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练习苏教版
苏教版七上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后达标训练一、名句默写1. ,冷露无声湿桂花。
2. ,今夕是何年。
3.转朱阁,,。
4.不应有恨,?5.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用“,”传递望月怀人的惆怅。
6.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二、诗词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回答7~10题。
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7.“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冷清寂寥”“离情别恨”“征途羁旅”“思念家乡”“渴盼团圆”等意。
在这首诗中“月”的意象含义应该是什么?答:8.“举杯邀明月”一句中的“邀”字传神地表达出诗人此时的心境。
说说你从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9.诗人邀请明月、影子为友共饮美酒佳酿,共享美景良辰,但仍无法排解心中愁苦,从哪些字词可见?答:10.“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答:答案解析答案:1.中庭地白树栖鸦 2.不知天上宫阙 3.低绮户照无眠4.何事长向别时圆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意象含义的理解。
结合诗人孤独寂寞、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况作答。
答案:冷清寂寥和品质高洁。
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心境的理解。
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愉,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也体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答案:“邀”字,以物为友,既表现了孤寂之情,也寄寓着品质的高洁。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不解”“徒随”“暂伴”表明了虽以物为友,但物何以为友,以物为友是无奈之举,更写出了作者的孤独。
答案:不解、徒随、暂伴。
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人志向的理解。
结合“月”的意象含义作答,诗人追求光明与纯洁,正是因为厌恶社会的黑暗与污浊。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练习2苏教版
第13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栖.鸦( ) 宫阙.( ) 绮.户( ) 婵.娟( ) 琼.楼玉宇( )2.《十五夜望月》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代诗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_________,他和他的弟弟(即文中的子由)________以及父亲_________并称“三苏”。
《我的思念是圆的》的作者是艾青,原名________,现代诗人,成名作是_____________3.解释加点的词。
(1)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 (2)欢饮达旦.:______________(3)不知天上宫阙.:______________ (4)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__(5)转朱阁,低绮户..长向别时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何事(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____________4.假如开一个中秋赏月晚会,你能从积累的古诗句中找出两句咏月的诗句吗?(本文除外)(1)咏月诗句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咏月诗句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性默写。
(1)《十五夜望月》中间接描写月光皎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委婉地表达自己思乡之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亮,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寄托情思的钟爱之物,李白听到好友王昌龄晚年被贬外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怀,苏轼在八月中秋因不能与弟弟子由相聚,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美好的祝愿送给弟弟及天下离人。
七年级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练习题
七年级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练习题一、基础巩固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中庭地白树栖()鸦不知秋思落谁()家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中庭地白树栖鸦中庭:_____ 地白:_____(2)今夜月明人尽望尽:_____3、默写诗句。
(1)《十五夜望月》中描写中秋月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想象奇特的诗句是:“_____,_____。
”二、诗词理解1、《十五夜望月》(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1)“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中的“玉颗”指的是什么?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2)诗人皮日休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心情?三、对比阅读对比阅读《十五夜望月》和《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回答下列问题。
1、两首诗所描写的中秋之月有何异同?2、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四、拓展延伸1、除了这两首诗,你还知道哪些与中秋、月亮有关的诗词?请写出一首并简要赏析。
2、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通常会赏月、吃月饼等。
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中秋节的感受。
五、综合运用1、假设你是一名导游,在中秋节带领游客参观一个古寺,此时月亮高悬,你会如何向游客介绍这两首诗,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中秋的氛围?2、请以“中秋之月”为主题,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至少引用这三首诗中的一句。
六、能力提升1、发挥想象,将《十五夜望月》改写成一篇 500 字左右的散文。
2、仿照《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写法,写一首描写其他传统节日的诗。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练习-苏教版
1
⑶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泊船瓜洲》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⑹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⑴团圆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赏月、观潮、赏灯、 玩兔儿爷、烧斗香、舞火龙。
⑵嫦娥、玉兔、夜光、素娥、玉轮、玉蟾、桂魄、蟾蜍、婵娟、玉盘、玉钩、广寒宫等等。⑶符合中秋时节、祝福对象以及自己身份,能表达祝福之意即可。
5.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对和平安康合家团聚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⑵示例:拜土地说: 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内知识理解与运用
1.qī què qǐ 胜 琼 婵
2.⑴冷露无声湿桂花 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⑴庭院中⑵)到⑶端、持(⑷玩弄
4.⑴月光从朱红色阁楼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的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无眠之人。⑵月亮对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它老是在人们离别时圆呢?
