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目的论

合集下载

对康德的评价

对康德的评价

对康德的评价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他对哲学和道德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康德的思想体系在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康德革命”,他的评价在学术界广泛存在争议。

本文将对康德的思想进行评价,探讨他的贡献和限制。

首先,康德的哲学思想在伦理学和认识论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伦理学方面,康德提出了“德行的目的论”,强调道德行为的自律性和普遍性。

他认为道德行为应该以理性的原则为基础,而不是基于欲望和情感。

这一观点引发了对道德普遍性的深入思考,对伦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康德的认识论思想以其“先验知识”的理论而闻名。

他认为,我们的认知能力不仅仅是通过经验获得的,还有一部分知识是先验的,是基于我们的认识结构和理性的。

这一观点对于认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后续哲学家对认识的本质和限制的深入探讨。

其次,康德的思想对于道德和政治哲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提出了“人人作为目的而不是工具”的原则,强调每个人都应被视为具有尊严和自主性的个体。

这一观点为后来的人权理论和民主政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此外,康德的批判哲学对于解决哲学的一些根本问题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对于纯粹理性的界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于知识的可能性和限制进行了严谨的分析。

他的批判哲学不仅仅关注知识的问题,还关注伦理、美学和宗教等领域的问题,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

然而,康德的思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争议。

首先,他的道德理论强调普遍性和自律性,但对于道德的具体内容和实践指导并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

这导致了对康德道德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上的困难,使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受到了质疑。

其次,康德的先验知识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哲学家认为,我们的认知能力并不仅仅依赖于理性,而是受到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这些批评认为康德的先验知识理论过于理想化,没有考虑到我们对于世界的经验和实践的重要性。

康德的目的王国理念-最新文档资料

康德的目的王国理念-最新文档资料

康德的目的王国理念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了道德法则的普遍公式和三个变形公式,作为其实践哲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命题,但在这几个公式中研究者历来关注最少的就是目的王国公式(第三变形公式)及其理念。

国外学者对此作专门研究的主要有Christine M.Korsgaard M.Korsgaard、、Andrews Reath、Katrin Flikschuh ,Flikschuh 认为Korsgaard 和Reath 受Rawls 的共同立法者的正义社会思想影响,都把目的王国看作是由其成员共同立法和交互强制而形成的政治性系统整体。

在他看来,这种解读不仅偏离了目的王国的“形而上学”性质,还容易歪曲康德政治哲学的基本思路,因为一个其成员之间交互强制的目的王国理念只能是一种规范性的政治共同体概念,而不像康德所说的“仅仅是个理念”。

政治共同体概念,而不像康德所说的“仅仅是个理念”。

Flikschuh 的反驳要点在于将目的王国的“系统性”和自我立法严格限制在个体层面,每个成员决不能对另外的成员立法并构成强制;并且目的王国指向了至善和上帝的理念,而不是政治哲学。

但在我看来,哲学。

但在我看来,Fliksehuh Fliksehuh 的解读毋宁使康德的思想退回到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和前定和谐的理论框架中。

本文的写作意图就在于对Flikschuh 的这种极端个体主义反驳思路的再批判,并从这种批判中重建康德目的王国的基于共同立法的系统性。

因此,在结构上,本文首先分析Flikschuh 的研究思路,并从道德法则三个变形公式的结构关系人手说明目的王国理念的系统性只能来自于成员之间的交互强制和共同立法;其次我将根据《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道德形而上学》、《纯然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和《判断力批判》等著作中的相关思想对目的王国理念进行重新解读;最后说明目的王国中各成员共同立法的理性根据及其交互强制形式。

强制形式。

一、一、Flikschuh Flikschuh 对目的王国理念的解读对目的王国理念的解读(一)(一)Flikschuh Flikschuh 的解读思路的解读思路Fliksehuh 在对目的王国的解读中依赖于第一批判中的相关理论背景。

康德美学三大原理

康德美学三大原理

康德美学三大原理康德美学是指德国哲学家康德对美学问题进行的研究。

康德主要关注美的定义和判断,他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原则:感性知识、审美判断力和美的目的论。

一、感性知识康德认为,美学的核心在于感性知识。

感性知识是指通过感官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换句话说,感性知识是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

感性知识的特点是直观性、非概念性和主观性。

感性知识是美学的基础,因为美学是与我们的感官体验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对美的认知主要基于感性知识,而不是理性知识。

理性知识是通过概念和推理获得的,这意味着理性知识是抽象的、普遍的和客观的,而感性知识则是具体的、个体的和主观的。

美学的讨论必须从感性知识出发。

二、审美判断力康德认为,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形成审美判断力。

所谓审美判断力,是指我们对美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审美判断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几个关键要素:想象力、理解力和统一性。

想象力是审美判断力的基础。

想象力是创造力,是思维与感官的结合。

想象力使我们能够形象化地想象出美的对象,这是我们对美的第一步认知。

理解力是审美判断力的关键。

理解力是通过比较、分类和分析对美的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

理解力是关键的,因为我们必须能够理解美的对象的各个方面,以形成清晰的审美判断。

统一性是审美判断力的核心。

统一性是指我们能够将一系列纷繁复杂的印象,归纳为一个内在一致的整体。

这种统一性是创造审美体验的关键,因为它使我们能够从一个独立的感知经验中获得美的体验。

三、美的目的论康德认为,审美经验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这种提高是通过美的经验而实现的。

美的经验可以使我们逃避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压力,进入一个更加美好、纯净和高尚的世界。

美的经验可以使我们更加仁慈、公正和有同情心,这是一个更好、更美的社会的基础。

美的目的论是康德美学的核心原则之一。

美不仅仅是一种主观体验,更是一种道德上的理想。

美可以使我们更加有同情心、更加温柔、更加有毅力和品格,这些都是康德所追求的道德理想。

浅议康德美学“人是创造的最终目的”

浅议康德美学“人是创造的最终目的”

浅议康德美学“人是创造的最终目的”陆澎澎康德目的论体现了美学研究从以神为最后目的到以人为最后目的的转向,表现出美学研究的人本主义精神。

康德目的论判断力批判虽然没有进行直接的审美分析,没有直接提出什么审美论点,但它却表现出康德整个美学研究的价值取向。

一、古老的“目的论”命题目的论在西方是一个古老的命题。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西方哲学史上目的论的创始人。

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神按照自己的意志、合乎一定目的而安排的。

比如,神给人以眼睛是为了看,而在眼皮边缘安排了睫毛是为了免得风伤害眼睛,等等。

而柏拉图认为,每一事物的理念是这一事物追求的目的,高一级的理念是低一级的理念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目的的,比如,植物为了结果实而开花长叶,为了吸收养料而在土壤中生根。

这些早期的目的论是人们整个宇宙论的一部分,还没有直接和美学联系起来。

把目的论和美直接联系在一起,是中世纪的事情。

《圣经》“创世纪”里明确地说:“上帝看见他所创造的一切无不美丽非常。

”上帝是一切的创造者,自然也是美的创造者。

大主教巴塞尔说,上帝创造的世界之所以美,并非因为世界使上帝的感官愉悦,而是因为世界符合上帝创造它的目的。

在中世纪,人们把所有“可见的美”都看作是“不可见的美”、上帝的美的反映,上帝是所有美的事物的根源。

大主教格鲁塞斯特说:“上帝是最为完善的完善,最为充实的充实,最形象的形象和最美的美。

”因此,所有的东西,如果体现了上帝创造世界的目的就是美的,如果不符合上帝的目的就是丑的。

整个中世纪上千年的时间里,人们都是这样把美的最后原因归结为上帝,把美和上帝的目的连在一起,认为所有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符合上帝创造它们的目的,是因为它们在整个世界中占有自己应该占有的位置,所以它们才是美的。

二、康德“目的论”美学康德《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目的论美学却并不是把世上一切存在的最后目的简单地归为上帝。

他追问的是究竟什么东西才有要求作为创造的最后目的的优越地位,他说:“如果我们彻底检查整个自然,我们在它作为自然来看,并不发现任何东西是能要求有作为创造的最后目的这种优越地位的。

康德的目的论

康德的目的论

康德的目的论与“人类中心主义”问题【作者】陈新夏【作者简介】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100089陈新夏(1957-),男,湖南桃源县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内容提要】康德从历史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角度提出了“人是目的”的思想,对“人是最终目的”的命题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大自然以人为目的的含义:按照最节省原则赋予人理性并以对抗促进人的发展。

