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题四
【名师导航2024】化学二轮专题解读与强化训练——专题04 实验探究题(学生版)
专题04 实验探究题实验探究题目是每年的必考题目,分为两个题目,第一个题目为基础实验题,考察内容多为教材中出现的实验,只要牢固掌握住教材知识,难度并不大。
第二个题目为探究型实验题,试题开放性较大,有些题目还会涉及到课外的内容,即在试题下方写上“查阅内容”等字样。
这种题目是以物质的性质为依托,考察的是知识的发散性,考查特点: 信息材料→发散思维→设计实验→猜想→分析→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完成报告。
实验探究命题思路:挖掘教材已有实验,增强知识迁移能力。
所以答题的时候要认真的分析题目与所学知识的关联。
考点解读:第一步:作出猜想——根据试题提供的物质,分析混合物中含有的成分是所提供的一部分还是全部,确定混合物可能含有的物质,然后根据题干将所给的物质自由组合,如可能含有A 、B 、C 三种物质中的两种或三种,则可能的组合有:AB 、AC 、BC 、ABC(注意:必须排除组内能够直接发生反应的物质组合)。
第二步:探究验证——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各物质是否存在。
第三步:根据实验操作(试剂选择)、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中的一种或两种互相确定混合物的成分。
检验物质成分的解题关键点如下:(1)探究某物质中是否含有某种酸(或碱或盐),常通过该酸(或碱或盐)的阴、阳离子的特征性质确定是否存在,两种离子均存在时,才说明存在该物质。
(2)探究某物质中是否含有某种金属时,可以利用该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与盐溶液反应后是否析出晶体及溶液的颜色变化来判断。
(3)判断某物质中是否含有某一种气体时,常结合该气体的性质,通常为与其他物质反应产生的明显现象(如沉淀、遇酸碱指示剂变色等)。
[典例1](2018·广东广州·一模)广东粤东地区有端午吃“灰水粽”的习俗。
所谓“灰水粽”是用草木灰的浸出液浸泡糯米做成的粽子,清香软糯。
草木灰中富含K 2CO 3,还含有少量的K 2SO 4和KCl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确定草木灰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高中化学专题04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纠错笔记(学生版)
专题04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易错点1 同位素、核素、同素异形体概念理解错误1.现有下列9种微粒:11H 、21H 、136C 、146C 、147N 、56226Fe +、56326Fe +、1682O 、1683O 。
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1)11H 、21H 、31H 分别是氢元素的一种____________,它们互称为____________。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微粒是____________。
(3)对于X A nZ b ,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例(要求:每小题分别写出符合题意的两种粒子,且从以上所给微粒中选择):①Z 、n 、b 相同而A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 、n 、b 相同而Z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 、Z 、b 相同而n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Z 、n 、A 相同而b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因分析】若对同位素、核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理解错误,则容易出错。
紧扣概念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
【试题解析】第(1)题,考查核素、同位素的区别。
第(2)题,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只有1682O 和1683O 符合要求。
第(3)题,①要求Z 、n 、b 相同而A 不同,应该是同位素原子;②要求Z 不同而A 、n 、b 相同,应该是质量数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③n 是微粒的电荷数,要求Z 、A 、b 相同而n 不同,应该是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离子;④b 是原子个数,要求Z 、n 、A 相同而b 不同,应该是同素异形体。
【参考答案】(1)核素 同位素(2)1682O 和1683O(3)①11H 、21H (或136C 、146C ) ②146C 、147N③56226Fe +、56326Fe + ④1682O 、1683O1.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2.同位素的“六同三不同”3.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概念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互为同位素同种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之间互为同素异形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同系物对象 原子之间 单质之间一般为有机化合物之间有机化合物之间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相似,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 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 相似实例123111H H H 、、金刚石与石墨、C 60;红磷与白磷CH 3COOH与HCOOCH 3甲烷、乙烷、丙烷;乙烯、丙烯;甲酸、乙酸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68O 2和188O 3不能互称为同位素B .红磷和白磷是同素异形体C.乙酸和软脂酸(C15H31COOH)不是同系物D.纤维二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易错点2 混淆原子结构中的数量关系2.14C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在高层大气中由宇宙射线产生的中子或核爆炸产生的中子轰击14N可使它转变为14C。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四_物质的化学变化)
AB→A+B
3、置换反应: A+BC→AC+B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 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4、复分解反应:AB+CD→AD+CB
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份生成 新的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第二单元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量定律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 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发生变化: 元素种类、原子数目、原子的质量
