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的重点知识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公共关系学提纲

公共关系学提纲

公共关系学提纲第一章: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一、公共关系的含义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实现良好合作与和谐发展,通过关系协调、沟通管理、形象塑造等方式,同利益相关的公众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二、公共关系的构造因素、形成原因和条件1、公共关系的组成有四大要素:社会组织、媒介、公众、互动。

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宗旨、制度、系统建立起来的共同活动集体。

公共关系媒介是指使社会组织与公众发生联系的人或事物。

公众是指与社会组织相关的有共同利益需求的个人、群体、组织集合而成的整体。

互动是公共关系构成的必备要素。

2、公共关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基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过去那种组织程度比较低的初级社会群体已不能适应需要,形式多样的社会组织应运而生。

公共关系形成的内在机制:社会组织与公众之所以能建立关系是因为互相之间在利益上能够互补。

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条件:良好的社会关系是一种资源、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竞争越来越激烈。

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发展,是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政治条件。

三、公共关系的基本属性客观性、普遍性、公共性、相关性、互动性、互利性、多样性、规范性、稳定性、周期性第二章: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一、公共关系的起源1、公共关系产生的原因:民主政治:公共关系发展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公共关系发展的现实土壤;人性文化:公共关系发展的精神源泉;传播技术:公共关系发展的技术支持。

二、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与特征现代公共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公众受愚弄”时期(巴纳姆时期);“说真话”时期(艾维·李时期);“投公众所好”时期(爱德华·伯内斯时期);“双向对称”时期(斯科特·卡特里普新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特征:公共关系学科规范化;公共关系教育专门化;公共关系工作职业化;公共关系行业国际化。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公共关系现象、理论和技巧的学科,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公共关系的内涵、意义和作用,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组织形象管理、沟通协调、危机应对等方面的能力。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了解公共关系的内涵和外延。

2、掌握公共关系策划、实施和评估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公共关系方案的策划和实施。

3、掌握公共关系沟通协调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够有效地协调组织内外部的利益关系。

4、掌握公共关系危机应对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够有效地应对组织面临的危机事件。

5、了解公共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能够将公共关系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课程内容1、公共关系基本概念与原理2、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3、公共关系的职能与作用4、公共关系的策划与实施5、公共关系的沟通与协调6、公共关系的危机应对7、公共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2、实践教学:通过课堂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实践公共关系技能和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项目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真实的公共关系项目,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公共关系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经验分享:通过邀请业内专家、企业家等分享经验,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

五、考核方式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等进行评估。

2、平时作业: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案例分析报告等作业质量进行评估。

3、期末考试:通过笔试或面试等方式,测试学生对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4、项目成果:根据学生在真实的公共关系项目中扮演的角色和贡献进行评估。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公共关系教学大纲公共关系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信息传递与传播、形象塑造与管理等方面。

为了培养具备公共关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制定一份全面且有深度的公共关系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程简介公共关系教学大纲的第一部分应该是课程简介。

简介应该包括课程名称、学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内容。

例如,课程名称可以是“公共关系原理与实践”,学分可以是3学分,教学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对公共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教学方法可以是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评估方式可以是考试、作业和小组项目等。

二、公共关系理论公共关系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应该是公共关系理论。

公共关系理论是公共关系学科的基础,学生需要了解公共关系的起源、发展、定义和基本原则。

此外,还应该介绍公共关系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如传媒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

在这一部分,可以引用相关研究和学术论文,以加深学生对公共关系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三、公共关系实践公共关系教学大纲的第三部分应该是公共关系实践。

公共关系实践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公共关系实践的各个环节,如媒体关系、危机管理、公众活动等。

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实践来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实践的技巧和方法。

此外,还可以邀请公共关系专业人士来讲授实践经验和分享成功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公共关系伦理公共关系教学大纲的第四部分应该是公共关系伦理。

公共关系是建立在信任和诚信基础上的,学生需要了解和遵守公共关系的伦理规范。

在这一部分,可以介绍公共关系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准则,如真实性、公正性和透明度等。

学生应该明白,只有遵守伦理规范,才能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提升组织形象和声誉。

五、公共关系案例分析公共关系教学大纲的第五部分应该是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培养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

公共关系提纲

公共关系提纲

一、公关协调内容1、利益协调——公关协调的基础2、态度协调:——公关协调的重要地位。

态度协调是行为协调先导,态度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

3、行为协调二、公关涵义多种指代1、公共关系状态2、公共关系活动(工作或实务)3、公共关系观念(意识)三、公关组织机构类型:1、公共关系社团2、公共关系部3、公共关系公司四、人际交往状态:1、网络关系2、情感关系3、和谐关系五、社会舆论作用1、监督约束作用2、鼓舞推动作用3、指导定向作用六、人际传播媒介指社会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人们之间可以进行有关消息、经验、思想、感情、态度等内容的传播。

