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三大理论:精神分析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发展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发展理论三大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对比
研究领域的对比
基本观点对比
一、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1.理论背景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自产生以来就引起举世瞩目,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

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思想及知识背景。

弗洛伊德所处的时代正是帝国主义统治下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这种阶层明显的社会里,加之当时压抑人的精神的社会制度,神经症及其他精神疾病层出不穷,这为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提供适宜的社会基础。

就弗洛伊德个人来看,布伦塔诺、莱布尼茨等人关于人的心理的哲学思想也作为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思想来源,另外,弗洛伊德本身是一位精神病学家,有自己的私人医疗诊所,诊治一些患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医学背景为弗洛伊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支持。

社会背景、思想背景、医学背景下加之弗洛伊德对此领域的热情与努力,精神分析理论也应运而生。

对比埃里克森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学派以及认知发展理论的背景可以发现几个共同点:1.其他国家思想、文化或者前人的研究必不可少,成为理论产生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即所谓的“巨人的肩膀”;2.社会环境是孕育新的理论的土壤,无论是矛盾尖锐还是和平发展,新理论的诞生都存在一个可能性;3.个人童年的经历以及以后的求学工作经验对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也必不可少;
2.基本观点
(1)意识水平
弗洛伊德提出意识和潜意识的观点,尤其是潜意识的观点,最初是为了解决神经症症状,并进一步论述。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除了可以观察到的意识方面也有心理的潜意识方面,潜意识是一种观念的心里贮藏所,是个体的人格无法解决的矛盾而被“遗忘”,但并没有离开心理,而是被移送到潜意识状态。

弗洛伊德也指出,被压抑的冲突源自生命早期的发展问题,必定被带至潜意识之中,患者必须认识到这些症状的起源,并在语言中重新经历最初的冲突状态,再用一种令人满意的情感方式来解决冲突,那么神经症就被治愈了。

我在读这些内容的时候就想到日常生活中的毛线球,要首先找到线头才能顺利缠起或使用,我把这种现象叫“还原”。

在记忆方面我也经常使用这个方法,比如我出门之后忘记钥匙在哪了,那么我就回忆最近一次看到钥匙是在什么时候,然后再向后回忆,往往很容易就记起钥匙放在哪里了。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治疗神经症就是将这种心理问题还原到最初状态,找到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最初原因,再对症下药就简单很多。

因此,弗洛伊德提出两种治疗方案:自由联想和释梦,对于当时心理学发展还比较落后尤其缺乏测量心理活动的技术的状况,这两种方法是比较现实的,通过患者的叙述获得有效的材料,通过解析梦来获得童年的回忆,可以揭示患者的潜意识冲突的本质和来源。

弗洛伊德将潜意识区分出两种水平,一种水平包括此刻不在意识中的、潜伏的观念,稍作努力就可以唤醒它们,这种水平为前意识;第二种水平是更深层次的潜意识,是人格无法解决的矛盾而被真正压抑的意识。

(2)心理结构
弗洛伊德将意识水平的三级排列场所构想为伊底、自我和超我,在竞争与合作中生成行为,并且三者的出现是有顺序的,伊底最先出现——它在出生时已经存在了,自我产生于幼儿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来满足需要的不断努力中,随后超我产生,以作为环境的规范与价值的一种内部代表。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所有能量的来源都是本能,本能被界定为一种先天因素,为心理活动提供力量和方向,弗洛伊德用“力比多”一词来指代生的本能的心理能量。

新生儿的人格由伊底构成,力比多能量采取了要求得到满足的需要的形式,力比多的消耗或释放被婴儿体验为快乐。

这个时期,幼儿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

伊底及其初级过程思维关注的是获得满足,而不管满足的途径是否实际或是否被环境所允许。

心理的第二个组成部分被称为自我,自我是为了调节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伊底一方面想要,但又受客观环境限制,而自我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起着调节的作用,简单说就是在现实的条件中选择可被伊底接受的满足需要的方式。

不断成长的人格的第三个组成部分称为超我,超我从自我中产生。

超我阶段的儿童不需要外部的支持对自身的行为做出判断,他们用内疚、羞愧等来惩罚自己或者用自我表扬或自豪感等来奖励自己。

那么心理结构的三个阶段:伊底、自我和超我在解决心理冲突时产生的结果可表述为:伊底:坚持愿望的立即满足;自我:选择合理的方式使心理得到满足;超我:强迫准守外部的道德价值观。