7.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用"/"标出下列词句的朗读节奏。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⑵这首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十三 中秋咏月诗三首苏教版习题精选十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C、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答案】:
【解析】:
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C、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答案】:
【解析】:
以下四句诗,都是借“月”抒情,但所抒之情又不尽相同,其中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
【答案】:
【解析】:
请根据具体情境,按照要求拟出让人们关闭手机的告示。
发言者台上讲,手机下面响。很好的会场气氛,被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破坏了。(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方法委婉地表达)
【答案】:
【解析】:
《十五夜望月》中用他人对月相思来暗写自己的相思之情的
古诗文默写填空。
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人有悲欢离合,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如何处理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十则》中的“______,______ ”一句。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
【答案】:
【解析】:
概括《水调歌头·中秋》上下阕的内容。
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注释:中庭:庭中,庭院中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赏析:“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
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
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这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
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满人间似的,将无形的“情思”写得有形有声。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像,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1、思想感情:思念久别亲人。
2、感情基调:孤寂凄凉。
3、前两句写景(描写),后两句抒情。
写景作用:写中秋月色,烘托出寂静凄凉的氛围,衬托了诗人孤寂的心境。
4、描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画面。
庭院洒满洁白如雪的月光,树上隐栖着归巢的鸦鹊,清冷的秋露悄悄降下,润湿了馨香四溢的桂花。
5、点题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赏析:诗人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而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明明自己在怀人,偏说“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人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2)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运用拟人的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二)水调歌头苏轼丙辰,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子由:苏轼之弟苏辙。
阙(què):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做成的楼宇。
宇,屋檐,引申为房屋。
胜,能承担,经得起。
何事:为什么。
婵娟:这里指月亮。
赏析: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
上阕写月下饮酒。
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写对月怀人。
由感伤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第13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上)doc初中语文
第13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一上)doc初中语文基础题1.给加粗的字词注音。
〔6分〕〔1〕栖息〔〕〔2〕咽下〔〕〔3〕婵娟〔〕〔4〕宫阙〔〕〔5〕绮户〔〕〔6〕琼楼〔〕2.讲明以下加粗的字。
〔8分〕〔1〕中庭地白树栖鸦〔〕〔2〕不知秋思落谁家〔〕〔3〕把酒咨询青天〔〕〔4〕低绮户〔〕〔5〕乘风归去〔〕〔6〕弄清影〔〕〔7〕何似在人间〔〕〔8〕千里共婵娟〔〕3.翻译句子。
〔6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填空。
〔6分〕〔1〕王建,字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
〔2〕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
〔3〕________,原名蒋海澄,闻名诗人,以«________________»一诗成名。
5.默写。
〔10分〕〔1〕«十五夜望月»全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调歌头»上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指出以下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0分〕〔1〕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小孩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2〕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梆声中才能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
〔〕〔3〕不管山多高、海多宽/天际海角都能看见它/在如此的夜晚/会想起什么?〔〕〔4〕想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5〕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精练苏教版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精练一、填充1.《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朝的(填人名)。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牌名为,作者,字,号,代人。
这首词,把“天”和“月”都人格化了,上阕问,下阕问,归根结底,是问。
表现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3.(填作者)的诗《我的思念是圆的》从时代来看,是一首现代诗。
4.默写。
①不知天上宫阙,。
②我欲乘风归去,,。
③,,。
不应有恨,?④,月有阴晴圆缺,。
⑤中庭地白树栖鸦,。
⑥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5.判断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正误,在括号内用“√”或“×”表示。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6.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蕴含着人生哲理的词句是()A.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我欲乘风归去。
