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氓 (1)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异义:
氓 ——古义: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今 义:流氓(máng)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宴——古义:欢聚;今义:宴会。
再 见
“靡室劳矣”、“靡有朝矣”
真情不改,坚守妇道,辛勤劳作,操持家务
③“氓”有没有责任心? 不能富足,遮风挡雨
④“我”痛苦是不是仅仅来自变心的丈 夫?
咥其笑矣 ⑤这一部分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手法?
明确:议论、抒情。
⑥ 第三章和第四章在总结自己的 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 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 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等诗句,这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艺术 手法?
氓:骗—怒—娶
占有对方 喜怒无常
我:送—劝—望—泪 痴情幸福 纯真热情
3、章没有一字提及婚后的幸福生活,而是写婚后“氓”的变心, 我的痛苦。思考:
①“ 氓 ” 变 心 的 真 正 原 因 是 什 么 ? 印 证 第 一 章 哪 些 词 句 ?
“桑之落奚,其黄而陨”, ②“ 我 ” 有 没 有 过 错 ?
重点难点
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并注 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 课文。
3、《氓》是一首叙事诗,理 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一《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 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 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 生活。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 “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 《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 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勤劳、温柔、坚强。
小结:
该诗叙写了爱情悲剧,也是“我” 的人生悲剧, 塑造了一个十分感人 的艺术形象,
淳朴热情的少女
忍辱负重的妻子
坚决决绝的弃妇
⑬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在 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 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 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 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 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个体婚制在历史上决不是作为 男女之间的和好而出现的,更不 是作为这种和好的最高形式而出 现的。恰好相反。它是作为女性 被男性奴役,作为整个史前时代 所未有的两性冲突的宣告而出现 的。”
——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 和国家的起源》)
下面诗句按照 诗中的情节排列顺序,并说明与诗中的那 些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恋爱
婚变
决绝
板书:
• (情节) • 定情 •
结婚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诗句) 秋以为期
以我贿迁
(感情基调) 热情幸福
婚变 负情 决绝
(第三章) 无与士耽 (第四五章) 二三其德 (第六章) 亦已焉战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
三、品味赏析《卫风·氓》
1、请用简炼的语言概括出第一章叙述的三个场景。 明确:初次相逢 定情相送 约期相别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齿龀(chèn)—儿童换牙。 •垂髫(tiáo)—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笄(jī)—女子十五岁。 •冠、加冠—(弱冠),男子二十岁。
年龄称谓
• 而立之年—男子三十岁。 • 不惑之年—四十岁。 •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岁。 • 花甲、平头甲子—六十岁。又称耆 • 古稀—七十岁。 • 耋( dié)—七十至八十岁。 • 耄(mào)—八十至九十岁。 • 期颐——一百岁。
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科技六艺: 礼、乐、射、御、书、术。
文学六艺: 《诗》《书》、《礼》、《乐》
《易》、《春秋》
“四书”指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五经”指 《诗》《书》《礼》 《易》 《春秋》
二、简介《氓》
《卫风·氓》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最 好的一首弃妇诗。它可能是春秋初期 卫国的一首民歌。诗歌通过一个妇女 的哭诉,生动地叙述了这个妇女从恋 爱、结婚直到被遗弃的完整过程, 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 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 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7、现实的冷酷使女主人公清醒的认识到了真正忠 贞爱情只是遥远的理想,坚毅的女主人公发出了呐喊: “反是不思,亦也焉哉”。正如汉乐府民歌中的“皑 如山上雪,皎似云中月。闻君有两意,便来相决绝” 对负心男子无情薄幸的抨击,对已死爱情作坚决告别。
通假字:
•将子无怒(“无”通“毋”,不要) •于嗟鸠也(“于”通“吁”,叹息) •匪我愆期(“匪”通“非”,不是) •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 脱身) •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4、“情绵绵,意切切,心深深。”放在第二小节的 后面,表现了女主人公初恋的执着、缠绵。
5、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与“愿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离。”一样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现实让 女主人公认识到“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6、“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正是“天长地久有 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无奈和哀怨!
1、“墙头马上遥相见,一见知君即断肠”放在了“乘彼 垝垣,以望复关”后面,都表现了主人公对情人的深切思 念,情真意切,缠绵悱恻;
2、“夜夜不成寐,拥被啼终夕。郎不信侬时,还看枕上 迹”用来阐述 “不见复关,泣涕漣漣 ,既见复关,载笑 载言。”都表现出女主人公对恋人深切而真挚相思之情。
3、“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就是“士亦 罔极,二三其德”的翻版,愤怒的批判和抨击了男子对待 爱情就象红花,怒放时鲜艳夺目,热情似火,然而再美的 花都不能开得长久,薄情负心带给女主人公的是无尽的伤 害和流水般的哀怨。最后女主人被无情离弃无赖还家时不 但得不到应有得安慰和体贴,反而是嘲笑和讥讽,由此可 见,悲剧的原因在于不合理的社会,世道的炎凉也基于此。
明确:比兴的艺术手法。
举一两例并说说比兴手法的特点。
比兴的艺术手法
• 葱茏的茂盛的桑树 • 诱人的桑葚 • 恋爱中的少女 • 树木的枯萎凋零
少女的青春美貌 令人沉醉的爱情 贪食而快乐的小鸟 时间流转青春不再
