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是我校主课题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报告(1)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报告(1)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课题研究报告北京市大成学校徐朝辉李英一、研究背景我校从2002年开展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作为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的市级课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过程优化的研究》的子课题,我们得到了总课题的帮助和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有效的成果。

老师们感觉最深的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营造了学习环境,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了,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了。

利用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老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内涵实质缺乏了解,有的老师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容量,就是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还有的老师一味追求“技术”,做出的课件追求动画效果,求花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与课堂重点难点无关的地方,并没有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校在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校开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探索整合的实质和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实效性,提高教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内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实现情景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运用信息技术 提升学生自主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

运用信息技术 提升学生自主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自主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上传: 雷银生更新时间:2014-1-5 21:29:41“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自主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文/追梦人2006年5月,山西省电教馆在太原举行了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研究——13150工程开题会,按照省馆总课题组部署和要求,我校申报了“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子课题。

我校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校自开展“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课题研究工作以来,紧紧围绕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积极主动地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研究探索新的技术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和方法,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发展方面的研究,并通过师资培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转变的学习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加快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也有不少的经验和教训,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背景由于教育信息技术已经进入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对于一个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学校来说,每一项工作几乎都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具体体现在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教学内容中的渗透,各学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数字化学习的形式和内容,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实施,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组织与利用。

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在信息社会环境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将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遵守教育自身规律进行实践,从而探索其中的内在联系,总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模式,使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收到更好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所以我校选“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这一课题,对丰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育者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入手,探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1.制定学习计划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应该学会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通过提前规划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学习任务,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监督学生按计划执行,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2.开展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编程实验、数据处理等,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和自主学习权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

同时,教师应该及时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4.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学习计划制定、学习目标设定、学习方法选择等。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自我管理意识和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

6.多样化评价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项目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只有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才能使他们在信息时代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报告内容摘要: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及网络环境,发挥网络优势,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为目的,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钻研的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关键字: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环境网络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将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放在突出位置,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自主参与,完成素质教育。

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网络逐渐成为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双向互动、实时交互的学习方式之一。

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课程知识的预习与学习的各个环节,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这也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研究自主学习的意义及其重要性“自主学习”在我国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学习论域研究的新成果,另一方面又对当前我国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自主学习”问题被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确立为重要研究内容,这表明它的重要性及其在理论界的广泛共识。

因此,深化对它的研究,明确其内涵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是十分必要的。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积极、主动、自定计划、自定步调、自我调控,自我选择媒体和资源,自我评价,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

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自主学习是个体终身发展的基础。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呈现几何倍率膨胀,知识更新的频度加快。

对浩如烟海的科技知识和不断提高的职业要求,人们日益感受到学校教育阶段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局限和陈旧,认识到只有通过贯穿整个生命历程的不间断的自主学习,才能适应从事某一工作岗位或转岗、再就业的要求,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完善自身,实现人生价值。

《信息技术环境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包头市昆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赵文雍一、问题的提出21世纪是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新时代,在信息化时代里,知识数量成倍数增长,知识的流动性不断增强,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整个人类生活在不断涌进的“信息”海洋中。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渗透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和改革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在教育领域里引发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地位正在被削弱,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而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以及强大的认知工具,为学习者创造了形象生动的真实空间的模拟,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将会取代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不同的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代人的基础学力。

因此,21世纪是现代教育技术竞争的世纪,更是青少年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竞争的世纪,它呼唤着信息网络环境下新的学习方式构建。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我校申报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于2009年5月被立项为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子课题。

通过此项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建立校园信息网络系统,营造全新的信息化育人环境;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新型教师队伍;寻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经验和管理机制;优化学生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与办学效益大幅度提高。

三、理论依据1.有关概念界定:信息技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分析、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

自主学习: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的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我们把“自主学习”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做到“能学”;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做到“想学”;掌握一定的思考方法和学习策略,做到“会学”;培养学习的意志品质,做到“坚持学”。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一次性学习终身享用的知识学习方式已无法应对社会的变化。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必须“学会学习”,提高自身信息应用能力,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发挥自身创造性和主管能动性,更好地进行自主性的学习的教育实践过程。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以信息能力为核心,将信息技术作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知识的获得主要途径不是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进行知识构建。

人本主义观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的人。

由此可见,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自主学习”的特征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没有自我明确的学习目标,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学。

这种缺乏自觉性的学习是被动的,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相悖的,而自主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选择自己最方便的时间,自由地利用信息技术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知识,这种自主性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能动性: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知识的传授由强调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能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互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和碰撞,这种交流增加了彼此间的经验和情感的分享,让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效果更明显。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要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丰富的资源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

