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伯牙善鼓琴)复习资料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解析讲解学习
《列子》一则
《列 子》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 道家学派代表列御寇所著, 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 和神话传说。
其思想与《庄子》相似。 代表故事有《杞人忧天》 《杨布打狗》《愚公移山》。
走进作者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 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 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 清静无为。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以 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基本 上则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 这些神话、寓言故事和哲理散文, 篇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明确:①语言描写。
②通过对话,表现出伯牙 善 鼓琴,子期善听; 二人是心意相通的知音; 描述简洁,中心突出。
三、本文言简意丰,结构紧凑,请分析文 章开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一 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①内容上写出了伯牙善于弹 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的特点。 ②结构上是全文的总纲,领起下文 对二人善谈善听的具体描写。
的
语气词, 表感叹
“善哉,善哉,子 之 听 夫!
如同,好像 如何,怎样
使······逃脱
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 逃声哉?”
子之听夫善哉,善哉!
一、“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具体 表现在哪里?
伯牙善鼓琴:心中所想便可以弹奏。 钟子期善听:伯牙弹奏,子期便可以领会。
二、文中主要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有什么好处?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音乐。伯牙 弹琴时,心里向往登高山。钟子期说:“好啊! 高耸的样子啊像泰山!”伯牙又向往流水。钟 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啊像长江黄河!” 凡是伯牙想象的情景,钟子期一定能知道。伯牙 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被困在山岩 下。心里悲愁,就拿琴弹了起来。起先弹奏雨水 连绵的乐曲,再奏出山岩崩塌的音乐。每奏一 曲,钟子期总能悟透其中的旨趣。伯牙于是放 下琴,感叹地说:“您的听力好啊,好啊!心 志和想象如同我的心意。我如何能使琴声逃脱 您的听力呢?”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伯牙鼓琴》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伯牙鼓琴体裁:文言文题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作者:名字:佚名年代:先秦描述:翻译:原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译文: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琴。
原文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译文: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太山。
”原文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译文: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原文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钟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
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
在古籍中,战国郑人列御寇著《列子》一书中有关于伯牙鼓琴的民间故事。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赏析二:思想内容“伯牙绝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友谊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
也是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赏析三:艺术特色《伯牙绝弦》的全部精神都在文中一“志”上。
志者,志向也。
“志在高山”者,“高山之志”也;“志在流水”者,“流水之志”也。
志者,藏之于心的怀抱也。
伯牙以琴声写志,子期呢,则以诗言度志。
【+初中语文】《伯牙善鼓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重点文言文(18篇)逐篇解读
重点问题
1.文章是如何围绕“知音”安排结构的?
⑴“知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知音”表现在“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全文围绕这句话逐步展开。
⑵“知音”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知音”表现在“伯牙所念, 种子期必得之”,作者以这句话承接上下文。
⑶由对“知音”的感慨(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 逃声哉?)抒发了作者对知音的渴求,突出文章主旨。
重点字词
8.卒逢暴雨 9.乃援琴而鼓之
10.初为霖雨之操 11.钟子期辄穷其趣 12.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13.吾于何逃声哉
卒:_通___“__猝__”__,___突__然__。___________ 援:__拿__,__拿__过__来___。_______________ 鼓:_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__琴__曲__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穷:__穷__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舍琴:__丢__开__琴__。__意___思__是__停__止__弹___琴__。__ 逃声:_躲___开__。__隐__藏__自___己__的__声__音___。____
重点问题
2.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他不但欣赏对方,而且从不吝惜表达自己的强烈赞 美之情。情结合具体语句,从句式角度进行分析。
译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所描述的(意境)就如同我 心里所想象的一样啊。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声音呢?”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⑴伯牙善鼓琴 善
⑵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⑴志在登高山 志
⑵子知听夫志 鼓 伯牙善鼓琴 穷 钟子期辄穷其趣 卒 卒逢暴雨
释义
动词,擅长,善于。 形容词,好。 名词,意念,心情,这里指 用音乐表现的意境。 名词,心志,志向。
《伯牙善鼓琴》注释及翻译
《伯牙善鼓琴》注释及翻译
《列子》一则
原文(节选)
注释及翻译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
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①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②逢暴雨,
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③,更造崩山之音。
曲
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④声哉?”——选自《列子·汤问》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
“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
伯牙在
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
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
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
你的耳朵呢?”
