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彩芬 说课稿《老山界》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上第一单元第二课《老山界》说课稿
老山界文本解读一、整体感知这是一篇革命回忆录,记录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高山——老山界的经过。
文章反映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歌颂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为了更好地表现这篇文章的中心,作者按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来安排文章的层次,同时又作了许多生动的描写。
文章记录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所以用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来安排层次是最合适的,这样既使文章脉络清晰,又能使叙事合情合理。
就说“艰难”二字吧,只有用时间和地点的变化才能把这一点更鲜明地突出出来。
先说时间,文章开始就写“下午才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然后是“天色晚了”我们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又写“天黑了才到山脚”以及“黎明的时候”又开始翻山等等,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表明了队伍行动的缓慢,突出老山界的陡峭,也说明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只这一座山就如此难翻越,整个长征路途的艰险就更可想而知了。
地点就更不用说了。
“之”字形的山路,已让人见识了登山之难。
最艰难的雷公岩爬完了,以为山就那么一点,一问才知道“还有二十里很陡的山路”,更可见山路的遥远。
文章就是通过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行文缜密地把翻越老山界的经历记叙完整了。
这样艰苦的翻山历程应该是很枯燥的,然而作者却以生动的笔墨为我们展现了一支有生命活力的军队的坚强意志和战士们崇高的品质。
譬如爬山中战士们互相鼓励的生动有趣的话语,“之”字形火把“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壮丽而神奇美妙的景象抒发了一种乐观而豪迈的情怀。
作者把星夜爬山的场面描写得有声有色,把红军战士那种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渲染得极为感人,就这样为我们描画了一支英雄的高不可攀的部队。
红军的壮举也就更令人无限敬仰。
红军翻越老山界是在经历了惨烈的“湘江之战”以后,这场战役红军主力由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人,其战况可想而知。
然而,这样的挫折之后,红军战士重拾信心,克服艰难险阻,继续北上,这种精神很值得今天的年轻人学习。
《老山界》教案
《老山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记叙文的要素,学习按时间推移和地点转换记叙事件的方法。
2. 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习按时间推移和地点转换记叙事件的方法。
2. 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播放关于红军长征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红军在长征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引出课题《老山界》。
2.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 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 红军在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3. 深入研读
- 分析文章的主旨。
- 引导学生体会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4.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5. 布置作业
- 完成课后练习。
-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红军长征的理解和感受。
部编七下语文《老山界》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老山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老山界》的第二课时。
首先我说一下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现状的分析: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老山界》是一篇传统而又经典的讲读课。
是老一辈革命家陆定一写的有关长征的革命回忆录,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的经过,描述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歌颂了红军战士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为了能更好地表现这一主题,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来安排文章的层次,同时又恰切地使用了大量的精彩语句,做了许多生动的描写。
读了这篇文章会让我联想到更多的东西:譬如星夜翻山时,战士们互相鼓励的生动有趣的对话,以及那特殊的夜色:在“之”字拐的山路上,火把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清是火把还是星星。
这种乐观豪迈的描述,不由得使我想起毛泽东长征时写的十六字令《山》——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马拄其间。
又如:“半夜里,忽然醒来”那段,写的是露宿山腰,环境是那样的险恶,而红军看到的却是一番美景,其实是一种苦寒生活,是苦中作乐。
这种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让我联想到了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想起自己做和尚化缘时的自嘲诗——天作帷幕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腿,恐为山河一脚穿。
这些又让我感到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恶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含义所在。
这真是大英雄饱经磨难,方可成就一番宏图伟业。
再如:作者写红军战士成功地翻越老山界,下山十五里的所见所感,体现出红军战胜困难后的乐观豪迈的情怀。
这又让我联想到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老山界》说课稿
《老山界》说课稿一、说教材《老山界》是苏教版-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三篇课文,该单元以“长征之歌”为主题展开。
《老山界》一文的内容形式要素:A、内容上较为典型地反映了长征路途艰难的特点;B、形式上按时间变化地点转移安排叙述内容的特点与本单元写作训练主题《写好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相呼应;并且文中几个精彩的描写段落适宜作为生动描写的范例。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为: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本文的时间顺序、地点转移顺序和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手法;2、过程与方法:读(课文)中悟、悟后说、说后写、写前读(拓展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并发扬红军的优良革命传统。
教学重点:1、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2、用生动的描述,贴切的比喻表达中心的写作手法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并适当运用目标导学法、情境激学法。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和勾画圈点法。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毛主席的《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其中有一座山叫越城岭,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也是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座“难”翻得山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听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的讲述吧。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山界》说课稿
《老山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老山界》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一、说教材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老山界》是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是一篇革命回忆录,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回忆录一方面描写了老山界的悬崖峭壁山高路险,另一方面无时不表现出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及革命主义精神。
