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首章与“名”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
《老子·一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老子·一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道可道,非常道①;名可名,非常名②。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③。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④。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⑤,同谓之“玄”⑥。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⑦。
〔注释〕①道可道,非常道:这句中的第二个“道”字是动词,指言说;第三个“道”字是名词,是老子哲学的专用名称。
常:永恒。
②名可名,非常名:这句中的第二个“名”字是动词,指命名;第三个“名”字是名词,是老子“道”之名。
③无:无形体,指形而上之“道”。
始:指开端、根源,有原始纯朴之义,如《说文》说:“始,女之初也。
”有:有形体,指天地自然。
母:开始。
④此处“常”,读“尚”,现代于省吾《双剑誃老子新证》说:“常,清俞樾读'尚’,是也。
金文'常’皆作'尚’。
”妙:奥妙。
徼:边也(据唐陆德明《释文》),引申为“边际”。
⑤此两者:指“有”与“无”。
同出:同出于“道”。
⑥玄:幽昧深远,其色黝然,是《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有深远看不透的意思。
⑦之:犹而也。
众妙之门:一切变化的门户。
〔鉴赏〕本章老子第一次提出具有哲学意义的“道”。
这个形上学的“道”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也难以用名词概念来规定的。
因为“道”无规定性,所以又称为“无”;也因为“道”无规定性,所以又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能生成一切事物(有),使之成为天地万物的本源。
这样,“道”实际上又是“有”与“无”的统一;这些又可称之为“玄”,是一切微妙变化的总门户。
高明者就要从“有”、“无”的统一(“道”)中去把握事物。
本章老子首先立说,于五千文《道德经》之开端即提出他的思想核心——“道”。
老子于此立说,按《史记》卷六十三《老庄申韩列传》的记载,是迫于函谷关令尹喜之请,不得已著书立说,因为老子原本是想钳口寝说而要做位隐者的。
但后人却不这么看,认为“老子之学,盖有所激者。
生于衰周,不得不然”(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诸子》);也有人揭示道:“老子虽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可是他依然要寄言出意,留下了五千言,而为道家学派所本,所以道家仍有不争之争,不鸣之鸣”(《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
老子四章的思考练习题答案
老子四章的思考练习题答案老子四章的思考练习题答案老子的《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其中的四章被认为是其核心内容。
这四章涵盖了老子对道、德、无为、自然等重要概念的阐述,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与老子四章相关的思考练习题,并试图给出一些答案。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道的概念以及其无法被言语所描述的特性。
对于这一章的思考练习题,我们可以思考以下问题:1. 老子认为道是无法被言语所描述的,那么我们如何理解道?是否可以通过直观的方式去感知道的存在?答:老子认为道是超越言语和概念的存在,无法通过言语来准确描述。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然、沉思和冥想等方式来感知道的存在,但这种感知是非理性的,是一种直观的体验。
2. 老子提到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这与我们平时的理解相悖。
我们如何理解“无为”?答: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指不做任何事情,而是指不违背自然规律,不强求,顺其自然。
它强调的是“无为而无不为”,即在不干涉自然的前提下,事物会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然而然地发展。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这一章主要强调了对立概念的存在与相互依存。
以下是一些思考练习题:1. 老子认为美与丑、善与恶等对立概念是相互依存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答:我同意这种观点。
美与丑、善与恶等对立概念是相互依存的,因为它们的存在是相对的。
没有丑就无法定义美,没有恶就无法定义善。
这种对立关系使得我们能够区分事物的不同特性,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2. 老子提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答:这句话强调了事物本质的无形和无声。
在宇宙中,有些事物的存在和作用是无法直接感知到的,但它们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比如,大音希声指的是音乐中的间隔和静默,而大象无形则指的是事物中的潜在力量和无形的本质。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老子对于领导者的要求和对社会秩序的思考。
以下是一些思考练习题:1. 老子认为领导者应该不尚贤,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答:我同意这种观点。
