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抗心律失常药 (ne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帕米,但两者不要合用。
74
2、房颤、房扑:先用洋地黄制剂转
律,再用奎尼丁恢复窦性心率,预防 复发可加用或单用胺碘酮,控制心室 频率用强心甙或加用维拉帕米或心得 安。
75
3、房性早搏:多数房早没有症状,无
需治疗,60%左右的正常成人可见
房早,如房早诱发心悸或阵发性室 上性心动过速,则需治疗——首选心 得安、维拉帕米、胺碘酮,无效则 选奎尼丁、普鲁卡因胺。
冲动起源处传导至整个心脏的性
质——动作电位0相去极化——速
度与幅度大,传导快——由Na+内
流。
16
3、有效不应期:0相至3相内膜 电位恢复到-60mv,心肌受到剌激不 产生可扩布的动作电位叫有效不应期 (ERP)——反应快钠通道恢复开放 的时间——在一个APD中,ERP 长,——心肌不起反应时间长——不 易发生心律失常。
48
(二)IB类药物
49
利多卡因(Lidocaine)
1、药动学特点
口服吸收良好,但首过效应明显, 且胃粘膜剌激性大——iv给药;分布 广泛,经肝脏脱乙酰基分代谢失活, 主要经肾排泄。
50
利多卡因(Lidocaine) (2)
2、药理作用 直接选择性作用于心脏的希氏束
蒲氏纤维系统,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Na+内流
K+外流
51
(1)降低自律性 促进3相K+外流——最大舒张期电位 绝对值升高 阻钠内流——4相自动去极化速度下 降
52
(2)改善病变区的传导:大剂量
与心肌细胞外液中K+浓度有关:
细胞外液K+浓度高(心肌缺血)——减
慢传导的作用——变单向阻滞为双向阻
滞;
当细胞外液K+浓度低——可使病变区传 导加快——消除单向阻滞而消除折返。
第二十二章 抗心律失常药
1
[目的要求] 1.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
代表药。
2.掌握利多卡因、奎尼丁、维拉 帕米、心得安的作用机理、作用、 用途及不良反应。
2
心律失常:心跳频率和节律的异
常。
3

缓慢型: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

室传导阻滞等——阿托品或异 丙肾上腺素; 快速型:房、室性早搏、心动过速、扑 动、 颤动等——快速型抗心 律失常药——简称抗心律失 常药。

27
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迟后除极与触发电位
早后除极与触发电位
28
(二)冲动传导障碍
折返激动:
折返:冲动经传导通路折回原处 而反复运行的现象
29
A
冲动传导障碍 A
C
B
C
B
30
正常:蒲氏纤维AB和AC支
同时传导冲动达到心室肌BC,激
发传导和收缩,而后冲动在BC段 内各自消失在对方的不应期内;
31
(1)单向传导阻滞
36
(四) 改变ERP及APD而减少折返
1、APD 但ERP ,ERP/APD——阻钠
内流——奎尼丁 2、APD 但ERP ,ERP/APD增加——
利多卡因 3、促进邻近细胞ERP由不均一趋向均一
37
二、分类
根据其作用机制,抗心率失常药可分 为四类 IA I 、阻钠内流药 IB IC II、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III、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IV、 阻钙内流药 V、其他
53
(3)缩短不应期:能促K+外流——缩短
ERP和APD,使ERP/APD增大,相对
延长有效不应期而消除折返。
54
3、临床用途
为窄谱抗心律失常药——仅用于
室性心律失常,特别适用于危急病例。
55
利多卡因(Lidocaine) (5)
4、不良反应
较少而轻微。主要是CNS症状, 有嗜睡、眩晕,大剂量引起语言障碍、 惊厥,甚至呼吸抑制,偶见窦性过缓、 房室阻滞等心脏毒性。
间延长——ERP和APD延长 不同程度抑制K+、Ca2+通道
42
(2)植物神经: A、抗胆碱作用——迷走效应降低 B、α受体阻断作用——BP下降—— 反射性交感兴奋。
44
4、临床用途
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房性(房颤、房扑) 室性(室性心动过速)
房室交界性
46
5、不良反应
安全范围小,治疗血药浓度接近 中毒血药浓度: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 低血压等——外周植物神经作用; (2)过敏反应:药热、皮疹、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等过敏反应。 (3)久用还有金鸡钠反应:耳鸣、失 听
4

