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古诗词三首之《望洞庭》
古诗词三首-望洞庭
读一读 写一写
• • • • • • 洞 庭 和 潭 磨 螺 洞庭湖 庭院 和谐 潭面 磨石 青螺
• 用上一篇诗歌赏析的方法来分析这一首诗。
• 抓字眼,明诗意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和:和谐,这里指水光和秋月互相映衬。 •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的湖水与秋天的月色融 为一体。 • 潭面:指湖面。 •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 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 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 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 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 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 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白银盘 里一青螺”,此处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 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 的情致。 • 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 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 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 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 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 反映。
• 说一说这两句诗歌的意思?
• 洞庭湖水与秋月互相映衬,水面风平 浪静,就像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
• 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 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篇翠绿,恰 似白银盘子里托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背景
•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 中游荆江南岸。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 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 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水天相连, 气象万千。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有面积 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淡 水湖。 •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 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 安全渡汛。 • 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 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 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诵内容
四年级语文下册背诵复习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背、默)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第2课桂林山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浆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世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记金华的双龙洞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公路盘曲而上。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古诗词三首望洞庭》洞庭湖简介
洞庭湖简介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江南,湘北,那片向北倾斜的凹形地貌上,一泊湖水以天下为怀,一座阁楼以天下为标。
北宋范仲淹用一篇散文将岳阳楼树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座地标,而湖区百姓以千百年来的劳作将洞庭湖建造成天下粮仓。
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湖中心有座葱翠常绿的小山,名叫洞庭山,洞庭湖便因此而得名。
湖区总面积约18000平方千米湖的南边是湖南省,北边是湖北省。
洪水期间的湖泊,汪洋似海,面积有3900平方千米,容积达一二百亿立方米。
其南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与长江相通,湖水最后在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
它犹如一个天然的大水库,容纳四水,吞吐长江,调节洪水,控楚带吴。
洞庭湖区到底包括哪些地方呢?较为权威的划分是,范围包括岳阳、益阳、常德,长沙、湘潭、株洲和湖北荆州共7个市。
洞庭湖区又分“纯湖区”和“四水尾闾区”,其中,整个长沙城区,就属于四水尾闾区。
而我们此次《环行洞庭湖》报道的岳阳、益阳、常德三市中,还有汨罗、桃江、桃源、临澧不属于纯湖区,也在尾闾区之列,而岳阳的平江、益阳的安化、常德的石门,还并不属于洞庭湖区。
洞庭湖不仅风光佳绝,而且素称鱼米之乡,滨湖盛产稻谷,湖中盛产鱼虾,自古为我国淡水鱼著名产地。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有《洞庭鱼》一诗:“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
闹若雨前蚊,多如秋后蝇”。
可见鱼之多。
湖南全省商品粮的40%、商品棉的90%、商品油的50%,商品鱼的70%都来自洞庭湖畔。
洞庭湖湿地面积,占我国亚热带湿地的1/4。
洞庭湖区苎麻产量占到全国的1/3。
洞庭湖区从1969年开始发展淡水珍珠养殖,目前年产量占全国的80%,全世界的一半以上。
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的小白额雁,冬季主要在洞庭湖区一带越冬。
对于洞庭湖的美景,古人早有总结,清代《洞庭湖志》所载“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幕雪”以及“日景”、“月影”、“云影”、“雪影”、“山影”、“塔影”、“帆影”、“渔影”、“鸥影”、“雁影”等洞庭湖“十影”,如今仍能观赏到。
古诗词三首《望洞庭》
古诗词三首《望洞庭》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洞庭、潭面”等词语。
2、在老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古诗。
3、感知诗词大意,根据提供的画面,用自己的话介绍洞庭湖的美景。
教学重难点重点:创设情境,反复诵读课文,品味与感受课文中语言的魅力,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
2、难点: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李白写的《独坐敬亭山》,我们一起背诵古诗。
今天,我们学习另外一位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一首诗:《望洞庭》,拿出你们的右手,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板书:望洞庭),齐读两遍课题。
3、注意这个“庭”字,看老师范写,拿出比,在本子上多写几遍。
4、“望”是什么意思?你说,(生:“望”是看的意思)5、(出示图片)介绍洞庭:洞庭指湖南省的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对长江水量起着调节作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准诗句,边读边想:诗中写了几处美景?2、哪位同学来读读这首古诗,你来,注意“螺”,念luo第二声,谁再来读读,你来读一下,读的真响亮,“潭”字注意右边上面不是“西”。
3、再听老师范读,哪里停顿比较合适,并在书上做记号,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范读,有没有画好节奏,谁来读读,你来,咱们换种方式读怎么样?接下来比赛读古诗,要读出古诗的韵味。