注释:①得:体会。
②卒:通“猝”,突然。
③操:琴曲。
④逃:
隐藏。
⑤志:志趣,心意。
⑥伯牙善鼓琴,善:擅长。
⑦善哉,善:赞
美之词,即为“好啊”。
⑧峨峨:高耸的样子。
⑨洋洋:宽广的样子。
⑩鼓:弹奏。
《列子》(伯牙善鼓琴)复习资料
《列子》(伯牙善鼓琴)复习资料一、【内容】(掌握课文重点字词)伯牙善.(善于)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弹奏)琴,志.(志趣、心意)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好啊),峨峨..(高耸的样子)兮.(语气词,相当于“啊”)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心中想到的),钟子期必得.(领会,..(宽广的样子)兮若江河!”伯牙所念听得出)之.(代词,伯牙的心意)。
伯牙游于.(在)泰山之阴.(山的北面),卒.(通“猝”,突然)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拿,拿过来)琴而鼓之.(调节音节,无实意)。
初为霖雨..(连绵大雨)之操.(琴曲名),更.(又)造.(创作)崩山之.(的)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就,总是)穷.(穷尽)其趣.(旨趣,意旨)。
伯牙乃舍.(停止)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到)何逃.(隐藏)声哉?”二、巩固:【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意念(出现)攀登高山的情景。
钟子期说:“好啊!山高的样子像泰山!”意念(出现)流动地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心中想到的,钟子期一定能领会。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历,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边停下,心里悲伤,于是拿过琴来弹奏。
开始弹奏大雨琴曲,又创作了山崩的音乐。
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就能点明他的情趣。
伯牙停止弹琴叹息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弹琴时心里所想到的一样。
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琴声呢?”三、文学常识:《列子》,名列御寇,相传战国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四、通假字:卒逢暴雨(通“猝”,突然)五、一词多义伯牙善.鼓琴(善于、擅长)⑴善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好)择其善者而从之(优点,长处)游于.泰山之阴(介词,在)⑵于止于.岩下(介词,在)吾于.何逃声哉(介词,到)钟子期必得之.(代词,代伯牙的心意)乃援琴而鼓之.(代词,代琴)⑶之游于泰山之.阴初为霖雨之.操(结构助词,“的”)更造崩山之.音子之.听夫志(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志.在登高山(志趣,心意)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志向)处处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标记)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停止)舍太丘舍.去(舍弃)至舍.,四支僵不能动(住所)屋舍.俨然(房屋)六、句子翻译:(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节选)注释及翻译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节选)注释及翻译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节选)注释及翻译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①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②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③,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④声哉?”——选自《列子·汤问》
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免费 end#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注释:①得:体会。
②卒:通“猝”,突然。
③操:琴曲。
④逃:隐藏。
⑤志:志趣,心意。
⑥伯牙善鼓琴,善:擅长。
⑦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⑧峨峨:高耸的样子。
⑨洋洋:宽广的样子。
⑩鼓:弹奏。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29课《古文二则》伯牙善鼓琴
·
伯牙善鼓琴 《列子》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 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 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 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 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
逃避
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我弹琴时所想到的。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原文与翻译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 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 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 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 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 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 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 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伯牙在泰 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停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 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 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 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我从哪里让我的 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伯牙善鼓琴》(集体备课)解析
三、疏通文意
比一比,看 谁 学得 快。
1、自主学习:掌握难懂的词句。
疏通文意
结合注释翻译文句(学生翻译)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善:善于、擅长
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
志:意念、心情。 善:好
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 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拓展延伸
<一>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 身不复鼓。 < 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读一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自主学习:理解句意,找出 难理解句子。 3、的故事讲给同桌听,并 到讲台展示成果。
四、合作探究 1、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 堪称伯牙的“知音”? 2、 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知音 ? 3.这篇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
返 回
四、合作探究
1、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 牙的“知音”?
