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精简, 管理慢病多药的新理念

处方精简, 管理慢病多药的新理念
处方精简, 管理慢病多药的新理念

处方精简,管理慢病多药的新理念

当患者同时存在多种疾病或症状需要治疗时,常需使用多种药物,此时患者用药可能会超出疾病治疗的需要,或者用药的损害大于获益。通常把患者使用5种或以上药物的情况,称为多重用药。多重用药会增加药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摔倒、骨折、功能或认知受损,依从性差,住院或过高的医疗花费等风险相应增加。

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疾病,多重用药也较为多见,因此多重用药对老年人的损害或风险加大。在药物临床研究中,较少涉及身体虚弱的老年人,而他们对药物的反应却可能与中青年人不同,这也增加了老年人多重用药的潜在风险。

有调查显示,临床上有40%~65%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患者并无对应的适应证。处方精简指南提出,对于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成年人,如果已完成至少4周的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且消化道症状得到缓解,建议医师减少日剂量或停药,或让患者转为按需用药。

医师主动,风险获益多评估

处方精简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安全的。

澳大利亚有关研究表明,药源性疾病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约10万例死亡病例,占住院人数的5%。衍生处方是引起药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采取个体化药物治疗原则,减少药源性损害

一位65岁男性患者因腹泻和震颤住院,通过综合评估,判断病因为多重用药所致,停药后症状消失。多重用药很常见,也是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

患者在出现新发症状时,医生首先应该核查用药,而不是处方新的药品,防止药物越用越多。

2.及时发现,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医生给患者处方一药物,引起了不良反应,医生并未意识到是药品不良反应,为处理这些体征和症状,不仅没有及时停用“涉案”药物,且“颇为友善”地开出新的药物处方,此新药物又引起新的不良反应,从而出现又一个衍生处方。如果医生不能识别药品不良反或药源性疾病,衍生处方就会一级级串联着产生,用药种类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对患者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甚或危及生命。衍生处方随着串联效应的放大,危险程度随之增大,也增加了患者支出。

例如,某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出现了胃肠道反应,这时医生常会开出处方质子泵抑制剂,而后者会引起患者消化不良,降低食管括约肌压力,由此任其发展,患者的药源性疾病就会有愈演愈烈之势。

3.力求突破单病种用药的局限,以患者为中心处方精简

单病种指南忽视了多种疾病对患者的综合影响。临床用药决策一般是针对单个具体疾病而设计的,旨在解决单一系

统或单个疾病甚或单个临床问题。这种用药决策较适合年轻患者,对多病并存的老年患者存在明显局限。在现有专科诊治模式下,多病患者一般要去多个专科就诊,出现不可避免的多重用药、治疗不连续、过度医疗等问题,增加了损害风险,处方精简实乃形势所迫。

临床诊治不能简单地把每个疾病的治疗“叠加”起来,而应根据患者机体变化、功能与认知损害、多病多药、心理因素、社会经济问题以及个人意愿等,多领域整合、多系统考虑、多学科协作,个体化策略,精简药物处方,达到改善多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但目前机制上还不能保证。

患者跟进,理念习惯大改造

对于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建议定期核查用药,教育患者携带用药记录单就诊,减少多重用药带来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1.患者对多重用药造成自身危害的认识逐渐加深

患者要有序有意识地接受专业人员的用药科普教育,培养安全用药意识。据统计,在非自然死亡的老年人群中,约15%的人死于不合理的多重用药。随着对患者用药教育的逐步推进,患者将不再盲目追求用药数量的多寡,对用药获益和药物损害也有了初步自我评估的能力,也就更加注重精简用药,合理用药。

2.患者对处方精简提升生活质量的帮助逐步接受

有处方精简需求的患者,就诊前有必要整理好一份详细的用药清单以及治疗体验,提高就诊和沟通效率。处方精简已被证明是可行和安全的,它能够减少患者摔跤次数、减少用药数量和费用。针对患者特定的处方精简干预,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处方精简有序进行,加上合理监控,不良减药事件就会较少发生。

3.患者就医将更理性,行为更具连续性

多病的老年人常常会在多个专科就诊。如果经常在不同医疗机构的数个门诊、病房、急诊就诊,很容易发生医疗不连续,包括治疗的重复、矛盾、不衔接等,也容易发生多重用药和过度检查,造成医源性伤害。因此,在处理多病的老年患者时,需要完善转诊治疗的诊断和用药内容,确保医护无缝隙衔接及连续性。患者应主动告知医生正在用什么药,最好请老年科或全科医生作全面评估调整。

4.判断用药不良反应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增强

在疾病治疗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剂量有关。虽然低剂量用药可有效避免药品不良反应,但其有效性难以保证。许多药物是在用药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不良反应,但大多数患者并不知道药品不良反应。经过教育,患者就能初步掌握分辨药品不良反应的技能,认识到新症状不是新病症而是药品不良反应,对发挥治疗作用,减少用药,控制损害大有裨益。

