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第三讲✹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与基本理论✹理论基础:提供支持、服务、理论指导✹基本理论:学科自己的理论,属于自己学科范畴。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的分支科学,属于教育范畴,主要研究如何教学的问题,如何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的问题。

✹学习理论✹学习✹心理学解释:学习是指学习者因实践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教育心理学广义解释: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学习的实质:学习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什么。

✹学习的过程:为了实现学习结果,学生头脑中要进行什么样的信息加工活动。

✹学习的条件:为了顺利进行学习的信息加工活动所需要的条件。

✹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分支学科)✹学习的原理、学习动机、知识的获得、学习策略、学习中的个性差异—学习风格、学习与环境、与文化等。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

✹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代表人物✹华生、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2、基本观点:✹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3、基本假设✹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4、观点✹1.学习实质:使个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强调可观察的行为。

✹2.学习过程:个体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3.学习条件:注重学习外部条件,忽略内部条件,强调外部环境对人学习的决定作用。

✹5、行为主义的发展✹20世纪初创立: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克、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 PPT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 PPT
临沂大学
第三节 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哲学基础
一、技术主义 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是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 因素,是塑造社会的力量。某些特定技术的发展, 如传播技术或媒体技术或更广泛的技术,通常是社 会变革的唯一的或主要的原因。最极端的看法是, 整个社会的形成被看作是由技术决定的。 传播技术领域普遍存在着技术决定论的观点, 认为传播技术的改变具有重要的文化影响。 比较适度的媒体决定论认为,媒体的使用对我 们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社会情境。
早期的传播理论认为传播是单向的灌输过程。 它认为受者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只能够接受传播 者的意图。
这种传播思想忽视了受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显然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受传者不仅接受信息、解 释信息,还对信息做出反应,说明传播是一种双向 的互动过程,籍着反馈机制使传播过程能够不断循 环进行。
临沂大学
(三)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教育传播过程的六阶段 ----南国农、李运林
确定信息
选择媒体
通道传送
接收解释
评价反馈
调整再传送
临沂大学
(四)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
现代教学中随着传播学逐渐和教育学不断的结 合,常把教学看成为信息的传播过程,形成了综合 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揭示教 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化的教 学效果。
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 Why Where
谁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 产生什么效果 为什么 在什么情况下
教师或其他信息源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学对象即学生 教学效果 教学目的 教学环境
临沂大学
(二)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

第3讲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1——学习理论

第3讲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1——学习理论

第3讲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1——学习理论第3讲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学习理论⼀、⾏为主义学习理论⾏为主义在本世纪初兴起于美国。

⾏为主义只是⼀个总的名称,在此名称之下有很多观点不同的理论。

在此主要讨论⾏为主义学派中四个重要的、对教育影响较⼤的代表⼈物:华⽣(John B.Watson,1878-1958)、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1949)、斯⾦纳(B.F.Skinner,1904-1990)和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的理论。

⾏为主义各学习理论的共同之处是:将学习看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新联结的过程,即S-R之间的联结。

但对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如何建⽴,或个体学习的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三种理论的观点有所不同。

(⼀)学习是经典性条件反射建⽴的过程经典性条件反射最初由俄国⽣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并作了详细研究。

在20世纪初被美国⼼理学家华⽣采⽤,不但⽤以解释动物的学习⾏为,⽽且⽤以解释⼈的⾏为,甚⾄扩⼤到解释⼈性。

经典性条件反射建⽴的过程如表1所⽰:华⽣认为⼼理学必须采⽤科学的⽅法,研究个体的外显⾏为。

⼈的⼀切⾏为,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反应,⼀切⾏为表现只是多种反应的组合;在这些反应中,除少数是⽣⽽具有的反射之外,⼤部分都是个体在适应环境时,与环境中各种刺激发⽣关系,经由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学习过程所形成。

只要了解环境刺激与个体的关系,就可以设计并控制刺激,通过条件作⽤⽅法,建⽴起所要的反应,从⽽组合成预期的复杂⾏为,⽽且也可根据条件作⽤原理,消除个体已有的某些⾏为。