三、疏通文意
四、探究问题 五、拓展延伸
六、练习反馈
一、了解作者、名作及相关人物。
了解名作
《列子》,相传战国郑 国人列御寇著。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 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 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 儿辩日》、《愚公移山》、 《夸父逐日》、《杞人忧天 》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 遗产。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 哉,洋洋兮若江河!”
意念(出现)流动的水, 钟子期说:“好啊,水势 盛大呀像江河。”
《列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原文及译文
《列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原文及译文赏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参考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内心想着高山。
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心想流水。
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
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取琴弹奏起来。
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
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
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懂了啊,弹琴时您心里想的和我想表达的一样。
我到哪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译文二: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字译1、善:擅长,善于。
2、志:志趣,心意。
3、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4、峨峨:高耸的样子5、若:好像6、洋洋:盛大的样子7、所念:心中想到的8、必:一定9、得:领会,听得出10、之:代词或是结构助词"的“11、阴:山的北面12、卒(cù):通“猝”,突然。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节选)注释及翻译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节选)注释及翻译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节选)注释及翻译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①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②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③,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④声哉?”——选自《列子·汤问》
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免费 end#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注释:①得:体会。
②卒:通“猝”,突然。
③操:琴曲。
④逃:隐藏。
⑤志:志趣,心意。
⑥伯牙善鼓琴,善:擅长。
⑦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⑧峨峨:高耸的样子。
⑨洋洋:宽广的样子。
⑩鼓:弹奏。
文言文21 九下《列子》一则(伯牙善古琴)-2021年中考古诗文61篇记诵必背(文言文特辑)
文言文21 伯颜善鼓琴经典赏析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
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
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
“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
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文本解析实战演练一、句子默写。
1.伯牙善鼓琴,。
2.,更造崩山之音。
3.子之听夫志,。
?4.“高山流水”比喻乐曲高妙,也比喻知己或知音。
这个典故源自《列子》。
琴师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 ,。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
”【答案】钟子期善听初为霖雨之操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二、文言文阅读。
(一)(2019·广西柳州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乙)董源①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其后建业僧巨然②祖述③源法,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
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④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
此妙处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注]①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开山鼻祖。
②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
③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
④粲:鲜明。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伯牙游于泰山之阴./佳木秀而繁阴.B.钟子期辄穷.其趣/欲穷.其林C.近视之几不类.物象/佛印绝类弥勒D.悉.是晚景/悉.以咨之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B.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C.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D.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3.下列对(甲)文画线的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凡是伯牙想到的人,钟子期一定能找得到。
初中语文文言文列子《伯牙善鼓琴》原文及译文
六、伯牙善鼓琴《列子》原文呈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①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②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③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参考译文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意念(出现)登高山的情景,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山高呀像泰山!”伯牙弹琴时,意念(出现)流动的水,钟子期赞叹道:“好啊,水势盛大呀像江河。
”①伯牙心中想到的,钟子期一定能够领会琴意。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历,突然遇见大雨,停留在岩石下面,心里悲伤,就拿过琴来弹奏。
