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根源的伦理探究及其根治途径
腐败的伦理学原因及其预防途径
以许宗衡事件为例探讨腐败的伦理学原因及其预防途径摘要:腐败作为当代世界的一大公害, 不仅是一个严峻的社会政治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十分严峻的伦理问题。
当代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能否取得应有的成就, 达到理想的目标, 关键看是否能有效地预防腐败, 建为人民服务的政治道德。
从伦理学角度看,预防腐败的根本就在于道德。
本文以许宗衡事件为例,就腐败的伦理学原因及其预防途径作一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腐败;道德;伦理一、腐败的案例陈述:深圳原市长许宗衡严重违纪违法被判死缓2011年5月9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深圳原市长许宗衡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这名湖南籍的前高官被判死缓。
法院认定,2001年至2009年,许宗衡利用职务之便先后受贿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3318万余元。
而此前有报道称,许宗衡涉嫌贪污的金额可能高达20多亿元。
鉴于许宗衡在案发后主动交代,认罪态度较好,赃款赃物已全部追缴,法院决定对其判处死刑,但缓期两年执行。
从1976年参加工作,到2005年成为深圳市市长,再到2009年被“双规”,许宗衡走过近30年的仕途。
随着官位的步步高升,他心中贪念越来越重,最终使自己身陷囹圄。
二、从伦理学角度看腐败产生的原因从许宗衡事件可以看出,腐败的产生有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 从伦理学角度看,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剥削阶级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和正确的行动来自正确的理论一样, 错误的理论同样可以指导错误的行动。
权力腐败者错误的人生价值观体系包括权力至上的官本位思想、宗法等级主义的关系网思想、拜金主义的价值观、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等。
这些剥削阶级的价值观促成了他们的堕落变质。
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滞后和乏力在我国以经济为中心的建设显现出对摆脱贫穷落后的渴望, 却忽视了对社会的整体推进, 特别忽视了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经济体制方面的变革,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显得滞后和乏力, 许多问题缺乏道德上的梳理。
具体说来, 这种滞后和乏力主要三种表现:(1).经济与伦理二律背反论和代价论的兴起。
腐败的根源与对策
腐败的根源与对策(检察日报)
腐败现象在我国的滋生蔓延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腐败是公共权力和个人私欲的结合。
一切腐败都是滥用公共权力的结果,只要有公共权力存在,腐败就不可能根除。
但公共权力的存在并不必然会发生腐败现象,公共权力如果由立场坚定、大公无私的人去行使,就不会发生腐败现象,而一旦与个人的私欲相结合就必然走向腐败。
第二,对权力的行使缺乏有力有效的监督。
一是监督管理的制度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
二是反腐败机构和司法机构不统一,人员素质不高,难以实现对腐败的有效查处。
第三,在某些思想认识方面不够全面和正确。
例如,一些地方以反腐败不能冲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能影响本地区的经济建设为由,大搞地方保护主义,对所谓的利税大户实行挂牌保护,没有党委主要领导的同意,司法机构就不得进入利税大户查处腐败案件和经济犯罪案件,这无异于保护和鼓励腐败。
当前应当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推进反腐败斗争。
主要应包括:
1.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逐步削减行政权力和其他公共权力。
2.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法律制度。
应当认真研究并尽快制定监督法、新闻出版法、财产申报条例、反贪污法等法律法规,以严密法网,使有私欲的领导干部不敢贪、不能贪。
3.以坚强的决心和足够的勇气推进改革,提高各级人大代表的素质和监督能力。
反腐问题的根源及其治理思路研究
反腐问题的根源及其治理思路研究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曾经是世界经济制高点,但是,在20世纪的近现代史上,中国的政治形势时常动荡不安,社会治安问题屡见不鲜,其中腐败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
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限制了国家的发展。
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理腐败问题,探索反腐问题的根源及其治理思路,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非常重要的议题。
反腐问题的根源反腐问题的根源有很多,从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看,个人层面主要包括贪欲和个人品质两个方面。
贪欲是指个人不可遏制的物质欲望,而个人品质指的是社会公德心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组织层面主要包括管理和监督两个方面。
管理不善会导致制度的漏洞和恶性竞争,从而诱发腐败;监督不力会让权力被滥用,而对违规的行为缺乏及时、有力、有效的惩戒,这也是腐败问题得以滋生的根源。
总体来说,腐败问题的根源在于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而治理腐败问题只能从根源上入手,寻找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理。
治理思路研究治理腐败问题的思路是非常多方面的,从法律层面上,要实行符合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法律制度,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公正和公平。
政府要加强行政管理,完善制度,增强公共服务和监管的效力,提高公共信仰度,树立公正、不作秀、执法不徇私的形象,从而能够建立良性的社会秩序。
还应该加强品质教育,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态环保意识,强化社会道德约束力和社会公德心,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排挤腐败问题的出现。
除此之外,对于反腐问题,更应该采取互联网技术。
现在,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普及,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社会公开、透明、互动的形式,使公民可以更全面、全方位地了解政府的各项措施,也可以反馈民意,监督政府的行为。
