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初探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通过问题来进行教学,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从某种角度上说,数学教学活动是提出问题,然后围绕问题,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活动。其中,提出问题是教学的核心环节。数学教学过程就是围绕着学生的主动学习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在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产生新的火花,教师与学生通过问题对话,让学生增强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

一、何谓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的目的是通过调动学生动脑筋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着眼点在“思”。课堂提问又叫设疑,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提问的形式,引起学生思维、引出学生语言反应,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而有效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的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是提供给学生适当的研究性问题,以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有效提问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有效提问策略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影响问题解决的两大因素是:问题情境和学生个体的心理因素。问题情境因素主要是情境刺激呈现的方式;学生个体因素主要指个体有关的知识背景,智力水平,认知特点和兴趣等。我们可以针对这两大因素,进行有效设问。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中学生是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创设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

的数学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机,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使数学教学真正活起来,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力。数学老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很多,现举例如下:

(1)融数学问题于故事之中

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先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官员准备提拔一名下属到较高的位置,办事人员物色了两名候选人。但是,这两名候选人在各方面的条件都旗鼓相当,难分高下,于是无法取舍。这名官员就把两名候选人叫到大厅上,出了一道数学题,要他们当场计算。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在林中散步,无意中听到几个盗贼在商量怎样分偷来的布匹。他们说,若每人分6匹,就会剩5匹;若每人分7匹,就会差8匹?问这里共有几个盗贼?共有多少匹布?其中一名候选人很快算出了答案:盗贼为13人,共有83匹布,于是他得到了提拔,另一位候选人也心服口服,

无话可说。你想知道他是怎样快速解决的吗?学生被故事吸引,更为故事的情节所激动,对学习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2)从生活实际中提炼数学问题

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源于生活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趣生疑,由疑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思考,进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产生问题,并探求答案。

如学习《数的开方》时,引入一个“大象和蚂蚁”体重相同的演算:

设大象体重为x,蚂蚁体重为y,它们体重之和为2s,

那么x+y=2s, x-2s=-y (1)

x = 2s -y (2)

(1)×(2)得 x -2xs=y -2sy

两边同时加上s 得 x -2xs+s =y -2sy+s

即(x-s) =(y-s)

得 x-s=y-s

所以 x=y

这岂不是说明大象和蚂蚁的体重一样吗?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对学习采取积极主动的探究态度,以实现发展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数学问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中,应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新的“问题”,并对

“问题”进行逐一解决,启迪他们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讨论,各抒已见,互问互答,既能解决知识难点,又能沟通师生关系,使学生学而不倦,乐学其中。如学习《画平行线》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平行线,再交流是怎样画的?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定的、充满浓浓生命活力的群体活动,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学习效率高。教师从人文性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建立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友好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运用有效的措施与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对话,鼓励学生对教学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民主、平等、自由、激励的教学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成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权利,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教学的课堂讨论与研究中,逐步形成一种学习品质。教师要肯定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提出一次问题,就是一次进步”,相信学生会提出最优秀的、最有价值的问题。

3.指导提问的技巧,让学生善于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问题是教学的心脏,问题是思考的源泉。一切科学发明皆始于发现问题,始于问题激发出来的探索活动。教师的课堂工作重点应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

出问题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要问”、“想问”、“敢问”,同时,还要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让他们“会问”,这样才能真正培养、提高学生良好的提问能力。

那么,怎样提问呢?

(1)自己设定目标提出想学的结果;

(2)自学后找出课本中不懂的知识发问;

(3)对别人的想法敢于问为什么;

(4)答案要多想为什么是这样;

(5)要有发现性学习的习惯;

(6)要有表达自己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如学习《圆锥的体积》时,引导学生利用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实验,发现规律后,教师不必马上推导公式,而是停下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1)为什么一定要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如果不是等底等高会怎么样?(2)如果是一组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圆锥,两者的高是怎样关系才会出现同样的实验结果?……随着学生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空间观念得到较大的发展,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学生在课堂上能提出问题,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最佳表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留出时间思考,提供质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