5.有意识地寻求帮助,适当处理药品不良反应

患者发生了药品不良反应时,可及时寻求医生/药师帮助。如果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相关,可以减少用药剂量,或更换其他有相同药效但不良反应概率小的药物。例如,患者恶心、反胃,服用甲氧氯普胺治疗后出现了锥体外系反应,此时医嘱将甲氧氯普胺改为多潘立酮,则避免了该不良反应。医师或药师若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损害已远超药物治疗作用时,就要考虑停药。

国外在处方精简方面,已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并有相应的精简指南。中国也将在“老龄化”步伐催促下,从国家层面进行推进和研究,旨在控制用药过多对患者的损害,在有效管控下,权衡用药的获益与风险,在医患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实施处方精简,并做好用药安全评估,帮助广大患者在获得多重用药帮助时,增进医疗安全,提高生命质量。

处方精简是个新概念,用于指导慢病患者进行多重用药管理。2003年澳大利亚人Woodward MC首次提出此概念。它的含义是指,对于可能导致患者损害或患者不再获益的用药,减少该药剂量或停用该药的计划和管理过程。其目标是减少用药负担和损害,同时维持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统计表明,67%的加拿大老人至少被处方5种药物,27%的65岁以上、40%的85岁以上和66%长期居家监护的加拿

大老人服用10种或以上药物。2013年加拿大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费用达4.19亿美元,与此相关的医疗费用达14亿美元。

药店慢性病管理制度

药店慢性病管理制度 篇一:大药房医疗保险管理制度 ******药店医疗保险管理制度 一、*****药店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明确一名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医疗保险各项管理和协调工作。建立由医保管理负责人、药师、计算机信息员等人员组成的管理网络小组,负责对所属的药品安全、配药行为、处方药管理、合理收费、优质服务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 二、制定与医疗保险有关的管理措施和具体的考核奖励办法,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药品电脑进销存管理系统,药品账目和财务账目健全、清楚。明确专人搞好医保药品库的维护和管理。 三、认真执行劳动保障、药监、物价等行政部门的相关政策规定,按时与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签定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协议,严格按协议规定履行相应权利和义务。 四、规范配药行为,认真核对医疗保险证、卡、病历,杜绝冒名配药;严格执行急、慢性病配药限量管理规定,不超量配药。 五、严格执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规定,处方药必须凭

定点医疗机构医师开具的医保专用处方配售,由药师在处 方上审核签字。非处方药在药师指导下配售,并在病历上记载配药情况。 六、定点药店应加强管理,优化服务,以方便参保人员为出发点,尽量提供有适合用法的小包装药品,同时必须提供24小时配药服务,做好夜间服务情况登记。 七、收费人员持证上岗,规范电脑操作,按时接收、上传各类信息数据,保证医保费用结算的及时准确。 八、定点药店遵守职业道德,不得以医疗保险定点药店名义进行广告宣传;不得以现金、礼卷及商品等形式进行促销活动。 九、严格遵守药品管理规定,不出售假冒、伪劣、过期、失效药品;严格按医保规定操作,杜绝搭车配药、以药易药、以药易物等违规行为。 十、加强医疗保险政策宣传、解释,设置“医疗保险宣传栏”,公布举报奖励办法和监督电话,公示诚信服务承诺书。正确及时处理参保病人的投诉、努力化解矛盾。 ******药店 广饶鑫源堂药店医疗保险管理制度 广饶鑫源堂药店 篇二:医保药店管理制度 医保定点药店管理制度

慢病工作管理制度

慢病工作管理制度 为掌握人群慢病分布情况,扎实做好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为主的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特定本制度。 l、慢病管理的对象:所有户口在辖区居住半年以上的居民。 2、凡年龄在35岁以上,首次门诊就诊的,必预测量血压,设专职人员负责慢性病管理工作,根据入户门检查及门诊就诊情况,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和工作总结。 3、健康档案与各全科诊室密切联系,及时为患有慢性病的群众建立个人 健康档案,定期随访管理,并有详细的记录。 4、针对不同人群定期举办慢病防治知识讲座;针对不同人群开展行为危 险因素干预活动,要有详细记录,定期发放慢性病宣传材料。 5、建立慢性病各项工作登记报告记录,并按要求统一上报。 6、慢性病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奖惩范围。 新坡卫生院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对以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 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 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5.对于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及规范化管理。

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针对老年人开展规律的生活起居、合理的膳食营养、适度的体能锻炼及健康的情智心态的教育和指导。 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1.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与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指导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明确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健康教育职责,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组织卫生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工作。 2.健康教育人员落实,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健康教育工作档案规范。 3.利用健康教育专栏,定期刊出疾病预防与保健健康知识,每二个月至少更换一次;为社区居民举办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知识讲座,每月至少一次。 4.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向社区居民发放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的健康教育处方及各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5.利用病人就诊、家庭病床、上门巡诊、健康教育咨询等各种时机,开展疾病预防与保健的健康教育服务。 6.不断加强健康教育业务学习,认真参加有关机构组织的健康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7.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 资料。 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制度

