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二版)第四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旦某个走过来的人符合那个整体形象,你会在近处看清细节,以便确定 这个人是不是你的朋友。
1.3 知觉的活动过程
(一)知觉链
知觉链是指组成知觉活动过程的五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人们形成正确知觉所 不可或缺的。 ① 外界环境。是指在环境中作为知觉来源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特征、位置 及其分布。 ② 中介物。外界环境中物体的各种属性,通过中介物(如光、空气、力、热等) 传递到人的感觉器官。 ③ 刺激物与感觉器官相互作用的过程。 ④ 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系统向大脑传递各种外界信息的过程。 ⑤ 大脑对传入到皮层相应透射区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的过程。
在知觉对象时,即使没有掌握事物的所有细节,只要具备组成对象的关键组成 部分,便可形成完整的感知。例如,在唱歌时,即使有个别走音现象,也仍然 能辨认出是哪首歌曲。
2.2 知觉的整体性
格式塔心理学家曾对知觉的整体性做过许多研究,提出知觉是按照以下规律形 成和组织起来的: 接近原则:两个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接、连续或相邻,可以造成人对 二者间的因果关系的知觉。 相似性原则:即在大小、形状、颜色或形状上相似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 觉为一个整体。
1.2 知觉的加工形式
(一)刺激驱动加工
刺激驱动加工也称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知觉的产生是基于大量的感觉信 息,由刺激直接引起的。例如,当你听到一段有特色的音乐,就能知道是 哪首歌。
持这种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感受器所获得的感觉信息就是我们知觉所需 要的一切,无须复杂的思维推理等高级认知过程的参与,我们就直接知觉 到了周围环境,而这种直接知觉环境的能力是由人的生物性决定的。
知觉
第四章
目录
CONTENT
01 知觉概述 02 知觉的基本特性 03 知觉的种类
第一节
知觉概述
1.1 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
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知觉不仅能反映个别属性,而且能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
动,按事物的相互关系或联系整合成事物的整体,从而形成对 该事物的完整映像。例如,人们对苹果的多种个别属性的信息 进行综合,加上经验的参与就形成了“苹果”的整体映像,这 种信息整合的过程就是知觉。
2.1 知觉的选择性
(二)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人从纷繁的刺激中主观地选择某些刺激并对其进行进一 步加工,被选择的刺激就是知觉的对象,而同时作用于 感觉器官的其他刺激就是知觉的背景。对象与背景相比, 形象清楚,好像从背景中突出出来,而背景则变得模糊 不清。
知觉对象和背景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着 转换,以保证有意义的事物成为知觉对象。
但吉布森认为,人们对事物的知觉并不像动作行为知觉理论所说的由运动导致知 觉,而是知觉指导了运动。
第二节 知觉的基本特性
2.1 知觉的选择性
(一)知觉选择性的概念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需要和兴趣,有目的地把刺激信 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 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由于知觉的选择性,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百度文库所有刺激并 不都进行反映,而只对其中某些刺激加以反映,这样才能 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些重要的刺激或刺激的重要方面,排除 次要刺激的干扰,从而更有效地知觉外界事物。
1.3 知觉的活动过程
(四)动作行为的知觉理论
动作行为的知觉理论由巴甫洛夫创立,该理论认为,知觉是知觉者借助动作行为 习得的活动以及在活动中习得的经验影响和指导着的知觉活动。例如,儿童在视 觉发展的早期阶段,眼球运动并不倾向于追随物体的轮廓线条,而是全神贯注在 面前的图形特点上,先是用手指来触摸和描绘某物体模式的轮廓,然后才用眼球 运动来代替这种手指的活动。
1.2 知觉的加工形式
(二)概念驱动加工
概念驱动加工又称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知觉者的经验、期望、动机引导 着知觉者在知觉过程中的信息选择、整合和表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 觉的过程和结果。例如,假设你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等朋友,你不必把每个 路过的人的身高、体重、年龄、头发颜色等与你朋友的特征相比较,相反, 你头脑中有一个你朋友的整体形象,你只要寻找与你头脑中那个整体形象 相匹配的人即可。
这些理论假设已在儿童、恢复视力的成年人以及脑损伤后重新获得视觉的患者身 上得到了证实。这说明活动及由动作行为而导致的学习经验对知觉活动来说是重 要的。
1.3 知觉的活动过程
(五)吉布森的知觉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的知觉理论认为,人们所知觉的环境是由具有结构的表面组 成的。
在观看三维空间的客观环境时,其表面是有结构的,它为知觉者提供了丰富的信 息,如鹅卵石街道、近宽远窄的火车轨道等,知觉者在认识这些结构表面的同时 确定该事物。因此,知觉有赖于一个人对事物结构的认识,又与一个人对事物结 构的认识水平有关。
构造主义知觉理论认为,有组织的知觉是从一个人的记忆中选择、分析并添加某 些刺激信息的过程,而不是格式塔知觉理论所认为的是大脑组织的“概略”规律 所引起的自然操作结果。当人们知觉外界物体的细微特性和特点时,往往借助记 忆中的过去经验作“任意选择”,因此,同样的刺激物可以由于知觉者各自经验 的不同而被构造成不同的知觉图像。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互相转化,而且互相依赖。
2.2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人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 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例如, 在绘画作品中,“刮风”现象一般都通过作品中的其他事物(如倾斜的树枝、 花木等)来体现。
1.3 知觉的活动过程
(二)格式塔的知觉理论 格式塔的知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威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他们认为,人的知觉具有主动性和组织性,并总是尽可能地运用简单的方法去
“整体”地认识外界事物,遵循“概略”规律并受神经系统的制约。
1.3 知觉的活动过程
(三)构造主义的知觉理论
构造主义知觉理论强调先前经验对知觉活动的重要影响,一个人把记忆中的先前 经验参与到由刺激所诱导出来的知觉之中,从而构造出某种知觉图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