开始弹奏大雨的琴曲,又创作了山崩的音乐,②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就能完全点明他的情趣。
伯牙停止弹琴叹息说:“好啊,好啊,③你所听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
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声音呢?”【中心概括】本文通过伯牙寄情怀于琴音,而钟子期能领悟琴音传达出的情感意趣,表现了两人高超的音乐造诣,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深厚情感,阐述了知音难觅的道理。
【人物形象】钟子期:有极高的音乐鉴赏能力(善听)。
伯牙:炉火纯青的琴技(善鼓琴 )。
【写作特色】(1)运用比喻,化无形为有形。
(2)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3)本文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总领全文,再通过具体的情景围绕“善”字一一铺陈,结构自然紧凑,让人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1。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节选)注释及翻译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节选)注释及翻译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原文(节选)注释及翻译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①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②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③,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④声哉?”——选自《列子·汤问》
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免费 end#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
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
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
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注释:①得:体会。
②卒:通“猝”,突然。
③操:琴曲。
④逃:隐藏。
⑤志:志趣,心意。
⑥伯牙善鼓琴,善:擅长。
⑦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⑧峨峨:高耸的样子。
⑨洋洋:宽广的样子。
⑩鼓:弹奏。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
(2)乃援琴而鼓之 (3)相如虽驽
援:_拿__,__拿__过__来___________ 驽:_愚__笨__,__拙__劣___________
(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谢:_道__歉_________________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起先弹的曲子像连绵大雨,继而又奏出像山崩的曲子。
3. 最后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画龙点睛,突出了文章的主旨。②由伯牙发出的感慨,抒发了对知音 的渴望。③表达了伯牙和钟子期之间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深厚感情,阐述了知 音难觅的道理。 4. 文中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答案】《伯牙善鼓琴》主要运用语言描写,通过对话表现出“伯牙善鼓琴,钟 子期善听”。说明二人是心意相通的知音。描述简洁,中心突出。
6. 语段是如何围绕“知音”安排结构的? 【答案】①“知音”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知音”表现在“伯牙善鼓琴,钟子期 善听”,文章围绕这句话展开。②作者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承接上下 文,“知音”起承上启下的作用。③由对“知音”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对知音的渴 求,突出文章主旨。
六、文意理解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注:针对《解析与检测》练习中的选择题) 1. 本文伯牙“善弹”,一把琴就可弹奏出高山流水的意境,创造出“崩山之音”; 而子期“善听”,从伯牙的琴声中就可听出他的旨趣。( √ ) 2. 本文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正面描写子期对琴声的评价,侧 面写了伯牙鼓琴之“善”,突出伯牙琴技之高。( × ) 3. 文章讲述了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表达了他们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深厚情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因为知音难遇,所以一定要珍惜好友,保持友谊长存。 (√)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丨文言文阅读讲义:伯牙善鼓琴
一、重点词句1.通假字卒逢暴雨。
卒同猝,意思为:突然。
2.古今异义(1)乃援琴而鼓之古义:拿,拿过来;今义:援助。
(2)初为霖雨之操古义:琴曲的一种,曲调凄婉;今义:抓在手里,拿。
3.一词多义善①伯牙善鼓琴擅长,善于②善哉好4.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伯牙善鼓琴原意为:打击乐器;句中意为:弹奏。
5.重点实词(1)志在高山志:这里指用音乐表现的意境(2)伯牙所念念:想(3)锺子期必得之得:领会(4)伯牙游于泰山之阴阴:山的北面(5)止于岩下止:停留(6)乃援琴而鼓之援:拿,拿过来(7)初为霖雨之操初:起先为:动词,弹奏(8)锺子期辄穷其趣辄:总是穷:穷尽趣:旨趣,意旨(9)伯牙乃舍琴而叹曰舍:放下(10)想象犹吾心也犹:如同心:心意(11)吾于何逃声哉逃:躲避6.重点虚词(1)之①锺子期必得之代词,代指伯牙的琴意②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助词,的③乃援琴而鼓之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2)于①伯牙游于泰山之阴介词,在②吾于何逃声哉介词,从(3)伯牙乃舍琴而叹曰连词,于是,就(4)吾于何逃声哉疑问代词,哪里7.重点句子翻译(1)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
凡是伯牙心中想到的,锺子期一定能领会。
(2)锺子期辄穷其趣。
锺子期总是能穷尽它的旨趣。
8.特殊句式(1)倒装句①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状语后置,正确语序为“伯牙于泰山之阴游”)②止于岩下。
(状语后置,正确语序为“于岩下止”)(2)省略句志想象犹吾心也。
(省略主语“子”)二、内容探究“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和“曲每奏,锺子期辄穷其趣”。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列子·汤问》
《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注解】①志:志趣、心意。
②峨峨:高耸的样子。
③洋洋:宽阔的.样子。
④卒:通猝,忽然。
⑤壮:琴曲。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1)伯牙仁义鼓琴仁义: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