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物质种类和分子种类 可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反应必须是真 实存在 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元素 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 2、书写步骤 写 配 注 等
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1、表示什么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参 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
第一单元 认识几种化学 反应及其基本特征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即反应 前后分子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微 粒的间隔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反应的实质 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 组合成新的分子
二、基本反应类型(共四个)
1、化合反应:由多变一 2、分解反应:由一变多 A+B→AB
m=ρv
注:代入的质量是参加反应(或生成物)纯 净物的质量,单位要求一致,若不是纯净物 的质量则要换算为纯净物的质量进行计算。
2、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微 粒个数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 的质量比(相对质量之比)
三、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1.已知反应物质量求生成物质量 2.已知生成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 3.有关混合物的计算 物质的质量分数 = 纯 物 质 的 质 量 ×100% 不纯物质的质量 (纯度) 4.有关气体体积与质量间的换算
专题四 化学反应与热能——高一化学重难点专题突破(人教必修2)(解析版)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 酸碱中和反应 ③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④ 金属与酸的反应⑤ 生石灰和水反应 ⑥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②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 3的分解等 ③ 以H 2、CO 、C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C(s)+H 2O(g)CO(g)+H 2(g),C +CO 22CO④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KMnO 4、CaCO 3的分解等。
铵盐溶解等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 化学键形成——放热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4、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键能、能量的关系△△放热反应:∑E(反应物)>∑E(生成物)其实质是,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H<0。
可理解为,由于放出热量,整个体系能量降低吸热反应:∑E(反应物)<∑E(生成物)其实质是: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H>0。
可理解为,由于吸收热量,整个体系能量升高。
5、能源的分类:[思考]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2022年高考化学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附解析)
2022年高考化学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附解析)1.(2022·浙江卷)关于反应223242422Na S O H SO =Na SO S ++SO ++H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4H SO 发生还原反应B .223Na S O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 .2231mol Na S O 发生反应,转移4mol 电子【答案】B【解析】Na 2S 2O 3+H 2SO 4=Na 2SO 4+S ↓+SO 2↑+H 2O ,该反应的本质是硫代硫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发上歧化反应生成硫和二氧化硫,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只有S 元素一种,硫酸的作用是提供酸性环境。
A .H 2SO 4转化为硫酸钠和水,其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故其没有发生还原反应,A 说法不正确;B .Na 2S 2O 3中的S 的化合价为+2,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S(0价)和SO 2(+4价),故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说法正确;C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SO 2,还原产物为S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 说法不正确;D .根据其中S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可知,1mol Na 2S 2O 3发生反应,要转移2mol 电子,D 说法不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B 。
2.(2022·湖南卷)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H 和-e 的转移(如a 、b 和c),能将海洋中的2NO -转化为2N 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是()A .过程Ⅰ中2NO -发生氧化反应B .a 和b 中转移的-e 数目相等C .过程Ⅱ中参与反应的()4+n(NO):n NH =1:4D .过程Ⅰ→Ⅲ的总反应为-+2422NO +NH =N +2H O↑【答案】C【解析】A .由图示可知,过程I 中NO -2转化为NO ,氮元素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2价,NO -2作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A 错误;B .由图示可知,过程I 为NO -2在酶1的作用下转化为NO 和H 2O ,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 -2+2H ++e -1=酶NO+H 2O ,生成1molNO ,a 过程转移1mole -,过程II 为NO 和NH +4在酶2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 2O 和N 2H 4,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8NH+42=酶2H 2O+5N 2H 4+8H +,消耗1molNO ,b 过程转移4mol e -,转移电子数目不相等,B 错误;C .由图示可知,过程II 发生反应的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8NH +42=酶2H 2O+5N 2H 4+8H +,n(NO):n(NH +4)=1:4,C 正确;D .由图示可知,过程III 为N 2H 4转化为N 2和4H +、4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 2H 4=N 2+4H ++4e -,过程I-III 的总反应为:2NO -2+8NH +4=5N 2↑+4H 2O+24H ++18e -,D 错误;答案选C 。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意;“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HgS受热分解生成S和Hg,“积变又还成丹砂”
