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生物必修3课件:第一章第二节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_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_第1节
溶质微粒数目 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高低
越多
_越__大__
越高
越少
越小
_越__低__
③决定血浆渗透压的物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无要机与盐、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N来a+源和于Cl-
。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答案
(2)酸碱度
7.35~7.4
5 HCO-3 、HPO24-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3持7 ℃在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解析答案
12345
5.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12345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内为环境 ,其中A血代浆表 ,组B代织液
表 淋巴 ,
C代表 。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
;E
。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
活学活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解析答案
一题多变
识图填空:
①单向输入——消化 系统;
②周转媒介—循环 系统;
③单向输出—— 系统(有时呈现“重吸收”双向箭头); 泌尿
④双向交换—
系统。
呼吸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答案
课堂小结内环 境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答案
返回
对点训练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
解析答案
方法链接
组织水肿的成因分析
肾营小养球不肾良炎 →血浆蛋白减少
→血浆渗透压下降
↓
组织水肿
↓
局部组织代谢增强
→组织液溶质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3章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课件(共27张PPT)(完美版课件)
实验三
实验四
生长,不弯曲
生长,向光弯曲
比较实验三和实验四,发现:
胚芽鞘的向光弯曲和尖端接受 单侧光的照射刺激有关。
达尔文的实验结论:
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 会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 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 生长快。使胚芽鞘出现向光弯曲。
詹森的实验(1910年)
詹森的实验说明:
极性运输 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方向
向光侧 单侧光 背光侧
运输
横向运输 横放 近地侧多,远地侧少
方式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尖端
光
(感光,横向运输)
尖端下部 (不感光,极性运输) 从植物形态学上端运 输到形态学下端。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习题:
1.下图示三盆燕麦幼苗。A、C盆中是正常幼苗,B 盆中是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将A、B 分别放在 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将C盆放在不旋转的圆盘 上,三盆均有单侧光照射。几天后,A盆的幼苗 __直__立___生长;B盆的幼苗____不___生长;C盆的幼苗 _弯_向__光__源_生长。
胚芽鞘:单子叶,禾本科植物
胚芽外面透明的锥形套状物, 是胚体的第一片叶,胚芽鞘有 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 点的功能,在种子萌发时,胚 芽鞘首先穿出地面,保护胚芽 出土时不受损伤。
胚芽鞘 (大麦属)
琼脂:是海藻的提取物,通常
先将条状琼脂溶于热水,再让 其冷却,就可以得到琼脂块。
琼脂块不提供其他营养元素以 干扰试验。琼脂块具有凝固性、 稳定性,可以在试验中吸收、 传递化学物质。
3.1 植物的激素调节
生长素的发现
向着窗外生长的植物 葵花朵朵向阳开
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PPT
反射弧结构只有保持完整才能完成反射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神经元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髓鞘
模式图
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一定刺激
----++++---- ++++++++++++ ++++----++++ ------------ ----++++---- ++++----++++ ------------ ----++++---- ++++----++++ ++++++++++++ ++++----++++ ----++++----
性 卵巢 腺 睾丸 肾上腺
胰腺 胸腺
血糖平衡的调节
B细胞
胰岛素 作 用
升血糖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作用
降血糖
食物中 的糖类 消化,吸收 肝糖原 脂肪等 非糖物质
氧化分解
血糖
合成
CO2+H2O +能量
分解
0.8~1.2 g/L
肝糖原 肌糖原
脂肪、某些 氨基酸等
转化
转变
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正常情况下)
必修3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内液 占2/3
体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
内环境
细胞外液
占1/3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 淋 巴 血 浆 组织处的 毛细血管
3.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特性:
血浆:90%以上是水,是蛋白质, 10%是糖类,
无机盐类,代谢产物等
组织液、淋巴:成分与血浆相近,但组织
• 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 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 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具破坏性;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神经元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髓鞘
模式图
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一定刺激
----++++---- ++++++++++++ ++++----++++ ------------ ----++++---- ++++----++++ ------------ ----++++---- ++++----++++ ++++++++++++ ++++----++++ ----++++----
性 卵巢 腺 睾丸 肾上腺
胰腺 胸腺
血糖平衡的调节
B细胞
胰岛素 作 用
升血糖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作用
降血糖
食物中 的糖类 消化,吸收 肝糖原 脂肪等 非糖物质
氧化分解
血糖
合成
CO2+H2O +能量
分解
0.8~1.2 g/L
肝糖原 肌糖原
脂肪、某些 氨基酸等
转化
转变
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正常情况下)
必修3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内液 占2/3
体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
内环境
细胞外液
占1/3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 淋 巴 血 浆 组织处的 毛细血管
3.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特性:
血浆:90%以上是水,是蛋白质, 10%是糖类,
无机盐类,代谢产物等
组织液、淋巴:成分与血浆相近,但组织
• 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 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 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具破坏性;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资料6: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
质如乳酸,人的食物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 如碳酸钠。这些酸性的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就会 使血液的pH发生变化,实际上正常人血液中的pH 变化范围很小,这是为什么?
▪ 解释:血液中有很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 物质——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
▪ H2CO3 和 HCO3▪ H2PO3- 和 HPO32-
缓冲物质:
H2CO3/NaHCO
3
剧烈运动时:
NaH2PO4/Na2HPO4
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H2O+CO2 由肺将CO2排出 碳酸钠进入血液:
Na2CO3 + H2CO3 NaHCO3 由肾脏排出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 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项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肌酐
尿素氮 血清葡萄糖
甘油三脂 总胆固醇
ALT CRE BUN GLU TG TCH
测定值 单位
17 IU/L 1.9 mg/dl 14.6 mg/dl 223 mg/dl 217 mg/dl 179 mg/dl
参考范围
0~45 0.5~1.5
6~23 60~110 50~200 150~220
资料4:血清葡萄糖是血液中血糖浓度的 一项指标,对于诊断以及指导治疗糖尿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因) 2、问题探讨:血液生化六项化验单分析
病具有重要意义。 〔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细胞代谢紊乱甚至导致疾病发生 资料5: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是衡量血液中血脂水平的一项指标。 注:人体各部位的体温可能不同,应选择相同部位(如腋窝)进行测量,并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特点: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
质如乳酸,人的食物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 如碳酸钠。这些酸性的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就会 使血液的pH发生变化,实际上正常人血液中的pH 变化范围很小,这是为什么?
