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陌生化效果谈距离之美
[转载]文学语言“陌生化”资料汇编
[转载]⽂学语⾔“陌⽣化”资料汇编原⽂地址:⽂学语⾔“陌⽣化”资料汇编作者:向若轩 “陌⽣化”⽂学语⾔的美之所在 作者:⽥⽂强 “陌⽣化”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领军⼈物为什克罗夫斯基。
其观点认为⽂学语⾔是⽇常语⾔陌⽣化的结果,是“⽂学性”的具体体现,甚⾄认为⽂学的“⽂学性”只存在于这种艺术处理过的语⾔中。
这种⽂学性就是陌⽣化语⾔本⾝的看法,显然有些⽚⾯。
但他们对陌⽣化语⾔艺术表现⼒的强调,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因为,陌⽣化语⾔与⽇常语⾔不同,它以反常的形式出现,能产⽣出特别的美学效果。
⼀、“陌⽣化”:审美的⼀个基本原则⽂学是语⾔的艺术,语⾔何以能使⽂学成为⽂学,俄国形式主义者说是语⾔美使之然,并提出“⽂学研究的主题不是笼统的⽂学,⽽是‘⽂学性’,就是使⼀部作品成为⽂学的东西。
”这⾥的“⽂学性”就是指语⾔的审美功能,它与“陌⽣化”原则密切相关。
例“斜阳在那⼝⼤鱼缸边/爬着,看见⼀只⽕红的鱼/吞⼀粒灰⾊的⼩⽯⼦。
”(90后作者⾼粲)这句诗美在叙述⾓度的新奇,⽤鱼的视⾓来看太阳。
太阳爬在鱼缸边。
并且透过缸⾥的⽔太阳成了⼩⽯⼦。
这样把现实中的太阳“异化”,好象从来没有见过,这就是“陌⽣化”⼿法。
如果我们照直说,斜阳照在鱼缸,⼩鱼变成了红⾊,就没有这种新颖感,⽽不能引起他⼈的注意。
这种把⽇常⽣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种偏离或反常⽅式表达出来,从⽽引起⼈们注意的⼿法,就是“陌⽣化”。
在美学理论中⼜叫“距离产⽣美”,⽤于此种⼿法的语⾔我们称为陌⽣化语⾔,即⽂学性语⾔。
陌⽣化为什么会产⽣美?对此英国著名诗⼈柯勒律治解释说:给⽇常事物以新奇的魅⼒,通过唤起⼈们对习惯的⿇⽊性的注意,引导他去观察眼前世界的美丽和惊⼈的事物,以激起⼀种类似超⾃然的感觉;世界本是⼀个取之不尽、⽤之不竭的财富,可是由于太熟悉和⾃私的牵挂的翳蔽,我们视若⽆睹、听若罔闻,虽有⼼灵,却对它既不感觉,也不理解。
对“陌⽣化”原则的表述,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界定为“间离效果”,⽽中国在审美理念中则是“化腐朽为神奇”,意思都是强调美是⼀种不同凡俗的陌⽣的东西。
布莱希特“间离化”美学理论与《促织》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思想价值
布莱希特“间离化”美学理论与《促织》的艺术表现⼿法和思想价值第18卷第4期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No.4 Vol.18* 收稿⽇期:2002-09-20 作者简介:杨宝海,沧州师专中⽂系教师。
布莱希特“间离化”美学理论与《促织》的艺术表现⼿法和思想价值杨宝海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河北 沧州 061001) 摘要:从布莱希特“间离化”美学理论出发,透视了中国古典⼩说《促织》,主要分析了《促织》中形象“变形”艺术⼿法的使⽤所造成的“间离化”审美效果,并进⽽思考《促织》的思想价值,论述了《促织》对封建社会中⼈的“异化”现象所具有的客观提⽰作⽤。
说明了《促织》的创作实际⼀定程度上合乎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
运⽤⽐较⽂学的⽅法,在主题和表现⼿法⽅⾯将《促织》与西⽅现代主义⽂学作品中表现“异化”主题的经典作品《变形记》作了简略的⽐较。
关键词;间离化;表现⼿法;思想价值;形象“变形”;异化;主题关键词:间离化;表现⼿法;思想价值;形象“变形”;异化;主题中图分类号:I01⽂献标识码:A⽂章编号:1008-4762(2002)04-0035-04⼀、布莱希特的“间离化”美学理论德国著名的西⽅马克思主义学者、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1896年—1956年)创⽴了以“间离化”观念为核⼼的“叙事剧”(⼜译“史诗剧”)理论,形成了与欧州传统的亚⾥⼠多德体系完全不同的全新戏剧体系,因⽽也与俄苏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形成鲜明的区别,并与之并称为⼆⼗世纪世界最重要的两⼤戏剧体系。
布莱希特以⾃⼰的戏剧理论和创作实践倡导⼀种具有鲜明⽆产阶级⾰命倾向的、以理性和科学为基础的现实主义艺术观。
但是他的现实主义⼜是⼀种开放的、⾯向未来的现实主义美学,布莱希特的美学理论⼤胆吸纳现代主义⽂学艺术观念和积极因素,尤其受表现主义⽂学的影响。
“间离化”(Verfremdungs effect ,亦译“间离效果”、“陌⽣化效果”等)这个概念的内涵很丰富。
布莱希特的表演理论-间离方法
布莱希特的表演理论-间离方法布莱希特演剧方法推祟“间离方法”,又称“陌生化方法”,是他提出的一个新的美学概念,又是一种新的演剧理论和方法。
它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艺术方法把平常的事物变得不平常,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暴露事物的矛盾性质,使人们认识改变现实的可能性。
但就表演方法而言,“间离方法”要求演员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把二者融合为一,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间离的德文是“Verfremdung”,这是布莱希特专门创造的一个术语。
孙君华在《试论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一文中指出布莱希特在《娱乐剧还是教育剧》(1936)一文中初次阐述间离效果时袭用了黑格尔的“异化”(Entfremdung)一词[3]。
“Entfremdung”的本意就是疏远的意思,至少在黑格尔那里,其内涵是取其本意的。
然而异化(Entfremdung)这个词到了马克思乃至卢卡奇那里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
[4]后来布莱希特另造新词显然是为了避免引起误解。
莱因霍尔德·格里姆在《陌生化——关于一个概念的本质与起源的几点见解》中,将“Verfremdung”的来源之一追溯到马克思的异化学说,恐怕是一种望文生义。
“Verfremdung”在英文中通常被译作Alienation[5],原意指情感上的疏远和冷漠。
也有人将其译作“estrangement”[6],也是疏远的意思。
由此,其中文直译当为“疏远”,而“间离”也有疏远之意,这是一种更为书面化的译法,“陌生化”则是比较通俗的说法。
布莱希特常将“V erfremdung”与“effect”(效果)构成一个短语,其中文意思应当是“疏远效果”,通常译作“间离效果”或“陌生化效果”亦无不可。
而“间情法”或“离情作用”,以及黄佐临先生曾竭力主张的“破除生活幻觉的技巧”等译法,由于它们距离“疏远”的本意太远,难免会给理解布莱希特间离理论的独特内涵造成误解。
间离理论是布莱希特为推行“非亚里士多德传统”的新型戏剧而在“戏剧结构、舞台结构和表演方法等”方面所做的一系列改革实验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叙述体戏剧所特有的特征。
浅析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现象
浅析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现象刘涛(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内容提要:“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者奉献给文艺学界的一个颇具学术价值的基本概念,它既是一种艺术手段,又是一种艺术效果。
陌生化理论的成立有其内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氛围的营构主要体现在陌生化的语言、陌生化的形象、陌生化的意蕴三个层面。
