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国共两党十年对峙(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讲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1927、7—1937、7)
【阶段特征】
1、世界历史阶段特征:
资本主义世界由相对稳定发展向大危机过渡,为摆脱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国内矛盾;德日先后确立法西斯专政,法西斯国家加紧对外侵略,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新的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人民进行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面对侵略,共产国际制定“抢先”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对中国革命产生重大影响。
2、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的10年,是国共两个政权的对峙时期。
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有三,其中,国共两党、两政权的内战对峙是最基本的特征。
国共: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
十年:1927—1936 [又称为土地革命时期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对峙:①军事:武装斗争[南昌起义…];反革命“围剿”——反“围剿”
②经济:官僚资本——新民主主义经济
③政权:南京国民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一是在政治上国民党新军阀取代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起一党专政,强专制统治,围剿“红军”;同时,采取一系列整理财政和发展经济的措施。
一方面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形成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同时美国在华的经济势力也迅速扩张。
在外交方面,发起改订新约运动。
二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从实践和理论探索新的革命道路,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的发展道路。
从参加革命到独立领导革命,从右倾转向“左”倾,从幼稚走向成熟,革命中心从城市转入农村,革命区域从南方转到北方,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三是日本帝国主义逐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中国由国内战争转向对外民族战争,中日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民族危机加重,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中国共产党制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抗日序幕。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立斗争;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3、这一时期的历史具体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1927年8月至1931年9月,是中国革命逐步复兴的阶段。
八七会议定方针,三大起义拉序幕,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革命根据地为依托,以中共领导为核心,中共在井冈山从理论和实践上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共政权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找到了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革命形势逐渐走出低谷。
(2)1931年9月至1935年12月,是中国革命出现重大转折的阶段。
国际上,30年代大危机促使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而英美忙于应付国内危机疏于东顾,蒋介石专力“剿共”又便利了日本侵华,结果日本占领东北并逐渐深入到华北,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关系发生新变化。
在国内,国民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一方面对日侵略不抵抗,另一方面“围剿”红军不放松,国民党内部因不抵抗政策产生分化。
由于共产国际“左”倾策略的影响,共产党一度丧失领导全国抗日运动的有利时机,并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遵义会议实现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此后,革命重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革命形势重新走向高潮。
(3)1935年12月至1937年7月,是中国革命从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转化阶段。
华北事变促使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发生了更为明显的变动。
“一二·九”运动中学生宣传了中共抗日救国的主张,全国抗日救国运动掀起新高潮。
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东北人民保家卫园,英勇抗敌。
国民党内部发生分化,吉鸿昌和蔡廷锴举起抗日反蒋大旗之后,张杨“兵谏”。
蒋介石被迫改变对日政策。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为全国规模的抗日战争的实现准备了必要条件。
【考点搜索】
第二节①工农武装起义、②八七会议(考查1927年党的工作重心转移)、③农村革命根据地(考查“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理论和实践)、④土地革命(特点和必要性)
第二节①九一八事变(考查日本侵华实质和影响)、②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国内各阶层对民族存亡的不同立场)、③攘外必先按内政策(国民党的阶级本质)
第三节①长征(考查战略转移的重要性)、②遵义会议(考查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①华北事变(考查民族危机加深的根源)、②瓦窑堡会议(考查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的英明决策)、③一二九运动(考查中华民族的新觉醒)、④西安事变(考查国共关系)
【基本线索】
线索一国民政府的统治(1927—1937)
1、建立:1927、4 南京政府; 8月宁汉合流,国民党一党专政开始。
2、统一:1928年底,东北易帜,形式上统一中国、政权性质:
3、内政:
政治:独裁(镇压共产党和工农群众),内战:
经济:恢复经济,确立官僚资本统治、经济掠夺:
4、外交:
依附英美,改订新约:对日妥协,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
5、蒋介石集团政策调整
不抵抗政策原因、禳外必先安内政策原因、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线索二日本乘机侵华
1、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方式和活动。
(1)经济:资本、商品输出,控制财政;国民政府建立后,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扩大资本输出,倾销过剩商品,进一步控制了中国金融财政和重工业。
美日竞争:美国通过“改订新约运动”’,取得了在华的外交优势。
(2)政治:扶持新军阀混战,操纵国民政府;伪满洲国,华北自治。
(3)军事:日本侵略:“九一八”、“一二八”、华北事变等。
中华民族的危机不断加深。
2、日本侵华的主要史实。
皇姑屯事件:逼张“独立”、“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华北事变、
线索三中国人民的抗争
1、反对国民党反动派
中国共产党:起义、反围剿、长征、政权
人民群众:“一二·九“运动
国民党爱国将领:“一·二八“、察、闽、赣。
2、反对日本侵略
(1)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斗争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提出“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张。
②中共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后来发展为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③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④领导著名的“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⑤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人民群众:
上海
东北人民自发的抗日斗争(抗日义勇军)
各地民众支援抗战。
(3)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抗日活动
日本的步步进退和国民政府的连连退让,引起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强烈不满。
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
②冯玉样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③蔡廷带等爱国将领在南方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领导抗日斗争。
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是这一时期抗日民主运动的最高潮
3.这一时期中国人民抗争的突出特点。
a.领导力量的指导思想:
b.策略方针:
c.斗争对象:
d.斗争力量:
e.斗争局面:
f.斗争重心:
g.斗争方式:
h.外部条件:
线索四、救国探索:
主要力量:无产阶级;
