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时 练习课(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9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
![五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9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https://img.taocdn.com/s3/m/c8c82dcef18583d0486459da.png)
课题
第9课时实践效果与方程〔4〕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起先生的学习兴味。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只可以使先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艺,而且可以〝由境生情〞,可以使先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单调、笼统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笼统、富无情味。本课以〝地球外表积〞为背景,创设了〝求陆地和陆空中积区分是多少〞的效果情境,使先消费生探求愿望,从而更好地进
行新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
2.发扬主体作用,培育先生剖析效果、处置效果的才干。
课程强调以先生的开展为本,先生在教学进程中的主体位置越来越被注重。在教学中,留意布置先生独立思索与小组交流相结合,让先生自客观察情境图,了解画面信息,找出等量关系,理清处置效果的思绪,小组内解说自己的思索进程,再向全班汇报。这样既能添加先生学习的决计,又能培育先生剖析效果和处置效果的才干,拓宽先生的思想。
4.引导先生依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5.引导先生探求方程的解法,求出陆空中积和陆空中积。在先生汇报的进程中,教员适时
提问,引导先生深化了解方程的解法。
6.〔1〕组织先生对方程停止检验。
〔2〕师生共同总结。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先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处置这个效果,方法很复杂,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聚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先生轮番解说,也可让先生团体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誊写,教员活期反省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先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减色添辉。假设题里有两个未知数,且两个未知数之间又有倍数关系,通常我们设其中的1倍数为x,另一个就是几x,两局部相加就是它们的和。可以依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第9课 辛亥革命 导学案(有答案)
![第9课 辛亥革命 导学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c1bb7e7375a417876f8f4f.png)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一、学习目标1.识记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
2.掌握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分析归纳其历史意义。
3.感受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二、自主预习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发动武装起义。
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袭取镇南关。
3.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与,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终结。
三、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扳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
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1)材料单元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四、随堂演练导学案1.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A.萍浏醴起义B.浙皖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2.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规模最大的起义是()A.萍浏澧起义 B.浙皖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镇南关起义3.辛亥革命爆发前,同盟会所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所起的共同作用是()A.基本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挫伤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性C.动摇清朝的统治基础,加速革命发展的进程D.扩大了革命派的群众基础4.20世纪初,导致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革命党人未发动和依靠群众B.发动武装起义的条件不成熟C.革命党人未提出明确的纲领D.武装起义的计划不周密5.下列说法符合辛亥革命爆发前武汉的史实有:①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②出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③反帝斗争不断高涨;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进行了较长的起义准备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6.武昌起义依靠的主要力量是()A.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湖北新军D.农民阶级7.武昌起义的客观有利时机是()A.20世纪初开展的收回利权的斗争B.湖北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宣传、组织工作C.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反清的武装起义D.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8.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顽抗 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五、课后反思【答案】二、自主预习1.萍乡、浏阳、澧陵萍浏醴起义2.广西起义3.文学社共进会4.君主专制制度三、合作探究1.(l)变化:民主、平等意识增强。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第9课时-近似数 (练习课)导学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第9课时-近似数 (练习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a72b8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c.png)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目标)
合
作
探
究
交
流
合
作
1、练习十八第5题。
独立练习,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怎么想的。
2、练习十八第6题。
读图下面的文字,再根据文字中的准确数说一说近似数是多少?