康德目的论的启示意义是多方面的,对理解当前正在讨论的“人类中心主义”问题具有启发性。

【关键词】康德/目的论/人类中心主义康德在其三大批判之外还提出了历史理性批判。

历史理性批判最直接地体现了康德哲学的宗旨——对人的关怀。

与此前及同时代的人道主义者不同,康德对人的理解是理性的,对人的肯定方式是哲学的。

康德对人的理解和肯定集中体现在目的论哲学中,其目的论哲学迄今仍具有启示性。

一谈到康德,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三大批判,并往往认为他一生的哲学活动是致力于说明人生存于世所追求的真善美的统一。

这种理解固然不错,但对之作进一步深究便会发现,对真善美的探讨实质上体现着作为一位启蒙思想家的康德对人和人生的关怀。

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康德在其三大批判之外还会作出被称为第四批判的历史理性批判,并在这一历史哲学中对人的问题作出了深刻的思考。

康德对人的理解是与其对历史过程的总体理解密切相关的,在康德那里,历史哲学是目的论的客观背景,目的论则是历史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康德对历史的研究是哲学层面的,着眼于历史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问题,他的目的论是以对历史的合规律性理解为前提的。

人类历史受普遍规律支配,是康德历史哲学的基本信念。

在康德之前,维柯就提出了各民族历史发展具有重复性的思想。

在康德时代,这种重复性较之于维柯时代更为明显。

随着世界贸易的扩展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增强,启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为“普遍历史观念”的确立提供了现实背景。

康德在思维方式上深受牛顿自然法则思想的影响。

他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将其运用于理解社会历史,认为社会历史与自然史一样,亦遵循着某种自然法则,他称之为“大自然的隐蔽计划”。

伦理学知识点43 康德的三条律令

伦理学知识点43 康德的三条律令

第二节 目的论与义务论
(二)评价: 1、道德是基于理性基础之上的,是人自
由意志的结果,体现了人的尊严和崇高。人 是自己的主人。
2、唯动机论。割裂了动机和效果的关系。
把人当工具:把人当成达到某一目的的工具 把人当目的:尊敬他是一个理性的具有道德行为的 尊严存在者。
第二节 目的论与义务论
第三条律令:个个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颁定普 遍律的意志。
意志自律原则:普遍的道德律令是由人的理性 制定的,所以才具有人人遵守的普遍有效性,人服 从于自己理性指定的规律,而不是服从于外界的必 然性,这也是人之所以自由伟大和有尊严)
第二节 目的论与义务论
3、三条律令 (1)内容
第一条律令:我一定要这样行为,使得我 能够立定意志要我的行为的格准成为普遍规 律。
可普遍化原则:如果你不愿意任何人采取 某一行为,你自己就不应该如此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节 目的论与义务论
第二条律令:你必须要这样行为,做到无论是你 自己或别的什么人,你始终把人当作目的,总不把 他只当作工具。

康德的_人是目的_

康德的_人是目的_
理 论 新 探
康德的 “人是目的”
◎杨 凯
(安徽大学哲学系 安徽・合肥 230039)
摘 要 “人是目的” 是康德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构成了整个伦理学系统的基础。人是唯一具有理性的动物, 理性决 定了人之为人和人的道德价值, 理性以自身为目的, 而人作为理性存在者, 本身就构成了自身的目的, 但是康德并没有完 全否定人作为手段的一方面, 他用意志自律来达到了两者的统一。人的意志自律, 也就是自由, 自由是人的本质, 人有了 自由才使道德成为可能。 关键词 康德 人是目的 理性 自由
“人是目的” , 是康德整个伦理学的出发点, 也是做人的一 条基本原则规范。 这个命题的提出是与其所处的时代是紧密 联系在一起的。 当时启蒙运动和法多大革命对康德造成了很 大影响。他在思辨的王国里, 呐喊着人的尊严、 人的自由、 人 的目的。 这种强烈的时代呼唤就成了康德有关 “人是目的” 学 说的体系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一、 人因为理性而神圣 康德说“道德就是一个有理性的东西能够作为自在目的 : 而存在的唯一条件, 只有道德以及与道德相适应的人性才是 具有尊严的东西” 。这也就是说, 道德之所以能赋予人, 不在 于人是感性血肉的动物, 而在于人的理性特质, 能够作为目的 主体而存在。 这告诉我们盲目冲动的主观目的不能导致道德 行为, 因为这种目的是随意的, 相对的, 只有和主体的某一特 殊需求相联系才有价值, 它不能向每一意志提供普遍必然的 原则, 作为假言命令的根据, 它不能提供实践规律。 但是作为 行动指导的理性意志又不是随心所欲, 无所规定, 没有目的的 东西。康德认为, 能够使意志上升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绝对 命令的条件有二: (1) 意志的根据源于理性自身; (2) 能够作为 自在目的而实际存在。 能够满足以上条件的唯一作为实践命 令根据的东西就是人。康德说 “一切目的的主体是人。 ” 人之 所以能够成为绝对命令的根据, 是因为作为一个有理性的东 西, 他不单纯是意志的工具, 其实他的定在自在就有绝对的价 值。有理性的是 “人” , 无理性的是 “物” ;兽类靠本能来支配活 动, 人类靠理性来主宰行为。 这样, “人是目的” 命题首先揭示 出:人作为感性血肉的动物, 只具有相对价值;但人作为理性者 存在, 作为自在的道德主体, 本身就是目的, 具有绝对价值。 不是人占有了理性, 而是理性占有了人; 不是理性属于人, 而 是人属于理性。因为理性不是人选择的结果, 人因为被赋予 理性而神圣。 正因为人具有理性特质, 所以在任何时候, 人绝 不允许被随意摆布, 人必须是受到尊重的对象, 所以每一个有 理性的人都要服从这一规律“不论是谁在任时候都不应把自 : 己和他人仅仅当做工具, 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 ” 二、 人本身就是目的 康德所说的目的, 不能理解为人们通常所说的主观目的。 它是作为实践原则来说的, 只能在与行为者的情欲关系中表 现其价值, 因此只具有相对价值, 而不具有绝对价值。 如果目 的是纯然出于理性, 那么它就是适合于一切有理性者的目的, 就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客观的目的。这个目的作为实践原 则, 抛开一切主观的、 特殊的、 偶然的目的, 即抛开一切实质的