(3)防御机制
自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技术或习惯以顺应对它的冲突性要求,但仍然幼稚的和不成熟的自我开始利用更迂回的适应技术,这些技术被称为防御机制。

第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防御技术是压抑,将心里矛盾推出意识并压入潜意识,但压抑的材料仍然在意识中产生一些问题,诸如一些神经症症状。

第二种机制是升华,是文化高度赞同、社会更接受的性或侵犯能量的表现方式的替代者。

第三种防御技术是退行,包括返回早期的、更初级的对问题的适应模式。

还有一些防御技术如补偿、合理化、逃避等。

以上这些防御技术是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鉴别并阐明自我用来尽可能地满足其冲突性需要的策略种类。

而且从他们的解释中都可以找到日常生活中与其相符的儿童心理现象或行为,他们用这一系列的防御机制去解释各种行为似乎也都是很恰当的。

3.儿童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主要受儿童从人生的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时学会的消耗性能量的方式的影响,他为此创建一个可以描述儿童心理成长的一个模模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儿童心理性欲的五个阶段。

在此以简表的形式呈现。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弗洛伊德认为出生是一个创伤性的开端,是儿童生命的第一个巨大冲击,从子宫环境到外在世界的环境是一个巨大的改变,外界的刺激也应接不暇,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如果自身无法控制刺激时,出生创伤时的原始恐惧就会再次被激活,那么就可能回复至婴儿般的行为。

弗洛伊德学派认为轻松一些的出生会减少冲击,预防恐惧,并在以后的人生中面临挫折时具有更强的情绪控制力。

从现代的社会发展来看虽然剖腹产居多,但是更多的人提倡顺产,虽然顺产对于母亲和胎儿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但事实证明这恰恰给母亲和胎儿以
4.发展的两个方面
意识的发展
在弗洛伊德的体系中,心理生活的意识方面并不是在出生时或是婴儿期间以成熟和最终的状态突然出现的,而是随着人格受到日益增长的内部成熟和对世界不断拓展的经验的影响,意识和潜意识在这些年中都得到发展。

依据觉知水平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发展与心理生活的结构伊底、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也许能对这种发展做出最佳诠释。

弗洛伊德在三个水平上——1个月,3岁和12岁,勾勒出对心理的剖析。

弗洛伊德的体系中,出生之后不久,婴儿的心里几乎全是潜意识的,潜意识由源自伊底核心的本能冲动主导。

到三岁时,儿童与世界的相互作用提高了意识的清晰度,并极大的扩展了前意识的区域。

随着年龄的增加,潜意识的部分会逐渐减少,前意识的部分会逐渐增加。

意识——有时被称为系统直觉意识——是指个体此刻所注意的。

他是我们对所看、所听、所感或所思的即刻觉知。

意识是心理结构的最外层,是与外部直接联系的部分。

意识是自我的核心。

前意识的机能
弗洛伊德将潜意识想象为本能能量、不明朗的需要和和冲动的贮藏所。

但他还需要一个贮藏所来承载此刻不在意识心理却可以被任意回忆起的材料。

因此,他创造了前意识,作为储存来自过去的意识感知的记忆痕迹,以及此刻不在“意识”中但如果希望则可被恢复的材料的区域。

潜意识主要被描绘为伊底操纵的场所。

前意识则被描述为基本处于自我的控制之下。

除了被作为可恢复的记忆痕迹的储存区域,前意识还被描绘为加工场所。

在这里,自我接收来自伊底的无一定方向的冲动,并将它们重塑为被意识的自我感知所必需的意向或词语的形式。

先于意识自我的回忆可以与现实世界的交流找到满足内部需要的途径,但必须纳入可感知的形式。

提及产生于潜意识并寻求表现的事物时,弗洛伊德区分了观念经过的路径和情感经历的路径。

尽管观念必须被潜意识加工,在它可以在意识中呈现之前,必须用熟悉的意向或词语表述这种可被识别的“衣服”穿戴起来,然而情感并不如此,它从前意识中直接进入意识。

压抑动力说
弗洛伊德是本能论的代表人物,他把人的本能归结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无意识的动机也是各种本能引起的。

