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一部分归因
一、归因的定义及其分析
二、归因理论
三、归因偏差
四、影响归因的因素
五、归因的效果
六、归因训练
一、归因的定义及其分析
所谓归因,又称行为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和推导其原因的过程。
目的
了解事件和行为发生的原因,
可以预测,评价人的行为,
有利于控制环境和行为。
2
归因这种心理现象
在生活中十分普遍。
3
何时归因?
4
1.当出乎意料的、
不寻常的事发生时
2.负性的事件
2007年8月22日凌晨,年仅19岁的姐姐
婷婷在精神病医院,用一个枕头亲手捂死
了自己的妹妹涓涓。
3.对个体很重要、但又不
太了解、肯定的事
7
总之,行为归因是社会认知的重要内
容,它标志着对自己或他人的认识和
评价向深层发展,意味着从对人的外
在特征和属性的认识,到进一步对社
会行为内在原因进行推断。
二、归因理论1、海德的归因理论
2、琼斯和戴维斯的一致
性推断理论
3、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4、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5、顺序阶段模型
6、反常条件关注模型
7、泰勒和克洛克的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9
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
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
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
海德还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一是共变原则,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
二是排除原则,它是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10
琼斯和戴维斯的一致性推断理论(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
该理论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我们可以把事件归于他人的内在特质,即人格、态度、心情等。
琼斯等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不一定与他的人格、态度等内在品质相对应。
琼斯等人提出了两个条件:
一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
二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性。
11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行为的原因可分为三种: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及行动产生的环境。
要找出行为的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
A.一致性信息: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相一致。
若是,一致性就高。
B.一贯性信息:即行动者的行为在其他时间、地点是否
第 1 页共1 页
第 2 页 共 2 页
也发生。
若是,一贯性就高。
C. 特异性信息:即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也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
若是,特异性就低。
12
13
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认为人们用于解释成败的原因可用下列三个维度加以分类与描述:
(1)内因---外因。
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能力、努力等。
外因包括个人之外的所有原因,如环境因素、运气、任务难度、他人帮忙等。
(2)稳定---不稳定。
即原因是长期稳定的,还是变来变去的。
(3)可控制性。
即一个原因是否在个人的控制范围之内。
15 案 例
如果某学生以前考试都得高分,这次考试又得高分,但其他学生这次都没考好,那么,我们大都会认为这个学生一如果这个学生以前考试都考得很好,这次却没考好,而其他人都考得不错,这时,我们会认为是他努力不够。
条件中,如果某一条件比较突出、比较异常,那归因者就会把行为事件的发生归于它。
而那些经常保持不变的条件不会被作为事件的原因,即使它们对事件的产生也是必要的。
希尔顿(D .L .Hilton)等人于1986年提出 18 案 例
小张期末考试不及格,其他人都及格了,那小张就突出了,他自身就是不及格的原因了。
当小张数学不及格,其他科目都及格了,那数学这个科目就变得突出了,小张不及格的原因就可能是因数学太难或
老师教的不好。
如果两个或更多的条件同时变得突出,那它们就一起成为行为与事件的原因。
如全班只有小张没有及格,而且小张只有数学没有及格,那么小张数学能力太差就是原因了。
19
泰勒和克洛克的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每个人对于社会事物如何运转操作都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图式。