白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07-11-16 14:52:29 阅读:1786次 白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制度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预防和控制肿瘤、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为了加强我镇慢性病登记报告管理工作,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组织:成立由中心主任、预防保健部和医疗服务部人员组成的慢性病管理小组,负责全中心慢性病管理工作。 组长:童世杰 副组长:张国安胡磊 组员:陆勇毅乐明伟史旭东虞锋华郑康军周科位张金伦 二、报告对象 辖区内有常住户口的居民 三、报告单位 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 四、报告内容: 1、糖尿病确诊为糖尿病的病例; 2、高血压病例(单指原发性高血压); 3、冠心病急性发作病例(非致死性); 4、脑卒中发作指非致死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未分类脑卒中),不包括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及慢性脑动脉硬化。 5、肿瘤确诊为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病例。 五、病例个案收集方法 1、医疗机构报告 ①本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发现的冠心病急性发作、脑卒中发作病例、确诊新发糖尿病病例、高血压病例。 ②在区外医疗保健机构已经确诊,但在我区医疗机构为初次就诊的五种慢性病病例。 2、漏报调查

通过医院漏报调查发现的漏报病例应及时填写发病报告卡补报。 3、主动搜索与体检发现 结合我区三年为一周期的参保农民健康体检,发现病例及可疑病例,应做好报告登记或劝其及时诊治。 六、报告程序及报告要求 1、门诊医生发现糖尿病病例、冠心病急性事件、脑卒中发作、肿瘤(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四种病例,由接诊医生填写相应的发病报告卡,并在门诊病卡上签上相应的慢性病已报印章,在24小时内向疾病防制科报告。 疾病防制科收集报告卡,检查填写质量,于7个工作日内输入到相应的慢性病电子管理录入表。发病报告卡输入后10天内报送区疾控中心。将不在本辖区的病例从慢性病电子管理录入表中筛选出来,每周用Email发送到患者现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对收到的Email内的有关慢性病信息及时整合到慢性病电子管理录入表。每月末5日前将当月的电子表分辖区打印装订成册。 高血压病例由接诊医生在24小时内登记到高血压发病登记册,由疾病防制科收集发病登记册,检查填写质量,每月5日前输入到高血压电子管理录入表。 2、医院漏报病例由医院防保人员负责查漏,由接诊医生补填发病报告卡和高血压发病登记册。补卡后及时输入到相应的慢性病电子管理录入表,报告卡及时报送区疾控中心。 3、疾病防制科于每月、季、年末5天前向区疾控中心上报本辖区内上述慢性病的发病报告统计表,并将当月电子表发送至中心gfkingdom@备份 七、发病报告有关注意要点 1、急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 急性心肌梗死及脑卒中发病期限均定为急性发病后28天,28天内如有新发展或第二次急性发作均不作登记;如28天后有新发展或急性发作则按另一病例登记一次。(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8天后无新的发作即算作慢性冠心病,脑卒中急性发作28天后无新的发作,但留有后遗症者均算作慢性脑血管病)。 2、恶性肿瘤 2.1填报对象 ①经病理组织学、细胞学检查、手术及其他专门检查诊断,或临床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确诊的; ②对原发恶性肿瘤漏报的复发和转移病例; 填报时,复发和转移病例应注明原发部位及首次诊断日期;对同一患者先后出现的原发

慢病管理商业模式深入分析报告

慢病管理商业模式深入分析 【摘要】2015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显示慢性病占中国居民死亡的86.6%,慢病导致的医疗负担支出占总支出的70%。慢病管理不仅成为医疗卫生领域内需要关注的热点,而且已经成为一个亟待正视和重视的社会问题。然而我们的医疗卫生体系还习惯于应付急性病的治疗,我们的医保体系还没有准备好对慢性病管理的支付,我们需要包括医疗技术、支付体系、商业模式等一系列的创新,才能够应对慢病管理带来的挑战。本篇将在总结我国慢病管理现状和商业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介绍国内外在慢病管理上的创新做法,供关心这一领域的专家和从业人员参考。 一、慢病管理的概况和管理体系 1.1 我国慢病管理面临的形势严峻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我国慢性病发病率近年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2015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显示慢性病占中国居民死亡的86.6%,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死亡的79.4%。随之而来的是医疗费用支出的增长,201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35312亿元,慢病导致的医疗负担支出占总支出的70%,慢病导致的医疗费用占比之

高不容小觑。目前中国65周岁以上老人人数约为1.4亿人,老龄化比例逐年提高,潜在慢病人群基数势必继续扩大,社会将面临日益严重的慢病挑战。 1.2 慢病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慢性疾病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肺炎等)和慢性 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目前在各种政策规定和实验研究中,慢 病的管理对象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此本文也将重点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进行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慢性肺 病四类最重要的慢病是导致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这四类疾病也应当成为 我们关注的要点以及慢病管理和防治的重点。 慢病管理(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CDM)是指组织慢病专业医生、 药师及护理人员,为慢病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管理,以达到促进健康、延缓慢病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医 药费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