从审美现代性来看,陌生化就是通过文学技巧和形式因素的强调恢复审美感受的真实性,追求文学的本真存在状态。
关键词:陌生化陌生化氛围熟悉的陌生化本真状态“陌生化”一词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他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被人们称为艺术的东西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要重新去体验生活,感觉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的。
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一种幻象的事物的感觉,而不是作为一种认识;事物的“反常化”程序及增加了感觉的难度与范围的高难形式的程序,这就是艺术的程序,因为艺术中的接受过程是具有自我目的的,而且必须被强化;艺术是一种体验人造物的方式,而在艺术里所完成的东西是不重要的。
①这里提到的“反常化”也就是所说的“陌生化”,只是翻译略有不同。
什克洛夫斯基创造性地提出这一理论,并将其上升为艺术的总原则,随后“陌生化”理论日渐引起文学理论界的关注。
正如荷兰学者佛克马所说“欧洲文论家几乎每一个新派别都从这‘形式主义’传统得到启发。
”②陌生化概念应用于文学理论预示着现代主义思想的艺术潮流正从俄国形式主义这里孕育,事实上整个二十世纪文艺理论在西方由作者本体论到作品本体论的历史发展恰恰肇始于此。
因此,陌生化理论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理论范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应结合中国文论发展现状予以深入地探讨。
“陌生化”一词是什克洛夫斯基按照俄文构词法生造的一个新词。
这个词是由副词“ctpahho”变成的动名词,含有“使之陌生、惊奇、不寻常”等涵义。
③什克洛夫斯基将其界定为“使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难度和时间的方法。
陌生化:文学语言的美之所在
再看一例
►七斤进城,辫子被人家剪了,他的老婆认为这是 坏事,极其严重。待他回来,她就对他说:“你 这流尸流哪里去了!”(鲁迅《风波》)。
语言的自动化与陌生化
►自动化语言是指那些过分熟悉的不再能够引起人 们注意的语言
►“自动化”的语言缺乏新鲜感,没有吸引力,“陌生 化”的语言即“被阻挠的、变形的言语”,是反 常、新奇、独特的语言,它能够给人带来新鲜的 感觉和深刻的体验,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
陌生语言的阻拒性
►陌生化的语言具有阻拒性。所谓阻拒性,就是指 很多情况下文学语言并不是不假思索的,一看就 弄明白的。这是因为文学语言它要自觉地走在普 通语言的前面,常常故意打破语言常规,或者使 用一些不为人所熟悉的修辞手法,甚至不合语法, 从而达到陌生化效果。目的就是为了引起读者的 注意,让你在经过一番思索、玩味之后,深感其 妙,或风趣幽默,或耐人寻味。这就是文学语言 的文学性、艺术性所在。而普通语言相对于文学 语言,则是自动性、常规化的,一听就懂,不假 思索,因而也就缺少艺术性。
► 陌生化是俄国文学理论家维•什克洛夫斯基在 《作为程序的艺术》中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其具 体的含义是,文学语言的运用应该打破日常用语 司空见惯的使用方式,用翻新出奇的表达使表现 对象变得陌生,使惯用的形式受阻,以延长感受 的时间,增强感受的难度和高度,以唤起人们的 审美情感。
►文学语言需打破常规,出其不意,使得文章不平 庸呆板,充满活力。“陌生化”运用得越成功, 就越能唤醒读者的感受
语言的变异组合带来美感
► 语言的变异组合,虽超越了经验事实的限制,却因此传 递出新的审美信息,叫人从中品味到含蓄蕴藉的诗意, 获得充分的审美满足。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语符的排列 组合越超常其信息量越大,则解释的不确定性程度越高, 其吸引力也就越强。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读者的期待 视野是由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共同构成,二者相反相成 对立统一,为了求新求异,在阅读中读者自然渴望打破 定向期待,产生一种“陌生”的审美心理。因此,在那 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特别是现代新潮作品,作者十分 注意利用语言超常组合的效果,制造审美心理距离,形 成陌生化语言。读者由此获得一种崭新的语言感觉,同 时也留下无限延宕的审美韵致。
电影《村姑小姐》中的陌生化与美学效应
电影《村姑小姐》中的陌生化与美学效应作为俄罗斯的经典电影,《村姑小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文运用“陌生化”理论,对电影《村姑小姐》中的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及影片的镜头组合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魅力与审美所在。
一、电影与陌生化理论电影《村姑小姐》由俄罗斯著名导演阿·萨哈洛夫根据原俄国名作家普希金名著改编。
主演是叶莲娜·科里科娃。
讲述的是乡村贵族小姐丽莎和青年阿列克塞经过种种波折而最后终成眷属的故事。
影片情节离奇曲折、充满趣味。
陌生化理论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中的一个术语,最早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其著作《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提出。
在电影艺术中,“陌生化”就是把人们熟悉的事物经过艺术加工,将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变得陌生和新鲜,并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生活,进而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
在《村姑小姐》这部影片中,大量运用了陌生化手法,将本来理所当然的事非正常化,以逆向思维、庄谐并重取得效果。
二、故事情节的陌生化“情节”一词在形式主义眼中,是一個具有特定内涵的术语。
什克洛夫斯基指出:陌生化就是用另外一双眼睛来看世界。
陌生化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把某些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使它们相形并立,进而产生新意。
为了显现陌生化效果,电影创作者们可以通过对整个故事进行组合变形,也可以通过对故事的细节进行加工,还可以改变和强化叙述语言,甚至可以通过转述视角等方式改变“情节”,以“陌生化”的情节吸引观众感受影片的魅力。
电影《村姑小姐》讲述的本就是贵族子弟内部的爱情欢喜故事,无忧无虑式的美满姻缘和甜蜜生活符合权贵阶层与资产阶段皆大欢喜的需求。
但是影片《村姑小姐》的情节却打破了这种程式化的贵族爱情模式。
男女主人公中少爷对“村姑”的爱是打破门第观念的真情,还原成“灰姑娘遇到白马王子”的童话。
由于丽莎听说阿列克塞不喜欢贵族生活,却常和女佣们待在一起,故意假扮成女佣去接近他,两个年轻人产生爱情后,却没有向家人说出真相,而是一直保持“地下恋情”。
布莱希特美学问题探疑
布莱希特美学问题探疑作者:舒也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1期[摘要]在探讨布莱希特的美学思想时,需要将摹仿与表现、写实与写意、体验投入与理性控制等不同层面的问题加以区分。
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及其对“叙述法”的强调奠定了现代表现主义戏剧的基础,但他主张理性控制的“距离说”和强调社会功用的戏剧功能论则与表现主义美学格格不入。
布莱希特的“距离说”借鉴自狄德罗等人的理性控制理论,它不能简单地被归结为“表现派”,“体验论”则不能简单地称为“反表现派”。
