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料是否正确,不是一眼可以看出来的,这有一个深入分析、比较和研究的过程。为此,必须拥有足够的史料,投入 更多的注意力,才能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陈垣先生在论及自己如何做学问时,谈到这方面的体会,他说: “一、凡事之传说,不论真伪,必各有因;二、研究讨论一事,如证据未充分时,决不可妄下断语;三、读书时遇细微 异同之处,亦不可忽略。”
版本学,好版本(时间早、校勘精、注释详的版本和足本) 多找几种版本进行核对。史料的流传会有不同的版本,这就提供了比较的可能。近年出版的藏传史诗《格萨尔王传》是— 个版本之众的典型。据说通过近20年的收集,共找到藏文手抄本、木刻本近300部,除去异文本还有大约100部,目前已出版70 余部。一般说来,越近的版本越完善。
这一看法,不仅左右了陈寅恪的研究范围和方向,而且透露出他对史料之关系于史学研究的基本见解。显然,他之 所以一再声明:“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而喜谈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上古史之范围,非寅恪所敢置词”,非唯谦虚 之论,而有深意在焉。在他看来,近代史料太多,上古史料太少,都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前者令研究难以全面; 后者使研究难以定案。而中古以降近代以前,史料既非多到无从下手,也非少到无从印证,治史者最有用武之地,成果 也足以征信。因而他的治史范围始终以中古民族文化之史为重点。
张尔田(近代知名史家,参加撰写《清史稿》,张东荪之兄)曾说历史被史料所表现的,可能真是千万中之一二; 且其所表现的,还往往随时间环境之转变而更易。 一、 史料引用导致错误的几种主要原因 1、史料本身无错误,没有正确理解原意或者标点不正确造成错误 例一: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过百五十钱,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 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Hale Waihona Puke Baidu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苏东坡集》 卷三十《答秦太虚书》 思考:黄州物价当时高还是低? 理解错误之处-------日用钱是苏轼个人一天的零用钱,不是全家一天的生活费。哪个家的柴米油盐吃一天买一天。 何忠礼《围绕苏轼在黄州的日用钱问题》 ----------《杭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四期 《司马光奏议》(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卷三八《乞以十科举士札子》中一段话的标点: “应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 议寄禄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太中大夫职,自观文殿大学士至待制,每岁须得于十科内举三人。”
本证-------使用史书自身的有关记载进行鉴别,证明真伪。 例一--------如果要考证《史记 高祖本纪》和《汉书 高祖本纪》中跟从刘邦起义的五诸侯记载的错误,可以参考二
书中的《陈平传》和《功臣表》。 旁证-----使用别的史书所载内容进行鉴别,辨别真伪,适用场合多于本证。
例一---------如《元史 李谦传》载:“谦幼有成人风,始就学,日记数千言,与徐世隆、孟祺、阎复齐名,而谦为首。” 为证明上述“徐世隆”实为“徐琰”之误,有人以《秋涧集》和《新元史》二书之《徐世隆传》所载,证明世隆乃谦之前辈, 两人非同时代人;又以《国朝文类 祭徐承旨文》、《王文忠集 书徐文贞公诗后》所载,证明此处之“徐世隆”应为“徐琰” 之误(参见赵树廷等《元史李谦传勘误一则》,载《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 9、正确采用理证方法 理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判断和推理,上面所举几例皆然;而另一种是消极的判断和推理,就是说如果在史书中 找不到某一人物或事件的记载,就表明这个人物或事件在当时和以前并不存在。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 第一,"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大";第三,"我们在这上,即不能知 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至少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10、运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训诂学、音韵学、年代学、避讳学知识进行鉴别。