总结反腐问题的根源及其治理思路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有效治理腐败问题,树立廉政形象,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对于建设更加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个人、组织、法制、文化等多维度入手,全方位加强治理力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这是实现腐败问题持续治理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
第三部分腐败原因的剖析事出必有因。
腐败问题的产生也是有原因的,但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来自于许多方面的因素。
为什么我国腐败现象能够得以产生、存在和蔓延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是来自于腐败人员自身的原因。
原因如下1.理想信念淡漠,是腐败现象滋生的条件与土壤。
某些领导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想信念淡漠,精神生活中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最终走上违纪违法之路。
由于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思想扭曲,意志蜕化,不能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忘记了在党旗下的誓言,忘记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叛了党的宗旨,在关键时刻抵御不住金钱、美色和奢靡生活方式的诱惑,使意志薄弱者沿着违法乱纪的泥道滑下去,无法回头。
2.利益权力的驱动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动力。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正是由于人类这种原始的欲望和弱点,在强烈的利益要求驱动下,一些利欲熏心者便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寻找一切可乘之机攫取财富,腐败现象也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
由于自身素质信念的缺陷,在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无法很好的把持自己,置党纪国法与不顾,而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二、客观方面客观方面是来自于外界环境的因素。
原因如下:1.各种政策、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并迅速发展至如此严重的地步,与我国的政策、法律、法规存在漏洞是具有紧密联系的。
腐败分子就是善于寻找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漏洞,由于政策法律法规本身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腐败现象就会很快地渗透进去,在其中开始衍生和发展。
2.监督乏力,权力私有化严重。
名人阿克顿说过:权力使人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使人腐败对于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当掌权者拥有不受其同事和下级监督与制约的权力时,容易形成家长制作风、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的局面,就易使掌权者腐败。
目前对官员的腐败行为监督主要依靠上级部门和专门部门,监督过于单一。
国内反腐倡廉从根源上铲除腐败问题
国内反腐倡廉从根源上铲除腐败问题腐败问题是国内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给社会秩序、人民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
为了根除腐败问题,国内需要采取措施从根源上加以解决。
本文将从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教育培养和社会共治三个方面论述国内反腐倡廉如何从根源上铲除腐败问题。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制度是根除腐败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通过权力分立、三权运行平衡等制度安排,保障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合法性,减少腐败的机会。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反腐制度和法律体系,加强反腐力度,并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打击力度,对腐败行为形成强烈震慑。
此外,还需要改进行政管理制度,加强公共资源配置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减少腐败的空间。
通过这些制度上的改革建设,可以从源头上控制腐败问题的发生。
二、加强教育培养教育是根治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加强干部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廉洁从政的意识。
通过加强对干部的廉政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调廉政为政的重要性,增强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其次,要推进廉政教育的普及化,将廉政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此外,还要加强媒体的舆论引导,传播廉洁从政的正能量,提高社会对廉政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通过教育培养,可以从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上根除腐败问题。
三、加强社会共治社会共治是国内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强化公民意识和监督意识,倡导全民参与反腐倡廉,共同维护社会公正和廉洁。
政府应加强公民权益保护,鼓励公民举报腐败问题,并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
其次,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参与,组织力量形成对腐败问题的监督和制约。
通过社会的监督和参与,形成多方合力,加大对腐败问题的查处和打击力度。
此外,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反腐败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国际社会对腐败问题的共同治理。
通过社会共治,可以形成广泛的反腐倡廉合力,从而根除腐败问题。