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管理与健康管理团队模式探索

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管理与健康管理团队模式探索

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管理与健康管理团队模式 探索 武汉市XXXX卫生院 【摘要】慢性病已经成为21世纪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但由于基层医疗卫生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慢性病防治工作依然形势严峻。健康管理作为新的卫生服务理念,对于慢性病防治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都有重要意义。健康管理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具有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关系,共同服务于慢性病防治工作,为健康管理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整合的平台。要在尊重我国国情、整合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基础上,探索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关键词】慢性病;健康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Grassroots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and health management team mode。LI Ce,PENG Guo-huan。 【Abstract】Chronic disease has become the main problem in twenty-first Century harm people's health, but because of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asic medical and health,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is still grim. As a new concept of health services and health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basic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Health management and basic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is to promote each other, complement each other, common services in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provides the

慢病工作管理制度

慢病工作管理制度

慢病工作管理制度 为掌握人群慢病分布情况,扎实做好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为主的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特定本制度。 l、慢病管理的对象:所有户口在辖区居住半年以上的居民。 2、凡年龄在35岁以上,首次门诊就诊的,必预测量血压,设专职人员负责慢性病管理工作,根据入户门检查及门诊就诊情况,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3、健康档案与各全科诊室密切联系,及时为患有慢性病的群众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随访管理,并有详细的记录。 4、针对不同人群定期举办慢病防治知识讲座;针对不同人群开展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活动,要有详细记录,定期发放慢性病宣传材料。 5、建立慢性病各项工作登记报告记录,并按要求统一上报。 6、慢性病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奖惩范围。

新坡卫生院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对以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 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 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5.对于高危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及规范化管理。 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她救等指导。针对老年人开展规律的生活起居、合理的膳食营养、适度的体能锻炼及健康的情智心态的教育和指导。

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1.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与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指导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明确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健康教育职责,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组织卫生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工作。 2.健康教育人员落实,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健康教育工作档案规范。 3.利用健康教育专栏,定期刊出疾病预防与保健健康知识,每二个月至少更换一次;为社区居民举办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知识讲座,每月至少一次。 4.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向社区居民发放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的健康教育处方及各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5.利用病人就诊、家庭病床、上门巡诊、健康教育咨询等各种时机,开展疾病预防与保健的健康教育服务。 6.不断加强健康教育业务学习,认真参加有关机构组织的健康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7.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慢病管理的三种模式

慢病管理的三种模式(国外) 相信大家对慢性病已不陌生。由于慢性病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的特点,会造成脏器的损害和身体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7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 可见,慢性病在全球范围内都造成了很严重的经济损失。国外对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探索起步较早,已设计多种慢性病管理模式,今天为大家介绍美国等国家对慢病的管理模式。 美国--最早研究及初步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型(CCM)的国家 20世纪70-90年代是美国慢性病发病的高峰期,为了降低过快增长的医疗费用,美国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型动员政府、医护人员、患者均参与到管理活动当中,把慢性病管理工作作为公共卫生服务重点投入的项目。

取得的成效 1、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2、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3、增强了全民健康意识; 4、满足了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需求; 5、降低了医疗费用。 近年来,美国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慢性病管理领域,在CCM基础上构建出以家庭为基础的慢性病远程管理模式,建立患者专项档案,实时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远程网络的系统管理,使得慢性病患者的生活及行为方式得到极大改善,慢性病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明显降低,从而达到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芬兰--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模型(CDSMP) 20世纪70 年代开始,慢性病自我管理计划模型在芬兰出现。该模式重点干预和管理慢性病患者饮食、行为习惯、锻炼强度、心理变化、疾病病程等因素,并分析疾病相关的资料,传播健康知识。

取得的成效 1、延缓慢性病并发症的发展; 2、显著降低了医疗费用; 3、让患者逐步实现自我管理; 4、改善了人群健康状况; 5、提高了人群生命质量。 这种模式不仅改善了人群健康状况,极大提高了其生命质量,而且还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高度赞赏,并向全世界各国推广,澳洲、欧洲、亚洲各国得到广泛应用。 中低收入国家--慢性病创新照护框架(ICCC) ICCC结合以上管理模型对某些要素进行调整,WHO提出ICCC更适合中低等收入国家。ICCC强调政府及政策的支持,增加经费培养全科医生,以慢性病患者为重点签约对象,开展签约服务,对签约慢性病患者及家庭成员提供基本诊疗服务、相关随访、健康教育等。 取得的成效 这种模式以预防为重点,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一体化、综合化的管理,增强自

医院慢病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慢病工作计划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1、免费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 2、全科诊室(内、外、妇科)、慢性病管理室、中医门诊等科室,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 3、发现高血压病人,门诊医生应填写慢性病患者报告卡,交给该公共卫生管理科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将高血压病人按照规范服务要求纳入随访管理。 5、卫生院公卫科定期对各科室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列入院内工作考核范围。

