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与分期
早期(超急性期):10余分钟至数小时 急性期:数小时、数日、数周 亚急性期:数周及数月 陈旧期:梗死后3-6个月或更久
超急性期 冠脉闭塞后即刻出现,持续时间极为短 暂。 T波高耸,同时出现ST段的斜形抬高, 可出现QRS波群振幅增高,时间轻度增宽。
急性期
又称充分发展期。开始于心肌梗死后数小时至数天, 可持续数周。 ST段弓背向上显著抬高,常与其后直立T波相融合形成 单向曲线; T波由高耸逐渐降低,继而正负双向,再转倒置; 面向梗死区导联的R波振幅降低或丢失,并很快出现坏 死性Q波。
鉴别:一般的发作性心肌缺血 早期复极综合征 急性心包炎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T波
①
②
③ ④
Fra Baidu bibliotek
心房梗死 心房除极异常 P波变形,增宽、切迹、双 向等 心房复极异常 PR段抬高大于0.05mV或压 低大于0.1mV 伴发明显而持久的房性心律失常,如房颤 存有同侧的心室梗死
窦性心律失常 过速 精神紧张、恐惧、疼痛 反应性心包炎、肺部感染 心衰、低血容量及休克
右室心肌梗死 V3R-V6R导联中,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导联ST段呈水平或弓背向上型抬高 ≥0.1mv; V3R-V6R导联出现异常Q波; 常伴有下壁及后壁心肌梗死。
急性无Q波型心肌梗死 以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多见; 以ST段显著下移,T波逐渐加深呈冠状 T波改变为主要表现;
诊断较困难,宜动态观察,结合临床 指标。
心律失常 U波改变 QT间期延长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急性血 栓形成,突然完全或不完全性阻塞血管, 或冠状动脉痉挛性不完全性或完全性闭塞, 形成急性的心肌缺血,严重者可发生心肌 梗死。
临床分为典型性(劳力性)心绞痛发作和 变异性心绞痛。
典型心绞痛发作: 缺血部位的导联ST段压低(水平型或 下斜型下移≥0.1mv)和(或)缺血型T波倒置。 可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 心房颤动、房室阻滞等。 心绞痛缓解之后,心电图迅速恢复正常。
1.
2. 3.
1.
2. 3.
亚急性期 又称近期,出现在心肌梗死后的数周至 数月。 倒置的T波逐渐加深,又逐渐变浅; 抬高的ST段已恢复至基线; 坏死性Q波相对稳定,持续存在。
1.
2. 3.
陈旧期 又称愈合期、慢性期,常出现在心肌梗 死3-6个月。 ST段恢复正常; T波恢复正常或持续倒置稳定不变; 坏死Q波持续存在。
心肌梗死的典型心电图改变
前降支近端阻塞可导致广泛前壁心梗
右冠状动脉阻塞可导致下壁心梗
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其远端心肌因 严重而持久的供血中断发生局部缺血、损 伤和坏死的一系列心电图演变及心肌酶谱 变化,临床表现为长时间的、剧烈的心前 区疼痛。
缺血性T波 损伤型ST段抬高 坏死型Q波
概述 心电图表现和诊断要点 产生机理 看图实践
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栓塞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冠状动 脉供血减少、心肌缺血,从而产生相应 的心电图改变。 包括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急性冠状 动脉供血不足。
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 冠脉痉挛,大小动脉炎波及冠状动脉,主 动脉夹层动脉瘤累及冠状动脉开口等因素 导致。
缺血性T波 缺血若发生在心内膜的肌层,面向缺血 区的导联出现T波高耸; 若在心外膜下或透壁性心肌缺血,T波 倒置,典型者呈冠状T波
(一)缺血型T波改变
(1) 上升支与下降支对称 (2) 顶端呈尖耸箭头状 (3) T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4)超急性期--持续时间短:T 波高耸、正向
损伤性ST段抬高 面向损伤心肌的导联出现ST段呈弓背 向上型抬高,典型者呈单向曲线。 两种机制:损伤电流学说 除极受阻学说
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根据具体相关导联表现确定: 前间壁 ---- V1、V2 、V3 前壁 ---- V3、V4 、V5 广泛前壁-- V1~ V6 下壁 ------- II、 III、 avF 高侧壁 ---- I avL 后壁 ------- V7-V9 镜向导联 V1、 V2、 V3R R波增高 右室 ------- V3 R - V5 R 心内膜下--ST 压低伴倒 T (非Q波性)
是现在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突发疾病。
冠状动脉的分支,供血。 冠心病的常见症状及体征。 冠心病的心电图表现。 冠心病诊治进展。
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左窦,分为前室 间支和回旋支。
前室间支:供血左心室前壁,部分右心室 前壁和室间隔前2/3。 回旋支:供血左心房,左心室左侧面和膈 面。
女性患者,63岁,高血压病史4年余。5小时前情绪 异常激动后突然语言障碍,胸部闷痛。既往心电图 基本正常。
变异性心绞痛 缺血区导联出现一过性损伤型ST段抬高 改变,对应导联呈“镜像反映”表现为ST 段下移。症状缓解后,心电图迅速恢复正 常。 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男性患者,49岁,10年前确诊为冠心病。近几日出现 明显胸闷,每日发作1-2次,每次持续5-10分钟。