使读者在感受老山界的险阻的同时,又为红军不畏艰难的气概所折服。
第二点、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长征的革命传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我们的爱国之情。
2.学习革命志士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1.快速阅读法:快速阅读,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
2.联想想象法:切身体会红军当时的处境,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为指导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提取信息,提高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为几个难点分析:1.如何理解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这句话?可结合作者所处的环境来理解。
在深山里,在极静的时候,在半醒半睡之间,确实使人有这种感觉。
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放佛近在咫尺,而且洪大响亮;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近处,分明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复,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而且风声水声林木呼啸声等混杂在一起,变化多端,反而变得细切。
这些声音容易引起人的种种联想。
2.如何理解抢了一碗就吃这句话?抢是一个中性词,这里是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相互争夺之意,用在红军战士身上,是为了说明吃饭的迅速,因为“山路很难走”,且“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而“机关枪身很密······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因而不可能有充裕的时间吃饭。
《老山界》教案
《老山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章《老山界》的基本内容,理解红军长征翻越老山界的艰难过程。
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
体会生动的语言对表达中心意思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来理解和感悟文本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赏析、合作、探究等方式,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学习红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激发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认同和崇敬。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
景物描写的内容、方法及作用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老山界》的背景介绍、红军长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等。
2、板书设计,用于展示文章结构、重点词句等。
3、预习任务,包括了解作者陆定一的情况、写作背景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回顾《七律·长征》,引出老山界作为长征中的一座重要山峰。
简要介绍老山界的地理位置和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历史背景。
2、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画出生字词,借助注释和字典解决。
找出文中不理解或有疑问需要讨论的地方,圈点批注。
理清全文线索,把握全文内容。
3、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学生介绍陆定一的情况,教师补充。
明确写作背景,强调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性和细腻性。
4、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明确文体,理清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文章结构。
第二课时1、深入探究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其含义和作用。
赏析环境描写的片段,学习描写方法,体会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通过讨论的方式,明确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朗读感悟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和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
3、总结归纳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山界》说课稿
《老山界》说课稿一、说教材《老山界》是一篇传统而又经典的讲读课。
是老一辈革命家陆定一写的有关长征的革命回忆录,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的经过,描述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歌颂了红军战士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为了能更好地表现这一主题,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来安排文章的层次,同时又恰切地使用了大量的精彩语句,做了许多生动的描写。
读了这篇文章会让我联想到更多的东西:譬如星夜翻山时,战士们互相鼓励的生动有趣的对话,以及那特殊的夜色:在“之”字拐的山路上,火把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清是火把还是星星。
这种乐观豪迈的描述,不由得使我想起毛泽东长征时写的十六字令《山》——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马拄其间。
又如:“半夜里,忽然醒来”那段,写的是露宿山腰,环境是那样的险恶,而红军看到的却是一番美景,其实是一种苦寒生活,是苦中作乐。
这种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让我联想到了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想起自己做和尚化缘时的自嘲诗——天作帷幕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腿,恐为山河一脚穿。
这些又让我感到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恶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含义所在。
这真是大英雄饱经磨难,方可成就一番宏图伟业。
再如:作者写红军战士成功地翻越老山界,下山十五里的所见所感,体现出红军战胜困难后的乐观豪迈的情怀。
这又让我联想到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尼丸。
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锁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当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让我们联想到的远不只这些,诸如: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等问题,在《老山界》一文中细心的读者都能有所感悟,都能让人产生联想。
老山界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老山界说课稿一、说教材《老山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回忆录一方面描写了老山界的悬崖峭壁山高路险,另一方面无时不表现出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及革命主义精神。
使读者在感受老山界的险阻的同时,又为红军不畏艰难的气概所折服。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长征的革命传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我们的爱国之情。
2.学习革命志士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1.快速阅读法:快速阅读,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
2.联想想象法:切身体会红军当时的处境,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为指导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提取信息,提高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为几个难点分析:1.如何理解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这句话?可结合作者所处的环境来理解。
在深山里,在极静的时候,在半醒半睡之间,确实使人有这种感觉。
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放佛近在咫尺,而且洪大响亮;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近处,分明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复,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而且风声水声林木呼啸声等混杂在一起,变化多端,反而变得细切。