男生和女生比赛,谁胜出,是的,女生更胜一筹,男生可要加油了!齐读古诗。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1、请同学们再读读诗,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并想想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谁来说说,你来,(板书:湖光、秋月),还有吗?谁能说的更完整一点,你来说,(板书:潭面、山),说的很好,那整首诗的意思呢?你说,你也说说,说的不是很顺畅,那我们一起来解决吧!2、同学们看到第一二句,(媒体出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轻声读一读,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字典,看看插图,也可以在旁边打上问号,待会讨论。
四年级下册的古诗全部
四年级下册的古诗全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有六首古诗。
第1课:《古诗词三首》(1)独坐敬亭山李白(唐)鸟儿飞得无影无踪,留下孤云自在逍遥。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彼此之间,只有我和敬亭山山的眼睛。
(2)望洞庭刘禹锡(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忆江南白居易(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第23课:《古诗词三首》(1)乡村四月翁卷(宋)遍青山白河,规则之声如雨如烟。
四月的农村很少有闲人,地里只种蚕桑。
(2)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宋)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渔歌子张志和(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四年级上下册古诗有哪些一、《题西林壁》:苏轼(宋朝诗人)从山峰和山谷的正面和侧面,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去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
我认不出庐山的真面目,因为我在庐山。
【翻译】从正面看庐山、从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二、《游山西村》:陆游(宋代诗人)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以后,如果你能在月光下出门,我一定随时用拐杖敲你的门。
【翻译】不要嘲笑农家腊月酿的浑酒。
在丰收年,有丰富的美食招待客人。
有山有水,在我怀疑会不会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看到眼前又是一个村庄,杨柳深绿,颜色鲜艳。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
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
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朝诗人)故人频频向我招手,告别黄鹤楼,在这柳絮缭绕、鸟语花香的美丽春天去扬州旅游。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篇一教学目标: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明诗意,背诗词,积累语言教学难点:品味诗句教学创新点:边学边练,实时反馈教学准备: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1独坐敬亭山1.学生齐读课题“古诗词三首”,教师导入:把这个课题和以往的同类课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不同吗?2.学生表述,教师相机训练学生规范的表述:……是诗,……是词。
3.教师过渡:诗盛于唐,词盛于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之说。
什么意思呢?通俗一点儿说,就是唐朝的诗写得最好,宋朝的词写得最好。
诗和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些我们先不谈,咱们一首一首地学,慢慢地就明白了。
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4.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点:是否读正确了?注意“相”字的读音。
5.运用反复手法,训练几个学生朗读全诗,教师横向评价:诗味读得最浓的是谁?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全诗。
6.教师过渡:诗和词,最大的作用就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
李白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我们先来听一段小故事:……在被迫离开长安十年后的一天,李白在游完安徽宣州郊区的敬亭山之时,写下了这首诗。
一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首诗,你体会到一种怎样的感受?7.学生表述,教师相机:(1)这种感受在诗题里边有没有表现?(2)在诗句里有没有表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遍,着重注意“闲”和“厌”的解释。
8.教师小结诗中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只有”一词的深意:能陪伴李白的,只有一座无言的敬亭山。
这句话当中的“只有”什么意思?只有,就是除了敬亭山,什么都没有!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有的只是眼前的青山,身边的孤独!9.教师过渡:学了这么久,也不知道同学们学明白了没有,听老师说一段话,看老师说的是哪一句诗?教师引读:天上的鸟儿都结伴飞走了,不见了踪影;那一片白云,它也飘走了,只留下孤孤单单的我。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读背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复习古诗词第1课的古诗分析总汇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4、古诗名句总汇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同: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异: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7、古诗想象我独自坐在敬亭山山中,这里的环境一片幽静,突然,吱吱喳喳的几只鸟儿在天空中飞过,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分别是《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店铺为四年级师生整理了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文资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原文1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①[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只有敬亭山。
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③厌:满足。
望洞庭①[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②,潭面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④。
注释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忆江南①[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
是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注释①忆江南:词牌名。
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
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材解读独坐敬亭山1.课文简说。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 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
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
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2.词句解析。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17课 古诗三首 望洞庭
关于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表现出了水 天一色、玉宇无 尘的融和的画境。
表现了千里 洞庭风平浪静、 安宁温柔的景象。
潭面无风镜未磨。
比喻
突出了湖 面的平静和月 夜的宁静。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近望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
湖水 君山
1.《望洞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你发现本课的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之处?