1.提升学生信息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效保障信息能力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先导能力,他们能利用自身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信息的查询、收集和加工,学生信息能力的提升对他们自主学习效率的高低有着重要影响,在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以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利用计算机基础课,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报告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报告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一个心理结构自主构建的过程。

”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只有建立在学生自主构建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新课程理念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实物展台、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搭建自主探索、交流、展示的平台,让课堂进入生机勃勃的境界。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前置学习,有效热身要追求课堂的高效,就要让学生做好前置性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所要学习的课文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带着自信或疑惑进入课堂。

这样,学生就会以主人翁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学习任务,“打有准备之仗”。

前置性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查找和课文相关的资料。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把资料查找好了,在课堂上读给学生听。

这是一种“灌输”。

教师查到的资料不一定准确,也不一定丰富。

现在,我们可以发动学生参与这项课前热身学习活动。

这样,课堂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学生能查阅到的资料类型也很丰富,如文字、图片、影像等。

然后把课文置入丰富的背景资料中。

这样,课文的重点、难点便迎刃而解了。

二、“这里风景别有洞天”——创设情境,激发主动性多媒体的作用是巨大的。

它可以让上下五千年浓缩于屏幕上,也可以让古今中外的事物即刻显示于我们眼前。

这样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理解文本减小了坡度。

例如:学习《鸟》时,展示各种鸟的美景图片,便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眼球。

学习《海燕》时,让学生先观看视频,再欣赏配乐朗读,为课堂学习奠定基调。

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牢牢抓着鼠标,学生只有被动看的份儿。

我们可以打破这一局面。

在网络教室中,学生人手一机,自主点击鼠标,自主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每一个孩子都能用适合自己的速度来学习和理解知识。

这样,他们的自主性会有更大的发挥,收获也更多。

《信息技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
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对学生自主研究能力的培养研究
研究背景
自主研究能力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独立思考、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生的自主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研究旨在探讨信息技术对学生自主研究能力的培养作用。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高中学生。

问卷包括自主研究能力的评估指标和信息技术使用情况的调查问题。

通过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得出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有积极影响。

学生使用信息
技术进行研究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主研究意识和能力。

2. 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程度与其自主研究能力呈正相关。

使
用信息技术较为频繁的学生更具备较高的自主研究能力。

3. 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对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影响显著。

学生
在信息技术的合理引导下,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自主研究能力。

结论
信息技术对学生自主研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和教
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适当的引导和资源,帮助学生发展自
主研究能力。

此外,学生也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参与研究过程,提高自主研究能力。

展望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信息技术在其他教育领域的应用,
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发展。

此外,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教学实践,探索信息技术对学生自主研究能力
培养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验报告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验报告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验报告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进步,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已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而传统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与学生被框在课本和题海之中,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少;在教学策略上,教师没有真正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往往重灌输,轻诱导,学生是被动学习,并没有真正参与教学全过程,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积极研究,探索出一种有效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开放式教学结构,让小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家和学者提出:未来小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的能力和信息能力;教学内容更具开发性,甚至是网络式的电子教材,一切适合的资源均在可选之列;教学策略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熟练运用现代技术自主能动而高效有趣地学习。

未来小学教学更加突出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比传统教学手段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有利于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鉴于现行教学现存的弊病、未来发展的需要和现代教育技术所具有的优越性,我们认为:开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实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理论依据及实验假说1、教师的主导作用: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明确指示:“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师,而不是教学装置。

”因此,不能因为多媒体或网络技术的使用,我们教师就蜕化为仪器的操作员,或是课件的讲解员,成了现代教育手段的附庸,这样的教学必然是失败的,如果说,教师在传统教学中还只是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那么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这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多媒体或网络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应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更加有效、更加充分。

2、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更为理想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种精心创设的环境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

社会实践课题研究报告(通用8篇)

社会实践课题研究报告(通用8篇)

社会实践课题研究报告(通用8篇)社会实践课题研究报告(通用8篇)一段时间的社会实践生活又将谢下帷幕,回顾坚强地走过的这段时间,取得的成绩实则来之不易,就让我们对对这次实践活动做一次总结吧。

可是实践报告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实践课题研究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实践课题研究报告篇1我校在信息技术建设和教育科研上有着一定的基础,尤其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实践研究上取得一定的成效。

自从承担本课题以来,课题组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认真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理论水平;立足课堂、坚持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强化管理、总结经验、扩大研究成果。