(⼆)学习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过程桑代克是第⼀个根据动物⾏为实验研究⽽建⽴学习理论的教育⼼理学家。

桑代克根据⾃⼰所设计的“迷笼”,以猫为试验对象,观察其开门取⾷的学习过程。

根据多次动物实验的研究,桑代克提出了其学习理论,主要由以下三个⽅⾯组成:1.学习是S-R之间的联结。

学习是个体在刺激情境中表现反应时所产⽣的“刺激-反应”联结。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小结
主要观点 布 鲁 纳
学科的“基本结构” 1 学科的“基本结构”
教学中应注意事项
1 发现教学法偶尔使用有
发现法(这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发现法(这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益,不能成为常规 自觉、主动地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 2 遵循发现教学的步骤 自觉、主动地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 3 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主要不是看结果,3 指导学生学会归纳 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主要不是看结果, 而是看过程
时间: 世纪 年代——60年代 世纪20年代 时间:20世纪 年代 年代 创始人: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主要人物:华生、桑代克、斯金纳 主要人物:华生、桑代克、
桑代克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观点: 观点:
“观察优于想像”------实证主义 观察优于想像” 实证主义
动物实验: 动物实验:猫、狗、猴子、老鼠、鸽子 猴子、老鼠、 或人为研究对象,所得到的结果相同; 或人为研究对象,所得到的结果相同;学习 材料本身是否有意义无关紧要; 材料本身是否有意义无关紧要;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王周秀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Email:wangzhouxiu@ :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
系统科学理论
教学理论
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学习理论
* * * *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 人本主义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传播理论
* * * *
传播类型 教育传播 传播模式 人本主义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传播理论
植物的传播 传 播 动物的传播 人对人的传播 人的传播 人的内在传播 机器的传播 教育传播 大众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

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该理论认为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 合作,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建构知识。在教育技术学中,建构主义学习理 论应用于在线协作学习和虚拟现实技术等领域。
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刺激与 反应之间的联结,教师通过提供适当 的刺激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反应。该理 论强调教学的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在教育技术学中广泛应用于在线课程 设计和智能教学系统等领域。
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差异大,对教育信息化 进程产生一定影响。
随着在线教育的普及,网络安全和隐私保 护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 的建设和实施。
教育技术与教育公平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通过远程教育和在线资源,使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 教育资源,从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特殊教育的技Biblioteka 支持利用教育技术为特殊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提高特殊教育的质 量和效果。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促进学 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强调学习 者对知识的主动加工和意义建构。该 理论认为教学应该关注学习者内部的 认知过程,通过提供适当的教学策略 和资源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 应用。在教育技术学中,认知主义教 学理论应用于多媒体教学和知识管理 等领域。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自动化评估与反馈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作业、考 试等进行自动批改和反馈,减轻教师 的工作负担。
隐私与数据安全
在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的过程中,需 要严格保护学生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算法决策的公正性
在教育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时,应确保 算法的公正性,避免因算法偏见而产 生不公平的结果。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一、学习理论基础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关注环境和条件,如刺激和影响行为的强化,是学习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揭示了学习的现象。

代表人物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斯金纳: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

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观点联结学习理论:(1)学习是在刺激情境和行为反应之间形成一定联结的过程。

(2)联结是通过多次的尝试错误过程建立的。

(3)学习定律。

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说:(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2)学习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

(3)学习的成功要靠及时的强化。

刺激-反应说:学习是在刺激情景(S)与有机体的反应(R)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启示桑代克的饿猫打开迷箱实验:(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映联结。

(2)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

(3)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程序教学原则(1)小步子原则(2)自定步调原则(3)积极反应原则(4)及时反馈原则(5)低错误率原则控制学习环境 重视客观行为及时强化刺激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期基本公式为S-R(S代表刺激,R代表反应),有什么样的刺激就有什么样的反应。