【小题2】恳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后)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
【小题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3分)
答案:
【小题1】(1)擅长(2)好
【小题1】你登楼时所想起的,就像是我弹琴时所想起的。
【小题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真正的知音就是另一类彼此介绍,心心相印,心意相连的人。
解析【小题1】2分。
每空1分。
【小题1】2分后。
意思对即可。
【小题1】3分。
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
列子复习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擅长,善于鼓:弹奏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心意,心里想着善:好峨峨:山高耸的样子兮:语气词,相当于:“啊”若:像伯牙弹琴,心里想着攀登高山的情景。
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啊像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洋洋:水流宽广的样子心里想着流动的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啊像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念:想得:懂得,知道伯牙心中想到的,钟子期一定懂得它。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cù)逢暴雨,止于..岩下。
阴:山的北面卒(cù):通“猝”,突然止:停留于:在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历,突然遇上大雨,停留在岩石下面。
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乃:于是,就援:拿,拿过来而:表承接之:代词,指代琴为:动词,这里也是弹奏的意思操:琴曲的一种更:再造:创作,这里也是弹奏的意思伯牙心里悲伤,就拿过琴来弹奏。
起先弹奏雨水连绵的乐曲,再弹奏出山岩崩塌的音乐。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辄:总是,就穷:穷尽,这里用为动词趣:旨趣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悟透其中的旨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舍琴:放下琴,意思是停止弹琴舍:放下伯牙于是停止弹琴叹息说:“您的听力好啊,好啊!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犹:像于何与“如何”同义逃:使……逃脱。
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到的一样。
我如何能使琴声逃脱你的听力呢?”《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兮若江....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cù)逢暴雨,止于..崩山之音。
伯牙善鼓第一轮复习
• (2017沈阳改编)阅读选文,完成1~4题。(14分)
• 【甲】《〈列子〉一则》全文。
• 【乙】凡音① ,生于人心者也。乐② 者,通伦理者也。乐者音之所由生 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知声③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 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能知乐。是故审④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 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 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是故乐之隆,非极 音也。食飨之礼⑤,非致⑥味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 之欲也,将以教民知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
伯牙善鼓琴复习 —《列子》
文学常识
• 列子:名 寇 ,又名 御寇 ,郑国人, 战国 时 期 道 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主要受到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 的影响。
• 我们曾经学过的愚公移山 就是来自这部书
• 《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
• 伯牙善(善于,擅长)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志 趣,心意)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高耸的样子) 兮若(像)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盛 大的样子)兮若江河!”伯牙所念(想到,考虑),钟子期必 得(领会)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通“猝”,突然)逢 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拿)琴而鼓(弹)之。初为霖 雨之操(曲子),更(还)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 (总是)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 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隐藏)声哉?”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 Nhomakorabea语。(4分)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心中想到的,钟子期一定能领会。
(2)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礼和乐都领会了,称(认为)其有德。 4. 【甲】文中伯牙和子期共同的兴趣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初中语文中考 文言文阅读 伯牙善鼓琴
【答案】 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心中所想皆可弹奏,琴技炉火纯青。锺子 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锺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 的心意。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文本结构)
3.本文是如何围绕“知音”安排结构的?
【答案】 ①“知音”是贯串全文的线索。“知音”表现在“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 听”,本文围绕这句话逐步展开。②“知音”表现在“伯牙所念,锺子期必 得之”,这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③作者由伯牙对“知音”的感慨抒发了 自己对知音的渴求,突出了文章主旨。
辄: 总是,就 穷: 穷尽,这里用为动词 趣: 旨趣 善: 好 听: 听力 逃: 使……逃脱
全突破·归纳探究 句子翻译 1.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2.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3.曲每奏,锺子期辄穷其趣。 4.吾于何逃声哉?