在探讨布莱希特美学思想时,需要防止将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简化为“表现派”、“社会行动戏剧”、“回归西方传统”等做法。
[关键词]美学;戏剧;布莱希特;陌生化;叙述法;距离说“莱希特体系”、“非亚里士多德戏剧”、“社会行动戏剧”、“表现派”、“间离派”,等等。
对于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学术界出现了完全相反的评价:一些人把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归结为“社会行动戏剧”,另一些人则将之归结为“先锋戏剧”;一些人认为布莱希特戏剧“回归西方传统”,另一些人则认为布莱希特“成功地创造了现代戏剧”……正如布罗凯特所指出的,“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遭到了人们彼此冲突的阐释”。
面对学术界互相矛盾的评价,戏剧理论界和演艺界无法不感到困惑。
要廓清这些问题,并得出一个相对清晰的答案,我们需要完整地了解布莱希特的戏剧美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厘清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与其相关理论之间的关系。
一、“陌生化”与“史诗剧”布莱希特戏剧美学思想中最引人注目并且也是最核心的,是他的“陌生化”理论。
布莱希特在其作品中使用“陌生化效果”和“陌生化反映”这两种表述来阐释“陌生化”理论。
“陌生化效果”的德语为Verfremdungseffekt,英译为alienation effect。
德语Verfremdung有“间离”、“疏离”、“陌生化”、“异化”等含义,因此笔者主张把Verfremdungseffekt翻译为“陌生化效果”。
[西方,陌生化,理论,其他论文文档]西方“陌生化”理论纵读
西方“陌生化”理论纵读西方“陌生化”理论纵读对“陌生化”理论的探讨与研究,国内外学者大多停留在对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出的“陌生化”的定义和阐述上,视“陌生化”为什克洛夫斯基的独创。
不可否认,作为一个诗学范畴,“陌生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出。
但是若我们将“陌生化”视为一种诗学原则和诗学思维模式,我们却可以尝试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西方文艺美学史上,“陌生化”诗学思想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它源于亚里士多德,经由朗吉弩斯、马佐尼、缪越陀里、黑格尔和浪漫主义诗人的发展,成熟于什克洛夫斯基和布莱希特,并在现当代文艺美学家身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承继。
在对西方“陌生化”思想进行论述时,笔者还想澄清一点:将西方古典诗学中的“新奇”诗论作为“陌生化”理论的发展阶段而进行论述,并不是说“新奇”诗论就是一种“陌生化”诗学思想。
“新奇”作为一个诗学范畴,其内涵和外延都比“陌生化”要大、要广泛得多,在某种程度上,“新奇”本身就容纳了“陌生化”这一范畴。
这里将“新奇”诗论列入“陌生化”思维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只是想说明以下两点:首先,“新奇”诗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陌生化”诗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进行通约对读。
在讨论“陌生化”诗学思想在西方现当代诗学中的继承时,也是本着这一思路进行论述的。
其次,“陌生化”理论虽说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出,但我们倾向于认为,在西方文艺美学史上,“陌生化”诗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俄国形式主义只是“陌生化”理论的成熟阶段,而西方古典诗学中的“新奇”诗论则是其理论形成的前奏。
第一节西方古典诗学中的“新奇”诗论在西方文艺美学史上,第一个对“新奇”进行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他在《诗学》与《修辞学》中说: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
在诗歌中,这种方式是常见的,并且也适宜于这种方式,因为诗歌当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和日常生活隔得较远。
距离与美的关系
距离与美的关系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许多美好的事物或场景,往往与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地理距离上,同时也包括情感、文化和审美等方面的距离。
一、地理距离与美地理距离往往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美妙的感受。
当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踏上郊外的小路时,我们会发现自然环境所呈现的美好景象,如青山绿水、杂花丛生等。
远离城市的喧嚣,我们能够更加亲近大自然,感受到它的静谧和宁静,从而更加容易沉浸在这种美的氛围中。
除了郊外的大自然之美,城市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别样的美感。
乘坐高铁或飞机,我们能够很快地穿越千里,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
这时,新的建筑风格、不同的人文景观将呈现在我们眼前,从而给我们一种耳目一新的美感。
距离的改变让我们能够拥抱新的文化和美学,拓宽我们的视野。
二、情感距离与美情感的距离也是造就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两个人心中的距离适宜时,彼此间的情感会更加和谐,这种和谐状态也构成了一种美的体验。
这种情感的融洽和美妙感受,不仅仅存在于亲密关系中,也可以在朋友、同学和同事之间发生。
然而,情感的距离不仅仅是人际关系中的问题,还与自身对情感的表达和接纳能力有关。
当我们学会尊重别人的感受、愿意倾听对方的心声时,我们更容易建立起更为亲密的关系。
这种亲密关系带来的情感交流与分享不仅仅满足了我们内心的需求,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美好的共鸣。
三、文化距离与美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也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我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了解不同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时,我们会发现世界变得更加多元和丰富。
这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刺激了我们的思维和认知,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在现如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距离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人们通过互联网的连接,可以轻松地接触到不同文化的信息和资源。
这种多元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我们的审美观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让我们能够更加开放地接纳和欣赏不同文化所带来的美感。