(2)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学习进程的步子要小,认识事物要由部分到整体。

(3)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对客观事物及其之间关系的认识,是知识在大脑中的重新组织,即将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对象本身的内在结构互相作用,建立联结。

代表人物苛勒: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布鲁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

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
实验环境,让学 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实 验操作。
虚拟实训
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实践操 作环境,帮助学生掌握实 际操作技能。
虚拟场景教学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各 种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 场景中进行学习,提高学 习效果。
05
教育技术学实践应用
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
在线课程设计原则
04
教育技术学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
01
02
03
智能教学助手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教 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建议 和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个性化学习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 ,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个 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路径。
智能评估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 的作业、考试等进行智能 批改和评估,减轻教师负 担。
实验研究法
总结词
实验研究法是一种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对象 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和反应,从而得出因果关系的研 究方法。
详细描述
实验研究法在教育技术学中常用于探究不同教育技术手 段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 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干预,然后对学习效果进行测量 和比较。实验研究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较为准确地控制实 验条件,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出较为准确 的因果关系。但实验研究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难 以完全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可能存在伦理和法律问题 等。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建设
建设高速互联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验 室等硬件设施。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学生、教师、课程等管理信息系统,实 现教育管理的信息化。
数字教育资源建设
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包括电子教材、课 件、视频等。
网络安全保障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 调整和再传递:通过将获得的反馈信息与预定的教学目的作比较,可以发现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不足,以便调整教学信息、教学媒体和教学顺序,进行再次传递。如在课堂提问时发现问题,可即时进行调整;在课后作业中发现问题,可进行集体补习和个别辅导;在远距离教学中发现问题,可以增发辅导资料,或在一定范围内组织面授辅导。
教学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系统内部的信息传递实现的,而欲使上述教学传播过程有效进行,教学系统本身必须具备下述几个条件。
其一,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作为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要求是高标准的,性能应该是优良的。在教学系统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因而必须深刻地了解学生要素、内容要素、方法要素和媒体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教师实现其功能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所传授的学科领域是与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平的差距,因此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掌握科学领域的前沿知识;二是要有一定的传授知识的手段和能力,如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方法,能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设施;三是要有一定的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的能力,包括对自身、对学生和师生关系的调节和控制。总之,教学系统中的教师应该精通专业、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具有端正的教学态度和良好的传播技能。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综合了多门相关学科的相关理论,特别是许多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观念、新理论,它们交叉渗透,形成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推动着本学科的持续发展。
本章介绍作为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相关理论:教育传播学,教育心理学,认识论,以及哲学观,主要介绍这些理论对教育技术学发展与应用的影响。
(三)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教学传播过程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但为了研究方便起见,南国农、李运林将它分解为六个阶段(图2-3)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文献综述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文献综述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文献综述前言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受到很多学科相关理论的影响。

它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编程、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这是AECT在1994年对教育技术所下的定义。

教育技术受到很多相关理论的影响。

这些学科相关理论的发展变化引发的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每一次发展变化都推动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尽管其影响和作用不进相同。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知识包括:哲学基础、一般科学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

主体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教育技术学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实践领域,来自于不同流派的哲学和价值观念对教育技术学的不同理解共同构成了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的主要来源。

其中有关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两者关系的论述是教育技术学最深层次的哲学基础。

我们生存的空间各个方面,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方式,改变了社会的面貌。

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是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是塑造社会的力量。

某些特定技术的发展,如传播技术或媒体技术或更广泛的技术,通常是社会变革的惟一的或主要的原因。

最极端的看法是,整个社会的形成被看作是由技术决定的:新的技术在每个层面上改变着社会,包括社会制度、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和社会中的个体,人的因素和社会的调节被看作是第二位的。

传播技术领域普遍存在着技术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传播技术的改变具有重要的文化影响,例如麦克鲁汉等都认为印刷媒体使得思维更有理性、更符合逻辑,善于抽象思维。