康德的“目的论”情结——《判断力批判》的前史

康德的“目的论”情结——《判断力批判》的前史

康德的 目的论 情结康德的 目的论 情结«判断力批判»的前史李秋零∗摘㊀要:目的论思维是康德«判断力批判»一书的主题思想ꎮ首先ꎬ本文从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理性神学的批判谈起ꎬ认为康德在三种上帝存在的证明中ꎬ对采用自然目的论的自然神学的上帝存在证明给予了特殊的同情和重视ꎻ其次ꎬ本文追踪了康德的目的论思维在撰写«判断力批判»之前各个时期的形成过程ꎬ认为康德对人类历史的哲学反思对其目的论思维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ꎻ再次ꎬ本文根据康德的书信和«判断力批判»的导论ꎬ认为在完成«实践理性批判»之后ꎬ利用目的论思维填补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之间的鸿沟㊁完成从自然向自由的过渡是康德撰写«判断力批判»的决定性动机ꎮ关键词:康德㊀目的论思维㊀«判断力批判»«判断力批判»是康德的第三部批判哲学著作ꎬ其主旨在于运用目的论思维完成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ꎬ以填补«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间的鸿沟ꎬ而其最终结论是上帝存在的道德证明ꎮ在«判断力批判»的发生史上ꎬ目的论思维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ꎬ值得我们关注ꎮ∗∗李秋零ꎬ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ꎬ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ꎮ一㊀从对理性神学的批判谈起对以上帝存在的理论证明为代表的理性神学的批判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重要内容之一ꎬ也是康德在回答 我能够知道什么 这一问题的同时对 我不能知道什么 这个孪生问题的回答ꎮ在这一批判中ꎬ康德把古往今来对上帝存在的证明概括为三种ꎬ即自然神学的证明①㊁宇宙论的证明和本体论的证明ꎮ康德断言: 没有更多的证明方式ꎬ也不可能有更多的证明方式ꎮ ②康德依本体论的证明㊁宇宙论的证明和自然神学的证明的顺序对这三种证明分别进行了批判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ꎬ 我现在断言:理性在神学方面的一种纯然思辨的应用的一切尝试都是完全没有结果的ꎬ就其内部性状而言是毫无价值的ꎬ而它的自然应用的原则却根本不导致任何神学 ③ꎮ鉴于在康德看来ꎬ从确定的经验出发的自然神学的证明和从不确定的经验出发的宇宙论的证明都最终依赖于本体论的证明ꎬ康德对本体论的证明的批判最为严厉㊁最为详细ꎮ但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ꎬ康德在批判自然神学的证明时ꎬ在叙述了其基本内容之后ꎬ却不同寻常地使用了一系列的褒扬之词: 这种证明在任何时候都值得尊重地提及ꎮ它是最古老㊁最明晰㊁最适合通常的人类理性的证明ꎮ它激励着自然的研究ꎬ一如它本身从这种研究获得存在ꎬ并由此一直获得新的力量ꎮ它把目的和意图引向我们的观察未能自行揭示它们的地方ꎬ并且通过一种其原则在自然之外的特殊统一性来扩展我们的自然知识ꎮ但是ꎬ这种知识又反作用于其原因ꎬ也就是说ꎬ反作用于诱发的理念ꎬ并且增强对一个最高的创造者的信仰ꎬ使之一直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确信ꎮ ④这段话ꎬ除了对这种 最古老㊁最明晰㊁最适合通常的人类理性的证①②③④我国学界也常把该证明称为 设计论的证明 ꎮ我的学生李科政先生坚持认为ꎬ应当把physikotheologisch一词翻译为 物理神学的 ꎬ并将之贯彻在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中ꎮ我赞同他的意见ꎬ但鉴于我的 自然神学的 翻译在先ꎬ更改不易ꎬ故仍维持旧译ꎮ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ꎬ2004ꎬ第387页ꎮ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ꎬ第415页ꎮ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ꎬ第407页ꎮ明 表示 尊重 之外ꎬ最重要的是肯定了这种证明与自然研究的相辅相成关系ꎮ一方面ꎬ这种证明给自然研究引入了其自身不能揭示的目的和意图即目的论思维ꎬ从而以一种外部的或曰超自然的统一性来扩展我们的自然知识ꎻ另一方面ꎬ这种证明自身就产生于自然研究ꎬ而且自然知识的扩展又进一步加强了这种证明以及建立在它上面的信仰ꎮ正因为此ꎬ康德意识到: 想对这种证明的威望有所削弱ꎬ则不仅前景黯淡ꎬ而且也是完全徒劳的ꎮ理性不断地被如此强有力的㊁一直在它的手下增长着的㊁尽管仅仅是经验性的证明根据所鼓励ꎬ不可能因精细的㊁抽象的思辨的怀疑而如此沮丧ꎬ以至于它不应当只要向自然和宇宙之壮观的奇迹投去一瞥ꎬ就被从任何一种苦思冥想的犹豫不决中拔脱出来ꎬ犹如从一场梦中觉醒ꎬ以便升华自己从伟大到伟大直至最高的伟大ꎬ从有条件者到条件直至最高的和无条件的创造者ꎮ ①这岂不正是托马斯 阿奎那心目中信仰与理性的理想合作:信仰可以帮助理性开阔视野ꎬ补充和完善哲学真理ꎻ关于自然事物的知识可以向我们传报上帝的智慧ꎬ引导我们达到对上帝的惊赞和敬畏ꎬ达到对上帝的爱ꎮ然而ꎬ尽管有这样的 尊重 ꎬ尽管 不想对这种行事方式的符合理性与有用性提出任何异议ꎬ而毋宁说想推荐它和鼓励它 ꎬ康德最终依然没有给予这种证明以理论的合法性ꎮ原因在于: 按照这种推论ꎬ如此之多的自然部署的合目的性与和谐性必然只证明形式的偶然性ꎬ但并不证明质料亦即世界中的实体的偶然性ꎻ因为要证明后者ꎬ就要求能够证明ꎬ世界的种种事物就自身而言ꎬ如果不是 甚至就其实体而言 一个最高智慧的产品ꎬ就不适合于诸如此类按照普遍规律的秩序与和谐ꎻ但为此就会要求有别的证明根据ꎬ完全不同于与人类艺术类比的证明根据ꎮ因此ꎬ这种证明所能够阐明的ꎬ至多是一个总是受他所加工的材料的适用性限制的世界建筑师ꎬ而不是一切都要服从其理念的一个世界创造者ꎻ这远远不足以实现人们所关注的那个伟大的意图ꎬ即证明一个极为充足的元始存在者ꎮ ②而这是康德一开始就要避免的ꎮ早在1770年为后来的«纯粹理性康德的 目的论 情结①②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ꎬ第407页ꎮ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ꎬ第409页ꎮ批判»张本的教授就职论文«论可感世界与理知世界的形式及其原则»中ꎬ康德就已经写道: 各种世间的实体是来自他物的存在者ꎬ但并不是来自各种不同的他物ꎬ而是来自一ꎮ因为假定它们是某种由诸多必然的存在者造成的东西ꎬ那么ꎬ既然原因没有任何相互的关系ꎬ结果也就不在关联中ꎮ因此ꎬ宇宙各种实体的结合中的统一性是所有实体依赖于一的结果ꎮ所以ꎬ宇宙的形式证实了质料的一个原因ꎬ而且只有万物的一个惟一的原因ꎬ它就是整体性的原因ꎬ它并不是一个不同时是创造者的世界建筑师ꎮ ①为此ꎬ自然神学的证明必须依赖于宇宙论的证明ꎬ而宇宙论的证明又必须依赖于本体论的证明ꎬ但康德已经否定了本体论的证明的理论合法性ꎮ不过ꎬ在否定了各种上帝存在证明的理论合法性之后ꎬ康德依然肯定上帝的理念对于人类认识的积极作用: 仅仅依据理性概念的那种最高的形式统一性ꎬ是事物的合目的的统一性ꎬ而且理性的思辨旨趣使得有必要如此看待世界上的一切安排ꎬ就好像它出自一个至高无上的理性的意图似的ꎮ也就是说ꎬ这样一个原则为我们被运用于经验领域的理性打开了全新的视域ꎬ即按照目的论的规律来联结世界的种种事物ꎬ并由此达到事物最大的系统统一性ꎮ因此ꎬ一个至上的理智是世界整体的独一无二的原因这一预设 当然仅仅在理念中 在任何时候都对理性有用ꎬ而永远不会有损ꎮ 在这里ꎬ康德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问题:首先ꎬ 如果我们就地球的形状(圆而有点扁平的形状)㊁山脉和海洋的形状而言预先假定纯属一个创造者的智慧意图ꎬ那么ꎬ我们沿着这条道路就能够得出大量的发现ꎮ只要我们停留在这个作为一条纯然范导性的原则的预设上ꎬ那么ꎬ即便是失误也无损于我们ꎮ因为能够由此产生的事情充其量也不过是ꎬ在我们期望一种目的论的联系(nexusfinalis[目的的联系])的地方ꎬ只发现一种机械的或者物理的联系(nexuseffectivus[效果的联系])ꎬ由此我们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只是没有多发现一种统一性ꎬ但并没有损害理性在其经验性应用中的统一性 ꎻ其次ꎬ 尽管一个解剖学家在把一个动物躯体的某一肢体与一个目的联系起来ꎬ而人们能够清楚地指出从中不能得出这个目的①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2卷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ꎬ2004ꎬ第417页ꎮ康德的 目的论 情结时ꎬ能够被证明犯了一个错误ꎬ但是ꎬ毕竟也完全不可能在一个实例中证明一种自然安排 无论它是什么样的自然安排 完全没有任何目的ꎮ因此ꎬ就连(医生们的)生理学也通过仅仅由纯粹理性提供的原理来如此扩展它关于一个有机物体的结构的目的那十分有限的经验性知识ꎬ以至于人们在这里毫无顾忌地假定ꎬ动物身上的一切都有其用途和适当的意图ꎬ这种假定获得了一切明智之士的赞同 ꎮ当然ꎬ康德警告人们ꎬ上帝的理念在自然研究中只能扮演一个范导性原则的角色ꎬ而不能成为建构性的原则ꎮ 这种预设如果应当是建构性的ꎬ就远远地超过了迄今的观察所能够给予我们的权利ꎻ由此可以看出ꎬ它无非是理性的一条范导性的原则ꎬ为的是凭借至上世界原因的合目的的因果性的理念ꎬ就好像这个世界原因作为最高的理智按照最智慧的意图是一切事物的原因似的ꎬ来达到最高的系统统一性ꎮ ①上帝的理念只能用来引导我们的理性去扩展自然的研究ꎬ而不能作为研究的目标使我们的理性止步于它ꎬ成为 怠惰的理性 ꎬ或者把合目的的统一性的原则的现实性当作实体性的而奠定为基础ꎬ强横专擅地把种种目的强加给自然ꎬ成为 颠倒的理性 ꎮ然而ꎬ细读之下ꎬ我们就会发现ꎬ康德在肯定上帝的理念对于人类认识的积极作用时ꎬ似乎根本不关心本体论的证明和宇宙论的证明的上帝ꎬ而是仅仅关涉自然神学的证明的上帝ꎮ这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ꎬ康德在这里所情有独钟的ꎬ并不是这个上帝存在与否ꎬ而是他所代表的目的论思维原则ꎮ同时ꎬ康德在这里所援引的两个例子ꎬ一个是作为整体的世界ꎬ另一个是生命有机体ꎬ也同样为日后的«判断力批判»的对象和框架埋下了伏笔ꎮ二㊀目的论思维的形成其实ꎬ目的论思维一直是康德萦绕于怀的问题ꎮ想当年ꎬ康德踌躇满志地在«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一书中用牛顿的力学原理解释整个宇宙大厦的形成ꎬ并且豪迈地宣布: 我觉得ꎬ在这里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毫不①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ꎬ第444-446页ꎮ夸张地说:给我物质ꎬ我就要用它造出一个世界来!这就是说ꎬ给我物质ꎬ我就要向你们指出ꎬ世界是怎样由物质形成的ꎮ 但康德同时也意识到力学在解释生命形成方面的无能为力ꎮ 但是ꎬ人们能够自夸ꎬ在极微小的植物或者昆虫身上也有这样的有利条件吗?难道人们能够说:给我物质ꎬ我将向你们指出ꎬ一个幼虫怎样能够产生吗?难道人们在这里不是由于不知道客体的真正内在性质和客体中存在的复杂多样性ꎬ而一开始就寸步难行吗? 