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权利必须成为经营管理的主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责权利必须成为经营管理的主线
2011年2月8日在董事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朱书成
要调动员工积极性,必须以财务为中心,做好全面经济核算工作。我们现在推行的计件工资,包括降本增效奖,都是全面经济核算不能做到“三化一变”、不能推行经济责任制时,所采用的一项过渡性措施。为什么说全面经济核算还是今年《董事会工作报告》的难点之一呢?就是因为尽管已经说了很多年,差不多每年都提,也算是年年无效,现在还处于算清、算细、算准的阶段,并且重点也不突出。目前,炼钢厂一次合格率只有80%,20%的炉次都需要改判,改判造成的巨大成本暂且不说,对质量的影响也非常严重,只要有一炉钢质量不合格,就会对前一炉钢和后一炉钢的质量都造成很大影响,这就需要把这些点都关注起来,把这些损失都算清楚,然后摆到桌面上,再研究具体措施。所以,今年一定要用“核算”这根杠杆,撬动员工的积极性,建立起全面经济核算机制。
还有一大块儿工作,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而且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关键,在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那就是责权利这条主线。其实,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搞,但没有把它凸显出来,我想,今后不但要长期搞下去,而且还要突出它。要让它自始至终贯穿到经营管理中,形成一条红线,把所有工作串起来,然后提起这根红线,就能把所有工作掂起来。关于责权利这条主线,我跟宽旭和胜伟探讨的比较多,他们俩平时对我的意图领会得还算比较快,但对这个问题,到目前仍然感到费解,因此我今天想多花些时间讲一讲。
责权利必须紧密结合,赋予其责任的同时,必须给予对应的权力,还要有相应的利益。不管做什么事情,做什么工作,不管做大事,还是做小事,离开了责权利的约定,什么事也干不成。
从宏观上来说,社会的进步,历史的演变,跟责权利的关系都很
密切。历史上的每一次盛世,都可以说是责权利理性归位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党在解放思想的同时,更重要是合理配置了责权利,这才充分调动起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从微观上来说,一个企业在发展初期,资本可能是个矛盾,人才也可能是个矛盾,但随着企业发展壮大,资本和人才都不再是主要矛盾,而制度将变成主要矛盾。
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组织,没有好制度做保障,都激不起活力。美国之所以这么强势,美元之所以能成为准世界货币,关键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也就是软实力,在一定经济基础上,软实力才是真正的实力。没有好的制度,人才会走掉,资金会浪费掉,有资源也起不到作用。所以,不要再说资金、人才多重要,制度才是最重要的,要好好研究制度,而制度中最重要的,就是责权利配置。如何把责任合理压到每个人肩上,把权力科学配置给每个人,把利益公正分配给每个人,达到人人有责、人人有权、人人得利,这是责权利配置的核心。只有这样的制度,才是有活力的制度。
责权利必须以三大原则为理论基础。
一是“整合资源、精简层级、优化流程、下行责权、加强监督”的改革基本原则。这五句话的核心是下行责权,这个权也可以说包括权和利,随着责权的下行,必然要重新配置责权利,流程的优化,层级的精简、资源的整合,这之间相互勾连。整合资源必然要精简层级、优化流程;优化流程必然要下行责权,但责权的过度下行可能会导致权力失控,利益泛滥,滋生腐败,必然要加强监督。责权利一定要向终端靠近,即向市场靠近,向设备靠近,向员工靠近,向一线靠近,向“三个中心”靠近。