▪ 解释:血液中有很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 物质——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
▪ H2CO3 和 HCO3▪ H2PO3- 和 HPO32-
缓冲物质:
H2CO3/NaHCO
3
剧烈运动时:
NaH2PO4/Na2HPO4
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H2O+CO2 由肺将CO2排出 碳酸钠进入血液:
Na2CO3 + H2CO3 NaHCO3 由肾脏排出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 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项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肌酐
尿素氮 血清葡萄糖
甘油三脂 总胆固醇
ALT CRE BUN GLU TG TCH
测定值 单位
17 IU/L 1.9 mg/dl 14.6 mg/dl 223 mg/dl 217 mg/dl 179 mg/dl
参考范围
0~45 0.5~1.5
6~23 60~110 50~200 150~220
资料4:血清葡萄糖是血液中血糖浓度的 一项指标,对于诊断以及指导治疗糖尿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因) 2、问题探讨:血液生化六项化验单分析
病具有重要意义。 〔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细胞代谢紊乱甚至导致疾病发生 资料5: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是衡量血液中血脂水平的一项指标。 注:人体各部位的体温可能不同,应选择相同部位(如腋窝)进行测量,并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特点: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课件(共49张PPT)
上节回顾
1.为什么生物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2.一棵桑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3.下列不属于生命系统的是( A.池塘中的一只青蛙
B
)
B.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
真核生物
定义: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 生物
类型:除原核生物外,所有的动、植 物以及真菌
真菌类有哪些呢?
酵母菌
霉菌
蘑菇
木耳
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 蘑菇、木耳等
原核细胞
1、不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其余的 均没有 3、细胞核没中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
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胞具有多样性
细胞形态多样,结构多样,功能也多样。
2.细胞具有统一性
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 胞核。因此,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大肠杆菌与酵母菌是微生物。 肌肉草 衣细履 藻胞属虫于和原变生形神生虫经物是细界动胞,物除。了一噬种中衣性藻粒没白有细叶胞 绿体外,其他的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拟核
核孔 核膜 核仁 染色质
真核细胞细胞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可分为:
真核细胞
有成形细胞核:动、植物细胞
原核细胞
无成形细胞核:细菌、蓝藻
真核细胞
1、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细胞质中有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等细 胞器 3、细胞核中有染色体(DNA+蛋白质)
1.为什么生物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 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2.一棵桑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3.下列不属于生命系统的是( A.池塘中的一只青蛙
B
)
B.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
真核生物
定义: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 生物
类型:除原核生物外,所有的动、植 物以及真菌
真菌类有哪些呢?
酵母菌
霉菌
蘑菇
木耳
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 蘑菇、木耳等
原核细胞
1、不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其余的 均没有 3、细胞核没中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
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细胞具有多样性
细胞形态多样,结构多样,功能也多样。
2.细胞具有统一性
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 胞核。因此,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大肠杆菌与酵母菌是微生物。 肌肉草 衣细履 藻胞属虫于和原变生形神生虫经物是细界动胞,物除。了一噬种中衣性藻粒没白有细叶胞 绿体外,其他的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拟核
核孔 核膜 核仁 染色质
真核细胞细胞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可分为:
真核细胞
有成形细胞核:动、植物细胞
原核细胞
无成形细胞核:细菌、蓝藻
真核细胞
1、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细胞质中有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等细 胞器 3、细胞核中有染色体(DNA+蛋白质)
生物高中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课件3
作业
单细胞生物- 草履虫
back
体液
体 液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细 胞 内 液
细 胞 外 液
注意: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1.为专有名词。 2.仅对动物和人体的细胞而言。 3.与“细胞液”区分 细胞液--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
back
血 液 循 环 系 统
作用: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血浆pH的调节:
解决碱性物质
解决酸性物质
缓冲物质: 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H 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会产生许多酸性 弱酸/相应强碱盐 物质如乳酸,碳酸,人的食物中往往含有 剧烈运动时: 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这些酸性的、 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 碱性的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发 生变化,实际上正常人血液中的pH变化范 排出 H2O+CO2 由肺将CO2 围很小,这是为什么? 碳酸钠进入血液: NaCO3 + H2CO3 NaHCO3 由肾脏排出
分相同。
back
内环境概念的内涵
1.
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界环境 提出,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人的细胞内液提出的。 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有这三种。 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 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 的组成。
D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淋巴
第二关:
1、人和动物的新陈代谢的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
A 消化道内 B 血液 C 细胞内 D 肾脏内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课件(共35张PPT)
细胞核 细胞质
2、功能:支持和保护。 3、结构特点:全透性。 4、无生物活性
4Leabharlann 细胞:含有细胞核、 细胞质等复杂结构, 比气泡颜色暗淡。
气泡:里面只有空气, 比较光亮,边缘的颜色 较深。
光镜下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
哪些是动物细胞,哪些是气泡?
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膜吗?