这样ꎬ康德就只能把自己的雄心壮志限制在无生命的自然世界ꎮ 因此ꎬ如果我敢于说ꎬ在清楚完备地用力学理由说明一棵草㊁一个幼虫的生成之前ꎬ却能够认识一切天体的形成㊁它们运动的原因ꎬ简言之ꎬ能够认识世界结构的整个当前状况ꎬ人们大可不必对此感到惊诧ꎮ ①力学原则的局限性限制了康德的思维ꎬ为此必须引进力学之外的新思维方式ꎮ然而ꎬ康德此时是否想到了目的论的思维方式ꎬ我们不得而知ꎮ随后ꎬ康德虽然仍旧在自然哲学领域发表诸多文章ꎬ但都没有涉及这个问题ꎮ而且ꎬ康德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哲学的变革ꎮ而在第一部批判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ꎬ康德确立了纯粹理性的先天认识形式ꎬ这使得目的概念没有存身之处ꎮ然而ꎬ如我们上文所说ꎬ作为思维方式的突破ꎬ康德毕竟肯定了目的论思维作为范导性原则在扩展人类知识方面的积极作用ꎮ只不过ꎬ他没有谈及目的论思维的具体应用ꎮ也是在«纯粹理性批判»中ꎬ康德还提出了德福相配的至善理念: 我把这样一种理智的理念称为至善的理想ꎻ在这一理念中ꎬ与最高的永福相结合的道德上最完善的意志就是世间一切幸福的原因ꎬ只要这幸福与道德性(作为配享幸福)处于精确的比例之中ꎮ因此ꎬ纯粹理性惟有在这个至高的源始的善的理想中才能发现至高的派生的善ꎬ也就是一个理知的亦即道德的世界的两种要素在实践上必然联结的根据ꎮ ②在«实践理性批判»中ꎬ康德进一步展开了这一思想ꎮ德福相配的至善不是个人的善ꎬ而是世界的善ꎬ这样的至善不是人的能力和努力能够达成的ꎮ为了保证这种至善ꎬ康德提出了实践理性的公设 上帝实存ꎬ并设想了这个上帝的种种属性ꎮ 派生的至善(最好的世界)的可能性的公设同时就是一个源始①②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1卷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ꎬ2003ꎬ第226页ꎮ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ꎬ第517页ꎮ的至善的现实性的公设ꎬ亦即上帝的实存的公设ꎮ ①如果我们把德福相配也视为一种美好的秩序的话ꎬ那么可以说ꎬ自然神学的上帝存在证明的出发点是世界的自然秩序ꎬ而康德在这里的出发点则是世界的道德秩序ꎮ只不过自然神学的证明标榜自己是一种知识ꎬ而康德则明确表明自己的上帝实存只是一种公设罢了ꎮ康德真正把目的论思维运用于考察对象ꎬ是发生在康德对更为复杂的人类历史的哲学反思之中ꎮ1784年ꎬ康德发表了«关于一种世界公民观点的普遍历史的理念»ꎮ在这部作品中ꎬ康德明确地提出了 自然意图 这个目的论概念ꎮ在康德看来ꎬ人并不像动物那样仅仅依照本能行事ꎬ而是在自由意志的支配下行动ꎻ但人又不能像理性的世界公民那样在整体上依照一个商定的计划ꎬ而是各凭自己的甚至相互对立的心意行事ꎮ但尽管如此ꎬ人类社会的发展却表现出某种合规则性ꎮ 在此ꎬ哲学家没有出路ꎬ除非是:既然宏观上根本不能在人及其活动中预设任何理性的自有意图ꎬ他便尝试看能不能在人类事务的这种荒诞进程中揭示一个自然意图ꎻ从这个自然意图出发ꎬ行事没有自己的计划的造物却仍然可能有一个遵从自然的某个计划的历史ꎮ ②这样ꎬ繁杂的人类活动与历史的合规律性之间就消除了张力ꎮ 个别的人㊁甚至整个民族都很少想到:当他们每一个都按照其自己的心意ꎬ而且经常是一个违背另一个的心意ꎬ追逐着其自己的意图时ꎬ他们在不知不觉地依照他们自己并不知道的自然意图ꎬ就像依照一条导线那样前进ꎬ并且在为促进这个自然意图而工作 ③而这个自然意图ꎬ说白了无非是西方传统的 上天不做无用之功 的一个翻版ꎮ自然赋予人的ꎬ无非理性以及基于理性的意志自由ꎬ除此之外还不如其他动物优越ꎮ因此ꎬ 自然期望:人完全从自身出发来产生超出其动物性存在的机械安排的一切ꎬ而且仅仅分享他不用本能㊁通过自己的理性为自己带来的幸福或者完善 ④ꎮ而自然为此所利用的ꎬ则是人的自私和基于自私的竞争ꎮ在竞争中ꎬ人们充分调动起理性ꎬ把理性发挥到极致ꎬ并由此发展出康德的 目的论 情结①②③④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ꎬ2007ꎬ第133页ꎮ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ꎬ2010ꎬ第25页ꎮ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ꎬ第24页ꎮ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ꎬ第26页ꎮ文化ꎬ尤其是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制度ꎮ历史具有合规律性ꎬ是历史不仅被记载ꎬ而且可以被认识的一个前提条件ꎮ康德坚持在自然(人类历史是它的一个部分)本身寻求解释自然的根据ꎬ通过把自然拟人化而赋予它一个 意图 ꎬ使自然成为一个目的论系统ꎬ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历史的规律性和进步性的问题ꎮ这种做法ꎬ在后来的«判断力批判»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ꎬ并结出新的果实ꎮ不过ꎬ在转向«判断力批判»之前ꎬ康德还借一次争论的机会正面阐述了目的论原则ꎬ这就是他1788年发表在«德意志信使报»的文章«论目的论原则在哲学中的应用»ꎮ在这篇文章中ꎬ康德认为涉及自然及其至上原因的自然研究既可以 沿着纯然理论的路径 也可以 沿着目的论的路径 ꎬ并明确提出: 理性有理由在一切自然研究中首先诉诸理论ꎬ只是后来才诉诸目的规定ꎮ 而沿着目的论的路径ꎬ自然研究 作为物理学ꎬ就只是把通过经验能够为我们所知的这样一些目的用于它的意图ꎬ与此相反作为形而上学ꎬ与其使命相符就只能把通过纯粹理性而确定的一个目的用于它的意图 ꎮ①这句话很容易让人想起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反思性的判断力 的规定: 反思性的判断力的职责是从自然中的特殊的东西上升到普遍的东西ꎬ因此它需要一个原则ꎬ它不能从经验借来这个原则ꎬ因为这原则恰恰应当为一切经验性的原则在同样是经验性的㊁但却更高的原则之下的统一性提供根据ꎬ因而为这些原则相互之间的系统隶属的可能性提供根据ꎮ因此ꎬ这样一个先验原则ꎬ反思性的判断力只能当做法则自己给自己确立ꎬ不能从别处拿来(因为若不然ꎬ它就会是规定性的判断力了)ꎬ也不能指定给自然ꎬ因为关于自然法则的反思取决于自然ꎬ而自然并不取决于我们力图去获得一个就这些法则而言完全是偶然的自然概念所依据的那些条件ꎮ ②于是ꎬ关于目的论原则ꎬ康德做出的结论是: 目的与理性有一种直接的关系ꎬ不管它是外来的理性ꎬ还是我们自己的理性ꎮ然而ꎬ为了把这些目的也设定在外来的理性之中ꎬ我们就必须把我们自己的理性至少作为外来理性的一个类似物而奠定为基础:因为没有我们自己的理性ꎬ就根本①②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ꎬ第158页ꎮ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ꎬ第189页ꎮ康德的 目的论 情结不能设想外来的理性ꎮ 目的必须出自理性ꎮ就像我们的目的必须出自我们的理性一样ꎬ如果我们设定作为整体的自然有一种目的ꎬ也就必须设定它的至上原因是一种理性ꎮ 现在ꎬ目的要么是自然的目的ꎬ要么是自由的目的ꎮ在自然中必定存在着目的ꎬ这一点没有任何人能够先天地看出ꎻ与此相反ꎬ他完全能够先天地看出ꎬ在自然中必定有原因与作用的一种联结ꎮ因此ꎬ目的论原则在自然方面的使用任何时候都是有经验性条件的ꎮ 在自然中认识不到目的ꎬ只能认识到因果关系(是因为我们的知性只有因果性范畴ꎬ没有目的范畴)ꎮ因此ꎬ谈论自然中的目的ꎬ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经验ꎬ譬如自然神学的上帝存在证明ꎮ 自由的目的也会是这种情况ꎬ如果必须事先由自然(在需求和偏好上)给予它意欲的对象来作为规定根据ꎬ以便仅仅凭借这些对象相互之间以及与其总和的比较ꎬ来通过理性规定我们使之成为我们的目的的东西ꎮ不过ꎬ实践理性的批判指明ꎬ有一些纯粹的实践原则ꎬ理性通过它们被先天地规定ꎬ因而它们先天地说明理性的目的ꎮ所以ꎬ如果为解释自然而对目的论原则的使用ꎬ由于目的论原则被限制在经验性的条件上ꎬ而绝不能完备地ꎬ并且对于一切目的来说都足够确定地说明合目的的结合的元始根据ꎬ那么ꎬ人们就必须与此相反ꎬ期待一种纯粹的目的学说(它不能是别的ꎬ只能是自由的目的学说)来做到这一点ꎬ这种目的学说的原则先天地包含着一般理性与一切目的的整体的关系ꎬ并且只能是实践的ꎮ 实践理性批判已经为自然研究做出了榜样ꎬ必须以自由的目的学说来实现目的论原则ꎮ 但是ꎬ由于一种纯粹的㊁实践的目的论ꎬ亦即一种道德ꎬ注定要在世界之中实现自己的目的ꎬ所以它不可以忽视这些目的在世界中的可能性ꎬ无论是就其中给定的终极原因而言ꎬ还是就至上的世界原因与作为结果的一个一切目的的整体的适宜性而言ꎬ因而既不可以忽视自然目的论ꎬ也不可以忽视一个一般自然的可能性ꎬ亦即先验哲学ꎬ以便保证实践的纯粹目的学说在实施时就客体的可能性ꎬ亦即它规定要在世界之中实现的目的的可能性而言具有客观的实在性ꎮ ①必须把实践的观点即道德的观点引入目的论思维ꎬ在这样的意义上ꎬ自然与自由才有可能统一起来ꎮ«判断力批判»的精神在这篇文章中①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ꎬ第181-182页ꎮ已经呼之欲出了ꎮ三㊀目的论思维的最终确立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真正进入公众的视野ꎬ是在1787年ꎮ在那一年的复活节博览会的新书目录中ꎬ与康德长期亲密合作的书商哈特克诺赫预告了康德的新著«鉴赏力批判的奠基»ꎮ①1787年6月25日ꎬ康德在致友人许茨的信中宣布: 我的«实践理性批判»已经大功告成 我必须马上转向«鉴赏力批判基础»ꎮ ②1787年9月11日ꎬ康德又在致友人雅各布的信中宣布: 现在ꎬ我直接转向撰写«鉴赏力批判»ꎬ我将用它来结束我的批判工作ꎬ以便推进到独断论工作ꎮ我想ꎬ它应当在复活节之前出版ꎮ ③而«判断力批判»这个书名的出现ꎬ则是到了1789年的5月12日ꎬ康德在致莱茵霍尔德的信中提到了 我的«判断力批判»(鉴赏力批判是它的一个部分) ꎬ而此时ꎬ距离康德寄出«判断力批判»的第一批稿件已只有半年多的时间了ꎮ④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于1771年ꎮ在这部著作的结尾ꎬ康德谈到了他的 理性的全部旨趣 ⑤ꎬ那里还根本没有判断力批判(鉴赏力批判)的位置ꎮ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于1787年完稿ꎮ为什么康德急急忙忙地转向鉴赏力的批判ꎬ而且又转向了判断力的批判?«判断力批判»的导论为此提供了一个答案ꎮ这篇导论以 哲学的划分 开始ꎬ全面阐述了他对哲学体系的理解ꎬ这在康德的哲学著作中是少见的ꎬ尤其是在初创体系的«纯粹理性批判»中ꎮ也许ꎬ只是在完成了«实践理性批判»之后ꎬ康德才意识到体系的完整性问题ꎮ①②③④⑤参见1787年5月28日贝林致康德的信ꎬ科学院版编者注ꎬKantsgesammelteSchriftenꎬherausgegebenvonderköniglichpreußischenAkademiederWissenschaftenꎬBerlinundLeipzigꎬ1922ꎬBd ꎬS 199ꎮ康德致许茨的信ꎬKantsgesammelteSchriftenꎬBd XꎬS 490ꎮ康德致雅各布的信ꎬKantsgesammelteSchriftenꎬBd XꎬS 494ꎮ参见康德1790年1月21日致基塞维特尔的信ꎬ康德正是随这封信寄出«判断力批判»的第一批稿件的ꎮKantsgesammelteSchriftenꎬBd ⅪꎬS 125ꎮ李秋零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3卷ꎬ第514页及以下ꎮ。