老子注释及评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该著作主要阐述道德原理、人生哲学和宇宙观,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关于《老子》的注释和评介,以下是一些重要观点:
1.注释:
《老子》的注释众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王弼的注释。
王弼注本以义理为主,重在阐发老子的哲学思想。
他主张“无为而治”,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又是万物的本源和支配者。
他认为“道”具有无为、不争、柔弱、柔弱胜刚强等特性。
王弼的注释简约深奥,体现了魏晋玄学的风格。
2.评介:
《老子》作为一部道家经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所倡导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老子》也是一部具有深刻人生哲理的著作,它所倡导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上善若水”等思想,对现代人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总的来说,《老子》是一部具有深刻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的经典著作,它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_老子_首章新释_廖名春
·中国哲学·《老子》首章新释廖名春《老子》首章在《老子》思想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讨论的论作不胜枚举。
但对《老子》首章的本义究竟如何解读,仍然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下面,本文试对《老子》首章的各句逐一讨论,并对其主旨作一辨析。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一、“上道”与“上名”《老子》首章的第一段,王弼本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王弼,第82页)帛书甲本作:·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老子甲本及卷后古佚书图版》,第93行,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帛书乙本作:■道可道也□□□□□□□□□恒名也。
(《老子乙本及卷前古佚书图版》,第218行上,见同上)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本(以下简称“北大汉简本”)作:·道可道非恒道殹名可命非恒名也。
(见荣新江主编)这一段的断句河上公本与帛书甲本同,后人虽有种种不同的标点,但要想推倒古人,也并不容易。
异文的问题则没有如此简单。
首先是虚词。
帛书甲本每句末尾都有“也”字,帛书乙本虽有残损,但从现有部分看,应该也是一样的。
句尾的“也”字表示停顿语气,起到了断句的作用,这与帛书甲本的标点符号所起到的作用基本相同。
王弼本、河上公本四句后都没有语气词“也”字,虽然简洁,但也给后人的胡乱标点开了方便之门。
张政烺(1912—2004)说:“帛书本《老子》上卷有尾题‘德三千卌(四十)一’,下卷有尾题‘道二千四百廿六’,相加即总字数,共5467字,这是关于《老子》字数的最早记录。
古人取成数,所以说‘五千言’。
东汉张鲁所传‘系师本’为了要符合‘五千言’之数,想方设法压掉字数,除抹去兮乎者也等虚字外,还删掉不少关系比较大的字句,所以唐代的通行本多是4999字。
”(张政烺,第48-49页)因此,帛书本的这些语气词“也”字,应该是被后人删去的。
北大汉简本则处于两者之间,其分句后没有语气词,但复句后则有。
其“道可道非恒道”后不·53·用“也”而用“殹”,从其下文皆用“也”来看,当为借字。
《道德经》相关论述
《道德经》《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1],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
《道德经》,东周春秋末周收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
公元前571年农历2月15日诞生,诞辰: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址河南鹿邑太清宫镇。
著书《道德经》上下篇五千余言八十一章。
修道而长寿,大概活了一百六十余岁,或说二百余岁。
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长孔子20余岁。
公元前535年、527年、515年、501年、486年,孔子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犹龙”。
右图为怀禅微刻《道德经》全文怀禅微刻《道德经》全文作品基本信息【名称】怀禅微刻《道德经》【材质】朱砂红博古方章【规格】12.0×3.5×3.5cm【作者】怀禅(详见:怀禅八大刻)【年代】1998年【编号】H284怀禅微刻《道德经》H284朱砂红博古方章12.0×3.5×3.5cm国学油画RSD组合—刘念创作的《老子归来》老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经过专家大量考证及考古发掘,终于证实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故里位于现在河南鹿邑县。
具体姓名史料中也颇为不全。
“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楚简老子道德经》窦中亮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甲乙两本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德经》在《道经》之前。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全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原文]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
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