内容: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成就:毛泽东思想形成,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
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的突出特点★
特点: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探索。
史实:中共“二大”中共“三大”“八七”会议瓦窑堡会议
2、1921---193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及其主要内容、作用。
一大二大三大八七会议尊义会议瓦窑堡会议
3、1925—1936年中国共产党制订的土地政策及原因。
4、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遭到过哪两次重大挫折?其共同的思想根源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又是怎样克服自己的错误的?
5、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与发展(见重点解析)
6、中共政策变化(依据)★
⑴反蒋抗日(原因)
东北抗日武装时间主要领导人
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领导一二九运动时间地点
⑵逼蒋抗日—西安事变
⑶联蒋抗日
【重点解析】
1、1927年~1937年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及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
①敌人营垒变化:国民党新军阀代替了北洋军阀;国民党各派系之间的争斗和混战更加激烈;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部出现新的变化。
②社会矛盾变化:中国人民和北洋军阀的矛盾解决了,而与国民党新军阀的矛盾激化。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对峙局面结束。
③革命形势的变化: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随着“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革命形势重新高涨,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革命遭到惨重损失。
红军长征胜利后,逐渐形成抗日救亡新局面,革命势力又重新上升。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社会主次矛盾变化、表现、趋势及影响:
①国共十年对峙期间的各种矛盾:
a.国民党新军阀与旧军阀之间的矛盾和国民党内部派别斗争。
如蒋桂战争、中原大战。
b.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工农群众与国民党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如围剿与反围剿。
C.共产党内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之间的斗争。
中共“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后,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中日民族矛盾。
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
e.国民党内抗日将领与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矛盾。
福建人民政府建立、西安事变。
②主要矛盾的变化趋势:由国共对峙和内战(或阶级矛盾)逐渐转变为中日民族矛盾。
③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了各种矛盾。
a.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取得四次反“围剿”胜利和长征的胜利。
b.纠正错误路线,确立正确路线:开辟农村包围城市之路;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领导。
C.对日本侵华: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领导和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d.团结抗日将领,促成时局转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④国民党政策的变化: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接着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爱国将领冯玉祥、蔡廷锴等抗日反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国共两党关系[图示]:1927—1936
国民党:屠杀“攘外必先安内”----
破产
方针 1927 1931 1936 西安事变→合作抗日
主要矛盾:国共中日
武装反抗
共产党:土地革命
2.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发展
A、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与发展(“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理论和实践)
(1)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开始–揭开序幕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
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三大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由城市转入农村揭开了序幕。
(2)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实践:创立根据地政权、土地改革、反围剿:
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
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理论: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3)革命形势重新高涨
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引下,井冈山的星星之火迅速成为燎原之势,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和各项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
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力量10万人。
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三次反革命‘围剿”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起来,后来又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4)挫折:“左”倾错误使革命受挫
由于共产国际的“左”倾策略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
中国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5)转折: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初期革命形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召开了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党、红军和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实现了战略转移的伟大任务。
B、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1.理论依据
毛泽东在实践中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为了从理论上予以阐明,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写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从而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2、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历史国情决定的。
⑴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十分薄弱,没有强大的工人阶级,就没有在城市发动革命的阶级基础。
相反,农民力量雄厚,革命要求强烈。
他们不但是无产阶级最广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且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⑵政治上,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侵略。
对内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专制的压迫。
因此,工人阶级没有继织罢工和其他政治活动的合法权利,也没有议会作为合法斗争的阵地,、中国没有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公开的政治斗争的客观条件。
因此,要推翻敌人的统治,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所以,毛泽东说:“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
⑶力量对比上,中国革命的对象是极其凶残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大资产阶级,他们互相勾结,力量异常强大。
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力量受到严重削弱,敌强我弱的形势更加明显。
由于敌人长期占据城市,力量相对集中,广大农村则是他们统治的薄弱环节。
在这种形势下,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就不能和敌人在城市硬拼,必须从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突破。