总结起来,国内反腐倡廉从根源上铲除腐败问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教育培养和加强社会共治。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反腐是当今社会治理中的重要议题,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反腐产生的根源以及相关解决措施,以期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反腐产生的根源,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反腐产生的根源之一是权力过于集中。
在政治体制上,过度集中的权力容易导致腐败的出现。
当系统中的权力过于集中,特权阶层容易形成,一些人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这种特权阶层通常与贪腐问题密切相关。
因此,权力分散、制衡机制完善是解决反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二,不完善的制度和法律环境也是腐败的根源之一。
如果制度和法律环境不健全,容易出现权力滥用和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例如,如果腐败分子能够逃避法律制裁,或者法律对腐败行为处理不力,那么他们就没有约束力,会放纵腐败行为的发生。
因此,建立健全的法律和监管机制,加强对腐败行为的打击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腐败问题的根源还在于缺乏公民意识和监督机制。
公民意识是指人们对腐败问题的认识和敏感度,如果公民意识不够强烈,那么就缺乏对腐败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力量。
所以,提高公民意识,培养对腐败的敏感度和抵制能力是重要的解决途径。
掌握了反腐产生的根源,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建立全面、科学的法律制度,包括相关反腐败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同时,要加强对这些法律的宣传和执行,提高法律的约束力和威慑力。
第二,推行公开透明。
加强政务公开,建立阳光政府,让政府的所有权力行使和决策都在阳光下接受监督。
公民可以通过透明的信息渠道了解政府的工作动态、经济运行状况和权力行使情况,从而更好地监督政府和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
第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是防范和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通过加强党内监督,强化党的纪律,严惩不贪违法行为,建立起铁的纪律和严密的责任体系。
最后,促进教育与宣传。
加强反腐教育,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同时,通过媒体和其他宣传渠道,普及反腐知识,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全社会对腐败的共同声讨和抵制。
腐败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腐败问题的成因与对策腐败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腐败已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了打破腐败的重重桎梏,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腐败产生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对策。
一、腐败的成因1.制度性原因:制度性原因是腐败的主要成因之一。
腐败的出现源于制度不健全和腐败治理缺失。
一些不完备的政策、法律法规和不健全的机制及其执行不力会引发腐败行为,腐败成为人们追求获利与“权力寻租”的渠道。
2.人性原因:人性原因是腐败的一个重要成因。
人们在追求财富、权力等目标时,常常采取不法手段,而政府机关的腐败也源于官员自身的欲望和劣迹。
一些没有定力的官员很容易堕落,从而引发腐败问题。
3.文化交往原因:文化交往原因是腐败的另一个重要成因。
不同民族文化和人际交往方式的差异,也常常引导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而采取某些不正当的行为。
因此要想有效地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就必须投入大量精力研究文化差异和交往方式。
二、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的对策1.提高法治观念这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对策。
加强法治宣传,提高公民和公务员的法治意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产生,也是治理腐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2.强化政治监督建立完备的政治监察制度,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执纪审查利剑必须时刻悬在官员的头上,在内外约束下实施清廉的行为。
3.加强公民监督纵深推进公民参与国家治理。
除了通过官方途径对权力的制约外,还应引导公民参与治理,加强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等方面的权利。
4.加大制度保障力度对于一些存在严重腐败问题的领域,应加大监督力度,增强检查与纠正机制的威力。
5.加强教育和培训加强政治、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公务员的素质,让他们自觉地遵守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
6.推行多元化治理模式在治理腐败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了解专业性知识,更应该适当进行跨学科研究和调查。
越来越多的治理工作已经转向了多元化和多层次,尤其需要通过综合研究、审查和监察机制的协同行动,避免中间的利益斗争和不公平的行为。
浅析腐败的人性根源及其对策
浅析腐败的人性根源及其对策
刘兆峰(liuzhaofeng)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腐败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着力解决的一个历史性、全球性的客观问题。
目前,我国仍处于腐败的高发多发期,给我们党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所以,从制度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为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即人性的弱点和我国现存制度和机制的各种弊端,从而建立一系列有效地监督
激励、教育等全方位的配套改革,时刻警惕人性的弱点及其对权力的异化,做到未雨绸缪,预防为先。
【关键词】:腐败人性内在冲突权力对策
长期以来,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腐败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着力解决的一个历史性、全球性的客观问题。
这一问题似乎从人类社会产生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以来就凸显出来。
勿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程度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