1.《望洞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 清奇的情致。
2.你发现这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之处?
这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祖国的山水景 色,都透露出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 国山山水水的情感。
第1句的意思是: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 江相峙而立,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 缓缓地驶来。
第2句的意思是:清澈明净的湖水与秋夜 皎洁的清光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因为没有 风,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没有一丝波纹。
下课了
湖光:湖面的波光。 相和:互相映衬。 镜未磨:未经打磨的铜镜。
诗意:秋夜,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 和,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 镜一样。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 湖中的君山。
望洞庭古诗注释及译文
望洞庭古诗注释及译文
原文: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皓月银辉之下,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洞庭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人教新课标.
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
的“汉寿城白春银望盘”。里一青螺。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词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 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 又叫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词有各种不 同的词牌,比如:“忆江南”、“渔歌 子” ,还有“江城子” 、 “菩萨蛮”“卜 算子”“忆秦娥”“浪淘沙”等,词牌与 词的内容并无多大的关系。词按内容的长 短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 (59—91字)、长调(91字以上)。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 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 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 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 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 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 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 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此诗是 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 同:
作者同属唐朝、景物同属江南、诗词内容同属借 景抒情。
• 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
热情颂景抒情;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
员 称。 。唐 他代的中家湖晚庭光期是秋著 一名 个月诗 世两人 代相, 以和有 儒学“,相诗传豪的”书之
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教案
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教案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4、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将学习三首古诗词,这三首诗词想像奇特,你们一定会喜欢。
(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这节课,我们先学第一首《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一起读课题。
2.解题。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二、学习《独坐敬亭山》。
1.初读古诗,正音。
①自己读一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②指名读。
强调“亭”是后鼻音。
③一起读一读,把字音读准确。
2.再读古诗,读出节奏和韵律。
3.三读古诗,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
①同学们,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从“独”字你能看出什么?(孤独、寂寞)②下面请你细细地读一读古诗,看看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的孤独心情?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
着重从“尽、孤、独、闲”来理解。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
无论是“静”与“动”,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静观之久,表现出他“独坐”时孤寂的情景,也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两句诗使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
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就是语序倒置了。
师: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两句,除了作者的孤独寂寞外,你还能读出怎样的情感?(喜爱之情)“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
《望洞庭》优秀教案
《望洞庭》优秀教案《望洞庭》优秀教案4篇《望洞庭》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 认识一个多音字。
3、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的景色。
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 感悟诗的意境, 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感悟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背诵古诗。
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 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教师相机评价)2、刚才大家背了很多古诗。
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 其中很多古诗都是诗人漫游登临写下的见闻感受,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
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 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 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 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 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诗人刘禹锡。
3、简单介绍作者:刘禹锡,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诗人。
代表作《竹枝词》、《陋室铭》。
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读全诗。
要求是: 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教师提问:你掌握了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你会怎样提醒别人注意这些读音?2、学习一下生字词:正音: 和hè hé huó huò潭、君是前鼻音。
磨是多音字, 螺是边音。
3、再读一读, 结合课文中的插图, 理解一下诗句:看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帮助别人。
还有哪些诗句是你不懂得, 需要别人帮助的。
4、说一说, 你觉得诗中哪些句子写的很美。
你读了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⑴湖光秋色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注意:① 和的意思是指和谐。
②后一句是一个比喻句, 让学生了解到未磨之镜, 很模糊。