即S和Hg又化合生成HgS,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不
符合题意;“胡粉(碱式碳酸铅)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即碱式碳酸铅受热分解
生成铅单质,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考向2 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的判断
)
答案 D
解析 明矾净化水是由于Al3++3H2O
Al(OH)3(胶体)+3H+,生成的
Al(OH)3胶体具有强吸附性,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漂白粉
漂白织物是利用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而不是还原性,B项不符合题意;纯碱
去油污是由于Na2CO3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了油脂的水
(2)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如HCl→Cl2,氯元
素被氧化;KClO3→Cl2,氯元素被还原。
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要点归纳•再提升】
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四大规律”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的方法
(1)依据反应原理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化,则H2O既没体现还原性又没体现氧化性,C项错误。H2O与NO2反应生成
HNO3和NO,H2O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H2O既没体现还原性又没
体现氧化性,D项错误。
2- 2.(2021山东潍坊五县区阶段性监测)油画变黑,可用一定浓度的H2O2溶
液擦洗修复,发生的反应为4H2O2+PbS === PbSO4+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
真题示例
2- 1.(双选)(2021山东卷)实验室中利用固体KMnO4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
高中化学专题四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4.1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课件苏教版选修6
知识点
影响化学反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率的因素
规律
气态反应 物的压强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气态反应物的压强,化学 反应速率增大;减小气态反应物的压强,化学反应 速率减小
外 固体反应物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化
因的
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化学
表面积
反应速率减小
其他
光波、电磁波、超声波、溶剂等,也能影响化学 反应的速率
(2)因为该反应中无Cl-出现,所以MnSO4为最佳答案。 答案(1)MnSO4(或Mn2+)的催化作用 (2)B
-10-
知识点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
影响化学反应 速率的因素
规律
内 反应物的性 因质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化学性质越活泼,化 学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物的化学性质越不活泼,化 学反应速率越小
-4-
二、实验用品 1.仪器。 50 mL锥形瓶、烧杯、试管、温度计、白纸、计时器。 2.试剂。 0.1 mol·L-1 Na2S2O3溶液、0.1 mol·L-1 H2SO4溶液、蒸馏水、热水。 三、实验步骤、数据处理与结论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先在一张白纸上用黑色记号笔(选笔迹较粗一些的笔)在合适的 位置画上粗细、深浅一致的“十”字,衬在锥形瓶(锥形瓶作反应器)底 部。 (2)取两个锥形瓶,编号为1、2。向1号锥形瓶中加入10 mL 0.1 mol·L-1 Na2S2O3溶液,向2号锥形瓶中加入5 mL 0.1 mol·L-1 Na2S2O3 溶液和5 mL蒸馏水。
A.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KI B.上述两个反应中,反应速率较快的是② C.时钟反应的快慢由反应②决定 D.“溶液突然变为蓝色,随之又很快消失”这一现象与①②的反应 速率有关
高考化学 实验专题四:有机实验
油水分离器
在分水器中预先加入水,使水面略低于分水器的支管口,通 入冷凝水,缓慢加热烧瓶。在反应过程中,随着加热回流,蒸 发后冷凝下来的有机液体和水在分水器中滞留分层,水并到下 层(反应前加入的)水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 水,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的高度不变,使油层尽量回到圆底 烧瓶中。 使用油水分离器的目的在于及时分离出水,(促进平衡正向进行)提高有机物原料 利用率,同时可以减少抽滤所需时间等。
蒸馏装置
冷凝装置 接收装置
分馏
分馏实际上是多次蒸馏,其原理、装置和操作 与蒸馏类似,但分馏比蒸馏对物质的分离效果 好,效率高。相比蒸馏,分馏可分离沸点比较 接近(相差<30℃)的液体混合物。
刺形分馏柱用于精馏操作中,即用于沸点差别不太大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中。 优点:仪器装配简单,操作方便,残留在分馏柱中的液体少。
油水分离器中水层(或有机层)高低的变 化可以显示生成物水(或有机物)的量(或液 面),据此可以判断某些反应(如酯化反应等) 是否达到平衡。
萃取
向装有5%冰醋酸溶液的分液漏 斗中加入15mL乙醚进行萃取
分液漏斗的使用
①检漏:使用前,玻璃塞和活塞要配套,(活塞孔两边)涂抹凡士林; ②固定装料:将要萃取的水溶液和萃取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塞紧塞子; ③振荡; ④放气:将漏斗的上口向下倾斜,下部的支管指向斜上方(朝无人处),拇指和食指旋开活塞放气(释 放漏斗内的压力); ⑤静置; ⑥分液:下层液体自活塞放出,将水溶液倒回分液漏斗,再用新的萃取剂进行萃取。(如此重复3~5次) ⑦合并:将所有的萃取液合并,加入过量的干燥剂干燥。
实验专题四: 有机实验
一、常见仪器
三颈烧瓶
三颈烧瓶通常具有圆肚细颈的外观。它有三个口,可以同时加入多种反应物,或 是加冷凝管。它的窄口是用来防止溶液溅出或是减少溶液蒸发。当溶液需要长时间的 反应或是加热回流时,将磁搅拌子配合使用加热搅拌器加以搅拌。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4
专题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单位:济南稼轩中学主备人:何红梅复备人:杨娜【学考分析】纵观近几年中考试题,该知识点一般以选择和计算的形式进行考查。