7.注音。
宫阙()绮户()8.解释。
①达旦:②兼:二、阅读(一)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2.结合语段说说词中人在思考什么?3.“不应有恨”,“恨”的意思是什么?“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4.下面咏月的诗句中,哪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①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月亮的美称很多,你能说出几个(至少两个)?6.请就文中的某一艺术特点自拟题目,并解答。
7.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你还能说出宋词中与豪放相并列的另一种风格吗?并举一两个作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第十三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训练])
七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第十三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同步训练])
第十三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同步测控TONG BU CE KONG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树栖鸦()低绮户()宫阙()婵娟()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中庭地白树栖鸦()
(2)欢饮达旦()
(3)把酒问青天()
(4)高处不胜寒()
3 默写。
(1)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
(3)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
(4)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______________
4 用”/”标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 连线题。
请把下面的民俗节日的时间和风俗习惯用横线连起来。
七夕节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正月十五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七月初七赏月吃月饼。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十三 中秋咏月诗三首苏教版习题精选第十八篇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十三中秋咏月诗三首苏教版习题精选第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调理B、水调歌头C、调桌D、风调雨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选择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判断有误的一项( )。
A、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
C、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译字有误一项是( )A、中庭地白树栖鸦庭院中B、不知秋思落谁家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C、把酒问青天端、拿D、何似在人间象什么【答案】:【解析】:第4题【多选题】《我的思念是圆的》中三首咏月诗的相同点是( )A、中秋咏月B、思念亲人C、盼望团聚D、赞美月亮【答案】:【解析】:第5题【多选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序部分交代了( )A、时间B、地点C、背景D、写作目的【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四面湖山归眼底,______。
(湖南岳阳楼对联)【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十五夜望月》作者是______,字______,______朝代人。
【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用“/”划分下列词句的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答案】:第10题【问答题】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②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③ ,望峰息心;经纶世物者,。
(《与朱元思书》)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苏轼《水调歌头》中体现诗人积极人生态度、表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语文:第13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练习5(苏教版七年级上)
七(上)语文第三单元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课内阅读】(一)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冢?1.“冷露无声湿桂花”中“无声”二字妙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词前的小序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句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我的思念是圆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6.诗人为什么给思念赋予一个“圆”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谁能把月饼咽下”中的“咽”字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阅读】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2019年精选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十三 中秋咏月诗三首习题精选第七十八篇
2019年精选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十三中秋咏月诗三首习题精选第七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选择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判断有误的一项( )。
A、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
C、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D、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中加线词语的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归省(xǐnɡ)撺掇(cuān )缥缈弥散B、不惮(dàn )行辈(hánɡ )皎洁赏心悦目C、凫水(fú )潺潺(chán )家眷怠慢D、绮户(yǐ )阖家(hé )迫不急待佞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交管部门首次在长安街上使用交通疏导流动提示牌,以缓解“两会”期间会务交通对社会交通造成的压力。
B、由于一至四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
