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试题 9-5 理
2023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9-5 抛物线(真题测试)含详解
专题9.5 抛物线(真题测试)一、单选题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抛物线24y x =上一点M 到x 轴的距离是2,则点M 到焦点F 的距离为( )A B .2C .D .3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抛物线21:4E y x =的焦点到其准线的距离为( ) A .18B .14C .2D .43.(2022·全国·高考真题(文))设F 为抛物线2:4C y x =的焦点,点A 在C 上,点(3,0)B ,若AF BF =,则AB =( )A .2B .C .3D .4.(2021·全国·高考真题)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到直线1y x =+,则p =( )A .1B .2C .D .45.(2020·北京·高考真题)设抛物线的顶点为O ,焦点为F ,准线为l .P 是抛物线上异于O 的一点,过P 作PQ l ⊥于Q ,则线段FQ 的垂直平分线( ).A .经过点OB .经过点PC .平行于直线OPD .垂直于直线OP6.(2019·全国·高考真题(文))若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是椭圆2231x y pp+=的一个焦点,则p =( )A .2B .3C .4D .87.(山东·高考真题(文))已知抛物线22(0)y px p =>,过其焦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A B 两点,若线段AB 的中点的纵坐标为2,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 A .1x = B .1x =- C .2x =D .2x =-8.(2017·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F 为抛物线C :y 2=4x 的焦点,过F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 1,l 2,直线l 1与C 交于A 、B 两点,直线l 2与C 交于D 、E 两点,则|AB |+|DE |的最小值为( ) A .16B .14C .12D .10二、多选题9.(2022·全国·高考真题)已知O 为坐标原点,点(1,1)A 在抛物线2:2(0)C x py p =>上,过点(0,1)B -的直线交C 于P ,Q 两点,则( ) A .C 的准线为1y =- B .直线AB 与C 相切 C .2|OP OQ OA ⋅>D .2||||||BP BQ BA ⋅>10.(2022·全国·高考真题)已知O 为坐标原点,过抛物线2:2(0)C y px p =>焦点F 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其中A 在第一象限,点(,0)M p ,若||||AF AM =,则( )A .直线AB 的斜率为B .||||OB OF =C .||4||AB OF >D .180OAM OBM ∠+∠<︒1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E 的方程为214y x =,E 的焦点为F ,直线l 与E 交于A ,B 两点,且AB 的中点到x 轴的距离为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E 的准线方程为116y =- B .AB 的最大值为6C .若2AF FB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1y x =+D .若OA OB ⊥,则AOB 面积的最小值为161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抛物线Γ:()220x py p =>,过其准线上的点(),1T t -作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p =B .当1t =时,TA TB ⊥C .当1t =时,直线AB 的斜率为2D .TAB △面积的最小值为4三、填空题13.(2018·北京·高考真题(文))已知直线l 过点(1,0)且垂直于x 轴,若l 被抛物线24y ax =截得的线段长为4,则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_________.14.(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抛物线C :26y x =的焦点为F ,A 为C 上一点且在第一象限,以F 为圆心,线段FA 的长度为半径的圆交C 的准线于M ,N 两点,且A ,F ,M 三点共线,则AF =______.15.(2020·山东·高考真题)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F 与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焦点重合,若两曲线相交于M ,N 两点,且线段MN 的中点是点F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______.16.(2021·北京·高考真题)已知抛物线24y x =的焦点为F ,点M 在抛物线上,MN 垂直x 轴与于点N .若6MF =,则点M 的横坐标为_______; MNF 的面积为_______.四、解答题17.(2017·北京·高考真题(理))已知抛物线C :y 2=2px 过点P (1,1).过点10,2⎛⎫⎪⎝⎭作直线l 与抛物线C 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分别与直线OP ,ON 交于点A ,B ,其中O 为原点. (1)求抛物线C 的方程,并求其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2)求证:A 为线段BM 的中点.18.(2019·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抛物线C :y 2=3x 的焦点为F ,斜率为32的直线l 与C 的交点为A ,B ,与x 轴的交点为P .(1)若|AF |+|BF |=4,求l 的方程; (2)若3AP PB =,求|AB |.19.(2019·北京·高考真题(理))已知抛物线C :x 2=−2py 经过点(2,−1). (Ⅰ)求抛物线C 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Ⅱ)设O 为原点,过抛物线C 的焦点作斜率不为0的直线l 交抛物线C 于两点M ,N ,直线y =−1分别交直线OM ,ON 于点A 和点B .求证:以AB 为直径的圆经过y 轴上的两个定点.20.(2022·全国·高考真题(理))设抛物线2:2(0)C y px p =>的焦点为F ,点(),0D p ,过F 的直线交C 于M ,N 两点.当直线MD 垂直于x 轴时,3MF =. (1)求C 的方程;(2)设直线,MD ND 与C 的另一个交点分别为A ,B ,记直线,MN AB 的倾斜角分别为,αβ.当αβ-取得最大值时,求直线AB 的方程.21.(2020·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椭圆C 1:22221x y a b+=(a >b >0)的右焦点F 与抛物线C 2的焦点重合,C 1的中心与C 2的顶点重合.过F 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交C 1于A ,B 两点,交C 2于C ,D 两点,且|CD |=43|AB |.(1)求C 1的离心率;(2)设M 是C 1与C 2的公共点,若|MF |=5,求C 1与C 2的标准方程.22.(2021·全国·高考真题(文))已知抛物线2:2(0)C y px p =>的焦点F 到准线的距离为2.(1)求C 的方程;(2)已知O 为坐标原点,点P 在C 上,点Q 满足9PQ QF =,求直线OQ 斜率的最大值.专题9.5 抛物线(真题测试)一、单选题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抛物线24y x =上一点M 到x 轴的距离是2,则点M 到焦点F 的距离为( )A B .2C .D .3【答案】B【分析】有题意可知()1,2M ±,由焦点(1,0)F 则可求出点M 到焦点F 的距离. 【详解】M 到x 轴的距离是2,可得()1,2M ±,焦点(1,0)F 则点M 到焦点的距离为2. 故选:B.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抛物线21:4E y x =的焦点到其准线的距离为( ) A .18B .14C .2D .43.(2022·全国·高考真题(文))设F 为抛物线2:4C y x =的焦点,点A 在C 上,点(3,0)B ,若AF BF =,则AB =( )A .2B .C .3D .故选:B4.(2021·全国·高考真题)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到直线1y x =+,则p =( ) A .1 B .2 C.D .45.(2020·北京·高考真题)设抛物线的顶点为O ,焦点为F ,准线为l .P 是抛物线上异于O 的一点,过P 作PQ l ⊥于Q ,则线段FQ 的垂直平分线( ).A .经过点OB .经过点PC .平行于直线OPD .垂直于直线OP【详解】如图所示:.故选:B.6.(2019·全国·高考真题(文))若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是椭圆2231x y pp+=的一个焦点,则p =( ) A .2B .3C .4D .87.(山东·高考真题(文))已知抛物线22(0)y px p =>,过其焦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A B 两点,若线段AB 的中点的纵坐标为2,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 A .1x = B .1x =- C .2x = D .2x=-8.(2017·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F 为抛物线C :y 2=4x 的焦点,过F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 1,l 2,直线l 1与C 交于A 、B 两点,直线l 2与C 交于D 、E 两点,则|AB |+|DE |的最小值为( ) A .16 B .14C .12D .10二、多选题9.(2022·全国·高考真题)已知O 为坐标原点,点(1,1)A 在抛物线2:2(0)C x py p =>上,过点(0,1)B -的直线交C 于P ,Q 两点,则( ) A .C 的准线为1y =- B .直线AB 与C 相切 C .2|OP OQ OA ⋅> D .2||||||BP BQ BA ⋅>所以2212||||(1)||15BP BQ k x x k ⋅=+=+>,而2||5BA =,故D 正确.故选:BCD10.(2022·全国·高考真题)已知O 为坐标原点,过抛物线2:2(0)Cy px p =>焦点F 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其中A 在第一象限,点(,0)M p ,若||||AF AM =,则( ) A .直线AB 的斜率为B .||||OB OF =C .||4||AB OF >D .180OAM OBM ∠+∠<︒33选项;由0OA OB ⋅<,0MA MB ⋅<求得,易得(,0)2p F ,由AF AM =3(4p OA OB ⋅=又(4p MA MB ⋅=-又360AOB AMB OAM OBM ∠+∠+∠+∠=,则180OAM OBM ∠+∠<,D 正确. 故选:ACD.1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E 的方程为214y x =,E 的焦点为F ,直线l 与E 交于A ,B 两点,且AB 的中点到x 轴的距离为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E 的准线方程为116y =- B .AB 的最大值为6C .若2AF FB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1y x =+D .若OA OB ⊥,则AOB 面积的最小值为16 ,联立抛物线,由2AF FB =解出A 即可求出面积最小值,即可判断D 选项.【详解】由2AF FB =得直线设直线AB 的方程为4A B x x =-.由于2AF FB =,所以22x =±,所以2124A A y x ==,直线AB 的方程为),y OA ⊥所以AOB 面积的是小值为故选:BCD.1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抛物线Γ:()220x py p =>,过其准线上的点(),1T t -作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p =B .当1t =时,TA TB ⊥C .当1t =时,直线AB 的斜率为2D .TAB △面积的最小值为4220x y ,故AB k C ,切线方程TA :的方程为1xt y -=-三、填空题13.(2018·北京·高考真题(文))已知直线l过点(1,0)且垂直于x轴,若l被抛物线24y ax=截得的线段长为4,则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_________.14.(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抛物线C:26=的焦点为F,y xA为C上一点且在第一象限,以F为圆心,线段FA的长度为半径的圆交C的准线于M,N两点,且A,F,M三点共线,则AF=______.【答案】6【分析】根据圆的几何性质以及抛物线的定义即可解出.故答案为:6.15.(2020·山东·高考真题)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F与双曲线22221(0,0)x ya ba b-=>>的左焦点重合,若两曲线相交于M,N两点,且线段MN的中点是点F,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______.M在抛物线上,所以M在双曲线上,22cb=-故答案为:16.(2021·北京·高考真题)已知抛物线24y x=的焦点为F,点M在抛物线上,MN垂直x轴与于点N.若6MF=,则点M的横坐标为_______;MNF的面积为_______.FMNS.【FMNS=故答案为:四、解答题17.(2017·北京·高考真题(理))已知抛物线C:y2=2px过点P(1,1).过点10,2⎛⎫⎪⎝⎭作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M,N,过点M作x轴的垂线分别与直线OP,ON交于点A,B,其中O为原点.(1)求抛物线C的方程,并求其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2)求证:A为线段BM的中点.故A 为线段BM 的中点.18.(2019·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抛物线C :y 2=3x 的焦点为F ,斜率为32的直线l 与C 的交点为A ,B ,与x 轴的交点为P .(1)若|AF |+|BF |=4,求l 的方程; (2)若3AP PB =,求|AB |. 利用3AP PB =可得y ()22,B x y 1252x x ∴+= 3AP PB = ∴则419AB =+⋅19.(2019·北京·高考真题(理))已知抛物线C :x 2=−2py 经过点(2,−1).(Ⅰ)求抛物线C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Ⅱ)设O为原点,过抛物线C的焦点作斜率不为0的直线l交抛物线C于两点M,N,直线y=−1分别交直线OM,ON于点A和点B.求证: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y轴上的两个定点.D p,过F的直线交C于20.(2022·全国·高考真题(理))设抛物线2=>的焦点为F,点(),0:2(0)C y px pMF=.M,N两点.当直线MD垂直于x轴时,3(1)求C 的方程;(2)设直线,MD ND 与C 的另一个交点分别为A ,B ,记直线,MN AB 的倾斜角分别为,αβ.当αβ-取得最大值时,求直线AB 的方程.21.(2020·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椭圆C 1:22221x y a b+=(a >b >0)的右焦点F 与抛物线C 2的焦点重合,C 1的中心与C 2的顶点重合.过F 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交C 1于A ,B 两点,交C 2于C ,D 两点,且|CD |=43|AB |.(1)求C 1的离心率;(2)设M 是C 1与C 2的公共点,若|MF |=5,求C 1与C 2的标准方程.)(),0F c ,的方程为x =21c=+,解得抛物线2C 的方程为24y cx =,联立24x c y cx=⎧⎨=⎩,43CD =即223c ac +01e <<,解得(2)[方法一由椭圆的第二定义知所以12-a22.(2021·全国·高考真题(文))已知抛物线2=>的焦点F到准线的距离为2.C y px p:2(0)(1)求C的方程;(2)已知O 为坐标原点,点P 在C 上,点Q 满足9PQ QF =,求直线OQ 斜率的最大值. ,则(99PQ QF ==-)09,10y ,由P 在抛物线上可得Q 的轨迹方程为的斜率0025OQ y k x ==(1,0),9=PQ QF ,所以29(1)9x y =-=-,所以的斜率为244=y x t 方法四利用参数法,由题可设()24,4(0),(,)>P t t t Q x y ,求得x,y 关于t 的参数表达式,得到直线OQ 的斜率关于t 的表达式,结合使用基本不等式,求得直线OQ 斜率的最大值.。
201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检测 第九章 第四节 算法初步 理
第九章 第四节 算法初步一、选择题1.(2011·北京高考)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 入A 的值为2,则输出的P 值为 ( ) A .2 B .3 C .4D .5解析:第一次运行,P =2,S =32,第二次运行,P =3,S =32+13=116;第三次运行,P =4,S =116+14>116+16=2,此时结束循环,故输出的P 值为4.答案:C2.某流程图如图所示,现输入如下四个函数,则可以输出的函数是 ( )A .f (x )=x 2B .f (x )=1xC .f (x )=ln x +2x -6D .f (x )=sin x解析:本题的程序框图的功能是判断函数是否是奇函数且是否存在零点,满足既是奇函数又存在零点的函数是选项D.答案:D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S =88,则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A .k >7?B .k >6?C .k >5?D .k >4?解析:第一次循环:k =1+1=2,S =2×0+2=2; 第二次循环:k =2+1=3,S =2×2+3=7 第三次循环:k =3+1=4,S =2×7+4=18 第四次循环:k =4+1=5,S =2×18+5=41第五次循环:k =5+1=6,S =2×41+6=88,满足条件则输出S 的值,而此时k =6,故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应是k >5.答案:C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 )A .-3B .-12C.13D .2解析:因为该程序框图执行4次后结束,s 的值分别是13,-12,-3,2,所以输出的s的值等于2.答案:D5.如果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 =6,m =4,那么输出的p 等于 ( )A .720B .360C .240D .120解析:程序运行如下:n =6,m =4,k =1,p =1,p =p (n -m +k )=6-4+1=3,k <m ;k =1+1=2,p =p (n -m +k )=3×(6-4+2)=12,k <m ;k =2+1=3,p =p (n -m +k )=12×(6-4+3)=60,k <m ;k =3+1=4,p =p (n -m +k )=60×(6-4+4)=360,k =m ,所以输出p ,p =360.答案:B6.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若使输出的结果不大于39,则输入的整数i 的最大值为 ( )A .4B .5C .6D .7解析:根据程序框图可知: 第一次循环,S =2,n =1;第二次循环,S =2+21+1=5,n =2; 第三次循环,S =5+22+1=10,n =3; 第四次循环,S =10+23+1=19,n =4; 第五次循环,S =19+24+1=36,n =5;第六次循环,S =36+25+1=69>39,n =6,不符合题意,从而易知i 的最大值是5. 答案:B 二、填空题7.下面方框中为一个求20个数的平均数的程序,则在横线上应填的语句为________.解析:该算法程序中,使用了UNTIL 循环语句,按照该种循环特征,当某一次条件满足时,不再执行循环体,跳到LOOP UNTIL 句的后面,执行其他的语句.根据问题要求,应填i >20.答案:i >208.(2011·山东高考)执行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入l =2,m =3,n =5,则输出的y 的值是__________.解析:逐次计算.第一次y =70×2+21×3+15×5=278;执行循环;第二次y =278-105=173;再次循环,y =173-105=68,此时输出,故输出结果是68.答案:689.(2012·南京模拟)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解析:第一次进入循环体有T =0+0,第二次有T =0+1,第三次有T =0+1+2,…,第n 次有T =0+1+2+…+n -1(n =1,2,3,…),令T =n n -12>105,解得n >15,故n=16,k =15.答案:15 三、解答题10.为调查深圳市中学生平均每人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X (单位:分钟),按锻炼时间分下列4种情况统计:①0~10分钟;②11~20分钟;③21~30分钟;④30分钟以上.有10 000名中学生参加了此项调查活动,下图是此次调查中某一项的流程图,其输出的结果是6 200.求平均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在0~20分钟内的学生的频率是多少?解:由程序框图,当输入体育锻炼时间X >20时,S =S +1,计数T =T +1,一直到T >10 000,即10 000个数据全部输入完,故输出的结果6 200是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X >20的学生人数,则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在0~20分钟内的学生人数是10 000-6 200=3 800,其频率为3 80010 000=0.38.11.已知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将输出的(x ,y )值依次记为(x 1,y 1)、(x 2,y 2)、…、(x n ,y n )、…若程序运行中输出的组数是(x ,-8),求x 的值.解:开始n =1,x 1=1,y 1=0→n =3,x 2=3,y 2=-2→n =5,x 3=9,y 3=-4→n =7,x 4=27,y 4=-6→n =9,x 5=81,y 5=-8,则x =81.12.已知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观察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当k =5,k =10时,分别有S =511和S =102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解:由程序框图可知S =1a 1a 2+1a 2a 3+…+1a k a k +1,∵{a n }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为d ,则有1a k a k +1=1d (1a k -1a k +1),∴S =1d (1a 1-1a 2+1a 2-1a 3+…+1a k -1a k +1)=1d (1a 1-1a k +1),由题意可知,k =5时,S =511;k =10时,S =1021, ∴⎩⎪⎨⎪⎧1d1a 1-1a 6=5111d 1a 1-1a 11=1021解得⎩⎪⎨⎪⎧a 1=1d =2或⎩⎪⎨⎪⎧a 1=-1d =-2(舍去),故a n =a 1+(n -1)d =2n -1(n ∈N *)。