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
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
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
第二个“道”是动词。
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
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
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
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扩展阅读:[引语]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节选(1-12章)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节选(1-12章)老子注释及评介--陈鼓应(台)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于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今译: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
‘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
‘无’和‘有’这两者,同一来源而不同名称,都可说是很幽深的。
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引述:整章都在写一个‘道’字。
这个‘道’是形而上的实存之‘道’,这个形而上之‘道’是不可言说的;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来表述它,任何概念都无法用来指谓它。
‘道’是老子哲学上的一个中心观念,在老子书上它含有几种意义:一、构成世界的实体。
二、创造宇宙的动力。
三、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
四、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本章所说的‘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中的最初的发动者。
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之不断创造的一种表现。
‘无’‘有’是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一个活动过程。
老子所说的‘无’,并不等于零。
只因为‘道’之为一种潜藏力(Potentiality),它在未经成为现实性(Actuality)时,它‘隐’着了。
这个幽隐而未形的‘道’,不能为我们的感官所认识,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道’的特性。
这个‘不见其形’而被指称为‘无’的‘道’,却有能产生天地万物,因而老子又用‘有’字来形容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时介乎无形质与有形质之间的一种状态。
可见老子所说的‘无’是含藏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乃蕴藏着无限之‘有’的。
‘无’和‘有’的连续,乃在显示形上的‘道’向下落实而产生天地万物时的一个活动过程。
由于这一个过程,一个超越性的‘道’和具体的世界密切的联系起来,使得形上的‘道’不是一个挂空的概念。
有无之辩—《道德经》第一章的黑格尔诠释
有无之辩—《道德经》第一章的黑格尔诠释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一章这一章的重要性似乎很少得到过应有的重视,同时对其解读也仅强调其本体论意义。
实际上,这一章的性质及其在道德经全书中的作用类似于黑格尔逻辑学的性质及其在黑格尔全部哲学体系中的作用。
老子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哲学上的存在概念,并对存在与非存在——即有与无——作了逻辑学的考察,阐明了有与无的辩证法,从而构成了其学说体系的逻辑开端。
这里的关键是“玄”字如何理解。
人们历来理解为幽远之意。
清黄元吉《道德经注释》云:玄者,深远之谓也。
王弼注曰:“玄者,冥也”。
冥即幽暗深远。
苏辙《老子解》云:凡遠而無所至極者,其色又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極也。
而如果对玄字作这样的解释,必定只能导致对有无作本体论上的解读并从经验上加以把握。
冯友兰认为玄即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有无同出于道,盖即道之两方面也。
“① 朱谦之说:“盖华夏先哲之论宇宙,一气而已,言其变化不测,则谓之玄。
变化不测之极,故能造成天地,化育万物,而为天地万物之所由出。
鸢飞鱼跃,山峙川流,故曰’众妙之门’。
张衡曰:‘玄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构掩乾坤;橐钥元气,禀受无形。
’(御览引玄图)“②。
杨雄便以玄作为宇宙本体发挥出《太玄经》。
把玄理解为作为宇宙本体的道,并从经验上加以界定,显然难以论证有无的统一,更与后文相矛盾。
既然深远不测,又如何得知不过异名罢了?且何谓“生”,何为”母“?实含糊不清也。
故王弼无奈地承认,有无之同就在于不可说,不清楚。
他说:玄,“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
而言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老子注)。
且既然有无不过同出而异名,何以后文又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正从这一论述出发后世乃发展出贵无论。
《老子》有无之辩理解的条件与方法问题
《老子》有无之辩理解的条件与方法问题作者:高新民江雨来源:《江汉论坛》2014年第01期摘要:有无之辩一直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有助于锻炼人的形而上学思辨能力的本体论功课。
