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由TH细胞介导的有缺陷调节
• Th1细胞和Th2细胞功能失衡,应答产生的细 胞因子可能与自身免疫病理有关。例如,类 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滑膜T细胞可自发性产 生大量TNF-α和GM-CSF,继而强烈激活Mφ, 导致慢性炎症,从而参与持续性自身免疫应 答
(三)多克隆T、B细胞活化
• 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逃避“克隆丢失” 胸腺(骨髓)功能障碍 或 微环境改变
二、个体自身免疫相关的遗传因素
• 个体遗传背景从二方面影响其对AID易患性:
①机体针对特定(自身)抗原能否产生应答及应答的 强度受遗传控制,尤以MHC的作用最为重要,此外, 自身反应特异性TCR和BCR表达也与遗传背景有关
②许多免疫分子参与免疫应答、免疫耐受、免疫细胞 凋亡或炎症反应,若编码这些分子的基因出现异常, 可影响自身耐受的维持,表现为对AID易感性。
• 器官特异性: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
• 器官非特异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四)自身免疫病的特征
• 多数自身免疫病的病因不清,女性表现出高 度易感性,有遗传倾向。
• 患者体内可检出高效价自身抗体和/或自身 反应性T细胞,应用患者血清或淋巴细胞可使 疾病被动转移。
• 疾病常有重叠性,患者可出现多种自身免疫 病的特征,病情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患者体 内尽管存在高水平自身抗体,但对外源性抗 原的免疫应答降低。
三 其他因素
• 年龄和性别 自身免疫病很少发生在儿童, 大多数发生在成年人,在年老的人和动物体 内自身抗体更普遍,妇女比男人发生自身免 疫病的危险更高。
U3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在于 “自身耐 受的破坏”,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和(或) 致敏淋巴细胞,损伤表达相应自身抗原的 靶器官组织, 概 述
(一)自身免疫 • 自身免疫(autoimmunity):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
成分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或自身反应性T 淋巴细胞的现象。 • 自身免疫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健康个体的体内,存在一定量自身抗体和自身反应 性T细胞,它们在维持免疫系统自稳状态中发挥作 用。正常情况下,机体将自身成分识别为“自我”, 一般不产生应答或仅产生微弱的应答反应,即自身 耐受(self-tolerance)
(二)自身免疫病
• 若自身耐受机制遭破坏,自身 免疫应答的质或/和量发生异 常,则自身抗体和自身反应性 淋巴细胞可攻击并破坏自身组 织细胞,机体出现病理改变和 相应临床表现,此即自身免疫 病(autoimmune disease,AID)。
(三)自身免疫病的分类
• 根据自身免疫应答所针对的靶抗原分布,可 将自身免疫病分为器官特异性(organ specific) 或非器官特异性( non-organ specific)自身免 疫病。
某些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逃避阴性选择
该克隆进入外周血循环
引起对自身抗原的应答,引起AID
(四)由微生物及药物修饰细胞表面
• 抗原被修饰或发生降解而成为有免疫原性 的片段,可引起自身免疫情况。
• 血小板减少症及贫血是药物诱导自身免疫 病比较普遍的例子。
• 当微生物抗原主动的表达在感染的或转化 的细胞表面上同样引起自身免疫,虽然以后 发生的免疫应答正常的引起受感染的细胞 去除,但在某些情况下,与清除这些抗原有 关的组织破坏可导致免疫学上介导的疾病, 这些疾病比感染本身严重的多。
• 3.自身抗原性质改变
• 4.隐蔽抗原释放
(二)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异常 • 多种环境因素能影响抗原递呈、免疫细胞
活化及其功能,使免疫调节机制发生紊乱, 导致自身免疫应答失控,引发AID。 • 1. 多克隆T、B细胞活化 • 2. T细胞旁路活化 • 3. 参与T细胞活化的辅助分子表达异常 • 4. Th1细胞和Th2细胞功能失衡
(四)自身免疫病的流行
• 在一般人群中很普遍,约有3.5% 的人患病
• 其中,突眼性甲状腺肿/甲状腺 功能亢进、I型糖尿病、恶性贫 血、RA、甲状腺炎、白斑,MS
和SLE最为常见(约94%)
• 妇女比男子发病的可能多2.7倍 (SLE中,男女比例可达1:10)
U2 自身免疫病的致病因素
