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作者:庄月琼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第04期

一、把生活引入课堂,创设乐学情境

法国学者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解性睡眠时期,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善闻乐见的生活之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学生在日常购物生活环境中常常有机会接触人民币,在这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把“1元=10角”这一重难点的解决置于具体购文具的生活情境之中,学生能踊跃参加,想出多种不同的付钱方法。以这样的实际生活引入课堂再过渡到新知,学生对新知识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二、用数学眼光观察、思考生活,激发欲望

引导学生用数学量化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相关的事情,发现新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热情。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为例,旧的教学模式是就圆柱论圆柱,就公式论公式,而对于油桶、牙杯、热水瓶等,为什么都做成圆柱体,这一常见又不为人注意的生活现象却很少思考,我让学生讨论,除了美观以外,这里是否有其它数学因素,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都说不到点子上。这时我问:一条长100米的绳子,在地面围一个平面图形,你认为围成什么图形面积最大?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分别讨论、计算,得出正方形面积大于625平方米,圆的面积为796平方米。通过计算得出:当周长一样时,围成的各平面图形以圆形面积最大。反过来思考,当平面图形面积相同时,以圆形的周长最小,进而让学生明白在同样空间的不同容器中,如果它们的高度和底面积都分别相同,那么侧面所用的材料以圆柱状的最省。当学生习惯于把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的语言,用数学的眼光来思考的时候,数学教学与儿童生活便融合了。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生活,认识世界,乐于探索。

三、动手操作,直接感受生活,培养探索能力

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过程抽象成数学的表达,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与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教学梯形面积,我对如何进行“操作”没作详细指导,而是启发学生思考,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一下子激活了学生思维,他们纷纷投入到探索“如何转入”的学习活动中,热切地讨论,大胆地尝试操作,独立地操作,积极地思考,不少学生找到了不同于教材的转化方法,表现出良好的思维创造性。有的学生在独立的操作过程中还发现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无论是三角

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还是梯形,面积均可用统一方式(上底+下底)×高÷2,只不过用于三角形时,它的上底为0,用于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时,上底=下底,更可贵的是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本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四、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联系生活实际,发散思维,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从课堂情景迁移到生活中去,学会举一反三地解决问题,加深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教长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帮助家长计算装修房间所需地砖的数量和价钱。于是学生要对房间面积进行测量计算,再了解地砖尺寸规格及单价,然后再进行计算。又如:在教学百分数后,交代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银行存款、取款或到商场购买打折商品,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存款的方法、计算利息方法及打折商品价格的计算方法。这样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有利于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勇于实践。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解决一个问题常常遇到多余条件,需要合理选择;有时条件不足,需要进一步收集或创造;有时答案不唯一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 一、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水准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入手,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让知识和日常生活交融。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而乐此不彼地学习。 1. 从生活实际中引入。 例如:“分数的初步理解”引入新课时,我这样引入:首先在投影仪上出现一个人,这个人在分物品,而且分得很均匀;接着让学生每人也来分物品(各自准备),要求分得一样多:人分物品,“人→分→份(得到份)”,分得一样多(每份同样多),这叫“平均分”。这样利用人分物品的生活现象引出“平均分”,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2. 联系实际探索。 如学习“相遇问题”应用题,在学生对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解法

有基本了解时,教师布置一个活动: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应用题中的情节作表演,并口头编应用题,再解答。在活动时,两位同学站在两个不同的地方(两地),面对面地站着,喊“预备走”,一齐面对面走来(同时相向),经过一定时间,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相遇)……那么,如果没有同桌帮忙,你一个人能够表演这个节目吗?学生兴趣很浓,纷纷举手示范:将两手掌竖直,掌心对掌心,慢慢靠拢,经过一会儿两手掌合在一起。经过活动,学生对“两地同时相向(对)相遇”等有了实实在在的了解。 二、到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1.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理解周围事物。 例如:“百分数的应用(二)”中编入了利息和成数,在教学后可设计一道实践题,即“利息税的计算”。因国务院规定个人储蓄存款还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其纳税额为利息的20%.要求学生到附近银行了解当前各种期限存款的利率,协助爸妈算一算存款所得利息和利息税是多少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纷纷向银行职员提出:为什么交利息税?有什么意义?当前主要有哪些储蓄方式?本金、利息、利率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存款到期的利息税?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了自觉地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2. 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小采购员”这个实践活动,教学时要求结合班级联欢会采购物品这个题材,让学生设计一个采购计划。于是学生必须确定

