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心理应激(新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事件是最早被注意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应激因素 之一。中外历史上均有大量病案和资料证明,生活事件 可以引致个体疾病甚至死亡。
在质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大量资料证明,生活事件 的致病性与其性质有关。生活事件的数量也决定其对健 康和疾病的影响程度。
目前,许多研究正在转向探索生活事件是如何与其 他多种心理应激有关因素相互作用、通过何种机制而影 响健康和疾病的。
国内张明园(1987)编制了同类生活事件量表。另 按生活事件对被试按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作出评分, 并以事件的正、负性质分别计分和统计。这些量表所获 的生活事件分与健康和疾病的相关性有明显的提高。国 内杨德森(1988)也等编制了同类生活事件量表。
应激源致应激作用的评估
•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 – 若一年内累积的LCU • 小于150,提示来年基本健康 • 超过300,80%可能患病 • 150-300 ,50%可能患病 – LCU分值升高与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糖尿病、结核 病、工伤事故、多发性硬化明显相关
• 认知因素量化研究
如何将认知因素加以数量化研究,存在不少具体困 难。
目前一些自我估分的生活事件量表,以及某些应对 量表和社会支持问卷,实际上已部分结合个人认知评价 因素。
在临床心理研究工作中,为了探讨认知因素在事件 引起的应激性病因机制中的作用,可以根据问题性质和 客观条件,选择采用问卷或访谈的方法,将被试对有关 事件的认知特点一一做出等级评估。
应激源的分类
按事件的主客观属性和强度分 • 客观事件
– 个人(受强暴、遭抢劫);社区(自然灾害、战争); – 除身受者外,也可发生于目击者、受害者家属。 • 主观事件 – 是个体主观因素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 日常生活琐事(日常困扰与微应激源) – 引起精神烦恼的日常生活小事
• 生活事件在心理病理学中的意义
有关应对与应激因素间的关系,各种研究证明,应 对与各种应激有关因素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应对受生活事件、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应 激反应等各种应激有关因素的影响。还与性别、年龄、 文化、职业、身体素质等有关。
Richard S. Lazarus (1922~2002)
• 应激理论模型
• 应激反应模型与传统医学界所关注的应激
塞里1936年首次提出的应激概念是应激反应说的代 表。该理论主要是从医学或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提出来的, 其所关注的是应激的反应与临床疾病过程。
由于医学科学的特殊历史背景和职业任务,决定了 应激反应模型在医学界被长期重视。直到现阶段医学界 的精神病学、病理生理学等领域仍然习惯于以应激反应 模型来认识应激和应激现象 。
• 中国学者开发的生活事件量表(LES) • 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 CCSPSS)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
等级
生活事件
LCU 等级
生活事件
LCU
1 配偶的死亡 2 离婚 3 夫妻分居
100 23 儿女离家
29
73
24 姻亲纠纷
29
65
25 杰出的个人成就
28
4 坐牢
63
26 妻子开始或停止工作
• 定义
是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 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Folkman 和Lazarus(1984)将个体对生活事件的 认知评价过程分为“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1993 年进一步提出“认知再评价”的补充概念。
无利害关系
适应
有效
有效


次 可改变



问题关注应对




价有 价

无效

关 系
不可改变
情绪反应 (不适应)
情绪关注应对
无效
事件、评价、应对与应激过程
• 认知因素在应激中的作用
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动和 心身反应,因而是生活事件到应激反应的关键中间因素 之一。
认知评价本身也受其他各种应激有关因素的影响。 所以,在近年的许多实际病因学研究工作中,虽然仍将 认知因素作为应激的关键性中间变量来对待,但毕竟还 要考虑其他有关应激因素的综合作用。
35
41 休假
13
20 抵押超万元
31
42 圣诞节
12
21 抵押品赎回权被取消
30
43 轻微违法行为
11
22 工作职责上的变化
29
(译自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Volume II, Holme,T.H., Rahe,R.H., p216,1967)
第三节 认知评价
应激刺激模型
强调应激刺激即应激源及其性质、种类对 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及机制。
• 应激过程模型
在Lazarus等的应激交互作用理论基础上(其也是 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国内医学心理学界部分作者, 逐渐在教材中强调,心理应激是由应激源(生活事件) 到各种应激中间变量再到应激反应的多因素作用的“过 程” 。
19
13 性的困难
39
35 宗教活动变化
19
14 家庭增加新成员 15 业务上的再调整 16 经济状况的变化
39
36 社会活动变化
18
39
37 抵押或贷款少于万元
17
38
38 睡眠习惯上的变化
16
17 好友死亡
37
39 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数目变化 15
18 工作性质变化
36
40 饮食习惯改变
15
19 夫妻不睦
• 工作有关因素 • 家庭和婚姻问题 • 人际关系问题 • 个人健康问题 • 自我实现和自尊方面因素 • 经济问题
应激源的分类
按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分
• 正性生活事件 – 具有明显的积极体验:晋升晋级、立功嘉奖、新婚再 婚
• 负性生活事件 – 指个人认为对自己产生消极作用的不愉快事件。降职 下岗、患病离婚、亲人死亡
• 塞里的“一般适应综合征”说
1936年,病理生理学家塞里将机体在严重刺激下 出现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将这种非特异 性反应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并分为警戒、阻 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警戒阶段:为应对有害刺激,唤起体内整个 防御能力。
抗拒阶段:持续暴露在有害刺激中,机体便 转入抵抗。 衰竭阶段:有害刺激过于严重,机体将会丧 失所获得的抵抗能力而转入衰竭阶段。
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 ➢ 心理应激条件下人的临床表现 ➢ 急性心理应激的临床表现 ➢ 慢性心理应激的临床表现 ➢ 心理应激对已有疾病的消极影响 ➢ 心理应激同其它致病因素一起引起新的疾病