近代以前,我国有最早的、领先于西方的、极为发达的有无之辩,《老子》一文的诞生就是明证。
学界自古以来对老子有无之辩的释读尽管殚精竭虑,但其真实意义仍隐而不显。
要客观理解老子有无之辩的真实意义,除了要借助解释学所说的技术形态学方法(文字考据、分析等)扎实钻研文本之外,还要努力弄清作者创作文本的真实动机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尽可能进到作者的创作状态之中,设身处地。
这尽管是最高的解释学境界,但理解者要有进入的追求,即使不能完全做到,也应该有对进入条件和方法的清醒认知。
关键词:《老子》;有;无;道;有无之辨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1-0082-0619世纪以降,西方学界对有无之辩的关注呈上升之势。
而关于这一论题,在近代以前,中国的哲人智者就已经从价值哲学和生存哲学的角度对作为境界之无和工夫之无的非存在作了独到而深入的探讨,同时对本体之无、认识论之无也不偏废,作了全面分殊。
中国本体论层面的有无之辩尽管与西方的有较多差别,但还是涉及到了较广泛的本根论和存在论问题。
在动机上,有追问其意义和标准的方面,也有追问已知存在物之后的纯有或纯存在的意趣。
在客观效果上,则与西方非存在研究殊途同归,即通过对非存在的研究,既扩大了对存在样式的认识,也提升了对存在本身的认识。
因此,有无之辩成了推动中国哲学本体论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一个助推器。
在我国,《老子》一书是第一部从形而上学的层面使用有无概念,并将其抽象提升到哲学高度的思想著作。
然而,一般都不否认,老子有无之辩的意义和价值并未得到符合历史的真实揭示。
笔者认为,要回归老子有无之辩的原旨原义,获得关于它们的客观理解,在传统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之外,还有必要从解释学的角度研究客观理解的心理学条件和机理。
《老子》四章:真理的探索
《老子》四章:真理的探索老子四章:真理的探索引言《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由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老子所著。
其中的四章,揭示了对真理的探索和思考。
本文将探讨《老子》中涉及的四章,并对其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一章:道德经《道德经》是《老子》的开篇之作,以“道”为核心概念,强调人们应当合乎道的原则去行事。
在这一章中,老子认为真理存在于宇宙的大道之中,它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存在。
只有通过与自然合一,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才能窥见真理的奥秘。
第二章:知彼知己在《知彼知己》一章中,老子提出了相对性的观点。
他认为人们对于真理的认识,必须通过了解自身和了解他人来实现。
只有在相对性的对比中,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通过“知彼知己”的方式,我们才能更加客观地认识和把握真理。
第三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一章探讨了真理的治理方法。
老子认为,真理不是通过权力和控制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
他强调,天地万物皆自然运行,我们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度干预和操控。
只有放下私欲,顺时应势,才能达到真理的境地。
第四章: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一章中,老子讲述了道和法的关系。
他认为,道是超越一切的存在,是万物的根本。
而法则是基于道而产生的,是实现道的方式和方法。
真理的探索需要从道出发,遵循法则,才能得到真正的解答。
总结通过对《老子》四章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对真理的探索和思考。
他认为真理无法被准确地言说,只能通过相对性的认识和顺应自然的方式来把握。
这种对真理的探索方式,提供了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处世之道。
我们应当借鉴老子的思想,追求与自然共存、顺势而为的境界,以期在真理的探索中取得更深入的认识。
再论《老子》“绝学无忧”句的章属问题--兼谈“理校”方法在古籍
学无忧 ’ , 承 ‘ 绝圣 ’二句 ; ‘ 此 三者 以为文 不足 ’句 , 是 为汉人划定 ”之说 , 欲证世传诸 本 “ 绝学无 忧 ”句隶 属 统括上文 ; ‘ 故令有所属 ’句 , 是启下文 。脉络分明 , 毫无 于第 二十章乃汉人所为 , 亦与郭店楚简本所示相悖 。 疑义 。 ”[ 2 1 7 7 高 亨云 : “ 此句 应属上 章 , 请列 三证 : ‘ 绝学无 然而, 仍有学 者难 以接 受 “ 绝学 无忧 ”句不属 于第 忧 ’与 ‘ 见 素抱朴 , 少 私寡欲 ’句 法相 同 , 若 置在下 章 , 十九章 的现 实。如任鹏在 《 <老子 > ‘ 绝学 无忧 ’句 位 为一孤立 无援之句 , 其证一也。足 、 属、 朴、 欲、 忧为韵 , 若 置浅探 》[ 5 1 1 5 3 一文 中, 从 《 老子 》的行文 习惯 、 句法 和音
斋读书志 》谓唐张君 相 《 三 十家老子注 》以 ‘ 绝学无忧 ’ 句所在 竹简编号 为 “ 乙四” , 其 下所接 之文 日 “ 唯与呵 ,
一
句附 ‘ 绝圣弃智 ’章末 , 以 ‘ 唯之与阿 ’别为一章 , 与 相去几 何?美与恶 , 相去何若 ?”此状与通 行本第 二十
诸本不 同 , 当从之 。后 归有光 、 姚 鼐亦 以此 句属上 章 , 是 章正相同。而简文此句的上承文字亦非 帛书和世传诸 本 也。 ”[ U ] 2 2 易顺鼎亦 云 : ‘ 《文子 》引 ‘ 绝学无忧 ’在 ‘ 绝 所示 的 “ 见 素抱朴 , 少私寡欲 ” , 而是第 四十八 章的 “ 无 圣弃智 ’之上 , 疑古本如此 。盖与三 ‘ 绝 ’字意义相 同。 为而无不为”( 按: 简文 “ 无”均假 以 “ 亡” ) , 且在 “ 为”
老子新注》魏晓思