七、矫正型公关含义和特征含义:组织的公共严重失调,组织形象发生严重损害时所采用的一种公关活动模式。

特征:是通过快速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对公众负责的态度处理危机,做好善后工作,以尽量减轻损害造成的后果,并重新建立起组织的新形象,挽回组织的声誉。

八、建设型公共活动含义和特征含义:组织采取高姿态的宣传,交际方式,主动向社会公众作自我介绍。

重点是宣传和交际。

特征:创新、开拓九、形象地评价指标有哪些1、认知度2、美誉度3、和谐度十、公关传播影响要素有哪些1、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1)传播者(2)接受者(3)信息(4)情境(5)传播媒介2、公共关系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1)可信度(2)情境架构(3)内容(4)清晰(5)持续和一贯(6)通道(7)受众的能力十一、知觉特点(含义:知觉指个人、选择、组织并解释信息的投入,以便创造一个有意义的外界事物图像的过程。

)1、选择性注意2、选择性扭曲3、选择性保留十二、事务性公关活动的特点1、日常性2、琐碎性3、细微性十三、组织员工关系调研的内容1、经济利益2、人际结构3、心理气氛4、人际交往十四、企业(组织)与客户发生冲突或纠纷有哪些情况1、客户的物质利益受到损害,产品质量有问题,包装破损,缺乏售后服务等2、客户的精神利益受到损害,员工态度生硬,服务不周到,甚至与客户吵架。

公共关系复习提纲,想过的人必看

公共关系复习提纲,想过的人必看

一名词解释1、公众从广义上说,公众是除自己之外的所有人,具有排己性。

2、从狭义上说,公众是除自己及与自己有相当关系或一定交往的人(或团体)外的人群,具有排他性。

而与自己有相当关系或一定交往的人就是自己的特殊群体。

或P462公共关系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3公共关系人才P1114公共关系危机简称公关危机,是指由于组织自身或者组织外部社会环境中某些事情的突然发生,执行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对企业有负面影响甚至带来灾难的事件和因素,对组织声誉及其相关产品、服务声誉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受到严重破坏的现象或P2655信息传播P163二知识要点1公共关系的本质,及一般性特征P42“揭丑运动”,公共关系名称由来,创始人,代表人及各个时期P19,3公共关系公众的特点P474公众的决策倾向P655公共关系策划的含义P876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七个方面)P907公共关系人才的素质构成和特征(了解)P1138组织运行中公共关系人才的特征P1199公共关系计划的具体实施和传播P13810公共关系传播的特点(了解)P16411公共关系广告同一般商务广告的区别(了解)P183一级传播:直接传播二级传播:传至有影响的人再传播至大众三级传播:企业面向大众(新闻发布会)12新闻发布会(了解)P20313危机的分类(选择,判断会有)P26314公共关系危机的特征(重点)P265以上是我整理的复习范围,仅供参考。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程斯奇。

公共关系学复习提纲

公共关系学复习提纲

公共关系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第1节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1.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又叫公众关系。

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的状态(4种):第一种是高知名度、高美誉度,这是组织最理想的状态;第二种是高知名度、低美誉度,这是最不理想的状态;第三种是低知名度、低美誉度,这是组织的原始状态;第四种是低知名度、高美誉度,这是一种较为稳定和安全的状态,说明组织处于发展阶段,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公共关系观念(意识):(1)形象观念。

表现为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声誉和形象,自觉地进行形象投资、形象管理、形象塑造,将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2)公众观念。

表现为重视公众的利益,将公众的意愿作为决策和行动的根据,将满足公众的要求作为重要的经营方针和管理政策。

(3)传播观念。

表现为强烈的传播欲望,自觉地利用一切传播的机会去影响公众、引导公众和争取公众,并善于运用双向沟通的方法去赢得理解、信任和好感。

(4)协调观念。

表现为善于调节、平衡和统一各种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要求,懂得兼顾、统筹、缓冲和必要的调和、折中的意义与价值,努力在矛盾中求平衡、求和谐。

(5)互惠观念。

表现在交往与合作中,将平等互利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将自身的发展与对方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协助对方来争取双发的共同利益。

4.公共关系产生于1903年,人们通常把美国新闻记者艾维·李尊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5.公共关系的特征:【P6-8】(1)人情性;(2)双向性;(3)广泛性;(4)整体性;(5)长期性:(6)创造性;(7)全员性。