康德的目的论及其遗留问题

康德的目的论及其遗留问题

康德的目的论及其遗留问题康德是德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被誉为“德国哲学的巅峰”。

康德的哲学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他的伦理学。

康德的伦理学以目的论为核心,以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为最高原则,在道德领域中留下了深刻的思想遗产。

本文将从康德的目的论入手,探讨康德的伦理学思想及其在当代的意义和遗留的问题。

一、康德的目的论康德的伦理学以目的论为出发点。

在康德看来,人类行为的最高目的是道德,而道德的最高原则是“对人的尊重”。

考虑人类行动的目的时,康德区分了两种基本类型的目的:工具目的和终极目的。

工具目的是指一个行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另一个目的,它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存在的。

而终极目的是指一个行动的目的是在自己本身,是无条件的、价值最高的目的。

康德认为,人类的最高终极目的应该是道德的实现,即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

人类的其他活动都应该为实现这个目的而存在。

在康德看来,道德的目的是唯一的目的,因为只有在道德的基础上,人类才可以实现全面的幸福和自由。

康德强调,在行动的目的方面,终极目的比工具目的更为重要。

他认为,一个行动的道德性取决于其目的是否为最高的、无条件的、价值最高的目的,而不是这个行动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因此,康德反对将道德行为归因于其好的后果。