Cardiac electrical activity
5
6
Atrial flutter(房扑)
7
Atrial fibrillation(心房 纤颤)
8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室颤)
9
第一节
正常心肌电生理
一、正常心肌膜电位
静息膜电位:内负外正(-90mv); 动作电位 :受到刺激时,产生去极 化,分为0-3相;
33
二、抗心律失常药作用机制
(一)降低自律性
最大舒张期电位:3相K+外流
4相去极化速度:
Na+内流、
Ca2+内流减少
34
(二) 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早后 Ca2+ 阻钙 钙拮 除极 内流 内流 抗剂
迟后 除极
Na+内流 Ca+内流
阻钠内流和 阻钙内流
35
(三) 改变膜反应性而改变传导性 增强膜的反应 取消单向阻 苯妥 性改善传导 滞消除折返 英钠 减弱膜的反应 变单向阻滞 Na+内 奎 性减慢传导 为双向阻滞 流减少 尼丁
5、 不良反应:多方面。 (1)长期应用可引起甲亢或低下; (2)影响肝功能;肝炎; (3)胃肠反应; (4)其他:如组织的纤维化,且肺最严 重; (5)与其他类抗心律失常药合用可能互 相增强作用,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甚至停搏。
68
四、IV类药——钙通道阻滞剂
69
WHO于1987年公布钙拮抗剂的分类:
56
苯妥英钠:与利多卡因相似。
57
(三)IC类:明显阻滞钠通道
普罗帕酮
在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会导致心律失
常——增加病死率——仅用于危 急病例。
58
二、β-受体阻滞剂
59
心得安(普萘洛尔Propranolol)
(1)

阻断β-受体:
1、降低自律性,心率减慢——尤其是运动
或情绪激动时明显;
60
2、大剂量时膜有稳定作用——减慢传导
17
有效不应期
1 2
0 3
0 4 -90
ERP
APD
18
(四)快反应和慢反应电活动
1、快反应细胞:传导系统细胞 (房内束、室间束、蒲肯也氏纤维) 的膜电位大(负值较大),除极速率
快,传导也快,呈快反应电活动,其
除极由Na+内流所促成。
20
心肌细胞类型