第2节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1.基本要素组织传播公众2.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

3.社会组织的特点:【P9-10】(1)群体性;(2)导向性;(3)系统性;(4)协作性;(5)变动性;(6)稳定性。

公共关系 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 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公共关系教学大纲引言:公共关系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沟通。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公共关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了培养具备公共关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制定一份全面而有效的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一、公共关系的理论基础1.1 公共关系的定义和范畴公共关系的定义和范畴是学习公共关系的起点,学生需要了解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和涉及的领域,如媒体关系、政府关系和社会责任等。

1.2 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通过学习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学生可以了解公共关系学科的起源和演变,从而更好地理解公共关系的理论基础。

1.3 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和价值学生需要了解公共关系对组织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如何通过公共关系活动来提升组织的形象和声誉。

二、公共关系的实践技能2.1 媒体关系管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与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包括新闻稿的撰写、媒体采访的应对和危机公关的处理等。

2.2 社交媒体管理社交媒体已成为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渠道,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来传播信息、与公众互动并管理品牌形象。

2.3 危机公关管理危机公关是公共关系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预测和应对危机,并通过有效的危机公关策略来保护组织的声誉。

2.4 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与组织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包括员工、客户、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等。

三、公共关系的伦理和法律问题3.1 公共关系的伦理原则学生需要了解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伦理原则,如诚信、透明度和公正性等,以确保公共关系活动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3.2 公共关系的法律规范学生需要学习公共关系活动中的法律规范,如广告法、知识产权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以确保公共关系活动的合规性。

结语:通过学习公共关系教学大纲,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公共关系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伦理法律问题。

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成为具备公共关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组织的形象和声誉提供有效的支持。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公共关系是一门探讨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关系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技能,强化学生的沟通、协调、领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识公共关系对组织和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公共关系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2.公共关系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3.公共关系与组织战略的关系。

4.公共关系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5.公共关系的实践技能:媒体关系、事件危机管理、社交媒体等。

6.公共关系的伦理、法律和社会责任。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解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经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公共关系的本质及其对社会和组织的影响。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公共关系案例,让学生理解实践中公共关系的运作和管理。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加强学生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工作:开展公共关系实践工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技能和实战能力。

四、考核方式1.课堂成绩:包括平时表现、小组讨论和授课笔记等。

2.课程论文:要求学生就一项公共关系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

3.综合考核:对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包括期中期末综合考试和课程实践成果等。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公共关系学》(作者:霍华德·弗兰克)参考书目:《公共关系管理与实践》(编委会),《公共关系学原理与实践》(乔恩·怀特)六、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公共关系的概念、原理和实践技能,掌握公共关系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在实践中应对公共关系事件和危机,并能够在组织中发挥公共关系专业能力,以对组织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公共关系学复习提纲

公共关系学复习提纲

《公共关系学》复习提纲名词解释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指导,通过组织与公众间的信息的双向交流和分享,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沟通、理解、接受和合作,在不断进化和生成共有文化系统的基础上,达到组织与公众之间共生、共赢、和谐相处的一种社会关系状态。

2.组织形象.组织形象是公众对组织的总体评价,是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组织的形象包括,组织的外在形象和组织的内在气质。

3.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体现的总和。

4.前馈控制法又叫超前控制法,是指在公共关系行动之前,充分调查分析影响实施的各种障碍因素,并采取控制措施,将可能导致产生偏差的原因和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以保证实施工作的顺利开展。

5.政府失灵相对于市场失灵,指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政府也不具备完全理想化的条件,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失误,导致资源配置的非优化结果。

6.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机构及其公务人员为了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建立服务型政府,与其内外社会公众、社会组织与群体之间的公共关系。

7.公共关系传播是指特定的社会组织为实现其公共关系目标,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同组织的内外部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的活动和过程8.公共关系评估是指公关专家或机构依据事先确定的某一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公共关系的整体策划,准备过程、实施过程及其实施效果进行测量、检查、评估和判断的一种活动。

选择题:1 .公共关系之父是艾维·李。

2. 公共关系对象的总称是公众。

3. “一个企业或组织在决策之前,应首先了解公众爱好什么,对企业和组织有什么要求或期望,在确定公众价值取向和态度之后,再有目的地着手宣传”的观点是伯尼斯提出的“投公众所好”的主张。

4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

公共关系学主要内容提纲

公共关系学主要内容提纲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1、“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策略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的定义:A、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

(美:雷克斯·哈罗)B、传播说: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

(英:费兰克·杰夫金斯)C、传播管理说: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D、咨询说:PR的决策咨询功能。