易考点:实验操作选择题中的个别选项中涉及溶液的配制及中考的最后一道综合应用题常考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易错点:方程式忘记配平及相对分子质量的数据计算错误。
【学情分析】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溶液的定义、特征及常见的溶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以及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简单的计算。
学生的学习障碍:对于用量筒取水时仰视、俯视读数对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具体影响。
【复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2.知道溶液的定义、特征,会判断一种物质是否为溶液。
3.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4.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5.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6.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复习重、难点】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专题三满分卷测试知识再现学生根据知识地图将知识再现落实。
小组展示讨论学生将错题及不会的题目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考在线:P20 7、9;拓展提升:P22 1、3、5。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
集中讲解提升(本专题难度不大,所涉及的题目学生通过讨论几乎都能解决,例1和拓展提升题目中的最后一题难度较大,需要重点进行讲解)。
例1. 本题主要考查溶剂、溶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关系。
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1倍,可采用蒸发溶剂和增加溶质两种方法。
若采用增发溶剂的方法,则溶质的质量不变,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关系式可知,溶液质量减少为原来的一般即可,也就是蒸发掉50g水;若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溶质质量增加,溶液质量也增加,可设加入食盐的质量为x,100g×10%+x=(100g+x) ×20%,计算得x=12.5g。
专题04_氧化还原反应——三年(2019-2021)高考真题化学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1.(2021·广东)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2Na O 放入水中:2222Na O H O 2NaOH O +=+↑B .2H O(g)通过灼热铁粉:22323H O 2Fe Fe O 3H +=+C .铜丝插入热的浓硫酸中:2442Cu H SO CuSO H +=+↑D .2SO 通入酸性4KMnO 溶液中:2222445SO 2H O 2MnO 5SO 4H 2Mn --++++=++【答案】D【解析】A .22Na O 放入水中化学方程式应该是:22222Na O 2H O 4NaOH O +=+↑,A 选项中氧元素不守恒,A 错误;B .2H O(g)通过灼热铁粉应高温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B 错误;C .铜丝插入热的浓硫酸中生成的气体不是氢气,应是二氧化硫,C 错误;D .2SO 通入酸性4KMnO 溶液中,2SO 被-4MnO 氧化为2-4SO ,-4MnO 被2SO 还原为2+Mn ,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得离子方程式为2222445SO 2H O 2MnO 5SO 4H 2Mn --++++=++,D 正确;故选D 。
2.(2021·湖南)3KIO 常用作食盐中的补碘剂,可用“氯酸钾氧化法”制备,该方法的第一步反应为()232322Δ6I +11KCIO +3H O 6KH IO +5KCl+3Cl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产生22.4L(标准状况)2Cl 时,反应中转移10mole -B .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C .可用石灰乳吸收反应产生的2Cl 制备漂白粉D .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3IO -的存在【答案】A【解析】A .该反应中只有碘元素价态升高,由0价升高至KH(IO 3)2中+5价,每个碘原子升高5价,即6I 260e -,又因方程式中6I 23Cl 2,故3Cl 260e -,即Cl 220e -,所以产生22.4L (标准状况) Cl 2即1mol Cl 2时,反应中应转移20 mol e -,A 错误;B .该反应中KClO 3中氯元素价态降低,KClO 3作氧化剂,I 2中碘元素价态升高,I 2作还原剂,由该方程式的计量系数可知,11KClO 36I 2,故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B 正确;C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工业制漂白粉可用石灰乳与氯气反应,C 正确;D .食盐中-3IO 可先与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中的H +、I -发生归中反应--+322IO +5I +6H =3I +3H O 生成I 2,I 2再与淀粉发生特征反应变为蓝色,故可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3IO 的存在,D 正确。
2020化学新苏教必修:专题四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含解析
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建构1.知道化学科学理论发展的历程及其化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2.知道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和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会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梳理]一、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1.化学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1)19世纪①以道尔顿原子论、分子结构和原子价键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经典原子分子论的建立。
②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③质量作用定律的提出奠定了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基础。
④尿素的人工合成,彻底动摇了“生命力论”,使有机化学得到迅猛发展。
(2)20世纪①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②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展,实现了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2.常见金属的冶炼(1)常见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金属利用时间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金属活动性越强,人类开发、利用该金属的时间就越晚;金属活动性越弱,人类开发、利用该金属的时间就越早。