非自律性细胞:
能收缩,数量多。

自律细胞:
3 、 治 疗 浓 度 缩 短 浦 氏 纤 维 的 APD 和 ERP,高浓度则延长之。对房室结
ERP有明显的延长作用。
61
4、临床应用: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1)室上性心律失常,包括房颤、 房扑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室性心律失常:对室性早搏。
62
三、III类药——延长动作电位时 程药
极后所发生的除极,
特点:频率较快,振幅较小,呈振 荡性波动,膜电位不稳定。 触发活动:由于在后除极时膜电位不稳 定,容易引起异常冲动发放,这称 为触发活动。
26
早后除极:2或3相中,主要由Ca+内 流增多所引起; 迟后除极:4相中,细胞内Ca+过多 诱发Na+短暂内流所引起。
——异常冲动的发放增多——心律失
假如AC支发生单向传导阻滞(上
传下阻滞而下传上不阻滞)冲动只能
沿着AB下传至BC,再由下至上通过
阻滞区折返传导,再由AB至BC,这
样一个冲动就会多次激活,形成心律
失常;
32
(2)邻近细胞ERP不同也可形
成折返:如果AC支不应期延长,AB
支冲动传到心室肌则传不过去而形成 折返,继续向AC支传导——多次激 活AC支——心律失常。
(4)3相:快速复极末期,K+快速外流。0
至3相的时程合称为动作电位时程
(APD);
14
二、复习几个概念
1、自律性:
(1)最大舒张期电位——3相K+外流;
(2)阈电位——心肌细胞发生去极化 的电位; (3)4相自动去极化速度——Na+内 流,K+外流,Ca2+内流所致,
15
2、传导性:指的是将冲动由
不能收缩,数量少。
– 快反应细胞 – 慢反应细胞
21
(二)快反应和慢反应电活动
2、慢反应细胞:窦房结和房室结细
胞的膜电位小,除极慢,传导也慢,呈慢
反应电活动,除极由Ca2+内流促成;动
作电位0相峰值小;最大舒张期电位小, 约为-70mv;当4相自动除极达到阈电位50mv时便可产生动作电位;1、2、3相 无明显分界。
苯烷胺类:维拉帕米
钙拮抗剂
选择性
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尼莫
地平、尼群地平
地尔硫卓类:地尔硫卓
非选择性 钙拮抗剂 氟桂嗪类:氟桂嗪、桂利嗪 普尼拉明类:普尼拉明 其他类:哌克昔林等
70
维拉帕米(Verapamil,异博定)
(1)
阻钙内流: 1、窦房结4相自动去极化速度减慢,降低自 律性 2、0相窦房结和房室结去极化速度减慢,传 导速度减慢; 3、2相复极化时间延长, 延长慢反应细胞 的有效不应期。
22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
和分类
23
一、心律失常的形成
(一)冲动形成异常
1、自律性增高
3相K+外流减少——最大舒张期电位
绝对值减小;
4相去极化速度加快
24
自律性增高
4相除极速度加快 —Na+或Ca++内流加速 —K+外流受阻
阈电位 最大舒张电位
25
2、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后除极:是在一个动作电位中继0相除
63
胺碘酮(Amiodarone,乙胺碘呋酮) 药理作用: 阻滞Na+、 Ca2+ K+通道 α、β受体阻断作用。
64
1、降低窦房结和浦氏纤维的自律性
(1)阻断β受体
(2)钙通道阻断 (3)钠通道阻断——4相去极化速
度减慢;
65
胺碘酮(Amiodarone,乙胺碘呋酮)(2)
2、减慢传导速度——0相钠离子内流减少,
76
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突然发作 的或突然中止的阵发性快速而规则的 心律失常,先是用兴奋迷走神经的方 法如用压舌板剌激悬壅垂、深呼吸、 按压一侧的颈动脉窦、压迫眼球等, 如无效——选用维拉帕米、心得安, 也可用胺碘酮、奎尼丁。
77
5、室性早搏:最常见于冠心病、风 心病、高心病、心肌病及洋地黄 中毒 ——治疗原发病——利多卡因、苯 妥因钠等;
38
第三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一、钠通道阻滞剂 (一)IA类 适度阻钠内流
40
奎尼丁
(Quinidine)
1、来源:茜草科植物金鸡钠树
皮所含的一种生物碱。
41
2、药理作用 (1)适度抑制Na+内流——结合钠通道蛋白
0相去极化速度减慢——传导减慢
4相去极化速率减慢——自律性下降
钠通道失活后恢复开放所需要时
10
心肌细胞膜电位
11
1 0 0
2
3 4
-90
12
(一)静息膜电位(4相)
Na+内流
K+外流 Ca2+内流 快钠通道 电位。
13
阈电位
引起动作
(二)动作电位
(1)0相:除极期,Na+快速内流;
(2)1相:快速复极初期,K +和Cl-短暂外流;
(3)2相:平台期,缓慢复极期,Ca2+及少
量Na+经慢通道内流,K+外流和Cl-内流所致;
78
6、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利多卡因、 普鲁卡因胺、美西律等;
79
7、室颤:利多卡因、普鲁卡胺。
80
抗心率失常药物的选用
表: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应用比较
心律失常 房颤,转律 预防 控制室率 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 房性早搏 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 强心甙中毒 致各种心失常 奎尼丁 利多 卡因 2 0 3 0 0 0 2 3 3 3 1 0 0 4 3 3 苯妥 因钠 0 0 0 1 1 2 2 3 普萘 洛尔 1 2 2 3 3 1 1 2 胺碘酮 维拉 帕米 2 1 0 2 0 3 2 2 2 1 0 4 2 2 1 0
窦房结钙内流减少;
3、明显延长心房肌、心室肌和浦氏纤维
的APD、ERP,——阻K+外流和阻
钠内流,这一作用比其他类抗心律失
常药强。
66
胺碘酮(Amioarone,乙胺碘呋酮)(3) 4、 临床用途:为广谱抗心律
失常药,可用于各种室上性和室
性心律失常——尤其对心绞痛伴 心律失常者优。
67
胺碘酮(Amioarone,乙胺碘呋酮)(4)
71
维拉帕米(Verapamil,异博定)(2)
4、主要是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对于房室
交界性的心动过速效佳,对房颤和房扑
亦有效;
5、抗心绞痛和高血压作用——冠心病和高血 压并发心律失常者 6、不良反应较轻,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及心 功能不全者禁用。
72
第四节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选用
73
1、窦性心动过速:应针对病因进行 治疗,需要时一般选用心得安或维
47
(4)心脏毒性:治疗浓度可致传导减慢, 高浓度致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心脏停搏;异 位节律升高——心动过速、室颤; 晕厥或猝死(最严重)——患者可见意识丧失, 四肢抽搐、呼吸困难,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 过速,甚至室颤而死亡——高度传导阻滞 抢救:
1、人工呼吸、呼吸机、心脏挤压,除室颤;
2、异丙肾上腺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