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禅境与意境理论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的禅境与意境理论

杨矗

内容摘要

对禅境的遮蔽是我国当代意境理论的重大缺憾,这集中反映在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顾祖钊著的《艺术至境论》中。中国古代意境理论是比较重视禅境的,这从意境理论的两大源头《道德经》、《易经》即已显端倪。中国的意境理论在其潜匿期、孕育期、形成期、发展期、总结期五个阶段中,所呈现出的正是一个不断禅化的历史。至近代,王国维虽以西释中,对意境理论做了集大成式的总结和创造性的提升,但仍‚独标境界‛,仍未离开禅化之途。而从宗白华始,重心才有所偏转,其着眼于现代文化人格的建构,进而在中西会通的视野中,把意境进一步节奏化、生命化,以期弥合近现代以来精神与生命、动力与结构的矛盾。但其对中国艺术‚空间意识‛的阐解无疑仍是禅意化的。而今人顾祖钊的理论则明显地排斥了禅境谱系,构成了对中国意境理论的严重遮蔽。并且是作为高校文科教材的内容,在广为流布。更有迫切加以矫正、补救之必要。王维的禅境是中国艺术意境的宝贵的文化基因、审美基质,其基本特征是:以自然为‚身体‛、为场域,以寂静为魂魄,以永恒本体的诉求为目标,以感发、顿悟、妙悟为方式,以‚以无意为佳‛的冲淡、淡远为境态,它理应成为中国意境的重要基质和类别,是中国意境理论现代诠解、重建的宝贵资源。

关键词意境禅化王维禅境

意境是我国特有的美学范畴,是我国抒情类艺术形象的至境形态,或曰最高的形象境界。而对其理论命名、理论指认、理论总结、概括,或曰意境理论体系本身的系统建构,在我国文艺学、美学的历史上,也有一个创造、发展、完善的过程,其完善和科学的程度既同艺术意境的实际的实践形态有关,同时也同诗学理论体系本身的建构有关。这是一个永远朝未来开放的对话过程,必然允许不同历史语境的不同阐释的不断介入,但任何新的对话性‚重建‛,也都必然要以对原文本的尽量还原为前提,尽管绝对的还原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主观的选择和遮蔽也就是无法避免的正常现象。故而不断地去蔽以求还原,不断地对对话进行新的再对话,以向应然态的、合理的、理想的建构目标趋近,也就相应地显得十分必要和可能。我国意境理论的建构正是这样一个对话性的过程,其实际状况会存在如下几种可能:要么实现对实践的合理镜构(是尽可能的、对应性折射的镜像建构);或者是理想性的提升、完善;要么可能是破损性的、缩小了的、有很多缺漏性的理论改写,甚或形成某些严重的扭曲、遮蔽。我认为后者恰恰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意境理论的现实,其最大的缺漏、遮蔽对象非他,正是以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创作为典型代表的‚禅境‛,我认为被王维诗歌特别强化、凸显出来的禅境是中国艺术意境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基因,是意境及其理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或曰本质性的品质维度,同时它也是中国艺术意境的一个极其宝贵的特殊类型,当代意境理论体系理应补进这一宝贵的脉系。

客观地看,中国古代的意境理论本来是比较注意对禅境资源的积极吸纳的,尽管其重视的程度和理论化的效果仍嫌不够理想。但现代以降的当代,却严重地失掉了这一脉系、维度,这集中反映在童庆炳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文学理论教程》和顾祖钊著的《艺术至境论》中。其实,《文学理论教程》中‚意境理论‛的撰稿人也是顾祖钊先生。因此,无论是‚教材‛,还是他个人的那本专著,在意境理论的专门论述中,都有意无意地严重地排除了(失掉了)禅境这一理论要素、谱系、维度,尽管其理论‚重建‛已相对比较完善,已具有相当的体系