(2)金属冶炼的原理和实质①金属冶炼的原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或者加热、电解方法把金属化合物还原为金属单质。
②金属冶炼的实质:金属离子――→得到电子金属单质,即M n ++n e -===M 。
③金属冶炼的方法:热分解法、热还原法、电解法等。
3.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 (1)阿伦尼乌斯电离学说①酸: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如HCl 、H 2SO 4等。
②碱: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 -的化合物,如NaOH 等。
(2)酸碱质子理论①酸:能给出质子(H +)的物质,如HNO 3、CH 3COOH 等。
②碱:能接受质子(H +)的物质,如OH -、CH 3COO -等。
③酸碱两性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如H 2O 、HCO -3等。
【自主思考】1.人类开发、利用各种金属的时间先后与金属的活动性有何关系?提示 金属的活动性越强,该金属的冶炼就越困难,因此,金属的活动性越弱,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时间就越早,相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时间就越晚。
专题四配位化合物
专题四 配位化合物我们在高中阶段学过一些复杂的化合物,如Fe(SCN)3、Ag(NH 3)2OH 、[Fe(C 6H 5O)6]3-、Na 3AlF 6,这些物质具有不同与一般化合物的特点,在溶液中能以稳定的难离解的复杂离子或分子存在,如:在水溶液中Na 3AlF 6=3Na ++[ AlF 6] 3-,Al 3+、F -的浓度很小,这和复盐不同;更为主要的,这些难离解的复杂离子或分子中存在着与简单化合物不同的键─配位键,这是这些物质的本质特点。
这类物质叫做配位化合物(又叫配合物或络合物)。
一、基本知识1.配合物的定义配合物是由可以给出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一定数目的离子或分子(称为配体)和具有接受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空位的原子或离子(统称为中心原子)按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所形成的化合物。
如 47Ag +:[Ar]3d 10 4s 24p 64d 105s,5s5p 是空的,可接受孤对电子,NH 3有一对孤对电子,它们可通过配位键形成[Ag(NH 3) 2]+。
[Cu(NH 3)4]2+、[Ag(CN)2] -等带电的配位单元称为配离子,由配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也叫配合物。
2. 配合物的组成在[Co(NH 3)6]Cl 3中,内界:[Co(NH 3)6]3+,外界:Cl -,外界内界可电离分开;中心原子:Co,配位体:NH 3,配位数为6。
⑴中心原子:也称为配合物形成体,具有接受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空位的原子或离子,多为金属阳离子,但也有中性原子做配合物形成体的,如Ni (CO)4,Fe (CO)5,H 2Si F 6。
⑵配位体(配体):配体是可提供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分子或离子,如NH 3、H 2O和Cl -、Br -、I -、CN -、CNS -、CH 2=CH 2、C 5H 5- 、C 6H 6等。
在形成配位键时,配体中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
单价配体(单齿配体):仅含一个配位原子,如N H 3、C 5H 5N (py 吡啶)、H 2O 、C O 、C N -。
高考化学主干核心知识:专题四 热化学反应和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四热化学反应和热化学方程式【主干知识整合】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1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如C+CO22CO为吸热反应。
2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放热反应。
如2H 2+O22H2O为放热反应。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有关。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放出热量;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吸收热量。
3、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反应热用△H表示。
单位:kJ·mol–12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能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
如:101kPa时l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5kJ·mol–1的热量,这就是H2的燃烧热。
H2(g)+12O2(g)=H2O(l);△H=–285.5kJ·mol–13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H+(aq)+OH–(aq)=H2O(1);△H=–57.3kJ·mol–1(强酸和强碱的中和热)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1).△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并用“;”隔开。
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
△H的单位一般为kJ/mol。
(2).注意反应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
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H是在25℃.101325Pa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
)
A.1:1
B.2:1
C.1:2
D.3:2
14.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3Cl 2+6KOH==5KCl+KClO 3+3H 2O B 、 2FeBr2+ 3Cl 2==2FeCl 3+ 2Br 2
C、SnCl 4+2H 2O==SnO 2+4HCl
D 、 Ca (OH ) 2+ CO 2==CaCO 3↓+ H2O
①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者说是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或者说是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②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相反,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研究表明,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都存在着电子的转移,电子的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15.下列粒子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