他认为人类应该把道德作为一个目的本身,无论这个目的会带来什么样的利益或损失。

康德提出的“对人的尊重”是基于对人作为目的本身的尊重,无论个人或他人。

在康德看来,个人必须尊重他自己,并通过尊重其他人来认识和尊重自己。

在康德的伦理学中,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被认为是唯一的道德原则。

只有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我们才能实现最高的道德价值和最大的自由度。

康德将这个原则称为“绝对命令”。

它不需要任何其他的理由或证明,因为它本身就是道德的最高原则。

二、康德的伦理学意义康德的伦理学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康德的伦理学明确了道德的基础和终极目的。

在康德的伦理学中,道德不仅是一种准则,而且是我们生活中的目的。

目的论视域下的康德历史哲学

目的论视域下的康德历史哲学

目的论视域下的康德历史哲学
目的论在20世纪出现而深刻影响了康德的哲学思想。

科德认为,如果要解释康德的历史哲学,必须要以目的论为基础。

因此,我们可以从目的论视域中探讨关于康德历史哲学的内容。

本文将概述目的论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如何将这些概念应用于康德历史哲学的研究中,从而大致展示出目的论视域下的康德历史哲学。

一、目的论概念
目的论是一种认同存在有一个外在参照系(Objective reference system),它依据客观事实,对现实产生影响的学说。


的论的核心思想是,社会和文化的特点取决于特定的客观规律,而这些规律是不可避免的,只有被认真地面对和探讨才能发现。

简而言之,目的论强调使某个现象或事件形成的决定因素,是源自于客观的历史规律,而这些历史规律本质上是不能受控制的,只能被理解和探讨。

二、康德历史哲学中的目的论思想
从目的论视域来看,康德将历史学科划分为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认为自然历史是受客观规律支配,是不可避免的;而人文历史则是受人类自身的意志支配,可以被控制的。

康德改变了传统的历史学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历史观,他以目的论为基础以及将历史与哲学联系在一起,认为历史事件是由客观规律驱动的,而这些规律反映了人性的本质,同时也体现了人类法律、道德以及社会发展的过程。

结论
本文概述了目的论的基本概念,并从目的论视域对康德历史哲学
思想进行了分析。

康德以目的论为基础,认为历史事件是受客观规律驱动的,这些规律体现了人类的本质,同时也体现了人类法律、道德以及社会发展的过程。

从目的论视域来说,康德历史哲学的思想可以更加清晰、深刻地被理解。

目的论视域下的康德历史哲学

目的论视域下的康德历史哲学

目的论视域下的康德历史哲学古希腊哲学家康德对目的论思想的讨论,对现代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自然界不仅具有物质形式,也具有目的性。

根据这种观点,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目的性,而这种目的性则是由一种内在的力量决定的。

在康德的哲学思想中,目的论可以被用来解释实体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影响实体的历史发展。

康德的历史哲学被认为是目的论视域下的一个重要分支。

他认为,历史观念可以被用来解释实体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例如,康德认为,实体可以通过不断地创造和利用其自身给自然界实现一种更高的目的。

因此,实体通过追求其目的,并且跨越自然限制的过程中,将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实体发展过程,从而使得历史发展得以继续。

此外,康德的历史哲学也认为,实体的历史发展是由其目的决定的,而实体的目的本质上是由其本质决定的。

康德认为,实体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存在形式,它通过实现特定的目的,从而实现实体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实体得以持续发展。

因此,实体的目的是一种内在的存在,它不仅使实体在历史上发展,而且也使实体在自然界中发展。

最后,康德主张,历史发展是一种有目的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是实体历史发展的过程,也是整个自然界的发展过程。

实体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这些目的也是实体与自然界之间的一种联系。

根据这种观点,实体的历史发展也是由其目的决定的,而这些目的又是由实体的本质决定的,因此,历史发展也是一种有目的的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康德的历史哲学被认为是目的论视域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它通过解释实体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以及实体历史发展如何被其本质所决定,提出了一种关于实体历史发展的新的观点。

康德的历史哲学认为,历史发展不仅是实体的发展过程,也是自然界的发展过程,实体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这些目的又是实体与自然界之间的一种联系。

因此,康德的历史哲学被认为是深刻而有用的理论,可以为我们理解实体和自然界之间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康德 普遍历史的理念

康德 普遍历史的理念

康德普遍历史的理念
康德在《关于一种世界公民观点的普遍历史的理念》中,依据目的论的判断构筑了他的历史哲学的基本原理,这种目的论的判断旨在统一自然与人和必然与自由,并把这种全体的统一视为人的存在的第一原理。

人类历史是自然的计划和人的自由的实现,自然不仅拥有极其隐蔽的意图,而且试图通过人的行动,即合目的的自由意志来逐渐实现植根于人的自由的道德人格。

康德历史哲学具有双重底蕴:一方面,倡导实现永久和平,贯彻普遍法,建设公民社会和国际联盟;另一方面,倡导实施普遍的道德教育,实现道德人格,创建“人间神国”这一目的王国。

普遍历史的理念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对于我们理解历史和把握未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简析康德的无目的而合目的性

简析康德的无目的而合目的性

简析康德的无目的而合目的性简析康德的无目的而合目的性它意指在一事物的本质中包含着它自己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不取决于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是有赖于其内在必然性。

关于合目性的问题,康德认为在审美领域,合目的性就是达成了一种让人产生愉快情感的意图。

而这种意图的达成就是把单纯经验规律的多样性归结为原理的统一性。

当一自然事物的形式,符合了我们头脑中先验的关于自然形式合目的性原理,因此,也符合了我们的认识机能的要求,从而使我们在知性力和想象力的和谐产生的表象中,产生愉快的情绪。

而引起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的对象就被称为美,通过情感对美的对象的判断则被称为审美。

因此,审美和人类进行其他活动一样,终极目的就是让个体达到情感的快乐。

可以说,喜欢愉悦欢快是人的本性使然,按照叔本华的观点,人的本质就是意志,人在这种意志的驱使下本能地去做两种最基本的追求,首先求生存,生存意志满足之后,就追求高质量(比如肉体舒适、心情愉悦等)的生存状态。

好好色,恶恶臭是人类的本性所需。

所以,只有能够引起个人情感上的愉悦的对象才是美的,当知性力和想象力达到和谐状态的时候,才能引起人的情感愉悦,从而达到了审美的目的。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说“除掉在一个对象的表象里的主观的合目的性而无任何目的(既无客观的也无主观的目的)以外,没有别的了。

”既是无目的的,又是合目的,看来是一个相互对矛盾的命题,这正是康德美学理论的卓见,康德将此看作“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

对此,黑格尔说:“康德的二律背反,给了这样的概念,即它不是诡辩的把戏,而是理性一定会必然碰到的矛盾。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看法。

”这句话所包括的正命题是说:审美判断是无目的的;而它的反命题却说:审美判断是合目的的。

康德认为二者的对立是假相,它们都是真实的,可并存不悖的。

所谓“无目的”;是说既无伦理、功用、欲望等主观意志方面的目的,又无概念、逻辑等客观认识方面的目的;既与实践理性不同,又与纯粹理性不同。

康德:人是目的,不是工具

康德:人是目的,不是工具

康德:人是目的,不是工具人不是任何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1804年2月12日,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逝世。

康德的一生都在为人类思考,他的学说深深地影响了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康德提出“人是目的,而非工具”,文明的第一步就需要重视个体生命本身,人若不懂得尊重人、重视人的生命与价值,那么就永远处在未启蒙状态,无法获得人的尊严。

本文节选自康德在1784年在《柏林月刊》上发表的《什么是启蒙?》,从康德的论述中,可以看见启蒙与现代文明应有的样子。

-1-什么是启蒙?启蒙是人脱离自己招致的不成熟状态。

所谓不成熟,是指人在无他人指导时便无法运用自己的理智。

而这种不成熟,其根源不在缺乏理智,而在于无他人指引便缺乏决心和勇气来运用自身的理智。

因此启蒙的箴言便是:勇敢地运用你自己的理智(Sapere aude!)大自然早已把人类从外界的引导下释放出来,然而仍有大量的人愿意终身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以至于别人如此轻而易举就以他们的保护人自居。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处于不成熟的状态更加安逸。

比如,一本书可以代替我们的知性,一位牧师可以代替我们的良心,一位医生能够替我们安排膳食......我无需自己操心,无需去思想,就已经有人替我将这些事情办妥。

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去做这些伤脑筋的事?绝大部分的人把步入成熟状态看作一件非常艰辛、非常危险的事。