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MicrosoftWord文档

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挖掘身边数学素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我们身边的学生又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学习数学?怎样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变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让学生都喜欢学习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结合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学生都比较喜欢,所有的小学数学知识都可以生活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尽量寻找挖掘身边的数学。 一、寻找生活中的原型,直接利用原型进行教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如我们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到。又如在教学“统计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

架设生活通往数学的“给力”桥梁

架设生活通往数学的“给力”桥梁 ——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探索 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严海华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面对这些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生活中,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努力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架设生活通往数学的桥梁,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笔者在近些年的教学中,一直致力于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探索,努力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经过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只有虔诚回归真实生活,精巧预设课堂生活情境,有效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扎实开展实践活动,才能架起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间的“给力”桥梁,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不断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使他们意识到数学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是求解生活问题的钥匙,学好数学对于生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而让数学教学充分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新课标理念。 一、精巧预设生活情境,“给力”求知兴趣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设生活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如何精巧预设生活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兴

架起数学课堂与生活的桥梁

架起数学课堂与生活的桥梁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天台县育青中学徐双芬 摘要:笔者在长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强烈感到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本文尝试从“用生活情境为数学学习修筑跑道”、“用形式多样的生活 材料为学生增添数学形象”、“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运用中研究数学”、 “让学生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中运用数学”四个方面进行高中数学生活化 教学的探讨。帮助学生追溯研究历史,分析解决现况,预测指导未来, 架起数学课堂与生活的桥梁。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教学生活情境生活材料生活经验数学形象 学的实质就是教师与学生的特殊生活过程。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生活的内容,学习是学生生活的方式,生活是教学的源头,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这为生活化教学的提出提供了依据。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植根于学生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不断超越现实生活,改善当前生存状态,以提升生活质量为主旨的教学状态。生活化教学是学生的已知与学科知识未知的碰撞,在已知的基础上构建未知的一种教学手段。生活化教学关注学科教学中面向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及未来生活的发展趋势,目的是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的融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能使学生依照生活经验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建构;能使学生深刻感悟所学数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产生追求科学的内在内驱力;能使学生接近科学与生活间的距离并习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力图把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引入课堂,下面是几点在平时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尝试。 一、数学生活化教学可用生活情境为数学学习修筑“跑道” 生活情境是指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便于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创设生活情境,要求数学教学注重现实性。从客观上讲,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主观上讲,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或教学的指导,借助生活情境,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譬如在进行指数函数学习之前,学生在参观本县的博物馆的课外活动中,有同学就问:“老师,博物馆中的出土文物和古生物恐龙化石都有注明它们所处的年代,考古学家是如何测算它们所处的年代呢?”他这一问,同学们也都随声附和:“对呀,老师,这是怎样推测出来呀?”我笑着说:“这可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大家回去可以先查查资料,讨论讨论,当一回考古学家。”在回来后,我就顺着学生的问题进入指数函数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生活情境引导下,学生带着好奇与兴奋,顺利进入了新课内容。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修筑数学学习的“跑道”,将文本知识还原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的思想与课本之间有了一个斜坡。这样更能促进课堂对话,形成课堂互动,使学习过程更具有吸引力。