他认为无意识的动机是由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所构成的,而这些冲动、本能、欲望与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不相容时,就被压抑或被排挤到意识阈之下。

但他们在意识阈之下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它们的
活动,有时变得急迫,力求在意识的行动中得到表现。

当它们将要“侵入”到意识行动中时,就会在意识中唤起焦虑、羞耻和一种罪恶感,因而意识就予以“抵抗”,试图压抑。

——无意识的动机向上向外推,而意识就发挥它的检查作用施以相反的力量,向下向内压。

意识的抵抗是存在的。

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在治疗精神病时发现,很难使患者说出自己的情绪经验;当暗示患者努力回忆过去的情绪经验时,这些经验遇到很大的抵抗。

例如,病人在自由联想过种中遇到某件难以为情的私事时就不愿说出。

但无意识的抵抗是由病人随着一定线索追忆一定经验的真正困难而显示出来的。

这是弗洛伊德在治疗精神病人的过程中采用的压抑动力学理论。

回归到儿童发展上面来,3岁的心理图示表明自我现在向潜意识里添加了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些东西包括心理上的痛苦想法,它们被自我压抑到潜意识状态,因为自我发现它们太难忍受以致不能再意识或前意识中保留它们,但也不知道如何以一种令人满意的意识方式消除或解决它们。

在整个生命的早期岁月,儿童意识的清晰度提高了,自我为来自过去感知的可回想的记忆以及堆积在扩展的前意识中的记忆建立起一个供给中心。

同时,不成熟的自我尚未准备好去掌控的、尤为痛苦的问题被推出意识,通过从伊底借用能量的方式被活跃地保留在潜意识之中。

心理能量的供给对处理意识和前意识事务是有用的,因此,为了压抑痛苦问题的目的,经过这种能量的转移伊底的力量被耗尽。

被压抑的问题实际上是被延迟而不是被解决了,因为它们继续沸腾着,以非正常的方式在潜意识之外表现自我。

随着儿童的成长,意识水平与心理执行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了,以便儿童日益获得对他们命运的控制。

同时,他们成为压抑的牺牲品,压抑侵蚀他们的心理能量,将他们的注意力从合理的意识活动中转移开来,并引发悲伤的、不合理的思想和行为。

自我力量
弗洛伊德关于自我力量的观点是:强大的自我具有可支配的足够的适应技术来满足伊底的本能需要,而不忽略或不恰当地延迟任何需要,而且同时满足物理和社会环境以及个体的超我对个体施加的期待。

相反,弱小的自我缺乏足够的、有意识的并且可被环境和超我接受的方法来消耗本能能量。

弱小的自我在面临它不能在意识中满足的冲突需求时,会回复到其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压抑技术。

结果,我们可以预期,人的自我越是弱小,累积在潜意识中折磨个人的压抑就越多——当然,除非一些外部机构,诸如父母或其他照看者,进行干预以减少环境压制于自我之上的要求的数量。

在这种干预事务中,弗洛伊德的自我力量概念对于儿童抚养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的自我是非常弱小的,它只有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调停伊底需要与环境要求之间的冲突。

儿童需要成熟得多的神经系统以及对于世界的经验来发展阵容庞大的复杂适应方法,这正是强大的自我标志。

如果婴儿想要生存,并且避免贮存一堆终生忍受的危险的压抑事物,他们需要很多来自父母和他人的外在帮助。

尽管这些外部动因对控制产生于伊底的本能驱力无能为力,但是父母和他人可以对环境有所作为。

他们可以采取两种通用的形式帮助弱小的自我减轻决策的负担。

本能学说
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归结为两方面——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理论中,根据生物学的观点,把本能分为两种:自我本能和性本能。

所谓自我本能,就是自卫本能。

例如,饥饿的本能、害怕危险的本能等,如果这种本能长期受到阻碍,就会导致死亡。

所谓性本能,就是性爱本能、生殖本能。

如果这种本能长期受到压抑,就会导致个性的改变和精神病的产生。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虽然各有自己的不同的目的,但它们最后都是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

因此,弗洛伊德就把它们合成一体,称其为“生的本能”。

这样,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就得到了修正,由“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构成。