3、练习十八第7题。
教法、学法
教法:组织学习。
学法:独立思考练习、交流。
课前准备
课件
师生活动
自
主
学习
(一)、独立尝试(预习)
自学课本第课本第93、94页练习十八。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
1、在○里填上<、>、=。独立思考,再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比较。
987 ○1002 658○ 568 879○ 883
先独立练习,再集体交流。
4、练习十八第8题。
小组玩转盘游戏,并记录,汇报。
5、练习十八第9题。
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读一读。
6、练习十八第10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7、练习十八第11题。
学生读题,引导学生理解多得多和少一些。
8、练习十八第12题。
用4颗珠子在算盘上表示四位数,可以怎样表示?小组合作汇报
( ) > ( )>( ) > ( )>( )
3、选择题。
(1)弟弟买了款点读机,花了989元,约是( )元。
A、900 B、980 C、1000
(2)这个果园有7006棵果树,大约有( )棵。
A、7000Biblioteka B、700 C、8000板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9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导学案新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9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导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e7bc0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3.png)
900÷25= 730÷80= 220÷30=
知识点二:余数的变化规律
算一算
69÷5= 690÷50=
45÷8= 450÷80=
39÷4= 390÷40=
1、教师强调先观察并完成知识点的相关练习。学生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中利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同时对余数有所关注。
2、归纳:根据商不变规律,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可以在它们末尾画去同样多的0再除,商不变。如果有余数,在写余数时,要添上与被告除数画去的同样多的0。
200÷4= 1440÷36=
400÷8= 360÷9=
1000÷20= 720÷18=
2、填空
(1)被除数不变,除数乘3,商( )
(2)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4,商( )
(3)除数不变,商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 )就要( )。
(4)被除数不变,要使商扩大到原来的4倍,那么( )就要( )。
引导自学:
1、让学生自学教材第88页,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
2、完成练习之后,学生相互检测、交流疑问。
3、老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
质疑探究
知识点一:运用商不变性质使计算简便
1、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简便。
290 ÷ 25= 720 ÷ 18=
↓×()↓×2↓÷() ↓÷9
____ ÷ ____ ____ ÷ ____
3、根据476÷17=28,你能写出多少个商是28的除法算式?(写出5个以上算式)
1、完成随堂练习。
自我总结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练习课六上导学案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练习课六上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1bcd1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7.png)
自学情况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课题:解决问题 课型:练习课 课时:第9课时班级: 组名: 组号: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分数乘法的计算能力。
2、借进一步提高解决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的能力。
【基础训练】1、填空。
(1)18的91是( );54的21是( );32米的9倍是( );25个52吨是( )。
(2)“长的54等于宽”, 这里把( )看作单位“1”,求宽多少,就是求( )的54是多少? (3)一个笔盒18元,一枝钢笔的价钱是笔盒的31。
一枝钢笔的价钱是( )元。
2、选择。
(1)学校买来200千克萝卜,吃了35 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 ① 200×35 ② 200-35(2)两位同学踢毽,小明踢了130下,小强踢的是小明的12 ,小强踢了多少下?( )① 130×12 +130 ② 130×12 ③ 130 + 12(3)果园里有桃树240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4 ,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45 ,梨树有多少棵?( )① 240×34 +240×45 ② 240×34 ×45 ③ 240+ 34 ×45【反馈训练】1. 一袋大米50千克,吃去52,吃了多少千克?,这里把( )看作单位“1”。
( )×52=( ) 列式是: 2、小红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红的56 ,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43 。
如果求小新的邮票有多少张,是把( )看作单位“1”,列式是( )。
如果求小明有多少张是把( )看作单位“1”,列式是( )。
3、买30千克大米,吃了45 千克,还剩( )千克;买30千克大米,吃了45 ,吃了( )。
4、看图列式计算。
30人男生:女生:? 人鸡:鸭:鹅:5、芍药的花期是32天,玫瑰的花期是芍药的85,水仙的花期是玫瑰的43。
水仙的花期是多少天?6、某小区一月份用水4800吨,二月份比一月份节约用水101,二月份比一月份节约用水多少吨?二月份实际用水多少吨?【应用拓展】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158小时,正好到达了两地的中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精品导学案:第9课时 两步计算应用题(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精品导学案:第9课时 两步计算应用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487c0ae7a58da0116c174995.png)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掌握归总应用题的特点,能正确分析这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并会列综合算式解题。
学习重点:掌握归总应用题的特点,能正确分析这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学习难点:掌握归总应用题的特点,能正确分析这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掌握归总应用题的特点,能正确分析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一、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72页例9
1、妈妈的钱买()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个。
根据这两个信息,我们可以算到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2、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想一想:这些钱是指哪些钱?有多少钱?
3、画线段图分析
4、列式解答
分步列式:综合算式:
5、回顾与反思:4个9元的碗总价是()元,6个6元的碗总价是()元。
总价()。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一个工程队修一条路,每天修6米,9天修完,如果每天修9米,几天修完?
2、解决此类问题时,先求出()是多少,再求出()是多少。
三、达标检测
1、完成72页做一做
2、李明的钱买2元一本的日记本,正好可以买本。
用这些钱买4元一本的日记本,可以买几本?