2013年高考数学理科一轮复习经典例题——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判定和性质
典型例题一例1下列图形中,满足唯一性的是( ).A .过直线外一点作与该直线垂直的直线B .过直线外一点与该直线平行的平面C .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平行的直线D .过一点作已知平面的垂线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空间线线关系和线面关系,对定义的准确理解是解本题的关键.要注意空间垂直并非一定相关.解:A .过直线外一点作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由于并没有强调相交,所以这样的垂线可以作无数条.事实上这无数条直线还在同一个平面内,这个平面为该直线的一个垂面.B .过直线外一点可以作一条而且仅能作一条直线与该直线平行,但可以作无数个平面和该直线平行.C .过此点作平面内任一直线的平行线,这条平行线都平行于平面.所以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平行的直线应有无数条.D .过一点作已知平面的垂线是有且仅有一条.假设空间点A 、平面α,过点A 有两条直线AB 、AC 都垂直于α,由于AB 、AC 为相交直线,不妨设AB 、AC 所确定的平面为β,α与β的交线为l ,则必有l AB ⊥,l AC ⊥,又由于AB 、AC 、l 都在平面β内,这样在β内经过A 点就有两条直线和直线l 垂直,与平面几何中经过一点有县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相矛盾.故选D .说明:有关“唯一性”结论的问题,常用反证法,或者借助于其它已证明过的唯一性命题来证明.在本书中,过一点作已知平面的垂线有且仅有一条,同时,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面也是有且仅有一个.它们都是“唯一性”命题,在空间作图题中常常用到.典型例题二例2 已知下列命题:(1)若一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则该直线必垂直于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2)平面内与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的直线互相平行;(3)若平面外的两条直线,在这个平面上的射影互相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4)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且其中的一条平行一个平面,另一条是这个平面的斜线,则这两条直线在这个平面上的射影互相垂直.上述命题正确的是( ).A .(1)、(2)B .(2)、(3)C .(3)、(4)D .(2)、(4)分析:本题考查的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简单应用.应用这两个定理时要特别注意“平面内”这一条件,同时要注意各种不同位置的两定理的基本图形及其变式图形.解:(1)已知直线不一定在平面内,所以不能用三垂线逆定理来判断垂直关系;(2)平面内与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的直线必定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所以它们之间也平行;(3)根据三垂线定理可证明直线与另一直线的射影垂直,但不能进一步说明直线和直线垂直;(4)根据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和空间两直线所成角的概念,不难证明此命题的正确性. 故选D .说明:(3)中若一直线与另一直线的射影垂直,则有另一直线必与这一直线的射影垂直.如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F E 、分别为棱1AA 和1BB 上的点,G 为棱BC 上的点,且1BB EF ⊥,EG FC ⊥1,求FG D 1∠.典型例题三例3 如图,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 是1BB 的中点,O 是底面正方形ABCD 的中心,求证:⊥OE 平面1AC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线面垂直的判定方法.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方法,要证明⊥OE 平面1ACD ,只要在平面1ACD 内找两条相交直线与OE 垂直.证明:连结D B 1、D A 1、BD ,在△BD B 1中,∵O E 、分别是B B 1和DB 的中点,∴D B EO 1//.∵⊥11A B 面D D AA 11,∴1DA 为1DB 在面D D AA 11内的射影.又∵D A AD 11⊥,∴11DB AD ⊥.同理可证,C D D B 11⊥.又∵111D CD AD = ,1AD 、⊂C D 1面1ACD ,∴⊥D B 1平面1ACD .∵EO D B //1,∴⊥EO 平面1ACD .另证:连结CE AE 、,O D 1,设正方体1DB 的棱长为a ,易证CE AE =.又∵OC AO =,∴AC OE ⊥.在正方体1DB 中易求出:a a a DO DD O D 2622222211=⎪⎪⎭⎫ ⎝⎛+=+=,a a a OB BE OE 232222222=⎪⎪⎭⎫ ⎝⎛+⎪⎭⎫ ⎝⎛=+=, ()a a a E B B D E D 232222212111=⎪⎭⎫ ⎝⎛+=+=. ∵21221E D OE O D =+, ∴OE O D ⊥1.∵O AC O D = 1,O D 1、⊂AC 平面1ACD ,∴⊥OE 平面1ACD .说明:要证线面垂直可找线线垂直,这是立体几何证明线面垂直时常用的转化方法.在证明线线垂直时既要注意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也要注意有时是从数量关系方面找垂直,即勾股定理或余弦定理的应用.典型例题四例4 如图,在△ABC 中,90=∠B ,⊥SA 平面ABC ,点A 在SB 和SC 上的射影分别为N M 、,求证:SC MN ⊥.分析:本题考查的仍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以及线线垂直和线面垂直相互转化思想.欲证MN SC ⊥,可证⊥SC 面AMN ,为此须证AN SC ⊥,进而可转化为证明⊥AN 平面SBC ,而已知SB AN ⊥,所以只要证BC AN ⊥即可.由于图中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关系较多,所以本题也可以利用三垂线定理和逆定理来证线线垂直.证明:∵⊥SA 面ABC ,⊂BC 平面ABC ,∴BC SA ⊥.∵ 90=∠B ,即BC AB ⊥,A SA BA = ,∴⊥BC 平面SAB .∵⊂AN 平面SAB .∴AN BC ⊥.又∵SB AN ⊥,B BC SB = ,∴⊥AN 平面SBC .∵⊂SC 平面SBC ,∴SC AN ⊥,又∵SC AM ⊥,A AN AM = ,∴⊥SC 平面AMN .∵⊂MN 平面AMN .∴MN SC ⊥.另证:由上面可证⊥AN 平面SBC .∴MN 为AM 在平面SBC 内的射影.∵SC AM ⊥,∴SC MN ⊥.说明:在上面的证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证明线线垂直常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而证明线面垂直又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立体几何中的证明常常是在这种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实现的.本题若改为下题,想想如何证:已知⊥SA ⊙O 所在平面,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任意一点(C 与B A 、不重合).过点A 作SB 的垂面交SB 、SC 于点N M 、,求证:SC AN ⊥.典型例题五例5 如图,AB 为平面α的斜线,B 为斜足,AH 垂直平面α于H 点,BC 为平面α内的直线,θ=∠ABH ,α=∠HBC ,β=∠ABC ,求证:θαβcos cos cos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线面角的定义和计算.要证明三个角余弦值之间关系,可考虑构造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三个角的余弦值,再代入验证证明,其中构造直角三角形则需要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证明:过H 点作HD 垂直BC 于D 点,连AD .∵α⊥AH ,∴AD 在平面α内射影为HD .∵HD BC ⊥,α⊂BC ,∴AD BC ⊥.在Rt △ABH 中有:BA BH =θcos ①在Rt △BHD 中有:BH BD=αcos ②在Rt △ABD 中有:BA BD=βcos ③ 由①、②、③可得:αθβcos cos cos ⋅=.说明:由此题结论易知: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内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若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角为θ,则斜线与平面内其它直线所成角β的范围为⎥⎦⎤⎢⎣⎡2πθ,.典型例题六例 6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边长为4,⊥CG 平面ABCD ,2=CG ,F E 、分别是AD AB 、中点,求点B 到平面GEF 的距离.分析:此题是1991年高考题,考查了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等位置关系以及逻辑推理和空间想像能力.本题是求平面外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可用转移法将该点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求另一点到该平面的距离.为此要寻找过点B 与平面GEF平行的直线,因为与平面平行的直线上所有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证明:连结AC BD 、,EF 和BD 分别交AC 于O H 、,连GH ,作GH OK ⊥于K .∵ABCD 为正方形,F E 、分别为AD AB 、的中点,∴BD EF //,H 为AO 中点.∵EF BD //,⊄BD 平面GFE ,∴//BD 平面GFE .∴BD 与平面GFE 的距离就是O 点到平面EFG 的距离.∵AC BD ⊥,∴AC EF ⊥.∵⊥GC 面ABCD ,∴EF GC ⊥.∵C AC GC = ,∴⊥EF 平面GCH .∵⊂OK 平面GCH ,∴OK EF ⊥.又∵GH OK ⊥,H EF GH = ,∴⊥OK 平面GEF .即OK 长就是点B 到平面GEF 的距离.∵正方形边长为4,2=CG , ∴24=AC ,2=HO ,23=HC .在Rt △HCG 中,2222=+=CG HC HG .在Rt △GCH 中,11112=⋅=HG GC HO OK .说明: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常用三种方法:一是直接法.由该点向平面引垂线,直接计算垂线段的长.用此法的关键在于准确找到垂足位置.如本题可用下列证法:延长CB 交FE 的延长线于M ,连结GM ,作ME BP ⊥于P ,作CG BN //交MG 于N ,连结PN ,再作PN BH ⊥于H ,可得⊥BH 平面GFE ,BH 长即为B 点到平面EFG 的距离.二是转移法.将该点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三是体积法.已知棱锥的体积和底面的面积.求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可逆用体积公式.典型例题七例7 如图所示,直角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S ,且SC SB SA ==.(1)求证:点S 与斜边AC 中点D 的连线SD ⊥面ABC ;(2)若直角边BC BA =,求证:BD ⊥面SAC .分析:由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得到线线垂直,从而得到线面垂直.证明:(1)在等腰SAC ∆中,D 为AC 中点,∴AC SD ⊥.取AB 中点E ,连DE 、SE .∵BC ED //,AB BC ⊥,∴AB DE ⊥.又AB SE ⊥,∴AB ⊥面SED ,∴SD AB ⊥.∴SD ⊥面ABC (AB 、AC 是面ABC 内两相交直线).(2)∵BC BA =,∴AC BD ⊥.又∵SD ⊥面ABC ,∴BD SD ⊥.∵D AC SD = ,∴BD ⊥面SAC .说明: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在于寻找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寻找途径可由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垂直,可由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可由线面垂直得线线垂直等. 典型例题八例8 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已知:b a //,α⊥a .求证:α⊥b .分析: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只需在α内找到两条相交直线与b 垂直即可.证明:如图所示,在平面α内作两条相交直线m 、n .∵α⊥a ,∴m a ⊥,n a ⊥.又∵a b //,从而有m b ⊥,n b ⊥.由作图知m 、n 为α内两条相交直线.∴α⊥b .说明:本题的结论可以作为判定线面垂直的依据,即当要证的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不明确或不易证出时,可以考虑证明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与平面垂直.典型例题九例9 如图所示,已知平面α 平面β=EF ,A 为α、β外一点,α⊥AB 于B ,β⊥AC 于C ,α⊥CD 于D .证明:EF BD ⊥.分析:先证A 、B 、C 、D 四点共面,再证明EF ⊥平面ABCD ,从而得到EF BD ⊥. 证明:∵α⊥AB ,α⊥CD ,∴CD AB //.∴A 、B 、C 、D 四点共面.∵α⊥AB ,β⊥AC ,EF =βα ,∴EF AB ⊥,EF AC ⊥.又A AC AB = ,∴EF ⊥平面ABCD .∴BD EF ⊥.说明:与线面平行和线线平行交替使用一样,线面垂直和线线垂直也常互为条件和结论.即要证线面垂直,先找线线垂直;要证线线垂直,先找线面垂直.本题证明“A 、B 、C 、D 四点共面”非常重要,仅由EF ⊥平面ABC ,就断定BD EF ⊥,则证明是无效的. 典型例题十例10 平面α内有一半圆,直径AB ,过A 作SA ⊥平面α,在半圆上任取一点M ,连SM 、SB ,且N 、H 分别是A 在SM 、SB 上的射影.(1)求证:SB NH ⊥;(2)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线面垂直关系?(3)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直角三角形?(4)这个图形中有多少对相互垂直的直线?分析:注意利用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有关知识进行判断.(1)证明:连AM 、BM .如上图所示,∵AB 为已知圆的直径,∴BM AM ⊥.∵SA ⊥平面α,α⊂BM ,∴MB SA ⊥.∵A SA AM = ,∴BM ⊥平面SAM .∵AN ⊂平面SAM ,∴AN BM ⊥.∵SM AN ⊥于N ,M SM BM = ,∴AN ⊥平面SMB .∵SB AH ⊥于H ,且NH 是AH 在平面SMB 的射影,∴SB NH ⊥.解(2):由(1)知,SA ⊥平面AMB ,BM ⊥平面SAM ,AN ⊥平面SMB .∵AH SB ⊥且HN SB ⊥,∴SB ⊥平面ANH ,∴图中共有4个线面垂直关系.(3)∵SA ⊥平面AMB ,∴SAB ∆、SAM ∆均为直角三角形.∵BM ⊥平面SAM ,∴BAM ∆、BMS ∆均为直角三角形.∵AN ⊥平面SMB ,∴ANS ∆、ANM ∆、ANH ∆均为直角三角形.∵SB ⊥平面ANH ,∴SHA ∆、BHA ∆、SHN ∆、BHN ∆均为直角三角形.综上,图中共有11个直角三角形.(4)由SA ⊥平面AMB 知,AM SA ⊥,AB SA ⊥,BM SA ⊥.由BM ⊥平面SAM 知,AM BM ⊥,SM BM ⊥,AN BM ⊥.由AN ⊥平面SMB 知,SM AN ⊥,SB AN ⊥,NH AN ⊥.由SB ⊥平面ANH 知,AH SB ⊥,HN SB ⊥.综上,图中共有11对互相垂直的直线.说明:为了保证(2)(3)(4)答案不出错,首先应找准(2)的答案,由“线⊥面”可得到“线⊥面内线”,当“线⊥面内线”且相交时,可得到直角三角形;当“线⊥面内线”且不相交时,可得到异面且垂直的一对直线.典型例题十一例11 如图所示,︒=∠90BAC .在平面α内,PA 是α的斜线,︒=∠=∠60PAC PAB .求PA 与平面α所成的角.分析:求PA 与平面α所成角,关键是确定PA 在平面α上射影AO 的位置.由PAC PAB ∠=∠,可考虑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通过全等三角形来确定AO 位置,构造直角三角形则需用三垂线定理.解:如图所示,过P 作α⊥PO 于O .连结AO ,则AO 为AP 在面α上的射影,PAO ∠为PA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作AC OM ⊥,由三重线定理可得AC PM ⊥.作AB ON ⊥,同理可得AB PN ⊥.由PAC PAB ∠=∠,︒=∠=∠90PNA PMA ,PA PA =,可得PMA ∆≌PNA ∆,∴PN PM =.∵OM 、ON 分别为PM 、PN 在α内射影,∴ON OM =.所以点O 在BAC ∠的平分线上.设a PA =,又︒=∠60PAM ,∴a AM 21=,︒=∠45OAM , ∴a AM AO 222==.在POA ∆中,22cos ==∠PA AO PAO , ∴︒=∠45PAO ,即PA 与α所成角为︒45.说明:(1)本题在得出PA 在面α上的射影为BAC ∠的平分线后,可由公式βαθcos cos cos ⋅=来计算PA 与平面α所成的角,此时︒==∠60θPAC ,α=∠PAO ,︒==∠45βCAO .(2)由PA 与平面α上射影为BAC ∠平分线还可推出下面结论:四面体ABC P -中,若PAC PAB ∠=∠,PBC PBA ∠=∠,则点A 在面ABC 上的射影为ABC ∆的内心. 典型例题十二例12 如图所示,在平面β内有ABC ∆,在平面β外有点S ,斜线AC SA ⊥,BC SB ⊥,且斜线SA 、SB 分别与平面β所成的角相等,设点S 与平面β的距离为cm 4,BC AC ⊥,且cm AB 6=.求点S 与直线AB 的距离.分析:由点S 向平面β引垂线,考查垂足D 的位置,连DB 、DA ,推得AC DA ⊥,BC DB ⊥,又︒=∠90ACB ,故A 、B 、C 、D 为矩形的四个顶点.解:作SD ⊥平面β,垂足为D ,连DA 、DB .∵AC SA ⊥,BC DB ⊥,∴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有:AC DA ⊥,BC DB ⊥,又BC AC ⊥,∴ACBD 为矩形.又∵SB SA =,∴DB DA =,∴ACBD 为正方形,∴AB 、CD 互相垂直平分.设O 为AB 、CD 的交点,连结SO ,根据三垂线定理,有AB SO ⊥,则SO 为S 到AB 的距离.在SOD Rt ∆中,cm SD 4=,cm AB DO 321==,∴cm SO 5=. 因此,点S 到AB 的距离为cm 5.说明:由本例可得到点到直线距离的作法:(1)若点、直线在确定平面内,可直接由点向直线引垂线,这点和垂足的距离即为所求.