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 从而体会到洞庭湖的湖面朦胧的意境美。
⑵白银盘里一青螺:让学生想象一下常见的大白盘子里放一个青螺。
4 《古诗词三首》望洞庭
一般五言诗歌格式: AA/AAA
一般七言诗歌格式: AA/AA/AAA
望洞庭
唐 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青螺:这里用来形 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从远处看,洞庭湖山水一片 翠绿,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 山,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 一枚青螺。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
把(君山)比作(青螺)。
白遥 银望 盘洞 里庭 一山 青水 螺翠
白银 盘里/ 一青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景物的? • 从近到远的顺序。 • 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写洞庭湖的 山水的?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比喻. • 把洞庭湖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 • 把整个洞庭湖比作白银盘; • 把君山比作一枚青螺。 • 表达作者对洞庭湖山水的赞美,对大自 然的热爱之情。
自读全诗 读准字音 读准句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 和:和谐,这 里指水色和月 色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湖光秋月相互辉映,显 得多么和谐,湖面平静无风, 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镜未磨”,古代的镜子是用铜 制做的,镜表面需要经过打磨。
无风的洞庭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 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 美。 洞庭湖其实面积很大,方圆数百里。 说“潭面”,是作者有意把很大的洞庭湖 说成是小小的水潭,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 的胸怀。
《望洞庭》教案
《望洞庭》教案《望洞庭》教案(精选1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望洞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望洞庭》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3、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的景色。
4、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背诵古诗。
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自己最喜欢的古诗。
(教师相机评价)2、刚才大家背了很多古诗。
它们只是中国浩瀚诗海中的一滴水,其中很多古诗都是诗人漫游登临写下的见闻感受,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
一千年前的一个秋天,有位诗人经过洞庭湖,洞庭的美景令他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诗歌佳作。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望洞庭》,这位诗人就是唐代的著名的诗人刘禹锡。
3、简单介绍作者:刘禹锡,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
代表作《竹枝词》、《陋室铭》。
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读全诗。
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教师提问:你掌握了那些字词的正确读音?你会怎样提醒别人注意这些读音?2、学习一下生字词:正音:和hèhéhuóhuò潭、君是前鼻音。
磨是多音字,螺是边音。
3、再读一读,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一下诗句:看看你读懂了哪些诗句?可以帮助别人。
还有哪些诗句是你不懂得,需要别人帮助的。
4、说一说,你觉得诗中哪些句子写的很美。
你读了有怎样的感受和体验:⑴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注意:①和的意思是指和谐。
②后一句是一个比喻句,让学生了解到未磨之镜,很模糊。
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从而体会到洞庭湖的湖面朦胧的意境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相辉映,十分和谐
远望 好似铜镜没有打磨。 好似铜镜没有打磨。:
解:湖光秋月两相辉映真和谐。 解:湖面浪静犹如铜镜未打磨。
解:远看洞庭湖里山水多翠绿。 解:就像白银盘里托着一青螺。
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洞庭湖概况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 长江南岸, 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 长江南岸, 为中 国第二大淡水湖,古称“云梦泽” 国第二大淡水湖,古称“云梦泽” 。跨湘 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 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 ng)四水 号称“八百里洞庭... 四水, ...现水面 (fēng)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现水面 被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 被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 三部分。 三部分。 洞庭湖的风光极为秀丽, 洞庭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 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 岳阳楼、君山、 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 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chu ng)、 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chuáng)、屈子 跃龙塔、...面积约3900平方公里 面积约3900平方公里。 祠、跃龙塔、...面积约3900平方公里。
刘禹锡(772-842),字 刘禹锡(772-842),字 ), 梦得,唐代诗人, 梦得,唐代诗人,被白居 易称作“诗豪” 易称作“诗豪”。他的许 多作品,立意新颖, 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 深刻; 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 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 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 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3、古诗《望洞庭》是
唐
朝诗人 刘禹锡
写的。
4、诗人运用了形象的 比喻 ,为我们描绘了秋夜月色下的 洞庭湖美景。
1 我能有感情的古诗 望洞庭》 《望洞庭》背给家 长或小伙伴听。 长或小伙伴听。 我可以把古诗《 2 我可以把古诗《望 洞庭》默写下来。 洞庭》默写下来。 我能把古诗《 3 我能把古诗《望洞 的意思讲一讲。 庭》的意思讲一讲。
望洞庭 唐 白居易 湖光/秋月 秋月//两 相和 相和,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无风 无风//镜 未磨 未磨。 潭面 无风 镜/未磨。 遥望/洞庭 山水色, 洞庭//山水色 遥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 青螺 青螺。 白银盘里 一/青螺。
提示:要读出宁静的气氛。
课堂练习: 1、这首诗的写作顺序是: 从远到近 2、这首诗中“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白银盘”指的是: 洞庭湖的湖面。 “青螺”指的是:洞庭湖上的君山。
意思是: 意思是: 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湖 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因为没有风, 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因为没有风,湖面平 静的像一面平滑的镜子,没有一丝波纹。 静的像一面平滑的镜子,没有一丝波纹。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在皓月银辉直下, 意思是:在皓月银辉直下,洞庭山愈显青 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 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远 远望去, 远望去,如同一个白色的盘子里放了一颗 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