这些声音容易引起人的种种联想。
2.如何理解抢了一碗就吃这句话?抢是一个中性词,这里是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相互争夺之意,用在红军战士身上,是为了说明吃饭的迅速,因为“山路很难走”,且“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而“机关枪身很密······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因而不可能有充裕的时间吃饭。
“抢”字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学情分析①我班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②学习语文的观念、方式、方法较落后③学习语文的能力较弱,语文的素养较低说教法与学法1.语文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教法设计的主要依据为:(1)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2)教学目标与任务(3)教学内容(4)教师素质(5)学生特点(6)学生的组织形式,时间及设备条件在教中选择切入点,找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价值的问题,在浅露的疑问处开掘出深层次问题,可以说是抓住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老山界教学设计老山界说课稿
老山界教学设计老山界说课稿《老山界》是苏教版语文初二上册的课文,《老山界》讲述的是红军翻越长征路上第一座高山时候的故事。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老山界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老山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
2、通过品读分析文章的关键语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红军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品读分析文章的关键语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红军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介绍作者1、导语:在战争史上,有一场特殊而伟大的战役。
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创举:战役全长二万五千里,经历的地方环境恶劣,过草地,爬雪山,多次碰到敌人的阻截拦击,军队的装备残缺不堪,甚至多次断粮缺水,却对百姓秋毫无犯,还帮助穷苦百姓,百姓甚至拿出自己的所有帮助这支军队,历经两年多,这支军队终于从长江以南转移到了大西北,在大西北建立了自己的新的根据地。
这支军队叫红军,这场战役叫长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征路上的一个小故事《老山界》,这是红军翻越长征路上第一座高山时候的故事。
2、作者介绍:陆定一,生于1906年,江苏无锡市人。
曾任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国务院副。
中央顾问委员会。
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初步感受文章内容(一)学习生词:陡、惊惶、攀谈、苛捐杂税、军阀、缴、欺侮、道歉、缺乏、篱笆、奇观、绝壁、峭壁、骨碌、疲倦、酣然入梦、蜷、缀、矗立、细切、咀嚼、呜咽、澎湃、督促、落得很远了、搀扶、慰问、灌输(二)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可围绕标题展开。
(红军翻越老山界)2、记叙一件事,文章结构一般如何安排?(交代起因,记叙经过,说明结局)本文是不是也是这样呢?交流:致如此。
分三部分: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第一自然段);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2—32段);说明老山界比起其它“小得很”(33段)。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课《老山界》说课稿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课《老山界》说课稿《老山界》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第六课,属于散文阅读类文章,共有六个段落。
文章主要通过作者亲身经历,描写了老山的风景和村民的生活,并表达了对老山的深深喜爱之情。
通过本文的阅读,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南方山区的自然环境和民风民俗,增长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课时共计需要两课时完成。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记叙文,文章立意明确、思路清晰、篇章结构严谨,从作者的亲身经历出发,逐步展现了老山的风景和村民的生活,最后表达了作者对老山的深深喜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教学。
1. 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的阅读,了解中国南方山区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增长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2. 课堂要求:学生要能理解文章内容、明确文章立意、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并能通过表格形式,整理出文章各段的主旨和细节。
3. 教学方法:采用课前导读、小组合作学习、全班讨论、课外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意义。
4.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中的每一个细节,掌握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并整理出文章各段的主旨和细节。
5.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意义,表达个人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以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对老山的印象。
在团队中互相讨论,并确定班级中最适合用来表达老山印象的口号或标语。
2. 阅读通过带领学生贯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逐段讨论,把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整理出来。
学生看完文章后,以组为单位,先整理出文章的大体内容,然后整理出每一段的主旨和细节内容,并总结出文章的总体结构。
最后,每组派一名代表针对自己组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印象,做1-2分钟简短发言。
3. 交流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组进行讨论,讨论自己们如何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分享各自的印象和观点,并通过展示组整理的表格,让全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意义。
《老山界》优质精品公开课说课稿
《老山界》优质精品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老山界》是一篇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背景的纪实性文学作品。
文章通过讲述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故事,展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信念、英勇的斗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本课旨在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理解红军指战员坚定的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但同时,他们对于长征这一历史事件可能了解不深,对于红军长征的艰辛和红军指战员的信念可能缺乏直观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体会红军指战员的信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理解红军指战员坚定的信念,培养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长征的艰辛和红军指战员的信念。
2.难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直观展示长征的艰辛,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长征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长征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长征的艰辛,体会红军指战员的信念。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4.课堂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师生互动,解答学生疑问。
5.总结提升: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红军长征的艰辛和红军指战员的信念。
6.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撰写心得体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山界》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老山界》说课稿教法:本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增强他们的研究兴趣和自信心。