老子新注》魏晓思《老子新注》魏晓思时间:二0一0年来源:龙脉网作者:佚名文字:大中小《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道是能够表述的,但不是通常的道理。
‘道’的名子是可以定义的,但不是一般性质的定义。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叫做天地的初始,“有”叫做万物的来源。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因此常从“无”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的微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从“有”的角度来观察事物的差别。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无”和“有”同时产生而名子不同,都称为玄妙的道理,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深奥而微妙,他们是认识世界的钥匙。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的,那就丑了;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都知道什么是好的,那就不是好的了。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有和无相对立而产生,难和易相比较而形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长和短相对应而成形,高和低相彰显而盈余,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音和声相呼应而和谐,前和后相比照而伴随,这是恒久不变的。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此圣人以‘无为’处事,不以言论施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万物劳作而不称尊,生养而不占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作为而不依恃,成功而不居留。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才能长久。
《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崇尚贤能,使百姓不争斗;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珍视稀奇之物,使百姓不做盗贼;不见可欲,使民不乱,见不到欲望,使民心稳定,是以圣人之治也。
这就是圣人的治理啊。
虚其心,减少人的心术,实其腹,充实人的生活;弱其志,削弱人的斗志,强其骨。
增强人的体魄;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长久地使民众保持天真而无欲的状态。
使夫知者不敢,弗为而已,使得聪明人不敢妄为,只是不作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就没有不能治理的了。
《老子》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道是空虚的,而它的作用或许不会穷尽。
渊兮,似万物之宗。
渊深啊,好似万物的宗祖。
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
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
课题: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
老子是中国古人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他的《道德经》极为成功,影响无穷。
自该书问世以来,博采众长,对勘与析评兴起,到现在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都有介绍。
首先说的是古代的杨朱诠考。
当时无论礼教,还是政治、哲学,他都在发掘最新观念。
杨朱诠考从政治哲学、儒家体系、学术诠释三方面,他把老子思想发掘出来,他更加让老子思想在古代学术空间里表达出来。
其次就是中国近现代诠释派对《道德经》的解读,有何春艳、石仁德、宋钧强等诸多思想家,他们在审视《道德经》时,注重研究道家思想的本带和其他思想的内容,其中重视内在旨意、超越形式。
另一种就是西方的近代诠释派,米开朗基罗在他的《自然神学》中把《道德经》对比于神学、哲学、科学等,他用哲学的精神去审视老子的思想,通过深层次的理解,加深了外国人对老子思想产生的影响。
紧接着就是现代学术体系的析评。
现代学术体系把强调追求真理以及科学的方式联系到老子的思想。
大多数现代学者把老子的思想归为一种泛的的文化精神,对他的思想有着积极正面的评价,重视运用他的思想去探索生活、追求真理,以及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最后,还有台湾的科学诠释派。
台湾学者把老子的思想归为科学思想,他们把某些确定的科学结论,结合老子的思想,用科学的视角解释老子思想。
也就是把老子的思想,结合科学的视角,来为道家哲学的开拓创新,积极宣传道家的思想。
通过上述概括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五种古今的对勘与析评存在着贴合时代、形成解读视角、构成诠释思想这三个特点。
这些古今析评,不仅构筑了老子思想的有机体,也为现代人把握老子思想提供了可能性和指导性意义。
道德经《变易之常-老子》原文及鉴赏
道德经《变易之常-老子》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道德经《变易之常-老子》原文及鉴赏【导语】:[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教的衍化
道教的衍化作者:史刘森来源:《人间》2016年第30期摘要:道家学派的思想发展为后来道教的形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老子与庄子的很多观念为后来道教的宗教化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老子的《道德经》也为道教基本奥义的形成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而道教作为本土宗教没有形成优势是因为没有迎合到统治者的需要。