架起数学课堂与生活的桥梁

架起数学课堂与生活的桥梁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 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能使学生依照生活经验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建构;能使学生深刻感悟所学数学 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产生追求科学的内在内驱力;能使学生接近科学与生活间的距离并 习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力图把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引入课堂,下面是几点在平时课 堂教学实践中进行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尝试。 一、数学生活化教学可用生活情境为数学学习修筑“跑道” 生活情境是指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便于师生互动 和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创设生活情境,要求数学教学注重现实性。从客观上讲,数学来源 于现实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主观上讲,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熟悉 的现实生活或教学的指导,借助生活情境,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譬如在进行指数函数 学习之前,有同学问:“老师,博物馆中的出土文物和古生物恐龙化石都有注明它们所处的年代,考古学家是如何测算它们所处的年代呢?”他这一问,同学们也都随声附和:“对呀,老师,这是怎样推测出来呀?”我笑着说:“这可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大家回去可以先查 查资料,讨论讨论,当一回考古学家。”几天后,我就顺着学生的问题进入指数函数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生活情境引导下,学生带着好奇与兴奋,顺利进入了新课内容。用学生熟悉的 生活现象来修筑数学学习的“跑道”,将文本知识还原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的思想 与课本之间有了一个斜坡。这样更能促进课堂对话,形成课堂互动,使学习过程更具有吸引力。 在已知的基础上建构未知才能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生活教 学注重从已知建构未知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出发,创设情境,让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意义与价值,感受构建求知的兴趣与激情,从而激发 学生探究的热情和认知内驱力。 二、数学生活化教学可用形式多样的生活材料为学生增添数学形象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发利用各种生活材料, 为学生增添趣味盎然、丰富多彩的数学形象。使呆板的数学概念鲜活化;抽象的原理形象化;干涩的公式趣味化;为数学教学增添乐趣。数学生活化教学可运用形式多样的生活材料为学 生增添数学形象。如在分析2008浙江高考卷的第10题: AB是平面的斜线段,A为斜足, 若点P在平面内运动,使得△ABP的面积为定值,则动点P的轨迹是 A.圆 B.椭圆 C.一条直线 D.两条平行直线 我设计了两个问题。问题①:我们切甘蔗时,如果用刀角度不同(把甘蔗近似地看为圆柱体)它的切痕有何不同?(圆或椭圆)问题②:到一线段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什么?(圆柱)本小题其实就是一个平面斜截一个圆柱表面的问题,由于线段AB是定长线段,而 △ABP的面积为定值,所以动点P到线段AB的距离也是定值。由此可知空间点P在以AB为 中心线的圆柱侧面上.又因P在平面内运动,所以这个问题相当于一个平面去斜切一个圆柱(AB是平面的斜线段),得到的切痕是椭圆。 这样用形式多样的生活材料为学生增添数学形象,激发了学生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使教 材中的数学知识通俗化、生活化,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数学生活化教学可让学生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中运用数学