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据资料记载,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一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八至十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七米。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水调歌头》将叙事、______、______、______融为一体,______结合,富有人生哲理,也呈现出作者胸怀的超脱开阔。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不知天上宫阙宫阙:______②何似在人间? 何似:______③何事长向别时圆? 何事: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苏轼______遥问天上宫阙______何事长______向别时圆?低绮______户chánjuān______起舞弄______人间清影。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4《中咏月诗词三首》同步测练 苏教版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测练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栖.鸦()宫阙.()琼.楼()天涯.()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文。
(1)中庭..地白树栖鸦()(2)石知秋思..落谁家()(3)把酒..问青天()(4)高处不胜..寒()(5)何似..在人间()(6)千里共婵娟..()3.文学常识填空。
(1)《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牌名为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代人“苏门三父子”是指他________其父________和其弟________。
(3)__________的诗《我的思念是圆的》从时代来看,是一首现代诗。
4.“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中“落”换成“在”好不好,为什么?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如何理解?6.中秋之夜,作者望着明月,深深责问自己“谁能把月饼咽下”你能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吗?7.《十五夜望月》一诗中最后一个标点是问号,你认为这儿用问号好不好?为什么?一、同步解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作者凭借自己的想象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境界,他是由什么事物引起想家的,又是怎样一步步展开这种想象的。
9.思念是一种内心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作者却说:“我的思念是圆的”如何理解?10.本课三首诗词都是抒发诗人月夜思人的情怀,你也看过皎洁的明月,并沐浴过银白色的月光,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请说一说吧。
11.月亮曾经蒙一层神秘的面纱,让我们想象出了“琼楼玉宇”的广寒宫,乖巧伶俐的玉兔,幽香缠绵的桂花树及美丽动人的嫦娥等,而今,随着科学的发展,它的神秘面纱早已被揭开,你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试想大家介绍一下。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 中秋咏月诗三首《我的思念是圆的》同步练习 苏教版
第13课《我的思念是圆的》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咽下 B.咽喉 C.狼吞虎咽 D.咽唾液答案:B解析:分析:B项“咽”读yān,其他都读yàn。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三首咏月诗的相同点是( )A.中秋咏月B.思念亲人C.盼望团聚D.赞美月亮答案:ABC解析:分析:除了D项,其余全部是三首咏月诗的相同点。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
3.三首咏月诗词,写于不同的时代,都表达了()之情。
A.相思B.赏月的欣喜之情C.过节的兴奋之情D.对亲人的祝福答案:A解析:分析:三首咏月的诗虽然写于不同年代,但有共同的对中秋夜的相思之情。
故答案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4.三首咏月诗的不同之处( )A.时代不同B.形式不同C.所咏之月不是八月十五D.内容不同答案:ABD解析:分析:三首咏月的诗都是写于八月十五,但是时代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也有所侧重。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的比较鉴赏能力。
5.由“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我们可以联想到()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答案:A解析:分析:诗句的意思是无论相距多远,都能共享一轮圆曰。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6.“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由此句我们可以想到苏轼《水调歌头》里的()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答案:D解析:分析:月圆之夜,亲人确不能团聚,所以可以想到月的阴晴圆缺,人的悲欢离合。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7.“我的思念是圆的”,“圆”指的是()A.团圆、团聚B.圆满C.圆月D.圆圈答案:A解析:分析:“我的思念是圆的”,形象地表达作者渴望亲人团聚之情。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十三 中秋咏月诗三首苏教版习题精选第九篇
按课文原文填空。①,君子好逑。(《关雎》)②伤心秦汉经行处,。(《山坡羊?潼关怀古》)③不应有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④,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⑥《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形容船行之快的诗句是,。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青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诗文最后一句“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答案】:
【解析】:
苏轼,______代杰出的______家,号______。他与父亲______,弟弟______合称为“三苏”。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四面湖山归眼底,______。(湖南岳阳楼对联)
词也要押韵,请把这首词的押韵的字写出来。
【答案】:
【解析】:
请根据具体情境,按照要求拟出让人们关闭手机的告示。
发言者台上讲,手机下面响。很好的会场气氛,被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破坏了。(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方法委婉地表达)
【答案】:
【解析】:
《十五夜望月》中用他人对月相思来暗写自己的相思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测练苏教版398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测练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栖.鸦()宫阙.()琼.楼()天涯.()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文。
(1)中庭..地白树栖鸦()(2)石知秋思..落谁家()(3)把酒..问青天()(4)高处不胜..寒()(5)何似..在人间()(6)千里共婵娟..()3.文学常识填空。
