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练习题
1、为什么说实践观点对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具有根本意义?
答:对马克思来说,实践的观点是思想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其哲学思想的建构原则。可以说,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来源和活力、目的和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因此,实践观点也可以说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根本动力。马克思的哲学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实践精神的精华,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的哲学活动基本是围绕实践展开的。他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实践去理解。他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这种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批判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是与时俱进的,是随着实践的变革而不断处于变革之中。因此,实践观点在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过程中具有根本意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答: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基本内容有:
1)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动力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们为了生存,必然要进行生产,产生共同的活动,形成一定的交往关系。这些交往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又对生产力的发展有重大的反作用。“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80)“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107)世界历史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长期交往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内在的根本原因。它们决定着本地区、本民族交往的发展水平和要求,也决定着各地区、各民族之间交往关系的发展程度。这
样一来,随着人们交往活动范围的扩大,民族之间的封闭状态和分工便被打破,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2)资产阶级是开创世界历史的主体力量
资产阶级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极大的生产力,从而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此做了十分中肯的评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95年版,P277)资产阶级通过发展大工业和开拓世界市场,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在世界范围内处建立联系,使得原先的民族的地域的狭隘历史限制被打破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扩大了。资产阶级在开拓了世界市场的同时,又带来了国家间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由此可见,资产阶级是开创世界历史的主体力量。
3)共产主义的实现有赖于世界历史的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深刻地阐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是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而要实现这一过渡,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和阶级条件。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具备三个相互依存的基本条件: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二是人们之间的世界性普遍交往,三是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类的普遍交往和无产阶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只有生产力发展了,交通工具发达了,人们之间的世界性普遍交往才有可能;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才能在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显示自身的力量。
3、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权威和自治的思想?
答:1)马克思恩格斯的自治思想:
自治在实质上意味着劳动者本人成为自己劳动的主人,他作为自由联合的生产者决定着社会共同体的整个发展,这样剩余劳动就真正成了必要劳动。简言之,自治就是历史性地克服当代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中存在的经济异化和政治异化。马克思的自治思想形成于1856年,即关于直接生产者、联合起来的工人管理生产和社会的观点。但是其丰富和完善却是在系统地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之后。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比较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自治思想。在他们看来,广大人民要想真正获得自治,就必须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使权利正真掌握在广大人民手中,人民才能正真实现自治。无产阶级统治的实质就是人民自治。
2) 马克思恩格斯的权威思想:
自治要想获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权威的存在。恩格斯曾说:“把权威原则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而把自治原则说成是绝对好的东西,这是荒谬的。权威与自治是相对的东西,它们的应用范围是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强调无产阶级自治的同时,也强调权威的存在。从本质上讲,权威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即便是消灭了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权威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也依然在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从实践层面讲,权威是产生与社会实践。人们在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必然服从一定的决策,收到一定意识的支配,我们所服从的意志就是一种权威。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不可能离开这种权威的存在。社会关系层面上讲,权威是普遍联系的交往形式。人们在社会、社区、家庭等集体当中与不同的人产生联系,发生交往,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权威,它把一定的意志强加给我们,有要我们服从。只要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受到强加与服从的双重影响。
4、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如何依据人的发展状况来描述社会形态演变的?
答: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的经典论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
第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的依赖关系,体现一种直接的社会关系。在这个社会形态中生产力极度落后。在这一阶段,商业、货币、交换等的逐步出现,生产力逐步得到发展,随后出现出现了第二种社会形态,即物的依赖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这时,人们从各种自然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独立和自由,人的社会关系也变得十分丰富和复杂,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第三个形态:个人的全面发展,此时的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人不是在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自身的全面性。这时候,社会的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高速发展。
5、如何理解马克思晚年所做的古代社会史研究对唯物史观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