《墨西哥宣言》1978.8E、关系说: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

(美:蔡尔兹)F、协调说:是关系说的深化,指协调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

G、形象说: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

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4、确定PR本质的依据和方法:A、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

(PR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B、分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本质联系。

组织传播沟通公众(主体)(客体)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传播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5、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A、PR的“关系”性质: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PR的“职能”性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沟通)管理。

(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资金、技术、人才和PR)C、PR的“学科”性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总之,PR是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其本质属性。

)6、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经济学公共关系复习提纲

经济学公共关系复习提纲

经济学公共关系复习提纲第一篇:经济学公共关系复习提纲公共关系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传播2、适度效果论3、建设性公共关系4、企业精神5、晕轮效应6、魔弹论7、名片效应8、企业精神9、人际传播10、公益广告11、副语言12、逆反心理13、媒介关系14、企业文化15、公益性组织16、心理定势17、标准色18、有限效果轮二、问答题或案例分析:1、试论述公关广告的时机和场合策略2、什么是内部公共关系?请结合单位实际谈谈对企业内部公共关系目标的理解。

3、根据组织的形象地位图,就进一步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方向提出建议。

4、在公关史上,为什么称巴纳姆时期是一个不光彩时期,现阶段类似巴纳姆的行为时有发生,请举例说明。

5、结合实际谈谈谈判技巧6、试论述公共关系广告的目标定位7、什么是公众?公众的特点是什么?8、简述公共关系公司的工作原则9、简述组织传播的要求10、什么是公关文书?它有哪些特点?11、简述人际传播的要求和对社会组织的作用12、危机处理应注意哪些方面?13、简述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14、简述现代公共关系形成的历史条件三、其他:1、公共关系的构成2、公共关系的目标3、公共关系的职能4、公共关系实施的特点5、公文写作的要求6、礼仪的基本做法7、公共关系传播理论8、建立信誉的原则9、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10、什么是平衡沟通理论11、社会赞助的类型12、沟通障碍包括哪些?如何理解?社交场合对服饰的基本要求13、公共关系部的特点14、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15、公共关系人员在宣传时应注意的事项16、公共关系机构应具备的条件17、现代公共关系的特征18、委婉语言的特点19、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含义20、TPO原则第二篇:公共关系复习提纲《公共关系学》第一章λ公共关系的定义。

λ公共关系基本属性及意义。

λ案例:上海申博办申请2010年世界博览会第二章λ现代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λ公共关系发展经历了哪些历史时期。

λ21世纪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

公共关系 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 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公共关系教学大纲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PR)是一门研究和实践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来建立、维护和改善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学科。

在当今信息时代,公共关系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为了培养具备良好公共关系能力的专业人才,制定一份全面而科学的公共关系教学大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程目标公共关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公共关系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2. 熟悉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案例,了解公共关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 掌握公共关系策划与执行的基本技能,能够有效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4.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处理各类公共关系事件;5. 具备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为组织提供有效的公共关系建议。

二、课程内容1. 公共关系概论- 公共关系的定义和特点- 公共关系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和趋势2. 公共关系理论-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和模型- 公共关系的传播理论和实践- 公共关系的社会心理学基础3. 公共关系策划与执行- 公共关系策划的步骤和方法- 公共关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与应对策略4. 公共关系实践案例- 政府公共关系实践案例- 企业公共关系实践案例- 非营利组织公共关系实践案例5. 公共关系研究方法- 公共关系调研和数据分析方法- 公共关系评估和效果监测方法- 公共关系研究的伦理和方法论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系统介绍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公共关系的核心内容。

2. 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公共关系案例,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团队中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公共关系实践活动,如策划公共关系活动、撰写公共关系材料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案大学一年级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教案大学一年级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教案大学一年级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使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学的概念、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和相关术语;教学目标二: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技能,包括公共关系的计划、组织、执行和评估能力;教学目标三:引导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交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公共关系学的概念、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1.1 公共关系的定义和内涵1.2 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1.3 公共关系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2.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和相关术语2.1 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2.2 公共关系的目标和原则2.3 公共关系中的关键概念和术语:形象管理、危机公关、传播媒介等3. 公共关系的计划与组织3.1 公共关系计划的策划与实施3.2 公共关系的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4. 公共关系的执行与评估4.1 公共关系的传播渠道和策略4.2 公共关系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4.3 公共关系效果的评估与改善5. 公共关系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5.1 公共关系对组织的影响与贡献5.2 公共关系与社会问题的关系5.3 公共关系在品牌建设和维护中的作用6. 公共关系意识与沟通能力培养6.1 公共关系意识的培养方法与实践6.2 公共关系中的沟通技巧与方法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经典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经典的公共关系案例,加深学生对公共关系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小组讨论与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对公共关系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3. 视频与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和使用多媒体工具,直观地展示公共关系实践案例和理论知识。