(2)若点在直线所在平面外,可由三垂线定理确定:由这点向平面引垂线得垂足,由垂足引直线的垂线得斜足,则这点与斜足的距离为点到直线的距离.(3)处理距离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作、证、算,即作出符合要求的辅助线,然后证明所作距离符合定义,再通过解直角三角形进行计算.典型例题十三例13 如图,ABCD 是正方形,SA 垂直于平面ABCD ,过A 且垂直于SC 的平面交SB 、SC 、SD 分别于点E 、F 、G ,求证:SB AE ⊥,SD AG ⊥.分析: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以及线线垂直和线面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由于图形的对称性,所以两个结论只需证一个即可.欲证SB AE ⊥,可证⊥AE 平面SBC ,为此须证BC AE ⊥、SC AE ⊥,进而转化证明⊥BC 平面SAB 、⊥SC 平面AEFG . 证明:∵SA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BC SA ⊥.又∵ABCD 为正方形,∴AB BC ⊥.∴⊥BC 平面ASB .∵⊂AE 平面ASB ,∴AE BC ⊥.又∵⊥SC 平面AEFG ,∴AE SC ⊥.∴⊥AE 平面SBC .又∵⊂SB 平面SBC ,∴SB AE ⊥,同理可证SD AG ⊥.说明:(1)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有:同一平面内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三垂线定理与它的逆定理,以及与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就与另一条垂直.(2)本题的证明过程中反复交替使用“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的相互联系,充分体现了数学化思想的优越性. 典型例题十四例14 如图,求证:如果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那么这一点在平面内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已知:BAC ∠在平面α内,点α∉P ,AB PE ⊥,AC PF ⊥,α⊥PO ,垂足分别是E 、F 、O ,PF PE =.求证:CAO BAO ∠=∠.证明:∵α⊥PO ,∴OE 为PE 在α内的射影.∵PE AB ⊥,α平面⊂AB ,∴OE AB ⊥.同理可证:OF AC ⊥.又∵α⊥PO ,PF PE =,OF OE =,∴CAO BAO ∠=∠.说明:本题是一个较为典型的题目,与此题类似的有下面命题:从一个角的顶点引这个角所在平面的斜射线,使斜射线和这个角两边的夹角相等,则斜射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是这个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由此结论和上一个例题很容易求解下面这道题:已知︒=∠90ACB ,S 为平面ACB 外一点,︒=∠=∠60SCB SCA ,求SC 与平面ACB 所成角.典型例题十五例15 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号,不正确的打“×”号.(1)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平行.( )(2)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3)垂直于三角形两边的直线必垂直于第三边.( )(4)过点A 垂直于直线a 的所有直线都在过点A 垂直于α的平面内.( )(5)如果三条共点直线两两垂直,那么其中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两条直线确定的平面.( ) 解:(1)直线与平面平行,则直线与平面内的直线的位置关系不外乎有两种①平行 ②异面,因此应打“×”号(2)该命题的关键是这无数条直线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①若为平行,则该命题应打“×”号;若为相交,则该命题应打“√”,正是因为这两种情况可能同时具备,因此,不说明面内无这数条线的位置关系,则该命题应打“×”号.(3)垂直于三角形两边的直线必垂直于三角形所在的平面,由线面垂直定义的逆用,则该直线必垂直于三角形的第三边,∴该命题应打“√”.(4)前面介绍了两个命题,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根据第一个命题知:过点A 垂直于直线a 的平面惟一,因此,过点A 且与直线a 垂直的直线都在过点A 且与直线a 垂直的平面内,∴该命题应打“√”号.(5)三条共点直线两两垂直,设为a ,b ,c 且a ,b ,c 共点于O ,∵b a ⊥,c a ⊥,0=c b ,且b ,c 确定一平面,设为α,则α⊥a ,同理可知b 垂直于由a ,c 确定的平面,c 垂直于由了确定的平面,∴该命题应打“√”号.说明:本题是利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等知识来解答的问题.解答此类问题必须作到:概念清楚、问题理解透彻、相关知识能灵活运用.典型例题十六例16 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C BC =,BD AD =,引CD BE ⊥,E 为垂足,作BE AH ⊥于H ,求证:BCD AH 平面⊥.分析:若证BCD AH 平面⊥,只须利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AH 垂直平面BCD 中两条相交直线即可.证明:取AB 中点F ,连CF 、DF ,∵BC AC =,∴AB CF ⊥.又∵BD AD =,∴AB DF ⊥,∴CDF AB 平面⊥,又CDF CD 平面⊂,∴AB CD ⊥又BE CD ⊥,∴ABE CD 平面⊥,AH CD ⊥,又BE AH ⊥,∴BCD AH 平面⊥.典型例题十七例17 如果平面α与α外一条直线a 都垂直b ,那么α//a .已知:直线α⊄a ,b a 直线⊥,α⊥b .求证:α//a .分析:若证线面平行,只须设法在平面α内找到一条直线'a ,使得'//a a ,由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得证.证明:(1)如图,若a 与b 相交,则由a 、b 确定平面β,设'a =αβ .αααβαα////,,'''''a a a a a a b a a b ab a b ⇒⎪⎭⎪⎬⎫⊄⊂⇒⎪⎭⎪⎬⎫⊂⊥⊥⇒⎭⎬⎫⊂⊥又∵. (2)如图,若a 与b 不相交,则在a 上任取一点A ,过A 作b b //',a 、'b 确定平面β,设'a =αβ .αααβααα////,,////'''''''''''a a a a a a a b a b a b b b a b a b b b b ⇒⎪⎭⎪⎬⎫⊄⊂⇒⎪⎪⎭⎪⎪⎬⎫⊂⊥⇒⎭⎬⎫⊥⊥⇒⎪⎭⎪⎬⎫⊂⊥⇒⎭⎬⎫⊥又又∵又∵.典型例题十八例18 如图,已知在ABC ∆中,︒=∠60BAC ,线段ABC AD 平面⊥,DBC AH 平面⊥,H 为垂足.求证:H 不可能是DBC ∆的垂心.分析:根据本题所证结论,可采用反证法予以证明.证明:如图所示,假设H 是DBC ∆的垂心,则DC BH ⊥.∵DBC AH 平面⊥,∴AH DC ⊥,∴ABH DC 平面⊥,∴DC AB ⊥.又∵ABC DA 平面⊥,∴DA AB ⊥,∴DAC AB 平面⊥,∴AC AB ⊥,这与已知︒=∠60BAC 矛盾,∴假设不成立,故H 不可能是DBC ∆的垂心.说明:本题只要满足︒≠∠90BAC ,此题的结论总成立.不妨给予证明.典型例题十九例19 在空间,下列哪些命题是正确的( ).①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③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垂直于不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A .仅②不正确B .仅①、④正确C .仅①正确D .四个命题都正确分析:①该命题就是平行公理,即课本中的公理4,因此该命题是正确的;②如图,直线a ⊥平面α,α⊂b ,α⊂c ,且A c b = ,则b a ⊥,c a ⊥,即平面α内两条直交直线b ,c 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a ,但b ,c 的位置关系并不是平行.另外,b ,c 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是异面,如果把直线b 平移到平面α外,此时与a 的位置关系仍是垂直,但此时,b ,c 的位置关系是异面.③如图,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易知ABCD B A 平面//11,ABCD D A 平面//11,但11111A D A B A = ,因此该命题是错误的.④该命题是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因此是正确的.综上可知①、④正确.∴应选B .典型例题二十例20 设a ,b 为异面直线,AB 为它们的公垂线(1)若a ,b 都平行于平面α,则α⊥AB ;(2)若a ,b 分别垂直于平面α、β,且c =βα ,则c AB //.分析:依据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α⊥AB ;证明线与线的平行,由于此时垂直的关系较多,因此可以考虑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c AB //.图1 图2 证明:(1)如图1,在α内任取一点P ,设直线a 与点P 确定的平面与平面α的交线为'a , 设直线b 与点P 确定的平面与平面α的交线为'b ∵α//a ,α//b ,∴'//a a ,'//b b又∵a AB ⊥,b AB ⊥,∴'a AB ⊥,'b AB ⊥,∴.(2)如图2,过B 作α⊥'BB ,则a BB //',则'BB AB ⊥又∵b AB ⊥,∴AB 垂直于由b 和'BB 确定的平面. ∵β⊥b ,∴c b ⊥,α⊥'BB ,∴c BB ⊥'. ∴c 也垂直于由'BB 和b 确定的平面. 故AB c //.说明:由第(2)问的证明可以看出: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线与线的平行,其关键是构造出平面,使所证线皆与该平面垂直.如题中,通过作出辅助线'BB ,构造出平面,即由相交直线b 与'BB 确定的平面.然后借助于题目中的其他垂直关系证得. 典型例题二十一例21 如图,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F 为异面直线D A 1与AC 的公垂线,求证:1//BD EF .分析:证明1//BD EF ,构造与EF 、1BD 都垂直的平面是关键.由于EF 是AC 和D A 1的公垂线,这一条件对构造线面垂直十分有用.证明:连结11C A ,由于11//C A AC ,AC EF ⊥,∴11C A EF ⊥.又D A EF 1⊥,1111A C A D A = ,∴D C A EF 11平面⊥. ①∵11111D C B A BB 平面⊥,111111D C B A C A 平面⊂,∴111.∵四边形1111D C B A 为正方形,∴1111D B C A ⊥,1111B BB D B = ,∴D D BB C A 1111平面⊥,而D D BB BD 111平面⊂,∴111BD C A ⊥.同理11BD DC ⊥,1111C C A DC = ,∴D C A BD 111平面⊥. ②由①、②可知:1//BD EF .典型例题二十二例22 如图,已知P 为ABC ∆外一点,PA 、PB 、PC 两两垂直,a PC PB PA ===,求P 点到平面ABC 的距离.分析:欲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可先过点作平面的垂线,进一步求出垂线段的长.解:过P 作ABC PO 平面⊥于O 点,连AO 、BO 、CO ,∴AO PO ⊥,BO PO ⊥,CO PO ⊥∵a PC PB PA ===,∴PAO ∆≌PBO ∆≌PCO ∆,∴OC OB OA ==,∴O 为ABC ∆的外心.∵PA 、PB 、PC 两两垂直, ∴a CA BC AB 2===,ABC ∆为正三角形,∴a AB AO 3633==,∴a AO PA PO 3322=-=.因此点P 到平面ABC 的距离a 33.说明:(1)求点到平面距离的基本程序是:首先找到或作出要求的距离;然后使所求距离在某一个三角形中;最后在三角形中根据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出距离.(2)求距离问题转化到解三角形有关问题后,在三角形中求距离常常用到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有关三角函数知识.(3)点到平面距离是立体几何中一个重要内容,高考命题中出现较多,应充分注意,除了上面提到方法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比如以后学习的等积法,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不断总结.典型例题二十三例23 如图,已知在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棱51=AA ,12=AB ,求直线11C B 和平面11BCD A 的距离.分析:求线面距离,其基本方法是在线上选一点,作出点面距,距离然后根据求点面距的有关方法求解.解:如图,∵BC C B //11,且1111BCD A C B 平面⊄,11BCD A BC 平面⊂,∴1111//BCD A C B 平面.从而点1B 到平面11BCD A 的距离即为所求.过点1B 作B A E B 11⊥于E ,∵11ABB A BC 平面⊥,且B B AA E B 111平面⊂,∴E B BC 1⊥.又B B A BC =1 ,∴111BCD A E B 平面⊥.即线段E B 1的长即为所求,在B B A Rt 11∆中,13601251252211111=+⨯=⋅=B A BB B A E B ,∴直线11C B 到平面11BCD A 的距离为1360.说明:本题考查长方体的性质,线面距离的概念等基础知识以及计算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线面距离转化为点面距离,进而转化为点线距离,再通过解三角形求解,这种转化的思想非常重要,数学解题的过程就是将复杂转化为简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从而求解.典型例题二十四例24 AD 、BC 分别为两条异面直线上的两条线段,已知这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30,cm AD 8=,BC AB ⊥,BC DC ⊥.求线段BC 的长.分析:首先依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平移,将异面直线AD 、BC 所成的角、垂直关系转化到某一个或某几个平面内,应用平面几何有关知识计算出BC 之长.解:如图,在平面α内,过A 作BC AE //,过C 作AB CE //,两线交于E .∵BC AE //,∴DAE ∠就是AD 、BC 所成的角,︒=∠30DAE .∵BC AB ⊥,∴四边形ABCE 是矩形.连DE ,∵CD BC ⊥,CE BC ⊥,且C CE CD = ,∴CDE BC 平面⊥.∵BC AE //,∴CDE AE 平面⊥.∵CDE DE 平面⊂,∴DE AE ⊥.在AED Rt ∆中,得34=AE ,∴)(34cm AE BC ==.说明:解决空间问题,常常将空间关系转化一个或几个平面上来,只有将空间问题归化到平面上来,才能应用平面几何知识解题,而平移变换是转化的重要手段.。
2023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9-5 抛物线(知识点讲解)含详解
专题9.5 抛物线(知识点讲解)【知识框架】【核心素养】1.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求抛物线方程、最值等问题,凸显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2.结合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几何图形,求抛物线相关性质及其应用,凸显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3.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凸显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应用的核心素养.【知识点展示】(一)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l不经过点F)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y 2=2px (p >0) (三)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1)将直线的方程y kx m =+与抛物线的方程y 2=2px (p >0)联立成方程组,消元转化为关于x 或y 的一元二次方程,其判别式为Δ.2220ky py pm -+=若0k =,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或重合,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一点;若0k ≠①Δ>0 ⇔直线和抛物线相交,有两个交点; ②Δ=0⇔直线和抛物线相切,有一个公共点; ③Δ<0⇔直线和抛物线相离,无公共点. (2)直线与抛物线的相交弦设直线y kx m =+交抛物线22221x y a b-=(0,0)a b >>于点111222(,),(,),P x y P x y 两点,则12||PP =12|x x -同理可得1212|||(0)PP y y k =-≠[来源:Z*xx*] 这里12||,x x -12||,y y -的求法通常使用韦达定理,需作以下变形:12||x x -12||y y -=(四)焦半径、焦点弦1.通径过焦点垂直于轴的弦称为抛物线的通径,其长为__2p __.2.焦半径抛物线上一点与焦点F 连接的线段叫做焦半径,设抛物线上任一点A (x 0,y 0),则四种标准方程形式下的焦半径公式为3.焦点弦问题如图所示:AB 是抛物线y 2=2px (p >0)过焦点F 的一条弦,设A (x 1,y 1)、B (x 2,y 2),AB 的中点M (x 0,y 0),抛物线的准线为l .(1)以AB 为直径的圆必与准线l __相切__; (2)|AB |=2(x 0+p2)=x 1+x 2+__p __;(3)A 、B 两点的横坐标之积、纵坐标之积为定值,即x 1·x 2=p 24,y 1·y 2=-p 2.【常考题型剖析】题型一:抛物线定义的应用例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已知抛物线C :()220y px p =>的焦点为1,04F ⎛⎫ ⎪⎝⎭,A 00(,)x y 是C 上一点,|AF |=054x ,则0x =( ) A .1B .2C .4D .8例2.(2020·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A 为抛物线C :y 2=2px (p >0)上一点,点A 到C 的焦点的距离为12,到y 轴的距离为9,则p =( ) A .2B .3C .6D .9【总结提升】1.涉及抛物线几何性质的问题常结合图形思考,通过图形可以直观地看出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等几何特征,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直观性.2.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等于到准线距离,注意转化思想的运用.3.利用抛物线定义可以解决距离的最大和最小问题,该类问题一般情况下都与抛物线的定义有关.实现由点到点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转化.(1)将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转化为该点到焦点的距离,构造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使问题得解. (2)将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利用“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原理解决.提醒:利用抛物线定义进行距离转化的同时,要注意平面几何知识在其中的重大运用. 题型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例3.(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已知动圆M 经过点A (3,0),且与直线l :x =-3相切,则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为( ) A .y 2=12x B .y 2=-12x C .x 2=12yD .x 2=12y例4.(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过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A ,B ,交其准线于点C ,若2,3CB BF AF ==,则此抛物线方程为__________. 【规律方法】1.求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方法:①直接法:直接利用题中已知条件确定焦参数p .②待定系数法:先设出抛物线的方程,再根据题中条件,确定焦参数p.当焦点位置不确定时,应分类讨论或设抛物线方程为y 2=mx 或x 2=my . 2.求抛物线方程应注意的问题(1)当坐标系已建立时,应根据条件确定抛物线方程属于四种类型中的哪一种;已知焦点坐标或准线方程可确定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形式;已知抛物线过某点不能确定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形式,需根据四种抛物线的图象及开口方向确定.(2)要注意把握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与方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3)要注意参数p 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利用它的几何意义来解决问题. 