四、反思总结
五、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五11、1
2、13题
2、拓展提高
根据条件和要求补充问题并解答。
招待所新来一批客人,每间隹2人,要15间房,照这样计算。
?(两步计算归总应用题)。
第9课时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应用题》导学案
![第9课时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应用题》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24a68d84868762caaed566.png)
第9课时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应用题》导学案 知识目标:1、通过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进一步掌握代入消元、加减消元思想; 2、会根据相等关系列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能力目标:1、掌握消元思想; 自主学习(我愿学,我会学) 阅读课本111页“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到114页,回答下列问题。
1、方程组中含有 个 的未知数,每个方程中含未知数的 的 都是1,并且一共有 个方程,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
2、根据概念,请写出一个三元一次方程组: 3、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通过 法或 法进行消元,把“三元”化为“ ”,使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 ,进而转化为解 。
这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是一样的。
例1:解三元一次方程组⎪⎩⎪⎨⎧=+=+=+③②①453c a c b b a 解: ④②,得:①2-=--c a由③和④得到方程组:⎩⎨⎧=+-=-③④42c a c a 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得:⎩⎨⎧==31c a 把1=a 代入①得,2=b⎪⎩⎪⎨⎧===∴321c b a学习方法指导 (学生提问题)三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 消元法 消元法 消元法 消元法 针对概念提问的方法:少一个或几个条件还是不是原来的概念?请把问题写在下方。
针对例题提问的方法:每一步的目的是什么?练习:解方程组:⎪⎩⎪⎨⎧=+=+=+321x z z y y x⎪⎩⎪⎨⎧=+=--=-472392x z z y y x例2:书本112页例题1,针对每一步进行思考,它们的作用是什么?练习:在正面做课本114页第1题的(1),第2题的(1)应用题:1、 一个三位数,个位、百位上的数字的和等于十位上的数字,百倍上的数字的7倍比个位、十位上的数字的和大2,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的和是14.求这个三位数。
分析:由“个位、百位上的数字的和等于十位上的数字”可得到相等关系: 由“百倍上的数字的7倍比个位、十位上的数字的和大2”可得到相等关系: 由“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的和是14”可得到相等关系: , 这三种关系都体现着这种类型是:“和差倍分”类型的问题。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34f8c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2.png)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导学案9.美丽的颜色素养目标 1.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
2.体会生动细致地描写人物的方法,理解对比、引用的手法。
3.学习居里夫人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学法指引传记中引用的作用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的可信性、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也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课前预习1.简介艾芙居里(1904—2023),居里夫人的次女,法国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代表作《居里夫人传》。
2.背景简介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艾芙居里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和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本文节选自《居里夫人传》第二卷,内容是居里夫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通过艰辛的工作,终于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的过程。
3.完成自学结构图基础夯实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wēi miào(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2)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 rè(燥热)得像温室。
(3)他们炼制lì qīnɡ(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
(4)每逢zhòu yǔ(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zhì xī(窒息)。
(5)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chuī xū(吹嘘)过!(6)它们那些略带蓝色yínɡ ɡuānɡ(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7)到了晚上,简直是jīn pí lì jìn(筋疲力尽)。
(8)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淳朴、仁慈、美丽、hé yán yuè sè(和颜悦色),表现了一种平民式的母爱和人情味。
第9课时 《数与单项式的代数和的计算》导学案
![第9课时 《数与单项式的代数和的计算》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b10c858762caaedd33d438.png)
第9课时 《数与单项式的代数和的计算》导学案 学习目标:1、会计算两个数的代数和; 2、会计算两个单项式的代数和; 能力目标:1、由知识点:“两个数的代数和的计算”迁移到知识点:“两个单项式的代数和的计算”; 2、会用分类的思想,对“两个数的代数和的计算” 进行总结。
知识点一:两个数的代数和的计算 1、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2=2+3; (正确、错误),理由: -3-2=-2-3; (正确、错误),理由: -3+5=5-3; (正确、错误),理由: -5+2=2-5; (正确、错误),理由: 2、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计算出下列式子的结果。
①、3+2= ; ②、-3-2= ; 观察①、②两个式子的特点,发现:式子①是两个 的 和,也可用小学方法求解。
式子②是两个 的和,但它与式子①有明显的关系: 式子②中每一个数都与式子①中每个数互为 数。
而式子 ②的结果也互式子①的结果为互为 数。
那么,你想到求解这种题目的方法了吗? 练习:-7-5= ,-2-1= ③、-2+3= ; ④、3-2= ; 学习方法指导B A O 65431-120-5B AO -21-4-3-10B A O -25431-120B A O -25431-120两个数的代数和,即是把任意两个数之间的加减法运算看成一种加法运算。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两个数的代数和的计算。
每个数都具有方向性。
正数向正方向运动,负数向负方向运动。
终点即是运算的结果。