慢性病双向转诊制度 一、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双向转诊管理,高度重视双向转诊工作,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二、转诊原则 确保病人的安全,最大限度发挥基层医生和专科医生的优势及二者的协同作用。 三、乡镇卫生院转向综合医院 对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填写乡镇卫生院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转诊单,乡镇卫生院→综合医院,将病人转到综合医院进行处置。 1、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或者血糖控制不满意者。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 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服药后出现不能解释或处理的不良反应者。 4、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慢性并发症,需要调整

治疗方案患者。 5、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出现新的严重临床情况或靶器官损害患者。 四、综合医院转回乡镇卫生服务机构 对具备以下情况者,填写综合医院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转诊单,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将病人转回乡镇卫生院继续治疗。 1、诊断明确。 2、治疗方案确定。 3、血压、血糖和临床情况已经控制稳定。

慢病管理实施方案3

峨边彝族自治县 传染病报告和处理工作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肝炎防治规划》,进一步做好艾滋病、肺结核病、乙型肝炎、甲型H1N1流感及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各医疗机构要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传染病防治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传染病防治的各项措施。 (三)依法规范,及时反应。各医疗机构要完善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体系,为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系统、科学的制度保障。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传染病暴发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

置工作。 (四)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各卫生机构要积极组织开展培训,提高传染病防治队伍素质和能力,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加强部门配合,实行综合防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与防病能力,组织、动员公众广泛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 二、组织领导 成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方云中心党支部书记、中心主任 副组长:张明银中心副主任 罗应勤中心副主任 成员:唐树军办公室主任 刘丽虹疾控科长 陆永强性艾科长 陈展检验科长 宋新阳结防科长 胡志恒卫生科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刘丽虹兼任。 三、职责及分工 各医疗机构要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建立并完善长效防控机制,调动社会相关资源,落实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措施。

慢病管理商业模式深入分析

慢病管理商业模式深入分析 本文来自奇璞加速器,中国健康产业创新平台 【摘要】2015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显示慢性病占中国居民死亡的86.6%,慢病导致的医疗负担支出占总支出的70%。慢病管理不仅成为医疗卫生领域内需要关注的热点,而且已经成为一个亟待正视和重视的社会问题。然而我们的医疗卫生体系还习惯于应付急性病的治疗,我们的医保体系还没有准备好对慢性病管理的支付,我们需要包括医疗技术、支付体系、商业模式等一系列的创新,才能够应对慢病管理带来的挑战。本篇将在总结我国慢病管理现状和商业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介绍国内外在慢病管理上的创新做法,供关心这一领域的专家和从业人员参考。 一、慢病管理的概况和管理体系 1.1 我国慢病管理面临的形势严峻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我国慢性病发病率近年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2015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显示慢性病占中国居民死亡的86.6%,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死亡的79.4%。随之而来的是医疗费用支出的增长,201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35312亿元,慢病导致的医疗负担支出占总支出的70%,慢病导致的医疗费

用占比之高不容小觑。目前中国65周岁以上老人人数约为1.4亿人,老龄化比例逐年提高,潜在慢病人群基数势必继续扩大,社会将面临日益严重的慢病挑战。 1.2 慢病管理的概念和内涵慢性疾病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肺炎等)和慢性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目前在各种政策规定和实验研究中,慢病的管理对象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此本文也将重点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慢性肺病四类最重要的慢病是导致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这四类疾病也应当成为我们关注的要点以及慢病管理和防治的重点。 慢病管理(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CDM)是指组织慢病专业医生、药师及护理人员,为慢病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管理,以达到促进健康、延缓慢病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医药费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 慢病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能狭隘的将慢病管理理解成慢性病的管理,还应当利用其各个要素(人、财、物、信息和时空),借助管理手段,使慢病管理的社会效用最大化。具体来说,慢病管理可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主要包括对于世界卫生

慢性病管理制度

郑州大桥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制度 一、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应成立慢病管理科,由全科主任兼任主任,全面负责所在中心的慢病管理工作,设慢病管理专干一名,具体负责本中心的慢病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规定,按照疾控中心慢病科和我院有关慢病管理要求,做好本中心慢病管理工作。 二、管理率: 1、高血压:35%(国家卫计委38%); 应管理病人数=服务人口×79%×24.9%×35%。 2、糖尿病:35%(国家卫计委25%); 应管理病人数=服务人口×79%×9.21%×35%。 3、严重精神障碍:按上级要求予以管理。 4、管理率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颁布的标准为准。 三、筛查和建档 (一)在为本辖区居民提供诊疗、健康体检、健康教育、义诊咨询、上门建档、随访等服务时,应做好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慢阻肺、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筛查、登记、报告工作。 (二)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慢阻肺、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本辖区居民,在《义诊登记表》中做好登记工作,并认真进行体格检查。 (三)登陆《郑州市基层医疗机构综合业务平台》(新益华系统)进行查询,为尚未管理的慢病患者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慢病档案,纳入慢病管理;已建立慢病档案的,对其个人及家庭档案予以更新,并作为一次随访。 (五)围保科、儿保科、中医科发现的辖区内慢病居民,应让居民到全科团队办理慢病管理手续。 四、慢病随访 (一)高血压和糖尿病随访 1、对病情控制满意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至少每3个月随访1次,每年至少应做到1-4