题型三:抛物线的焦点及准线例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抛物线243y x =的焦点坐标为( ) A .10,3⎛⎫ ⎪⎝⎭B .1,03⎛⎫ ⎪⎝⎭C .30,16⎛⎫ ⎪⎝⎭D .20,3⎛⎫ ⎪⎝⎭例6.(2020·全国高考真题(文))设O 为坐标原点,直线2x =与抛物线C :22(0)y px p =>交于D ,E 两点,若OD OE ⊥,则C 的焦点坐标为( )A .1,04⎛⎫⎪⎝⎭B .1,02⎛⎫ ⎪⎝⎭C .(1,0)D .(2,0)例7.(2021·全国高考真题)已知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C :22y px =(0p >)的焦点为F ,P 为C 上一点,PF 与x 轴垂直,Q 为x 轴上一点,且PQ OP ⊥,若6FQ =,则C 的准线方程为______. 【规律总结】求抛物线的焦点及准线方程的步骤: (1)把抛物线解析式化为标准方程形式; (2)明确抛物线开口方向;(3)求出抛物线标准方程中参数p 的值; (4)写出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或准线方程. 题型四 抛物线对称性的应用例8.(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已知A ,B 是抛物线22(0)y px p =>两点,O 为坐标原点.若OA OB =,且AOB 的垂心恰是此抛物线的焦点,则直线AB 的方程为________.例9.(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抛物线()2:20C y px p =>的焦点为F ,O 为坐标原点.(1)过F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AOB 的面积为2.求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 (2)抛物线上有,M N 两点,若MON △为正三角形,求MON △的边长. 【总结提升】1.为了简化解题过程,有时可根据抛物线方程的特征利用参数表示抛物线上动点的坐标,有时还可以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避免分类讨论.2.不能把抛物线看作是双曲线的一支.虽然两者都是沿开口方向越来越远离对称轴,但抛物线却越来越接近于对称轴的平行线. 题型五 抛物线的焦点弦问题例10.C :y 2=4x 的焦点,且与C 交于A ,B 两点,则AB =________.例11.(2018·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点()11M ,-和抛物线24C y x =:,过C 的焦点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C交于A ,B 两点.若90AMB ∠=︒,则k =________. 【总结提升】解决抛物线的焦点弦问题时,要注意抛物线定义在其中的应用,通过定义将焦点弦长度转化为端点的坐标问题,从而可借助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求解.题型六 抛物线的最值问题例12.(2022·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模拟预测(理))已知点P 为抛物线24y x =-上的动点,设点P 到2:1l x =的距离为1d ,到直线40x y +-=的距离为2d ,则12d d +的最小值是( )A .52B C .2 D例1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以F 为焦点的抛物线2:4C y x =上的两点A ,B ,满足133AF FB λλ⎛⎫=≤≤ ⎪⎝⎭,则弦AB 的中点到C 的准线的距离的最大值是( )A .2B .83 C .103D .4例14.【多选题】(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抛物线2:8C x y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00,P x y 为C 上一动点,(2,1)A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当02x =时,抛物线C 在点P 处的切线方程为220x y --=B .当04x =时,||PF 的值为6C .||||PA PF +的最小值为3D .||||PA PF -【规律方法】1.求抛物线最值的常见题型是求抛物线上一点到定点距离的最值、求抛物线上一点到定直线距离的最值,解有关抛物线的最值问题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利用抛物线的定义,进行到焦点的距离与准线的距离的转化,数形结合,利用几何意义解决;二是利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进行消元代换,得到有关距离的含变量的代数式,用目标函数最值的求法解决.2. 常见题型及处理方法:(1)求抛物线上一点到定直线的最小距离.可以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表示出所求的距离,再利用函数求最值的方法求解,亦可转化为抛物线的切线与定直线平行时两直线间的距离问题.(2)求抛物线上一点到定点的最值问题.可以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表示出所求距离,再利用函数求最值的方法求解,要注意抛物线上点的设法及变量的取值范围.(3)方法:设P (x 0,y 0)是抛物线y 2=2px (p >0)上一点,则x 0=y 202p ,即P (y 202p,y 0).由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表示出所求距离,再用函数求最值的方法求解.(4)此类问题应注意抛物线几何性质的应用,尤其范围的应用.如:y 2=2px (p >0),则x ≥0,y 2≥0. 题型七:与抛物线有关的综合问题例15.(2022·天津·高考真题)已知抛物线212,,y F F =分别是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抛物线的准线过双曲线的左焦点1F ,与双曲线的渐近线交于点A ,若124F F A π∠=,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A .22110x y -=B .22116y x -=C .2214y x -=D .2214x y -=例16.(2019·北京·高考真题(文))设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则以F 为圆心,且与l 相切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例17. (2021·浙江·高考真题)如图,已知F 是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M 是抛物线的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且2MF =,(1)求抛物线的方程;(2)设过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与A 、B 两点,斜率为2的直线l 与直线,,MA MB AB ,x 轴依次交于点P ,Q ,R ,N ,且2RN PN QN =⋅,求直线l 在x 轴上截距的范围.例18.(2020·山东·高考真题)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O ,椭圆2214x y +=的顶点分别为1A ,2A ,1B ,2B ,其中点2A 为抛物线的焦点,如图所示.(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若过点1A 的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M ,N 两点,且()12//OM ON B A +,求直线l 的方程. 【总结提升】抛物线的综合问题常常涉及方程、几何性质,以及与直线、圆、椭圆、双曲线、向量等知识交汇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1)当与向量知识结合时,注意运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将向量间的关系,转化为点的坐标问题,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将所求问题与条件建立联系求解.(2)当与直线、圆、圆锥曲线有关时,常常联立方程组,消元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构造相关数量关系求解.专题9.5 抛物线(知识点讲解)【知识框架】【核心素养】1.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求抛物线方程、最值等问题,凸显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2.结合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几何图形,求抛物线相关性质及其应用,凸显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3.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凸显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应用的核心素养.【知识点展示】(一)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l不经过点F)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叫做抛物线的准线.(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y 2=2px (p >0) (三)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1)将直线的方程y kx m =+与抛物线的方程y 2=2px (p >0)联立成方程组,消元转化为关于x 或y 的一元二次方程,其判别式为Δ.2220ky py pm -+=若0k =,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或重合,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一点;若0k ≠①Δ>0 ⇔直线和抛物线相交,有两个交点; ②Δ=0⇔直线和抛物线相切,有一个公共点; ③Δ<0⇔直线和抛物线相离,无公共点. (2)直线与抛物线的相交弦设直线y kx m =+交抛物线22221x y a b-=(0,0)a b >>于点111222(,),(,),P x y P x y 两点,则12||PP =12|x x -同理可得1212|||(0)PP y y k =-≠[来源:Z*xx*] 这里12||,x x -12||,y y -的求法通常使用韦达定理,需作以下变形:12||x x -12||y y -=(四)焦半径、焦点弦1.通径过焦点垂直于轴的弦称为抛物线的通径,其长为__2p __.2.焦半径抛物线上一点与焦点F 连接的线段叫做焦半径,设抛物线上任一点A (x 0,y 0),则四种标准方程形式下的焦半径公式为3.焦点弦问题如图所示:AB 是抛物线y 2=2px (p >0)过焦点F 的一条弦,设A (x 1,y 1)、B (x 2,y 2),AB 的中点M (x 0,y 0),抛物线的准线为l .(1)以AB 为直径的圆必与准线l __相切__; (2)|AB |=2(x 0+p2)=x 1+x 2+__p __;(3)A 、B 两点的横坐标之积、纵坐标之积为定值,即x 1·x 2=p 24,y 1·y 2=-p 2.【常考题型剖析】题型一:抛物线定义的应用例1.(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已知抛物线C :()220y px p =>的焦点为1,04F ⎛⎫ ⎪⎝⎭,A 00(,)x y 是C 上一点,|AF |=054x ,则0x =( ) A .1 B .2 C .4 D .8例2.(2020·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A 为抛物线C :y 2=2px (p >0)上一点,点A 到C 的焦点的距离为12,到y 轴的距离为9,则p =( ) A .2B .3C .6D .96p.【总结提升】1.涉及抛物线几何性质的问题常结合图形思考,通过图形可以直观地看出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等几何特征,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直观性.2.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等于到准线距离,注意转化思想的运用.3.利用抛物线定义可以解决距离的最大和最小问题,该类问题一般情况下都与抛物线的定义有关.实现由点到点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转化.(1)将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转化为该点到焦点的距离,构造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使问题得解. (2)将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利用“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原理解决.提醒:利用抛物线定义进行距离转化的同时,要注意平面几何知识在其中的重大运用. 题型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例3.(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已知动圆M 经过点A (3,0),且与直线l :x =-3相切,则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为( ) A .y 2=12x B .y 2=-12x C .x 2=12y D .x 2=12y【答案】A 【分析】设出点M 的坐标,由题意可知|MA |=|MN |,进而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设动点M (x ,y ),圆M 与直线l :x =-3的切点为N ,则|MA |=|MN |,即动点M 到定点A 和定直线l :x =-3的距离相等.∴点M 的轨迹是抛物线,且以A (3,0)为焦点,以直线l :x =-3为准线, 故动圆圆心M 的轨迹方程是y 2=12x . 故选:A.例4.(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过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A ,B ,交其准线于点C ,若2,3CB BF AF ==,则此抛物线方程为__________.30,结合2【详解】30,在直角三角形ACE轴交于G【规律方法】1.求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方法:①直接法:直接利用题中已知条件确定焦参数p.②待定系数法:先设出抛物线的方程,再根据题中条件,确定焦参数p.当焦点位置不确定时,应分类讨论或设抛物线方程为y2=mx或x2=my.2.求抛物线方程应注意的问题(1)当坐标系已建立时,应根据条件确定抛物线方程属于四种类型中的哪一种;已知焦点坐标或准线方程可确定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形式;已知抛物线过某点不能确定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形式,需根据四种抛物线的图象及开口方向确定.(2)要注意把握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与方程之间的对应关系;(3)要注意参数p 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利用它的几何意义来解决问题. 题型三:抛物线的焦点及准线例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抛物线243y x =的焦点坐标为( ) A .10,3⎛⎫ ⎪⎝⎭B .1,03⎛⎫ ⎪⎝⎭C .30,16⎛⎫ ⎪⎝⎭D .20,3⎛⎫ ⎪⎝⎭例6.(2020·全国高考真题(文))设O 为坐标原点,直线2x =与抛物线C :22(0)y px p =>交于D ,E 两点,若OD OE ⊥,则C 的焦点坐标为( )A .1,04⎛⎫⎪⎝⎭B .1,02⎛⎫ ⎪⎝⎭C .(1,0)D .(2,0)【答案】B 【解析】因为直线2x =与抛物线22(0)y px p =>交于,E D 两点,且OD OE ⊥, 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以确定4DOx EOx π∠=∠=,所以()2,2D ,代入抛物线方程44p =,求得1p =,所以其焦点坐标为1(,0)2, 故选:B.例7.(2021·全国高考真题)已知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C :22y px =(0p >)的焦点为F ,P 为C 上一点,PF 与x 轴垂直,Q 为x 轴上一点,且PQ OP ⊥,若6FQ =,则C 的准线方程为______. 【答案】32x =-【分析】先用坐标表示P Q ,,再根据向量垂直坐标表示列方程,解得p ,即得结果. 【详解】抛物线C :22y px = (0p >)的焦点,02p F ⎛⎫⎪⎝⎭,∵P 为C 上一点,PF 与x 轴垂直,所以P 的横坐标为2p,代入抛物线方程求得P 的纵坐标为p ±, 不妨设(,)2pP p ,因为Q 为x 轴上一点,且PQ OP ⊥,所以Q 在F 的右侧, 又||6FQ =, (6,0),(6,)2p Q PQ p ∴+∴=-因为PQ OP ⊥,所以PQ OP ⋅=2602pp ⨯-=, 0,3p p >∴=,所以C 的准线方程为32x =-故答案为:32x =-.【规律总结】求抛物线的焦点及准线方程的步骤: (1)把抛物线解析式化为标准方程形式; (2)明确抛物线开口方向;(3)求出抛物线标准方程中参数p 的值; (4)写出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或准线方程.题型四 抛物线对称性的应用例8.(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已知A ,B 是抛物线22(0)y px p =>两点,O 为坐标原点.若OA OB =,且AOB 的垂心恰是此抛物线的焦点,则直线AB 的方程为________. 【答案】52p x = 【分析】由抛物线的性质知,A B 关于x 轴对称,设出坐标,利用三角形垂心的性质,结合斜率之积为1-,求出,A B 坐标即可求解. 【详解】由抛物线的性质知,A B 关于x 轴对称, 设(,)A x y ,则(,)B x y -,焦点为,02p F ⎛⎫⎪⎝⎭.由题意知AF OB ⊥,21AF OB y k x yk p x ∴⋅=⋅-⎛⎫=- ⎪⎝⎭-, 所以22p y x x ⎛=-⎫ ⎪⎝⎭,即22p px x x ⎛=-⎫ ⎪⎝⎭.因为0x ≠,所以22p p x =-,即52p x =,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52px =. 故答案为:52p x =例9.(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抛物线()2:20C y px p =>的焦点为F ,O 为坐标原点.(1)过F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AOB 的面积为2.求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 (2)抛物线上有,M N 两点,若MON △为正三角形,求MON △的边长.230MNt =AOB S =)MON为正三角形,2pt =230MN t =【总结提升】1.为了简化解题过程,有时可根据抛物线方程的特征利用参数表示抛物线上动点的坐标,有时还可以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避免分类讨论.2.不能把抛物线看作是双曲线的一支.虽然两者都是沿开口方向越来越远离对称轴,但抛物线却越来越接近于对称轴的平行线. 题型五 抛物线的焦点弦问题例10.C :y 2=4x 的焦点,且与C 交于A ,B 两点,则AB =________.【答案】163【解析】∵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抛物线的焦点F 坐标为(1,0)F ,又∵直线AB 过焦点F AB 的方程为:1)y x =- 代入抛物线方程消去y 并化简得231030x x -+=, 解法一:解得121,33x x ==所以12116||||3|33AB x x =-=-= 解法二:10036640∆=-=> 设1122(,),(,)A x y B x y ,则12103x x +=, 过,A B 分别作准线1x =-的垂线,设垂足分别为,C D 如图所示.12||||||||||11AB AF BF AC BD x x =+=+=+++1216+2=3x x =+故答案为:163例11.(2018·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点()11M ,-和抛物线24C y x =:,过C 的焦点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C交于A ,B 两点.若90AMB ∠=︒,则k =________. 【答案】2【分析】利用点差法得到AB 的斜率,结合抛物线定义可得结果. 【详解】详解:设()()1122A ,,B ,x y x y【总结提升】解决抛物线的焦点弦问题时,要注意抛物线定义在其中的应用,通过定义将焦点弦长度转化为端点的坐标问题,从而可借助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求解. 题型六 抛物线的最值问题例12.