夏目漱石小说的陌生化叙事研究——以《我是猫》为例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夏目漱石小说的陌生化叙事研究——以《我是猫》为例史小华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基金项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18RH070。
摘 要:日本近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精通文学创作技巧,凭借高超的文学创作造诣,广阔的视野在日本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竖起一面不朽的旗帜。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重要代表作,小说用匠心独运的语言表达为读者呈现社会现实。
陌生化叙事手法改变传统审美感受的自动化,借助猫的复杂眼光从陌生化叙事的视角以及语言为切入点深入阐释了陌生化叙事的意义表达所指。
通过对夏目漱石作品的陌生化叙事的研究可以拓展夏目漱石文学研究的新空间,对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起到良好的启示及借鉴。
关键词:夏目漱石;陌生化叙事;叙事视角;叙事语言;叙事心理作者简介:史小华(1979-),男,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近现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9-122-02一、引言“陌生化”概念由俄国形式主义美学创始人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这是针对文学的一种全新的思考。
二十世纪中叶,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家在叙述学理论中导入“陌生化”的概念,叙事文学中陌生化技巧的运用,打破读者既定的认知思维模式,将熟知的日常陌生化,以此唤起读者新的认知能动,重构作者、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链,更为立体、多维地阐释文学作品的内蕴。
文学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概念显然是对这一特殊性的强调,简而言之,文学性亦可从“陌生化”的手法中获取。
“陌生化”将日常的熟悉事物进行艺术处理,刻意保持距离,以此获得陌生美感。
这种对日常语言的偏离和传统文本语言及经验的反拨,体现了“陌生化”的质的规定性。
[1]关于小说叙事学理论的研究在当代似乎已经到达一个无法逾越的高度,但绝非是封闭化的,其实践性与多元性超越理论范畴本身,表现出巨大的活力与创新。
距离产生美猜心理学名词
距离产生美猜心理学名词"距离产生美"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源自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
在人际关系中,距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情感距离,而"距离产生美"则表示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对于与自己距离较远的对象更容易产生积极的评价和吸引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距离产生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1. 新奇性,人们对于陌生的、与自己距离较远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当我们与陌生人接触或者远离熟悉的环境时,我们会感到新鲜感,这种新奇性会增加我们对于对方的吸引力。
2. 理想化,距离产生美还与理想化有关。
当我们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更容易将其理想化,赋予其更多积极的特质和品质。
这是因为我们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缺乏对对方的详细信息,因此我们倾向于将其想象成我们心目中理想的样子。
3. 自我确认,在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我们更容易找到自我确认感。
距离产生美的理论认为,当我们与他人距离较远时,我们更容易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从而提升自我价值感。
4. 避免冲突,在人际关系中,距离的产生也可以是为了避免冲突和摩擦。
当人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时,可以减少互相干扰和冲突的可能性,从而维持较为和谐的关系。
总的来说,"距离产生美"是指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对于与自己距离较远的对象更容易产生积极评价和吸引力。
这种现象可以通过新奇性、理想化、自我确认和避免冲突等心理机制来解释。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距离越远就一定会产生美,具体情况还需根据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境来考量。
语言陌生化的方法
一、语言陌生化的艺术魅力所谓“陌生化”,通俗点讲,就是“换一种说法”,以陌生表现熟悉。
我们在叙写或陈述我们常见的事物或道理时,不用大多数人习惯采用的说法,而采用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表现语言——一张“陌生的面孔”,会给文章带来一道亮丽的色彩。
有这样两句话:“春天来了。
”“被细雨淋湿的鸟鸣跌落在河面上,江水微涨。
微风拂来,夹岸的柳枝被风剪成丝缕,舞成一片婀娜。
”(董华翱《守望春天》)两句话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就是春天来了,这我们都能读懂,但似乎后者更容易抓住读者的心,因为它更容易引发我们诗意的联想和想象,获得一种美的感受。
这种美感的获得就是靠语言的陌生化。
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家为我们树立了语言陌生化的榜样,这种例子可信手拈来。
即便是在教材里也是随处可见:①我们这样站着/温柔地呼唤风/像呼唤姑娘们/使大地上所有的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
(苏教版必修一,江河《让我们一起奔腾吧》)②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上。
最后看见它好像醉汉似的颓然倒下,消失在黑夜里了。
(苏教版必修三,黄药眠《祖国山河颂》)③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苏教版必修三,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些现当代著名的作家都十分注意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得语言陌生化,虽然增加了读者感知事物的难度,延长了感知时间,但却使人在反复品味中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充分显示了陌生化语言的独特魅力。
其实,学生的作文中偶尔也能见到一些颇见功底的陌生化句子:④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它们常常在我听音乐或读书时悄然来临。
(星飞《读心》)⑤慢慢地,我感到自己智慧的小池塘正在涨满,荒漠的心正在泛绿,这种感觉的畅快实在难以言喻,或许可以这样说吧,读书让我的自身正化为一道光明,迅速地烧毁本来在我眼前的一片黑暗。
(甜雯《诗意的证据》)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句子写同一件事情:读书的感受。