• 自身耐受的异常和破坏是导致AID发生的根 本原因。导致自身耐受破坏的因素分为与个 体自身免疫相关的遗传因素和诱发自身免疫 异常的环境因素,二者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jenrygift
内容:
• U1 自身免疫的病谱及流行 • U2 促进自身免疫病发生的因素 • U3 自身免疫病-发病的机制 • U4 疾病的发病机理-效应机制 • U5 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和治疗
自身免疫病病谱(举例)
A SLE
B RA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甲状腺肿 D多发性硬化症
(五)正常隐蔽的自身抗原的效力 • 隐蔽抗原(sequestered antigen)是指解剖
学上与免疫系统分离的抗原(如脑、眼晶 状体、睾丸、精子等)
• 在外伤、感染等条件下,若隔绝屏障被打 破,这些隐蔽抗原可能释放入血或淋巴系 统,激活相应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导致 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如眼外伤时可引起健 侧眼球发生交感性眼炎。
一、诱发自身免疫异常的环境因素 • 感染、创伤、药物、物理、化学物质等环境
因素均与AID发病密切相关。 (一)自身抗原出现
• 1. 分子模拟(molecular mimicry )感染是诱发 自身免疫异常的重要因素。
• 2.表位扩展(epitope spreading) 在AID发生过 程中,APC摄取组织损伤的碎片,并可能将自 身抗原的隐蔽表位递呈给机体自身反应性淋 巴细胞克隆,此现象称为“表位扩展”。决 定基扩展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 炎、多发性硬化症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 发病相关。
(一)分子模拟和T细胞旁路
• 某些外来抗原与人体特定组织抗原具有相
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由前者激发人体
产生的抗体可与这些自身抗原发生交叉免
疫反应。
• 自身免疫应答均为胸腺依赖性,TH细胞在其 中起重要作用。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 不同的旁路机制,绕过耐受的TH细胞直接或 间接激活静止的效应T/B细胞,导致AID 。
• Th1细胞和Th2细胞功能失衡,应答产生的细 胞因子可能与自身免疫病理有关。例如,类 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滑膜T细胞可自发性产 生大量TNF-α和GM-CSF,继而强烈激活Mφ, 导致慢性炎症,从而参与持续性自身免疫应 答
(三)多克隆T、B细胞活化
• 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逃避“克隆丢失” 胸腺(骨髓)功能障碍 或 微环境改变
二、个体自身免疫相关的遗传因素
• 个体遗传背景从二方面影响其对AID易患性:
①机体针对特定(自身)抗原能否产生应答及应答的 强度受遗传控制,尤以MHC的作用最为重要,此外, 自身反应特异性TCR和BCR表达也与遗传背景有关
②许多免疫分子参与免疫应答、免疫耐受、免疫细胞 凋亡或炎症反应,若编码这些分子的基因出现异常, 可影响自身耐受的维持,表现为对AID易感性。
• 器官特异性: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
• 器官非特异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四)自身免疫病的特征
• 多数自身免疫病的病因不清,女性表现出高 度易感性,有遗传倾向。
• 患者体内可检出高效价自身抗体和/或自身 反应性T细胞,应用患者血清或淋巴细胞可使 疾病被动转移。
• 疾病常有重叠性,患者可出现多种自身免疫 病的特征,病情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患者体 内尽管存在高水平自身抗体,但对外源性抗 原的免疫应答降低。
三 其他因素
• 年龄和性别 自身免疫病很少发生在儿童, 大多数发生在成年人,在年老的人和动物体 内自身抗体更普遍,妇女比男人发生自身免 疫病的危险更高。
U3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在于 “自身耐 受的破坏”,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和(或) 致敏淋巴细胞,损伤表达相应自身抗原的 靶器官组织, 概 述
(一)自身免疫 • 自身免疫(autoimmunity):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