(2022·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模拟预测(理))已知点P 为抛物线24y x =-上的动点,设点P 到2:1l x =的距离为1d ,到直线40x y +-=的距离为2d ,则12d d +的最小值是( ) A .52B .2C .2 D【答案】B【分析】直线2:1l x =为抛物线24y x =-的准线,点P 到准线的距离等于点P 到焦点F 的距离,过焦点F 作直线40x y +-=的垂线,此时12d d +最小,再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直线2:1l x =为抛物线24y x =-的准线,点P 到准线的距离等于点P 到焦点F 的距离,过焦点F 作直()1,0F -,则121045222d d --==++. 例13.(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以F 为焦点的抛物线2:4C y x =上的两点A ,B ,满足133AF FB λλ⎛⎫=≤≤ ⎪⎝⎭,则弦AB 的中点到C 的准线的距离的最大值是( )A .2B .83 C .103D .4【分析】根据抛物线焦点弦的性质以及AF FB λ=,联立可得的焦点坐标为()1,0,准线方程为为AF FB λ=,所以所以AB AF =+=3λ时,AB =12λ⎛⎫++例14.【多选题】(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抛物线2:8C x y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00,P x y 为C 上一动点,(2,1)A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当02x =时,抛物线C 在点P 处的切线方程为220x y --=B .当04x =时,||PF 的值为6C .||||PA PF +的最小值为3D .||||PA PF -由题意得:()0,2F ,连接AF 并延长,交抛物线于点P ,此点即为||||PA PF -取最大值的点,此时415PA PF AF -==+=,其他位置的点P ',由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5P A P F AF ''-<=,故||||PA PF -的最大值为5,D 正确.故选:BCD【规律方法】1.求抛物线最值的常见题型是求抛物线上一点到定点距离的最值、求抛物线上一点到定直线距离的最值,解有关抛物线的最值问题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利用抛物线的定义,进行到焦点的距离与准线的距离的转化,数形结合,利用几何意义解决;二是利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进行消元代换,得到有关距离的含变量的代数式,用目标函数最值的求法解决.2. 常见题型及处理方法:(1)求抛物线上一点到定直线的最小距离.可以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表示出所求的距离,再利用函数求最值的方法求解,亦可转化为抛物线的切线与定直线平行时两直线间的距离问题.(2)求抛物线上一点到定点的最值问题.可以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表示出所求距离,再利用函数求最值的方法求解,要注意抛物线上点的设法及变量的取值范围.(3)方法:设P (x 0,y 0)是抛物线y 2=2px (p >0)上一点,则x 0=y 202p ,即P (y 202p,y 0).由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表示出所求距离,再用函数求最值的方法求解.(4)此类问题应注意抛物线几何性质的应用,尤其范围的应用.如:y 2=2px (p >0),则x ≥0,y 2≥0. 题型七:与抛物线有关的综合问题例15.(2022·天津·高考真题)已知抛物线212,,y F F =分别是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抛物线的准线过双曲线的左焦点1F ,与双曲线的渐近线交于点A ,若124F F A π∠=,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A .22110x y -=B .22116y x -=C .2214y x -=D .2214x y -=例16.(2019·北京·高考真题(文))设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则以F 为圆心,且与l 相切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 【答案】(x -1)2+y 2=4.【分析】由抛物线方程可得焦点坐标,即圆心,焦点到准线距离即半径,进而求得结果. 【详解】抛物线y 2=4x 中,2p =4,p =2, 焦点F (1,0),准线l 的方程为x =-1, 以F 为圆心,且与l 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x -1)2+y 2=22,即为(x -1)2+y 2=4.例17. (2021·浙江·高考真题)如图,已知F 是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M 是抛物线的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且2MF =,(1)求抛物线的方程;(2)设过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与A 、B 两点,斜率为2的直线l 与直线,,MA MB AB ,x 轴依次交于点P ,Q ,)()743,11,⎤⎡-++∞⎦⎣.)求出p 的值后可求抛物线的方程)方法一:设:1AB x ty =+,()11,,A x y B 24y t =,求出直线,MA MB 的方程,联立各直线方程可求出1m.-++∞.3)[743,1)(1,)ab=-.,即1+3][1483,-++∞.3][743,1)(1,)【整体点评】本题主要是处理共线的线段长度问题,主要方法是长度转化为坐标方法一:主要是用()()1122,,,A x y B x y 坐标表示直线,MA MB ,利用弦长公式将线段长度关系转为纵坐标关系,再将所求构建出函数关系式,再利用换元法等把复杂函数的范围问题转化为常见函数的范围.方法二:利用焦点弦的性质求得直线,MA MB 的斜率之和为0,再利用线段长度关系即为纵坐标关系,再将所求构建出函数关系式,再利用换元法等把复杂函数的范围问题转化为常见函数的范围.方法三:利用点,A B 在抛物线上,巧妙设点坐标,借助于焦点弦的性质求得点,A B 横坐标的关系,这样有助于减少变元,再将所求构建出函数关系式,再利用换元法等把复杂函数的范围问题转化为常见函数的范围.例18.(2020·山东·高考真题)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O ,椭圆2214x y +=的顶点分别为1A ,2A ,1B ,2B ,其中点2A 为抛物线的焦点,如图所示.(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若过点1A 的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M ,N 两点,且()12//OM ON B A +,求直线l 的方程. 联立,并利用韦达定理表示OM ON +,并利用()12//OM ON B A +,求直线的斜率,验证后,即可得到直线21y +=可知2a ,21b =,)2,0,(2)由椭圆2214x y +=可知()12,0A -,()20,1B -,则(1OM ON x +=+因为()12//OM ON B A +,且12(2,0)B A =所以2284820k k k --⨯=,解得2k =-+因为11k -<<,且0k ≠,26=--不符合题意,舍去, )【总结提升】抛物线的综合问题常常涉及方程、几何性质,以及与直线、圆、椭圆、双曲线、向量等知识交汇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1)当与向量知识结合时,注意运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将向量间的关系,转化为点的坐标问题,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将所求问题与条件建立联系求解.(2)当与直线、圆、圆锥曲线有关时,常常联立方程组,消元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构造相关数量关系求解.。
2013届高考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测试题03
A级基础达标演练(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2012·宝鸡联考)为了了解所加工一批零件的长度,抽测了其中200个零件的长度,在这个问题中,200个零件的长度是().A.总体B.个体是每一个零件C.总体的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解析200个零件的长度是总体的一个样本.答案 C2.用随机数表法从100名学生(其中男生25人)中抽取20人进行评教,某男学生被抽到的概率是().A.1100 B.125 C.15 D.14解析从容量N=100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20的样本,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是nN=1 5.答案 C3.(2012·濮阳调研)甲校有3 600名学生,乙校有5 400名学生,丙校有1 800名学生.为统计三校学生某方面的情况,计划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一个容量为90的样本,应该在这三校分别抽取的学生人数是().A.30,30,30 B.30,45,15C.20,30,10 D.30,50,10解析抽取比例是903 600+5 400+1 800=1120,故三校分别抽取的学生人数为 3600×1120=30,5 400×1120=45,1 800×1120=15.答案 B4.某工厂生产A,B,C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的数量之比依次为3∶4∶7,现在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出容量为n的样本,样本中A型产品有15件,那么样本容量n为().A.50 B.60 C.70 D.80解析n×33+4+7=15,解得n=70.答案 C5.(2011·青岛二模)(1)某学校为了了解2010年高考数学科的考试成绩,在高考后对1 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其中文科400名考生,理科600名考生,艺术和体育类考生共200名,从中抽取120名考生作为样本.(2)从10名家长中抽取3名参加座谈会.Ⅰ.简单随机抽样法;Ⅱ.系统抽样法;Ⅲ.分层抽样法.问题与方法配对正确的是().A.(1)Ⅲ,(2)ⅠB.(1)Ⅰ,(2)ⅡC.(1)Ⅱ,(2)ⅢD.(1)Ⅲ,(2)Ⅱ解析通过分析可知,对于(1),应采用分层抽样法,对于(2),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答案 A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6.(2012·太原模拟)体育彩票000001~100000编号中,凡彩票号码最后三位数为345的中一等奖,采用的抽样方法是________.解析系统抽样的步骤可概括为:总体编号,确定间隔,总体分段,在第一段内确定起始个体编号,每段内规则取样等几步.该抽样符合系统抽样的特点.答案系统抽样7.(2011·上海)课题组进行城市空气质量调查,按地域把24个城市分成甲、乙、丙三组,对应的城市数分别为4,12,8,若用分层抽样抽取6个城市,则丙组中应抽取的城市数为________.解析由已知得抽样比为624=14,∴丙组中应抽取的城市数为8×14=2.答案 28.商场共有某品牌的奶粉240件,全部为三个批次的产品,其中A,B,C三个批次的产品数量成等差数列,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则应从B批次产品中抽取的数量为________件.解析A,B,C三个批次的产品数量成等差数列,其中B批次的产品数量是240 3=80(件),由抽取比例是60240=14,故B 批次的产品应该抽取80×14=20(件). 答案 20三、解答题(共23分)9.(11分)(2012·重庆模拟)某企业共有3 200名职工,其中中、青、老年职工的比例为5∶3∶2,从所有职工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00的样本,应采用哪种抽样方法更合理?中、青、老年职工应分别抽取多少人? 解 由于中、青、老年职工有明显的差异, 采用分层抽样更合理.按照比例抽取中、青、老年职工的人数分别为: 510×400=200,310×400=120,210×400=80,因此应抽取的中、青、老年职工分别为200人、120人、80人.10.(12分)一个城市有210家百货商店,其中大型商店有20家,中型商店有40家,小型商店有150家.为了掌握各商店的营业情况,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1的样本,按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时,各类百货商店要分别抽取多少家?写出抽样过程.解 ∵21∶210=1∶10, ∴2010=2,4010=4,15010=15.∴应从大型商店中抽取2家,从中型商店中抽取4家,从小型商店中抽取15家. 抽样过程:(1)计算抽样比21210=110;(2)计算各类百货商店抽取的个数: 2010=2,4010=4,15010=15;(3)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依次从大、中、小型商店中抽取2家、4家、15家; (4)将抽取的个体合在一起,就构成所要抽取的一个样本.B 级 综合创新备选 (时间:30分钟 满分: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某校共有学生2 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抽到二年级女生的概率是0.19.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64名学生,则应在三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A.24 B.18 C.解析设二年级女生的人数为x,则由x2 000=0.19,得x=380,即二年级的女生有380人,那么三年级的学生的人数应该是2 000-373-377-380-370=500,即总体中各个年级的人数比例为3∶3∶2,故在分层抽样中应在三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64×28=16.答案 C2.(2012·成都月考)为了检查某超市货架上的奶粉是否含有三聚氰胺,要从编号依次为1到50的袋装奶粉中抽取5袋进行检验,用每部分选取的号码间隔一样的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选取的5袋奶粉的编号可能是().A.5,10,15,20,25 B.2,4,8,16,32C.1,2,3,4,5 D.7,17,27,37,47解析利用系统抽样,把编号分为5段,每段10个,每段抽取一个,号码间隔为10,故选D.答案 D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8分)3.(2011·舟山模拟)为了了解某校高中学生的近视眼发病率,在该校学生中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已知该校高一、高二、高三分别有学生800名、600名、500名,若高三学生共抽取25名,则高一年级每一位学生被抽到的概率是________.解析无论高几,每一位学生被抽到的概率都相同,故高一年级每一位学生被抽到的概率为25500=1 20.答案1 204.某单位200名职工的年龄分布情况如右图,现要从中抽取40名职工作样本.用系统抽样法,将全体职工随机按1~200编号,并按编号顺序平均分为40组(1~5号,6~10号,…,196~200号).若第5组抽出的号码为22,则第8组抽出的号码应是________.若用分层抽样方法,则40岁以下年龄段应抽取________人.解析∵间距为5,第5组抽22号,∴第8组抽出的号码为22+5(8-5)=37,40岁以下职工人数为100人,应抽取40200×100=20(人).答案3720三、解答题(共22分)5.(10分)(2012·开封模拟)某公路设计院有工程师6人,技术员12人,技工18人,要从这些人中抽取n个人参加市里召开的科学技术大会.如果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不用剔除个体,如果参会人数增加1个,则在采用系统抽样时,需要在总体中先剔除1个个体,求n.解总体容量为6+12+18=36.当样本容量是n时,由题意知,系统抽样的间隔为36n,分层抽样的比例是n36,抽取的工程师人数为n36×6=n6,技术员人数为n36×12=n3,技工人数为n36×18=n2,所以n应是6的倍数,36的约数,即n=6,12,18.当样本容量为(n+1)时,总体容量是35人,系统抽样的间隔为35n+1,因为35n+1必须是整数,所以n只能取6.即样本容量n=6.6.(12分)(2010·广东)某电视台在一次对收看文艺节目和新闻节目观众的抽样调查中,随机抽取了100名电视观众,相关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2)用分层抽样方法在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中随机抽取5名,大于40岁的观众应该抽取几名?(3)在上述抽取的5名观众中任取2名,求恰有1名观众的年龄为20至40岁的概率.解(1)因为在20至40岁的58名观众中有18名观众收看新闻节目,而大于40岁的42名观众中有27名观众收看新闻节目,所以,经直观分析,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与年龄是有关的.(2)应抽取大于40岁的观众人数为2745×5=35×5=3(名).(3)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的5名观众中,20至40岁有2名(记为Y1,Y2),大于40岁有3名(记为A1,A2,A3).5名观众中任取2名,共有10种不同取法:Y1Y2,Y1A1,Y1A2,Y1A3,Y2A1,Y2A2,Y2A3,A1A2,A1A3,A2A3.设A表示随机事件“5名观众中任取2名,恰有1名观众年龄为20至40岁”,则A中的基本事件有6种:Y1A1,Y1A2,Y1A3,Y2A1,Y2A2,Y2A3,故所求概率为P(A)=610=35.。
2013年高考真题解析分类汇编(理科数学)含解析
2013高考试题解析分类汇编(理数)5:平面向量一、选择题1 .(2013年高考上海卷(理))在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ABCDEF中,记以A为起点,其余顶点为终点的向量分别为;以D为起点,其余顶点为终点的向量分别为.若分别为的最小值、最大值,其中,,则满足()A. B. C. D.D.【解答】作图知,只有,其余均有,故选D.2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数学(理)试题(WORD版))已知点()A. B. C. D.A,所以,所以同方向的单位向量是,选A.3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数学(理)试题(纯WORD版))设是边上一定点,满足,且对于边上任一点,恒有.则()A. B. C. D.D以AB所在的直线为x轴,以AB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AB=4,C(a,b),P(x,0)则BP0=1,A(﹣2,0),B(2,0),P0(1,0)所以=(1,0),=(2﹣x,0),=(a﹣x,b),=(a﹣1,b)因为恒有所以(2﹣x)(a﹣x)≥a﹣1恒成立整理可得x2﹣(a+2)x+a+1≥0恒成立所以△=(a+2)2﹣4(a+1)≤0即△=a2≤0所以a=0,即C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AC=BC故△ABC为等腰三角形故选D4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数学(理)试题(纯WORD版))在四边形ABCD中,,,则四边形的面积为()A. B. C.5 D.10C由题意,容易得到.设对角线交于O点,则四边形面积等于四个三角形面积之和即S= .容易算出,则算出S=5.故答案C5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数学(理)试题(纯WORD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坐标原点,两定点满足则点集所表示的区域的面积是()A. B. C. D.D.在本题中,.建立直角坐标系,设A(2,0),所以选D6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在平面上,,,.若,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应用以及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9章第5节椭圆课件理2
3.(2019 年全国卷Ⅰ)已知椭圆 C 的焦点为 F1(-1,0),F2(1,0),过 F2 的直线与椭
圆 C 交于 A,B 两点.若|AF2|=2|F2B|,|AB|=|BF1|,则椭圆 C 的方程为( )
A.x22+y2=1
B.x32+y22=1
C.x42+y32=1
D.x52+y42=1
解析:选 B 设|F2B|=x(x>0),则|AF2|=2x,|AB|=3x, |BF1|=3x,|AF1|=4a-(|AB|+|BF1|)=4a-6x,由椭圆的定 义知|BF1|+|BF2|=2a=4x,所以|AF1|=2x.
(4)方程 mx2+ny2=1(m>0,n>0,m≠n)表示的曲线是椭圆.( )
(5)ay22+bx22=1(a≠b)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
)
(6)ax22+by22=1(a>b>0)与ay22+bx22=1(a>b>0)的焦距相等.(
)
答案:(1)× (2)√ (3)× (4)√ (5)× (6)√
解析:不妨设 F1,F2 分别是椭圆 C 的左、右焦点,由 M 点在第一象限,△MF1F2 是等腰三角形,知|F1M|=|F1F2|,又由椭圆方程3x62 +2y02 =1,知|F1F2|=8,|F1M|+|F2M|= 2×6=12,所以|F1M|=|F1F2|=8,|F2M|=4.