5
• 实际上,在用电镜观察到细胞之前,科学家便已经确 定了细胞膜的存在。其方法为:
( B)
A. C、H、O、N B. C、H、O、N、P
C. C、H、O、P D. C、H、O、Mg、Fe
将红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9%的食盐溶液中制成装
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红细胞的状态变化
是( C)
A.不能判断
B. 细胞膜涨破
C.细胞皱缩
D. 正常状态
3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C)
胚乳
胚
胚的中线
切面的结构
21
家庭迷你实验
实验步骤
将2组玉米粒用刀沿胚
切:的中线纵向切开,放回
原烧杯
泡:用稀释20倍的红墨水分别浸
泡2分钟(以没过种子为宜)
洗:倒去红墨水,用水冲洗数
次,直到冲洗液无色为止
看:观察切面的颜色
胚的中线
胚乳 胚 切面的结构
(示右半)22
家庭迷你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前
未煮过的 B组
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 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 不能逸出细胞。
伊红为什么不会逸出细胞?
细胞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有自己的 边界。这就是细胞膜。
6
• 每个活细胞都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的生命王国,在 我们要深入探寻这个生命王国的运行机密之前, 就必须跨越它的边界---细胞膜,这层神秘的屏障 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高二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新人教ppt
淋巴
细 胞 内 液
小结: 人体内的体液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消化道 D液体
A液体 B液体 C液体
血浆、组织液、 (1)A、B、C和D 液体分别为________ 细胞内液、淋巴 (2)A和B 液体的交换通过组织中的 毛细血管 结 构完成。 (3)B和C之间的水分交换方式是渗透(自由扩散) 。 (4)A液体中的水分排放到外界去主通要 过 肾、皮肤、肺 和消化道四种结构完成。
H2CO3——→H2O+CO2
呼吸运动排出
2、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 + HCO3
-——→2NaHCO
肾脏排出
3
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 液共同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 动的结果。
四. 内环境作用: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的媒介
图1-3
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4)体液各部分之间既是彼此隔开又是相互联系
水分,一切能透过细胞膜的物质
细胞内液
水分,一切能透过 毛细淋巴管的物质
组织液
水分,一切 能透过毛细 血管的物质
淋巴
锁骨下静脉
血浆
2.内环境: 1) 概念: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 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 组成: 包括: 血浆—血细胞内环境 组织液—大多数细胞内环
探究实验 血液中含有钙,它与血液凝固有关,如果设法除去血液中的钙, 可阻止血液凝固。(柠檬酸钠能去除血液中的钙)。请你协助 设计一份探究计划,证明这一结论。 钙对血液凝固有没有影响 (1)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 钙对血液凝固有影响 (2)做出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器具:试管架、试管2支、标签2张、新鲜动物血液、柠 檬酸钠溶液、生理盐水 (4)实验步骤: ①先用标签“甲”和“乙”对两支试管进行编号。 加等量生理盐水 ②在“甲”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 “乙”试管中_______. ③取新鲜动物血液10mL,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mL并轻轻震 荡,然后将试管静置于试管架上。 不凝固 ④15分钟后,可见“甲”试管中的血液_______,“乙”试管 中的血液_______。 凝固 钙与血液凝固有关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3章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课件(共18张PPT)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不同胚芽鞘切面
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2.胚芽鞘向光弯曲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胚芽鞘是什么
胚芽鞘
单子叶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 物,是植物的第一片叶子,可 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 锥。对光照敏感。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实验材料:胚芽鞘
尖端 尖端下面一段
1、达尔文的实验过程 (1)胚芽鞘尖端对下端的弯曲生长有什么意义呢?
结论:
图1
弯向光源 生长
图2
不生长, 不弯曲
胚芽鞘尖端 可能产生某 种影响,促 进胚芽鞘下 端弯曲生长。
4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4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9. 成功的时候,都说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峄 50.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 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51.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52.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 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53.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舟都需要自己掌舵,自己掌控。懂得,是跌倒了依然会选择站起,失败了依然会选择重来,受伤了依然会选择坚强;懂得,是在黑暗中依然不迷失方向,在生死关头依然不乱了 方寸,在灾难包围中依然会微笑前行。54.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 55.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56.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 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57.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58.只有 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有能够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59.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 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于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多久坚持。60.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 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片天。61.人生中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62.人这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几件事,所以想做
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2.胚芽鞘向光弯曲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胚芽鞘是什么
胚芽鞘
单子叶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 物,是植物的第一片叶子,可 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 锥。对光照敏感。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实验材料:胚芽鞘
尖端 尖端下面一段
1、达尔文的实验过程 (1)胚芽鞘尖端对下端的弯曲生长有什么意义呢?