(1)《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牌名为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代人“苏门三父子”是指他________其父________和其弟________。
(3)__________的诗《我的思念是圆的》从时代来看,是一首现代诗。
4.“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中“落”换成“在”好不好,为什么?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如何理解?6.中秋之夜,作者望着明月,深深责问自己“谁能把月饼咽下”你能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吗?7.《十五夜望月》一诗中最后一个标点是问号,你认为这儿用问号好不好?为什么?一、同步解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作者凭借自己的想象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境界,他是由什么事物引起想家的,又是怎样一步步展开这种想象的。
9.思念是一种内心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作者却说:“我的思念是圆的”如何理解?10.本课三首诗词都是抒发诗人月夜思人的情怀,你也看过皎洁的明月,并沐浴过银白色的月光,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请说一说吧。
11.月亮曾经蒙一层神秘的面纱,让我们想象出了“琼楼玉宇”的广寒宫,乖巧伶俐的玉兔,幽香缠绵的桂花树及美丽动人的嫦娥等,而今,随着科学的发展,它的神秘面纱早已被揭开,你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试想大家介绍一下。
2019年精选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十三 中秋咏月诗三首习题精选第九十二篇
2019年精选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十三中秋咏月诗三首习题精选第九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以下“疾”的意思判断有误的是( )A、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急速,猛烈)B、他工作起来废寝忘食,终于积劳成疾。
(疾病)C、他大公无私,疾恶如仇,大家都拥护他。
(嫉妒)D、党中央非常关心灾区人民的疾苦。
(疾苦)【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上阕内容中,表达作者内心矛盾的诗句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C、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下阕作者说自己“无眠”,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A、过节太兴奋了B、过节喝酒喝多了C、思念弟弟D、月光太美了,不想睡【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 )A、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对偶)B、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反问)C、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反问)D、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梆子声中才能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
(排比)【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对《水调歌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首句陡然发问,这是诗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
B、“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这两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
C、“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
——月光的移运,都是“无眠”者眼里看到的,可见“无眠”者久久不能入睡。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此句称得上是水到渠成。
若是能够健康长久地生活着,那么,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够共赏明月而得到些许安慰吧。
这也正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的思念是圆的》中“我的思念是圆的”,“圆”指的是( )A、团圆、团聚B、圆满C、圆月D、圆圈【答案】:【解析】:第7题【多选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序部分交代了( )A、时间B、地点C、背景D、写作目的【答案】:【解析】:第8题【多选题】读诗《十五夜望月》,选出下列属于该诗所写景物的是( )A、地B、树C、鸦D、露【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它的含义是______,在词中,这句词是对______说的,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表达了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练习一、课内知识理解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树栖________鸦宫阙________ 低绮________户不shèng________寒qióng________楼chán________娟2.理解加点词语。
⑴中庭_______⑵欢饮达旦_______ ⑶把酒问青天_______⑷弄清影_______3.默写填空:⑴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一诗,简要回答:⑴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诗歌讲究炼字。
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不同凡响改为“在”字,你看如何?请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简要回答:⑴你觉得诗人把思念说成是圆的好不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诗人在这首诗中除了表达中秋节对亲人的思念之外,你还读出了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用“/”标出下列词句的朗读节奏。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⑵这首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这首词虽有伤感情调,但并不令人感到压抑,词人的豁达胸襟处处可见。
下面摘抄的一些名句,能表现这一特点的是()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本课三首诗词都是抒发诗人月夜思人的情怀。
你也看过皎洁的明月,沐浴过银白色的月光,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说一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训练半个中秋张娟几场小雨过后,酷暑难熬的时节已渐渐被阵阵凉爽的秋风替代了。
早晚渐觉凉意袭人,季节变换,预示着又一个秋天已来临。
天空日渐高朗澄澈,一轮圆圆的月亮张开饱满的笑脸……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在不知不觉中走近了。
仰视日渐丰满的中秋圆月,孩童时的点点思绪袭上心头。
小时候最有盼头的是过年有新衣服,中秋有月饼。
那时的月饼品种单一却很好吃,不知道是经济差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还是别的原因,至今还是怀念能在中秋尝到一两块月饼。
记得小时候买食品需要凭粮票,月饼也不例外。