三、四章用起兴的诗句,以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 公的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 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 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昔日的“信誓旦旦”与今日的负情背 德
氓婚前与婚后的态度形成对比。 女主人公与氓对婚姻的态度形成对比。 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性格形成对比。 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思想感情形成对 比。
⑪女主人公在回忆往事和做出清醒的 决择时,并没有做任何的修饰和渲染, 那么,是如何表达的呢?
直接陈述。即“赋”的表现手法。
⑫从文中,我们可看出女主人公什么 样的形象特点?
诗经
——氓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 精粹。它来源于民间创 作。都是无名作者。创 作的年代已经无法查考。 这本文献把过去那个久 远的年代同我们拉近了。 《诗经》代表了中国早 年的美学。这种诗感情 真切,深入浅出,语言 很精练。”
——毛泽东
教学目标
1、 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 、《氓》的情节和主题。 3 、《氓》的艺术手法。 4、《氓》的女主人公形象。 5、《氓》中运用的对比方法。
明确:爱情诗,叙事诗,第一人称
•2 、 读 1 、 2 章
思考:
• (1)诗歌写“氓和我”如何恋爱?如何结婚?
明确:恋爱:自由恋爱,私定婚期
(2) “尔卜尔筮”等四句表明恋爱终于有了结果。这是一
段怎样的姻缘?
明确:神灵显示,天赐良缘。 “以我贿迁”,嫁妆丰厚 对幸福憧憬
• (3) 概括婚恋双方的举动,反映什么情感或性格。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 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 《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 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 首创的修辞形式。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是 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 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 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 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 ,
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 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 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 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 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 恩爱,无情的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 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人。
总结全文
全诗大致按事实发展的过程叙述这一悲 剧的始末,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及对比的 手法,将抒情、叙事、议论熔于一炉而增 加了叙事的感染力和抒情的深度。,塑造 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她 的遭遇值得我们同情,她的人格值得我们 尊敬,而男青年的作法则应遭到我们的唾 弃。 全诗韵律和谐
⑦ 提问:第三章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由叙事转入这一节的抒情和议 论,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了明显的停顿和隔 离。暗示着女主人公悲惨命运已经开始。
⑧ 提问:女主人公通过上文的回忆、 自省,在第六章她做出了选择,什么样的 选择?
明确:“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⑨这反映出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⑩ 这一章用的是什么样的写法?文中还 有那些对比?
1、墙头马上遥相望,一见知君即断肠。 2、夜夜不成寐,拥被啼终夕。郎不信侬时,还看枕上 迹。 3、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4、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5、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6、皑如山上雪,皎似云中月。闻君有两意,便来相决 绝。 7、情绵绵,意深深,心切切。 8、幸福的痛苦。 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在这些场景中表现了两人什么性格?怎样描绘 少女的心理特征?
明确:男青年急躁、任性,姑娘则温柔、体 贴。
明确: 姑娘一会“泣涕涟涟”一会儿 “载笑载言”,足见对男青年的思念及深情。恋 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
• 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从表达方式上看,是 一首什么诗?采用第几人称叙事抒情的?
《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 的歌词。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 :风、 雅、颂三类。
“风”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 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 作品,共160篇。
“雅”包括小雅和大 雅,是宫廷 乐曲歌词,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共 105篇。
Biblioteka Baidu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 词
《诗经》
1、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2、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3、 大量使用叠音字,使诗歌更富 于形象 美和音韵美。
•《诗经》是典型的四言诗,它 的节奏韵律非常明显,四言诗 每句读成“二、二节拍如:
•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 来|贸丝,来即|我谋”。
注重点字词的注音和解释。
chī
• 嗤嗤
qiān
愆期
qiāng
将子无怒
guǐ yuán
shì
jiān
• 垝垣

• 靡室劳矣

pàn
尔卜尔筮
渐车帷裳


夙兴夜寐 咥至笑矣
• 隰则有泮
【思路结构】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赋)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赋) 第 六 章 : 今 昔 对 比 的 怨 恨 和 痛 苦(赋比兴)
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 风俗与婚姻、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 会的一面镜子。《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 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 重要的资料。
“风骚”
“风”指《诗经》中的国风, “骚”指屈原的《离骚》
后来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 文学流派,后多用来指文人如 “迁客骚人” 也指在文坛居于 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处于领先地 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