A.M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Zn 2+
C. Fe2+
) D.HCl
16.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 ( )
A .Zn+2HCl===ZnCl2 + H2↑ C.H 2+ CuO==△===Cu +H 2O
B .2H 2S+ SO2===3S↓+ 2H 2O 通电
3.氧化还原反应中各个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失去电子 的反应物
具有
发生
生成
还原剂
还原性
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得失电子数相等, 化合价升降值相等
同时存在
得到电子 的反应物
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04-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固体质量 24 g
差量Δm=24 g
物质的量 2 mol 1 mol 2 mol 差量Δn=1 mol
气体体积
1
2
差量ΔV=1
(2)解题步骤
4.平均值法 (1)依据 若 XA>XB,则 XA> X >XB, X 代表平均相对原子(分子)质量、平均浓度、平均含量、平均生成量、平均 消耗量等。 (2)应用 已知 X 可以确定 XA、XB 的范围;若已知 XA、XB 可以确定 X 的范围。 解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平均值确定范围,很多问题的平均值需根据条件先确定下来再作出判断。实际上,它 是极值法的延伸。
B.Al3+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生成 Al(OH)3,因此 2.0L 1.0 mol/L 的 AlCl3 溶液中 Al3+数目小于 2.0NA,故 B 错误;
C.苯甲酸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5COOH+125
点燃 O2
7CO2
+3H2O,1mol
苯甲酸燃烧生成
7molCO2,则
0.2mol 苯甲酸完全燃烧生成 1.4molCO2,数目为 1.4NA,故 C 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成 正比
3.解题要点
(1)对气体来说,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气体所处的外界条件,因温度、压强不同,气体体积不同,注意运
用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当涉及 NO2 气体时,还要考虑 2NO2 N2O4 的转化。
高温
1.(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关于反应 4CO2+SiH4
4CO+2H2O+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1.(2022北京,6,3分)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pH减小的是()A.向NaHSO4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向NaOH和Fe(OH)2的悬浊液中通入空气,生成红褐色沉淀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生成蓝绿色沉淀[Cu2(OH)2CO3]D.向H2S溶液中通入氯气,生成黄色沉淀答案D A、C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项,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消耗水,OH-浓度增大,pH增大;D项,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S+Cl22HCl+S,生成HCl,使溶液pH减小;故选D。
2.(2022河北,7,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aF2与浓H2SO4糊状混合物可用于刻蚀玻璃B.NaOH是强碱,因此钠盐的水溶液不会呈酸性C.溶洞的形成主要源于溶解CO2的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D.KMnO4与H2C2O4的反应中,Mn2+既是还原产物又是催化剂答案B加热CaF2与浓H2SO4糊状混合物可生成HF,HF可用于刻蚀玻璃,A正确;NaHSO4、NaHSO3水溶液均呈酸性,B不正确;CaCO3、CO2与H2O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Ca(HCO3)2,C正确;KMnO4与H2C2O4反应,Mn O4−被还原为Mn2+,Mn2+还可以作KMnO4与H2C2O4反应的催化剂,D正确。
3.(2022山东,1,2分)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A.金(Au):“虽被火亦未熟”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C.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答案C A项可理解为金在空气中灼烧不发生化学反应,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B项可理解为CaO与水反应放热,固体由块状变为粉末状,但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可理解为S能与Ag、Cu、Fe反应,反应中S作氧化剂,与其氧化性有关;D项可理解为醋酸与CaCO3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为复分解反应;综上所述可知选C。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四常见的溶液中考命题9溶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都是溶液,如水,故 A 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故 B 错误。C.汽油
能溶解油污,汽油除油污是溶解原理;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原理不同,故 C
错误。D.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能与水垢反应,因此生活中可用白醋除去水
壶中的水垢,故 D 正确。
第9页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9 溶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专题四 常见的溶液
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知识专题
专题四 常见的溶液
中考命题9 溶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第1页
返回总目录
中考命题9 溶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中考·化学
考题分层刷 学霸睿智涂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2页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9 溶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中考·化学
1.判断某液体是不是溶液,一般从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三个方向来 判断,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溶液并不一定是无色的。[T7-B]
