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脾脏、脾脏超声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或蚕豆样。 分膈面和脏面
脏面中央凹陷处(脾门 ):有脾静脉、神经和 淋巴管出入 。
㈡脾的位置和毗邻关系
左季肋部后外侧 第9~11肋腋前线与 腋后线间 长轴与第10肋骨一致 前方:胃底及胃体 后方:左肾、肾上腺 下方:结肠脾曲 脾门:与胰尾相邻
正常长: 8~12cm, 宽: 5~7cm, 厚:3~4cm。
要注意。 4.应尽量利用脾静脉作为超声解剖标志,以便标准化。 4.密切结合临床,进行动态观测,尤其是脾外伤破裂,注意
定期随访,以免漏诊。
脾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一、脾弥漫性肿大 二、脾液性病变 三、脾实质性病变
一、脾弥漫性肿大
脾肿大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急、慢性感 染性疾病,肝疾病,血液病,循环障碍,结缔组 织病及脾的占位性病变等。
㈢脾的血管
1. 脾动脉: 起自腹腔动脉,沿胰腺上缘走行至脾门附近处分 成数支进入脾,其管径4~5mm。
2. 脾静脉: 伴行于脾动脉下后方,紧贴胰腺的后方走行,由 脾门处的3~6个较大的静脉分支汇合而成,脾门 处脾静脉的宽径为5~8mm。
二、脾的探测方法和途径
㈠探测仪器 高分辨力超声诊断仪器 探头频率3.5~5.0MHz 探测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但空腹探测图像更清晰
脾脏超声诊断
2015.12.23
学习目标
一、掌握:
脾脏超声探测方法及正常声像图表现 脾破裂的分型及声像图特点 脾肿大的分型及诊断标准
二、熟悉:
脾囊肿、脾脓肿声像图特点
三、了解:
副脾、脾实质病变声像图特点 脾脏解剖
正常脾脏超声基础
一、脾脏解剖概要
㈠脾的构造 人体最大的
淋巴器官和储血器官 形态:长椭圆形,橘瓣
3.鉴别诊断 ⑴脾包膜下血肿
⑵脾脓肿
⑶脾肉瘤
⑷多囊脾
⑸胰腺假性囊肿、肾积水及腹膜后囊肿
㈡多囊脾
⒈为先天性多囊性疾病在脾脏的表现,较少 见。
⒉声像图表现:
脾明显增大、失去常态,肋缘下探及大部 份脾;
实质内布满了大小不一、紧密相连的无回 声区,边缘尚光滑整齐。也可因挤压而变 形,囊肿之间已无正常脾实质回声,均表 现为因囊肿而引起的回声增强;
声径线测值稍有增大,深吸气时,脾下缘约在左 肋缘下2~3cm。 ⑵中度脾肿大:脾下缘在左肋缘下>3cm,直至平 脐。 ⑶重度脾肿大 脾下缘超过脐水平,甚至可达盆腔。
㈡脾肿大超声诊断注意事项
1.测量厚径,常常因切面受操作手法影响, 重复性差。常以前倾冠状切面探测为准。
2.出现在脾区的邻近器官病变,可误诊为脾 大及脾肿瘤。
3.脾可发生游走脾及脾下垂。 4.肺气肿可影响脾的探测,引起脾下垂。
sp
中度脾肿大
二、脾液性病变
㈠脾囊肿 1.临床表现 :多无自觉症状。 2.声像图表现 ⑴单纯性脾囊肿:
无明显增大,外形无改变,表面光滑,有 时仅见局部隆起; 脾实质内见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其内 偶见分膈,囊壁光滑清晰,后壁和后方实 质回声增强。
单纯性脾囊肿
⑵脾表皮样囊肿:
一般较大,常致脾体 积增大、形态改变; 囊百度文库近圆形,边界清 晰,囊壁光滑,囊内 为无回声或浮动的细 点状低回声点;后壁 和后方实质回声增强
脾表皮样囊肿
⑶脾假性囊肿:外伤史。囊肿可位于脾实质内或包 膜下,其内壁多不光滑,囊腔内可有分膈、低回 声和分层沉淀现象。
⑷脾包虫囊肿:患者脾肿大,脾内为圆形或椭圆形 无回声区,囊壁较厚,清晰光滑。囊壁可见“双 边”结构,厚约1mm,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