而这些感受经过小作者的陌生化处理,即以一副陌生的面孔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从另一角度欣赏到了常见事物的美感,体会到了语言陌生化的艺术魅力。
陌生化处理的方法词语交互错位的例子
陌生化处理的方法词语交互错位的例子
陌生化处理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法,通过词语交互错位的方式,达到突破常规表
达方式,给读者带来新鲜感和思维上的冲击。
下面将举几个例子来演示这种创作方法。
例子1:
暖阳洒在窗台上,轻风拂过树梢,乡村的宁静与城市的繁忙交织在一起。
一条
小巷子弯弯曲曲,石板路上留下了阅读的足迹,那是人们对文字的热爱。
文化的花朵,在这个石头的草地中,绽放出自己的鲜艳。
例子2:
泛黄的信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温馨的问候,宛如一抹温暖的阳光穿透窗户。
岁
月的洗礼并没有抹去友情的痕迹,它们在时光中碰撞出美丽的火花。
交流的纽带,将心与心连接在一起,无论距离有多远,我们始终相伴。
例子3:
黑夜笼罩着大地,星星在寂静的天空中闪烁,此刻大海平静如镜。
渔船在海面
上漂荡,渔民用力弯曲的身躯与暗红色的渔网交织在一起,他们的汗水洒在波浪中,成为大海的一部分。
这些例子都是利用陌生化处理的方法进行词语交互错位,通过使用不常见的词
语或者词语的非常规搭配,创造出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意境。
这样的创作手法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新奇和冲击,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思维和创造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陌生化处理的方法时,需要把握好度,不要过度使用,
以防止文字难以理解或者令人产生误解。
作为作者,我们应该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也要保持文字的通俗易懂,让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我们想要传达的意思。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陌生化处理的方法词语交互错位的效果,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能够为读者带来新鲜感,刺激我们对语言的思考和理解,在文字的世界中开启一扇独特的窗户。
陌生化在电影中的运用_概述及解释说明
陌生化在电影中的运用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电影创作中,陌生化是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手法。
它通过以一种非传统、不寻常或与观众熟悉的经验背道而驰的方式来呈现故事情节、角色或环境,从而在视觉和情感上刺激观众的感知和思考。
通过引入陌生因素,电影制片人可以深入挖掘现实世界中隐藏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并提供全新的体验。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对陌生化在电影中的运用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剖析。
引言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概述,介绍陌生化作为一个电影技巧的基本概念,并解释目前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
第二部分将详细讨论陌生化在电影中的应用。
我们会对陌生化进行定义和解释,并探讨其起源和发展历程。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不同类型和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第三部分将着重分析陌生化技术所产生的功能与意义。
我们会强调陌生化对于制造距离感和提升观众参与度的作用,同时也会探讨其在拓展现实社会问题和思考方式上的贡献。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陌生化如何扩展审美体验并提供新的视角。
第四部分将通过对几部典型电影作品的分析,深入探讨陌生化在电影创作中的运用。
我们会以巴西《真空之女》中对城市环境的陌生化描绘、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中科技和人性的陌生化叙事,以及大卫·林奇《穆赫兰道》中时间流逝和梦境交错的陌生化表达为例,分析不同电影作品中所采用的陌生化手法及其效果。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所阐述的内容,并探讨陌生化对电影艺术发展的启示。
我们还会提出一些关于未来电影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方式。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和解释陌生化在电影中的运用。
通过对该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读者能更好地理解陌生化的概念及其在电影创作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以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并展望陌生化在未来电影中可能的应用前景。
2. 陌生化在电影中的运用2.1 陌生化的定义与解释陌生化是一种创作手法,常常在电影中被使用以营造观众对画面、情节或人物的不熟悉感。
西游记重复的观点
西游记重复的观点《西游记》主要讲述唐僧师徒赴西天取经的故事,由于着重于叙事取经过程中遇到的磨难,故小说中呈现出相似情节反复出现的叙事特点,这种特点被一些现代学者概括为“重复与反重复”。
杨义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称:“八十一难虽然只有四十左右的情节单元,有时一个情节单元包含数难;但是要使这四十左右的情节单元避免重复单调,而能奇中出奇,富于变化而饶有趣味,也是非大想像力、非大手笔不办的。
在这一方面,行文以取经四众一线贯串之时,采取了‘重复中的反重复’的叙事策略,尤为值得注意。
”杨义此处虽提及《西游记》的“重复与反重复”叙事策略,但主要是从情节着眼,并未进行具体的阐发。
本文拟对《西游记》的重复与反重复在语言及情节上的表现进行分析,以期对《西游记》的叙事研究有所助益。
一、叙事语言上的重复与反重复表现关于“重复”,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J.希利斯·米勒认为:“细小处的重复,如语词、修辞格、外观、内心情态等等。
”由于故事情节的类似性,对话、景观及外貌描写反复出现,从选词到组句均非常相似,在叙事重复基础上反重复力求呈现不同。
(一)对话描写的重复与反重复对话描写是《西游记》语言描写的重要内容。
取经故事的模式化导致主要人物语言出现重复,在取经队伍中,孙悟空与猪八戒之间的交流最为丰富和诙谐有趣。
因猪八戒贪吃、懒惰且爱财而常被孙悟空捉弄,故猪八戒咒骂孙悟空的话语多且有趣。
如第三十回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孙悟空被拒绝后说:“这个猴子,不做和尚,倒做妖怪!这个猢狲!”第四十六回,在车迟国孙悟空与妖斗法要下油锅时,猪八戒骂道:“闯祸的泼猴子,无知的弼马温!该死的泼猴子,油烹的弼马温!”猪八戒两段咒骂中有一定的重复性,如用到了泼猴、猢狲、弼马温等词语。
句式上,连用猢狲、泼猴组成独立感叹句,采用排比句式来咒骂孙悟空,字里行间都能察觉出他对孙悟空的怨念和愤恨之情,采用重复且集中的词汇来表达对孙悟空的憎恶和怨恨。
但小说结合对话的背景及原因,通过词语出现次序的调整造成对话的反重复。