次面对面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病情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病情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住院或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二)严重精神障碍管理 1、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必须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2、必须与监护人签订《知情同意书》。 3、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其中: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任何场合持管制性危险武器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 4、分类干预 根据患者的危险性分级、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①病情不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病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对于未住院的患者,在精神专科医师、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 ②病情基本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

慢病管理制度

慢病管理制度 村卫生室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⑴.设专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辖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⑵?对辖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⑶.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⑷.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

⑸.对本辖区已确诊的三种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 ⑹.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

慢性病监测制度 ⑴.医院公共卫生办公室全面负责慢性病监测管理工作,各 科经管医生及村卫生室医生是慢性病的报告责任人。 ⑵.报告范围:确诊的三种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 ⑶.接诊医生发现确诊的上述三种需要报告的病例,及时向 本单位公共卫生办公室报告,公共卫生办公室收到报告卡,行登记、审核、管理。 ⑷.各种表卡填写要完整,字迹要清楚,不漏项。 ⑸.凡未按要求上报者,按年度考核细则的规定与考核挂 钩,若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将在全镇范围内通报并进行处罚。

慢性病门诊日志管理查对制度 ⑴、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的门诊日志,项目齐全,至少包括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病名(诊断)、发病日期、就诊日期、初诊、复诊、35岁以上人员血压值、 医生登记、备注等十四项基本内容。 ⑵、临床医生应按照要求认真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字迹清晰,完好率达98%以上,任何人不得随意在门诊日志上乱涂乱画。 ⑶、临床医生对于新发现确诊的三种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后应按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制度及时限进行上报,并在慢性病筛查登记本备注一栏中注明“已报”。 ⑷、医院定期(每周一次)或不定期对各科慢性病工作进行自查(内容包括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慢性病筛查登记),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对漏报病例及时补报。 ⑸、对已核查的门诊日志或其他登记本作出明显标示并 签字,在自查记录本上做好登记 ⑹、门诊日志保存期限:三年以上

慢病管理制度

慢病管理制度

村卫生室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⑴.设专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辖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⑵.对辖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⑶.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⑷.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 ⑸.对本辖区已确诊的三种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

⑹.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 慢性病监测制度 ⑴.医院公共卫生办公室全面负责慢性病监测管理工作,各科经管医生及村卫生室医生是慢性病的报告责任人。⑵.报告范围:确诊的三种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

⑶.接诊医生发现确诊的上述三种需要报告的病例,及时向本单位公共卫生办公室报告,公共卫生办公室收到报告卡,进行登记、审核、管理。 ⑷.各种表卡填写要完整,字迹要清楚,不漏项。 ⑸.凡未按要求上报者,按年度考核细则的规定与考核挂钩,若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将在全镇范围内通报并进行处罚。

慢性病门诊日志管理查对制度 ⑴、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的门诊日志,项目齐全,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方式、病名(诊断)、发病日期、就诊日期、初诊、复诊、35岁以上人员血压值、医生登记、备注等十四项基本内容。 ⑵、临床医生应按照要求认真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字迹清晰,完好率达98%以上,任何人不得随意在门诊日志上乱涂乱画。 ⑶、临床医生对于新发现确诊的三种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后应按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制度及时限进行上报, 并在慢性病筛查登记本备注一栏中注明“已报”。 ⑷、医院定期(每周一次)或不定期对各科慢性病工作进行自查(内容包括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慢性病筛查登记),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对漏报病例及时补报。 ⑸、对已核查的门诊日志或其他登记本作出明显标示并签字,在自查记录本上做好登记。

跬步慢病管理解决方案

跬步慢病云解决方案 北京跬步众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7年12月

文档信息

目录 1 概述 (2) 1.1编写目的 (2) 1.2内容概述 (2) 1.3健康医疗大数据总体介绍 (3) 2 健康监测 (4) 3 慢病风险评估 (7) 3.1慢性病风险评估 (7) 3.2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9) 4 推荐用药 (13) 5 健康随访与患者教育 (15) 6 健康处方和电商平台 (17) 6.1健康处方 (17) 6.2电商平台 (17) 7 总结 (18)

1概述 1.1 编写目的 本规范的编写目的是介绍北京跬步众成慢病闭环管理系统,本文将从各个方面详细介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慢病闭环管理系统功能和特性,帮助客户详细了解跬步众成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慢性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而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难题。 1.2 内容概述 在本规范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跬步众成慢病闭环管理系统。 1、第一章、为本节。 2、第二章、健康监测 本节主要描述慢病闭环管理系统中健康监测的详细功能和特性; 3、第三章、慢病风险评估 本节主要介绍如何进行慢病风险评估; 4、第四章、推荐用药 本节主要介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推荐慢性病用药处方; 5、第五章、健康随访与患者教育 本节主要介绍依托推荐用药功能衍生的健康随访和患者教育功能。 6、第六章、健康处方 本节主要介绍健康处方的功能以及衍生的电商功能。 7、第七章、总结