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开创数学教学的新天地

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开创数学教学的新天地 保康县城关镇中心学校李老师 数学的产生与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其基本理念中指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教师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设计教学,才能引导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具有逻辑性,讲究文字表达严谨准确,忽略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被发现的曲折过程,难免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如果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就能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学《三视图》时,我先用多媒体展示不同侧面的庐山彩照,并引入学生熟悉的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学如在生说说苏东坡是怎样看庐山的?(横看、侧看、身在此山中看),从而引出了课题——“从三个方向看”。这样的引入跨越学科界限,诗歌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再从诗歌中提炼出隐含的数学知识,不但引发学习兴趣,还使学生体会了数学中的美,很自然地进入数学情境中。 在教学《圆周角定理的应用》我引入“破镜重圆”这个成语,然后提出问题:“小明不慎将一个镜子打成了几块碎片,你能有办法帮他把碎片重新拼成新的圆形镜子吗?”学生们开始激烈讨论,有的说用不干胶贴上,有的反问:“你能保证所有的碎片都找到吗?”聪明的学生就联想到利用圆周角定理,在一个圆上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找出圆心和半径就解决了。 二、捕捉生活元素,形成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数学命题、数学推理的基础,所以理解认识概念要从本源考虑,要有实际问题意识,学生如果只是机械地记忆,往往会概念模糊,不能准确应用概念进行计算和推理。教师如果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就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概念的生成和内涵,理解并掌握概念。 例如在讲圆的定义时,学生觉得很抽象很难理解,我先用课件展示一只小刺猬离妈妈的距离是1米,接着提问:“要想使第二只小刺猬离妈妈的距离也是1米,它在什么位置上?”学生利用计算机操作使第二只小刺猬离妈妈的距离也是1米,教师继续提问:“三只呢?四只呢?”……随着离妈妈距离是1米的小刺猬越来越多,画面逐渐形成了一个圆。接着我又提出问题:“如果把所有的小刺猬抽象成点,刺猬妈妈也抽象成点,你能说出圆的概念吗?”学生就发现所有小刺猬表示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半径是定长,圆心就是定点,圆是所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 三、借助生活现象,融于探究活动。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教材上有些内容过于简单或单调,难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如果借助生活经验,设计一系列活动,就能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知识,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我首先让同学们估算一张纸有多厚,学生想到可以把许多纸叠到一起,再除以张数。教师肯定后再提问:“可不可以用手头仅有的一张纸叠出许多张纸?”然后指导学生将一张纸连续对折6次,先求出张数,学生口答一共有64张,教师问:“你是怎么得到的?”学生:“计算2×2×2×2×2×2=64。”然后师生共同测出厚度约法为6毫米,即每张纸厚

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作者:庄月琼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第04期 一、把生活引入课堂,创设乐学情境 法国学者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解性睡眠时期,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善闻乐见的生活之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学生在日常购物生活环境中常常有机会接触人民币,在这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把“1元=10角”这一重难点的解决置于具体购文具的生活情境之中,学生能踊跃参加,想出多种不同的付钱方法。以这样的实际生活引入课堂再过渡到新知,学生对新知识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二、用数学眼光观察、思考生活,激发欲望 引导学生用数学量化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相关的事情,发现新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热情。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为例,旧的教学模式是就圆柱论圆柱,就公式论公式,而对于油桶、牙杯、热水瓶等,为什么都做成圆柱体,这一常见又不为人注意的生活现象却很少思考,我让学生讨论,除了美观以外,这里是否有其它数学因素,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都说不到点子上。这时我问:一条长100米的绳子,在地面围一个平面图形,你认为围成什么图形面积最大?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分别讨论、计算,得出正方形面积大于625平方米,圆的面积为796平方米。通过计算得出:当周长一样时,围成的各平面图形以圆形面积最大。反过来思考,当平面图形面积相同时,以圆形的周长最小,进而让学生明白在同样空间的不同容器中,如果它们的高度和底面积都分别相同,那么侧面所用的材料以圆柱状的最省。当学生习惯于把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的语言,用数学的眼光来思考的时候,数学教学与儿童生活便融合了。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生活,认识世界,乐于探索。 三、动手操作,直接感受生活,培养探索能力 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思维活动,并把外显的过程抽象成数学的表达,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与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教学梯形面积,我对如何进行“操作”没作详细指导,而是启发学生思考,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一下子激活了学生思维,他们纷纷投入到探索“如何转入”的学习活动中,热切地讨论,大胆地尝试操作,独立地操作,积极地思考,不少学生找到了不同于教材的转化方法,表现出良好的思维创造性。有的学生在独立的操作过程中还发现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无论是三角