新知识转化为学过的知识,是我们学习的捷径,提高成绩的最佳方法之一,由此也说明每一个知识点的重要,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观察③、④两个式子的特点,可以发现:它们是一个 与一个 的和,式子④是我们小学学过的运算,可用小学的方法做出来,式子③与式子④的结果一样的,这是因为:式子③与式子④都是 与 的和,由此,计算式子③时,可先化成式子④,即把:“负数+正数”的形式先写成:“正数-正数”的形式求解。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第9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第9课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bf00f8c8d376eeaeaa3195.png)
榆华杰双语学校生本高效课堂数学导学案
编号: 009 日期: 2月13日编写人:五年级备课组班级姓名
课题:《确定位置》
【自学课导学】预习课:(晚自习30分钟)
展示课(时段:确定位置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我能在经历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1.今天你需要辅导吗?(是否)
2.效果描述:
【教师寄语】我思考,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9课时练习课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9课时练习课](https://img.taocdn.com/s3/m/184fd06acc22bcd127ff0c8f.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9课时练习课第9课时练习课(1)【传授内容】:课本“练习十六”第6~13题。
【传授目标】:进一步稳固除数是两位数的谋略准则,能正确地说出商的位数,并能正确地谋略,培育学生认真谋略,认真查抄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试商要领的掌握和运用。
难点:灵敏运用各种试商要领正确地谋略。
【传授历程】:一、基础练习1.口算。
62÷31 720÷80 84÷4212×5 25×8 75÷152.鉴别,课本“练习十六”第6题。
先鉴别对错,再独立改正。
3.课本“练习十六”第7题。
学习独立练习,指名汇报,团体校正。
4.回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谋略准则,怎样试商?怎样鉴别商的位数?二、指导练习1.课本“练习十六”第8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回忆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干系。
明确此题是已知路程和4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求时间,要用除法谋略。
(1)学生独立练习。
(2)选择去外婆家的交通工具,指名汇报终于。
(3)团体校正。
2.课本“练习十六”第9题。
(1)先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谋略。
(2)你是怎样确定商的位数的?3.课本“练习十六”12题。
知道商是一位数,说明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大还是小?商是两位数时又说明了什么呢?□里填几才相符要求?有几种填法?(1)小组内讨论交流。
(2)分工谋略。
(3)选代表汇报终于。
(4)西席团体校正后举行概括小结。
4.课本“练习十六”第10、13题。
引导学生读懂题意,想一想:先要求出什么标题?用什么要领谋略?三、讲堂练习课本“练习十六”第11题。
(1)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谋略认真细心,正确率高。
(2)团体校正。
四、讲堂小结议决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时练习课(1)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时练习课(1)教案与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9f2c4d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2.png)
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第9课时练习课(1)【教学内容】:教材“练习十六”第6~13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说出商的位数,并能正确地计算,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试商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难点:灵活运用各种试商方法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口算。
62÷31720÷8084÷4212×525×875÷152.判断,教材“练习十六”第6题。
先判断对错,再独立改正。
3.回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怎样试商?怎样判断商的位数?二、指导练习1.教材“练习十六”第8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回忆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明确此题是已知路程和4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求时间,要用除法计算。
(1)学生独立练习。
(2)选择去外婆家的交通工具,指名汇报结果。
(3)集体订正。
2.教材“练习十六”第9题。
(1)先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2)你是怎样确定商的位数的?3.教材“练习十六”12题。
知道商是一位数,说明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大还是小?商是两位数时又说明了什么呢?□里填几才符合要求?有几种填法?(1)小组内讨论交流。
(2)分工计算。
(3)选代表汇报结果。
(4)教师集体订正后进行归纳小结。
教师可适时提示:要使商是一位数,则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要使商是两位数,则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除数。
4.教材“练习十六”第13题。
引导学生读懂题意,想一想:先要求出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三、课堂练习教材“练习十六”第11题。
(1)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计算认真细心,正确率高。
(2)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素材积累】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
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b238b6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f.png)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作品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共收录了10篇文章,大部分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散文。
写这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发表时题为《旧事重提》,后结集时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起,在晚年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事。
归纳总结结构图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旨点睛 这篇叙事散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活泼、自由欢乐的心理特征。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自主学习字音字形确凿.(z áo ) 菜畦.(q í) 皂荚.(ji á) 桑椹.(sh èn ) 油蛉.(l ín ɡ) 斑蝥.(m áo ) 攒成(cu án )脑髓.(su ǐ) 秕.谷(b ǐ) 蝉蜕.(tu ì) 倜傥..(t ì t ǎn ɡ ) 锡箔.(b ó) 书sh ú(塾) 缠.络(ch án ) sh ān (珊)瑚 人迹hǎn(罕)至 盔.甲(ku ī) 云xi āo (霄) 渊b ó(博) 人声鼎.沸(d ǐn ɡ) 拗.过去(ǎo) 绅.士(sh ēn ) 词语释义1.倜傥:洒脱;不拘束。