西尔维亚·普拉斯《镜子》的陌生化解读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22卷第2期[收稿日期]2023-08-29[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在线开放课程“英文名著轻松学”(2018017)[作者简介]王欣欣(1980—),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西尔维亚·普拉斯《镜子》的陌生化解读王欣欣(内蒙古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摘 要]西尔维亚·普拉斯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她的诗视角独特,意象奇特。
《镜子》是一首慨叹时光飞逝、美人迟暮的诗。
而这一为读者们所熟知的主题却给人以十分新奇、惊喜的阅读感受。
根据俄国学者什克洛夫斯基的理论这一感受被定义成“陌生化”。
本文以陌生化的角度,更好地解读《镜子》,从而理解西尔维亚·普拉斯的审美追求,解读陌生化理论在诗歌创作中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西尔维亚·普拉斯;《镜子》;陌生化[中图分类号]I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71(2024)02-0132-05 一、引言西尔维亚·普拉斯是20世纪美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女诗人,是“自白派”诗潮的灵魂人物。
作为一位颇受争议的女诗人,她的诗作充满了独特的创造力和神秘色彩。
而《镜子》一诗则是她文字风格的集中体现:灵动又深刻,神秘又深邃。
虽然此诗并未被列为她的代表作之一,但它生动鲜明的意象,独特有力的视角却让读者久久无法忘怀。
本文从陌生化的视角来分析《镜子》这首诗。
“陌生化”是由俄国学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
他认为人类由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体验着生活而逐渐丧失了感知生命中美的喜悦、悸动的能力,结果就是“许多人复杂的一生都是无意识地匆匆过去,就如同这一生根本没有存在”[1]而“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1]。
按照什克洛夫斯基的看法,只有艺术能够把人类从无聊、空虚的深渊中拯救出来,永远宛如新生婴儿般以欣喜的目光打量着这个世界。
“陌生化”理论中的接受美学因子
“陌生化”理论中的接受美学因子作者:陈怀凯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33期【摘要】本文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入手,剖析“陌生化”这一概念的定义,探讨“陌生化”在区分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方面的重要作用,继而在此基础上从两个方面挖掘“陌生化”理论中所包含的接受美学因子:强调读者的审美感受与接受美学重视读者的接受暗合;强调否定性和距离感又同接受美学中关于期待视野的破与立的思路有内在的一致性,最后得出结论:不能把“陌生化”理论简单地看作是“文本中心论”范式的典型代表,而要正视并重视其中包含的接受美学因子。
【关键词】陌生化理论;接受美学因子;什克洛夫斯基0 引言:“陌生化”理论“陌生化”,又称“奇异化”、“反常化”,是什克洛夫斯基的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具原创性的概念。
“陌生化”是指“有意识地使被感知对象变得困难,使它和读者原有的体验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使意义的获得变得艰涩,延长了读者对形象的体验过程”[1]。
日常语言在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使用中变得机械而钝化,失去了本来应有的美感和活力,甚至进入了使用者的无意识之中,这种情况被什克洛夫斯基称为“自动化”。
“自动化”是审美体验的障碍和天敌。
要想克服“自动化”,就需要诗人对语言进行加工、施暴,使之扭曲变形,也就是使之“陌生化”。
所以什克洛夫斯基说“陌生化”可以“重新唤起人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不断更新人对世界的看法”,使人“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使人由实用转入审美,去充分领略生活的诗意性”[2]。
“陌生化”这一概念在什克洛夫斯基的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不但一语道破了文学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的特性,文学作品不同于非文学作品的特性,而且还指出了读者审美感受的来源所在,从而将“文学性”的研究真正落到了实处。
这一概念在什克洛夫斯基的理论体系中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1 “陌生化”理论中的接受美学因子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和雅各布森的“诗性功能”理论、艾亨鲍姆的科学实证主义文论、甚至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和燕卜逊的复义理论一样,被学界普遍认定为文本中心论的典型的代表。
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
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引言:贝尔托特?布莱希特( Bertolt Brecht ,1898-1956 ) 是20世纪最具革新精神与独创性的戏剧理论家、剧作家之一。
他的戏剧理论吸收了包括中国戏曲在内的多种戏剧模式,独创叙述体戏剧――通过“间离效果”使观众将现实世界与舞台上的幻觉世界区分开来,引发观众的理性思考。
布莱希特认为:戏剧不仅要唤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更要启发观众的思维,促使其保持清醒的理智,批判舞台上所发生的事件,从而获得教育。
布莱希特反对在舞台上创造逼真的生活气氛去迷惑观众的情感,反对观众与剧中人的“感情的融合”。
换句话说,就是要观众和舞台上的一切保持距离,考虑自己应该如何对待剧中的问题,从而提高理解社会现象和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他认为这样对于观众才更有教育意义。
本文将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作为核心内容,从其产生原因、具体内容及现实意义三方面来进行论述。
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产生说到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就不得不提及西方传统戏剧理论。
它起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以“净化”为其特征的学说,奠定了西方古典戏剧的结构与特征,两千多年来一直是西方传统戏剧必须遵循的原则与方法。
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特点是强调戏剧对生活的模仿作用。
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与传统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理论相悖,打破了传统戏剧给观众制造的幻觉,重铸戏剧的社会功能。
他反对观众和剧中人物的一体化,以便使观众能够超越戏剧所表现的现实,进而改变他们置身于其中的社会。
对此,布莱希特写道:“戏剧艺术这种社会作用的转变使得有必要完全改变戏剧艺术的手段。
”于是,布莱希特从社会学的反思转到了对戏剧美学的探索,从改变舞台与观众这一最基本的关系入手来建立自己新的戏剧样式,这就是以陌生化效果为特征的叙述体戏剧。