为证明史料的错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是举出一个与史料所言意思刚刚相反的证据,也就是反证。如汉文帝时, 有人诋毁中大夫直不疑“善盗嫂”,直不疑回答说:“我乃无兄。” 真相立即大白,这就是反证。
但是,在鉴别史料时能用上反证的毕竟只是少数,多数情况是明知其不可信,却苦于找不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这时 只好用理证的方法,即以自己的学识积累为基础,按情理进行判断,以逻辑推理加以证明。如《宋史·艺文志》经解类有 颜师古《刊谬正俗》八卷,儒家类又有颜师古《纠谬正俗》八卷。“刊”与“纠”意思基本相同,从书名判断,两书当为一 书。考《新唐书·艺文志》经解类有颜师古《匡谬正俗》八卷,可知宋人为避太祖“匡”字之讳,或改“刊”,或改“纠”所至。 6、借助考古发掘来核实史料 例一---------《战国策》卷二一有“左师触詟愿见太后”一句,《史记》卷四三《赵世家》却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过去 人们对“触詟”抑或“触龙言”的是非一直争论不休。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部类似《战国策》的 书,整理者定其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在同一篇中作“触龙言”,证实“触詟”系“龙”与“言”上下两字连写所造成的失误。 例二---------史书记载南宋京城有一座属于修内司的官窑,由于长期找不到窑址,人们对这条史料一直持怀疑态度。直到 1998年,考古工作者在杭州凤凰山老虎洞附近找到了那座官窑,才证实了这条史料的正确性。 7、要全面客观地运用事涉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功过好坏的材料 材料记载着当时就有感情因素支配,没有绝对的客观,包括司马迁;正面人物有缺陷,反面人物有优点。商纣王没有那 么坏,诸葛亮没有那么好,都受层累地层说支配。 例一--------“洪皓尝奏事,而论及先臣(岳飞),不觉为恸,以为虏中所大畏服,不敢以名称者惟先臣,至号之为岳爷 爷。及先臣之死,虏之诸酋莫不酌酒相贺,以为和议自是可坚”。------岳珂《鄂国金佗稡编》卷八 例二----------“如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 吾亦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治史者明乎此义,处处打几分折头,庶无大过也。”(注: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10页。 8、本证、旁证是鉴别史料的基本方法
例一:其(魏收)自序云:“汉初,魏无知封高良侯,子均,均子恢,恢子彦,彦子歆,歆子悦,悦子子建,子建子收。” 无知于收,为七代祖,而世之相去七百余年。其妄如是,则其述他人世系与夫事业,可知矣!----------洪迈《容斋三笔》卷 二《魏收作史》 竖题字、毛笔抄写太容易错误
举烛例子 二、如何正确引用史料和鉴别史料 1、搞清楚史料确切含义,尊重史料的客观性 例一---------乾德元年,令诸州岁奏男夫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女口不预。-----------《文献通考》卷十一·户口考二 宋代统计户口女性算不算,至今没有结论。 2、引用它书所录史料,要核对原文,尽可能引用第一手史料 例一---------西汉前期的一些事情,《史记》(第一手)、《汉书》(第二手)、《西汉会要》(南宋人编写,第三手) 3、要尽可能使用好的版本
例二---------1949年7月北新书局出版的《守常文集》,收集的李大钊的文稿只有十几万字。195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李大钊选集》有133篇文稿,近40万字;1984年该社出版的《李大钊文集》,有文稿500多篇,120万宇。2001年河 北教育出版社所出《李大钊全集》,共收文稿577篇,192、7万字。其中新发现的61篇,60余万字,占全书文稿总数 11%和总字数31%。 4、要详细占有史料,才能去伪存真
《避讳研究》作者:王新华 著出版社:齐鲁书 社出版日期:2007-1-1 三、避讳学介绍 1、避讳的产生和变化 (1)、先秦避讳及其规定