学法:本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鼓励学生在课前预,课中积极思考和发言,课后复巩固。
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展示和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长征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2.快速阅读:采用快速阅读法,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深入阅读:通过问题引导和联想想象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掌握重点难点。
4.思考讨论: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文章中的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归纳总结:通过板书设计和问题引导,让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和思想进行总结和归纳。
6.拓展延伸: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和课外阅读推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长征历史和红军精神。
五、板书设计本课板书设计主题为《老山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文章标题和作者;2.重点难点词语和短语;3.文章主题和思想;4.研究目标和方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训练。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比如板书设计不够清晰、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等。
因此,我会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和学生特点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找到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启发式提问法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
例如,可以通过规律运用的练题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对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进行及时鼓励,激发更多学生的求知欲。
在研究方法方面,需要强调师生互动式和实践活动式教学方法,以及通过体验和研究型的研究方法来弥补被动接受研究的不足。
老山界 说课稿
老山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老山界》。
首先,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几个方面展开说明。
下面,我将从说课的目的、基础知识在本课教学中的应用及学法指导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理”中的一个单元。
老山界是老山战斗过程中,我军在越军占领的老高地上进行的一次战斗,它具有特殊重要性,是中越双方一场最惨烈且对自己构成巨大威胁的战斗,被形象地称为“千里长堤一寸长,百里山河一寸长”。
对“老”越边境进行防御作战时,我军首先在越军阵地上挖了一条地道,然后从地道向越军阵地进攻;由于越军防御力量很强,我军就从地道中不断向越军阵地上发射炮弹甚至手榴弹;当越军被我军炸伤时,越军也用飞机将阵地上的伤员送到后方医院救治;越军越把被炸死百姓和伤员拉在坦克上向敌人进行宣传;在坦克的掩护下,越军越过老山界进攻。
这些事件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为我们今天学习“老山界”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但对于古诗词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本课涉及到古诗词的学习,学生对古诗词不能深入理解,对如何学习古诗词没有明确的概念,更谈不上掌握。
因此,在本次课中,学生对如何学习古诗文并没有一个完整认识和深入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情感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经过两周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古诗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兴趣,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已经能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老山界》的基本发音和语调,能够演唱该歌曲。
2、过程与方法:了解老山界之谜,了解老山界与祖国人民的关系。
3、情感态度意义:通过歌唱这首歌曲,认识伟大祖国对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作出的贡献,体会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这个幸福时代。
《老山界》教案
《老山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学习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事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体会文中生动描写的作用。
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和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学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的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生动描写的作用,感受红军战士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段伟大的征程,那就是红军长征。
今天,我们将走进一篇反映红军长征的文章——《老山界》,去感受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2、写作背景1934 年 10 月初,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老山界》这篇文章真实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思考:本文以什么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明确:本文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四)再读课文,梳理情节1、请同学们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天:下午动身——沿着山沟向上走——傍晚(“之”字拐的路上)——天黑——半夜第二天:黎明——下午(瑶民家)——天黑了——半夜——黎明——下午两点多钟2、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每个时间段红军的活动和所遇到的困难。
(五)精读课文,体会描写1、文中有很多生动的描写,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例如:“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老山界》精品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老山界》精品说课稿6、老山界课标分析:《老山界》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记叙文,语文课程标准对记叙文阅读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有: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对文章的欣赏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学会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材分析:《老山界》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家国情怀”。
《黄河颂》是诗歌,《土地的誓言》是抒情散文,都侧重情感的抒发;《老山界》是记叙文,侧重表现中国工农红军在保家卫国中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木兰诗》是文言文,侧重故事的讲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根据本课“思考探究”设计的三道问题可以看出编者意图是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习精读,品味揣摩语句,学会做批注,感受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当前,家庭网络非常普遍,电脑、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实现翻转课堂提供了大力支持。
本单元教学《黄河颂》时,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涵泳品味的训练,同时结合一些批注示例,指导学生学习了从不同角度对课文进行了批注。
所以学习《老山界》时,让学生精读课文,自主圈点批注语句,应该不会有难度。