二是“责权到岗、考核到人、绩效排序、联系薪酬、末位淘汰”的绩效管理原则。这五句话的核心是绩效排序,只要把人排序,那他就得公平公正,就必须责权到岗、考核到人,否则就会有人告状。但
绩效排序不准和稀泥,也不准轮流坐庄。绩效排序只要科学合理,就很容易联系薪酬,也为末位淘汰找到了依据;薪酬和岗位实际就是最重要的利,如果不联系薪酬,不末位淘汰,就没有和“利”紧密联系,搞了绩效排序也等于零。所以,坚持了这个原则,就等于把责权利很好的统一起来,这样的绩效管理,才是公平公正的。
三是“集中的权利分散化,隐蔽的权利公开化,把组织结构放平,把工作流程拉直,推倒部门墙,形成环套环的链接”的流程设计原则。这个原则我在2001年就提出来了,有人怀疑我这样做是学习毛主席,把小权分散、大权独揽,或者是防什么什么等等,都是错误认识。我们的目的是减少请示,减少审批,实现职能领导,无级别响应,强化沟通,强化协调,缩短流程,提高效率,形成主动履职的大好局面。集中的权利分散化,主要为了防止权大利小和权多责小;隐蔽的权力公开化,主要是解决有权无责和有权无利的问题。把组织结构放平,把工作流程拉直,就自然而然的分散了权力,公开了权力;推倒部门墙,形成环套环,让弯曲的流程变直,让冗长的流程变短。现在社会上,往往有个别人,拥有的权力大得很,承担的责任却极少,出现了问题后或者无法追究,或者没有人敢去追究,那他会不会搞权力寻租?如果不搞权力寻租,会不会有积极性?我们这里会不会也是这样呢?这就是权力集中的坏处。
责权利主线在汉冶经营管理中的到底有多大作用呢?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列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以轧机为中心的劳动竞赛。
我们都知道钢铁行业有三大瓶颈,一个是高炉,一个是连铸,一个是轧机。这既是三个重点,也是问题集聚点,现场属性凸显,瓶颈属性凸显,因此,我们提出“以高炉为中心”,“以连铸为中心”,“以轧机为中心”。在汉冶生产过程中,轧钢厂曾经是瓶颈,要么炼出来的坯子轧不了,要么轧出来的板子废品多。当时即对轧钢厂进行了整
顿,整顿期间牢牢抓住了轧机这个主要矛盾,制定了“以轧机为中心”的劳动竞赛。
竞赛的办法是:3350线和3800线各三个班,每班各3名轧钢工。三班分成三档,按轧制节奏得分排名;三名轧钢工分为三级,按个人轧制节奏得分排名。这样共有九级,则设定九级工资标准,9名轧钢工根据排名拿相应级别的工资,一档一级工资最高,三档三级工资最低,最高是最低的三倍多。确定得分的核心标准是轧制节奏,有加分项目,也有扣分项目。得分项目分为轧制块数、规格、钢种(是否保性能);扣分项目分为质量、事故、工艺违规。拿每班最终得分之和除以每班轧制有效时间之和,就确定了轧制节奏得分。得分不设上限,最高的为一档,最低的为三档;每个轧钢工的轧制节奏得分,按同样方法核算,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首先,它解决了轧钢工的利,充分调动了轧钢工的积极性。过去轧钢工工资也很高,但就是不能调动其积极性,轧钢工既不注意提高自身素质,也不知道对标学习,原因很简单,干得好工资稍高一点,干得不好工资稍低一点,差别不大,利益分配不能体现优劳高酬、劣劳低酬。开展竞赛后,三个大班争夺一、二、三档,班内轧钢工争夺一、二、三级,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之间相差三倍还多。整个竞赛只追求一个指标——节奏,跟产量无关,无论当月轧1万吨,还是轧5万吨,最高得分者的工资都可以拿到7500元。通过竞赛机制与轧钢工的利益彻底联系起来,哪个轧钢工轧制节奏高,事故少,质量好,工艺违规少,哪个轧钢工的分数就高,所拿工资就高;如果只追求节奏而忽略质量,或事故,或工艺,那么得分必然会低,工资也就低。
其次,为了保障轧钢工的利,还授予轧钢工对等的权。想要轧钢工完成任务,就要授予他足够大的权力,让他对所有涉及部门都有奖罚权和人事调整建议权,甚至有考核厂长的权力,谁影响了轧钢工就处罚谁。如果轧钢工不能在烧钢工等辅助岗位工面前树立威信,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