夏商以前没有避讳,殷墟甲骨文中,商代30个王的名字都有;《诗经 大雅 公刘》中六处直呼公刘。
西周避讳开始出现。但是,人活着时候不避讳,死后避讳。
先秦避讳规定-------
A、活着不避讳
B、卒哭方避讳(百日后)
C、避讳名字不避讳姓氏
D、不避讳嫌疑名字(同音或者近音的字,比如禹与雨、丘与区)
E、二名不偏讳(双名中只有一字相同,不必回避;比如孔子母亲名徴在,孔子言徴不言在,反之也然。
F、《礼记·曲礼》曰: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祖父母);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
G、君所无私讳 (私讳 指士大夫及其父祖的名讳,也叫家讳,只能在家庭内部搞,不能在君主面前或者官方文书搞。)
点校者没有弄懂宋代什么叫“职事官”、什么叫“寄禄官”、什么叫“职”,而妄下雌黄,把所有官名都当作职事官一口气点 下去了,结果当然是难以使人卒读。
正确的标点应是:“应职事官,自尚书至给、舍、谏议;寄禄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太中大夫;职,自观文殿大学士至 待制,每岁须得于十科内举三人。” 2、史料本身没有错误,由于引用者推断不正确造成错误 例一------------雍正十一年四月上谕载“朕览本朝人刊写书籍,凡遇胡、虏、夷、狄等字,每作空白,或改易形声,如以夷为彝,以 虏为卤之类,殊不可解。揣其意盖为本朝忌讳,避之以明其敬慎,不知此固背理犯义,不敬之甚者也。嗣后临文作字,及刊刻 书籍,如仍蹈前辙,照大不敬律治罪”。 思考--------从此之后清朝皇帝的确这样做了? 答案例证----《四库全书》中这种修改俯拾即是。 常见推断错误:丰收地区粮价推断为全国性的粮价;个别农业生产条件好地区粮食产量推断为各地的普遍产量;只有高官 才有的待遇推断为所有官员的待遇;某一历史人物偶尔一句同情穷人的话,推断为代表人民群众利益。 竺可桢文集中关于灾荒数字的分析 3、史料内容比较含蓄,由于引用者缺乏深入辨析造成错误 例一:《史记 高祖本纪》:“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兴,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 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秦汉以后皇帝出身此类记载仅此一例。 为什么? 奥妙:刘邦不是太公亲身孩子 王云度《刘邦血亲析疑》《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四期 4、 没有直接引用原书,造成以讹传讹 例子太多 年轻学者最容易犯此种错误 5、因为版本不善造成史料的错误或者脱漏 例一---------“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吕氏春秋·察传》 古籍中二与三、三与五、十与千错误不少 郑州大学教授点校的《安阳集》非常糟糕。 宋江投降问题与邓广铭先生的失误 6、史料本身就有错误 这是史料引用致误的最主要原因。原因有多种,主要有两种。(1)、有意错乱史实,屈从于统治者权势,或者为了个人 名利、或者为了个人恩怨、或者出于宗派利益,故意湮没、歪曲、丑化乃至捏造史实。(2)、无意识的错乱史实,作 者依据错误的记载和传闻,或者记忆抄写错误导致。
以前提到宋高宗生母韦氏被俘时的年龄,据《宋史》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史书所载推算,是48岁;可是《靖 康稗史·开封府状》却记载为38岁,这10岁的细微差别,往往容易为人忽略。可是一旦抓住了这个差别以后,在广泛搜 集史料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考证,可以证明《开封府状》的记载是正确的。
宋廷所以要将韦氏的年龄增加10岁,原来是为了掩盖她在金国时再嫁女真贵族并生有二子的“宫廷丑闻”。看似一位后 妃年龄记载的差异,无足轻重,却揭开了宋钦宗和被俘北去的所有宗室、后妃、公主、驸马所以不能返回南宋和绍兴年 间严禁野史的真实原因 。 5、是正确采用反证、理证等方法来鉴别史料。
第一讲 陈寅恪对中国史料的断代分布有一总体看法:“上古去今太远,无文字记载,有之亦仅三言两语,语焉不详,无从印证。 加之地下考古发掘不多,遽难据以定案。画人画鬼,见仁见智,曰朱曰墨,言人人殊,证据不足,孰能定之?中古以降则 反是,文献足征,地面地下实物见证时有发现,足资考订,易于着笔,不难有所发明前进。至于近现代史,文献档册,汗 牛充栋,虽皓首穷经,迄无终了之一日,加以地面地下历史遗物,日有新发现,史料过于繁多,几无所措手足。”(见王钟 翰《陈寅恪先生杂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