他将不同媒体与特定认知结果相联系,认为传播媒体与技术和语言一样,塑造和影响着人类的感知和思维,这种观点被称为媒体决定论。

人本主义的教育基于相类似的思想,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发展自我实现的个体,人本主义的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其目的是发展能够快乐地过有意义的生活的个体。

近几年,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真正实现了个别化教学、程序教学。

这基本上实现了人本主义所主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和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现、自我评价的目的。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为何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1.相同 : 研究对象都是学习 2.不同 : 前者揭示学习本质、规律;后者研究对学习过程和资 源的优化。
二、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
学习理论的三大派别: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
(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外显的行为,认为心理活 动通过外显行为研究比较合理。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①客观主义感觉论(提倡直观性教学) ②学习理论(关于人类如何学习的理论) ③传播理论(把教育教学看成是传播) ④教学理论 ⑤系统科学理论
戴尔的经验之塔
词语 符号 视觉符号 静态图画 录音、无线电 电影 电视 参观展览 室外旅行 观摩示范 演戏的经验 设计的经验 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
合理之处,认为心理学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其研 究从外显行为着手,促进了行为主义的发展,使我们 更关注能刺激人学习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不妥之处,人的心理是复杂的。人不是一般动物, 不是程序,更不是机器,简单地利用刺激与反应解释 学习不足以令人信服,需要结合认知等内部心理机制。
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自变量和因变量,试图回答的中心问题是:强化的类 型和强化的安排是如何影响学习的。
▪ 强化 操作性条件反射模式认为,不管有没 有刺激存在,如果一种反应之后伴随一种强化, 那么在类似环境里发生这种反应的概率就增加, 而且强化与实施强化的环境一起,都是一种刺 激,我们可以以此来控制反应。这样任何作为 强化的结果而习得的行为都可以看作是操作条 件作用的例子。在斯金纳看来,重要的刺激是 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强化),而不是反应之 前的刺激,因此反应之后要及时强化。
华生建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出发点:
▪ 分析可观察到的事实,即分析人和动物是如何适应其 环境的。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考点】拉斯韦尔提出的“五 W”模式中的“通过什么渠道”是指(教学媒体) 香农——韦弗模式的传播被描述为一种(直线性)的(单向过程) 香农——韦弗模式中,信息源要进行(编码)才能进行传播 香农——韦弗模式中,所传递的信息只有进行(解码)时接收者才能接收
【知识点 04】 传播学在教学中运用的原理 教育传播要取得好的效果,须遵循一些原理或规律: 共同经验原理是指教育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与交换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必须建立
整体原理是指注意发挥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功能,更注意各要素的最优配合和协调一致。 反馈原理重视对反馈信息的收集、处理,并用以实现对教学系统的控制。 有序原理重视教学系统内各要素的合理组织,注意教学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系统方法是指一种在系统科学和教育实践基础之上产生的,指导具体教育、教学实践活 动的思想和方法。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达到教育、教学以及相应的实践活动的目标,而对系统 构成的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教学教育环境和教育教学的控制机构的分析与设计的技 术。 【考点】系统论的研究对象是(系统)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有(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反馈原理)
整体原理是指注意发挥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功能,更注意(各要素的最优配合和协 调一致)
反馈原理重视对(反馈信息的收集、处理),并用以实现对教学系统的控制 有序原理重视教学系统内各要素的合理组织,注意(教学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系统方法是指一种在系统科学和教育实践基础之上产生的,(指导具体教育、教学 实践活动)的思想和方法 【知识点 03】 传播理论的四大模式:拉斯韦尔“五 W”模式、布雷多克“七 W”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SMCR 传播模式 教育传播理论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 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对象的一种活动。 1.拉斯韦尔“五 W”模式 拉斯韦尔提出了一个用文字形式表述的线性传播过程模式。它用一句话表示:“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这就是所谓的“五 W”模式。

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

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

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汇报人:2024-01-09•教育技术学概述•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目录•教育技术学的实践应用•教育技术学的未来发展01教育技术学概述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应用技术来优化教育过程和资源的学科。