4. 实地考察与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公共关系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考勤与平时表现:对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和参与度进行评价。

2. 课堂表现与小组讨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小组讨论的贡献进行评价。

公共关系提纲1

公共关系提纲1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1.公共关系的定义指一个社会组织,为了推进相关的内外公众,对他的理解,信任,合作与支持,为了塑造组织形象创造自身发展的最佳社会环境,利用传播沟通等手段运,而努力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关系。

2.公共关系的特征①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②目的是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③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中介是公关人员的传播沟通活动④是社会组织,自觉积极努力开展的一系列社会活动⑤是社会组织领导者以及公关人员的一种观念,理解和感悟⑥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市场经济3、基本原则组织领导者与公关人员要高度自觉的维护组织形象始终以公众为对象实事求是,对公众负责以传播沟通为手段认识和理解公共关系的本质,掌握和运用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脚踏实地,追求长远第二章公共关系在中国一、发展的基本趋势1.职业化程度日益提高2.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3.技术手段日益现代化4.社会管理功能多元化5.民族化以及公关意识的普及化6.规模进一步扩大,影响进一步加深第三章公共关系的功能一、公关对组织的作用与职能它帮助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起相互适应的关系二、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作用目标的途径:(一)监测环境1.含义观察和预测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公众情况及其他的环境变化情况。