1.3 健康医疗大数据总体介绍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的当下,各行业都在致力于如何利用新兴技术解决实际生产环境中所遇到的问题。其中怎样利用大数据技术来为众多的慢病患者提供服务一直都没有成熟可靠的落地方案。我们通过对医疗行业的垂直深入研究,携手国内顶级医疗专家,成功推出慢病闭环管理系统,力求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结合专业医疗知识解决慢病领域的一系列问题。慢病闭环管理系统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整套应用体系从健康监测开始出发,结合医院的HIS系统,将患者的身体指标数据进行采集,然后输入进慢性风险评估系统。通过底层的医疗数据引擎与知识图谱数据库进行数据检验,根据监测数据对患者进行推荐用药和开出健康处方。患者在服用推荐用药的过程中,可以自动获得患者教育,以及自动化的健康随访。随着药物的服用一段时间后,患者可以再次进行健康监测的流程,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的过程。在患者获得健康处方后,可链接至电商平台,直接购买健康处方的食材,更便捷地服务患者。

最新精神病医院管理制度

医疗文件保管制度 1.医疗护理文件由护士长负责管理,各医护人员均需按照管理要求执行。 2.所有医疗文件应有固定的放置地点,取用后应立即归还原处。 3.病历中各种表格均应排列整齐,在使用时要小心谨慎,不可污染、撕破、残 缺,不能私自涂改。完整的病历在使用时,不可拆散分放,以免失散。 4.任何医疗文件非经一定手续不得随意携带出病房。病人外出会诊或转院时, 只许携带病历摘要。 5.所有医疗记录应对病人保密,以免造成不良刺激,影响疾病的恢复。 6.病人出院和死亡后,病历须按规定排列整齐,由病案室收回,填好病案号码 归档。 7.交班本、治疗单、处置薄等应妥善保管,用完后仍需保存一年,以备年度内 查阅。 8.不得让病人或家属自带住院病历。 病房财产管理制度 一、病房各项物资(药品、被服、家具、医疗器械、贵重仪器、日用品、病 人财产等)应有专人负责管理。 二、管理有计划,有账目,定期清点检查、保养、维修。 三、对损坏丢失物品,应及时追查处理。 四、病房请领物品应有管理同志负责,病房护士签字。因公或私借用物品应 办理借物手续,急救设备、贵重仪器、病人物品不得私人借用。因公借用经护士长同意再办理借物手续并交班。 五、各项财产管理工作如下: (一)药品管理制度 1.药柜内各种药物应有一定基数,不宜过多,避免积压浪费。 2.贵重药品及毒麻药品,如使用应严格按规定登记,各班认真交接班。 3.按规定每周一、四到医院药库领齐基数药物。 4.负责管药的护士,每周一全面清点检查,领取增添各种药品,以保证供 应,领药本及药品基数本应妥善保管。 (二)被服管理制度 1.病房有固定被服类基数及周转数。 2.负责季节性被服类的联系工作。 3.病人损坏的被服类,由病房护士长与总务科协商作价赔偿。 (三)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1.每日接班时,由主班负责清点贵重仪器,发现数目不符,有破损及时追 查。 2.仪器使用不良及时维修,保证病房正常使用。

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资料

基于WHO PEN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 (文章末可提供源码) 1.系统介绍 系统是为了使WHO PEN (Package of Essential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Interventions for Primary Health Care in Low-Resource Settings ,WHO PEN )项目组织全面的了解项目地区居民慢性病防治即时信息,以满足项目组织对慢性病干预、控制状况的信息要求,为避免发生以往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由于网络缺陷引起种种问题的现象而设计开发的基于WHO PEN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设计根据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这三种人群的不同特点,从筛查、干预治疗、随访及预后每一个过程入手,为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提供信息管理保障,宏观、全面、即时追踪观察分析项目的实施和进展,及时改进项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更好地促进项目的实施和推广。 2.系统性能要求 实用性:主要体现在系统的功能与业务要求相吻合;灵活性好、适用性强,使用简单,易于掌握。 可管理和可扩充性:考虑到将来本系统使用对象范围扩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扩充,因此软件的设计更加灵活,使系统网络结构易于扩充,以满足今后不断增加的用户需求和可能出现的大任务负载。 安全性、可靠性及数据完整性:社区慢性病信息涉及对慢性病的分析及决策,因此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数据完整性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命脉。 3.系统用户 系统用户是操作系统实现某项或多项功能的个体或群体组织,基于WHO PEN 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主要是针对在基于WHO PEN 干预慢性病过程中存在的系统应用者。 图1.WHO PEN 项目组织体系机构 根据了解WHO PEN 项目的组织体系(如图1.WHO PEN 项目组织体系机构)可知基于WHO PEN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由宁夏卫生厅外援办和县级卫生局及疾病控制中心(简称CDC )、乡级卫生院及村卫生室。 项目运行的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主要有建立居民慢性病信息档案;记录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信息及进行随访信息管理;查询 宁夏卫生厅外 援办 区、市、县卫生局及CDC 乡镇 卫生院 村卫生室