2
课 堂 ·考 点 突 破
考点一 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题组突破|
1.设椭圆 C:x42+y2=1 的左焦点为 F,直线 l:y=kx(k≠0)与椭圆 C 交于 A,B 两
点,则|AF|+|BF|的值是( )
A.2
B.2 3
201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检测 第八章 第一节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直线的方程 理
第八章 第一节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一、选择题1.已知过点A (-2,m )和B (m,4)的直线与直线2x +y -1=0平行,则m 的值为 ( ) A .0 B .-8 C .2D .10解析:由k =4-m m +2=-2,得m =-8.答案:B2.(2012·宜宾模拟)直线x sin α+y +2=0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0,π)B .[0,π4]∪[3π4,π)C .[0,π4]D .[0,π4]∪(π2,π)解析:设题中直线的倾斜角为θ,则有tan θ=-sin α,其中sin α∈[-1,1].又θ∈[0,π),所以0≤θ≤π4或3π4≤θ<π 答案:B3.直线2x -y -2=0绕它与y 轴的交点逆时针旋转π2所得的直线方程是 ( )A .x -2y +4=0B .x +2y -4=0C .x -2y -4=0D .x +2y +4=0解析:直线2x -y -2=0与y 轴的交点为A (0,-2), 所求直线过A 且斜率为-12,∴所求直线方程:y +2=-12(x -0),即x +2y +4=0.答案:D4.设点A (-2,3),B (3,2),若直线ax +y +2=0与线段AB 没有交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52]∪[43,+∞)B .(-43,52)C .[-52,43]D .(-∞,-43]∪[52,+∞)解析:直线ax +y +2=0恒过点M (0,-2),且斜率为-a , ∵k MA =3--2-2-0=-52,k MB =2--23-0=43,由图可知:-a >-52且-a <43,∴a ∈(-43,52).答案:B5.(2012·皖南八校联考)已知直线a 2x +y +2=0与直线bx -(a 2+1)y -1=0互相垂直,则|ab |的最小值为 ( )A .5B .4C .2D .1解析:由题意知,a 2b -(a 2+1)=0且a ≠0,∴a 2b =a 2+1,∴ab =a 2+1a =a +1a,∴|ab |=|a +1a |=|a |+1|a |≥2.(当且仅当a =±1时取“=”).答案:C6.直线Ax +By -1=0在y 轴上的截距是-1,而且它的倾斜角是直线3x -y =33的倾斜角的2倍,则 ( )A .A =3,B =1B .A =-3,B =-1C .A =3,B =-1D .A =-3,B =1解析:将直线Ax +By -1=0化成斜截式y =-A Bx +1B.∵1B=-1,∴B =-1,故排除A 、D.又直线3x -y =33的倾斜角α=π3,∴直线Ax +By -1=0的倾斜角为2α=2π3,∴斜率-A B =tan 2π3=-3,∴A =- 3. 答案:B 二、填空题7.将一张坐标纸折叠一次,使得点(0,2)与点(4,0)重合,点(7,3)与点(m ,n )重合,则m +n =________.解析:由题可知纸的折痕应是点(0,2)与点(4,0)连线的中垂线,即直线y =2x -3,它也是点(7,3)与点(m ,n )连线的中垂线,于是⎩⎪⎨⎪⎧3+n 2=2×7+m2-3n -3m -7=-12,解得⎩⎪⎨⎪⎧m =35n =315.故m +n =345.答案:3458.(2012·长沙模拟)已知A (3,0),B (0,4),直线AB 上一动点P (x ,y ),则xy 的最大值是________.解析:直线AB 的方程为x 3+y 4=1,P (x ,y ),则x =3-34y ,∴xy =3y -34y 2=34(-y 2+4y )=34[-(y -2)2+4]≤3. 答案:39.与直线3x +4y +12=0平行,且与坐标轴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24的直线l 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先由“平行”这个条件设出直线方程为3x +4y +m =0,再用“面积”条件求m .因为直线l 交x 轴于A (-m 3,0),交y 轴于B (0,-m 4),由12·|-m 3|·|-m4|=24,可得m =±24.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3x +4y ±24=0.答案:3x +4y +24=0或3x +4y -24=0 三、解答题10.在△ABC 中,已知A (5,-2)、B (7,3),且AC 边的中点M 在y 轴上,BC 边的中点N 在x 轴上,求:(1)顶点C 的坐标; (2)直线MN 的方程.解:(1)设点C 的坐标为(x ,y ),则有x +52=0,3+y2=0, ∴x =-5,y =-3.即点C 的坐标为(-5,-3).(2)由题意知,M (0,-52),N (1,0),∴直线MN 的方程为x -y52=1,即5x -2y -5=0.11.已知两点A (-1,2),B (m,3). (1)求直线AB 的方程; (2)已知实数m ∈[-33-1,3-1],求直线AB 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 解:(1)当m =-1时,直线AB 的方程为x =-1, 当m ≠-1时,直线AB 的方程为y -2=1m +1(x +1). (2)①当m =-1时,α=π2;②当m ≠-1时,m +1∈[-33,0)∪(0,3], ∴k =1m +1∈(-∞,-3]∪[33,+∞), ∴α∈[π6,π2)∪(π2,2π3].综合①②知,直线AB 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为[π6,23π].12.为了绿化城市,拟在矩形区域ABCD 内建一个矩形草坪(如图所示),另外,△AEF 内部有一文物保护区不能占用,经测量AB =100 m ,BC =80 m ,AE =30 m ,AF =20 m ,应如何设计才能使草坪面积最大?解: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则E (30,0),F (0,20),于是,线段EF 的方程是x 30+y20=1(0≤x ≤30),在线段EF 上取点P (m ,n ),作PQ ⊥BC 于点Q ,PR ⊥CD 于点R ,设矩形PQCR 的面积为S ,则:S =|PQ |·|PR |=(100-m )(80-n ),因为m 30+n 20=1,所以n =20(1-m30),所以S =(100-m )(80-20+23m )=-23(m -5)2+18 0503(0≤m ≤30),于是,当m =5时,S 有最大值,这时|EP ||PF |=51.答:当草坪矩形的两边在BC ,CD 上,一个顶点在线段EF 上,且这个顶点分EF 成5∶1时,草坪面积最大。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含答案及解析)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已知集合A={x|x2﹣2x>0},B={x|﹣<x<},则()A.A∩B=∅B.A∪B=R C.B⊆A D.A⊆B2.(5分)若复数z满足(3﹣4i)z=|4+3i|,则z的虚部为()A.﹣4B.C.4D.3.(5分)为了解某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经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A.简单的随机抽样B.按性别分层抽样C.按学段分层抽样D.系统抽样4.(5分)已知双曲线C:(a>0,b>0)的离心率为,则C的渐近线方程为()A.y=B.y=C.y=±x D.y=5.(5分)执行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1,3],则输出的s属于()A.[﹣3,4]B.[﹣5,2]C.[﹣4,3]D.[﹣2,5] 6.(5分)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cm,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cm,如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A.B.C.D.7.(5分)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S m﹣1=﹣2,S m=0,S m+1=3,则m=()A.3B.4C.5D.68.(5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16+8πB.8+8πC.16+16πD.8+16π9.(5分)设m为正整数,(x+y)2m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a,(x+y)2m+1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b,若13a=7b,则m=()A.5B.6C.7D.810.(5分)已知椭圆E:的右焦点为F(3,0),过点F的直线交椭圆E于A、B两点.若AB的中点坐标为(1,﹣1),则E的方程为()A.B.C.D.11.(5分)已知函数f(x)=,若|f(x)|≥ax,则a的取值范围是()A.(﹣∞,0]B.(﹣∞,1]C.[﹣2,1]D.[﹣2,0] 12.(5分)设△A n B n C n的三边长分别为a n,b n,c n,△A n B n C n的面积为S n,n=1,2,3…若b1>c1,b1+c1=2a1,a n+1=a n,,,则()A.{S n}为递减数列B.{S n}为递增数列C.{S2n﹣1}为递增数列,{S2n}为递减数列D.{S2n﹣1}为递减数列,{S2n}为递增数列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5分)已知两个单位向量,的夹角为60°,=t+(1﹣t).若•=0,则t=.14.(5分)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a n+,则数列{a n}的通项公式是a n=.15.(5分)设当x=θ时,函数f(x)=sinx﹣2cosx取得最大值,则cosθ=.16.(5分)若函数f(x)=(1﹣x2)(x2+ax+b)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则f(x)的最大值为.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如图,在△ABC中,∠ABC=90°,AB=,BC=1,P为△ABC内一点,∠BPC=90°.(1)若PB=,求PA;(2)若∠APB=150°,求tan∠PBA.18.(12分)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AB=AA1,∠BAA1=60°.(Ⅰ)证明AB⊥A1C;(Ⅱ)若平面ABC⊥平面AA1B1B,AB=CB=2,求直线A1C与平面BB1C1C所成角的正弦值.19.(12分)一批产品需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方案是:先从这批产品中任取4件作检验,这4件产品中优质品的件数记为n.如果n=3,再从这批产品中任取4件作检验,若都为优质品,则这批产品通过检验;如果n=4,再从这批产品中任取1件作检验,若为优质品,则这批产品通过检验;其他情况下,这批产品都不能通过检验.假设这批产品的优质品率为50%,即取出的产品是优质品的概率都为,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优质品相互独立.(Ⅰ)求这批产品通过检验的概率;(Ⅱ)已知每件产品检验费用为100元,凡抽取的每件产品都需要检验,对这批产品作质量检验所需的费用记为X(单位:元),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20.(12分)已知圆M:(x+1)2+y2=1,圆N:(x﹣1)2+y2=9,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与圆N内切,圆心P的轨迹为曲线C.(Ⅰ)求C的方程;(Ⅱ)l是与圆P,圆M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当圆P 的半径最长时,求|AB|.21.(12分)已知函数f(x)=x2+ax+b,g(x)=e x(cx+d),若曲线y=f(x)和曲线y=g(x)都过点P(0,2),且在点P处有相同的切线y=4x+2.(Ⅰ)求a,b,c,d的值;(Ⅱ)若x≥﹣2时,f(x)≤kg(x),求k的取值范围.四、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的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22.(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直线AB为圆的切线,切点为B,点C在圆上,∠ABC的角平分线BE交圆于点E,DB垂直BE交圆于D.(Ⅰ)证明:DB=DC;(Ⅱ)设圆的半径为1,BC=,延长CE交AB于点F,求△BCF外接圆的半径.23.已知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θ.(1)把C1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2)求C1与C2交点的极坐标(ρ≥0,0≤θ<2π).24.已知函数f(x)=|2x﹣1|+|2x+a|,g(x)=x+3.(Ⅰ)当a=﹣2时,求不等式f(x)<g(x)的解集;(Ⅱ)设a>﹣1,且当x∈[﹣,]时,f(x)≤g(x),求a的取值范围.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已知集合A={x|x2﹣2x>0},B={x|﹣<x<},则()A.A∩B=∅B.A∪B=R C.B⊆A D.A⊆B【考点】1D:并集及其运算;73: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专题】59: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5J:集合.【分析】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出集合A,再根据的定义求出A∩B和A∪B.【解答】解:∵集合A={x|x2﹣2x>0}={x|x>2或x<0},∴A∩B={x|2<x<或﹣<x<0},A∪B=R,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并集的定义,属于基础题.2.(5分)若复数z满足(3﹣4i)z=|4+3i|,则z的虚部为()A.﹣4B.C.4D.【考点】A5:复数的运算.【专题】5N: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由题意可得z==,再利用两个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法法则化简为+i,由此可得z的虚部.【解答】解:∵复数z满足(3﹣4i)z=|4+3i|,∴z====+i,故z的虚部等于,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两个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法法则的应用,属于基础题.3.(5分)为了解某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经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A.简单的随机抽样B.按性别分层抽样C.按学段分层抽样D.系统抽样【考点】B3:分层抽样方法.【专题】21:阅读型.【分析】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经常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解答】解:我们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而事先已经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了解某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按学段分层抽样,这种方式具有代表性,比较合理.故选:C.【点评】本小题考查抽样方法,主要考查抽样方法,属基本题.4.(5分)已知双曲线C:(a>0,b>0)的离心率为,则C的渐近线方程为()A.y=B.y=C.y=±x D.y=【考点】KC:双曲线的性质.【专题】5D: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由离心率和abc的关系可得b2=4a2,而渐近线方程为y=±x,代入可得答案.【解答】解:由双曲线C:(a>0,b>0),则离心率e===,即4b2=a2,故渐近线方程为y=±x=x,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涉及的渐近线方程,属基础题.5.(5分)执行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1,3],则输出的s属于()A.[﹣3,4]B.[﹣5,2]C.[﹣4,3]D.[﹣2,5]【考点】3B: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求法及其图象的作法;EF:程序框图.【专题】27:图表型;5K:算法和程序框图.【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程序框图,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计算一个分段函数的函数值,由条件为t<1我们可得,分段函数的分类标准,由分支结构中是否两条分支上对应的语句行,我们易得函数的解析式.【解答】解:由判断框中的条件为t<1,可得:函数分为两段,即t<1与t≥1,又由满足条件时函数的解析式为:s=3t;不满足条件时,即t≥1时,函数的解析式为:s=4t﹣t2故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为:s=,如果输入的t∈[﹣1,3],画出此分段函数在t∈[﹣1,3]时的图象,则输出的s属于[﹣3,4].故选:A.【点评】要求条件结构对应的函数解析式,要分如下几个步骤:①分析流程图的结构,分析条件结构是如何嵌套的,以确定函数所分的段数;②根据判断框中的条件,设置分类标准;③根据判断框的“是”与“否”分支对应的操作,分析函数各段的解析式;④对前面的分类进行总结,写出分段函数的解析式.6.(5分)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cm,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cm,如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A.B.C.D.【考点】LG:球的体积和表面积.【专题】11:计算题;5F: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设正方体上底面所在平面截球得小圆M,可得圆心M为正方体上底面正方形的中心.设球的半径为R,根据题意得球心到上底面的距离等于(R﹣2)cm,而圆M的半径为4,由球的截面圆性质建立关于R的方程并解出R=5,用球的体积公式即可算出该球的体积.【解答】解:设正方体上底面所在平面截球得小圆M,则圆心M为正方体上底面正方形的中心.如图.设球的半径为R,根据题意得球心到上底面的距离等于(R﹣2)cm,而圆M的半径为4,由球的截面圆性质,得R2=(R﹣2)2+42,解出R=5,∴根据球的体积公式,该球的体积V===.故选:A.【点评】本题给出球与正方体相切的问题,求球的体积,着重考查了正方体的性质、球的截面圆性质和球的体积公式等知识,属于中档题.7.(5分)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S m﹣1=﹣2,S m=0,S m+1=3,则m=()A.3B.4C.5D.6【考点】83:等差数列的性质;8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专题】11:计算题;5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由a n与S n的关系可求得a m+1与a m,进而得到公差d,由前n项和公式及S m=0可求得a1,再由通项公式及a m=2可得m值.【解答】解:a m=S m﹣S m﹣1=2,a m+1=S m+1﹣S m=3,所以公差d=a m﹣a m=1,+1S m==0,m﹣1>0,m>1,因此m不能为0,得a1=﹣2,所以a m=﹣2+(m﹣1)•1=2,解得m=5,另解: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即有数列{}成等差数列,则,,成等差数列,可得2•=+,即有0=+,解得m=5.又一解: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m﹣1)(a1+a m﹣1)=﹣2,m(a1+a m)=0,(m+1)(a1+a m+1)=3,可得a1=﹣a m,﹣2a m+a m+1+a m+1=+=0,解得m=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及通项a n与S n的关系,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8.(5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16+8πB.8+8πC.16+16πD.8+16π【考点】L!: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16:压轴题;27:图表型.【分析】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与半个圆柱的组合体,依据三视图的数据,得出组合体长、宽、高,即可求出几何体的体积.【解答】解: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与半个圆柱的组合体,如图,其中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4,2,2,半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4.∴长方体的体积=4×2×2=16,半个圆柱的体积=×22×π×4=8π所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16+8π;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视图及直观图的画法,三视图与直观图的关系,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空间想象能力9.(5分)设m为正整数,(x+y)2m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a,(x+y)2m+1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b,若13a=7b,则m=()A.5B.6C.7D.8【考点】DA:二项式定理.【专题】5P:二项式定理.【分析】根据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求得a和b,再利用组合数的计算公式,解方程13a=7b求得m的值.