反思的结果,是不断修正自己错误的结果。
做到对学生有情,还得有好的师德,有较好的个人修养,说浅显一点,要善良,要有丰富的情感。
无情无义当不好老师,心肠硬,动辄训斥学生,当不好老师,更教不好语文。
因为语文的人文性最强,最富有情趣。
清代学者袁枚说:"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
"一篇篇优美的课文都是作者感情的产物。
试想,一个情感不丰富的人,怎么给体会出其中的味道来呢?又怎么能在课堂上实现与教材、与学生三者的对话呢?没有感情的对话是苍白的,没有感情的教学技巧同样是苍白的。
所谓"趣"就是课要上的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
不要以为热热闹闹才算有趣,戴上头饰表演表演、做个"课件"演示演示才算有趣。
这样理解就浅了。
首先要钻研好教材。
古人说,读书有三味。
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即丰盛的饭菜),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即用鱼肉等制成的酱)。
意思是说,读书既是生活的需要,又富有各种情趣。
我每次备课都是先埋头读课文,读呀,想呀,读呀,什么时候读出门道来了,什么时候兴奋起来了,什么时候才肯罢休。
只要我读得有一种兴奋的感觉,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那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
读到这种程度,即使不写都教案,也能把课上得有滋有味。
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有法。
读懂、读出文章的妙处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要读出感情来。
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也会使语文教学富有趣味性。
范读是我的"绝活"。
有的课文我能读得学生眉飞色舞,有的课文我能读得学生潸然泪下。
实践证明,声情并茂的朗读会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探究的需要和兴趣。
此外,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使其有新异性。
一节课哪怕只有一点、两点,哪怕是一个精当有意思的提问。
只要出其不意,就会使学生感到有趣味。
"文如看山不喜平",上课也是如此。
二、重感悟什么是重感悟?说白了,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
它是对繁琐分析、先生讲学生听、一问到底的教学状况的否定。
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尊重学习语文的规律。
悟什么?首先悟其义,课文内容要读懂,至少要粗知大意。
(事实上,只要读,课文内容是不难理解的。
)还要悟其情,悟其法,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这是基本要求。
怎样悟?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
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这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
既然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个"读"字,那么在教学中我是怎样做的呢?1.备课先备"读"。
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
读到"其方皆在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
备课不等于写教案,我是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上的。
备课于心是最重要的。
至于写教案,因课而异对熟悉的,特别是教了多遍的课文,往往只写个提纲,记下新的体会,新的方法;新接触的课文,便写得具体一些。
写得最多的是自己的新感受、新体会、新方法和自己满意的作业设计等。
虽说多数词语具有模糊性,也不一定对学生讲解,但我还是一个个查词典,一个个记在书上;凡是拿不准的字,全都查字典,把握准读音。
虽然,我给学生只有一碗水,但我总是把自己这一桶水盛满。
我使用过的教本,总留下我读过的密密订麻的痕迹。
不动笔墨不读书(只要是自己的书)。
我这样帮,也要求学生这样做。
现在我常常只两三遍就能把课文读得较好,大概与我的生活阅历的丰富,爱好广泛,情感的丰富,教学经验的丰富分不开的。
但真正把课文把握好,读出妙处,不是三遍两遍的事。
我深深感到,朗读是语文老师(也是其它学科的老师)的一项基本功。
2.课堂上,第一件事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
这是"保底工程",切不可认为这很容易,全班学生都要做到这一点是要下一番苦功的。
对个别学生,到了高年级,有时我还一句一句地领着读。
著名特级教师高万同老师说:"朗读是符号言语化的过程。
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能做到正确、流利就不容易了,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读出语感来了。
"每篇课文,我一般都要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指导读。
做到每个人都读通顺,一部分人读出感情。
在这个过程中,我做的事是指导、疏通。
指导读好,疏通阅读中的障碍,如帮助理解某些词义,某些句子的意思。
接下来做的第二件事是品味赏读,在微观上探究。
在这个环节上,或抓住在文章的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或抓住特别精彩的句、段;或抓住表现手法上的精彩处,等等。
这一环节最见老师的功力,最能看出老师把握教材的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老师本人的素养。
课上得精彩不精彩,往往就看这里;学生的语文能力常常在这时得到发挥和提高。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与教本、学生与老师、老师与教本之间的对话,首先是朗读的交流,其次是见解的交流和评价的交流,但是后两者适可而止。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是为了在读中学会阅读,为了发展语言,为了提高人文素养而读的,而不单单是为了理解、领会内容而读的。
把时间过多地用在"小组合作"上,用在讨论评价上,有悖于语文学习的根本宗旨。
我的责任是指点迷津和激励。
当然,不能否定必要的讲解。
赏读后,接下来我做的第三件事是要求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但不一定课课背诵)。
"微观探窿",最重要的要抓住"要害",切不可面面俱到。
任何感悟都是有度的,是在不经意中的,因人而异的。
感悟到的东西,有时是说不出来的,也不一定要求学生说出来,意会就行了。
我们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觉,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一个结论;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语文教学不宜太强调"合作学习";辅助手段的使用要恰当适度,因为阅读教学的根本手段是读感悟。
还是我常说的一句话:"告诉",只能使学生得到"兔了"。
最后,有必要再说一说思想教育的问题。
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首先是课本编者的事。
他们选的课文有什么"思想性",学生读了就会受到那个"思想"的教育。
张田若先生早就说过:"课文读懂了,思想教育就跑不了。
"老师的责任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
学生把《一把油布伞》读得眼含泪花,能说他没受到感染?这难道不比让他们记住"伟大的母爱"这个标签好?思想教育不能"穿靴戴帽",更不宜"联系实际","影射"学生。
"影射"常常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有位教育家说:"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
"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也是"自得"的好,是"细无声"的好。
三、重积累说到"重积累",我们还要从学习语文的目的谈起。
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语言哪里来?走进校门以前,是听来的,是在"听说"的实践中"习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