2.具体工作①搜集信息———a.公众的需求信息 b.公众对于产品形象的信息c.公众对组织形象的评价d.其他的社会信息②研究信息———由表及里(二)帮助决策步骤:①为组织决策提供有关环境的信息②帮助组织确定决策目标③帮助组织拟定决策方案②调查、研究、分析客户交待的工作③撰写委托报告书④可行性分析,如果未通过,则重新开始调查、研究、分析⑤实施执行公关方案⑥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双向评估)三、公关社团1.定义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自发组织起来的,从事公关理论研究和公关实实事活动的非营利性组织2.特点①人员组成的广泛性(非盈利、自愿的)②组织结构的松散性③工作内容的服务性(公益性的公关服务)④非盈利性(非经济实体)第五章公共关系的从业人员一、公关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1.公关从业人员的公关意识核心:将公关原则内化为内在行为规范和内在习惯内容:①形象意识②公众意识③沟通意识④危机意识⑤创新意识2.公关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①自信②热情③开放3.公关从业人员的能力结构a.语言表达能力:听、说、读、写b.交际能力:增进双方了解,增强双方感情、忠诚度c.组织能力:通过实践d.应变能力:驾驭环境,紧急活动、突发事件e.创新能力:善于用新的思维、手段解决问题二、公关从业人员常用礼仪1.见面礼仪(晕轮效应)①见面前:衣着,卫生②见面中:准时、微笑、握手③见面时的介绍顺序:a.把男士先介绍给女士b.年轻者介绍给年老者c.职务低的介绍给职务高的d.客人介绍给主人e.晚到的人介绍给早到的人④空间距离的把握公众空间——→3.6m以上(陌生人)社交空间——→1.2~3.6m之间(打交道)个人空间——→46cm~1.2m之间(朋友) 亲密空间——→15cm~46cm之间(亲人、恋人)2.访谈礼仪①拜访前:<拜访> a.了解对方(年龄、职务、姓名、国籍) b.预约 c.穿戴整洁 d.敲门<迎访> a.收拾空间 b.准备杯子、拖鞋 c.表示欢迎 d.不看表②交谈时:寒暄、引导方式引出话题、对于情感呼应表示理解、多用敬语、适当的语言幽默、认真地听3.宴请礼仪①明确宴请目的,确定宴请规格与种类(冷餐会、工作餐、酒会)②点菜,选择菜品(注意宗教信仰,特别禁忌)③宴会时间要选择合适(避开宴请者的忙时,该日的禁忌)④提前制发请柬,提前1~2周发出,在宴请前确认⑤桌次、席次⑥迎送客人禁忌:1.上菜之前,别谈工作 2.不说带有明显立场的话,谈共同话题3.不能埋怨菜,不要批评服务员4. 满嘴食物5.边拍肚子边说好饱第六章公共关系的对象——公众一、公共关系的对象类型1.按公众与组织归属关系划分内部公众(骨干员工、持股多的股东)、外部公众(政府、媒体、大客户)2.按公众对组织的重要程度分首要观众(对组织生存发展有至关重要作用)、次要公众(对组织影响不大,作用不突出) 3.按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顺意公众(保持、扩大)、逆意公众(转变)、独立公众(吸纳、争取)二、特点1.同质性:公众具有某种共同的利益关系,并且和组织构成利害关系2.层次性:公众可以是个人、组织、群体,层次性决定公关的方式3.可变性:决定公关工作的长期性、稳定性三、内部公众:组织的成员,具体指职工股东四、内部公关(一)组织与职工关系要建立良好的职工关系是组织内部公关的首要任务方法: 1.要满足职工物质利益需求,保证其工作热情2.要对职工进行精神鼓励,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①让员工分享足够的组织信息②倡导民主管理,鼓励员工参与决策(二)部门之间的关系1.协调好组织内部正式组织(团体/部门)关系方法:①强化成员的整体意识②积极开展各种有利于交流的活动③编制内部刊物2.协调好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关系方法:①正确看待、因势利导、对症下药②积极支持非正式团体有益活动③科学的制定非正式群体认可目标(三)组织与股东的关系方法:①配合股票发行,开展宣传活动②尊重股东利益,定期向股东通报经营状况,召开股东大会注意:尽早通知(书面)有条不紊安排与会人员参会日程③编制股东年度报告,监督企业经营状况五、内部公关障碍及消除对策(一)障碍1.主观方面的障碍①公众个性因素所引起的②知识、经验水平存在差距③公众个体的记忆因素④直觉选择偏差导致的2.客观方面的障碍①空间的距离②组织机构的设置③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3.沟通方式的障碍①语言使用不当②沟通渠道选择不当③沟通信息量过大(二)消除障碍的对策1.创造组织最佳的沟通气氛2.公关人员要作出主动沟通的姿态3.在内部公关工作中,要建立科学化、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4遵循内部公关——沟通“十律”①沟通前要做好准备②要明确沟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沟通语言和沟通方式③全面了解沟通的环境和氛围④沟通的信息内容要准确、客观⑤重视沟通中的肢体语言⑥善于利用有利的沟通时机⑦内容沟通要前后一致,言行一致⑧学会倾听⑨要重视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反馈⑩正确使用语言、文字,适当的运用图表、实物、资料、数据增强信息的说服力六、外部公众(一)组织与顾客的关系意义①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的利益②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能够———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③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能够———形成稳定的消费者系列(二)与媒介的关系意义:①好的媒介关系等于好的舆论关系②建立良好的媒介关系需要运用大众传媒手段(三)与政府的关系意义:①政府的认可、支持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影响力②良好的政府关系能够为组织赢得良好的政策条件、法律保障和社会环境(4)和社区的关系(周边)意义:①社区关系直接影响组织生存环境②直接影响公众形象(5)与社会名流的关系意义:①可以借助社会名流的知识和特长②可以借助名流的关系网络③可以借助名流的社会认知度(6)与国际公众的关系(对象国,政府,消费者,媒体)①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②只有做好国际公关工作才能赢得国际公众的支持第7章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程序一、公共关系工作程序:调查研究———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反馈———评估反馈——→二、公关调查过程:①明确调查目标:尽可能多的掌握某些人对问题的看法、态度②设计问卷要求:a.提问表达要恰当,方便被调查人员理解b.提问不能太专业化c.问题不能过于抽象d.问题的答案要全面③抽取样本(抽样要遵循随机性原则)方法:a.简单抽样 b.分层抽样④实施调查方法:a.个别采访———主观 b.大范围采访———通信调查增效的手段:a.与被调查者建立友好的关系b.尊重c.中立d.灵活的提问e.表示感谢⑤处理调查结果(公关调查的最后一步)A.整理资料 b.形成报告 c.总结评估三、公关调查的意义:①组织科学决策的依据②组织与公众沟通的桥梁③组织预防危机和消除隐患的工具④组织明确公关工作目标的前提⑤组织塑造良好形象的手段四.公关调查原则:①客观公正原则②全面系统原则③科学准确原则④定量原则⑤实效性原则五.拟定公关计划的步骤过程: 1.确定公关目标2.选择公关对象3.制定具体的公关行动方案①确定公关活动的主题②确定活动方式及传播渠道4.编织公关预算 a人员开销、b活动经费 c时间预算5.撰写书面报告a背景概述、b目标、 c具体措施 d预算6.可行性评估和论证六、公关工作总结评估和反馈意义①可以改进公关工作②是开展后续公关工作的前提③可以鼓舞士气,激励内部公众第8章公关专题活动一、新闻性公关活动的原则①适时性②新颖性③周密性二、广告性公关活动的原则①合法原则:广告法②系统性原则:广告产品一致③创新原则④认同原则:公关认同三、人际沟通型公关活动的原则a.真诚b.互补c.和谐d.艺术化第九章部门公共关系一、工业企业公关特点:①靠产品和公众沟通②目标是创建品牌③重视售后服务工作二、商业企业公关特点:①身份多样性②客体广泛性③公关活动频繁④中介性三、非营利组织公关①特定社会领域实现社会效应②扩大影响,从而解决经费问题③公关复杂四、政府公关塑造形象的方法:①上情下达,取信于民②多办实事,造福于民③清廉自洁,勤政于民五、新闻机构公关加强公关效果的措施:①建立自己特殊形象②加强社会交往③依靠社会公众提供信息,素材④保证精神产品质量六、社会团体公关的主要内容:①对内公关②政府是社团对外公关的重要对象③任务:筹款七、军队公关的必要性:①军队也有社会性,建立好的形象②战争与和平的矛盾是军队公关的根源③和平环境为军队公关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也提出更高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一、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的手段使自己与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

