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让数学课堂弥漫着诗意的芳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数学课堂弥漫着诗意的芳香

作者:王芳

荥阳索河惠厂小学

让数学课堂弥漫着诗意的芳香

新课程改革倡导了教学的生成性,这给传统的数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气象、新的挑战。在很多人眼里,数学是枯燥的、无味的和深奥的。他们觉得数学课堂更多展示的是难记的概念、冗长的公式、冰冷的符号和复杂的图形;有些人则认为数学老师感情冷漠,缺少审美情趣,没有艺术品位,数学课堂不象语文课堂那样充满诗情画意、情真意切、慷慨激昂。虽然他们说的有失偏颇,但综观我们的数学课堂,确实也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以上的一些问题。其实,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把课堂的主席台还给了学生,就是要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实现生命价值的舞台,让学生用稚嫩的、纯洁的、好奇的心灵去触摸世界、去认识世界、去改造世界。因此,数学课堂应当是美的、精彩洋溢的、智慧飞扬的、富有创造的。数学课堂同样可以激荡着师生的灵气,弥漫着诗意的芳香。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富有诗意呢?下面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让数学课堂成为美的源泉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创新才智,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案例《百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的教学片段

上课时玩猜数游戏,我问:“有一个数比49大,它可能是几呢?”话音刚落,只见一只只小手“刷”的一下举得老高。生1:“这个数可能是50。”生2:“这个数可能是89。”生3:“这个数可能时

65。”生4:“这个数可能是100。”……学生们所说的数越来越大了,远远超过了他们所认识的100以内的数。这时,只见一个平时很少发言的小男孩举着手,脸上满是认真的神情说:“这个数可能是9999。”我随即用汉字把这个数写在了黑板上:九千九百九十九。我又问学生:“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表示多少个几?第二位是什么位?表示多少个几?第三位、第四位呢?”很快一个数位表出现在学生面前。一个学生立刻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从右边起的第四位应该是千位,您看,九千九百九十九,九千完了才是九百呢。”为了表示对他发言的肯定,我请他亲自把“千位”补充在数位表里。我又问:“那千位上的数应该表示几个几?”大多数学生很快地答出表示多少个千。学生自信与肯定的发言让我吃惊;多么细微的观察和思考啊!他们对已有知识的迁移、扩展又是那样的顺理成章。“那你们会写这个数吗?”我又问学生。学生说:“和我们学的百以内数的写法一样,九千在千位上写9,九百在百位上写9,九十在十位写9,九在个位上写9。”此时班上的气氛非常活跃。生1:“我能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个数。”生2:“我知道9999是由9个千、9个百、9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生3:“它是最大的四位数。”生4:“它前面的数是9998。”我随即紧跟着问:“它前面的数是9998,那它后面的数是几呢?你们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就这样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探索中,知道了后面的数是10000。

一个精彩发言,犹如一粒小石子激起了孩子们思维的浪花,使学生对百以内数的认识扩展到了对万以内数的认识,过程是那么的自然

而有序。而这一切却又是孩子们在对已有知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相互交流、相互探索得出的。孩子们的表情和眼神表达出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此时,他们就象一位科学知识的探索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当然,也因这意外的“小石子”使我没有完成课堂预定的教学任务,但我认为值得,因为它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推理、迁移等能力,还为孩子们带来了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这堂课的美来自于自由、民主、轻松、和谐、相互尊重的课堂教学气氛。而教师精心适时的设问、学生精彩的发言则是精彩之美的源泉。学生已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充满自信、主动探索与交流的课堂小主人。

二、让数学课堂展示学生生命的灵性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被教师“填”得太死,学生没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课堂将会丧失生命灵性,学生的能力自然得不到提升,学生怎会喜欢这样的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放手”,给予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展示自己,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一块饼一半吗?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有的学生用手比划,有的学生拿粉笔情不自禁地跑到黑板前画圆,还有同学用他们平时玩的圆形卡片跑到讲台前演示卡

片的一半给同学们看。(我站在旁边微笑着,并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师:同学们真棒!现在再请你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纸,你们能折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的二分之一吗?你们一定能行的!(同学们高兴的折着)

师:谁愿意把它贴到黑板上,并在下面写出分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将作品贴上黑板上,并在下面写出了分数)

师:你们还能利用手中的图形创造出其它一些分数吗?试试看。(一会儿工夫,同学们折出了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师:还有吗?(随后,同学们又折出了三分之一、六分之一……)

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自我,独特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使课堂上生成了多种表示“一半”的方法,创造了多个不同的分数,一节课下来,黑板上只有教师很少字迹,几乎全是学生的作品和并不工整的字迹。然而,正是这样看起来“乱糟糟”的板书,才真正赋予了黑板新的生命力,黑板不应当完全属于老师的,有时也应该有学生一番天地,让他们在这块小天地里尽情地歌唱。

三、让数学课堂成为智慧飞扬的天地

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学习的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发生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和判断力,增强了情感的体验。而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们一味地埋怨学生,那么学生还敢再

说吗?学生的能力还能提高吗?或者亲自上阵,帮学生回答,这又让学生学习成了“灌输式”学习,这样的课堂又怎能让学生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呢?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的差错,并发现其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

案例《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片段

在学生学会了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车间要装配288台电冰箱,工人们每小时装配36台,经过5小时,还剩多少台没有装?

大多数学生都能列出正确的算式:288-36×5=108台。可有一位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在板演时写成了288÷36,很多学生都举起了手要求发言,还有的学生在下面嘀咕着:“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这时,我微笑着对学生说:“大家都觉得他做错了,其实他没错,只是还没有做完呢!”(学生们都不作声了)。这时,班上一个比较聪明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明白了,他这一步算的是总时间,现在装了5小时,还要装8-5=3(小时)才能完成任务,剩下没有装的就是36×3=108(台)。”

师:“你们觉得他说得有没有道理呢?”同学们都说有道理。我及时地给予了评价,并请板演的那个同学把题目做完,然后他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座位。

这样通过巧妙点拨,扭转了学生原来的观念,因“错”利导,反而生成了另外一种解法。事实上这个学生根本不会做这道题,他也只是碰巧算对了一步。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