性,如把意境的美学特征总结为:意与境浑;境生象外;自然之美。把意境的本质特征概括为:情真景真的真实特征;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把意境创造的美学目标归结为:空灵之美;飞动之美;天真之美;含蓄之美。把意境化的方式归纳为:缘情状物;缘情叙议;缘情比兴;缘情放言。把意境的类别总结为:有刘熙载的花鸟缠绵之‚明丽鲜艳‛,云雷奋发之‚热烈崇高‛,弦泉幽咽之‚悲凉凄清‛,雪月空明之‚和平静穆‛;有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以意胜,以境胜,或意境两浑;或亦可分为整体意境和局部意境等。⑴足见其体系已比较完备了,可算是在总结借鉴前人成果基础上的比较理想的当代建构了,但却明显地缺乏更高更深刻的‚史识‛,以至造成严重的失误,即总结概括了那么多东西,却惟独没有开启和彰显出禅境谱系,客观上已造成了对禅境的严重遮蔽。而笔者认为,当代中国的意境理论不能没有禅境,因为禅境是意境的根本性的文化基因和宝贵类别,一个不讲禅境的‚中国意境理论‛,就好像贾宝玉少了脖子上的那块‚石头‛,是一种根本性的和致命的阉割。最起码也是残缺的、不完整的,或者说是不‚到位‛的。因此,大有矫正、去蔽、补救、还原之必要。

何谓禅境?‚禅‛本来是印度佛教中的一种修炼方式,一种思维方法,即‚静虑‛、‚思维修‛,指靠高度凝神虚静、涤除杂念而达到‚禅定‛之修炼境界,以此来实现对红尘世俗之超脱。其实质是‚以静求悟‛,其实同中国老庄之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鉴;心斋、外己、外人、外天下的心路超越之法相似。传到中国后同老庄、玄学、心学相融而成一中国化佛教宗派——禅宗。禅宗同中国文化、艺术互融互渗,又氤氲化为一种弥漫性的文化精神,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和美学理论,使之不断地趋于‚禅化‛(被禅文化精神渗透,朝着禅的品性转型),如王维的诗与画、严羽的诗学理论等等。禅宗的基本特征是‚立无念为宗‛、‚直指心性‛、‚顿悟成佛‛,亦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说是不求理知思索、盲目信仰、雄辩论证,不讲求分析认识、枯坐冥思、长修苦炼,而是雅好自然,以自然为依托,往往追求动中之静,最终达到顿悟、妙悟的直觉的智慧,完成一种冲淡超然的心灵境界。或还可表述为:破对待、空物我、泯主客、齐生死、反认知、重解悟、亲自然、寻超脱的妙悟之境⑵。因此,由之转化为艺术境态的‚禅境‛,也可以说正是一种‚心灵境界‛,是着意于表现禅理、禅意、禅趣等哲理精神,并以无意为佳的冲淡、淡远的超悟之境为整体境态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其思维方式不是王国维所总结的‚以我观物‛或‚以物观物‛,而是根本上就是物我浑融、无分别、无界限的具有西方‚现象学‛特征的现象——本质直觉、顿悟的方式。它是中国艺术精神高度禅化的产物,是意境的一种特殊而典型的类别。

中国古代的意境理论是讲禅境的,虽未明言禅境二字,但指论的、追求的往往正是禅境之征、之体、之境。正如有论者指出:‚

诗与禅之间在现实世界里似乎注定有许多共通的特质。佛典初译入中国的汉晋阶段,诗体与音韵都起了变化、融合与反省,这是诗与禅在中国最初期的「交涉」,佛教三藏中丰富的诗篇在中国寻求出以「偈颂」

的面貌出现,中国诗歌的句数篇幅乃至由抒情主体过渡到叙述与说理形态的变化,也正是诗禅之间相互影响、交汇、合流的痕迹。因此,我们可以说诗禅交涉是中国文化史上除「格义」之外,在佛教文化影响下的另一大问题‛。‚诗禅交涉在诗歌创作上以唐代文士禅机诗和诗僧示禅诗为高峰,但在诗歌理论上,此际方为萌芽期,以禅喻诗在宋代才大行,明清仍盛‛。‚近代学者多主张,唐「意境论」诗说的形成主要得力於禅宗,无论是王昌龄《诗格》、皎然《诗式》、司空图《廿四诗品》,都潜藏著禅宗的影响痕迹‛。⑶而笔者认为,中国意境理论的发生学前提正是‚禅化‛,即源自道、儒两学的尚气、尚意,或曰‚尚虚‛谱系,同东来佛学的禅悟思想相融合的产物。虽然严格地说,禅化的发生应是在佛学介入之后,特别是形成中国化的佛教派别——禅宗之后,但是,也应该认识到,禅化发生的中国本土基础,即其先在的原型、母质,因为无论是佛教的禅宗派别,还是诗学意义上禅化型构的行为及其过程,都脱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