学校对该课题研究予以高度重视,把该课题研究作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措施;作为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构筑科研优势的途径;加强了课题组管理,为课题组创造了良好的研究条件,提供必需的研究保障,使该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的目标。

本课题于20xx年6月向济宁市教科室申请立项,并制定了研究方案,20xx年7月举行了开题会并开始研究,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一、课题的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方式,并不断完善教学目标,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互动、交往的教学过程,形成自主、探索、发现的教学方式,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训练学生正确运用数学工具去思维、去创新的习惯,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个人生存需要的人才。

本课题中的“自主创新学习方式”,就是要有创意、要出新,克服原来教学方式的弊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实践的场所;把注入式教学改变为启发式教学,使数学教学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祖国语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人文精神。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继新技术革命以后,又掀起了一场以加速社会信息化为宗旨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浪潮。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信息技术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中。

信息技术不仅为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入,一个新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即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动力。

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了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案例分析以及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信息技术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自主学习能力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育需求。

通过研究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可以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本研究还可以为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角色提供参考,指导教师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高效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
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迅猛,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才能进行自主学习。

在信息
技术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能力。

通过合理的教学
设计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探究和创新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探究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他们进行实际操作和探究,提高
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信息技术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来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进行自主学习。

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多媒体教材和实践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课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实施方案

课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实施方案八门城镇中圈中心小学2012.12课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在面对信息化社会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各级各类学校加大了改革力度,特别是当前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更需要加速培养一批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强,具有创新能力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学生.本课题是在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一项探究性实验。

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学校教学中已越来越普遍。

教师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更好地推进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来看,教育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方式。

而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则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让学生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能够腾出更多时间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已成为必须进行的课题研究。

二理论依据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

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通过现代信息化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才能实现。

2.“学会学习”的学习观。

目前知识不断更新,教师不可能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

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自主探究”教学,无疑是学生拓宽学习的天地,开拓多方视野,掌握终生发展的方法的有效途径。

在教师的巧妙的引导下,通过信息化教学,激活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新课程强调的自主探究教学理念:一是学生自主的探究,二是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

三实验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探索并总结如何改变不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正确引导下能够初步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在学校初步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气息的科研型骨干教师。

3.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研究,增加和提高学校多媒体使用的数量和质量,确保每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

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校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学校信息技术不仅为教学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手段和资源,更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条件。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从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二、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1. 信息技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力工具。

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使其可以更加自主地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2. 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关系学校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需求和参与。

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也可以推动学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改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应用1. 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建设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推荐和定制学习计划。

通过个性化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更灵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在线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使得学生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在线学习资源,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拓宽学习视野,提升学习效果。

通过开发在线学习资源,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和全面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

3. 互动式学习工具的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丰富的学习工具,如多媒体教学软件、在线讨论平台等。

这些互动式学习工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信息技术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一、研究背景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综合实践性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但是仍然以传统的讲演练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教师以灌输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给予学生共同的知识,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阻碍了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潜在能力的发挥,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使得学生十分被动,使原本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课程变得枯燥无味,窒息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只能成为课堂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把关者,只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

教师应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需面面俱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

这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从根本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把学习建立在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上,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强调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不仅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同时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从而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探索新的问题,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教学中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组织丰富多彩的电子作品创作竞赛,制作学生电子作品集,制定作品评价标准,完善评价体系,使学生学会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教师能够创造性地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结题报告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结题报告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结题报告张家口市怀安县左卫中学孙慧兵一、课题的研究背景二、课题的研究目标三、课题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四、课题的研究方法五、课题的研究的步骤六、研究的主要工作七、研究的主要成效八、课题的结题成果九、研究反思十、课题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十一、课题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十二、参考资料:课题的研究背景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因素之一。

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技术能给学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让学生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这将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改变教材的观念和形式,改变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有利于面向全体同学发展个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紧迫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两大技术,成为学校信息化时代转变的两个重要支撑,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教学模式的探讨丰富多样。

在网络环境下构建的教育学习环境,不仅为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实施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主体性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并且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毫无疑问,这是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是教学整体改革的突破口。

它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还促进课程体系及教材的观念与形式的变革,促进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推动21世纪的教育革新。

课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地研究》结题报告材料

课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地研究》结题报告材料

课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实验开展结题报告【摘要】:【关键词】:前言自2012年12月我们小组开始承担区教育学会的教研课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这项工作以来,组内全体成员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井然有序地围绕这一研究课题展开工作。

