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塑化剂的基本常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塑化剂的基本常识

什么是塑化剂?

塑化剂是台湾的叫法,大陆叫增塑剂。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塑化剂从化学结构分类有脂肪族二元酸酯类、苯二甲酸酯类(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对苯二甲酸酯类)、苯多酸酯类、苯甲酸酯类、多元醇酯类、氯化烃类、环氧类、柠檬酸酯类、聚酯类等多种。塑化剂产品种类多达百余种,但使用得最普遍的即是一种称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化合物。

这次台湾检测出的“塑化剂”学名叫“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简称DEHP,是一种毒性大于三聚氰胺的化工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沙发、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属于工业添加剂,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为什么用塑化剂代替起云剂?

起云剂的作用是在溶液中起到乳化、增稠、稳定作用,使不易相溶的水油溶液能够形成混合均匀的胶状分散体。现在生产的果汁饮料中常常掺杂有果肉、原汁等多种不易溶于水的成分,如果不添加起云剂就容易在瓶底出现杂质和沉淀。另外加入一定量的起云剂还有助于释放与保留果汁饮料的香气,增强果汁饮料口感的润滑性、厚实感,尤其是有效改良果汁饮料的天然感观,显著提高果汁饮料的品质。

起云剂本身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不过,棕榈油价格昂贵,售价为塑化剂的5倍,而使用塑化剂DEHP代替起云剂也能产生相似的增稠效果。台湾昱伸香料公司遂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取代,加入到“起云剂”中。

但是,业内人士指出,DEHP作为塑化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因此,DEHP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

塑化剂是一种环境激素吗?

“环境激素”也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是指外在因素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残留的微量此类化合物,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形成假性荷尔蒙,传送假性化学讯号,并影响人体本身体内荷尔蒙含量,进而干扰人体内分泌之原本机制,造成内分泌失调。

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所以也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是台湾环保署列管的毒性化学物质。若长期食用可能引起生殖系统异常、甚至造成畸胎、癌症的危险。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含有这种激素成分的物质,比如化妆品、洗浴剂、洗洁剂、瓜果、蔬菜、肉类、食品等,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内分泌紊乱,造成人体正常激素调节失常。

塑化剂的应用及危害

塑化剂是大宗工业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塑料、橡胶、粘合剂、纤维素、树脂、医疗器械、电缆等成千上万种产品中。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保鲜膜,一种是无添加剂的PE(聚乙烯)材料,其黏性较差;另一种是PVC(聚氯乙烯)保鲜膜,有大量的塑化剂,以让PVC(聚氯乙烯)材质变得柔软且增加黏度,适合生鲜食品的包装,因此使用更广。还有一种含有塑化剂的产品是PVC制造的儿童玩具,欧盟已经明定塑料玩具中塑化剂的含量需在0.1%以下。女性经常使用的香水、指甲油等化妆品里也含有塑化剂。

进入人体内的塑化剂能排出吗?

实验显示,进入人体内的塑化剂可以被人体排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DEHP具有蓄积性。动物试验发现,绝大部分DEHP在24~48小时内会随着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48小时内停止摄入含有塑化剂的产品,体内DEHP浓度便会快速地下降。

每天的安全限量是多少?

塑化剂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以60公斤体重的成人来讲,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和欧盟分别认为,终身每人每天摄入1.5、2.4和3.0毫克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偶然食用少量的受塑化剂污染的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食用后果是什么?