这一点早就被那些好心的保护人关注到了。

他们先是使家中饲养的小羊羔蠢笨,并小心翼翼地防着不让他们摆脱学步车的牵引而迈出一步,当他们尝试独自行走时,再告之以危险并使之感到威胁。

这种危险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大,人类在跌过几次跤之后总能学会走路。

只不过曾经摔跤的例子会让他们畏怯,吓得他们不敢再做出任何尝试。

任何一个人要从不成熟的状态中奋斗出来,都非常艰难,因为那几乎已经成为他们天性的一部分。

康德的目的论形而上学

康德的目的论形而上学

保密级别 内部 学位级别 哲学硕士 论文提交日期 1999年12月22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00年1月5日 论文中文题名 康德的目的论形而上学 论文英文题名 Teleological Metaphysics of Kant 作者及所在单位 李龙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 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 王天成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 分类标识 B516 中、英文主题标识 目的性 自然目的论 道德目的论  End Natural end Moral end 论文摘要  形而上学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康德以前的形而上学虽然力图解决 形而上学问题,但最终却陷入了独断论与怀疑论的争论不休的危机之中,康德以其开创的精 神试图摆脱形而上学的危机,从而提出了自己的目的论形而上学。

本文试图从康德目的论的 提出、目的论的基本内容以及目的论的意义这三个方面对目的论形而上学作一较具体的解释 和探究。

  首先,康德提出目的论是他为了建立自己新的形而上学体系的需要。

康德认为,传统的 形而上学并不是一种科学的形而上学,因为它没有预先研究形而上学的对象——人类理性, 即武断地从理性的先天概念和原理出发,进行分析和推论,以回答世界的本源问题。

康德为 了走出传统形而上学的困境,对人类理性作了批判研究。

他把人类理性分为理论使用和实践 使用两大领域,与此相应,形而上学也就区分为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

照康德看来 ,人类理性通过理论使用向自然立法,通过实践使用向意志立法,这两种不同的立法导致了 作为主体的人的巨大分裂:一个是受自然必然性支配的自然界,一个是自由自决的道德界, 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

但道德界所体现的最终目的必须在自然界实现出来, 判断力则以其“自然合目的性 ”正好提供了这一中介。

判断力的反思原理——目的论既存 在于现象界(自然界),又存在于本体界(道德界),成为自然领域向道德领域过渡的桥梁。

这 样,康德就在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之间增加了目的论,并最终以目的论将二者联结起来,从 而为建立自己新的形而上学体系打下牢固的基础。

康德合目的性原理

康德合目的性原理

康德合⽬的性原理合⽬的性是康德美学中的⼀个重要概念,⽽作为先验的判断⼒的原理的合⽬的性原理,是康德美学的核⼼所在。

⽽对康德的合⽬的性原理的内涵、特性与影响的剖析与揭释,可增进对合⽬的性原理乃⾄整个康德美学的认识与理解。

⼀、康德合⽬的性原理的内涵1.⽬的与合⽬的性的规定在康德美学中,⽬的与⽬的性等概念都有他特定的规定,在探讨康德的合⽬的性原理之前,须把这些概念厘定清楚。

那么,什么是⽬的呢?康德给出了⾃⼰的确切的表征,他说:“⼀个关于对象的概念在它同时包含着这个对象的现实性的基础时叫做⽬的。

”(1)康德把⽬的分为内在⽬的与外在⽬的两种,外在⽬的指⼀物的存在是为了它物,是⼀事物对另⼀事物的适应性。

在这⾥,康德所谓的“⽬的”是⼀种“内在⽬的”,它意指在⼀事物的概念(本质)中包含着它⾃⼰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也就是说,⼀个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不取决于任何外在的因素,⽽是有赖于其内在必然性。

很显然,康德的内在⽬的论,有别于⽆⽬的性与外在⽬的论。

关于什么是合⽬的性的问题,康德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个物体和诸物的只是按照⽬的⽽可能的品质相⼀致时,叫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的性。

”(2)在康德看来,判断⼒的原理,在涉及⼀般经验的规律下的⾃然界活动的形式时,就称为在⾃然界的多样性中的“⾃然的合⽬的性”。

⽽⾃然的合⽬的性⼜可分为形式的合⽬的性和质料的合⽬的性。

显然,康德作为审美判断之原理的合⽬的性原理,是指形式的合⽬的性,它是关于⾃然的合⽬的性的美学表象,⽽有别于作为关于⾃然的合⽬的性的逻辑表象的质料的合⽬的性。

康德进⼀步阐释了关于⽬的与合⽬的性的思想。

就⽬的⽽⾔,例如“⼈”之所以成为“⼈”⾃⾝,正是基于按照“⼈”这⼀概念要求⾃⼰,并由此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

“⼈”这个概念本⾝包含着⼈的现实性的基础。

⽆疑,它是⾃⾝存在的根据。

就合同的性⽽⾔,通过此概念可以把⾃然界的诸经验规律的多样性统⼀起来。

例如看见⼀座⼭、⼀条河、⼀朵花时感到的愉悦及其⼀致性。

康德的鉴赏判断

康德的鉴赏判断

康德的鉴赏判断
康德的鉴赏判断是指审美鉴赏活动中判定一对象是否美的主观
心理状态和活动。

这个概念由鉴赏和判断两词结合而成,鉴赏(即趣味)一词本意为口味。

康德认为,鉴赏判断的先验逻辑是“它的概念能被看做对象的可能性的根据”和现实性的基础,对象如果把概念所包含的各种规定完全显示出来,这对象就是合目的性。

康德将鉴赏判断分为两种:纯粹鉴赏判断和目的论鉴赏判断。

纯粹鉴赏判断是建立在“无利害感”的基础上的,即审美快感不与任何一种性质的实际利害发生关系;目的论鉴赏判断则建立在“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基础上,即审美对象的合目的性不是为了实现任何实际目的,而是为了自身的完善和协调。

康德的鉴赏判断理论不仅强调了审美鉴赏的主观性和个人性,也强调了审美对象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他认为,鉴赏判断不是一种主观的个人偏见,而是一种普遍有效的客观判断,因为审美经验是可以传达和分享的。

同时,康德也认为,鉴赏判断不是一种理性的认知活动,而是一种感性的情感活动,因为它所涉及的是一种主观的情感反应而不是客观的知识判断。

总之,康德的鉴赏判断理论是一种关于审美鉴赏活动的哲学思考和理论总结,它对于理解审美经验和美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的目的论与“人类中心主义”问题【作者】陈新夏【作者简介】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100089陈新夏(1957-),男,湖南桃源县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内容提要】康德从历史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角度提出了“人是目的”的思想,对“人是最终目的”的命题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大自然以人为目的的含义:按照最节省原则赋予人理性并以对抗促进人的发展。

康德目的论的启示意义是多方面的,对理解当前正在讨论的“人类中心主义”问题具有启发性。

【关键词】康德/目的论/人类中心主义康德在其三大批判之外还提出了历史理性批判。

历史理性批判最直接地体现了康德哲学的宗旨——对人的关怀。

与此前及同时代的人道主义者不同,康德对人的理解是理性的,对人的肯定方式是哲学的。

康德对人的理解和肯定集中体现在目的论哲学中,其目的论哲学迄今仍具有启示性。

一谈到康德,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三大批判,并往往认为他一生的哲学活动是致力于说明人生存于世所追求的真善美的统一。

这种理解固然不错,但对之作进一步深究便会发现,对真善美的探讨实质上体现着作为一位启蒙思想家的康德对人和人生的关怀。

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康德在其三大批判之外还会作出被称为第四批判的历史理性批判,并在这一历史哲学中对人的问题作出了深刻的思考。

康德对人的理解是与其对历史过程的总体理解密切相关的,在康德那里,历史哲学是目的论的客观背景,目的论则是历史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康德对历史的研究是哲学层面的,着眼于历史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问题,他的目的论是以对历史的合规律性理解为前提的。

人类历史受普遍规律支配,是康德历史哲学的基本信念。

在康德之前,维柯就提出了各民族历史发展具有重复性的思想。

在康德时代,这种重复性较之于维柯时代更为明显。

随着世界贸易的扩展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增强,启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为“普遍历史观念”的确立提供了现实背景。

康德在思维方式上深受牛顿自然法则思想的影响。

他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将其运用于理解社会历史,认为社会历史与自然史一样,亦遵循着某种自然法则,他称之为“大自然的隐蔽计划”。