结论:
图1
弯向光源 生长
图2
不生长, 不弯曲
胚芽鞘尖端 可能产生某 种影响,促 进胚芽鞘下 端弯曲生长。
4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4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9. 成功的时候,都说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峄 50.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 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51.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52.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 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53.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舟都需要自己掌舵,自己掌控。懂得,是跌倒了依然会选择站起,失败了依然会选择重来,受伤了依然会选择坚强;懂得,是在黑暗中依然不迷失方向,在生死关头依然不乱了 方寸,在灾难包围中依然会微笑前行。54.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 55.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56.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 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57.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58.只有 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有能够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59.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 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于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多久坚持。60.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 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片天。61.人生中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62.人这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几件事,所以想做
生物学选择性必修3课件:2-3 第1课时 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DNA 总量
胞体积
DNA 总量 总量 种类
减小
增多
不变 减少 增多
所含 能量 减少
[典例] (2020·泰安一中月考)如图为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过
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Ⅰ时期为原肠胚,该时期的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过程 a 和 b 比卵裂期胚胎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 C.胚胎移植选择处于Ⅰ或Ⅱ时期的胚胎最易成功 D.细胞分化从Ⅱ时期开始贯穿于动物的整个生命历程
育等过程。
3.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在卵细胞膜与透
2. 简 述 受 精 和 早 期 胚 明带的间隙能观察到两个极体,受精作用完
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成的标志是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合子。
4.胚胎早期发育的过程:受精卵→卵裂期→桑
葚胚→囊胚→原肠胚。
新教材自主预习
[理清主干知识] 一、胚胎工程的概念 1.操作对象: 生殖细胞 、受精卵或 早期胚胎 细胞。 2.技术手段: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和胚胎分割等。 3.实质: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 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 行的模拟操作。
第 3 节 胚胎工程
第 1 课时 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学 有 目 标 —— 新 课 程 标准必明
记在平时——核心语句必背
1.受精的过程:精子穿越透明带→进入卵细胞
膜→雌、雄原核形成→雌、雄原核融合。
1. 说 明 胚 胎 的 形 成 经 2.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透明带反应和卵
过 了 受 精 及 早 期 发 细胞膜反应。
提示:马应选择囊胚阶段的胚胎。牛在自然情况下,胚胎虽然最早 可在 8~16 细胞阶段进入子宫,但为了提高移植后胚胎的发育率和妊娠 率,在实践中通常用发育到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移植。
人教版生物必修3课件:第一章 第1节
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解析:选B。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易错警示
内环境成分辨析 例1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 是( )
+
A.O2、CO2、血红蛋白、H B.H2O2 酶、抗体、激素、H2O + C.纤维蛋白原、Ca2 、泪液 D.Na 、HPO2 、葡萄糖、氨基酸 4
(2)明确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 即:
(3)理解存在内环境中的成分,如激素、抗
体等;只存在细胞中的成分,如血红蛋白等。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实现与外界环境的物质
交换,而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
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组织细胞既依赖于 内环境,又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具 体物质交换过程如下图所示: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关键点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正确理解体液和内环境的关系。
②要明确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的途径。
③知道单细胞生物不存在内环境。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解析】
代谢废物的排出通过泌尿系统、
呼吸系统和皮肤等途径完成,泌尿系统只是 主要的途径,所以B错;内环境由细胞外液 组成,而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 以C错;单细胞生物的细胞直接与外界进行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互动探究
(1)①、②、③三处的O2浓度高低顺序应怎 样排列? (2)举例说明图中①处含有哪些物质(不少于 3种)?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解析:选B。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易错警示
内环境成分辨析 例1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 是( )
+
A.O2、CO2、血红蛋白、H B.H2O2 酶、抗体、激素、H2O + C.纤维蛋白原、Ca2 、泪液 D.Na 、HPO2 、葡萄糖、氨基酸 4
(2)明确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 即:
(3)理解存在内环境中的成分,如激素、抗
体等;只存在细胞中的成分,如血红蛋白等。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实现与外界环境的物质
交换,而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
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组织细胞既依赖于 内环境,又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具 体物质交换过程如下图所示: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关键点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正确理解体液和内环境的关系。
②要明确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的途径。
③知道单细胞生物不存在内环境。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解析】
代谢废物的排出通过泌尿系统、
呼吸系统和皮肤等途径完成,泌尿系统只是 主要的途径,所以B错;内环境由细胞外液 组成,而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 以C错;单细胞生物的细胞直接与外界进行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互动探究
(1)①、②、③三处的O2浓度高低顺序应怎 样排列? (2)举例说明图中①处含有哪些物质(不少于 3种)?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第2节课件
2、水稻根细胞中,含有少量DNA,并与能量转换有密
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A 叶绿体和线粒体
B 线粒体
C 叶绿体
D 核糖体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一个
实验
❖ 科学家用3H 标记亮氨酸 供给豚鼠的 胰腺细胞以 合成蛋白质。
❖ 3分钟后标记 的氨基酸出现 在附有核糖体 的内质网中。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一个实 验
细胞骨架: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
维持细胞形态,保持 细胞内部结构有序 性.与细胞运动、分 裂、分化及物质的 运输、能量转换、 信息传递等生命活 动密切相关。
课堂反馈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 A 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相同 B 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不同 C 功能相同,所含有机化合物不同 D 功能不同,所含有机化合物相同
一、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
线粒体
叶绿体
植 细胞壁
内质网
物 细
细胞膜 细胞器 高尔基体 核糖体
胞 细胞质
液泡
结 构
溶酶体 细胞核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动 物
细胞膜
内质网
细胞器 高尔基体
细
核糖体
胞 细胞质
中心体
结
溶酶体
构
细胞质基质
细胞核
1细胞膜 2细胞壁 3细胞质 4叶绿体 5高尔基体 11线粒体 12,15内质网 13核糖体
功能:与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有关,形成 纺锤体。
分布:动物细胞内和低等的植物细胞中。
8个细胞器的归类:
1、依据膜结构进行划分细胞器
无膜结构: 核糖体、中心体
单层膜结构: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
双层膜结构:线粒体、叶绿体 其他具膜结构: 细胞膜(单层)、核膜(双层)
生物高中必修3第一章第二节课件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问题探讨
1. 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 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 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 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 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 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2. (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 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 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2)不同个体存 在一定差异。
稳态的事实 内环境的 理化性质 血浆的PH:7.35~7.45 体温:37OC 渗透压:血浆37OC渗透压770kPa左右
“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结果汇报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 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
总结: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 处于动态平衡中。
化环境,保证细胞的各种酶促 反应和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进行, 同时内环境也可为细胞提供营 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
谢终产物。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 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血液中钙含量降低——影响骨组织钙化
成年人——骨软化病 儿童——佝偻病
血钙过高——肌无力症
下列疾病中不是由人体内环境中某些成 分发生了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A 骨软化病 B 骨化不全的佝偻病 C 白化病 D 肌无力
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理
问题探讨
3.(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 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 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 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 并症等。 (3)甘油三酯超标,可引起高血脂症, 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问题探讨