塑化剂DEHP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对人体毒性虽不明确,但它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如果长期摄入是危害健康的,比如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增大心血管疾病风险。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助理教授沈林琥和高雄医学大学环境医学研究中心教授李水龙研究团队,经过一年时间,分析出这些塑化剂暴露产生的基因交互作用会造成心脏、肝脏和肾脏毒性,使人可能患上心血管疾病。长期大量摄取塑化剂还可能导致肝癌。

八大恶习,令你吃下塑化剂

恶习1:饮用果汁等浓稠饮料

当你喝一瓶果汁的时候,如果它不是10块钱左右的纯果汁,那么你要看出它是果汁的话,它就是加了起云剂的。因为这种果汁中真正的果汁含量只有3%-5%,如果是光把果汁兑水的话,看上去跟清水差不了多少。所以当你看果汁中的配料的时候,不光有水果原汁,还有香精、色素和起云剂,有时也叫稳定剂或者乳化剂。

有了起云剂,就可以让本来寡淡的兑水果汁,变得朦朦胧胧,看起来就像真的果汁了。在食品工业中允许使用的起云剂,一般是由棕榈油加乳化剂混合,制成水包油的结构,脂肪球均匀分散遮挡光线,就让果汁看起来浑浊,特别真实。而塑化剂DEHP是一种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沙发、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属于工业添加剂。黑心厂商用它做起云剂,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起云"的效果比原来还好。

6月6日,国家质检总局更新台湾地区公布的受塑化剂污染的相关产品名单中,共有六大类上榜:运动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果酱、果浆或果冻;胶囊锭状粉状食品;添加剂,大多和浓稠饮料有关。

在此次塑化剂风波中,果汁饮料成为“重灾区”,而这一秘密被完全揭露后,未来的前景更不容乐观。

恶习2:长期食用方便面

2010年10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柳春红副教授及其同事从广州市各大型超市随机采购不同品牌和口味的56份方便面和25份方便米粉食品作为样品。结果显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X己基)酯(DEHP)的检出率均超过一半。

柳春红及其同事称,根据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转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DBP和DEHP仅可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的容器,且在塑料包装中的特定迁移量分别不超过0.3毫克/千克和1.5毫克/千克。但实验室采集样本中的DBP和DEHP含量,已经远远超过此标准。

柳春红副教授及其同事的论文援引英国农渔食品部规定的DBP、DEHP耐受量,即每千克体重每天摄入分别不超过0.01毫克和0.05毫克。如果一个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每天食用两包方便面(每包含面饼90克和调味料酱包8克),DBP、DEHP暴露值就有可能超标,"其潜在的危害显然不可忽视"。中国每年售出的上百亿包方便面中,超过半数含有塑化剂。

恶习3:用塑料瓶存放含油脂食品

DEHP这种增塑剂也被广泛用在聚氯乙烯(下称"PVC")制品中。研究人员在文中指出,DEHP是一种内环境干扰物,会影响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若累积到一定程度也将诱发癌症。实验发现,PVC垫片应避免与脂肪类食品接触,而且较薄的PVC垫片有较高的溶出量。

我国有关食品标准明确规定,PVC瓶盖垫片是不能接触油脂类食品,但可以用于汽水、啤酒、黄酒及蒸馏酒瓶盖。不过,市面上仍然有相当多的含油脂类食品的生产企业在违规使用PVC瓶盖垫片。在食品中能检测到DEHP,就是与某些食品饮料瓶盖内部的软垫有关(防止饮料渗漏)。这个软垫,有的厂家用PVC+增塑剂的形式使用,这就造成增塑剂渗透到饮料当中,造成超标,这种现象在行业内很普遍。带“3”数字的塑料瓶可能含有塑化剂。

恶习4:使用塑料餐具不当

塑料容器中原本合理存在的塑化剂,却常因人的不当使用,而在不经意间被吃进肚子。比如,用"非微波炉专用容器"加热食物,直接用普通塑料盒装食物入微波炉加热,用不合格的一次性饭盒装着热快餐,用非食用塑料袋装着滚烫的食物,戴着塑胶手套吃手扒鸡……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画面,正是有些人太贪图方便和便宜,让原本无害的食品变成"毒物",让塑料容器变成帮凶。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伍学焱教授建议,人们可以学着在平时尽可能少接触可能含有塑化剂的塑料制品。比如,少吃一次性塑料包装的食品,在家里盛装食物时,选择瓷质餐具等。

恶习5:接触内地产塑料玩具

一家国际环保组织在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四大城市随机购买了聚氯乙烯(PVC)材质的玩具样品30份,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