这些先入为主的观点,往往决定我们对于所面临的环境的不同解释,即影响我们的归因。
社会图式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个人图式、角色或群体图式、事件图式。
20
21
三、归因偏差
上述归因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归因是一个合理的有逻辑的过程,其结论应该是可信的。
然而,人们在许多情况下发现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是武断地、不合实际的偏见,即归因偏差。
归因偏差包括:认知性偏差;动机性偏差;性别偏差;归因的个体差异。
22
1、认知性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倾向于从行动者的内在属性方面去归因。
(2)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观察者更多地从行动者的内在属性上找原因,行动者更多地从外在的情境去找原因。
(3)显著性与获得性错误——那些显著的容易获得的信息容易被我们认为是行为的原因。
(1)人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能对自己的行动负责。
(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他因素往往更突出。
基本归因错误
产生的原因
这种差异
可能是由于(1)行动者较注意周围的环境,观察者更注意行动者。
(2)观察者对行动者的过去了解少,只注意现时现地。
23
2、动机性偏差
动机性偏差——目的是为了维护自我的价值
(1)自我服务——把成功归结为是内在的原因,而把失败完全归结为外在原因。
(2)自我设阻——自己设立一个阻碍,万一失败了,就把失败归结为这个阻碍所造成的,从而避免了从内部归因。
24
3、性别偏差
动机上的偏差
观念上的偏差
任务标签上的偏差
25
4、归因的个体差异
研究表明,人们对事件、结果(如成败)的归因存在稳定的倾向与个体差异。
罗特(J.B.Rotter)于1966年提出了“控制源”这一概念,旨在对个体的归因差异进行说明与测量。
他把个体对结果的解释分为两种——内因与外因,相应的,个体也有内控者与外控者之分。
内控者认为结果的产生取决于自己的行动、能力与努力;外控者认为是运气、命运、或强有力的他人控制着结果的好坏。
这种不同的归因方式进而影响着个体的情绪、动机与行为。
如内控者会更加努力,成就动机会更高,但失败时会责备自己;而外控者则可能会放弃努力,听天由命,会把失败的责任归于外部因素。
26
5、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
社会生活中有一些自然现象,本来并不具有社会意义,但人们也往往作拟人化的归因。
27
四、影响归因的因素
第 3 页共3 页
(一)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关系
(二)扩大效应
(三)折扣原则
(四)观察者对行为者的初始预期
28
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关系
研究案例:琼斯等人的一项研究支持了这一点。
他们安排一个同伴参加被试的工作小组。
这个假被试是小组中唯一的失败者,在第一种情况下,假被试的失败导致全体工作人员都得不到奖金,在另一种情况下,假被试的失败只使自己得不到奖金,并不影响其他人的所得,尽管假被试在两种情况的工作成绩完全相同,但被试们在前一种情况下比在后一种情况下给予假被试更多不好的评价,认为他不可靠、不可信、能力差。
结论:当行为者的行为影响了观察者本身,行为者就与观察者有了利害关系,利害关系会影响观察者对该行为的归因判断。
29
扩大效应
扩大效应是指行为者的行为结果越是不利于行为者自身,人们越倾向于对行为者的行为作内因的归属。
例子:一位大学生毕业后放弃了条件优越、待遇优厚的外企工作,毅然只身到贫困地区支教,那么,人们多认为他心怀国家发展、思想境界高尚,也就是归为他的人格品质因素。
30
折扣原则
观察者对行为者的归因判断,可能考虑了几个假设的原因,原先想到的原因,会因其它看起来似真原因的出现而被推翻或打折扣,这就是归因中的折扣原则。
实验:在一项实验中,各让一半的被试分别说服两个人献血给红十字会,这两个人实际上是由一个人扮演的。
这个人对各一半的被试分别扮演两个不同的角色,一个是地位高的大学教授角色,一个是地位低的普通大学生角色,此“两”个人都答应献血了,但是被试认为那位“大学生”之所以答应献血是由于被他们说服的原因(外因归属),而那位“大学教授”确是自动献血的(内因归属)。
这项研究表明,低地位使内在归因的判断打了折扣,高地位使外在归因的判断打了折扣。
31
观察者对行为者的初始预期
观察者对行为者的初始预期也会影响归因。
当行为者做出与观察者预期不同的行为时,观察者倾向于作与行为对应的内在归因判断。
影响归因判断的预期形式可分为两种:
1.类别基础的预期。
2.规范预期与利己预期。
32
五、归因的效果
归因对行为及其结果作出了解释,但是归因的影响不仅仅限于此。
它会影响人们的心理适应、情绪和动机。
另外人们通过归因形成对未来行为的期望和信念等,进一步影响人们接下来的行为。
33
六、归因训练
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
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
稳定---不稳定
普遍---特殊
本性---情景
34
1.错误归因训练
用不准确的归因代替准确的归因。
2.再归因训练
强化矫正法
观察学习法
团体发展法
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35
第 4 页共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