关键词:道家;道教;儒家学派;黄老之术中图分类号:B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176 -01在中国古代文化的长河中,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为后世的人文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都提供了思想基础。
更有甚者,一些思想的产生经过不断的发酵并且经过几代人的沉淀逐渐形成成为一个独立于其他思想学派的文化思想。
在最初的思想萌芽初期,道家学派的思想并没有一个定论,而是依附于其他思想中的一部分。
并且在最初的诸子百家时期,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的思想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道家学说的思想史道家最初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老子的主要思想是早期的朴素的辩证法,正如他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二损。
”以及他的宇宙观中的其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就是说老子认为当我们所处的整体大空间在没有形成时,世间的万事万物是不存在的。
所以天地初开,称之为“有”,而万物又是从这“有”当中所衍生。
而“有”从“无”所衍生,故天下万事万物都是起于有而终于无。
其二,万事万物的本源都遵从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学说也就是世界的本源,而老子思想体系中就提到了“道”,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万物根源,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其三、老子认为在“道”的本源之上应该包含一套法则,谓之为“德”,故老子强调人应该按照人的本心,勿争强好胜。
其次,道家学派的另一位思想家,庄子在继承了老子思想的宇宙观上提出了另一种含义,他认为道的本质是物质的,他在《天运》篇中举出了大量的自然现象的发生,提出了物与物之间能量交换,并且在最后把物解释成了一种精神的东西,并且还认为精神性的“物”是可以进行分化的。
论《老子》的“微明”思想樊柯妤
论《老子》的“微明”思想樊柯妤发布时间:2021-08-11T06:14:28.321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3期作者:樊柯妤[导读] “微明”思想是老子哲学中不同寻常而又未能得到确切解释的论题。
本文对以往学者有关“微明”思想的典型解释进行梳理,发现对“微明”思想的解释古往今来主要有“阴谋论”和“智慧论”两种解释方向。
中山大学哲学系 510275摘要:“微明”思想是老子哲学中不同寻常而又未能得到确切解释的论题。
本文对以往学者有关“微明”思想的典型解释进行梳理,发现对“微明”思想的解释古往今来主要有“阴谋论”和“智慧论”两种解释方向。
本文首先将以往“阴谋论”和“智慧论”的解读分开讨论,然后以笔者支持“智慧论”的观点展开论证。
理由有三,其一,结合《老子》文本中的政治主张“无为”、“道法自然”可知老子的政治观是让天下和谐安宁、让百姓生活得幸福美满,若老子为阴谋论者,则与《老子》文本的整体政治主张相悖。
其二,立足文本阐释,将“微明”与“知常曰明”结合理解,可知“微明”思想为懂得示弱的、审慎的智慧。
其三,对“阴谋论”污名的澄清。
历来的把“微明”思想理解为“阴谋论”主张的学者,有时代合理性,但衍其《老子》文本意,以自己意逆其志。
最后,本文从“论《老子》的微明思想”这个论题,回到“经典与解释”的方法问题。
关键词:老子;微明;阴谋论;智慧论“微明”出自《老子》第36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1],对“微明”思想的理解与对第36章主旨的把握密不可分。
本文对以往学者关于“微明”思想的解释梳理后,发现对“微明”思想的解释主要有“阴谋论”和“智慧论”两种解释方向。
下文笔者将分别对“阴谋论”和“智慧论”这两种典型观点进行讨论。
一、历来学者对“阴谋论”的讨论“阴谋论”的解释最早来于韩非子。
《韩非子?喻老》解释“是谓微明”时,用春秋时期的史实加以说明。
白话郭店楚简老子第一卷有状混成第三章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 (2)
白话郭店楚简《老子》第一卷有状混成第一章道法自然简序:《老子》甲第二十一至二十三简凡七十六言一、荆释文又(有)蟲<䖵>成,先天(地)生,敚(穆),蜀(獨)立不亥(改),可以為天下母。
未智(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為之名曰大。
大曰,曰<遠>,<遠>曰反(返)。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國中又(有)四大安,王凥(居)一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肰(然)。
二、校释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独立、不亥,可以为天下母①。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太②。
太曰逝逝、曰远远、曰返③。
天太、地太、道太、王亦太④。
国中有四太,安王居一⑤,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⑥。
三、校注1、“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独立、不亥,可以为天下母。
”“状”,整理者隶为“”,疑读作“道”,(1998,116页)“”字传世字书未载。
裘锡圭先生:“依文义当读为‘状’。
”(1999,46页)从裘说。
“混”,廖名春:“此处义当为混同、混合、混融。
”(2002,208页)“有状混成”,混融一体之状。
这个先天地生的混融一体之状,是“状”而不是“物”,也不是“道”。
“寂寥、独立、不亥”这六个字都是描写世界本源“太”的特点的。
“寂寥”,整理者隶为“敚”,读为“敚穆”。
李零:“疑简本仍读‘寂寥’。
”(1999,465页)聶中庆:从李零说。