【解答】解:∵m为正整数,由(x+y)2m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a,以及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可得a=,同理,由(x+y)2m+1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b,可得b==.再由13a=7b,可得13=7,即13×=7×,即13=7×,即13(m+1)=7(2m+1),解得m=6,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系数的性质的应用,组合数的计算公式,属于中档题.10.(5分)已知椭圆E:的右焦点为F(3,0),过点F的直线交椭圆E于A、B两点.若AB的中点坐标为(1,﹣1),则E的方程为()A.B.C.D.【考点】K3:椭圆的标准方程.【专题】5D: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设A(x1,y1),B(x2,y2),代入椭圆方程得,利用“点差法”可得.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可得x1+x2=2,y1+y2=﹣2,利用斜率计算公式可得==.于是得到,化为a2=2b2,再利用c=3=,即可解得a2,b2.进而得到椭圆的方程.【解答】解:设A(x1,y1),B(x2,y2),代入椭圆方程得,相减得,∴.∵x1+x2=2,y1+y2=﹣2,==.∴,化为a2=2b2,又c=3=,解得a2=18,b2=9.∴椭圆E的方程为.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点差法”和中点坐标公式、斜率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1.(5分)已知函数f(x)=,若|f(x)|≥ax,则a的取值范围是()A.(﹣∞,0]B.(﹣∞,1]C.[﹣2,1]D.[﹣2,0]【考点】7E:其他不等式的解法.【专题】16:压轴题;59: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由函数图象的变换,结合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可作出函数y=|f(x)|的图象,和函数y=ax的图象,由导数求切线斜率可得l的斜率,进而数形结合可得a的范围.【解答】解:由题意可作出函数y=|f(x)|的图象,和函数y=ax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函数y=ax的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当直线介于l和x轴之间符合题意,直线l为曲线的切线,且此时函数y=|f(x)|在第二象限的部分解析式为y=x2﹣2x,求其导数可得y′=2x﹣2,因为x≤0,故y′≤﹣2,故直线l的斜率为﹣2,故只需直线y=ax的斜率a介于﹣2与0之间即可,即a∈[﹣2,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其它不等式的解法,数形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中档题.12.(5分)设△A n B n C n的三边长分别为a n,b n,c n,△A n B n C n的面积为S n,n=1,2,3…若b1>c1,b1+c1=2a1,a n+1=a n,,,则()A.{S n}为递减数列B.{S n}为递增数列C.{S2n﹣1}为递增数列,{S2n}为递减数列D.{S2n﹣1}为递减数列,{S2n}为递增数列【考点】82:数列的函数特性;8H:数列递推式.【专题】16:压轴题;5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55:点列、递归数列与数学归纳法.=a n可知△A n B n C n的边B n C n为定值a1,由b n+1+c n+1﹣【分析】由a n+12a1=及b1+c1=2a1得b n+c n=2a1,则在△A n B n C n中边长B n C n=a1为定值,另两边A n C n、A n B n的长度之和b n+c n=2a1为定值,由此可知顶点A n在以B n、C n为焦点的椭圆上,根据b n+1﹣c n+1=,得b n﹣c n=,可知n→+∞时b n→c n,据此可判断△A n B n C n的边B nC n的高h n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再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到答案.【解答】解:b1=2a1﹣c1且b1>c1,∴2a1﹣c1>c1,∴a1>c1,∴b1﹣a1=2a1﹣c1﹣a1=a1﹣c1>0,∴b1>a1>c1,又b1﹣c1<a1,∴2a1﹣c1﹣c1<a1,∴2c1>a1,∴,由题意,+a n,∴b n+1+c n+1﹣2a n=(b n+c n﹣2a n),∴b n+c n﹣2a n=0,∴b n+c n=2a n=2a1,∴b n+c n=2a1,由此可知顶点A n在以B n、C n为焦点的椭圆上,﹣c n+1=,∴=a1﹣b n,又由题意,b n+1﹣a1=,∴b n﹣a1=,∴b n+1∴,c n=2a1﹣b n=,∴[][]=[﹣]单调递增(可证当n=1时>0)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由数列递推式求数列通项、三角形面积海伦公式,综合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思维抽象度,是本年度全国高考试题中的“亮点”之一.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5分)已知两个单位向量,的夹角为60°,=t+(1﹣t).若•=0,则t=2.【考点】9H: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9O: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专题】5A: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由于•=0,对式子=t+(1﹣t)两边与作数量积可得=0,经过化简即可得出.【解答】解:∵,,∴=0,∴tcos60°+1﹣t=0,∴1=0,解得t=2.故答案为2.【点评】熟练掌握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是解题的关键.14.(5分)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a n+,则数列{a n}的通项公式是a n=(﹣2)n﹣1.【考点】88: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专题】5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把n=1代入已知式子可得数列的首项,由n≥2时,a n=S n﹣S n﹣1,可得数列为等比数列,且公比为﹣2,代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段可得答案.【解答】解:当n=1时,a1=S1=,解得a1=1当n≥2时,a n=S n﹣S n﹣1=()﹣()=,整理可得,即=﹣2,故数列{a n}从第二项开始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当n≥2时,a n=(﹣2)n﹣1,经验证当n=1时,上式也适合,故答案为:(﹣2)n﹣1【点评】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涉及等比数列的判定,属基础题.15.(5分)设当x=θ时,函数f(x)=sinx﹣2cosx取得最大值,则cosθ=﹣.【考点】GP: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H4: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专题】16:压轴题;56: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f(x)解析式提取,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化为一个角的正弦函数,由x=θ时,函数f(x)取得最大值,得到sinθ﹣2cosθ=,与sin2θ+cos2θ=1联立即可求出cosθ的值.【解答】解:f(x)=sinx﹣2cosx=(sinx﹣cosx)=sin(x﹣α)(其中cosα=,sinα=),∵x=θ时,函数f(x)取得最大值,∴sin(θ﹣α)=1,即sinθ﹣2cosθ=,又sin2θ+cos2θ=1,联立得(2cosθ+)2+cos2θ=1,解得cosθ=﹣.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以及正弦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6.(5分)若函数f(x)=(1﹣x2)(x2+ax+b)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则f(x)的最大值为16.【考点】57:函数与方程的综合运用;6E: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51:函数的性质及应用;53: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由题意得f(﹣1)=f(﹣3)=0且f(1)=f(﹣5)=0,由此求出a=8且b=15,由此可得f(x)=﹣x4﹣8x3﹣14x2+8x+15.利用导数研究f(x)的单调性,可得f(x)在区间(﹣∞,﹣2﹣)、(﹣2,﹣2+)上是增函数,在区间(﹣2﹣,﹣2)、(﹣2+,+∞)上是减函数,结合f(﹣2﹣)=f(﹣2+)=16,即可得到f(x)的最大值.【解答】解:∵函数f(x)=(1﹣x2)(x2+ax+b)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f(﹣1)=f(﹣3)=0且f(1)=f(﹣5)=0,即[1﹣(﹣3)2][(﹣3)2+a•(﹣3)+b]=0且[1﹣(﹣5)2][(﹣5)2+a•(﹣5)+b]=0,解之得,因此,f(x)=(1﹣x2)(x2+8x+15)=﹣x4﹣8x3﹣14x2+8x+15,求导数,得f′(x)=﹣4x3﹣24x2﹣28x+8,令f′(x)=0,得x1=﹣2﹣,x2=﹣2,x3=﹣2+,当x∈(﹣∞,﹣2﹣)时,f′(x)>0;当x∈(﹣2﹣,﹣2)时,f′(x)<0;当x∈(﹣2,﹣2+)时,f′(x)>0;当x∈(﹣2+,+∞)时,f′(x)<0∴f(x)在区间(﹣∞,﹣2﹣)、(﹣2,﹣2+)上是增函数,在区间(﹣2﹣,﹣2)、(﹣2+,+∞)上是减函数.又∵f(﹣2﹣)=f(﹣2+)=16,∴f(x)的最大值为16.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给出多项式函数的图象关于x=﹣2对称,求函数的最大值.着重考查了函数的奇偶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的最值求法等知识,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如图,在△ABC中,∠ABC=90°,AB=,BC=1,P为△ABC内一点,∠BPC=90°.(1)若PB=,求PA;(2)若∠APB=150°,求tan∠PBA.【考点】HP:正弦定理;HR:余弦定理.【专题】58:解三角形.【分析】(I)在Rt△PBC,利用边角关系即可得到∠PBC=60°,得到∠PBA=30°.在△PBA中,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得PA.(II)设∠PBA=α,在Rt△PBC中,可得PB=sinα.在△PBA中,由正弦定理得,即,化简即可求出.【解答】解:(I)在Rt△PBC中,=,∴∠PBC=60°,∴∠PBA=30°.在△PBA中,由余弦定理得PA2=PB2+AB2﹣2PB•ABcos30°==.∴PA=.(II)设∠PBA=α,在Rt△PBC中,PB=BCcos(90°﹣α)=sinα.在△PBA中,由正弦定理得,即,化为.∴.【点评】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8.(12分)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AB=AA1,∠BAA1=60°.(Ⅰ)证明AB⊥A1C;(Ⅱ)若平面ABC⊥平面AA1B1B,AB=CB=2,求直线A1C与平面BB1C1C所成角的正弦值.【考点】LW:直线与平面垂直;LY:平面与平面垂直;MI: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专题】5F: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5G:空间角.【分析】(Ⅰ)取AB的中点O,连接OC,OA1,A1B,由已知可证OA1⊥AB,AB ⊥平面OA1C,进而可得AB⊥A1C;(Ⅱ)易证OA,OA1,OC两两垂直.以O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x轴的正向,||为单位长,建立坐标系,可得,,的坐标,设=(x,y,z)为平面BB1C1C的法向量,则,可解得=(,1,﹣1),可求|cos <,>|,即为所求正弦值.【解答】解:(Ⅰ)取AB的中点O,连接OC,OA1,A1B,因为CA=CB,所以OC⊥AB,由于AB=AA1,∠BAA1=60°,所以△AA1B为等边三角形,所以OA1⊥AB,又因为OC∩OA1=O,所以AB⊥平面OA1C,又A1C⊂平面OA1C,故AB⊥A1C;(Ⅱ)由(Ⅰ)知OC⊥AB,OA1⊥AB,又平面ABC⊥平面AA1B1B,交线为AB,所以OC⊥平面AA1B1B,故OA,OA1,OC两两垂直.以O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x轴的正向,||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可得A(1,0,0),A1(0,,0),C(0,0,),B(﹣1,0,0),则=(1,0,),=(﹣1,,0),=(0,﹣,),设=(x,y,z)为平面BB1C1C的法向量,则,即,可取y=1,可得=(,1,﹣1),故cos<,>==,又因为直线与法向量的余弦值的绝对值等于直线与平面的正弦值,故直线A1C与平面BB1C1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涉及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属难题.19.(12分)一批产品需要进行质量检验,检验方案是:先从这批产品中任取4件作检验,这4件产品中优质品的件数记为n.如果n=3,再从这批产品中任取4件作检验,若都为优质品,则这批产品通过检验;如果n=4,再从这批产品中任取1件作检验,若为优质品,则这批产品通过检验;其他情况下,这批产品都不能通过检验.假设这批产品的优质品率为50%,即取出的产品是优质品的概率都为,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优质品相互独立.(Ⅰ)求这批产品通过检验的概率;(Ⅱ)已知每件产品检验费用为100元,凡抽取的每件产品都需要检验,对这批产品作质量检验所需的费用记为X(单位:元),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考点】CG: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CH: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专题】5I:概率与统计.【分析】(Ⅰ)设第一次取出的4件产品中恰有3件优质品为事件A1,第一次取出的4件产品全是优质品为事件A2,第二次取出的4件产品全是优质品为事件B1,第二次取出的1件产品是优质品为事件B2,这批产品通过检验为事件A,依题意有A=(A1B1)∪(A2B2),且A1B1与A2B2互斥,由概率得加法公式和条件概率,代入数据计算可得;(Ⅱ)X可能的取值为400,500,800,分别求其概率,可得分布列,进而可得期望值.【解答】解:(Ⅰ)设第一次取出的4件产品中恰有3件优质品为事件A1,第一次取出的4件产品全是优质品为事件A2,第二次取出的4件产品全是优质品为事件B1,第二次取出的1件产品是优质品为事件B2,这批产品通过检验为事件A,依题意有A=(A1B1)∪(A2B2),且A1B1与A2B2互斥,所以P(A)=P(A1B1)+P(A2B2)=P(A1)P(B1|A1)+P(A2)P(B2|A2)==(Ⅱ)X可能的取值为400,500,800,并且P(X=800)=,P(X=500)=,P(X=400)=1﹣﹣=,故X的分布列如下:X 400 500 800P故EX=400×+500×+800×=506.25【点评】本题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涉及数学期望的求解,属中档题.20.(12分)已知圆M:(x+1)2+y2=1,圆N:(x﹣1)2+y2=9,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与圆N内切,圆心P的轨迹为曲线C.(Ⅰ)求C的方程;(Ⅱ)l是与圆P,圆M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当圆P 的半径最长时,求|AB|.【考点】J3:轨迹方程;J9: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5B:直线与圆.【分析】(I)设动圆的半径为R,由已知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与圆N内切,可得|PM|+|PN|=R+1+(3﹣R)=4,而|NM|=2,由椭圆的定义可知:动点P的轨迹是以M,N为焦点,4为长轴长的椭圆,求出即可;(II)设曲线C上任意一点P(x,y),由于|PM|﹣|PN|=2R﹣2≤4﹣2=2,所以R ≤2,当且仅当⊙P的圆心为(2,0)R=2时,其半径最大,其方程为(x﹣2)2+y2=4.分①l的倾斜角为90°,此时l与y轴重合,可得|AB|.②若l的倾斜角不为90°,由于⊙M的半径1≠R,可知l与x轴不平行,设l与x轴的交点为Q,根据,可得Q(﹣4,0),所以可设l:y=k(x+4),与椭圆的方程联立,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利用弦长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I)由圆M:(x+1)2+y2=1,可知圆心M(﹣1,0);圆N:(x﹣1)2+y2=9,圆心N(1,0),半径3.设动圆的半径为R,∵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与圆N内切,∴|PM|+|PN|=R+1+(3﹣R)=4,而|NM|=2,由椭圆的定义可知:动点P的轨迹是以M,N为焦点,4为长轴长的椭圆,∴a=2,c=1,b2=a2﹣c2=3.∴曲线C的方程为(x≠﹣2).(II)设曲线C上任意一点P(x,y),由于|PM|﹣|PN|=2R﹣2≤3﹣1=2,所以R≤2,当且仅当⊙P的圆心为(2,0)R=2时,其半径最大,其方程为(x﹣2)2+y2=4.①l的倾斜角为90°,则l与y轴重合,可得|AB|=.②若l的倾斜角不为90°,由于⊙M的半径1≠R,可知l与x轴不平行,设l与x轴的交点为Q,则,可得Q(﹣4,0),所以可设l:y=k(x+4),由l于M相切可得:,解得.当时,联立,得到7x2+8x﹣8=0.∴,.∴|AB|===由于对称性可知:当时,也有|AB|=.综上可知:|AB|=或.【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两圆的相切关系、直线与圆相切问题、椭圆的定义及其性质、直线与椭圆相交问题转化为方程联立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弦长公式等基础知识,需要较强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及其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21.(12分)已知函数f(x)=x2+ax+b,g(x)=e x(cx+d),若曲线y=f(x)和曲线y=g(x)都过点P(0,2),且在点P处有相同的切线y=4x+2.(Ⅰ)求a,b,c,d的值;(Ⅱ)若x≥﹣2时,f(x)≤kg(x),求k的取值范围.【考点】3R:函数恒成立问题;6H: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16:压轴题;53:导数的综合应用.【分析】(Ⅰ)对f(x),g(x)进行求导,已知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及曲线y=f (x)和曲线y=g(x)都过点P(0,2),从而解出a,b,c,d的值;(Ⅱ)由(I)得出f(x),g(x)的解析式,再求出F(x)及它的导函数,通过对k的讨论,判断出F(x)的最值,从而判断出f(x)≤kg(x)恒成立,从而求出k的范围.【解答】解:(Ⅰ)由题意知f(0)=2,g(0)=2,f′(0)=4,g′(0)=4,而f′(x)=2x+a,g′(x)=e x(cx+d+c),故b=2,d=2,a=4,d+c=4,从而a=4,b=2,c=2,d=2;(Ⅱ)由(I)知,f(x)=x2+4x+2,g(x)=2e x(x+1)设F(x)=kg(x)﹣f(x)=2ke x(x+1)﹣x2﹣4x﹣2,则F′(x)=2ke x(x+2)﹣2x﹣4=2(x+2)(ke x﹣1),由题设得F(0)≥0,即k≥1,令F′(x)=0,得x1=﹣lnk,x2=﹣2,①若1≤k<e2,则﹣2<x1≤0,从而当x∈(﹣2,x1)时,F′(x)<0,当x∈(x1,+∞)时,F′(x)>0,即F(x)在(﹣2,x1)上减,在(x1,+∞)上是增,故F(x)在[﹣2,+∞)上的最小值为F(x1),而F(x1)=﹣x1(x1+2)≥0,x≥﹣2时F(x)≥0,即f(x)≤kg(x)恒成立.②若k=e2,则F′(x)=2e2(x+2)(e x﹣e﹣2),从而当x∈(﹣2,+∞)时,F′(x)>0,即F(x)在(﹣2,+∞)上是增,而F(﹣2)=0,故当x≥﹣2时,F(x)≥0,即f(x)≤kg(x)恒成立.③若k>e2时,F′(x)>2e2(x+2)(e x﹣e﹣2),而F(﹣2)=﹣2ke﹣2+2<0,所以当x>﹣2时,f(x)≤kg(x)不恒成立,综上,k的取值范围是[1,e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函数恒成立问题,考查分类讨论思想,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利用导数工具研究函数的性质,此题是一道中档题.四、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的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22.(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直线AB为圆的切线,切点为B,点C在圆上,∠ABC的角平分线BE交圆于点E,DB垂直BE交圆于D.(Ⅰ)证明:DB=DC;(Ⅱ)设圆的半径为1,BC=,延长CE交AB于点F,求△BCF外接圆的半径.【考点】NC: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专题】5B:直线与圆.【分析】(I)连接DE交BC于点G,由弦切角定理可得∠ABE=∠BCE,由已知角平分线可得∠ABE=∠CBE,于是得到∠CBE=∠BCE,BE=CE.由已知DB⊥BE,可知DE为⊙O的直径,Rt△DBE≌Rt△DCE,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即可得到DC=DB.(II)由(I)可知:DG是BC的垂直平分线,即可得到BG=.设DE的中点为O,连接BO,可得∠BOG=60°.从而∠ABE=∠BCE=∠CBE=30°.得到CF⊥BF.进而得到Rt△BCF的外接圆的半径=.【解答】(I)证明:连接DE交BC于点G.由弦切角定理可得∠ABE=∠BCE,而∠ABE=∠CBE,∴∠CBE=∠BCE,BE=CE.又∵DB⊥BE,∴DE为⊙O的直径,∠DCE=90°.∴△DBE≌△DCE,∴DC=DB.(II)由(I)可知:∠CDE=∠BDE,DB=DC.故DG是BC的垂直平分线,∴BG=.设DE的中点为O,连接BO,则∠BOG=60°.从而∠ABE=∠BCE=∠CBE=30°.∴CF⊥BF.∴Rt△BCF的外接圆的半径=.【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圆的性质、弦切角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等知识,需要较强的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3.已知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θ.(1)把C1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2)求C1与C2交点的极坐标(ρ≥0,0≤θ<2π).【考点】Q4: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QH: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专题】11:计算题;35:转化思想;4R:转化法;5S: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分析】(1)曲线C1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t,得到普通方程,再由,能求出C1的极坐标方程.(2)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与C1的普通方程联立,求出C1与C2交点的直角坐标,由此能求出C1与C2交点的极坐标.【解答】解:(1)将,消去参数t,化为普通方程(x﹣4)2+(y﹣5)2=25,即C1:x2+y2﹣8x﹣10y+16=0,将代入x2+y2﹣8x﹣10y+16=0,得ρ2﹣8ρcosθ﹣10ρsinθ+16=0.∴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8ρcosθ﹣10ρsinθ+16=0.(2)∵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θ.∴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2y=0,。