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右窦,分为后室 间支和左室后支。
后室间支:供血后室间沟两侧的心室壁 (右心房,右心室)和室间隔后1/3. 左室后支:供血左心室隔壁。
窦房结支:60%起于右冠状动脉,40%起于 左冠状动脉。
动脉圆锥支:左冠前室间支和右冠发出, 形成Vieussen环,重要的侧支循环。
主要以ST-T改变为主。
但不能仅凭心电图ST-T改变就判定一定是冠 脉病变。
T波改变 机制
ST段压低: 水平型 或 下斜型 压低程度在0.05-0.15mV之间。
少数病人表现为ST段水平型延长 机制:以损伤电流学说为主
ST段偏移的测量: 以T-P段为基准,J点后0.06-0.08s处测量
左缘支和右缘支:分别起于左冠回旋支和 右冠,冠脉造影辨识血管分支。 房室结支:90%起于右冠,急性心梗伴 房 室传导阻滞时,多半是右冠闭塞。
舒张压和舒张期的长短:舒张压高,供血 多;舒张期长,供血多。
心肌代谢水平:主要的调节,代谢增强, 代谢产物增多,血管舒张,供血增多。 神经体液调节: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肾 上腺素,去甲肾,甲状腺素等。
伴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室开始除极向量即发生改变,室间隔除 极自右向左,除极时间大约为0.04秒,对各 电极在心脏左边的各个导联记录出正向波, 因此左心室各部如有心肌坏死,也不会在 相应的导联出现Q波。 右侧呈QS型,并有ST段上升T波直立酷似 间壁心肌梗塞。
1、QRS波群主波向上,ST抬高>0.2mv;QRS波群主 波向下,ST抬高>0.7mv; 2、在III、 avF或I 、avL、V6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 3、V1导联出现高R波,V6导联出现深Q波; 4、V3、V4导联S波上升支有宽达0.05S的切迹; 5、 I 、avL、V6导联R波上升支有切迹 有以上表现之一时,应动态观察ST-T演变,并查心肌 酶,以明确诊断
2、前壁心肌梗塞伴房室传导阻滞 多为希氏束远端阻滞,多数患者从一度、 二度迅速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 20-40次/分,QRS波群宽大畸形,常因病变 广泛出现泵衰竭。 起搏器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颤
伴右束支阻滞时 右束支阻滞时,初始除极向量与正常 相同,仅在后部有改变,而心肌梗塞时多 影响的是QRS波初始的0.03-0.04秒,两者可 分别显示,不影响诊断 ST-T的动态演变
过缓、停搏、窦房传导阻滞 多见于下壁、后壁心肌梗死 窦房结及周围组织充血、水肿或缺血、 损伤、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
室上性心律失常 房性期前收缩、心房扑动与颤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原因:心衰、心房负荷过重,心房梗
死
房室传导阻滞 1、下壁心肌梗死伴房室传导阻滞 特点:约占20% 房室结、希氏束及其分支缺血、损伤 或迷走神经兴奋。一度、二度1型多见,也 可进展至三度,可交替出现。QRS波群多不 宽,心率常在45-60次/分,预后较好。 药物或起搏器
注意:心电图对于冠脉供血不足的诊断缺 乏特异性!
心室肥厚、甲状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功 能紊乱等均可引起ST-T改变。
1.
2. 3. 4.
5. 6.
临床上有劳力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变异型心绞 痛病史;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 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核素心肌 显像等有心肌缺血的证据; 多次心电图上出现缺血性ST-T改变,U波改变或心律失常; 排除其他可能引起ST-T改变的原因。
胸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 缓解方式。心绞痛型或心肌梗死。
胸闷:意义同胸痛,多见心绞痛型或心肌 梗死 心慌,呼吸困难,:缺血性心肌病型。
心律失常:心率增快,早搏,室速。 心衰:奔马律,肺底湿性啰音。
其他:血压升高或下降,休克;皮肤湿冷; 心尖部收缩期杂音:二尖瓣关闭不全。 一般体征无特异性。
1、正常心肌与损伤心肌产生电位差--损伤电流 2、受损心肌不能或不完全除极--除极受阻--ST移位 心电图特点: (1)ST段抬高 (2)与T融合 (3)弓背向上 “单向曲线”
坏死型Q波
① 在原先无Q波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Q/R≥1/4,Q波时限 ≥0.04S) ② 原来正常范围的q波变为异常Q波 ③ 在不应该出现q波的导联上出现q波 机制 细胞坏死--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无电流--异常Q波
室壁瘤 心肌梗死区心室壁呈瘤样向外膨出,收 缩期更明显。多发生在左室前壁心尖部。 在梗死区导联上,ST段出现弓背向上 型持续抬高(若出现在V1-V3导联,一般 ≥0.2mv,若出现在V4-V6导联,一般 ≥0.1mv),且持续时间2个月以上。
心肌酶学的进展 影像学进展 溶栓药物的发展 介入的迅猛发展 冠脉搭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