每年母亲都会拉着我一同去,只有那年的中秋在我的记忆里挥散不去。
那年中秋节下小雨,母亲留我在家等候,独自打伞买月饼去了。
我搬着小板凳坐在屋檐下盼雨停,希望妈妈能早点回来。
可雨停了,月亮已经从云层中露出笑脸,母亲却迟迟不归。
当熟悉的脚步声在山墙头渐渐近了,是妈妈回来了,我冲了出去。
令人疑惑的是母亲两手空空,她拉着我进房子,把我抱在怀里说,“妞妞,妈妈和你说件事情,你不许哭鼻子,今天买月饼的人多,等轮到妈妈,就剩下一块了,你知道娇娇的姥姥嘛,快八十岁了,这几天病重了,她家人都忙着照顾她,没有时间买月饼,我回来的路上看见娇娇哭着问她妈妈要月饼,我就把咱家的月饼给娇娇了。
妞妞,不要难过。
你想想,你上下学都是娇娇的爸爸骑车接送你们,你坐在前面,娇娇坐在后面……”“妈妈,是不是今年没有月饼吃了,我想吃月饼”,委屈的眼泪已经爬上我的脸颊。
母亲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纸包,拨开后是半块月饼,“这是娇娇的妈妈硬是掰了半块给我家的馋猫”,母亲刮着我的鼻子,我破涕而笑。
母亲仅是嘴唇碰了碰月饼,剩下都是我的。
对于小孩子来说,一块月饼就是一个中秋,而那半块月饼,是母亲用慈爱的心为我和娇娇拼凑了一个中秋节。
我吃的半块月饼没有以往的香酥,因为母亲没有吃上月饼。
虽然已过了近二十个中秋节,但我却难以忘怀对已逝岁月的回忆。
然而,童年的那种对月饼的渴望与期盼,却永远深留在我的心中。
选自《石河子广播电视报》2008年9月29日出版926、927期A15版1.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至今还是怀念能在中秋尝到一两块月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时候特别爱吃月饼的“我”,为什么感觉那半块月饼没有以往的香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如何理解“童年的那种对月饼的渴望与期盼,却永远深留在我的心中”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联系全文,说说对“半个中秋”这个题目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对文章主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小时候很喜欢吃月饼,但月饼单一,没有什么好吃的。
只有那年中秋的月饼特别好吃所以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B 因为娇娇的爸爸每天都骑车接送我,妈妈过意不去,就将月饼送给了娇娇。
C 这篇文章通过“半块月饼”的故事,表现了妈妈的慈爱和善良,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D 那个中秋节“我”只吃到半块月饼,很不圆满,所以只能算是半个中秋节。
三、中秋专项训练题1.咏月诗词佳句积累古人写诗填词,常把月亮作为描写对象,描写月华之美,抒发内心感情。
请写出有关描写月亮是诗句。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⑵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⑶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泊船瓜洲》⑷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⑸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⑹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⑺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⑻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⑼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⑽_____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2.中秋月明寄相思⑴中秋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可你还知道它还有哪些别称吗?据你了解,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有哪些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月,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文人们不吝笔墨,送她无数美妙的雅称。
从古代的传说到历代诗词文赋,我们会发现她的身影比比皆是。
请你写出关于月亮的美称与雅号。
(不少于5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中秋佳节,人们在赏月的同时,又会怀念远方的亲朋好友,送上美好的祝福。
请你也给远方的编写两个祝福短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探究中秋节来历中秋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
每当此时,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其说法很多,且又多有趣味。
拜月说:根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
嫦娥说: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嫦娥便返回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
后世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驱除鞑虏说:有人认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
元朝末年,汉人打算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
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
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⑴根据上述内容,概况一下关于中秋节来历的说法中寄托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借助网络媒体和报刊,查找一下关于中秋的来历还有哪些说法?请写出一个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摘记卡《红楼梦》里过中秋翻开古代文人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佳作名著,从中不难窥见那高挂天空的一轮圆月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让我们来一次时空之旅,回到过去,与那些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们一起,共度佳节。
请同学们阅读《红楼梦》中关于中秋赏月的精彩描写,制作一份阅读摘记卡。
提示:主要集中在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七十六回《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等章节中。
阅读摘记卡卡片名称:《红楼梦》里过中秋卡片编号____________ 摘记日期_________书名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中秋节节庆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月诗句摘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彩场面描写摘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悟写中秋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课内知识理解与运用1.qīquèqǐ胜琼婵2.⑴冷露无声湿桂花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3.⑴庭院中⑵)到⑶端、持(⑷玩弄4.⑴月光从朱红色阁楼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的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无眠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