河上公注:“寂者,无声音。
寥者,空无形。
”(2004A,216页)“寂寥”是从声音和形态上两个方面对天地万物的本源“太”进行描绘,即这个混融一体之状先天地生,听之无声、视之无形。
“独立不亥”,刘信芳:“‘独立’谓道之唯一,‘不该’谓道之不二。
‘亥’字王本作‘改’,非是。
”(1999A,25页)“独立不亥”是从内外两个维度对天地万物的本源“太”进行描绘,“太”之外别无他物,“太”之内不可再分。
“可以为天下母”,此句主语是上面的“混成之状”即“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首章与“名”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以北大汉简《老子》的问世为契机曹峰《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一期公布了北京大学所藏汉简《老子》(以下简称北大汉简《老子》)三支简的照片,其中《老子》(一)可以和今本《老子》第一章相对应:道可道,非恒道殹1。
名可命,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
今本《老子》第一章如下所示: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马王堆帛书《老子》第一章(甲本)如下所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
玄之有(又)玄,众眇(妙)之〔门〕。
马王堆帛书《老子》第一章(乙本)如下所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
有名,万1“道”下有一字,照片不清晰,笔者以为“殹”字可能性比较大。
标点为笔者所加。
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妙)〕;恒又(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
玄之又玄,众眇(妙)之门。
从中可以看出,北大汉简《老子》和马王堆帛书《老子》比较接近,但也有很大一个区别,那就是包括马王堆帛书《老子》在内,几乎所有文本作“名可名”的地方2,北大汉简《老子》作“名可命”。
当然,“名”和“命”是通假的关系,或者说“名”多用作名词,而“命”则多用作动词,二者并无实质意义上的差别。
例如,与今本十四章相当的部分,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作:视之而弗见,〔命〕之曰微。
听之而弗闻,命之曰希。
捪之而弗得,命之曰夷。
……其上不谬,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命也。
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中,“命”字均写作“名”。
如果我们仅仅将“名”和“命”视为通假的关系,虽无大错,但可能会因此遗漏一些值得探讨的现象,也就是说北大汉简《老子》本为什么要故意放弃修辞上的整齐美观,而使用这样一种不整齐不美观的表达方式呢。
在笔者看来,《老子》第一章的“名可名,非常名”是一个难解的部分,北大汉简《老子》本的出现,或许能够提供一些重要信息。
一关于“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目前最为常见的解释是“能用一般的语言来说明的平常的、普通的‘道’不是常道(恒常之道、绝对之道)。
能用一般的语言来说明的平常的、普通的‘名’不是常名(恒常之名、绝对之名)。
”3此处,“道可道,非常道”可以理解,“名可名,非常名”却难理解。
因为《老子》反复地说,道是无名的。
从道物两个世界的划分看,名则处于形而下的世界。
形而下的世界是“有形”、“有名”的,通过“形”、“名”构建起来,并通过名称、名分来确立世界的制度和秩序、等级。
这一点,既在《老子》第一章得到清楚的表达,在道家其它文献中也得到过反复论述,并不稀奇。
但“常名”是个什么东西,既然道不可名,为什么还有“常名”4,这岂不矛盾?査阅古典文献,也完全不见“常名”或“恒名”的用例。
然而,依笔者管见,《老子》研究史上,似乎从未有人对此问题引起重视。
2笔者依据的各种文本参考了岛邦男的《老子校正》。
3例如任继愈《老子新译》(第61页)、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第62页)均作类似解释。
4《庄子・知北游》则鲜明指出:“道不当名”,原文为“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老子》中的“名”,有时表示“名誉”之意,对此本文不作考察,只探讨其它用例。
先看今本。
第一,用来表示道无名,及道不可以用普通的语言去表达描述。
无名,天地之始。
(第一章)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第十四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第二十五章)道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七章)道隐无名。
(第四十一章)第二,表示形下的世界是由形名构成的。
有名,万物之母。
(第一章)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二章)我们发现,除四十一章外,其余“名”的用例均见于道经部分。
这也是值得注意的现象。
郭店楚简不见第一章。
和今本二十五章、三十二章相当的部分,内容基本相同。
也可以看到“镇之以亡名之朴”(今本第三十七章)的说法。
“名”只见于甲本,不见于乙、丙本。
从内容看,也同样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道”无名,用一般语言无法表达“道”。
以及“名”是构筑形下世界、人类社会的重要元素。
不过,没有类似第一章“有名,万物之母”之类明确的表达。
马王堆汉墓帛书和今本基本相同,但《道经》的最后一章(今本第三十七章)开始不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而是“道恒无名”。
郭店楚简本作“道恒无为”。
从后面有“镇之以无名之朴”看,马王堆本最善。
我们注意到,马王堆本道经部分第一章突出“道”和“名”的关系,而最后一章也突出“道”和“名”的关系,这里是否存在刻意要和第一章形成对应的意识呢?要注意的是,今本第二十一章以下内容: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马王堆帛书基本相同,郭店楚简无)这里的“名”似应作“道”之“名”解。