成分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或自身反应性T 淋巴细胞的现象。 • 自身免疫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健康个体的体内,存在一定量自身抗体和自身反应 性T细胞,它们在维持免疫系统自稳状态中发挥作 用。正常情况下,机体将自身成分识别为“自我”, 一般不产生应答或仅产生微弱的应答反应,即自身 耐受(self-tolerance)
(二)自身免疫病
• 若自身耐受机制遭破坏,自身 免疫应答的质或/和量发生异 常,则自身抗体和自身反应性 淋巴细胞可攻击并破坏自身组 织细胞,机体出现病理改变和 相应临床表现,此即自身免疫 病(autoimmune disease,AID)。
(三)自身免疫病的分类
• 根据自身免疫应答所针对的靶抗原分布,可 将自身免疫病分为器官特异性(organ specific) 或非器官特异性( non-organ specific)自身免 疫病。
某些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逃避阴性选择
该克隆进入外周血循环
引起对自身抗原的应答,引起AID
(四)由微生物及药物修饰细胞表面
• 抗原被修饰或发生降解而成为有免疫原性 的片段,可引起自身免疫情况。
• 血小板减少症及贫血是药物诱导自身免疫 病比较普遍的例子。
• 当微生物抗原主动的表达在感染的或转化 的细胞表面上同样引起自身免疫,虽然以后 发生的免疫应答正常的引起受感染的细胞 去除,但在某些情况下,与清除这些抗原有 关的组织破坏可导致免疫学上介导的疾病, 这些疾病比感染本身严重的多。
• 3.自身抗原性质改变
• 4.隐蔽抗原释放
(二)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异常 • 多种环境因素能影响抗原递呈、免疫细胞
活化及其功能,使免疫调节机制发生紊乱, 导致自身免疫应答失控,引发AID。 • 1. 多克隆T、B细胞活化 • 2. T细胞旁路活化 • 3. 参与T细胞活化的辅助分子表达异常 • 4. Th1细胞和Th2细胞功能失衡
(四)自身免疫病的流行
• 在一般人群中很普遍,约有3.5% 的人患病
• 其中,突眼性甲状腺肿/甲状腺 功能亢进、I型糖尿病、恶性贫 血、RA、甲状腺炎、白斑,MS
和SLE最为常见(约94%)
• 妇女比男子发病的可能多2.7倍 (SLE中,男女比例可达1:10)
U2 自身免疫病的致病因素
• 自身耐受的异常和破坏是导致AID发生的根 本原因。导致自身耐受破坏的因素分为与个 体自身免疫相关的遗传因素和诱发自身免疫 异常的环境因素,二者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jenrygift
内容:
• U1 自身免疫的病谱及流行 • U2 促进自身免疫病发生的因素 • U3 自身免疫病-发病的机制 • U4 疾病的发病机理-效应机制 • U5 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和治疗
自身免疫病病谱(举例)
A SLE
B RA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甲状腺肿 D多发性硬化症
(五)正常隐蔽的自身抗原的效力 • 隐蔽抗原(sequestered antigen)是指解剖
学上与免疫系统分离的抗原(如脑、眼晶 状体、睾丸、精子等)
• 在外伤、感染等条件下,若隔绝屏障被打 破,这些隐蔽抗原可能释放入血或淋巴系 统,激活相应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导致 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如眼外伤时可引起健 侧眼球发生交感性眼炎。
一、诱发自身免疫异常的环境因素 • 感染、创伤、药物、物理、化学物质等环境
因素均与AID发病密切相关。 (一)自身抗原出现
• 1. 分子模拟(molecular mimicry )感染是诱发 自身免疫异常的重要因素。
• 2.表位扩展(epitope spreading) 在AID发生过 程中,APC摄取组织损伤的碎片,并可能将自 身抗原的隐蔽表位递呈给机体自身反应性淋 巴细胞克隆,此现象称为“表位扩展”。决 定基扩展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 炎、多发性硬化症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 发病相关。
(一)分子模拟和T细胞旁路
• 某些外来抗原与人体特定组织抗原具有相
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由前者激发人体
产生的抗体可与这些自身抗原发生交叉免
疫反应。
• 自身免疫应答均为胸腺依赖性,TH细胞在其 中起重要作用。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 不同的旁路机制,绕过耐受的TH细胞直接或 间接激活静止的效应T/B细胞,导致A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