1. 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 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 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 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 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 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2. (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 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 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2)不同个体存 在一定差异。
稳态的事实 内环境的 理化性质 血浆的PH:7.35~7.45 体温:37OC 渗透压:血浆37OC渗透压770kPa左右
“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结果汇报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 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
总结: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 处于动态平衡中。
化环境,保证细胞的各种酶促 反应和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进行, 同时内环境也可为细胞提供营 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
谢终产物。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 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血液中钙含量降低——影响骨组织钙化
成年人——骨软化病 儿童——佝偻病
血钙过高——肌无力症
下列疾病中不是由人体内环境中某些成 分发生了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A 骨软化病 B 骨化不全的佝偻病 C 白化病 D 肌无力
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理
问题探讨
3.(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 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 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 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 并症等。 (3)甘油三酯超标,可引起高血脂症, 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件
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激素等化学物质来调节动物和人体的 生命活动,如甲状腺激素对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免疫调节的主要内容
免疫调节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和维持自身健康的重要机 制,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包括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的概念和种类
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高效的有机分子,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 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 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对于 生物的繁殖、觅食和避难等行为具 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面对外界干扰时能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
生态系统稳定性分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种类型。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保持其原状 的能力,而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
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是非专一性、高效性和微量性,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植物激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如生长素与赤霉素的拮抗作用、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的协同 作用等,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04 生态学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定义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统一整体。
遗传的基本规律
总结词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 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即分离定
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分离定律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 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 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两 个子细胞中。
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激素等化学物质来调节动物和人体的 生命活动,如甲状腺激素对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免疫调节的主要内容
免疫调节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和维持自身健康的重要机 制,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包括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的概念和种类
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高效的有机分子,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 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 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对于 生物的繁殖、觅食和避难等行为具 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面对外界干扰时能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
生态系统稳定性分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种类型。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保持其原状 的能力,而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
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是非专一性、高效性和微量性,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植物激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如生长素与赤霉素的拮抗作用、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的协同 作用等,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04 生态学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定义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统一整体。
遗传的基本规律
总结词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 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即分离定
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分离定律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 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 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两 个子细胞中。
生物苏教版必修3课件:第一章第二节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共31张PPT)
3.设计实验 (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假设。 (2)实验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控制变量。变量是指 实验中可以变化的因子,其中人为改变的因子称 为调节变量,随着调节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因子称 为应变量。应变量是为了得到实验数据而需要观 察或测量的指标。 设置对照实验,即除单因子变量外,其他因素保 持不变的实验组合。 (3)必要时,设置平行重复的实验。 (4)确定实验步骤要完整、有序、可操作。
跟踪训练 (2011年陕西渭南高二检测)下面是最 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弗莱明先生所进行的 探索过程。 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 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的细菌没有生长。为什么 出现这种现象? 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C.青霉菌可能产生了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由青霉菌产生而不是培养液 和培养基产生的,则应进一步设计________实验, 其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结 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能充分证明 青霉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解析:探究的第一步观察现象提出具有研究性的问 题是进行科学。对于所作的假设正确性的检验,需 通过实验来完成,通过安排对照实验加强实验的可 靠性。 答案:(1)D (2)对照 把没有放青霉菌的培养液加 入培养基中,观察对细菌的影响 细菌正常生长
发现病毒的过程是从研究烟草花叶病的过程中发 现的,其实验步骤有如下各步组成,顺序正确的 是( )
①假设病原体是某种细菌 ②假设病原体是由某种细菌释放的毒素引起的 ③假设病原体是比细菌还要小的生物,可以通过 过滤性的细孔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 第3章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误。
【互动探究】若要研究细胞膜的成分,图中哪种细胞适于作为
提取细胞膜的材料? 提示:人红细胞。
命题角度2
细胞膜的制备实验
【典例训练2】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制备及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家鸡的红细胞是最佳的实验材料
B.若选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应先用镊子去除细胞壁 C.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离心法获取 D.可以用高倍显微镜直接观察
滴清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 纸吸引(引流法)
观察: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结果: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获得 细胞膜
(3)几种液体的作用:
①生理盐水使红细胞维持原有形态 ②蒸馏水:使红细胞吸水涨破。滴加时速度要缓慢,且边滴边用 吸水纸吸引。
2.细胞膜的成分
泥中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废物,而莲藕不需要的物
质却不会轻易进入莲藕细胞。莲藕“出淤泥而不染”的事例说
明细胞膜具有什么功能?
提示: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其作用于靶细胞,能促进靶细 胞摄取葡萄糖,并促使葡萄糖氧化分解和转化,从而降低血糖含 量。这体现了细胞膜间信息交流的哪种方式? 提示: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解析】选C。选项A,家鸡不属于哺乳动物,它的红细胞中含有 细胞核和细胞器;选项B,植物细胞较小,不能用镊子去除细胞壁; 选项C,红细胞吸水后涨破,但要经过离心使细胞膜与其他成分 分离开来;选项D,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 ,然后 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二、细胞膜的功能 1.细胞膜的功能图解
细胞内无细胞核和众多的
细胞器 避免了细胞膜与核膜、细 胞器膜分离所带来的麻烦, 经过离心即可获得纯净的
【互动探究】若要研究细胞膜的成分,图中哪种细胞适于作为
提取细胞膜的材料? 提示:人红细胞。
命题角度2
细胞膜的制备实验
【典例训练2】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制备及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家鸡的红细胞是最佳的实验材料
B.若选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应先用镊子去除细胞壁 C.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离心法获取 D.可以用高倍显微镜直接观察
滴清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 纸吸引(引流法)
观察: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结果: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获得 细胞膜
(3)几种液体的作用:
①生理盐水使红细胞维持原有形态 ②蒸馏水:使红细胞吸水涨破。滴加时速度要缓慢,且边滴边用 吸水纸吸引。
2.细胞膜的成分
泥中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废物,而莲藕不需要的物
质却不会轻易进入莲藕细胞。莲藕“出淤泥而不染”的事例说
明细胞膜具有什么功能?