目前,我国仍处于腐败高发多发期。
但我们党在探寻反腐败新思路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具体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要从制度源头上铲除腐败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
1993年8月中央纪委召开的二次会议提出了反腐败“既要治标又要治本”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的指导思想,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具体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于腐败与反腐败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理论高度。
一、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
1、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弱点
从腐败的表面特征来看,尽管在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历史阶段
不同的国家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腐败这个与人类文明社会几乎伴生共从的政治毒瘤,应该说还是有其产生的原因。
从古至今,腐败产生的一个共同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人性的弱点。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近年来,反腐败成为各国社会关注的焦点。
腐败行为既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也阻碍了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的效能。
为了根治腐败问题,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反腐的具体手段和措施,更应该深入探讨腐败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本上采取解决措施。
本文将分析腐败的产生原因,并探讨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期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腐败产生的根源1.权力失控权力乃是腐败产生的温床。
当权力未受到有效约束和监督时,容易滋生腐败行为。
这主要表现在权力运行不透明、决策过程缺乏公正及政府行为缺乏问责等方面。
权力失控是腐败产生的重要根源。
2.道德沦丧缺乏道德约束和道德意识的弱化也是腐败产生的原因之一。
当个体和社会的道德观念淡漠,价值取向扭曲时,各类不正之风便会滋生蔓延。
3.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存在疏于履职、纵容腐败的现象。
监管环境不健全,职责、权限不清晰,容易让腐败分子逃脱惩罚,给予腐败行为可乘之机。
4.贪婪欲望个人贪婪欲望是腐败产生的重要因素。
当个体追逐金钱、权力等物质利益的欲望超过道义和法律底线时,就容易陷入腐败的泥潭。
二、解决腐败问题的措施1.加强法治建设通过法治建设,确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规制度,对腐败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制裁。
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司法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强刑事责任追究制度,以法律手段有效遏制腐败的产生。
2.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约束。
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管力度,确保政府决策透明化、公正化和合法化。
同时,加强公众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参与,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反腐的努力。
3.倡导廉洁文化推动社会廉洁文化的建设,提高全民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水平。
加强公民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建立健全道德评价体系,让廉洁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精神追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4.加强国际合作腐败无国界,跨国反腐合作势在必行。
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反腐经验,打击跨国腐败行为。
同时,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应加大对腐败问题的关注和援助力度,为腐败问题的解决提供支持和帮助。
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反腐败的对策研究
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反腐败的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腐败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痼疾。
腐败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还妨碍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本文将探讨中国腐败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一些反腐败的对策措施。
一、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分析1. 权力过于集中中国的权力过于集中,给了腐败分子可乘之机。
一些官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形成了权力寻租的局面。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存在问题,部分地方政府对中央监管不力,导致腐败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2. 缺乏监督与透明度中国的监督机制有待完善,监察部门的权力受到限制,难以有效发现和打击腐败行为。
同时,政府的决策过程和资金使用等方面缺乏透明度,容易引发腐败问题的滋生。
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力度也较弱,缺乏有效的舆论监督。
3. 薪酬体系不合理现行的薪酬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一些公职人员来说,薪酬并不高,而他们却有着巨大的权力。
这种不合理的薪酬体系容易导致腐败问题的发生,一些官员可能通过滥用职权来获取非法的收益。
4. 社会道德观念淡薄中国的社会道德观念普遍较为淡薄,一些人缺乏对道德底线的约束,容易被腐败所诱惑。