如果确实有一种“死的本能”,那么,它一定会在人的感情和行为上有所表现。

关于这一点,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是在有机体内部发生的,但是,它能联结于外在对象。

生的本能是如此,死的本能也是如此。

不过,死的本能多半不是表现为一种求死的欲望,而是表现为一种求杀的欲望。

当死的本能向外表现时,它就成为一种破坏、损害、征服的动力;它是仇恨的动机,侵犯的倾向,它在仇恨和侵犯中确实充分地表现出来。

当对外界有所破坏的时候,死的本能没有必要来毁伤自我。

但是,当向外侵犯受到挫折时,死的本能往往退回到自我内部,成为一种自杀倾向。

“死的本能”的活动范围,同“里比多”一样,是很广泛的,不限于杀人和自杀,也包括各种适度的侵犯,不分对自我还是对外在的对象;自我谴责、自我惩罚、敌手之间的嫉妒以及对权威的反抗等,都包括在内。

弗洛伊德是本能论的早期代表人物,尝试从本能论去解释精神病症的产生人的攻击和毁灭行为。

这些也都给儿童发展理论提供补充,比如儿童的攻击行为,一直作为一个热点研究的话题,还有诸如内疚、本能未能满足导致的儿童心理的变化等等。

这也启示我们在面对幼儿时应该特别的对待他们,关注他们的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满足其基本的生存本能。

(二)安娜.弗洛伊德的儿童精神分析
1.背景简介
弗洛伊德的儿童发展模型并不是直接通过观察儿童而建构的,而是通过分析他治疗的神经症成人患者的自由联想和梦而成的,但是,安娜.弗洛伊德却耗尽了毕生精力去直接研究儿童,这是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差别。

安娜曾是其父亲的追随者,但她发现,她需要在其治疗童年期神经症经验的基础上澄清和修正弗洛伊德理论的某些方面。

她对其父亲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不集中在某部综合性的专著中,而是分散在四十年里她发表的文章和演讲中。

安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超我仍在行程中的儿童进行精神分析治疗;(2)直接观察儿童的价值;(3)精神分析对于培养正常儿童的意义。

超我的地位
安娜解释道,众多成人的神经症产生于过渡惩罚性超我。

精神分析师的任务就是帮助患者重新组织超我的内容,这样它们可以更恰当地适应现实,不提出不合理的、迫使个人去追求的标准。

在神经症成人患者中,这一重建的任务是长期的、痛苦的,因为超我自青春期早期之后已经变成了人格的强大组成部分,强烈抵制改变。

但对于较大儿童,
其超我仍在形成过程中。

成人的精神分析只需要包括患者和分析师。

然而,安娜认为,分析师对童年期神经症的最佳治疗是,与儿童及其环境中的重要代表如父母和老师等一起合作。

分析师希望能通过改变父母对儿童的期望和对待方式影响儿童仍未独立的超我内容,用比成人治疗更快的速度来治愈神经症,因为成人的要求过高的超我已被固定了。

因此,要想达到疗效,分析师除了改善人格中的伊底、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之外,还要操纵环境。

对儿童的直接观察
精神分析与儿童抚养实践
安娜认为精神分析理论可以通过帮助父母获得“见识,洞察到在幼儿发展的关键时期,满足他们的需要、驱力、愿望以及情感依赖的方式对幼儿可能造成的伤害”,来对这种外部压力的缓解做出重要贡献。

并进而解释了精神分析已经提供的几种帮助类型。

儿童的教育观
安娜的儿童精神分析充满了教育的意味,她敏锐地洞察到了精神分析的局限性,明确指出精神分析不是解决人类精神痛苦的一种普遍有效的措施,许多特殊情况都有可能损害儿童的生活,即使竭尽全力的分析治疗可能也解决不了。

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儿童分析的缺陷,与儿童分析相互补偿。

此外,她认为如果儿童分析的思想能被教师、父母等重要客体所接受和运用,教育才会成为和谐完整的教育。

因此她注重儿童精神分析思想向与儿童相关的各个领域,如学校、家庭的渗透。

安娜于1965年提出了‘精神分析的教育”的概念,她认为,对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了解哪些教育方法最适合儿童,哪些要不惜代价地避免,以防止冒险牺牲儿童的整体发展。