⑷在革命任务和革命动力上,中国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其主要内容是解决土地问题,农民又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因此,中国无产阶级要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就必须把战略重点和主要力量转向广大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农民,依靠农民,把农村作为主要阵地。
3.前提和内容
⑴前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内容包括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⑵主要内容:①武装斗争就是在根据地建立革命武装。
坚决反击国民政府对根据地的“围剿”,并且在战争中形成了一
整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②土地革命就是在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运动,为此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它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土地路线而非社会主义的土地路线。
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③根据地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
经济建设主要是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兴办了一些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政权建设是在根据地成立红色政权同国民党政权对峙。
(3)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内在联系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内容,三者是紧密相联,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
①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②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如果没有土地革命,就不能充分发动农民,武装斗争也就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根据地就不能巩固和发展。
③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和立足点,如果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不与根据地建设相结合,武装斗争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土地革命失去了根基。
4.正确认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⑴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在中共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建设结合起来。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最重要的条件;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
⑵“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丰硕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伟大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C、中俄不同革命道路形成原因分析
这由两国的国情和实际形势决定的。
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占全部人口的绝大多数,无产阶级人数尽管增加了不少但仍很薄弱,在大城市中,敌人的力量占有绝对的优势。
俄国在十月革命前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远远超过中国,无产阶级力量在城市中比较强大。
另一方面,中国在奉系“东北易帜”后,形势相对稳定。
俄国却正在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军队集中于西部前线,大城市中比较空虚,给革命创造了有利的时机。
3、中共在理论上、实践上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对中国民主革命进行了不懈探索。
在大革命中,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但没有认识到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大革命的失败,中共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召开“八七”会议,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但照搬了俄国十月革命模式,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致使起义受挫。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过程中,根据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从而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通过武装斗争,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建立后,冷战的国际环境以及受苏联建设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中国共产党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
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曲折发展的道路。
文革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加快了现代化建设步伐,使中国开始步入小康社会。
4.中国共产党政策的不断调整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采取的不同政策和措施:
①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南京国民政府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创建红军,并转入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
②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中国共产党提出“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并派大批干部,到东北去组织游击队。
③1933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红军没能打退敌人的“围剿”,被迫长征。
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④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在北平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⑤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派周恩来赴西安参加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2)中共“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在严重的环境之下……我们要整顿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寻找新的道路。
”
①1927年~1933年,中国共产党在政策、实践、理论、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纠正错误探索新道路的表现。
a.政治上:“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b.实践上:发动三大起义,并在斗争中改变夺取城市的目标,挺进农村,建立了井冈山等许多革命根据地。
C.理论上:毛泽东提出了中国革命应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独特道路,形成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d.经济上:在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土地革命运动,进行经济建设。
e军事上: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武装割据达到极盛。
②认识:a.革命事业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b.要取得革命事业的成功应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态度,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3)中国共产党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政策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及评价: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政策经历了“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的转变。
这种转变,有其历史必然性,值得我们分析。
①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对外妥协退让,对内镇压人民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而中国共产党则主张以民族战争把日本驱逐出中国,蒋介石在1933年两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镇压爱国民主运动。
所以当时把蒋介石和日本帝国主义当做主要敌人。
②随着日本侵略加剧和民族危机加深,国内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主运动日益增强,掀起了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