同时,一些人对腐败的态度较为宽容,甚至存在“能捞则捞”的心态,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滋生土壤。
二、反腐败的对策措施1. 改革权力分配机制为了减少腐败问题,中国需要改革权力分配机制,实现权力制衡和监督的有效运行。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应当更加明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力度。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力,提高打击腐败的能力。
2.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中国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力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监察机构的权威性和效率,加大对腐败问题的打击力度。
同时,还要加强舆论监督,通过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力量,推动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增强公众对政府的监督能力。
3. 改革薪酬体系对于公职人员的薪酬体系需要进行合理调整,确保他们的薪酬与权力相匹配,避免因薪酬不高而滥用职权。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腐败问题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这一问题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然而,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对策,可以帮助中国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腐败问题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
首先,政府官员的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滋生了腐败。
由于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官员手中,他们往往能够滥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
其次,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也为腐败问题提供了土壤。
高速的经济发展使得政府资源配置变得庞大而复杂,容易产生腐败现象。
再者,道德观念的淡漠和法律意识的薄弱也是腐败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系”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人们更注重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忽略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要解决腐败问题,首要的一步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政府应当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另外,政府官员的权力应当进行有效的分散,避免权力过度集中。
此外,建立独立的反腐败机构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样的机构应当具有独立的调查权力,并公正地处理腐败案件。
除了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当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减少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干预,降低行政审批的难度以及涉及的不透明度。
这样可以减少政府官员谋取私利的机会。
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减少市场上的不公正交易,提高企业和公民对法律的遵守意识。
另外,加强对公众舆论监督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官员的行为应当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的监督。
政府应当建立更加开放和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向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让公众成为监督的主体。
同时,加强媒体的监管,确保媒体的独立性,使媒体能够对腐败问题进行公正、客观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最后,教育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可以有效地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
反腐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措施近年来,反腐败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腐败现象的存在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迫切需要找出反腐败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探讨反腐败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反腐败的根源之一是权力的滥用。
权力滥用是腐败产生的主要动力之一。
在拥有权力的人面临各种诱惑时,滥用职权以谋取个人私利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
这种滥用权力的行为扭曲了公正、透明的原则,不仅破坏了社会公平和法制建设,也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其次,缺乏透明度和监督机制也是反腐败的根源之一。
缺乏透明度和监督机制使得权力的滥用更容易发生。
当权力行使者没有受到有效监督时,他们更容易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
同时,对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经费使用和权力行使等情况的透明度不足,也容易掩盖一些腐败行为。
另外,贪污行为得不到严厉的惩罚也是反腐败的根源之一。
如果贪污行为发现后没有得到严厉的惩罚,那么这种行为无疑会给其他人发出错误的信号,鼓励更多人加入到腐败行为中来。
只有通过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规并坚决执行,才能对腐败行为产生足够的震慑力,从而有效遏制腐败的蔓延。
为了解决反腐败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
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权力行使的边界和范围,为反腐败斗争提供法律依据。
同时,要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贪污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