第10页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9 溶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中考·化学
8.[2022 重庆]王亚平在太空做了油和水“难分难舍”的神奇实验:她用力摇 晃装有油和水的瓶子,让油水充分混合、静置,发现油水不分层。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太空中水不能作溶剂 B. 在地面油水混合物会产生分层现象 C.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实验可能现象不同 D.在地面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会产生乳化现象
第3页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9 溶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中考·化学
1.[2023 广西]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白糖 B.白酒 C.白醋 D.花生油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应用集训(含解析)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应用篇【应用集训】1.(2020淄博二模)I具有还原性,含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主要以KIO3的形式存在,I、I2、I O3-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转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可检验食盐是否加碘B.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 O3->I2C.生产等量的碘,途径Ⅰ和途径Ⅱ转移电子数之比为2∶5D.途径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l2+I+3H2O6Cl+I O3-+6H+答案C2.(2020滕州一中高三4月模拟,10)如今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某化工集团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钛厂、氯碱厂、甲醇厂进行联合生产。
其主要生产工艺如下:(FeTiO3中Ti为+4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流程中只有“电解”“氯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合成”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氯化”时反应方程式为7Cl2+2FeTiO3+6C2FeCl3+2TiCl4+6CO(条件省略)D.上述流程中“Mg,Ar”可用“Mg,CO2”代替答案C3.(2020菏泽一模,10)H5IO6是一种弱酸,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KIO3的溶解度比Ba(IO3)2的小B.反应②中,被氧化的碘与被还原的碘物质的量之比为5∶1C.反应③的产物中n(I2)∶n(O2)=4∶9D.反应④中酸X可选用盐酸或硝酸答案C4.(2020省实验中学高三月考,11)已知酸性 K2Cr2O7溶液可与 FeSO4溶液反应生成 Fe3+和Cr3+。
现将硫酸酸化的 K2Cr2O7溶液与 FeSO4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 KI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不正确是()A.图中 AB 段的氧化剂为 K2Cr2O7B.开始加入的 K2Cr2O7为C.图中 BC 段发生的反应为 2Fe3++2I2Fe2++I2D.混合之前,K2Cr2O7与 Fe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答案D5.(2020潍坊二模,13)四氧化钌(RuO4)是金黄色针状晶体,微溶于水,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和Ru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2 2 2 2 1 4
D. 8. 6 4g 将5 收集到的氮 8. 1. 2gC u 完全 溶 于 适 量 的 浓 硝 酸 中 , , 的氧化物 ( 含 NO、 的 混 合 物 共 0. N NO 9m o l 2O 4、 2) / 这些气体恰好能被 5 0 0m L2m o l L的 N a OH 溶液完 全吸 收 , 生成含 N 其中 a NO a NO 3 和 N 2 的 盐 溶 液, B. 0. 4m o l
滴淀粉试液 , 目的 是
; 在乙瓶中滴几滴 K 目的是 S C N 试液 ,
2+ 于F 的实验依据是 e
; 能 得 出I 还原性强
( ) 。 该实验设计最大的缺陷是 4 2+ 3+ ( ) ) ) , 当乙瓶 中c( 瓶内反应的离子方 5 F e = c( F e 程式为 中通入 C l 2 体积理论上至少应为
色 将铁粉放入稀 HNO O e D. 3 不 能 将 F 3 中 充 分 反 应 稀 HN 后, 滴入 K S C N 溶液无明显现象
题号 答案
《文 海 · 高 三 · 化 学 · 小 专 题 四 》 第 1 页
D
D
B
B
A
A
B
A
( 某研究性 学 习 小 组 为 探 究 C 9. 2 0 分) l 2 的 氧 化 性 和I 2+ , 的还原性强于 F 设计了图中装置制取 C 并进行 e l 2,
2+ 2 M n +5 C l H2O 2 ↑+8
。
( ) 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 1 B 点时 , K I反 应 完 全 , 物质的量之比为 。 , 电子转移数目为
; 标准状况下乙瓶 L。
( ) 已知 B→C 过程中 , 仅有溴元素发生化合价变化 , 2 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已知在 C→D 段 发 生 下 列 反 应 : 3 2 B r O +I 2 ������������
2+ 3+ ( ) 5 5 C l F e +8 I 2 F e +1 0 C l +4 I 0. 2 8 ������������ 2 +2 2
( ) 2 B r O B r +6 H+ ������������ 3 B r H2O 3 +5 2 +3
( ) 3 2. 1
《文 海 · 高 三 · 化 学 · 小 专 题 四 》 第 2 页
二、 非选择题 ( 共5 2 分)
实验探究 。 回答下列问题 :
( ) 向辉铜矿 ( 中通适量的空气冶炼金属铜的 1 C u S) 2 化学方程式为 剂为 。 , 其中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
( ) 2 E 的浓溶液与 C u 发生的反应 ② 的化学方程式是
( ) 利用电解法可提纯 粗 铜 , 在该电解反应中阳极物 3 质是 ( ) 自然 界 中 当 胆 矾 矿 与 黄 铁 矿 ( 相遇时会缓 4 F e S 2) 慢发生 下 列 反 应 产 生 辉 铜 矿 。 反 应 1 4 C u S O 4+ 中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的质量比为
当 n( 2 I O r K B r O =3 m o l时 , n( I = 3 +B 2; 3) 2) 3
( )n O 2 M n O 6 H+ +1 0 C l ������������ 4 >M 2 >O 2 4 +1 ( ) 显示 I 被氧化 3 2+ 显示 F 被氧化 e
对反应1 2. 4 C u S O F e S 2 H2O ������������7 C u S+ 4 +5 2 +1 2
) 下图是利用钛白粉生产海绵钛 ( 的一种工艺流程 : 6. T i
2+ 2+ 反应 E+A C. ������������A+E 能够进行 2+ 提取某废水中含有的少量 A 时可以选用 D D.
