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1课 先师孔子练习题第八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君臣的行为都应提倡“仁者爱人”
B、用“中庸”来协调“仁”与“礼”的关系
C、君臣的行为均应“顺从天意”
D、在君臣关系上应“忠君”但不“盲从”
【答案】:
【解析】:
下列关于孔子“仁”“礼”“中庸”关系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礼是立国立身的基础
B、仁礼结合,礼体现仁的精神,仁有礼的约束
C、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主张“性恶论”
【答案】:
【解析】:
C、东西文化交流自孔子时代就已展开
D、两人的思想均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答案】:
【解析】: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战国时期的(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
【解析】:
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大力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行为,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答案】:
【解析】:
关于孔子“礼”的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
B、从广义的角度讲,是指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C、“克己复礼”和“正名”是实现“礼”的方法
D、“礼”从本质上是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答案】:
【解析】:
孔子在《礼记·表记》“……故君命顺(顺民情天意),则臣有顺(顺从)命;君命逆(违背民情天意),则臣有逆(违抗)命。”这里孔子强调的观点是( )
——《亚里士多德全集》
请回答:
依据材料概括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人思想差异的原因。
为了传播他们的思想,他们采取的共同方式是什么?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我们对他们的思想应该如何评价?
【答案】:
【解析】:
下列属于孔子的思想的有( )
A、主张“仁者爱人”
B、提倡“为政以德”
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答案】:
【解析】: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亚里士多德说:“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都主张以德治国
B、都强调中庸之道
C、蕴含着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D、体现道德在不同方面的价值
C、无仁则无礼,无礼则无仁
D、中庸是协调仁礼关系的恰当方法
【答案】:
【解析】:
普罗塔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孔子也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普罗塔戈拉的思想受到孔子的影响
B、二者思想都体现了古代的人文精神
——《论语》
材料2:城邦的公民显然彼此是兄弟,但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神用金子创造了具有统治能力的统治者,用银子创造了武士,即统治者的辅助者,用铜和铁创造了农夫和匠人。
——柏拉图《国家篇》
材料3:假如公正是少数人的意愿,就会出现暴君,假如公正是以数目取胜的多数人的意愿,他们就会行施不公,没收少数富人的财产……人们应该选取中庸,既不过度,也不无及。
——摘编自王岚《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
根据材料,概括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
【答案】:
【解析】:
在年届七旬之际,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人生都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约在70岁左右,孔子终于回到了鲁国。三年后,73岁的孔子告别了这个世界。……在最后的三年时间里,“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根据《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记述,孔子在这个时期的文化活动主要包括:
【答案】:
【解析】: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忠、信”都属于道德教育范围之内,“文”有一部分属于道德教育,一部分则属于文化知识教育。苏格拉底的思想是针对当时雅典的道德堕落提出的,德育自然也就成为其教育的主要内容。但两者在内容上又有所不同。孔子要求学生做一个“贤人”贤人的标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孔子所谓的道指两个方面:一是忠,二是恕。德的内容更加广泛,孔子着重于个人修养,主要表现在孝、悌、忠信等品德上。“仁”就是“爱人”,孔子还重视“礼”强调等级名分,尊卑长幼之序,同时其教育内容中宗教成分较少,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特点。苏格拉底的德育内容多是从“认识自己”这个角度出发的,其思想的基本命题有三:“知识即道德”“守法即正义”和“自制是道德的基础”,且内容上有较多的宗教色彩。当然,在他们道德教育的内容上也有相同的,如:孝、友爱兄弟、友誼等等。还有一点就是,孔子的道德教育多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与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也有不同。即除政事、道德外,苏格拉底主张学一些有关天文、数学、几何的日用知识。他更强调知识本身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未来的政治领导人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A、孔子依靠法制维护市场秩序
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
C、孔子反对商业欺诈
D、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答案】:
【解析】:
以下两幅图分别是明朝人绘制的孔子讲学图与拉斐尔于1509——1510年绘制的亚里士多德讲学图。从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孔子强调“礼”,亚里斯多德主张和谐
B、孔子强调专制,亚里斯多德主张民主
整理古代的典籍:《诗》、《礼》、《乐》、《书》、《易》、《春秋》;
晚年孔子还在教育方面花费了较多的精力。《史记》上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那是公元前399年的春天,70岁的苏格拉底被人控告。原告……控告苏格拉底犯有两项罪行:一是渎神或慢神,二是蛊惑败坏青年。为了审理这个案件,雅典城邦依法组织了一个包括501人的审判官团队。……对苏格拉底做出了有罪判决。……判处苏格拉底死刑。……按照当时的惯例,苏格拉底原本可以免除一死。……这位70岁的老人没有做出其他选择,而是选择了死亡。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1课先师孔子练习题第八篇
费尔巴哈说:“中国的圣人孔夫子说:‘凡一个人的心地诚实,他保持对他人如同对自己一样的思想方式,他不离开人的理性本性所赋予的那种义务的道德规律,所以他就不把自己不愿别人向他做的事施诸别人’。”费尔巴哈所阐述的孔子思想主要是( )
C、孔子讲学强调灌输,亚里斯多德主张双向交流
D、明代注重等级礼仪,文艺复兴看重自由平等
【答案】:
【解析】:
有学者将孔子及其学说的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落魄的政客②著述整理文化典籍③全球祭孔风光一时④君主专制的护符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喻中《七旬圣贤的境遇——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
阅读上述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而无耻(羞耻之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
A、仁
B、中庸
C、礼
D、天理
【答案】:
【解析】: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
A、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