其次,需要加强监督机制,提高透明度。
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通过有效的监察与审计来对权力行使进行约束和监督。
同时,加强对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的财务和行政行为的监督,保证其经费使用和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减少腐败的空间。
此外,还需要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
加强个人廉洁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公民对腐败危害的认识,增强抵制腐败的意识,形成厌恶腐败、追求廉洁的社会氛围。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腐败。
腐败具有跨国性和全球性的特点,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腐败行为。
论腐败问题的成因与解决方法
论腐败问题的成因与解决方法概述当今中国,腐败问题日益严重。
这里的严重是需要分析的,首先,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滋生了更多的金钱交易,社会价值观念的扭曲使腐败行为变得越来越频繁。
其次,媒体的发展让腐败问题得到更多的曝光,这本来是好事,然而过高的曝光率使国民对腐败现象变得很敏感,腐败成了国民最脆弱的神经,这导致了腐败在国民眼中变得越来越严重。
客观地讲,改革开放三十年既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三十年,也是中国贪污腐败横行的三十年,很显然,具有更大流动性的社会比较稳定的社会是更容易滋生腐败的。
本文希望用较为客观的视角分析腐败问题的成因并找出一些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腐败问题的成因从历史上讲,腐败问题是伴随人类政治史的问题。
单以政治腐败为例,政治腐败的实质是政治集团或个人用手中的权力交换其他利益的行为,在中国,腐败侧重于指官员的贪污、受贿、假公济私的行为。
根本上讲,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权力的集中,“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
这里笔者举一个例子,中国古代的皇帝若以现代眼光审视之,那将是一个绝对的腐败者,他们将政治权力转化成任何其他可以转化的利益。
然而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却没有人认为皇帝是腐败者,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古代有海内皆是帝王家的思想,既然天下都是皇家的,那还有什么腐败可言呢;然而对于官员情形就不一样了,官员手中的权力不是自己的,是假之于皇权的,官员用手中的权力谋利就偏离了自己的本分。
这也可以看出腐败问题为普通人深恶痛绝的一个原因——用不属于自己的权力谋利破坏了社会公平。
然而,权力的集中也是伴人类政治史相始终的,终究无法改变。
在具体的腐败行为中,其成因各不相同,然而总的来说,腐败行为往往来自一种失衡当中,这种失衡指的是相对较高的政治权力地位与不能与之相匹配的既得利益,我们可以看到,在官员社会待遇和经济待遇处于社会较高水平的时期,腐败现象是比较少见的。
相对薄弱的监查制度也是腐败滋生的原因之一,这一点常被现今研究腐败的学者提起,腐败的滋生与制度的不健全有极大关系,然而腐败却不能简单视为一个制度问题。
法治思维下腐败治理的对策和路径
法治思维下腐败治理的对策和路径一、什么是腐败对于腐败准确的定义,在《辞海》中解释是,“腐败”本义是指物质的腐烂、变质。
如《汉书·食货志》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至腐败不可食。
”现代政治学意义上的腐败,是指个人在思想行为上的堕落,社会在组织、机构、制度、措施等方面的无序和混乱。
目前我们经常使用的“腐败”概念,有的专指贪污贿赂行为,有的泛指社会不正之风,有的则将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也列为腐败,等等,可谓众说纷纭。
理论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腐败必须符合“滥用公共权力”和“为私人谋取利益”这两个基本条件,否则就不应归属于腐败之列。
我们所说的腐败,是指国家或集体组织工作人员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和现象。
腐败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反社会的、危及统治阶级正常秩序的行为,是一种世界通病,国内国外,从古至今,概莫能外。
反腐败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体制下、不同历史阶段上,腐败作为公共权力滥用的具体表现方式,又具有不同的特点。
因此,深刻认识腐败产生的根源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
二、腐败的根源1、历史根源,我国是一个封建历史悠久、封建统治特别稳固的国家,封建主义观念最突出特点之一是“官贵民贱”,整个社会以官为贵、以官为荣,以官职的大小划分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当官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因此,在封建社会,做官是获得财富的保证和最快捷的途径,“升官发财”是天经地义的,连刚刚识字的儿童也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好便可以“学而优则仕”,有了仕的地位便可发财,便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就是因为“升官发财”这一世代沿袭下来的思维方式,俘虏了许多腐败分子,从而贪污受贿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从乡官到大臣,有的贪赃枉法,卖官鬻爵,行贿受贿,尔虞我诈;有的假公济私,搜刮民脂,鱼肉百姓,蚕食国家;有的敲诈勒索,明抢暗夺,侵霸田地,横征暴敛。
这种观念影响深远,以至这些腐朽的封建主义思想和观念,在当今中国的现实政治生活中都可以找到新的表现形式。
论腐败根源及治本之策
在 主 体 关 系建 设 层 面 , 应当是“ 内 中外 西” 。在 主 体 人 格 层 面 上 , 西 方 文 化 强
调 内在 自觉 , 而 中 国 文 化 强 调 外 在 礼
仪, 为此 , 在 主体人 格 方 面 , 我 们应 以西
子也需要加 强 自身的启蒙 , 在推动社会启
蒙的过程 中 , 也 要 不 断 反 省 自身 的 不 足 。
同的 层 面 应 有 不 同的 结 合 方 式 。在 主
体 人格 建设 层 面 , 应 当是 “ 内 西外 中 ” ,
度 体 系并 且要 不 断 进 行 创 新 以应 对 各
种 机 会 主 义 行 为 。第 二 重 困境 是 制 度 的运 行 成本 高 昂 。没 有 自觉 人格 , 制 度 运 行 必 然是 低 效 的 , 最 终 陷人 钱 穆制 度
革。 从 政治 方 面 看 , 要 大 力 推进 权 力均
者托马斯 ・ 奥斯本认为 : “ 从 最 宽泛 、 最
一
步 解放 思 想 , 要 敢 于 充分 借 鉴 吸收 西 应
优 秀 的文 化 。 国家 发展 , 不 仅要 充 分借
用 于人 类 事 务 。启 蒙是 一 个 过程 , 通过
被 运 用 于 人 类 既 存 现 实 的各 个 方 面 。 ”
但 中 国 的启 蒙 不 同 于西 方 的启 蒙 。西
大 国需 要 大 包 容 精 神 。包 容 是 进 步 的