现已接近尾声,下面我将我课题组两年来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研究背景:当今社会是一个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和飞速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变革的两个制高点。

同样,在教育领域,以这两大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也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们不仅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变革,而且影响着课程体系、教学的观念与形式,影响着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结构,影响着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

当前,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目前,我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和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按计划顺利进行。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研究范围及意义:(一)研究内容根据我校的信息技术建设的具体情况及新课程的贯彻程度,我们确立了以下具体内容作为研究内容:1)当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研究。

2)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能力现状及提高的研究。

(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能力、教学评价等,以及教师的培训)3)信息技术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素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是我校主课题:“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它的子课题之一,子课题组组长由许俊老师担任。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教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封闭性,体现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和教师中心,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以及学生内在需求,教学中常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个性,培养的高分低能的知识型人才,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新世纪需要创新型人才,因此,破除科学教学的封闭性、局限性势在必行。

教师只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实践中创造,构建开放型教学模式,才能让学到自由、自主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以人为本,研究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心理及创造力特征,利用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2、进一步拓展科学学习资源的方式,做到科学学习和生活水乳交融,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带着生活经验走向课堂。

3、探索科学教学活动特征,研究开放型科学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交往学习,合作学习,展示思维过程,发展学生个性及综合素质。

4、促进课内外延伸,培养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
生活教育论。

陶行知说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强调用生活来教育,充实教学内容,利用现实生活经验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合作学习理论。

倡导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同伴之间的多方交往,在合作中进行立体信息交流,愉快地学习。

2、遵循原则:
自主性原则。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情境性原则。

发扬教学民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多种方式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在形象、自由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

个体性原则。

要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克服思维定势,提倡多种方法学习语文,发展学生个性。

基础开发性原则。

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语文学习渠道,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五、课题研究的操作定义
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针对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课堂中教师和教材中心等封闭性特征而提出的。

它提出以人为本以创为本,充分利用教育信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未来生活需要的素质。

主要包括以下特征:
1、教学目标的人本化,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人都参与到课堂,面向整体,着眼学生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针对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发展,点燃孩子渴求知识的火花。

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信息化。

克服唯教材的程式化教学,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沟通,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完善认知结构。

即赋予教材广阔的现实背景,及时将社会信息、学生日常生活信息及网络中的饿信息加工作为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带着生活经验和问题走向课堂,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

3、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告别“一本书、一支粉笔、几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采用以计算机为主的教学媒体,活化教学内容,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活化教学过程,让学生进行人机互动,自主学习,并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4、教学过程的民主化、合作化。

克服单向交往,强调多向互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创新,主要体现在:
加强合作学习、多向互动。

通过多种形式交往交流。

教为“学”服务,围绕“学”进行,加强师生合作、生生互动。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平等充分的信息与人际交流,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真正使课堂成为师生双方愉快的活动,创新的过程。

鼓励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相信学生决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给予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完善、提高。

通过自学仍不理解的,相信学生通过多次读书活动,不断改进并解决问题,提高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摈弃教师统一安排,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和小方法进行阅读,让学生自主挑选,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即时捕捉信息。

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更重要的在课堂上能捕捉和运用思维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真正使课堂中时时处处不断创造,处处有发现。

5、教学评价激励化。

全面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激励学生,力求课内向课外延伸,鼓励学生进一步主动探索、学习。

七、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法。

认真学习《学习论》、《从理解到行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综合性学习》《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标准》以及解读等教育论著和相关报刊杂志,并及时撰写心得体会,上传至校园网和该课题“BLOG”上与大家一同分享与切磋。

同时,研究成员每月进行一次学习心得和成功经验沙龙活动,促使自己理论学习的消化吸收,效果显著。

2、检测法。

通过前后期检测,了解学生在实验前后语文素质、创造能力的实际情况,掌握具有说服力的数据,用以证实实验的结果。

3、比较法。

通过对实验组和普通班的比较,从中归纳出通过实验取得的成绩,从而坚定实验信心。

4、总结法。

进行阶段性的总结,逐步完善修改方案,总结出实验的主要经验。

八、课题研究计划
1、准备启动阶段:资料学习、理论学习、听课、访谈、专家
指导
2、课题实施阶段:
(1)收集整理资料,分析培养自学能力的方案。

(2)理论学习和专家指导。

(3)听课、观摩,研讨活动。

(4)在探索中不断反思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5)做好研究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和原始资料的积累。

3、课题研究总结阶段:
(1)整理研究过程的总结报告、论文、案例。

(2)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