2.脾厚径测量
左侧肋间斜断面 清晰显示脾长轴 切面的脾门及脾 静脉,测量脾门 到脾膈面的间距 即为脾厚径。 正常值范围:3~4cm。
3.脾宽径测量
脾长轴切面上的最大横径。 正常值范围:5~7cm。
四、脾超声探测要点
㈠探测内容 1.首先观察位置和形态。 2.观察脾大小,边缘及内部回声。 3.观察脾内有无占位性病变。 4.应仔细观察脾血管及其周围分支的变化。 5.观察周围脏器有无病变,及与脾脏的关系。 ㈡注意事项 1.扫查脾必须全面,以免漏诊。 2.必须熟悉脾的正常生理变异。 3.超声探测脾时,因技术原因可以引起测值的误差大,特别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引起脾肿大疾病的相应症状, 脾肿大本身可无明显症状,部分病人扪及左上腹 部肿块。
㈠脾肿大的声像图表现
1.脾肿大的诊断 ⑴ 肋缘下可见,应提示脾大 (应除外脾下垂)。 ⑵厚>4cm,长度>12cm,应考虑脾大。 ⑶仰卧位脾的上极超过脊柱及腹主动脉前缘,可诊
断脾大。
2.脾肿大程度的确定 ⑴轻度脾肿大: 脾形态无明显改变,仅表现为脾超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左肋间斜断面
左上腹部横断 面
第一节 正常脾超声基础
前倾冠状切面
三、正常声像图表现和超声测值
㈠正常声像图 1. 外形及轮廓
半月形; 脏面有特征性的脾门切迹和脾血管断 面。 2. 脾实质 点状中低回声强度,分布均匀。
㈡脾超声测量
1.脾长径测量
左侧肋间扫查显示 脾最大长轴断面, 测量脾上极最高 点到下极最低点 的间距,即为脾长径。 正常值范围:8~12cm。
⑵中央型脾破裂:脾实质内出现不规则无回 声区。
⑶包膜下脾破裂:脾包膜下出现低或无回声 暗区,脾实质受压变形。
第二节 脾疾病的超声诊断
sp
真性脾破裂
sp
m
中央型脾破裂
三、脾实质性病变
㈠脾梗死超声表现 ⑴脾肿大,亦可有变形; ⑵在急性期,病变单发者,脾实质内出现底部宽、
朝向包膜的契形回声减低区。病变多发者,其病 变范围广,脾周围出现大片低回声区,其内有蜂 窝状、短线状纹理,形态欠规则。当发生组织液 化坏死时,可形成假性囊肿; ⑶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显示脾实质内缺乏血流灌 注的梗死区及其形态特征,从而有助于本病的诊 断; ⑷陈旧性脾梗死病灶常因纤维化、瘢痕化及钙化而 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回声、强回声表现,病变体积 反而趋于缩小。
㈡探测体位和途径: 双手上举,使肋间隙增宽;适度呼吸
1.右侧卧位:常规采用体位 常用于脾厚、长径测量
2.仰卧位:清楚显示脾与肾、胃、膈的关系 3.俯卧位:不常用。常用于脾较小、肺气肿或肠胀气明显,
右侧卧位、仰卧位探测不清的患者
㈢扫查方法与常用切面 1.左肋间斜断面扫查:最常用 2.前倾冠状切面扫查 3.左上腹部横断面扫查 4.左侧背部扫查 5.左肋下斜切扫查
常合并多囊肝、多囊肾图像。
㈢脾破裂
⒈临床表现:轻者局部疼痛,重者剧痛伴腹 膜刺激征,严重可出现休克 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⑴真性脾破裂:破损累及脾包膜,引起程度 不同的出血。
⑵中央型脾破裂:破裂发生在脾实质内。 ⑶包膜下脾破裂:引起包膜下血肿
⒉声像图表现:
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⑴真性脾破裂:脾包膜不连续,有无回声区 深入实质,脾周围及腹腔出现低回声及无 回声暗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