二、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1.确定公共关系本质的依据和方法①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公共关系活动的三个要素是“组织”、“传播”和“公众”;任何公共关系活动都是由这三个要素构成.②分析公共关系的基本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本质联系.“组织”和“公众”是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分别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是“传播”,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即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是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行政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其本质属性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③要考虑这一本质联系在公共关系原理中的渗透性以及在公共关系实务中的指导性.④“传播沟通”是贯串整个公共关系的一条基线,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准确理解公共关系的关键.2.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①公共关系的“关系”性质a.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b.无论何种类型的组织或何种性质的组织活动,都存在公共关系的问题;c.公共关系只是渗透在组织其他具体的社会关系中的一种信息传播与沟通的关系.②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a.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职能,是对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管理,这一管理是以优化公众环境,树立组织形象为宗旨的.b.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职能,它的管理对象是“信息”、“关系”、“舆论”、“形象”这些无形的资产,它的管理手段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传播沟通手段,它的管理目标是调整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提升组织无形资产的价值从而使组织的整体资产增值.因而公共关系与资金、技术和人才被称为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③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a.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是现代传播学发展的一个应用分支,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构成部分.b.公共关系学是管理学科和传播学科相结合的产物.c.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一门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三、公共关系构成的三大要素:社会组织、公众、传播1.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①社会组织的含义:1)社会组织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构成一个独立单位的社会群体。

2)社会组织形成的4个条件:a. 组织目标b. 组织成员c. 组织的物质基础d. 组织职能②社会组织的类型:A.经济组织B.政治组织C.教科文组织D.群众组织E.宗教组织F.社区组织2.公众——公共关系的客体①公众的含义:公众是指与某个组织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个人群体和组织,他们对该组织的目标和发展具有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和影响力。

②公众的特征:公众的同质性、相关性、层次性、可变性。

③公众的分类:A.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根据组织内外对象划分)a.内部公众,即组织内部的成员群体,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辅助人员以及股东公众等。

目的:使其对组织充满信心,增强向心力,培养组织文化,树立对外形象b.外部公众,即组织的外部沟通对象群体,如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

目的:在外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和声誉B.首要公众、次要公众、一般公众(根据组织重要程度划分)a.首要公众即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决定组织成败的那部分对象b.次要公众即那些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没有决定性意义的对象C.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划分)D.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根据稳定程度划分)E.受欢迎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和被追求的公众(根据组织的价值取向划分)F.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根据公众发展过程的不同程度划分)3.传播——公共关系的媒介传播的的定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换与分享。

传播的模式:社会组织(主体)、传播(媒介)、公众(客体)、反馈传播的类型:个体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四、公共关系的特征:①以事实为依据(真实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绝对前提;公共关系活动从掌握事实开始;真诚是公共关系人员的信条)②以沟通为手段(认清沟通的公众对象;明确沟通的主要目标;立足于长远的沟通)③以互惠未原则(公共关系明确认定利益目标;公共关系的道德是“大家都赢”)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一、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是什么?①文化心理——由“理性”转向“人性”;②社会政治——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③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④物质技术——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二、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的区别:1.范围不同。