在生活与数学间架设桥梁

在生活与数学间架设桥梁 发表时间:2011-04-29T13:53:41.54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4期下供稿作者:翁方敏 [导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翁方敏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湘城小学215138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把“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等内容列入了课程总体目标。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的实际引入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要尽量地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引入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妈妈从街上买回来12个鸡蛋,回来后想称一称鸡蛋的重量。可家里的秤太小,怎么也放不下12个鸡蛋,最多只能称10个鸡蛋。这就难住了妈妈,谁能帮妈妈出个主意?(话音刚落,学生们兴趣盎然,都争先恐后地帮忙出主意,教室里异常活跃。) 生1:一个一个称,再把它们加起来。 生2:太麻烦了,可以先称一半,再称另一半,然后加起来。 生3:可以先称10个,再称2个,然后把两次称得的重量加起来。 …… 师:大家讲得都很有道理。 师:如果每个鸡蛋25克,12个鸡蛋有多重?该如何计算呢? 生4:25乘12。 师:谁有办法计算这道题? 生5:先算10个鸡蛋的重量,再算2个鸡蛋的重量,然后把两次算得的重量加起来。 师:讲得真好,特别是把“先……再……然后…… ”讲得真清楚。 师:或者我们还可以先算2个的重量,再算……。 这样安排新知教学,使学生感到新知识既熟悉又新颖,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二、借助生活经验,探索数学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处处都充满着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苏教版国标本数学第五册“生活中的搭配问题”,是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探索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对实际生活里的原型比较熟悉,容易发现相应的规律,因而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的搭配问题”这一课,如果生搬硬套地把搭配的概念以及方法讲解给学生听,学生就只会机械地去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合理利用教材,安排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穿衣搭配问题(要配成一身衣服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早餐搭配问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配法)、路线问题(从学校到少年宫一共有几条路可以走)等。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去感悟、去发现,进而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索不同的方法,发现搭配的规律。 三、在实践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 学以致用,数学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促进学生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培养正确的数学观。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法的“整理与复习”时,把这些较为枯燥的计算题重新整合,巧妙地糅合、穿插在“秋游”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在这次模拟活动中,亲身感受到了从秋游前的准备、统计人数、了解门票的单价到计算全班学生的总价钱,无处不用到数学知识。特别精彩的是教师在最后设计了“带的钱不够该怎么办”这个实际问题,学生们都能从生活实际出发,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想出了许多好办法。学生在本次活动中既了解了游览的基本常识,同时又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要适应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强化动手操作,既会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的兴趣和创造性,也能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欲望。学生的应用意识、能力加强了,创新思维也最终得到发展,这样才能把数学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搭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浅谈如何搭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和抽象数学的知识,体现学用结合,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达到真正沟通,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而又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寻找与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生活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发展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 1、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如我在教学体积单位“立方米”时,把全班同学每8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学生准备一根1米长的米尺,要求学生用8根1米长的米尺,围一个棱长是1米的立方体,从而让学生明白棱长是1米的立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然后让学生分组钻进1立方米的空间里,亲自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这样教学,数学与学生亲密接触,学生乐此不疲,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如让学生判断现实生活中一堆木材的体积,学生就能从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推测,而不会不着边际的胡乱猜一通。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氛围。

驾设学生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的桥梁

驾设学生生活经验与数 学学习的桥梁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架设学生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的桥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学例谈 城关小学张丹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时,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基础之上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日常生活或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应用数学的意识。 1、巧引导,拉近学生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距离。 小学一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在他们的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中,对数学已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只是对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还比较零散和模糊。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拉近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历(验)的距离,感知到数学是在身旁,数学是可亲的。如:教学第一课《可爱的校园》(1-5的认识)时,我首先让学生回答了这样几个问题:①你几岁了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②你是几年级几班的学生③你家有几口人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刚才你们的回答中都有哪些数学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先跟同桌说一说,最后在全班说,使学生知道刚才的回答中都有数:1、2、3、4……等。紧接着揭示课题:“小朋友们,我们的生活中有数学,那么校园里有数学吗我们去看一看吧。”授完新课把学生带出教室,让他们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按照自己的方法数一数,咱们的校园里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数来表示,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给学生的数学与生活架设一座互通的桥梁