2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 B. S O 4
1 C. 1m o lC u S O m o l的 S 4 还原了 7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该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只有 C B. l 2 反应 Ⅰ 中钛白粉 ( A. T i O 2 )做氧化剂
3+ 。F 已知氧化性 B 3. r e e B r 2 >F 2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保持上下气压相等 , 使液体顺利滴下
。
甲比乙先出现颜
( ) 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 4 C l 2 有毒会造成空气污染
色变化 (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2 3 ( ) ) 答案 : 或 6×6. 1 3∶1 6 NA ( 0 2×1 0
。 m o l
( 向辉 铜 矿 ( 主要成分为 C 中通适量的空 1 0. 1 8 分) u S) 2 气可冶炼金属铜 。 辉铜矿经过一系列反应可得到 B、 D 和 E。G 为砖红色沉淀 。
。
。
①用 M n O 2 加热条件下氧化浓盐酸 ; ② 用 KM n O 4 常温下氧化浓盐酸 ; ③用 O 5 0℃ 催化剂作用下氧化浓盐酸 ; 2 在4 三种氧化剂氧化性由强 到 弱 的 顺 序 为 ; 只用该装置应选用方法是 (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 浓) 2 C u +2 H2S O u S O O H2O ������������C 4( 4 +S 2 ↑+2 ( ) 4 3∶7
电极反应 ③ 以 B、 E 为电极与 E 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 , 2+ 2+ 为: E +2 e ������������E, B-2 e ������������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 2+ 2+ 2+ 氧化性 D B. >E >A >B 2+ 2+ 2+ 2+ 氧化性 E A. >B >A >D
被还原的 S 和被氧化的 S 的质量比为 7∶3 D.
2+ a F e + b B r + c C l 2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C l 2,
可以用 N C. r作为反应 Ⅱ 中的保护气 2 代替 A
高温
下列选项中 的 数 字 与 离 子 方 程 式 中 的 a、 b、 c、 d、 e、 f 一一对应 , 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B. 4. 8 0g
N a NO 3 的物质的量为 C. 0. 8m o l 1 A. 0. 2m o l
将燃 着 的 镁 条 伸 入 盛 有 C B. O 2 的集 气瓶中继续燃烧 C. S O n O 2 可 以 使 酸 性 KM 4 溶液褪
答 题 卡
2 3 4
D. 0. 9m o l 5 6 7 8
2+ 硫酸铜或含 C 的盐溶液 u
( 现向含6m 1 1. 1 4 分) o lK I的 硫 酸 溶 液 中 逐 滴 加 入 整个过程中含碘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所 K B r O 3 溶 液, 加入 K B r O 3 的 物 质 的 量 的 关 系 如 图 所 示。 请 回 答 下列问题 :
2+ ( ) 为比较I 和F 的还原性强弱 , 需在甲瓶中滴几 3 e
高温 △
。 。
, 电解质溶液是
( ) 仪器 A 的名称 : 1 的目的是 ( ) 制取 C 2 l 2 方法有多种 :
; 用仪器 B 代替分液漏斗
5 F e S 2 H2O ������������7 C u S+5 F e S O 2 H2S O 2 +1 2 4 +1 4
( ) 答案 : 适量 ) 1 C u S+O 2 C u +S O ������������ 2 2( 2 ( ) 粗铜 3 O u S 2 和C 2
3+ d F e + e B r C l → 2+ f
反应 Ⅱ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2 D. M i C l M C l g+T g 4 ������������2 2 +T i
工业上利 用 铝 粉 除 去 含 氮 废 水 中 的 NO 当控制溶 7. 3 , 液p 所得产物中氮气和氨气的物质 H=1 0. 7 左右时 , 的量之比为 4∶1, 则 除 去 含 0. 1m o lNO 3 的废水所
高 频 考 点 ·2 0 1 4届高三化学小专题测试卷
小专题四
) 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氧化还原反应
2+ 2+ ①A+B ������������A +B ②D+2 H2O ������������D( OH) 2 +H 2↑
一、 选择题 ( 本题包括 8 小 题 , 每 小 题 6 分, 共4 已知 : 8 分 。 每 5. 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1.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 A B. l l 2O 3 制备 A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C. ( 实验室用 NH4C D. l和 C a OH) 2 制备 NH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 F e S O 2 H2S O 4 +1 4, 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 C A. u S O 4 A. N a 2O 2 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 0 2 1 0 1 2
A. 2 4 3 2 2 6
消耗铝粉的质量至少为 C. 5. 0 4g A. 3. 5 3g
C. 2 0 1 2 0 2
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合理的是 4.
实验事实 A. C l 2 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结论 C l 2 是电解质 还原性 : M >C g S O 2 具有漂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