她相信,精神分析的教育建立在临床分析实证数据的基础上,能够向各年龄阶段的儿童提供适当的指导;精神分析提供了三个基本要素,使分析性教育的建设成为可能:第一,它能够批判现存的教学方法;第二,它的教义能够扩大教育者关于人类的知识,帮助理解存在于儿童和成人教育者之间的复杂关系;第三,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能够帮助儿童修复成长过程中的创伤。

诊断图
安娜的诊断图也超越了父亲的工作,它不是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病学的分类,而是根据成熟过程来评估儿童。

为了提高儿童分析的诊断技术,在汉普斯特德诊疗所工作期间,她带领专门的研究小组逐渐发展出了诊断图的思想。

诊断图为诊断的思考提供一个心理框架,它的目标是使诊断者快速地考虑儿童生活和发展的所有领域,对其正常的和病理的功能有一个平衡的看法。

它不是一个提供机械诊断的问卷,而是帮助治疗师把注意力轮流指向儿童生活和发展的每一个重要区域,从而使每个区域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评估,同时它也帮助治疗
师意识到对儿童了解不够的地方。

诊断图包括如下方面:
(1)治疗安排的原因;(2)对儿童的描述;(3)家庭背景与个人历史;
(4)可能有意义的环境影响;(5)发展的评价;
(6)发生的评价——退行与固着;(7)动力和结构的评价——冲突;
(8)一般特征评价;(9)诊断
(三)埃里克森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
埃里克森是美国的一位新精神分析学家。

其最主要理论就是人格阶段理论。

1、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从出生到晚年的一系列阶段,而每个阶
段都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面临一种心理社会问题
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解决面临的问题,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解决得好则有助于人格发展,解决不好则给人格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即出现危机。

这样既不利于由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过渡,还会影响以后各阶段的发展。

埃里克森根据人一生中出现的心理社会问题,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这八个阶段是按生理发展的)顺序排列的,但每阶段能否顺利渡过则是与社会环境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关,故此命之为“心理社会问题”理论。

2、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按照时间顺序,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1)信任对不信任(0~1岁)
第一阶段这是婴儿期。

埃里克森认为,信任是人对周围现实的基本态度,是健康人格的根基。

它在第一年就开始形成,而后逐渐发展。

新生婴儿必须依靠别人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如果能从父母及他人那里获得满足,就会对现实、对人生产生信任感。

如果,没人理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不信任感。

如果这种不信任感扩展下去,就会形成缺乏安全感、猜疑、不信任、不友好等人格品质。

(2)自主对羞怯(2~3岁)
第二阶段是幼儿前期。

该阶段开始行走和学习语言,孩子要求自己探索周围环境,开始摆脱过去的依赖状态,产生了自主的欲求,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动手,不愿别人干预,如想自己穿衣、吃饭、行走、大小便等。

如果父母或成人允许并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表扬鼓励孩子,那么,孩子将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对环境的影响力,逐渐养成自主、自立的人格特征。

相反,如果对孩子过分溺爱和限制,什么事都由成人代做,孩子将体验不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能独立、没用,产生羞怯、疑惑等。

(3)主动性对内疚(4~5岁)
第三阶段是幼儿后期。

这时儿童开始发展自己的想象力,知觉动作能力也得到较快发展。

因而,儿童特别好奇,好问,主动探索的欲望很强,善于提出各种设想和建议。

如果成人能耐心对待并细心回答他们的问题,适当评价鼓励他们的活动和建议,就可发展他们的判断能力,形成大胆地创造精神。

反之,成人急躁、粗暴,不耐心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或设想,甚至过分限制、讥笑,就会形成胆怯、懊悔、内疚等人格特征。

(4)勤奋对自卑(6~11岁)
第四阶段是学龄期。

进入小学,儿童追求自己学习上获得成功和得到赞许。

若通过勤奋学习而获得了成功与赞许,他们就会继续勤奋努力,乐观进取,养成勤奋学习,勤奋工作的品质。

如果屡遭失败,就会丧失自信和进取心,形成冷漠、自卑的人格特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l~18岁)
第五阶段是青年初期,形成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自我同一性是在前四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对自己心理面貌的整合,即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与别人的异同,以及认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联方式。

如果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