市场营销仅限于企业生产流通领域,最多不过是经济领域内,但公共关系所涉及的是社会任何一种组织与公众的关系。

除企业外,公共关系还涉及政府、学校、医院等各种组织,远远超过了经济领域。

公共关系比市场营销有更广泛的社会性,学科应用范围也更为广阔。

2.目的不同。

市场营销的直接目的是销售产品,从而进一步扩大赢利,产生企业效益;公共关系的目的是树立组织形象,产生良好的公众信誉,从而使组织获得长足的发展。

3.手段不同。

市场营销所采用的手段是价格、推销、广告、包装、商标、产品设计、分销等。

这些手段都是紧紧地围绕着产品销售的目的。

而公共关系所采用的手段是宣传资料、各种专题活动,如记者招待会、社会赞助、典礼仪式、危机处理等活动。

当然,市场营销有时也可把公共关系的一些手段作为自身的手段,但严格来讲,二者之间在手段上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三、传播学与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各类公众的良好关系,从而为组织目标的实现起到推动作用,传播学是公共关系学的基础,传播学为公共关系学中的信息传递方式、媒介选择、信息内容选择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职责和功能一、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是什么?公共关系的职责是指公共关系在组织的行政管理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范围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

其最基本的职责包括:搜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沟通协调、提供服务。

1.搜集信息:(1)与组织形象有关的信息A产品形象信息B组织形象信息a.公众对组织机构的评价b.公众对组织管理水平的评价c.公众对组织人员素质的评价d.公众对组织服务的评价(2)组织环境中的各种社会信息2.辅助决策的作用:(1)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2)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3)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4)从公众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3.传播推广:(1)创造舆论,告知公共----形成舆论是公共关系传播最基本的功能。

(2)强化舆论、扩大影响----是公共关系传播的重要任务。

(3)引导舆论、控制形象4.沟通协调 5.提供服务二、公共关系的功能(一)公共关系对于组织的直接功能:1.树立组织形象(1)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①总体性原则②有效性原则③符号化原则。

(2)树立组织形象的意义:①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产②良好的组织形象能激励士气③良好的组织形象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组织社区环境。

2.协调好关系网络:(1)协调关系网络的内容:①协调内部关系②协调外部关系(2)协调关系网络的意义:①协调内部关系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②协调外部关系可以建立和谐的外部环境③协调内外部关系,能够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组织形象提供条件(二)公共关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间接功能:1.提高个人素质(1)公共关系促使个人观念更新:①注重个人形象的观念②尊重他人的观念③交往合作的观念(2)公共关系有助于个人能力的提高:①创造能力的提高②交际能力的提高③自我调节能力的提高2.优化社会环境(1)(2)优化社会互动环境(2)优化社会心理环境(三)(四)公共关系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功能:第一是凝聚力,第二是吸引力,第三是竞争力,第四是辐射力,第五是增值力。

五个作用力体现了公共关系在组织的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五个重要职能。

1.采集信息采集信息的内容:①组织形象信息②产品形象信息③社会环境信息④组织内部员工信息⑤市场环境的信息采集信息的渠道和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2.咨询建议(1)咨询建议的内容:①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②关于组织形象的咨询③提供关于市场动态和公众意向的预测咨询④为决策提供各种建议(2)咨询建议的形式:成立咨询服务部;帮助组织选择决策方案和活动的时机;参与决策。

3.传播沟通传播沟通的特点:①双向性②广泛性③及时性传播沟通的方式:①人际传播②组织传播③大众传播(二)、论述公共关系的传播推广职责。

答:公共关系在组织经营管理中要发行传播推广的职责,即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将组织的的有关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传播出去,争取公众对组织的了解和理解,提高组织及其产品、人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组织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1、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公共关系的传播推广职责首先在于“告知公众”,即向公众说明和解释组织的有关政策、行为和产品,争取公众的了解和理解,促进公众的认同与接受。

“告知公众”,形成舆论,是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

2、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公共关系传播推广的职责还在于调节组织的信息流量和流向,引导公众舆论向积极、有利的方向发展,并根据舆论反馈适当调整组织的行为,控制组织的形象。

传播推广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要方式,也是其关键环节。

只有借助这一环节,才能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形成沟通的双向交流。

(三)、论述公共关系的辅助决策职责。

答:公共关系在组织的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要协助决策考虑复杂的社会因素,平衡复杂的社会关系,从社会公众和整体环境的角度评价决策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后果,使决策目标能够反映公众的利益,使决策方案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力和社会应变力,使决策实施的效果有利于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

从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公共关系部门是一个“智囊机构”,字在组织管理中起着“参谋”的作用。

1、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决策的第一步是确立决策的目标。

公共关系的咨询作用首先表现在为制定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2、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作用还表现在为决策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提供各种社会信息,。

3、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

决定方案是实现决策目标的各种方法、措施的总和。

公共关系的咨询作用又表现在运用公关手段为决策者评价、选择和实施有关的决策方案提供协助。

4、从公众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

公共关系的咨询作用也表现在分析、评价决策实施的公众影响和社会后果,以及这种后果对决策目标的制约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