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及公平的含义、效率及公平的辩证关系
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含义;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应用:联系实际认识我国的分配制度;结合现实收入分配差距的事例,说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2.能力目标
本课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感受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的必要性;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财政支出问题;财政的作用;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难点: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财政收支平衡问题;财政政策的运用;增值税;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个人所得税。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一目:按劳分配为主体。

引言:
做一个实验:找7个学生(或把学生分成5组),组成一个共同生活的小团体。

他们同吃一锅粥,为了分配的公平,指导学生采用试验以下几种办法:
其一是:拟定专人来分,结果是那个负责分粥的人,自己碗里粥最多。

对此,美国社会学家阿克顿的结论是——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
其二是:轮流分,将分粥的权力公平分散了,可是在一周中,每天总是只有那持勺的一人喝饱吃足,其他6人则饿肚子;
其三是:公选一个信得过的人来分,开始时基本公平,慢慢地,他自己以及会溜须拍马的人的碗里就多了起来;
其四是:成立“分粥委员会”与“监督委员会”共同来抓,开始还不错,后来两个委员会因意见不一互相扯皮,等到“取得共识”,粥全凉了;
其五是:还是轮流分,但规定轮值分粥的那个人,自己必须最后才取剩下的那碗粥。

这下奇迹出现了——7碗粥,天天都是不多不少一个样。

因为,主持分粥的都不想吃亏,因此都细心地分得一样多。

5种方法其实就是5种制度。

不言而喻,5种制度,最后一种最灵、最好。

因为你一不公平,你就准吃那份最少的粥!
最后结论是:“制度至关重要,制度是人选择的。

好的制度清晰而精妙,既简洁又高效,使人逐渐趋于公平与公正。


如果我们把社会财富比作一块蛋糕,那么,制作大的蛋糕固然重要,而切分蛋糕同样值得重视。

分配状况如何,既取决于整个财富的增加,又取决于财富的分配方式。

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它直接影响到广大劳动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由P62探究活动一二和回忆复习: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导入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分析点拨: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

(2)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P63探究活动归纳: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
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劳分配是主体的原因(必然性)
第一、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物质条件)。

(生产决定分配)
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第三、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1)劳动仍然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远没有实现马克思“劳动是人生第一需要,是人生的热身手段”。

劳动还很艰苦。

2)劳动存在着差别,存在着旧式分工。

这种分工体出了劳动者智力、体力的特点,劳动者的劳动力还没有充分发挥。

分工的不同体现着利益的差别,报酬体现了劳动的差别。

4)对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主体”的认识
第一,从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看,虽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但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因此,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居主体地位。

第二,从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收入结构看,虽然公有制企业的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是,在劳动者的各种收入报酬中,按劳分配的部分仍然占较大比重。

第三,从按劳分配对其他收入方式的影响看,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活动中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

如我国规定的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就是以公有制企业中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而制定的。

第二目: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P63第二个探究活动导入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
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的含义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

(是劳动收入,不是剥削收入)
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活动二:阅读课本(64页---65页)企业报表……。

导入:
2、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简单地说,就是根据各个生产要素在商品、劳务的生产和流通中的投入比例及贡献大小来分配国民收入。


何谓生产要素:为了进行产品的生产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生产不同的产品需要各种各样的物质要素的投入。

这些我制要素就是生产要素。

在现代,劳动、资本、土地、信息和管理等都是基本的生产要素。

(2)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思考与拓展: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区别有哪些?(从存在的范围、分配的方式、体现的性质等方面分析)
课后探究:请同学们对自己家人与亲戚或朋友进行调查,统计他们的在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以及收入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