给学生的数学与生活架设一座互通的桥梁 发表时间:2010-11-09T15:14:17.423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8月第3期供稿作者:朱慧欣[导读] 数学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其知识和技能将成为人们不断发展、生存的“通行证”。朱慧欣(河北唐县羊角乡花盆小学,河北唐县 072350)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68-01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轻松学数学;并让生活情境走进学生的数学世界,使学生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 关键词:教学内容;现实生活;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实践和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初步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并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轻松学数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我们要应用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出发,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如在学《统计》课时,教师提出:元旦快到了,班里要开联欢会,买什么水果好呢?同学们建议买苹果、桔子、香蕉、梨、葡萄之后,让学生分组统计一下,到底应该买哪些、买多少。每个同学都兴致勃勃地献计献策。同学们所用的统计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有用数字表示的;有画水果图的;有用“正”字的;也有用各种图案代替的。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完成了教学任务。再如学习“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观察物体”等这类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常见的东西时,我们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所涉及的生活实际问题,来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引导学生,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使教材走近学生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挖掘学生身边蕴藏的许多熟悉、新奇有趣的数学问题,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让学生能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答实际问题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凭借。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一位老师创设了以下的教学方法:首先创设问题情景:我国六百个城市中,有四百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有110个,全国城市缺水量达60亿立方米。一方面,缺水情况严重;而另一方面,水源浪费资源同样不容乐观,下面我们通过实践活动来说明:如果你在刷牙时任凭水流淌,后果将会怎样。 ⑴记录自己整个刷牙的时间。 ⑵打开水龙头让水流到一个大盆内,10秒后用量杯测量盆中水量。 ⑶运用⑵中的数据计算,如果你在刷牙时任水量流淌会浪费多少水。 ⑷收集全班的数据,然后计算出所有数据的平均数。 ⑸假定每个人刷牙时都任水流淌,估计一年里你们班所有同学因刷牙浪费水的数量(设想每个同学一天刷牙两次),继而估计全国人每年浪费于刷牙的水量。 这个实践活动可能缺乏常规应用题的严谨与规范,但它可操作、富有挑战性,学生学习兴趣高昂,锻炼了测量、统计、运算等实践能力,使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数学并不仅仅是枯燥的书本知识和杜撰的无聊题目,相反地它就显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中。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初步感受到了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才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了如何在更大范围内让数学服务于社会的思考。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 数学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其知识和技能将成为人们不断发展、生存的“通行证”。教学中,我们要创设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了“比和比例”后,教师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树高。树很高,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提出爬上去量,但是两手抱树怎么量?有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树,下树后再量绳子。这可是个好办法,可又无枝可攀,如何上去?教师适时取来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正值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树高的办法吗?学生想出:树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倍。(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树影的长,算出了树高。接着,教师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树高的公式吗?”于是得出:竿影长=树高:树影长;或竿长=树影长:竿影长。又如,学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后,让学生帮助算一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电费;学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小星星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等。这样,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还锻炼了能力。 四、让生活情境走进学生的数学世界单纯的数学教学是枯燥无味的。特别是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这时,教师就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要使学生的视角从课内生活拓宽到课外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他们所关心的事情入手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活动中发现,活动中发展。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时,让学生说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数字及作用,如:你今年几岁了?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家有几口人?你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等等,这样就使抽象的数字具体化,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多彩的生活中数字的丰富内涵。???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入学,由于时间观念差,上课时总有人迟到。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老师故意把在上课铃响后迟到的同学“挡”在门口,然后先放进2个学生,接着又放进1个学生。刚让他们站成一排,又有3个学生喊报告,也让他们进来和刚才迟到的同学站在一起。先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然后问座位上的同学:“想不想让你们的小伙伴回到座位上去上课?”同学们都说“想”。“那好,现在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根据刚才的情景,只用一道算式,求出今天共有几位同学迟到,答对了,他们就可以回到座位上去了。快,开始吧。”同学们一听极积性很高,通过大家的合作、交流,一会工夫就算出来了。这类数学题很快也就掌握了。 总之,只要我们“跳出教材教教材”,通过寻找信息背后的信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给学生的生活与数学两者之间架设上桥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会、学好数学,并从中感悟到数学的深刻哲理,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在数学探索的氛围中徜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