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精讲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完整 可编辑使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佛教的创始与教义
㈢.佛教教义
3.“业报轮回说”
佛教教义的基本思想是: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善有 善报,恶有恶报。释迦牟尼建立了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 生命现象论。
三世因果:前世、今世、来世。三世业力互为因果,
六道轮回:生命的种类分为六道,即:天道,阿修罗道 (界于天魔之际),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因 善恶程度而在六道中沦为一道,行善可提高轮回的层次, 但只有皈依佛法,虔诚修炼,觉悟成佛,才能跳出六道, 超脱轮回之苦。
1.欲界:界内的众生生命,都从欲爱。 2.色界:色界的众生,但有情意而无欲。 3.无色界:界内众生但有意识,而无情欲。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佛教的创始与教义
㈠.释迦牟尼及其佛教的创立 ㈡.佛教的宇宙观——“三界”、“大千世 界大”千世界:
佛教以一个日月系统为作为一世界的单位, 累计1000个日月系列的世界,名为一个小千世界; 累计1000个小千世界,名为一个中千世界;累计 1000个中千世界,名为一个大千世界。如此三千 大千世界,在这无垠无限的宇宙,至多如河沙数 量,不可计算。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流派
●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西域佛教国大月氏 使臣伊存来朝,博士弟子景卢从伊存受《浮屠经》,从此, 佛教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在中国公开传播。
●汉晋时期,佛教初入,中国人把它看成一种神仙方术。 佛道的夷夏优劣之辩,《三破论》佛教破国、破家、破身。
● 佛儒关于忠君孝亲之辩,子曰:身体肤发,授之父母, 不能随便损毁,削发、单身,是不孝也,对君王不行跪拜之 礼,是不忠也。对曰,一人得道成佛,全家罪孽清除,是谓 孝;不拘小节形式,有忠君爱人之心,是谓大忠,宋代禅宗 名僧契嵩以佛之“五戒”会通儒之“五信”,不杀生即仁, 不偷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饮酒即智,不妄语即信。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佛教的创始与教义
㈢.佛教教义
5.大乘教义的法门——六度波罗蜜
⑴.布施:① 财施;② 法施;③ 无畏施。 ⑵.持戒:即严持佛教戒律。 ⑶.忍辱:锻炼忍耐力、包容力、忍受打骂毁辱、赞誉奉 承以及饥寒困苦。 ⑷.精进:精勤不懈地学习六度。 ⑸.禅定:使心性专注不散,深入定性。 ⑹.智慧:以般若智慧正观世界实相总导一切修持法门
㈢.佛教教义
5.大乘教义的法门——六度波罗蜜
佛:
● “佛”是“觉者”之意,同时“觉”有“三义”,凡 是做到三义圆满的都能成佛。这三义是:自觉(自身觉 悟),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把自觉体现在行动 上●)。佛教修炼的最高果位,因此被尊奉为佛教最高境界 的“神”。小乘佛教仅指如来佛,即释加牟尼的尊称。 大乘佛教除指释加牟尼外,还泛指一切修行而成的佛, 他们宣称三世十方处处有佛。大乘佛教中有过去的燃灯 佛,未来的弥勒佛,东方的药师佛,西方的阿弥陀佛。 最高的是如来佛。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佛教的创始与教义 ㈢.佛教教义
1.“四谛说”
谛即真实无妄的道理。四谛即苦谛、集谛、 灭谛、道谛。它是小乘教义的总纲。 苦有八种: 生、老、病、死、
爱别离、怨憎会、 求不得、五蕴盛。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佛教的创始与教义 ㈢.佛教教义
2.“ 十二因缘说”
人生由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 受—爱—取—有—生—老死这12 因缘和合而成, 前因后果,人人如此。悟透因缘说,(缘觉), 便是罗汉果位的最高阶梯。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佛教的创始与教义
㈢.佛教教义
5.大乘教义的法门——六度波罗蜜 “菩萨” :
波罗蜜修渡成功的人便是“菩萨”。“菩 萨”是梵语菩提(觉悟)萨陲(有情)的译音, 中文直译即为“觉有情”,即多情的慈悲救世 的得道者。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佛教的创始与教义统文化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佛教的创始与教义
㈠.释迦牟尼及其佛教的创立
佛教的创始人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 王子达悉多·乔达摩(前565—前485年),释迦族 人,尊称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又称佛陀, 意思是“觉悟者”。
㈡.佛教的宇宙观——“三界”、“大千世 界”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佛教的创始与教义
㈢.佛教教义
4.“三法印” ①“诸行无常”:即一切事物因缘而起,变化无常。
②“诸法无我”:指一切事物没有独立不变的实体或主宰
者。
③“涅磐寂静”:认为人生活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一种绝
对安静的、无人生痛苦的精神状态,进入远离烦恼、断绝 相累、无生无死、寂然常住的涅磐神秘的最高境界。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佛教的创始与教义
㈠.释迦牟尼及其佛教的创立
㈡.佛教的宇宙观——“三界”、“大千世 界 ㈢” .佛教教义
●.小乘佛教:认为世间无常,人生是苦。主 张出家修行,宣称生死轮回,在轮回中善有善 报,恶有恶报。 (罗汉) ●.大乘佛教:主张世间无常,一切皆空。把超 越现实世界的精神解脱说成是最高、最真实、最 理想的精神境界,叫作“涅磐”。 (菩萨、佛)
● 宋明以后,佛教真正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出现了儒佛 道三教合流的局面。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三、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
隋唐时期,中国出现了有中国文化色彩的八大佛教宗派: 1. 天台宗 创始人是隋朝天台山国清寺的智凯(531-597年)。 主要经典:《法华经》 主要理论: “一念三千”,即万物一念所生; “三谛圆融”万物即空、假、中三谛的融合。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流派
● 南北朝时期,佛教僧人进一步把佛教思想与儒道思想 融合,开始创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佛教宗派。这时期讨 论的核心问题是佛性理论,代表有慧远、梁武帝、竺道生。 ● 竺道生倡导“顿悟成佛”,“众生皆有佛性”,是中国 佛学会通儒家心性学说的肇端,是印度佛性平等与中国圣贤 平等观的结合。这与儒家的心性学说和“人皆可以为尧舜” 的思想极相吻合。 ●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达到鼎盛。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中国 文化色彩的佛教宗派,主要有:①天台宗、②三论宗、③华 严宗、④唯识宗、⑤净土宗、⑥禅宗、⑦律宗、⑧密宗等八 大宗。
2. 唯识宗 创始人是唐代的玄奘(602-664年)。 主要经典:《瑜珈师地论》、《成唯识论》。 主要思想:外境非有,内识非无,万法唯识,心外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