“叙述体戏剧”的主要内容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戏剧的结构上,整部戏的每一场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联,一般都是以人的一生为主题。
这种结构上的叙述性特点还表现在故意加进一些叙述性因素,主要包括灯光、字幕、演唱、旁白来将每个片段联系起来,或评述剧中人的行为。
试论“陌生化”之“隔”与“不隔”
试论“陌生化”之“隔”与“不隔”作者:武婷婷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23期【摘要】什克洛夫斯基的《作为手法的艺术》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虽是东西方不同背景下的产物,但他们在审美理想上有着文心的共鸣。
“陌生化”和“隔”与“不隔”,这三者之间存在诸多关联,将“陌生化”简单等同于“隔”的说法过于绝对。
实际上,“陌生化”与“不隔”是真正意义上的同一层面在不同语境下的表述。
一言以蔽之,“陌生化”即通过“隔”之过程来达到“不隔”的艺术境界,从而形成一种审美张力。
因此,异质土壤下的文论也可以冲破文化壁垒,在新的语境下进行平等交流。
【关键词】陌生化;隔;不隔;中西诗学;对话【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3—190—03《作为手法的艺术》被视为俄国形式主义的开山之作,它诞生于俄国最黑暗的时代,而对于文学的觉醒来说,这却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什克洛夫斯基注重研究文艺自身的内律,而在此之前,人们对于文学“形式”的关注较少,所以什克洛夫斯基在文中最开始就表明自己的立场——他所做的研究无关文本外部,他在书中以纺织工厂为喻,强调其关注的重点在于纺织技巧本身,而非外界的市场行情,也不关心政策如何,以此来说明他的研究对象在于文学本身,主要研究文学内部的规律。
一、理论积淀:“陌生化”与“隔”“不隔”陌生化一词原应为отстраненйе,即疏远化,由于误写成отстранейе(陌生化),便一直沿用下来。
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当下的人们已经失去了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感受,由于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麻木”成为了生活常态,而艺术的作用则是祛除这种钝感,重新唤起人们的感觉。
日常的语言会使人们的感觉“自动化”,而诗的语言正相反,它同样是指称事物,但它是用使身边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的方式(即“陌生化”)来指称。
这样就阻止了意识的自动化,延长了人们感受事物的时间长度,人们就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事物,这就是艺术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6文|黄钰皓从陌生化效果谈距离之美摘要:德国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创立了“陌生化效果”的戏剧理论,他主张用叙事方法人为打破戏剧舞台是真实世界的幻觉,追求“反卡塔西斯”,避免“共鸣”效应。
陌生化效果通过适当拉开审美距离将观众唤醒,使审美主体以批判、反思的主动形式出现。
距离的存在有助于审美主体批判意识的形成,使其在理性观照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从而由审美感受走向审美反思与行动,而非从忘我的“高峰体验”走向平静与无为。
“陌生化效果”理论由此带有接受美学的意味,呈现出接受维度的美。
关键词:布莱希特;陌生化效果;距离;批判性思考距离何以产生美?不妨借助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理论来回答这一问题。
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美学强调通过共鸣达到净化,追求主客体的和谐共振,而布莱希特所倡导的美学则是非亚里士多德式的,他在俄国形式主义、德国认识论与中国程式化戏曲的启发下建构起“陌生化效果”的戏剧理论。
布莱希特反对将观众融入剧情并产生共鸣的传统戏剧形式,他有意拉开审美距离,在舞台与观众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关系,强调受众的主体性,引导观众进行批判性思考,从审美感受走向审美反思。
距离之美存在于审美主体创造性追问与反思的过程中,美在审美主体的批判性在场,表现为一种接受之美。
“共鸣”作为传统的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中心问题之一,是一种强烈内在情感的表现,是一种接受者与创作者达到同声相应的境界。
亚里士多德虽未在《诗学》中直接使用“共鸣”一词,但我们仍能透过他对悲剧的定义看出他对“共鸣”所持的态度:“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个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1。
亚氏的“卡塔西斯”以怜悯、恐惧的情感体验方式使接受者情绪得到宣泄、净化,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通过人物刻画、情节编织、感情宣泄的结构模式制造幻觉,观众因移情作用产生情感融合,沉醉其中,在共鸣的基础上达到净化。
但观众始终是被陶冶、被净化、被影响、被传达的对象。
布莱希特这样评论亚氏的共鸣:“我们在亚里斯多德那里发现共鸣是观众接受艺术作品的方式……观众那种完全自由的,批判性的和仅仅考虑世俗的解决困难的办法的态度不是‘净化’的基础”2。
传统的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在很长一段时期里居于主导地位,观众处于一种被动感受、去主体化的接受状态。
而布莱希特则强调观众主动的在场,他将其非传统戏剧称为“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在他看来,“共鸣”在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的精神困境与生存困境面前日渐苍白无力,他对共鸣的反对成为其非亚里士多德式美学思想的出发点。
布莱希特高扬观众的主体性,其现实主义观、“共鸣”的式微、人的麻木与思维定势以及俄国形式主义、德国认识论与中国程式化戏曲的启发等多方面因素使得“陌生化效果”应运而生。
所谓“陌生化”,就字面来看即赋予熟悉现实以不熟悉的外表。
布莱希特在《论实验戏剧》中这样定义“陌生化”:“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3。
这就是说,“陌生化”是一种对熟悉的剥离,这种陌生与新奇感使人们摆脱知觉的麻木,打破认知定势,将兴趣集中到剧中的事件、人物之上,使那些自然而然的事件或人物变得不那么自然而然,从而引导人们展开深入思考,进而使人们对习以为常的事件或人物产生全新的认识。
这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有着相通之处,两人都将艺术的程序视为陌生化的程序,主张变熟悉为陌生,变平常为不平常,尽管两者的“陌生化”存在质的差别:形式主义者的目的在于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布莱希特的目的则是使人们从现实中抽身,反观现实、干预现实。
陌生化效果的目的在于使观众真正成为作品的积极参与者、创造者,以理性思考替代感性认识,避免观众自由判断与思考能力的丧失,将个体从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唤醒,促使人们以一种寻根究底的态度从审美感受走向审美反思,转向理性思考与行动,并激发观众干预现实,投身改革现实的斗争,正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分离,摆脱现代社会中虚假的社会意识形态所造成的异化。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布莱希特认为文学艺术不仅要能够表现世界,更应当能够改造世界。