在他看来,人类历史是大自然隐蔽计划的实现,受普遍规律决定。

“无论人们根据形而上学的观点,对于意志自由可以形成怎么样的一种概念,然而它那表现,即人类的行为,却正如任何别的自然事件一样,总是为普遍的自然规律所决定的。

……它们有一种合乎规律的进程。

”[1](p.1)人类历史是大自然隐蔽计划实现的观点,是康德目的论的前提,目的论则是这一观点的逻辑延伸。

康德认为,“人类的历史大体上可以看作是大自然的一项隐蔽计划的实现,为的是要奠定一种对内的、并且为此目的同时也就是对外的完美的国家宪法,作为大自然得以在人类的身上充分发展其全部秉赋的唯一状态。

”[1](p.15)这里的大自然隐蔽计划就是大自然的目的。

大自然隐蔽计划显然是一种拟人化的说法,此处的大自然当然不限于与社会和人相对立意义上的自然,而有着更广泛的含义,或应理解为通常意义上的宇宙。

大自然在这里被理解为某种主体,这种主体虽然是抽象的,但比之于设定“ 天意”、“神”等为主体却更为优越。

用“自然”充任历史计划和目的的主体,蕴涵着将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等同看待之义,强调了历史规律的确定性与可理解性。

关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关系,康德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之“ 命题一”中作出了阐述,他指出:“一个被创造物的全部自然秉赋都注定了终究是要充分地并且合目的地发展出来的。

对一切动物进行外部的以及内部的或解剖方面的观察,都证实了这一命题。

一种不能加以应用的器官,一种不能完成其目的的配备,——这在目的论的自然论上乃是一种矛盾。

因为我们如果放弃这条原则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再有一个合法则的大自然。

”[1](p.3)这里明确地将合目的与合法则(即合规律)联系了起来,合法则是合目的的前提,合目的是合法则的必然结果,只有合目的才是合法则的,或者说,合法则最实质的内容就是合目的。

康德的目的论不限于说明“大自然”本身的目的性,同时更在于突出人的地位。

说明大自然的目的,正是为了说明人是目的。

对于人之目的性,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附录“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的理论”中进行了专门的讨论,讨论的问题为目的论的地位、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大自然的最高目的等,而其核心结论即“人是目的”。

关于目的论的地位。

康德认为,他的目的论与宗教神学的目的论是不同的,神学目的论是要假定某种不可说明的最终根据,是为了确定性的判断力,而他的目的论是要确定自然(当然是最普遍意义上的自然)的产生方式及其原因。

虽然它与神学一样是指向在自然之外且又在自然之上的根据,但其目的却是为了通过这一根据来指导人们对世界上种种事物的判定。

康德还认为,目的论也不同于具体科学,科学只是追溯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具体原因,只是属于按照某种线索对于自然的叙述,目的论却包含有先验的原理,追溯事物或现象的终极原因。

关于目的内在性与外在性。

康德认为,目的有内在与外在之分。

“我的所谓外在的目的性是指这种目的性说的,即在自然中一个东西帮助另一个东西作为达到一个目的的手段的。

”[2](p.87)就是说,一事物以他事物为目的或作为他事物达到目的的手段,那么他事物的目的对该事物就是外在的目的。

内在的目的性则不同,“内在目的性是和对象的可能性联系在一起的,不管那对象的现实性本身是否一个目的。

”[2](p.87)内在目的性就是事物自身的原因和根据。

康德致力于探讨的,显然是内在目的。

康德目的论讨论的核心是确立人是目的的观念。

他认为,大自然的目的性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层次之分。

在大自然复杂的目的结构中,必有其最终目的。

那么,大自然最终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首先涉及到何为最终目的。

“一个最后的目的就是这样的一个目的,它的成为可能是不需要任何其他目的作为条件的。

”[2](p.98)这就是说,最后的目的只能是它事物的目的,而不再以其他事物为目的,即不再作为其他事物的手段。

那么,在大自然隐蔽的计划中,何者是最终或最后的目的?是人。

康德反复指出并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这一点。

康德的论据至少有三点:首先,人是大自然的最后目的,是因为只有人才有理性,才能形成目的的概念。

“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者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的。

”[2](p.89)其次,人是大自然的最后目的,是因为人才有自由的能力。

“人乃是唯一的自然物,其特别的客观性质可以是这样的,就是叫我们在他里面认识到一种超感性的能力(即自由),而且在他里面又看到因果作用的规律和自由能够以之为其最高目的的东西,即世界的最高的善。

”[2](p.100)再次,人是大自然的最后目的,是因为人是唯一适用于道德律的存在。

“人就是创造的最后目的。

因为没有人,一连串的一个从属一个的目的就没有其完全的根据,而只有在人里面,只有在作为道德律所适用的个体存在者这个人里面,我们才碰见关于目的的无条件立法,所以唯有这种无条件的立法行为是使人有资格来做整个自然在目的论上所从属的最后目的。

”[2](p.10 0)康德关于人是世间万物最后目的的论述,抓住了人不同于或高于其他一切事物的根本特点,站在人的立场看,其论证是有相当说服力的。

二人是大自然的最后目的,那么大自然怎样对待人这一目的呢?对此,康德作出了颇有见地的论述。

他认为,大自然以人为最后目的,并不在于为人的生存提供现成的条件;为人创造幸福远不是创造的最后目的,而且就自然把人作为优于其他创造物而言,幸福乃至不成为自然的一个目的。

大自然以人为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发展,这种目的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最节省原则,二是赋予人以理性,三是以对抗促进人的进步。

大自然目的性的第一个表现是最节省原则。

康德始终深信牛顿的自然法则思想,并将其提升为一种哲学观念。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指出,大自然决不会做劳而无功的事,当少数就够用的时候,更多就是劳而无功的了。

康德肯定了这一原则,认为,“大自然决不做徒劳无功的事,并且决不会浪费自己的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1](p.5)这就是大自然最节省原则。

这一原则包括相辅相成的两方面含义:其一,大自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最必要、最基本的条件。

其二,大自然又不能为人类准备好一切而使人们无所事事,坐享其成。

康德的这一思想源于一个基本信念:人类只有在创造中才能进步和发展,才能达到物种的完善。

正因为人只有在创造和奋斗中才能完善自身,所以“大自然却根本就不曾做任何的事情来使人类生活得安乐,反倒是要使他们努力向前奋斗,以便由于他们自身的行为而使他们自己配得上生命与福祉。

”[1](p.5)这就是大自然寓意深刻的计划,而实现这一计划的途径,就是最节省原则。

对此,康德作出了如下论述:“大自然仿佛是以其最大的节约在行动着,并且把她对动物的装备安置得如此之紧缩、如此之精密,刚好够一个起码的生存的最大需要而已;就好像是她有意让人类——当他们从最低的野蛮状态努力上升到最高的成熟状态以及思想方式的内在完满性,并且从而上升到(大地之上尽可能的)幸福状态的时候——能完全独自享有这份功绩并且只需感谢他们自己本身似的。

”[1](p.5) 大自然不给予人类现成的幸福,却又给了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以使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和奋斗。

大自然的这一巧妙安排,实质上正是康德对人的目的性的理解,即人只有在奋斗和创造中才能发展。

大自然目的性的第二个表现是赋予人理性。

大自然的目的性以最节省原则体现出来,这一原则除了不予人现成的幸福而促使其奋斗外,还为人的奋斗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理性。

“大自然要使人类完完全全由其自己本身就创造出来超乎其动物生存的机械安排之上的一切东西,而且除了其自己本身不假手于本能并仅凭自己的理性所获得的幸福或美满而外,就不再分享任何其它的幸福或美满。

”[1](p.4)作为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康德对理性有一种近乎崇拜的信念,他认为大自然给予人的诸种禀赋中,最重要的便是理性。

这是因为:理性使人与大自然创造的其他事物区别了开来;人类是由理性而不是像其他动物那样由本能所引导,理性使人获得了不同于他物的自尊、自我意识和意志自由;理性是人一切能力的根据,是人在生存方式上高于一切他物的关键。

康德认为,赋予人理性能力,是大自然实现其隐蔽计划的一个关键环节。

人的发展是大自然计划的最终目的,这一目的必须有相应的机制来实现,这就是理性。

“大自然… …既然她把理性和以理性为基础的意志自由赋给了人类,这就已经是对她所布置的目标的最明显不过的宣示了。

”[1](p.5)在康德看来,理性是人发展的充分的条件,它既能维系人的发展,又能使人的发展符合大自然所确定的普遍规律,人的发展与历史的前进本质上就是一个理性的实现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