第二节 生活事件(应激源)
• 定义
是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 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即应激源。目前在心理 应激研究领域,生活事件或应激源包括了生物、心理、 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刺激。
从应对的主体角度,应对活动涉及个体的心理活动、 行为操作和躯体变化。
从应对的指向性看,有问题关注应对和情绪关注应对。 从应对是否有利于缓冲应激的作用来看,有积极应对 和消极应对。 从应对策略与个性的关系来看,可能存在一些与个性 特质有关、相对稳定和习惯化了的应对风格或特质应对。
应对活动
问题关注应对
26
5 家庭成员死亡
63
27 上学或毕业
26
6 个人受伤或患病
53
28 生活条件的变化
25
7 结婚
50
29 个人习惯的改变
24
8 被解雇
47
30 与上司的矛盾
23
9 复婚 10 退休 11 家庭成员健康变化 12 妊娠
45
31 工作时数或条件变化
20
45
32 搬迁
20
44
33 转学
20
40
34 娱乐改变
情绪关注应对
计划 回避 面对
分散注意 升华
再评价 否认 祈祷 自评 幻想 合理化
求助 倾诉
转移 退化 屈服
幽默 淡化 自控 自责 忍受 发泄
放松 烟酒 药物

















持 (应激过程) 应

应对与应激过程的关系
• 应对方式与应激
有关应对在心理病因学中的作用,已成为目前心理 应激研究中很活跃的一个领域,例如癌症病人、心肌梗 塞病人的应对特点、机制及处置方法。
应激源的分类
按性质属性分
• 生物性: – 高温、辐射、噪音、环境污染、衰老、月经
• 心理性: – 心理冲突与挫折、不切实际的期望、不祥预感、工作 压力感
• 社会性: – 灾害、政治动荡、经济衰退、战争创伤、恐怖事件
• 文化性: – 语言文化环境的变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
应激源的分类
按事件的现象分
生活事件

会 支
人格特征

认心
知身
评 价
反 应
健 康 疾 病
应对方式
心理应激“系统”模型示意图
应激系统论模型的特点和意义
• 该模型基于“整体观”和“系统论” ,有以下 特点:
– ①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 – ②各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 ③各因素之间动态的平衡或失衡,决定个体的健康或
疾病; – ④认知因素在平衡和失衡中起关键作用; – ⑤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
系统论模型的心理应激定义:个体的生活事件、认 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和心身反应等 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 统”,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系统失衡,就是心理应激。
心理应激与健康
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 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人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 适度的心理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 生活事件与其他应激因素的关系
过程论认为生活事件是应激反应的起源;刺激论更 认为生活事件是应激的决定因素。但研究证明,应激反 应以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点等因素也会影响 许多生活事件的发生、发展、性质和程度,甚至影响和 决定生活事件是否成为“应激源”。
• 生活事件的量化
生活事件量表:
1967年,Homes和Rahe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 利用这个量表可以检测一个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 各种生活事件,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CU来度量。
应激源
应激中介变量
应激反应

认知评价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个性等等
心理反应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
健康 疾病
应激过程模型之一 1998
社会支持
来自百度文库
应对方式

心理反应
活 事
认知评价
行为反应
健康 疾病

生理反应
个性特征
其他因素 应激过程模型之二 2001
• 应激系统论模型
姜乾金等在研究应激理论历史和在广泛实证研究基 础上,在近十年提出了应激(或者压力)有关因素之间 不仅仅是单向的从“因”(应激刺激)到“果”(应激 反应)的过程,而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认为个体 的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 征和心身反应等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相互作用 的动态平衡“系统”,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系统失衡, 就是心理应激。
第四节 应对方式
• 定义
又称应付。由于应对可以被直接理解成是个体解决 生活事件和减轻事件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故又称为 应对策略。
目前一般认为,应对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
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稳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
• 应对概念的多维度
将应激看成是过程,应对活动涉及应激作用过程的各 个环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总论 生活事件(应激源)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个性特征 应激反应 应激的控制与管理
第一节 总 论
• 应激概念简史
• 坎农的稳态与应急说
20世纪20年代,著名生理学家坎农(Cannon WB)将严重干 扰性刺激时,机体所出现的整体性反应,包括交感-肾上腺髓质系 统激活,交感兴奋性增高,以及各部分内脏器官相应变化等,称 之为应急(emergency)即“战或逃”(fight or flight)反应。
Dr. Hans Selye
• 拉扎勒斯的应激、认知评价和应对研究
20世纪60到80年代 ,Lazarus RS 为代表的心理学 家提出认知评价(cognition or appraisal)以及应对方式 (coping)在应激中的重要中介作用(Lazarus RS & Folkman S,1984)
• 意义:根据该模型,“应激干预或管理”可以选择从各 种应激因素入手,如控制和回避生活事件、调整认知、改变 应对策略、提供社会支持、降低应激反应等,可以应用于医 学的病因学、治疗学和预防医学各方面。
• 目前心理应激定义
过程模型的心理应激定义: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 通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间因素的影 响或中介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 用“过程”。
本章主要讨论:
➢ 应激概念及心理应激理论发展状况和研究; ➢ 应激相关因素包括生活事件、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应激反应的 概念、分类、研究及其与心理应激的关系。 ➢ 基于应激系统论模型的应激控制与管理策 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心理应激的理论及相关的研究 熟悉:生活事件及应激反应 掌握:应激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