这同样与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观有着密切关联。
传统现实主义美学将现实主义与共鸣联系在一起,而布莱希特关于现实主义理论的评价标准则是认清现实、干预现实。
在布莱希特那里,“现实主义在于使人认清、认识现实(不光是使人看到现实)”,“是否现实主义要看实质,要看内容,以理性见长抑或以情动人都仅仅是形式问题”4,他认为能够产生强烈共鸣的作品可能是非现实主义的,而陌生化未必是指向反现实主义的。
可以说,布莱希特的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通过变革戏剧舞台表现出一种战斗性、批判性、现实性与时代性。
如果说陌生化效果的目的如上所述,那么有意拉开审美距离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距离”这一因素的重要性由此凸现出来。
想要实现布莱希特的这一目的,需要演员、剧作家、舞台布景等多方面的协作。
演员当阅读自己的角色,坚持解释者的态度。
剧作家则需要使故事呈现支离破碎的开放性,有意淡化剧情、打断情节,使事件之间的过渡明显突出。
此外,布莱希特主张推倒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为舞台刻意虚构的“第四堵墙”,认为舞台布景应打破舞台幻觉、象征性,只提供讲述故事的空间,音乐配置也可以和舞台人物的行动发生冲突,从而使观众时刻意识到自己身处剧院。
可以说,“距离”是实现陌生化效果目的,即唤醒观众判断、思考能力,促使观众积极参与、创造作品,走向审美反思,认清现实、干预现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当然,“陌生化效果”的适用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戏剧,而是应用于电影、文学作品等诸多艺术门类之中。
爱森斯坦的电影创作即践行了这一理论。
爱森斯坦致力于构筑理性电影体系,他将“陌生化效果”的原则与手法作为展现其理性电影特征的重要构成元素加以运用在他的多部影片中,如《战舰波将金号》《十月》等等。
爱森斯坦有意打破传统情节结构,其剧作形式富于鲜明叙述特征,他在一个个分散的镜头之间运用蒙太奇手法,并在影片叙事过程中大幅度交叉转换时空顺序,以制造“陌生化效果”,适当拉开审美距离,将理性与情感综合,消除观众身临其境之感,使观众在一定距离之外进行批判性观察与冷静思考。
可见,“距离”之于陌生化效果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观众不再是简单的观众,而是置身于一个醒目的位置,其审美主体性得以凸显。
这里就谈到了“距离”的问题。
陌生化效果与距离两者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距离作为制造陌生化效果、实现陌生化效果目的的重要因素,陌生化效果因此得以发生。
而陌生化效果则使得审美主体从剧中抽身,这一间离效果拉开了审美距离,使审美主体能够进行批判性观察与冷静思考,从而成就了富于主体性的距离之美、接受之美。
“距离”一词在审美范畴中通常指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心理、空间或时间上的远近量度。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间的距离是否恰当关乎审美效果,距离的远近同样关乎艺术趣味的分歧。
布洛327的“距离的矛盾”一说涉及美感经验中距离的远近问题,戏剧因容易使人离开审美世界而回到实用世界而被视为“距离”最近的,因此剧作家想方设法想要推远“距离”。
人们在讲故事时多采用这样的开场:“很久很久以前……”,这样的开场白通过时间与空间制造距离,让读者清楚地意识到这是故事,距离的存在使得故事的讲述具备了条件。
而池塘中园林的倒影往往胜于实在的园林,大概也是因为“距离”的缘故。
按照朱光潜的说法,美感起于形象直觉且不带实用目的。
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之所以较难引起美感,大概就在于它和我们的“距离”太近,所带的实用性太强。
譬如看戏,大多数人常常不知不觉将戏中情节看成真实,逐渐离开欣赏层面而陷入实用的圈套中。
而真正欣赏戏的人多是冷静的旁观者,距离使看戏者保持清醒的意识,“这种活动当然仍是科学的而不是美感的。
但是经过这番衡量分析以后,整个作品所现的形象才愈加明显,美者愈见其美,所得的美感也愈加浓厚”5。
适当的距离使审美主体的在场不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批判、反思的主动形式出现,审美主体在已有审美经验与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思考,将世界置于一种恰当的距离以外来看待,从而以一种主动的姿态获得愈加浓厚的美感。
将世界放置在一种距离以外看待有助于凸显审美主体的在场,获得旁观之意趣,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距离”有某种“度”的限定。
距离过近,所带的实用牵绊太多。
若是距离过远,往往陷入空疏之境。
拉开审美距离是为了使受众保持清醒并进行批判性参与,过度的距离反倒将审美推向极端,使受众难解其意。
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所制造的“距离”之所以能够唤醒观众感受、判断与思考的能力,促使观众积极主动地进行批判参与,就在于“距离”的适度。
朱光潜所谓“不即不离”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就“距离”的“度”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布莱希特虽避免情感共鸣,但其戏剧理论并不是对情感共鸣的完全否定。
适当的距离使得观众以批判、反思的主动形式出现,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理论由此带有接受美学的意味,尽管接受美学诞生于多年之后。
文学阐释学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重大转变,接受美学的兴起推动了新视点的转移。
康斯坦茨学派提出了文学批评的新范式,打破了传统文学格局,确立了读者中心理论。
总的来说,接受美学强调读者作为接受主体的主体性,关注读者在阅读中能动的参与和再创造。
可以说,布莱希特“陌生化效果”理论中的“距离”与沃尔夫冈・伊瑟尔审美反映理论中的“空白”就有着相通之处。
伊瑟尔借用罗曼・英伽登“不定点”、“具体化”等概念发展了其“空白”理论。
作为伊瑟尔接受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空白”构成了本文与读者对话的基础。
本文结构、本文与读者间的不对称以及否定所造成的诸多“空白”使作品呈现出空框式的召唤结构,“空白”使读者将本文的艺术价值转变为审美价值,唤起读者强烈的审美情感,调动读者的艺术想象与再创造能力,读者对作品不定点的填补使审美接受成为一种基于作品的创造。
连载小说即通过中断、分节叙述引入更多空白,引发出比连续阅读更多的意义。
电影新片预告亦是如此,借助蒙太奇切分触发想象。
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同样如此。
陌生化效果拉开了审美距离,演员、剧作家、舞台布景的多方面协作使得戏剧呈现出支离破碎的开放性,整场演出因为这有意拉开的“距离”而呈现出开放的结构,正是这种“距离”使审美主体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处剧院之中并调动自身的审美感受能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冷静观察与思考,观众不再是被动接受与机械欣赏的存在,审美主体的在场得以凸显。
“距离”正如“空白”一样发挥着引导观众追问、反思、填补、建构的作用。
距离之美由此表现为一种接受维度的美。
至于因距离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如何,就因人而异了。
审美主体之为审美主体是因为其具备个人审美感受能力、审美经验,既有情感层面的经验,又有理性层面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