把握了“道”之“名”,就可以“以阅众甫”,即了解万物本始了,这种说法,和强调“道恒无名”、“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的方向似乎完全相反。
冯友兰曾努力为之解释:“‘道常无名,朴。
’所以,常道就是无名之道。
常道既是无名,所以不可道。
然而,既称之曰‘道’,道就是个无名之名。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第二十一章)道是任何事物所由以生成者,所以,其名不去。
不去之名,就是常名。
常名实在是无名之名,实则是不可名底。
所以说,‘名可名,非常名’。
”(《新原道》,见《三松堂全集》第5卷,第45页)不少学者对第一章“名可名,非常名”的解释,也是将“常名”视为“道之名”(陈鼓应,第55页),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如前所述,在同一本《老子》中,甚至在同一章(第一章)中,《老子》既明确提出“道”无名或不可“名”,又说存在所谓“道”之名,对此,似乎没有哪位学者对这奇怪现象,以及为何要强调“道”之名,做出过合理解释。
这里,再来看看早期文献是如何解释“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的。
先看《淮南子・道应》:桓公读书于堂,轮扁斲轮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书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
”轮扁曰:“其人焉在?”桓公曰:“已死矣。
”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悖然作色而怒曰:“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轮扁曰:“然,有说。
臣试以臣之斲轮语之: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
不甘不苦,应于手,猒于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子,而臣之子亦不能得之于臣。
是以行年六十,老而为轮。
今圣人之所言者,亦以怀其实,穷而死,独其糟粕在耳!”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这段故事的重点在于“道”只可体会,不可言传。
一般的知识、教诲都是“糟粕”而已,这对我们理解究竟什么是“常名”并无直接帮助。
《文子・上仁》有以下这样一段话:文子问治国之本。
老子曰:本在于治身,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身乱而国治也。
故曰:“修之身,其德乃真。
”道之所以至妙者,父不能以教子,子亦不能受之于父,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
”这依然是在讲“道”至妙而不可言传。
并未回答何谓“常名”。
再来看《淮南子・本经》:今至人生乱世之中,含德怀道,抱无穷之智,钳口寝说,遂不言而死者众矣,然天下莫知贵其不言也。
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著于竹帛,镂于金石,可传于人者,其粗也。
这段话的重点在于“贵不言”,强调书面的有形的知识、教诲都是“粗”的东西。
这对我们理解“常名”也无直接帮助。
《文子・精诚》以下这段话内容也大致相同:故至人之治,含德抱道,推诚乐施,抱无穷之智,寝说而不言,天下莫之知贵其不言者,故“道可道,非常道也,名可名,非常名也。
”著于竹帛,镂于金石,可传于人者,皆其粗也。
因此,以上几则解说,都侧重强调“道”之玄妙,用普通的、有形的知识、语言无法把握“道”,这对理解“道可道,非常道”比较合适,但对于为何还需要特别提出“名可名,非常名”并无太大启发。
王弼的《老子》注释,基本上也是在这条思想延长线上。
他对这两句话作了如下解释: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
故不可道也,不可名也。
“指事造形”指形下世界的事物都是可见可识、形象具体的。
故“非其常也”。
王弼的《老子指略》进一步作了如下阐发: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
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是故天生五物,无物为用。
圣行五教,不言为化。
是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
五物之母,不炎不寒,不柔不刚;五教之母,不皦不昧,不恩不伤。
虽古今不同,时移俗易,此不变也,所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者也。
名也者,定彼者也;称也者,从谓者也。
名生乎彼,称出乎我。
故涉之乎无物而不由,则称之曰道,求之乎无妙而不出,则谓之曰玄。
然则,言之者失其常,名之者离其真,为之者则败其性,执之者则失其原矣。
是以圣人不以言为主,则不违其常;不以名为常,则不离其真;不以为为事,则不败其性;不以执为制,则不失其原矣。
也就是说,王弼既承认有一个“自古及今,其名不去”的常名存在,这个“常名”的性质表现为“古今不同,时移俗易,此不变也”。
但王弼又说“名”、“称”只是人为之物,在“无物而不由”、“无妙而不出”的“道”、“玄”的领域,则不起作用。
从“言之者失其常,名之者离其真”、“不以名为常,则不离其真”来看,王弼还显然反对“常名”的存在,因为“名”和“常”正好相对。
勿庸置疑,关于“常名”,王弼这里也存在着内在的矛盾。
我们发现,与上述解释系统不同,古典文献中,对首章这句话,还有另外一个解释系统。
例如《文子・道原》有以下的話:老子曰:夫事生者应变而动,变生于时,知时者无常之行。
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书者言之所生也,言出于智,智者不知,非常道也;名可名,非藏书者也。
5这段话行文跳跃,较难理解,但总体上在强调“道”常变易,无常行,虽然作者没有明确指出,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和普通人不同,依据“道”无名无形的原理,“事生者”、“知时者”5这段话的最后两句,要依据《韩非子·喻老》以下的话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