具有跨学科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等。

它结合了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定义与特点特点定义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发展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视听教育,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学也不断发展和演变。

发展目前,教育技术学正朝着智能化、个性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用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发展等。

高等教育用于培训技能、提高职业能力、促进就业等。

职业教育用于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育公平等。

基础教育用于员工培训、技能提升、知识管理等。

企业培训教育技术学的应用领域02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它探讨了学习的本质、过程和条件。

学习理论为教育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帮助教育者理解学习者如何学习,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而发生的,强调外部环境的刺激对学习者行为的影响。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育技术可以通过设计特定的刺激和反馈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内部认知结构的变化过程,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根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教育技术可以通过设计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和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来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价值观和个人发展,认为学习者是有情感、有意愿和有需求的个体。

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技术可以通过设计关注学习者情感和需求的课程和学习环境来促进学习者的个人发展。

教育技术学导论 学习指南

教育技术学导论  学习指南

“教育技术学导论”学习指南课程简介“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是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最核心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引领学生步入该领域、了解该专业的导入性课程。

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刚进入大学不久的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了解该学科的核心思想、基本理念、专业范围及主要研究方向。

一、课程目标1、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历史、专业范围及主要研究方向,掌握学科核心思想、基本概念、关键问题、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基本特征,形成广阔的学科视野;2、了解、体验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领域中的方法和成果,对专业产生兴趣,提高学习动机;3、通过项目研究,了解学科主要方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课程体系并做好自己的选课计划,实践常用的研究方法;4、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并行,反思已有学习策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与改善自己的学习能力;5、体验新技术带来的教学变革,分析其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课程对象1、大学二年级学生;2、学过《大学物理》、《高等数学》、《数据结构》等专业基础课,第一次接触专业核心课程;3、课程学习和未来发展方向不清晰。

三、课程内容以《教育技术导论》内容为主体,增加综合活动任务扩展的内容,内容框架包括三个方面:1、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发展概述;2、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和研究方法;3、教育技术的专业方向与新兴方向。

四、活动形式课程划分为6个学习单元:课程学习指导和5个单元活动主题(任务)。

围绕每个单元活动主题,自学电子教材,完成协作学习任务,开展课堂研讨。

五、评价方式1、课程总成绩=考试成绩40%+平时成绩60%;2、考试内容:以电子教材和平时协作学习、自学和汇报内容为主;3、平时成绩的评价内容:每次小组协作学习成绩+个人成绩。