阶梯 , 这也 是历 史 发展 实践 的证 明 。
面看 , 要大力发展经济 , 要 让 大 家 都 富 起 来 。但从 长 远 看 , 反 腐 败 的治 本 之策
腐败源头的追溯及其解决措施的论述
腐败源头的追溯及其解决措施的论述腐败是指在行政、司法、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中,公职人员、私人企业家及其他成员通过滥用职权、权力寻租等手段谋取私利或满足个人欲望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还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和经济的发展。
追溯腐败的源头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成为了防范和打击腐败的关键问题。
腐败源头的追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体制问题是腐败的根源之一。
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容易产生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使得少数人有机会获取利益并滥用职权,导致腐败的发生。
这种集权体制下,权力不受有效制衡,监督机制不完善,容易形成任人唯亲、权臣相对的现象。
经济体制问题也是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腐败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有些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追逐GDP和财政收入等经济利益,以换取政绩、个人晋升和特权,这种利益交换往往包含着腐败的成分。
道德素质问题也是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
一些公职人员或者企业家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职业道德,他们把自己的职位和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不断违反法律、规章制度,滥用权力和资源,以此谋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
第四,监督机制不健全也是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
监督机制的缺位和监管失效使得一些公职人员无法受到有效的制约和约束。
缺乏独立的监察机构以及有效的举报奖励制度,使得腐败行为无法得到及时查处和惩治。
对于腐败源头的解决,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完善政治体制和权力制约机制。
加强政府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制约与监督,使权力不能滥用和膨胀。
改革政府的权力和职能配置,加强政府的监督和法治建设,使权力真正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工具。
改革经济体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建立健全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竞争机制,加强对市场行为的监管。
促进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的创新,减少政府的干预和行政化倾向,防止腐败的发生。
加强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对公职人员、企业家和大众的道德教育,提高社会整体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自觉。
论腐败根源及治本之策
论腐败根源及治本之策标签:论腐败根源及治本之策2015-07-19 23:11 阅读(118)评论(0)论腐败根源及治本之策宋圭武内容提要:从政治方面看,权力不均衡是产生腐败的政治根源。
从经济方面看,贫穷落后容易产生腐败。
从文化方面看,一是注重追求世俗享受的文化更容易滋生腐败行为;二是缺少公共精神的文化更容易助长腐败行为;三是人文精神缺乏诚信、理性、敬畏意识,更容易催生腐败。
腐败如何消除,从政治方面看,要大力推进权力均衡改革,要形成权力互相监督的局面。
从经济方面看,要大力发展经济,要让大家都富起来。
但从长远看,反腐败的治本之策是文化建设。
治理腐败,实现不敢腐是低境界,实现不能腐是中境界,实现不愿腐是上境界,而要实现不愿腐之境界,文化建设是必然。
文化如何建设,核心是要建设有自觉人格的文化。
关键词:腐败根源反腐败文化建设腐败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不仅中国有,世界各国都存在,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产生腐败的根源是综合的,消除腐败现象也需要采取多方面的举措。
一、腐败产生根源分析从政治方面看,权力不均衡是产生腐败的政治根源。
权力本身不是腐败的根源,根源是权力不均衡。
社会不能消除权力,因为社会发展离不开权力;权力本身也无法消除,因为没有权力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但权力不均衡可一定程度消除。
由于不均衡,一些权力受不到制衡,就存在权力滥用情况,以权谋私也就容易发生,从而产生腐败。
而且权力越不均衡,腐败可能性越大。
社会越集权,社会越腐败。
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
从经济方面看,贫穷落后容易产生腐败。
人一生追求的收益主要有两种: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
从经济学角度看,人一生是在追求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总和的最大化。
一般情况下(也有例外),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都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当物质产品丰富时,物质收益的边际效用较小,精神收益的边际效用较大。
人们常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当物质产品贫乏时,物质收益的边际效用较大,而精神产品的边际效用较小。
腐败的根源及其治理对策
腐败的根源及其治理对策【摘要】一提起腐败,人们就会恨之入骨,大多数人都会把“板子”打到受贿者身上,其实行贿者才是问题的根源,如果没有行贿者,受贿也就无从谈起。
在惩处腐败案件中受贿者的同时,对行贿者也不能放过,釜底抽薪式的反腐方式也许更有效。
文章从行贿者成为腐败根源的成因以及治理行贿者对策两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打击行贿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行贿者;腐败;成因;对策一、行贿者成为腐败根源的成因分析(一)行贿者在权钱交易中占据主动地位,是产生腐败的“引子”。
如同市场上的交易一样,有买的必然有卖的绝大多数腐败案件中,行贿者都积极主动地实施了行贿行为。
从这一点看,腐败之根源就在于行贿者。
比如说某人要住院做手术,某人职务要升迁,某人想让孩子上个好学校,便挖空心思找关系、走后门。
其实人类社会初期,并没有“走后门”这种现象,行贿也就无从谈起。
只是到了后来,有一部分人老想走捷径、赚便宜,就需要给说了算的人送钱财,这个送那个也不傻,也送。
所以说有了第一个破坏社会公平正义之人,大家都跟着学,争先恐后地行贿,腐败之风便越来越盛行。
(二)行贿者得不到应有的惩处究其原因,一是认识不足。