2.觅食:寻找食物。
觅,寻找。
3.宿儒: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宿,长久从事某事的。
4.长吟:长声鸣叫。
5.轻捷:轻快敏捷。
6.机关:文中是秘密的意思。
百草园三味 书屋 枯燥的内容 单调的形式 压抑的环境 欢乐 有趣 对比 枯燥 无味 天真幼稚 自由快乐 美好的景物 神秘的故事 有趣的捕鸟7.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9课时_练习课 教案【精品】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9课时_练习课 教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d09cc41c58fb770bf68a550f.png)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9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57页练习九第9-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说出一个比的具体含义,
能比较熟练地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使学生认识求比值与化简比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比与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点:
加深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比的意义和性质。
二、基本题练习
1、比的意义。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
2、比的基本性质。
3、做练习九第9、10题。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九第11、12题。
2、口答:灵活提问,用不同的方法说说每句话的含义。
(1)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
(2)公鸡只数和母鸡的比是2:5。
(3)汽车速度和火车的比是8:9。
(4)杨树棵数和柳树棵数的比的比值是1.5。
四、教学思考题
学生自己尝试做一做,然后和同桌交流。
五、阅读“你知道吗”
通过阅读,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七、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13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练习课》数学导学案_9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练习课》数学导学案_9](https://img.taocdn.com/s3/m/ff3d78c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2.png)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练习课》数学导学案1.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了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练习课》数学导学案中的第9课——“小数和百分数的拓展运用”。
该部分主要是在小数和百分数的应用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入学习,引导学生将小数和百分数的应用更加具体化和实用化,同时也为数学学习的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学习目标•能够合理运用小数和百分数;•能够正确地解决小数、百分数的运算问题;•能够将小数和百分数转化为人们生活实际需求数据。
3. 学习内容3.1 思考•已知约有0.5吨的垃圾要清运出去,现车只能装1200千克,还需要几辆?•180万的工厂,占地28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价格是多少钱?3.2 概念小数和百分数的拓展•当小数扩大10倍时,数值会变为原数值的10倍。
•当小数的数位向右移动一位时,小数点后面的数值就扩大10倍,例如:0.1=0.01×10=0.1/10=0.01。
•当小数的数位向左移动一位时,小数点前面的值就会扩大10倍,例如:0.1=1×0.01=1/10×0.1。
•当数值相同,但单位从“千克”变为“吨”时,“千克”变为“吨”,数值要除以1000。
(同理:当单位从“厘米”变成“分米”,数量要除以10)3.3 题目解析题目1已知约有0.5吨的垃圾要清运出去,现车只能装1200千克,还需要几辆?解:将垃圾的总量0.5吨转化为千克数:0.5吨=0.5×1000千克=500千克。
现车只能装1200千克,因此,所需的车数为:500÷1200=0.42(向上取整)=1辆。
最终结论:至少需要1辆车。
题目2180万的工厂,占地28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价格是多少钱?解:工厂占地28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价格为x元,因此,该厂房总价格为:180万=2800x;解得每平方米的价格为:x=180万÷2800=64.3元/平方米。
4.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小数和百分数的拓展用法,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上午比下午多摘了5箱。
教师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第22页第1、3题。
2.完成教材第23页第6、9题。
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学生交流,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
第9课时练习课
课题
练习课
课型
练习课
学习目标
1.加强比较,强化问题结构,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2.用活素材,能正确筛选出解决问题的信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
3.训练学生用相互转化方法解决“比多”“比少”的问题。
学习重点
1.加强计算训练,让学生再次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2.指导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环节
导案
二次备课
知识点1:
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
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2题
同学们去爬山。两个小组一共有13人,一组有6人,另一组已经走了15分钟了。另一组有几人?
分析:求另一组有几人,就是从总人数中去掉一组的人数,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两个小组一共有13人;一组有6人。题中“另一组已经走了15分钟了”是多余的,解题时不用此条件。
答案:13-6=7(人)
答:另一组有7人。
知识点2: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解题方法。
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5题
上午摘了13箱草莓,下午摘了8箱。上午比下午多摘了几箱?
分析:画图理解题意,用○代替草莓的箱数,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到上午摘的草莓13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和下午同样多的8箱,另一部分是上午比下午多摘的5箱。所以求上午比下午多摘了几箱,就是从上午摘的总箱数中减去下午和上午摘的同样多的部分,用减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