同时,七年级学生爱表现,只要提供恰当的教学情境,他们就会给课堂带来精彩的表现。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2、分析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的困难,理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过程与方法:学会精读语句、品味揣摩语句,学会做批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老山界说课稿
老山界说课稿老山界一、导入这座山高达30里, 到处悬崖峭壁, 十分险峻。
可我们红军战士勇敢地把它踏在了脚下。
今天我们就随着当年亲自经历这一壮举的老红军战士陆定一重走长征路, 再登老山界, 并进一步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二、作者、背景、字词、词解三、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工农红军成功翻越老山界2、找出文章线索,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本文以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3、在文中勾画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
完成表格四、分析困难1、“老山界是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小组合作探究,“难走”到底“难”在哪里?从文中找到依据,谈谈你的看法2、我们的红军战士又是如何面对这些“难”的呢?3、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红军的什么精神不怕困难、英勇顽强的乐观精神课时二一、文本解析1.红军翻越老山界之初,遇到一个瑶民大嫂,她的丈夫为什么躲藏起来,“照着习惯”说明什么?瑶民原来受反动军阀的欺压,对反动军队怕透了,听说部队过境,以为是反动军阀,因此男人躲藏起来。
“照着习惯”说明反动军阀欺负百姓是惯有的事。
2. 瑶民大嫂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她看到红军,先是非常“惊惶”;经过攀谈,她渐渐了解了红军;当红军战士讲到她的苦难时,她不由“哭”了。
当红军送她粮食,她“欢喜”的接受了。
变化的原因:一是红军的宣传,使她知道了红军是穷人的队伍而不是欺压百姓的军阀;是红军战士对穷苦百姓的关心和帮助使她感动。
3.本文是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篇幅写瑶民大嫂呢?侧面描写,通过瑶民大嫂的眼睛见证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播种机、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从而丰富了课文的中心。
4、悬崖边狭窄的山道高低不平,露宿于此的战士们是“横着心躺下去”的,但“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这两者是否矛盾?不矛盾,“横着心”说明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性。
“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既说明战士们太疲劳了,又写出了他们置生死于度外、从容镇定、襟怀坦然。
S老山界说课稿
8S3《老山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我是号,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老山界》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一、说教材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老山界》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长征之歌主题中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革命回忆录,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回忆录一方面描写了老山界的悬崖峭壁山高路险,另一方面无时不表现出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及革命主义精神。
使读者在感受老山界的险阻的同时,又为红军不畏艰难的气概所折服。
第二点、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长征的革命传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我们的爱国之情。
2.学习革命志士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1.快速阅读法:快速阅读,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
2.联想想象法:切身体会红军当时的处境,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为指导学生在快速阅读中提取信息,提高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为几个难点分析:1.如何理解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这句话?可结合作者所处的环境来理解。
在深山里,在极静的时候,在半醒半睡之间,确实使人有这种感觉。
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放佛近在咫尺,而且洪大响亮;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近处,分明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复,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而且风声水声林木呼啸声等混杂在一起,变化多端,反而变得细切。
这些声音容易引起人的种种联想。
2.如何理解抢了一碗就吃这句话?抢是一个中性词,这里是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相互争夺之意,用在红军战士身上,是为了说明吃饭的迅速,因为“山路很难走”,且“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而“机关枪身很密······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因而不可能有充裕的时间吃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老山界》的第二课时。
《老山界》是一篇传统而又经典的讲读课。
是老一辈革命家陆定一写的有关长征的革命回忆录,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的经过,描述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歌颂了红军战士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为了能更好地表现这一主题,恰切地使用了大量的精彩语句,做了许多生动的描写。
首先我谈一下对《课程标准》的认识: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对现代文阅读提出了以下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2、在诵读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3、在阅读中了解描写等表达方式;
4、在阅读中,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5、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课文中遇到的问题。
依据《课标》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悉描写的表达方式;
2、能力目标:学习从修辞、词语和情感的角度赏析精彩的语段;
3、情感目标:感悟红军长征的艰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
信心和勇气。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带着“找寻景物描写”这个问题再次速读课文。
为什么还要读呢?因为“作文的水平是写出来的,文章的理解是读出来的。
”语文教学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文本。
第二个环节:在找到景物描写之后,边诵读边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内容,作用。
第三个环节(这里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再读重点段落,学习赏析文段的角度和方法,并试着赏析文章的重点段落——半夜露宿。
第四个环节:教师精讲典型的句子赏析,归纳文章主旨。
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长征精神,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因为此文中那些壮丽的景象,乐观的情怀,不屈的斗志,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人。
而如今的孩子缺少挫折,更不懂得风吹浪打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所以,我想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士身上的这种优秀的品质,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真正引导学生学习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在学习中养成勤奋刻苦的好习惯,为将来更好地贡献社会而做好准备,这正是我讲授此课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我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的诵读、自学和小组间的合作探究为主,以教师精讲为辅;教师是引导,学生是主体;把课堂宝贵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因为学识浅薄,能力有限,一定存在很多不足,诚望各位老师指导,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