淮北慢性病暂行管理办法

淮北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门诊慢性病补助暂行管理办法 一、门诊慢性病病种补助范围 第一条淮北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包括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普通门诊慢性病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特殊门诊慢性病。 第二条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普通门诊慢性病包括慢性活动性肝病、肝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心病、慢性心衰、再生障碍性贫血、脑血管意外、精神病、类风湿病、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红斑狼疮、帕金森氏病、恶性肿瘤门诊用药、血液透析辅助用药、器官移植后的抗排异治疗辅助用药18种病种。 第三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普通门诊慢性病包括恶性肿瘤门诊用药、血液透析辅助用药、器官移植后的抗排异治疗辅助用药、精神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需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7种病种。 第四条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特殊门诊慢性病包括恶性肿瘤在门诊做放化疗治疗,尿毒症患者在门诊做血液透析或者血液灌流治疗,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血友病的“人凝血因子”药品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环孢素”药品治疗。 二、门诊慢性病申报鉴定

第五条凡参加我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患者,经个人申报,参加鉴定,符合标准的可以享受门诊慢性病补助待遇。 第六条申报流程 (一)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慢性病申报流程:参保人员持医保证历本(医保卡)、近期两张1寸免冠照片、身份证复印件、相关疾病的住院病历复印件加盖病案室公章、一年以上门诊病历,材料备齐后在工作日期间送往淮北市妇幼保健院慢性病办公室。参保人员选定一家定点医疗机构作为自己的慢性病补助定点医疗机构,填写淮北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门诊申请表(见附件1)。报送材料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每季度分批组织专家进行鉴定。 (二)精神病病种的申报流程:患者或其家属填写淮北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门诊申请表,送至淮北市精神病院进行鉴定,由精神病科医生审定并加盖医院公章后,工作日期间递交至淮北市社会保险服务大厅一楼三号窗口,即日办理并发放慢性病就诊卡。 (三)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特殊门诊慢性病申报流程:特殊门诊慢性病是指患有恶性肿瘤、尿毒症患者、器官移植术后的参保人员在门诊做放化疗、血液透析(灌流)、抗排异治疗;患有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参保人员在门诊使用治疗药品“人凝血因子”,“环孢素”的,由参保人员携带三甲医院相关科室医生拟定治疗方案加盖公章的《门诊特殊病治疗人员登记表》

传染病慢病管理制度

**人民医院 传染病、肿瘤、常见慢性病登记和报告制度 1. 认真按实记载门诊日志,包括姓名、性别、地址、诊断等均需详细填写,阳性病人还需记录电话号码,门诊日志为发现、检索传染病的基础资料。15岁以下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记载家长姓名、学校名称、年级及班级。 2. 检验科、影像科发现传染病的阳性结果时,要询问并详细、认真登记病人的详细住址和电话号码,同时电话报告防保科和临床首诊医师。 3. 临床首诊医生在接到检验科或影像科的报告后,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告防保科。 4. 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任何责任疫情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按要求规范填写新的传染病报告卡,卡上标记的星号必填,同时报告防保科。对于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在短期内填写传染病订正卡,并上报防保科。 5.防保科根据传染病报告要求,立即进行网络直报或卡报市疾控中心,并认真填写传染病总登记簿和肺结核转诊登记簿,保存传染病报告卡3年。 6.对于15岁以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疾病病人应立即电话报告防保科,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要求询问患儿家长姓名、住址、电话号码。 7.报告时限:甲类和乙类甲管的传染病在2小时内,乙类传染病在6小时内,丙类传染病在12小时内。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立即向医院办公室、院部总值班报告。 9.住院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电话报告防保科,防保科应及时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检验样品的采集。 10.日常诊治过程中发现传染病暴发趋势,应立即电话报告防保科,防保科核实

后及时向区疾病中心报告。 11.门诊、住院部及检验、影像等辅助科室发现恶性肿瘤病人均需填写【**市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卡】,填卡前必须认真学习报卡后面的“填卡说明”,不得漏填卡上任何项目,特别是地址需细化到村、组、及门牌号码。 12.门诊、住院部及检验、影像等辅助科室发现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均需填写【**市常见慢性病报病卡】填卡前必须认真学习报卡后面“填卡说明”,不得漏填卡上任何项目,特别是地址需细化到村、组、及门牌号码。 13.每月院部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对门诊、住院部、病案室及检验和影像科室进行漏报检查,对查出漏报者将根据相应的奖惩条例进行经济处罚。 雨滴穿石,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持之以恒。——拉蒂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