提示: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其作用于靶细胞,能促进靶细 胞摄取葡萄糖,并促使葡萄糖氧化分解和转化,从而降低血糖含 量。这体现了细胞膜间信息交流的哪种方式? 提示: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解析】选C。选项A,家鸡不属于哺乳动物,它的红细胞中含有 细胞核和细胞器;选项B,植物细胞较小,不能用镊子去除细胞壁; 选项C,红细胞吸水后涨破,但要经过离心使细胞膜与其他成分 分离开来;选项D,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 ,然后 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二、细胞膜的功能 1.细胞膜的功能图解
细胞内无细胞核和众多的
细胞器 避免了细胞膜与核膜、细 胞器膜分离所带来的麻烦, 经过离心即可获得纯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尝试解答】 C 【解析】 这是一道实验设计题,考查能否用科 学的实验思想方法对生物学事实进行简单的验证 和分析的能力。实验中得到目的细菌后需要进一 步验证,要培养该细菌,注入实验动物中看能否 产生同样的疾病,获得同样的细菌。
实验探究创新
实验设计中变量的控制 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张华同学设计 了一个实验。在①和②两个花盆中种了大豆,并 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见下表)。王明同学 看了设计后提出了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 花盆 阳光 温度 水 ① 向阳处 20 ℃ 充足 20 ℃ 不充足 ② 暗室
A. 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 B.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0 ℃ C.两个花盆都应保持充足的水分 D.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中 【解析】 选C。在实验设计中,实验组和对照 组的处理,应按照“单一变量原则”,只能有一 项条件不同于其他条件。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 影响,阳光是变量,应控制两个花盆都保证充足 的水分,并且温度保持适宜、一致。
一、科学家不断研究:征服致病病毒路漫漫 1.伊凡诺夫斯基的烟草实验 伊凡诺夫斯基在发现病毒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是 细菌还小的生物 “世界上是不是存在一类比_________________”; 细菌 作出的假设是“该病也可能是由_______引起的”; 浆液 设计实验的变量是“对患病烟草叶片______是否 控制变量 过滤”;设计对照实验的关键是____________, 即分别用过滤后的滤液和未过滤的叶片浆液去侵 染健康的烟草植株,同时注意除变量外的其余因 保持不变 子都应始终____________。
第二轮探索:实验创新→换一种实验方法获取 证据(用一种非常精密的过滤器过滤患病烟草 叶片的浆液,然后再去侵染烟草)→实施实验 (烟草仍患病)。 第三轮探索:提出新问题(世界上是不是存在 一类比细菌还小的生物呢?)→通过探索发现 了比细菌还小的、能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 (滤过性病毒)。
例1
(2011年新疆昌吉高二检测)伊凡诺夫斯基
究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导引 席卷全球的可怕的瘟疫——甲流感的病原体 H1N1是一种病毒,其危害程度比上一世纪初 的大流感爆发要小的多。病毒是如何被人类发 现和征服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二节
实验探究创新
知能过关演练
基础自主梳理
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1.提出问题 科学研究是从提出一个科学探究的问题开始的。 科学探究的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证据而回答的 问题。 2.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是对问题作出的尝试 性解释;假设必须以已有的知识、既往的经验或 证据为依据;假设的真实性能够被检验;假设通 常采用“如果……那么……”的句式陈述。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C.青霉菌可能产生了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由青霉菌产生而不是培养液 和培养基产生的,则应进一步设计________实验, 其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结 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能充分证明 青霉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解析:探究的第一步观察现象提出具有研究性的问 题是进行科学。对于所作的假设正确性的检验,需 通过实验来完成,通过安排对照实验加强实验的可 靠性。 答案:(1)D (2)对照 把没有放青霉菌的培养液加 入培养基中,观察对细菌的影响 细菌正常生长
(5)实验准备是实验的起始步骤;控制变量的方法 步骤是主要方面;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是终结。 4.实施实验 实施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阶段之一。按照设计 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细致而客观地收集实验 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和测量到的数据。有时需要 重复实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分析证据 搜集足够的实验数据是科学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
【尝试解答】
B
【解析】
①、②、 ③是三个假设,其中伊凡
诺夫斯基在考察患病烟草地后,首先作出的假
设是①,接着④进行观察,没有发现病原菌,
说明①假设是错误的,重新作假设②,做实验 并没有得到验证(即⑤),再作③假设,从而得出 结论⑥。
跟踪训练 为证明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而非 细菌引起的,伊凡诺夫斯基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 ( ) A.使用显微镜观察 B.磨碎叶片,提取浆液 C.使用精密的过滤器 D.设计了对照实验 解析:选C。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而非细菌 引起的,伊凡诺夫斯基使用精密的过滤器过滤患 病烟草叶片浆液,能够滤过比细菌小的物质。
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收集证据
作出假设
观察
验证假设
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 实施实验
是否支持假设 表格 曲线图
重复实验Βιβλιοθήκη 心要点突破病毒的发现 1.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伊凡诺夫斯基的发现:能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病原 体是一种滤过性病毒,简称病毒。 其发现过程如下:
2.伊凡诺夫斯基在“烟草的怪病”研究中是如 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变量和对照 实验的 第一轮探索:1892年,俄国发生烟草花叶病, 提出问题(病因是什么?)→作出假设(猜想病原 体一定是某种细菌)→设计实验(把患病烟草叶片 磨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寻找细菌)→实施实 验(显微镜下观察)→分析证据(没有找到细菌, 没有获取到证据)。
(1)数据是实验观察和测量结果的统称。 (2)测量必须依照国际标准计量单位。 (3)描述和绘图是搜集数据的主要方法。 (4)数据记录在事先准备的表格中。 6.得出结论 (1)结论就是对实验研究所得的总结。 (2)进行交流评价,就是与他人交换看法、分享 信息的过程。
罗伯特· 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 是一名内科医生,我们今天的许多培养、染色、 灭菌和处理细菌的技术都是他设计的。他第一 次应用动物胶作为固体培养基,从而使分离和 培养纯种细菌成为可能。1881年,他第一个发 现了人类结核杆菌。科赫采用一定的步骤来鉴 定细菌,这个程序是用来证明一种疾病是由特 定的细菌引起的,叫科赫原理。其步骤包括: ①注入细菌以产生同原来一样的疾病;②从许 多病例中分离到同样的细菌;③从感染的动物 体得到同原来一样的细菌;④将这种细菌进行 纯培养。以上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第二节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