人们总是把所有的仇恨和攻击对准那些贪官,很少人会在意追究行贿者的责任。
在很多人眼里,行贿只是一种道德缺失的表现,片面地认为通过正当途径得不到应得的利益,只有通过行贿方能如愿,是不得已而为之。
二是急于求成。
受自身利益影响和对制裁的恐惧,面对已经谋取到了的利益,行贿者往往不愿提供证据。
为尽快突破案件,办案人员往往会网开一面,以便取得口供和证据。
因此,对行贿者处罚较轻,一度受到群众质疑。
在大大小小的腐败案件中,棍棒一般打在受贿者身上,而行贿者往往逍遥法外,只有极个别数额较大、影响极其恶劣的腐败案件中的行贿者才受到追究,基本产生不了威慑力,行贿之风便大行其道。
(三)行贿不择手段行贿者往往抱有这样的心理:只要是人他就有七情六欲,投其所好,就没有摆不平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文章编号 】10 — 6420 )4 00 一 2 08 17 (020 - 0 6 O
所 谓 腐 败 就 是指 掌 握某 种权 力 的 党 员领 导 干 部 和公 职 人 员 有 少 数 领 导 干 部 和 公 职 人 员 由 于受 封 建 “ 本 位 ” 想 的 影 响 , 官 思 利 用 手 中的 权 力谋 取 不 正 当 个 人 利 益 的 行 为 ,其 实 质 就 是 以权 在 思 想 意 识 上颠 倒 了 自己与 人 民的 “ 主 ” 系 , 是 , 旦 拥 有 仆 关 于 一
格的裂 变; 四是价值取 向的异化 。 为有效根治腐败 , 必然以江泽 民同志的“ 以德 治国” 思想和“ 七一 ” 讲话 为指导。 面贯彻“ 个代 全 三
表” 的要求 . 从严 治党 , 从严 治官。
【 关键 词 】腐败 ;伦理探 究 ;以德治 国;三 个代表 【 中图分类号 】A 2 . 53 4 【 文献标识码 】A
腐败根源的伦理探 究及其根治途径
刘 先斌 肖 功 为
( 阳学 院监 察 室 , 史 系 ; 南 邵 阳 4 2 o ) 邵 政 湖 2 0 0
【 摘 要】腐败产生的根源既有外因, 也有 内因, 外因只为腐败产生提供 了可能和条件。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一些
党 员干部 和公职人 员在 内在 思想上 出现的 问题 , 主要 表现在 四个方面 : 一是 主仆意识的倒置 ; 二是 利益导向的错位 ; 三是 自人 我
治 久 安 的重 大 问 题 。
一
求 是人 们 进 行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的原 动 力 , 而 , 里 的利 益 并 不 仅 然 这 而 关 于腐 败产 生 的原 因 , 多学 者 从 不 同 层 面 , 同 视 角 都 曾 是 指 个 人 利益 , 是个 人 利 益 与 社 会 整 体 利益 的总 称 。 在 当 前 . 许 不 领 导干 部 和 公 职 人 员 中 的少 数 腐 败 分 子 为 了达 到 不 可 告 人 的 目 进 行 过 较 为深 入 的探 讨 , 比如说 把 腐 败 产 生 的 缘 由归 结 为 监 督 有 甚 机制不健全 、 体制 存 在 的漏 洞 、 治 力 度不 大 、 理 松散 等 。这 些 的 , 意混 淆人 民利 益 和社 会 整 体 利益 的界 限 , 至 打 着 维 护 和 惩 管 追求 社 会 整 体 利 益 的旗 号 , 大搞 权 力 创 租 、 力 出 租 , 机 贪 污 权 借 因素 诚 然 是 腐 败 产生 的原 因 , 笔 者 认 为 , 们 仅 为腐 败 产 生提 但 它
维普资讯
20 o 2第 4期 第2 4卷 第 4期
邵 阳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u n l a y n a h e
Aug. 2 2 , 00 Vo 24 1. No. 4
腐 败 根 源 的 伦 理 探 究
二 是利 益 导 向 的错 位 。 马 克 思 曾指 出 :人 们 奋 斗 所 争 取 的 “ 切都 同他 们 的 利益 有 关 ” “ 就 是 说 , 。l 也 追求 利 益 和 满 足利 益 需
挪 大 利 供 了条 件 与 可 能 , 是其 产 生 的外 在 因素 。 否则 , 什 么 同 是 领导 受贿 、 用 公 款 、 捞不 义 之 财 。在这 些 腐 败 分 子 的心 中 , 益 导 为 干 部 和 公 职人 员 , 在相 同 的社 会 环 境 中 , 同样 的 法律 制 度 条件 向 的天 平 是 完 全 倾 斜 的 ,他 们 通过 腐 败 行 为 所 获 取 的 利益 是 建 在 约 束 下 , 的就 能 廉 洁 自律 , 被 外 界糖 衣 炮 弹 所 击 中 , 的却 立 在 损 害 他人 利 益 和社 会 整 体 利益 的基 础 上 的 ,他 们 对个 人 利 有 不 有 益 的追 求 是 超 出 了 正 当利 益 的 范 围 和 限度 ,因 而 对 国 家 和社 会 腐化 堕 落 , 陷 犯 罪泥 潭 而 难 以 自拔呢 ? 深 那 幺, 么是 腐 败 产生 的 终 极 原 因 ?笔 者 认 为 , 生 腐 败 的 整 体 利 益 造成 极 大 的 危害 。 什 产 三 是 自我 人 格 的裂 变 。所 谓 人 格 , 指 个 人 在 社 会 环 境 和 是 终极 原 因 .是 由 于 一些 领 导 干 部 和 公 职 人 员在 内在 思 想 上 发生 并 是个 人 做 了 偏 差 , 摇 了共 产 主 义 信 念 , 记 了 为 人 民 服 务 的 根 本 宗 旨 , 实 践 活 动 逐 步 形 成 , 在 行 为 中表 现 出来 的 精 神 素质 , 动 忘 人 尊 严 、 格 和 品 质 的 总 和 。 一 个 健 康 的 人 格 要 求 个 人 在 不 断 价 成 为拜 金 主 义 、 人 主 义 、 乐 主 义 等 腐 朽思 想 俘 获 的对 象 , 个 享 其 变 化 的 社 会 生 活 中 能 始 终 保 持 其 在 本 质 和 品 性 上 的 一 致 性 和 具 体 表 现 在 以 下 四个 方 面 : 否 就 在 领 是 主 仆 意识 的倒 置 。 国宪 法规 定 , 我 国家一 切权 力 属 于人 自我 同 一 性 。 则 , 会 出 现 人格 的分 裂 和 多 面 性 。 当 前 , 导 民 , 就 是 说 , 何 机 构 和 个 人 不 得 未 经人 民授 权 或 者 超 越 人 民 干 部 和 公 职 人 员 中 的 少 数 腐 败 分 子 的 人 格 裂 变 主要 表 现 为 言 也 任 阳 口是 心非 , 大 众 面 前 , 些 腐 败 分 子 往 往 给 在 这 授 权 成 为 人 民之 外 或 人 民之 上 的 治理 国家 的主 体 。 而 人 民之 所 行 不 一 , 奉 阴 违 , 正 他 要 以授 权 给 国 家公 职 人 员 ,是 为 了让 其 更好 的 担 负 起 依 法 管 理 国 人 一 种 道 貌 岸 然 、 人 君 子 的感 觉 , 们 口 口声声 大 谈 “ 把 全
谋 私 . 目的 就 是获 取 个 人 不 正 当 的 私利 。近 些 年来 , 员 领 导 某 个 工 作 职 位 , 得 某 种权 力 , 不 把 人 民放 在 眼 中 , “ 其 党 取 就 以 民之 父 干部 和 公 职 人 员 的腐 败 问 题 已经 成 为 我 国社 会 I益 关 注 的 焦 点 母 ” E I 自居 。 在 一 切 可 能 的条 件 下 . 们 不 是 用 人 民 给 予 的权 力 为 他 问题 。有 些 案 件及 金 额 之 大 , 人 触 目惊 心 。这 些 腐 败 现 象作 为 人 民服 务 , 是 以权 谋 私 , 无忌 惮 地 侵 吞 挥 霍 国 家 和人 民 的 财 令 而 肆 侵 害 中 国社 会 肌 体 的 毒瘤 , 严重 影 响社 会 政 治 的 稳定 , 碍 社 富 , 至还 恬 不 知 耻 的 宣传 “ 权 不用 , 期 作 废 ”“ 已 妨 甚 有 过 :不捞 白 干 ” 等 会 经 济 的 正 常 运 作 , 此 , 否 扫 除腐 败 已成 为 关 系 到 我 党 执 政 谬 论 ,完 全 丧 失 了一 个 领导 干部 和公 职 人 员 应具 备 的起 码 的道 因 能 地 位 能 否 巩 固 , 会 主 义 现 代化 事 业 能 否 顺 利 进 行 , 家 能 否 长 德 素质 。 社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