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认知是脑与神经系统产生心智的过程,人类的学习与认知是以语言为载体、以思维为特征的学习与认知。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法。学习和认知可以分为动物的学习和认知、机器的学习和认知以及人类的学习和认知三个层次。我们以语言、记忆、思维和创新4个标准来区分三个层次的学习和认知。研究人类的学习和认知有助于理解动物和机器的学习和认知。人类的学习和认知以语言为基础,语言知识积淀为文化。因此,人类的学习和认知受到语言和文化的双重影响。本研究展现我们对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的理解,然后我们建立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模型,最后展示本团队在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高阶认知)的实验研究方面的一些工作。
认知和高阶认知
从脑和神经系统产生心智的过程叫认知。因此,不仅人类有心智和认知,动物也有心智和认知。
那么,人类与动物的心智和认知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人类的心智和认知是以语言为载体、以思维为特征的心智和认知。人类认知也称为高阶认知(higher-order cognition)。
1.语言
2.思维
3.高阶认知的重大发现和研究现状
以上研究都是在高阶认知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
4.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的一些成果
清华大学认知科学研究团队多年来坚持高阶认知的研究方向,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蔡曙山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当前认知科学中的重大理论与应用研究”,最终成果《人类的心智与认知》从“认知的神经科学基础”、“心理与认知”、“语言与认知”、“逻辑与认知”、“认知与决策”、“文化与认知”六个方面来研究人类的心智与认知。全书共18章,由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反映了本团队在高阶认知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团队近期的一些实验研究将在稍后介绍。
三个层次的学习与认知
前文说明,动物和人类都有心智和认知。在他们之间,还有机器的心智与认知,尽管机器的心智和认知仅仅是对动物或人类的模拟,但这已经形成人工智能广泛的研究领域。学习是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动物、机器和人类都有学习的心智行为。动物、机器和人类的学习与认知是不同的。三个层次的学习与认知可以用语言、记忆、思维和创新四个标准来加以区分,如表1所示。
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人类的学习和认知是凭借语言和思维来进行的,动物的学习和认知却只能依靠记忆和行为反应来进行。第二,动物是没有思维的,因为动物语言不能产生和使用抽象概念,判断和推理更无从谈起。机器的思维只是对人类思维的模拟,正如塞尔(john r.searle)的“中文房间”模型所揭示的那样。人类使用表意的符号语言,能够产生和使用抽象概念,并在概念的基础上形成判断,进行推理。人类是思维的动物,我思故我在。第三,因此,只有人类的学习和认知具有创新性。
以语言和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学习与认知模型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经说,思维的限度就是语言的限度。
1.语言决定思维:沃尔夫假说
“语言决定论”假说来源于沃尔夫在火灾保险公司工作时的经验。他在处理火灾保险时发现,有些火灾是因为有人将烟头扔进空油桶造成的。沃尔夫发现,贴在油桶上的标签“空
桶”导致人们相信这些桶是安全的,而实际上这些桶里充满着爆炸性气体。这就使他产生了语言决定论的想法:语言标签决定了我们的思想,这就是后来形成的“语言决定论”假说的基本信条。它的强表述是:语言完全决定思维。
“语言相对性”假说则主要根据沃尔夫对印地安语的研究。他发现印地安语明显不同于欧洲语言。这使他相信印地安人的思维方式也会与北美的新欧洲移民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不唯语言决定思维,甚而不同的语言会迫使说话者以不同的方式思维。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要说明美国印地安语与标准常态欧洲语(standard average european, sae)的不同特征,以及说这两种语言的人的不同思维方式。
沃尔夫相信,说不同语言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思维。他认为不同语言里所包含的文化概念和分类会影响语言使用者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也就是说,不同语言的使用者会因语言差异而产生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的不同。这种区别表现在特别的和一般的两个层次。他的著名例证是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关于雪的语词有很多种,它们被用来描述不同类型的雪,而这些不同类型的雪对爱斯基摩人的生活非常重要。沃尔夫证明,在爱斯基摩语中存在的这些不同语词使爱斯基摩人以不同于欧洲人的方式来对雪进行思维。更一般地说,沃尔夫证明对于基本的概念如空间、时间和因果性,印地安人与欧洲人有完全不同的想法。例如,居住在亚利桑那州东南部印第安村庄的霍皮人(hopi)认为时间是循环的,而世界的基本成分是事件而不是对象。沃尔夫的理论不同异常之处在于,他认为他的这些怪异的想法是可以用霍皮语的性质来解释的。
其实,任何一种语言都很容易找到不同于其他语言的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也能够提供支持沃尔夫假说的证据。例如,汉语中称呼父母兄弟亲戚的语词是世界上各种语言中最丰富的。如果“四世同堂”的话(这在中国很普通,可惜现在只见于小城市或农村),这些称呼会包括:曾爷爷、曾奶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妻子;儿子、儿媳。父母一辈的亲戚有:伯伯、伯母;叔叔、婶婶;表叔、表婶;姑姑、姑父;姨妈、姨父;表姨妈、表姨父;舅舅、舅母;岳父、岳母;公公、婆婆;继父、继母。同辈的亲戚有:兄弟姐妹、堂兄弟、堂姐妹;表兄弟、表姐妹;舅子(内弟)、内弟媳;姐夫;下一辈的亲戚有:侄儿、侄女。
这只是四代之内的称呼。下面是中国人常说的“祖宗十八代”的称呼:鼻祖、远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母、子女、孙、曾孙、玄孙、来孙、?孙、仍孙、云孙、耳孙。
老外对这种表述和关系恐怕是一筹莫展。这样复杂的血缘和亲戚关系,恐怕只有一字一义的汉语才能表达,恐怕也只有重视血缘和亲情的中国人才需要表达。曾爷爷用英语说是grand-grand-father,那么太玄太上太曾祖爷爷就要连说18个grand再加father了。其实,完全不用担心英语中这样的表述,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文化背景,也没有这样的语言,他们不需要表达这样的关系,除非是翻译。这是沃尔夫假说的一个推导:各种语言之间从本质上说是无法相互翻译的。
2. 语言和思维形成文化
沃尔夫假说在汉语里得到很好的支持:语言形成文化,语言和文化决定思维。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她的根基是象形表意的汉字。自秦统一文字以来,她成为两千多年中华文明和中国大一统的根基。在这个中华文明圈里,东西南北中不同的人可以说不同的方言,但并不妨碍任何两个方言区的中国人之间的沟通:他们只需要坐下来写汉字。自秦统一文字以来,中国传统汉字(繁体字)的字形保持不变,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直接阅读两千多年以前的文献(汉字简化以后,这种联系遭到了阻断)。
自汉以后,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的思想价值体系。而儒家学说的形成和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光大,也都是与汉字密切相关的。例如,儒家核心思想祖宗崇拜,就是凭借上述汉语里特有的文字来传播的。如果没能这些中文语词,很难想象中国人如何去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