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针刺补泻及补泻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者随其后)。
10
三、针刺补泻的临床依据
• (一)辨别虚实 • 1.证候虚实:通过四诊合参,辨别证候虚实,作为针刺补泻的依据。
虚证采用针刺补法,实证采用针刺泻法,虚实不明显者采用平补平 泻法,属气机紊乱者用导气法。 • 2.脉象变化 • 3.虚实夹杂
11
(二)审察经气
• 1.根据切循按弹和针下感应辨别经气虚实 • 2.根据得气针感辨别正邪虚实,决定补泻 • 《灵枢·终始》:“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 徐而和。” • 凡针下得气徐缓,如鱼吞钩铒之沉浮,病人自觉 针下柔和舒适,为谷气至。 • 凡针下沉紧、牢实,行针涩滞,病人感觉针感强 烈难忍,为邪气盛。 • 凡针下虚滑无力,如插豆腐之空虚,经行针手法 之后仍然针感微弱者,为正气虚。
第一节 针刺补泻
• 《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一、针刺补泻的概念和范畴
(一)补泻是针刺治疗的基本原则。 (二)针刺补泻是针对病证虚实而实施的针刺手法。 (三)针刺手法要达到补虚泻实的临床效应。
1
二、迎随是针刺补泻的原则
•概念:迎者逆也,随者顺也,迎随有 逆顺之意。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逆而夺 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 实。” •逆经气来时而施,为泻为迎;顺经气 去时而施,为补为随。
《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灵 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 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
18
徐疾补泻法
• 原理:补法慢进快出,引导阳气由浅入深,令经气充实于针下; • 泻法快进慢出,使邪气由深出浅,随针外泄。
19
徐疾补泻法图
•图
20
1.操作方法
•补法:毫针刺入皮肤后,先在浅层得 气,然后将针慢慢推进到深层,快速 退针到皮下,(可反复施术);出针 时快速出针,疾速按压其穴。 •泻法:将针快速透皮后,迅速插入深 层得气,然后慢慢退针到皮下(可反 复施术);出针时慢,不按针孔。
• 根据迎随即补泻的原则,后世发展为针向迎随等多种可行操作的 迎随补泻方法。
5
1.针向迎随法
• 针尖顺经而刺为补,逆经而刺为泻。 • 依据:《难经·七十二难》:“所谓迎随者, 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 之,故曰迎随。” • 金元·张壁在《云歧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中说: “顺经而刺为之补,逆经而刺为之泻。” • 很多教科书与著作、期刊所称的迎随补泻法, 都是指针向迎随法。
16
(三)针刺手法
•针刺手法是促进内因转化,产生 补泻效果的主要手段。通过针刺 补泻手法,可以使针刺的良性调 整作用进一步加强,补虚泻实的 效应进一步提高。
17
第二节 针刺补泻手法
• 一、单式针刺补泻手法 • (一)徐疾补泻法:徐,缓慢;疾,快速。 • 徐疾补泻法是以进针、出针以及行针的快慢分补泻的针刺手法。
• 6.呼吸迎随法 • 呼内为补,吸内为泻。张景岳《类经》:“故泻必因吸内针,补必
因呼内针,此即迎来随去之义。”
9
其他迎随法
• 7.补母泻子迎随法 • 虚证补母穴,实证泻子穴。 • 《难经·七十九难》:“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
补其母也。” • 如心病,泻心包经输穴大陵(迎者迎于Biblioteka Baidu),补心包经井穴中冲
• 《灵枢·终始篇》说:“泻者迎之,补者随之。” • 也就是说迎就是泻法,随就是补法。
4
迎随
• 《难经·七十二难》说:“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 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说明经脉走向有顺有逆, 营卫气血运行有浅有深,有盛有衰,根据经脉走向、部位深浅, 气血盛衰,采用不同的针刺补泻方法,都叫迎随。
14
四、决定针刺补泻的主要因素
•针刺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以 下三因素 。 •(一)机体反应状态 •当机体处于不同的病理状态时,针刺 可以产生不同的补泻效应。临床与实 验研究表明: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是 针刺补泻效果产生的主要因素。针刺 具有双向、良性的调节作用。
15
(二)腧穴的特性
•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是产生补泻 效应的重要条件。 •1.偏于强壮补益作用的穴位有:关元、 气海、命门、膏肓、足三里、百会、 神阙、五脏背俞穴等穴。 •2.偏于祛邪泻实的穴位有:十宣、八 风、八邪、委中、井穴、荥穴等。
12
审察经气
• 3.根据补泻效应辨别手法是否适宜 • 若施行补泻手法后,虚者针感由弱转强,或出现热感,说明补泻手
法适宜,起到了补虚扶正的治疗作用。 • 若施行补泻手法后,实者针感由盛转衰,强烈感应变得柔和,或出
现凉感,说明补泻手法适宜,起到了祛邪泻实的治疗作用。
13
(三)明辨经络
•针刺补泻须掌握经络的循行方向,熟 悉经络的气血流注,方能遵照迎随补 泻原则施行补泻.
• 3.流注盛衰时间迎随法 • 即子午流注针法,详见《针灸治疗学》。 • 4.提插迎随法 • 《标幽赋》:“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
补暖。” • 插针左捻为补为随;提针右捻为泻为迎。 • 5.捻转迎随法 • 汪机《针灸问对》:“吸而捻针,右转为泻为迎;呼而捻针,左
转为随为补。”
8
其他迎随法
21
2.临床应用
• 本法调和阴阳,徐疾补法治疗虚寒证,徐疾泻法 治疗实热证。 • 3.注意事项 • ①行针手法以提插为主,可结合捻转。 • ②有人认为,徐疾指行针的快慢,“徐而疾”之 补法,指针刺入穴位后,行针的频率由慢到快, 可持续操作1~2分钟; • “疾而徐”之泻法,指针刺入穴位后,行针的频 率由快到慢。行针采用小幅度捻转提插(范均铭 等《上海针灸》1990.2)。
6
2.深浅迎随法(补生泻成法)
• 补用生数(1~5分)浅刺,泻用成数(6~10分)深刺。 • 依据:《难经·七十二难》“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卫属
阳属气较浅,荣属阴属血较深,补阳气,泻阴邪。 • 金元医家还依据了古代河图五行生成数,补用生数,针深1~5
分,泻用成数,针深6~10分。
7
其他迎随法
2
迎随
• 《灵枢·小针解》解释“迎随”时说:“其来不可逢者,气盛 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知其往来者, 知气之逆顺盛虚也。”
• 指出要根据经气的逆顺、盛虚来进行补泻,经气来时,经气充 盛,不可用补法,只能用泻法,称为迎;经气去时,经气亏虚, 不可用泻法,只能用补法,称为随。
3
迎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