六、学习建议2学分,每周课上时间2小时,每周课下学习时间至少为2-3小时。

七、师资力量1、课程负责人:黄荣怀教授(huangrh@ );2、辅导老师:衷克定教授(zhongkeding@)、武法提教授(wft@)、庄榕霞博士(zhuangrx@)、朱京曦博士(zhujingxi@)、吴娟博士(wuj@)、李葆萍博士(libp@)、张进宝博士(zhangjb@)、陈桄博士(teastick@)、方海光博士(Hg.fang@)、龚朝花(gongchhua@);3、助教:郑兰琴老师(bnuzhenglq@)。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视听技术
技术和媒体 语言 口耳相传 文字和印刷技术 直接刻写、活版印刷、 雕版印刷、激光照排 系统 电子传播技术 电报、电话、广播、 电视、电影、计算机、 网络
视觉媒体
幻灯 投影
听觉媒体
视听媒体 数字媒体
录音笔 光盘
媒体对学习的影响 视觉媒体信息量大、表现力强、生动形象 听觉媒体具有即时性、亲和力、打破时空限制、 对受者要求低 电子媒体促成了多种情境的合并,形成一个信 息系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使人亲身体验沉浸在虚拟环 境中并与之相互作用的能力,最终提高人的认 识能力,促进人与环境的交流,更深入地开发 人类的智慧
媒体对学习的影响
不同媒体的传播,需要受传着具有不同的能力
和技巧,冷媒体(书、报刊等)传达的信息量少
而模糊,在理解时必须以更多的感官和丰富的
想象来填补信息量的不足,多媒体将知识可视 化,降低认知难度
一、视觉型媒体
采用光学原理在光线较暗的场合下将视觉材料 展示在亮度较高的屏幕上,这种视觉媒体需要 靠投影器材实现信息的传递。包括幻灯、投影、 实物展示。 教学方法 图示讲授法:代替黑板和挂图的部分作用 实物实验演示法:提高实物的可见度,便于观察
模型或环境定义的数据库。
VR软件:提供实时观察和参与虚拟世界的能力。
输入设备:可以用于观察和构造虚拟世界,包括
鼠标、游戏杆、定位跟踪器等。 输出设备:显示当前虚拟世界视图
第三节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p43
一、概述p42 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1、虚拟实验室 2、虚拟学习社区 3、虚拟教室 4、虚拟图书馆 5、虚拟校园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基础
教学目标
1. 2. 3. 4.来自技术是什么? 技术与教育技术 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技术的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技 术素养
一、技术是什么
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和文 明元素,近代以来,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 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 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人类历史上,似乎还没有一种力量 比技术更能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与社会进 程了,今天人类所有的问题似乎都在这里 聚集到了一起。技术尽管不能被断定是问 题之源,但却折射着所有的问题。
二、听觉型媒体
是指承载声音信息的媒体,包括广播、录音、声卡、 唱片、激光音碟。 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 可以扩大教育规模和范围。 既适宜集体大范围的教学,也适宜个别教学 能够提供标准典型的声音示范。 在教育中应用: 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应用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 在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虚拟实验室
第四节 网络与通信技术
一、概述 通信就是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 完成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基本的通信系统包括信源、信道和信宿。 二、网络系统 组成网络一般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包括: 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网络适配器、连接线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
RJ-45接头和接口
技术的定义
从本质上说,技术概念的定义问题就是 技术的划界问题,而技术的划界问题往 往又涉及主体信仰、价值观、知识背景 等主观因素。给技术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并不简单,困难并不在于人们不熟悉技 术现象,而在于如何从习以为常、纷繁 复杂的众多技术现象中,全面准确地概 括出技术的本质。
马克思论技术 所谓技术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生存发展 的需要,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自然规律所产 生的一切物质手段、经验方法和技能的总 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 卷),人民出版社,1972

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指经验、技 能这些主观性的技术要素;

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指以技术知
识为象征的主体化技术要素。
技术异化 历史表明,在每项技术的运用中一开始就蕴 藏着不可预料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带来了比 没有这项技术的情况更为严重的灾难。正由于 这种状况,先前的技术必须有后来的技术作为 补充,这就是新技术不断产生的原因。技术进 步的历程是一个自我加速和不可逆的过程。
第三节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p43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所有的虚拟现实系统都有五个关键成分: 虚拟世界、虚拟现实软件、计算机、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虚拟世界
VR软件
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
虚拟现实系统的一般组成图
第三节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p43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虚拟世界:是可交互的虚拟环境,可以从任意 角度连续的观看和考察,一般是一个包含三维
技术的报复
以前办公室工作需要艰苦的手工操作消耗体力,现在 的电子化办公室已经加进一种新的看不见的紧张。 老式人工打字机所需要的击键、返回字盘、上纸等零 碎操作具有降低患脉管炎综合症的概率,而计算机键 盘输入时的轻轻触击和闪电般的速度,却造成意想不 到的痛苦。 安装了空调的公交车辆使站台的温度提高了5.5℃。 据政治家Theodore A. Postol的研究,海湾战争期间, 美国部署的爱国者导弹防御飞毛腿导弹袭击后,虽然 落地的飞毛腿导弹减少了,实际上对特拉维夫的破坏 却增加了,按他的计算:一枚爱国者导弹在5.5公里高 空中击中一枚飞毛腿导弹可产生遍布方圆5公里范围的 碎片,而每一枚饮料瓶大小的、飞驰的碎片可穿透13 厘米的混凝土厚板。
屏蔽双绞线
光缆
第四节 网络与通信技术
三、网络与通信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一)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二)在传统校园中的应用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视频点播 3、校园网
第五节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系统的基本组成模块 领域知识模块---专家系统
学生模块
教师模型模块---辅导模块
如p51图所示
二、技术与教育技术 人类历史的每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每一 项技术变革必然会渗透、整合到整个教育 系统或教育系统的某些环节之中,从而为 人类教育活动的一次次飞跃奠定了基础。 技术是教育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变量,正是 技术不断地发展和更新,让教育时刻保持 着生机和活力,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手工技术时代,教育中的主导技术是印刷材料、 黑板、粉笔等; 20世纪初,视听技术诞生,能够传递图像和声 音的视听技术成为了教育中的主导技术,如幻 灯、广播、电视、电影等; 如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成为教育 中的主导技术,出现了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如 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等;
技术具有对象、过程、知识、意志等属性或特
点,不仅仅是其中之一,而是这些属性或特点
的综合。
作为物质工具的技术(工具、机器、装置)
作为意志的技术(动机、需要、期望)
作为知识的技术(技能、规则、理论)
作为活动的技术(发明、制作、使用)
技术要素