全突破·归纳探究 句子翻译
1.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答案】 伯牙弹奏琴,意念(出现)登高山的情景。(采分点:鼓、志) 2.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答案】 起先弹奏雨水连绵的乐曲,再奏出山岩崩塌的音乐。(采分点:霖雨、造) 3.曲每奏,锺子期辄穷其趣。 【答案】 每次弹奏曲子,锺子期总能悟透其中的旨趣。(采分点:穷、趣) 4.吾于何逃声哉? 【答案】 我如何能使琴声逃脱你的听力呢?(采分点:逃)
鼓: 弹奏 志: 意念 峨峨: 山高耸的样子 洋洋: 水流宽广的样子 所念: 心中想到的 得: 懂得,知道 阴: 山的北面
全突破·归纳探究 字词释义
8.卒逢暴雨 9.乃援琴而鼓之 10.初为霖雨之操
11.更造崩山之音
卒: 乃: 援: 为: 霖雨: 操: 造:
全突破·归纳探究 字词释义
8.卒逢暴雨 9.乃援琴而鼓之 10.初为霖雨之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子》(伯牙善鼓琴)复习资料
一、【内容】(掌握课文重点字词)
伯牙善.(善于)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弹奏)琴,志.(志趣、心意)在高山。
钟子期
曰:“善哉
..(好啊),峨峨
..(高耸的样子)兮.(语气词,相当于“啊”)若泰山!”志在流水,钟
子期曰:“善哉,洋洋
..(心中想到的),钟子期必得.(领会,..(宽广的样子)兮若江河!”伯牙所念
听得出)之.(代词,伯牙的心意)。
伯牙游于.(在)泰山之阴.(山的北面),卒.(通“猝”,突然)
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拿,拿过来)琴而鼓之.(调节音节,无实意)。
初为霖雨
..(连绵大雨)之操.(琴曲名),更.(又)造.(创作)崩山之.(的)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就,总是)穷.(穷尽)其趣.(旨趣,意旨)。
伯牙乃舍.(停止)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到)何逃.(隐藏)声哉?”
二、巩固:【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伯牙弹琴,意念(出现)攀登高山的情景。
钟子期说:“好啊!山高的样子像泰山!”意念(出现)流动地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心中想到的,钟子期一定能领会。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历,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边停下,心里悲伤,于是拿过琴来弹奏。
开始弹奏大雨琴曲,又创作了山崩的音乐。
曲子每次弹奏,钟子期就能点明他的情趣。
伯牙停止弹琴叹息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弹琴时心里所想到的一样。
我到哪里隐藏自己的琴声呢?”
三、文学常识:
《列子》,名列御寇,相传战国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四、通假字:
卒逢暴雨(通“猝”,突然)
五、一词多义
伯牙善.鼓琴(善于、擅长)
⑴善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好)
择其善者而从之(优点,长处)
游于.泰山之阴(介词,在)
⑵于止于.岩下(介词,在)
吾于.何逃声哉(介词,到)
钟子期必得之.(代词,代伯牙的心意)
乃援琴而鼓之.(代词,代琴)
⑶之游于泰山之.阴
初为霖雨之.操(结构助词,“的”)
更造崩山之.音
子之.听夫志(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志.在登高山(志趣,心意)
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志向)
处处志.之(做标记)
寻向所志.(标记)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停止)
舍太丘舍.去(舍弃)
至舍.,四支僵不能动(住所)
屋舍.俨然(房屋)
六、句子翻译: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
(2)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心里悲伤,于是拿过琴来弹奏。
(3)钟子期辄穷其趣。
钟子期就能点明他的情趣。
(4)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弹琴时心里所想到的一样。
七、合作探究
1、“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
⑵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2、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3、文中怎么叙述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的?
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4、体会“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语的含义。
意思是,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能真正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钟子期能真正理解。
情投意合,这才是知音啊!
5、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6、简要说说作者如何表现伯牙高超的琴技的。
作者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表现伯牙的高超琴技。
有直接描写古琴的效
果,又有通过钟子期听琴的感受来突出琴技的高超。
7、概括中心:通过讲述伯牙鼓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的故事,表现朋友之间心灵相通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