课标领航 学习目标:1.列举说出一个科学研究的事例
2.了解病毒研究的历程
能力目标:1.概述科学家探究的基本过程
2.学会根据实例总结科学家探究的基本过程
情感目标:1.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
物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愿望
2.通过学习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事实,使 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 和严谨性,领悟出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 而充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像力 和创造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
3.设计实验 (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假设。 (2)实验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控制变量。变量是指 实验中可以变化的因子,其中人为改变的因子称 为调节变量,随着调节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因子称 为应变量。应变量是为了得到实验数据而需要观 察或测量的指标。 设置对照实验,即除单因子变量外,其他因素保 持不变的实验组合。 (3)必要时,设置平行重复的实验。 (4)确定实验步骤要完整、有序、可操作。
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后,观察 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论:青霉菌可产生一种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分析
出它的特征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
据上述探索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最为恰当的是 ( )
跟踪训练 (2011年陕西渭南高二检测)下面是最 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弗莱明先生所进行的 探索过程。 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 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的细菌没有生长。为什么 出现这种现象? 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病毒的过程是从研究烟草花叶病的过程中发 现的,其实验步骤有如下各步组成,顺序正确的 是( )
①假设病原体是某种细菌 ②假设病原体是由某种细菌释放的毒素引起的 ③假设病原体是比细菌还要小的生物,可以通过 过滤性的细孔
④把患病叶片磨碎,显微观察,始终没有观察到 病原菌 ⑤一代一代接种,毒素致病作用应该越来越小, 但实验结果不支持 ⑥实验证明存在能通过过滤性细孔,比细菌还小, 能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并把这种致病因子 叫做滤过性病毒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⑤③⑥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⑤②⑥③④
【实验链接】 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 在实验设计中,通常要把研究探讨的条件作为 单一变量,其他条件应完全一样。如所用生物 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 状况等要尽量相同,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试 剂的成分、浓度、体积(等量的问题)要相同。处 理方法要相同。 【名师点睛】 关于处理方法,有时尽管某种 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似乎是无意义的,但依然 还是要做同样的处理。
2.伊凡诺夫斯基的创新之处 伊凡诺夫斯基在多次采用常规的显微镜观察未发 现病原菌的情况下,采用了一种非常精密的过滤 器(滤孔比细菌还要小)过滤患病烟草叶片浆液, 病原菌 目的是除去患病烟草叶片浆液中的_________。 思考感悟 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如艾滋病病毒,很难 研制出疫苗来进行预防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R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易发生基因 突变。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尝试解答】 C 【解析】 这是一道实验设计题,考查能否用科 学的实验思想方法对生物学事实进行简单的验证 和分析的能力。实验中得到目的细菌后需要进一 步验证,要培养该细菌,注入实验动物中看能否 产生同样的疾病,获得同样的细菌。
实验探究创新
实验设计中变量的控制 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张华同学设计 了一个实验。在①和②两个花盆中种了大豆,并 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见下表)。王明同学 看了设计后提出了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 花盆 阳光 温度 水 ① 向阳处 20 ℃ 充足 20 ℃ 不充足 ② 暗室
A. 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 B.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0 ℃ C.两个花盆都应保持充足的水分 D.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中 【解析】 选C。在实验设计中,实验组和对照 组的处理,应按照“单一变量原则”,只能有一 项条件不同于其他条件。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 影响,阳光是变量,应控制两个花盆都保证充足 的水分,并且温度保持适宜、一致。
一、科学家不断研究:征服致病病毒路漫漫 1.伊凡诺夫斯基的烟草实验 伊凡诺夫斯基在发现病毒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是 细菌还小的生物 “世界上是不是存在一类比_________________”; 细菌 作出的假设是“该病也可能是由_______引起的”; 浆液 设计实验的变量是“对患病烟草叶片______是否 控制变量 过滤”;设计对照实验的关键是____________, 即分别用过滤后的滤液和未过滤的叶片浆液去侵 染健康的烟草植株,同时注意除变量外的其余因 保持不变 子都应始终____________。
第二轮探索:实验创新→换一种实验方法获取 证据(用一种非常精密的过滤器过滤患病烟草 叶片的浆液,然后再去侵染烟草)→实施实验 (烟草仍患病)。 第三轮探索:提出新问题(世界上是不是存在 一类比细菌还小的生物呢?)→通过探索发现 了比细菌还小的、能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 (滤过性病毒)。
例1
(2011年新疆昌吉高二检测)伊凡诺夫斯基
究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导引 席卷全球的可怕的瘟疫——甲流感的病原体 H1N1是一种病毒,其危害程度比上一世纪初 的大流感爆发要小的多。病毒是如何被人类发 现和征服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二节
实验探究创新
知能过关演练
基础自主梳理
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1.提出问题 科学研究是从提出一个科学探究的问题开始的。 科学探究的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证据而回答的 问题。 2.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是对问题作出的尝试 性解释;假设必须以已有的知识、既往的经验或 证据为依据;假设的真实性能够被检验;假设通 常采用“如果……那么……”的句式陈述。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C.青霉菌可能产生了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由青霉菌产生而不是培养液 和培养基产生的,则应进一步设计________实验, 其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结 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能充分证明 青霉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解析:探究的第一步观察现象提出具有研究性的问 题是进行科学。对于所作的假设正确性的检验,需 通过实验来完成,通过安排对照实验加强实验的可 靠性。 答案:(1)D (2)对照 把没有放青霉菌的培养液加 入培养基中,观察对细菌的影响 细菌正常生长