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指以生产工 具为主要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逐步 应用,人类教育将会越来越智能化。
技术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育是目标,技术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教育目
标与社会发展有关,而技术作为促进社会进步
的主要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目标。教育目标
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要靠技术的支撑 。
一旦一门新技术进入教育的应用阶段,就成为
多媒体应用教学 软 件 系 统
多媒体工具软件
多媒体应用软件
多媒体操作系统 多媒体驱动程序 多媒计算机硬件设备 多媒体外围设备 多媒体通信设备
硬 件 系 统
网络教学系统
第三节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p43
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辅助教育 计算机辅助教育是指利用计算机为媒体帮 助教师执行教学功能的活动。包括CAI CAL CAT。CAI有很多类型,如操练与练习型、个 别辅导型、模拟性、教学游戏型、问题求解 型、对话型、交互式教育光盘型、电脑游戏型。
影响人们生活的一个因素,能否熟练运用新技
术,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以 及情感。
第一节 技术观与教育技术
技术观流派
1.
2. 3.
技术决定论派
技术否定论派 全面技术观派
媒体扩展了人的感官,媒 体的变化会引起人的感觉 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理解 和思考的习惯,改变人的 生活方式,是导致社会变 动的强大动力,是促进社 会改变的决定力量(20世 纪70年代以前,麦克卢汉、 梅罗维茨等代表,媒体决 定论) 因为技术的广泛运用, 造成了环境污染、失业 等问题
全面技术观—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启示

“全面技术观”,既看到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重
大促进作用,也看到了技术的负面影响。既看
到物化形态技术对教育的必要性,也不忽视智
能形态技术对教育的重要性。

应该努力掌握教学理论,汲取最新科技成果, 恰当、合理地运用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促进 学生学习,更好地完成国家和社会赋予教育的
媒体心理学 视听觉并用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量、更高 的记忆保持率和最佳的学习效率。 视听技术将直观、鲜明的图像与生动的语言、 语音、语调有机结合,这种配合的默契创生出 一种新的环境氛围,不仅充分表达所需传递的
教学信息,而且有利于学习者处于积极的学习
状态,促进对信息的理解和接受。
学者特瑞克勒认为,对于一个没有心理障碍和生
责任和任务。
技术的教育应用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教育中应用技术应该注意发挥技术的正效 应、避免负效应、克服技术的异化 技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给我们提供了选择媒 体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的自由,但应该注意媒体 运用的恰当合理性 技术的发明不一定源于教育的需求,也不一定 直接为了教育的应用,因此我们应该关注技术, 寻求和探索高新技术的教育应用,创造性地将 一切可能的技术引进教育,改善学生的学习, 提高教育的效率、效果和效能。
第一,通过广播、电视或声、像信息载体等,
可以将电大教授内容及时传送到全国各地
第二,可以培训、提高辅导教师的辅导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