(5)实验准备是实验的起始步骤;控制变量的方法 步骤是主要方面;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是终结。 4.实施实验 实施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阶段之一。按照设计 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细致而客观地收集实验 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和测量到的数据。有时需要 重复实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分析证据 搜集足够的实验数据是科学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
【尝试解答】
B
【解析】
①、②、 ③是三个假设,其中伊凡
诺夫斯基在考察患病烟草地后,首先作出的假
设是①,接着④进行观察,没有发现病原菌,
说明①假设是错误的,重新作假设②,做实验 并没有得到验证(即⑤),再作③假设,从而得出 结论⑥。
跟踪训练 为证明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而非 细菌引起的,伊凡诺夫斯基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 ( ) A.使用显微镜观察 B.磨碎叶片,提取浆液 C.使用精密的过滤器 D.设计了对照实验 解析:选C。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而非细菌 引起的,伊凡诺夫斯基使用精密的过滤器过滤患 病烟草叶片浆液,能够滤过比细菌小的物质。
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收集证据
作出假设
观察
验证假设
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 实施实验
是否支持假设 表格 曲线图
重复实验Βιβλιοθήκη 心要点突破病毒的发现 1.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伊凡诺夫斯基的发现:能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病原 体是一种滤过性病毒,简称病毒。 其发现过程如下:
2.伊凡诺夫斯基在“烟草的怪病”研究中是如 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变量和对照 实验的 第一轮探索:1892年,俄国发生烟草花叶病, 提出问题(病因是什么?)→作出假设(猜想病原 体一定是某种细菌)→设计实验(把患病烟草叶片 磨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寻找细菌)→实施实 验(显微镜下观察)→分析证据(没有找到细菌, 没有获取到证据)。
(1)数据是实验观察和测量结果的统称。 (2)测量必须依照国际标准计量单位。 (3)描述和绘图是搜集数据的主要方法。 (4)数据记录在事先准备的表格中。 6.得出结论 (1)结论就是对实验研究所得的总结。 (2)进行交流评价,就是与他人交换看法、分享 信息的过程。
罗伯特· 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 是一名内科医生,我们今天的许多培养、染色、 灭菌和处理细菌的技术都是他设计的。他第一 次应用动物胶作为固体培养基,从而使分离和 培养纯种细菌成为可能。1881年,他第一个发 现了人类结核杆菌。科赫采用一定的步骤来鉴 定细菌,这个程序是用来证明一种疾病是由特 定的细菌引起的,叫科赫原理。其步骤包括: ①注入细菌以产生同原来一样的疾病;②从许 多病例中分离到同样的细菌;③从感染的动物 体得到同原来一样的细菌;④将这种细菌进行 纯培养。以上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第二节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
课标领航 学习目标:1.列举说出一个科学研究的事例
2.了解病毒研究的历程
能力目标:1.概述科学家探究的基本过程
2.学会根据实例总结科学家探究的基本过程
情感目标:1.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
物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愿望
2.通过学习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事实,使 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 和严谨性,领悟出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 而充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像力 和创造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
3.设计实验 (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假设。 (2)实验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控制变量。变量是指 实验中可以变化的因子,其中人为改变的因子称 为调节变量,随着调节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因子称 为应变量。应变量是为了得到实验数据而需要观 察或测量的指标。 设置对照实验,即除单因子变量外,其他因素保 持不变的实验组合。 (3)必要时,设置平行重复的实验。 (4)确定实验步骤要完整、有序、可操作。
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后,观察 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论:青霉菌可产生一种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分析
出它的特征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
据上述探索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最为恰当的是 ( )
跟踪训练 (2011年陕西渭南高二检测)下面是最 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弗莱明先生所进行的 探索过程。 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 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的细菌没有生长。为什么 出现这种现象? 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病毒的过程是从研究烟草花叶病的过程中发 现的,其实验步骤有如下各步组成,顺序正确的 是( )
①假设病原体是某种细菌 ②假设病原体是由某种细菌释放的毒素引起的 ③假设病原体是比细菌还要小的生物,可以通过 过滤性的细孔
④把患病叶片磨碎,显微观察,始终没有观察到 病原菌 ⑤一代一代接种,毒素致病作用应该越来越小, 但实验结果不支持 ⑥实验证明存在能通过过滤性细孔,比细菌还小, 能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并把这种致病因子 叫做滤过性病毒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⑤③⑥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⑤②⑥③④
【实验链接】 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 在实验设计中,通常要把研究探讨的条件作为 单一变量,其他条件应完全一样。如所用生物 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 状况等要尽量相同,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试 剂的成分、浓度、体积(等量的问题)要相同。处 理方法要相同。 【名师点睛】 关于处理方法,有时尽管某种 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似乎是无意义的,但依然 还是要做同样的处理。
2.伊凡诺夫斯基的创新之处 伊凡诺夫斯基在多次采用常规的显微镜观察未发 现病原菌的情况下,采用了一种非常精密的过滤 器(滤孔比细菌还要小)过滤患病烟草叶片浆液, 病原菌 目的是除去患病烟草叶片浆液中的_________。 思考感悟 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如艾滋病病毒,很难 研制出疫苗来进行预防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R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易发生基因 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