2013年湖北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及解析_图文
2013年湖北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2013•湖北)在复平面内,复数(i为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位于()2.(5分)(2013•湖北)已知全集为R,集合,则A∩∁R B=()3.(5分)(2013•湖北)在一次跳伞训练中,甲、乙两位学员各跳一次,设命题p是“甲降落在指定范围”,q是“乙降落在指定范围”,则命题“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4.(5分)(2013•湖北)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m的最小值是()C D5.(5分)(2013•湖北)已知,则双曲线的()6.(5分)(2013•湖北)已知点A(﹣1,1),B(1,2),C(﹣2,﹣1),D(3,4),则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为()C D7.(5分)(2013•湖北)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由于遇到紧急情况而刹车,以速度的单位:s,v的单位:m/s)行驶至停止,在此期间汽车继续行驶的距离(单位:m)是()8.(5分)(2013•湖北)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从上到下由四个简单几何体组成,其体积分别记为V1,V2,V3,V4,上面两个简单几何体均为旋转体,下面两个简单几何体均为多面体,则有()9.(5分)(2013•湖北)如图,将一个各面都涂了油漆的正方体,切割为125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经过搅拌后,从中随机取一个小正方体,记它的涂漆面数为X,则X的均值E(X)=()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考生共需作答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答错位置,书写不清,模棱两可均不得分.(一)必考题(11-14题)(二)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5、16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请先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将你所选的题目序号后的方框用2B铅笔涂黑.如果全选,则按第15题作答结果计分.)11.(5分)(2013•湖北)从某小区抽取100户居民进行月用电量调查,发现其用电量都在50至350度之间,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Ⅰ)直方图中x的值为_________;(Ⅱ)在这些用户中,用电量落在区间[100,250)内的户数为_________.12.(5分)(2013•湖北)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结果i=_________.13.(5分)(2013•湖北)设x,y,z∈R,且满足:,则x+y+z=_________.14.(5分)(2013•湖北)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研究过各种多边形数,如三角形数1,3,6,10,…,第n个三角形数为.记第n个k边形数为N(n,k)(k≥3),以下列出了部分k边形数中第n个数的表达式:三角形数,正方形数N(n,4)=n2,五边形数,六边形数N(n,6)=2n2﹣n,…可以推测N(n,k)的表达式,由此计算N(10,24)=_________.15.(5分)(2013•湖北)(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圆O上一点C在直径AB上的射影为D,点D在半径OC上的射影为E.若AB=3AD,则的值为_________.16.(2013•湖北)(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a>b>0).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中,直线l与圆O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为非零常数)与ρ=b.若直线l经过椭圆C的焦点,且与圆O相切,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2013•湖北)在△ABC中,角A,B,C对应的边分别是a,b,c,已知cos2A﹣3cos(B+C)=1.(Ⅰ)求角A的大小;(Ⅱ)若△ABC的面积,求sinBsinC的值.18.(12分)(2013•湖北)已知等比数列{a n}满足:|a2﹣a3|=10,a1a2a3=125.(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Ⅱ)是否存在正整数m,使得?若存在,求m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9.(12分)(2013•湖北)如图,AB是圆O的直径,点C是圆O上异于A,B的点,直线PC⊥平面ABC,E,F 分别是PA,PC的中点.(Ⅰ)记平面BEF与平面ABC的交线为l,试判断直线l与平面PAC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Ⅱ)设(Ⅰ)中的直线l与圆O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点Q满足.记直线PQ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θ,异面直线PQ与EF所成的角为α,二面角E﹣l﹣C的大小为β.求证:sinθ=sinαsinβ.20.(12分)(2013•湖北)假设每天从甲地去乙地的旅客人数X是服从正态分布N(800,502)的随机变量.记一天中从甲地去乙地的旅客人数不超过900的概率为p0.(Ⅰ)求p0的值;(参考数据:若X~N(μ,ς2),有P(μ﹣ς<X≤μ+ς)=0.6826,P(μ﹣2ς<X≤μ+2ς)=0.9544,P(μ﹣3ς<X≤μ+3ς)=0.9974.)(Ⅱ)某客运公司用A,B两种型号的车辆承担甲、乙两地间的长途客运业务,每车每天往返一次,A,B两种车辆的载客量分别为36人和60人,从甲地去乙地的营运成本分别为1600元/辆和2400元/辆.公司拟组建一个不超过21辆车的客运车队,并要求B型车不多于A型车7辆.若每天要以不小于p0的概率运完从甲地去乙地的旅客,且使公司从甲地去乙地的营运成本最小,那么应配备A型车、B型车各多少辆?21.(13分)(2013•湖北)如图,已知椭圆C1与C2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长轴均为MN且在x轴上,短轴长分别为2m,2n(m>n),过原点且不与x轴重合的直线l与C1,C2的四个交点按纵坐标从大到小依次为A,B,C,D,记,△BDM和△ABN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Ⅰ)当直线l与y轴重合时,若S1=λS2,求λ的值;(Ⅱ)当λ变化时,是否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l,使得S1=λS2?并说明理由.22.(14分)(2013•湖北)设n是正整数,r为正有理数.(Ⅰ)求函数f(x)=(1+x)r+1﹣(r+1)x﹣1(x>﹣1)的最小值;(Ⅱ)证明:;(Ⅲ)设x∈R,记[x]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例如.令的值.(参考数据:.2013年湖北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z=,即可求得==∴∴z=解:∵1=(cosx++x+m+m+=k+(的最小值为解:双曲线,离心率双曲线先求出向量、解:,则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为:<=•===S=3t+s======∵=;== ==解:∵.x=x)单调递增;x=)的极大值点,则,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考生共需作答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答错位置,书写不清,模棱两可均不得分.(一)必考题(11-14题)(二)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5、16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请先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将你所选的题目序号后的方框用2B铅笔涂黑.如果全选,则按第15题作答结果计分.),否执行路径是奇数不成立,执行是奇数不成立,执行是奇数不成立,执行恰好取到最大值x=y=z=当且仅当时,上式的等号成立结合恰好取到最大值∴,可得x=x+y+z=+=故答案为:恰好取到最大值观察已知式子的规律,并改写形式,归纳可得解:原已知式子可化为:,,由归纳推理可得故,进而得到故=816.(2013•湖北)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c=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相切,∴c=,∴故答案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由正弦定理得即可得到,解得,所以S===,故又由正弦定理得18.(12分))可知是等比数列,结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求,则由已知可得解得故(Ⅱ)若,则故是首项为,公比为从而若则是首项为从而,总有,使得为原点,向量由,且从而,由,且为原点,向量于是∴,从而,可得所以由可得于是,从而故于是问题等价于求满足约束条件轴上截距比的另一表达式,两式相等得到,.所以于是若,则,解得,则又,所以,即令,于是由③可得有解,当且仅当等价于,解得即,解得当当代入并化简得再令得,(Ⅲ)根据(Ⅱ)的结论,令,得时,在①中令(这时类似可得综合②,③得(Ⅲ)在④中,令,…将以上各式相加,并整理得代入数据计算,可得。
2013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课件:x4-5
3.已知关于 x 的不等式|x-1|+|x|≤k 无解,则实数 k 的取值范 围是________. 解析 ∵|x-1|+|x|≥|x-1-x|=1,∴当 k<1 时,不等式|x-
1|+|x|≤k 无解,故 k<1. 答案 k<1
4.若不等式|3x-b|<4 的解集中的整数有且仅有 1,2,3,则 b 的 取值范围为________. b-4 b+4 解析 由|3x-b|<4,得 <x< , 3 3 b-4 0≤ 3 <1, 即 b+4 3< 3 ≤4, 答案 (5,7)
∴( 3a+1+ 3b+1+ 3c+1)max=3 2.
法二 利用柯西不等式 ∵(12+12+12)[( 3a+1)2+( 3b+1)2+( 3c+1)2]≥(1· 3a+1 +1· 3b+1+1· 3c+1)2 ∴( 3a+1+ 3b+1+ 3c+1)2≤3[3(a+b+c)+3]. 又∵a+b+c=1,∴( 3a+1+ 3b+1+ 3c+1)2≤18, ∴ 3a+1+ 3b+1+ 3c+1≤3 2. 当且仅当 3a+1= 3b+1= 3c+1时,等号成立. ∴( 3a+1+ 3b+1+ 3c+1)max=3 2.
3.基本不等式 定理 1:设 a,b∈R,则 a2+b2≥2ab.当且仅当 a=b 时,等号 成立. a+b 定理 2:如果 a、b 为正数,则 ≥ ab,当且仅当 a=b 时, 2 等号成立.
2013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卷(理)及答案
Z 数学(理科)试题第 1 页 (共 12 页)2013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含答案)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5页,选择题部分1至3页,非选择题部分4至5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共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 ={y | y =2x ,x ∈R },则 R A =A .∅B . (-∞,0]C .(0,+∞)D .R 2.已知a ,b 是实数,则“| a +b |=| a |+| b |”是“ab >0”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若函数f(x ) (x ∈R )是奇函数,函数g(x ) (x ∈R )是偶函数,则Z 数学(理科)试题第 2 页 (共 12 页)A .函数f [g (x )]是奇函数B .函数g [f (x )]是奇函数C .函数f (x )⋅g (x )是奇函数D .函数f (x )+g (x )是奇函数4.设函数f (x )=x 3-4x +a ,0<a <2.若f (x )的三个零点为x 1,x 2,x 3,且x 1<x 2<x 3,则A .x 1>-1B .x 2<0C .x 2>0D .x 3>2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BC ,AD ⊥DC .若|AB |=a ,|AD |=b ,则AC BD ⋅=A .b 2-a 2B .a 2-b 2C .a 2+b 2D .ab 6.设数列{a n }.A .若2n a =4n ,n ∈N *,则{a n }为等比数列 B .若a n ⋅a n +2=21n a +,n ∈N *,则{a n }为等比数列C .若a m ⋅a n =2m +n ,m ,n ∈N *,则{a n }为等比数列D .若a n ⋅a n +3=a n +1⋅a n +2,n ∈N *,则{a n }为等比数列7.已知以下三视图中有三个同时表示某一个三棱锥,则不是..该三棱锥的三视图是ABCD8.若整数x ,y 满足不等式组 0,2100,0,x y x y y ⎧->⎪--<⎨+- 则2x +y 的最大值是A .11B .23C .26D .30(第6题图)侧视图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侧视图正视图 俯视图侧视图俯视图Z 数学(理科)试题第 3 页 (共 12 页)9.如图,F 1,F 2是双曲线C :22221x y a b-=(的左、右焦点,过F 1的直线l 与C 别交于A ,B 两点.若 | AB | : | BF 2 | : |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B C .2 D 10.如图,函数y =f(x )的图象为折线ABC fn +1 (x )=f [f n (x )],n ∈N *,则函数y =fA . BC DZ 数学(理科)试题第 4 页 (共 12 页)非选择题部分 (共100分)注意事项: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专题9-5抛物线-学生版
专题9.5抛物线练基础1.(2020·全国高考真题(理))已知A 为抛物线C :y 2=2px (p >0)上一点,点A 到C 的焦点的距离为12,到y 轴的距离为9,则p =()A.2B.3C.6D.92.(2020·北京高三二模)焦点在x 轴的正半轴上,且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4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A .x 2=4yB .y 2=4xC .x 2=8yD .y 2=8x3.(全国高考真题)设F 为抛物线2:4C y x =的焦点,曲线()0ky k x=>与C 交于点P ,PF x ⊥轴,则k =()A.12B.1C.32D.24.(2020·全国高考真题(文))设O 为坐标原点,直线2x =与抛物线C :22(0)y px p =>交于D ,E 两点,若OD OE ⊥,则C 的焦点坐标为()A.1,04⎛⎫ ⎪⎝⎭B.1,02⎛⎫ ⎪⎝⎭C.(1,0)D.(2,0)5.(2019·四川高三月考(文))若抛物线22y px =的准线为圆2240x y x ++=的一条切线,则抛物线的方程为()A.216y x=- B.28y x =- C.216y x= D.24y x=6.(2019·北京高考真题(文))设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则以F 为圆心,且与l 相切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7.(2019·山东高三月考(文))直线l 与抛物线22x y =相交于A ,B 两点,当AB 4=时,则弦AB 中点M 到x 轴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8.(2021·沙湾县第一中学(文))设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且直线AB 的倾斜角为4π,则线段AB 的长是____,焦点F 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积为_________.9.(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抛物线顶点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又知此抛物线上的一点(),3A m -到焦点F 的距离为5,则m 的值为__________;抛物线方程为__________.10.(2019·广东高三月考(理))已知F 为抛物线2:4T x y =的焦点,直线:2l y kx =+与T 相交于,A B 两点.()1若1k =,求FA FB +的值;()2点(3,2)C --,若CFA CFB ∠=∠,求直线l 的方程.练提升1.(2021·吉林长春市·高三(理))已知M 是抛物线24y x =上的一点,F 是抛物线的焦点,若以Fx 为始边,FM 为终边的角60xFM ∠=o ,则FM 等于()A .2B .3C .D .42.(2017·全国高考真题(文))过抛物线2:4C y x =的焦点F C 于点M (在x 轴上方),l 为C 的准线,点N 在l 上且MN l ⊥,则点M 到直线NF 的距离为()A. B. D.3.(2020·广西南宁三中其他(理))已知抛物线28C y x =:的焦点为F ,P 是抛物线C 的准线上的一点,且P 的纵坐标为正数,Q 是直线PF 与抛物线C 的一个交点,若PQ =,则直线PF 的方程为()A .20x y --=B .20x y +-=C .20x y -+=D .20x y ++=4.(2020·浙江高三月考)如图,已知抛物线21:4C y x =和圆222:(1)1C x y -+=,直线l 经过1C 的焦点F ,自上而下依次交1C 和2C 于A ,B ,C ,D 四点,则AB CD ⋅的值为()A.14B.12C.1D.25.【多选题】(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抛物线21:C y mx =与双曲线222:13y C x -=有相同的焦点,点()02,P y 在抛物线1C 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A .双曲线2C 的离心率为2B .双曲线2C 的渐近线为3y x =±C .8m =D .点P 到抛物线1C 的焦点的距离为46.【多选题】(2021·海南鑫源高级中学)在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为()A .当a 为任意实数时,直线(a -1)x -y +2a +1=0恒过定点P ,则过点P 且焦点在y 轴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243x y =B .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5,0),一条渐近线方程为2x -y =0,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221205x y -=C .抛物线y =ax 2(a ≠0)的准线方程14y a=-D .已知双曲线2214x y m+=,其离心率()1,2e ∈,则m 的取值范围(-12,0)7.(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已知点M 为抛物线2:2(0)C y px p =>上一点,若点M 到两定点(,)A p p ,,02p F ⎛⎫⎪⎝⎭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M 的坐标为______.8.(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为F ,已知点A ,B 为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120AFB ∠=︒,过弦AB 的中点M 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MN ,垂足为N ,则MN AB的最大值为______.9.(2020·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抛物线C :22y x =的焦点坐标是________;经过点()4,1P 的直线l 与抛物线C 相交于A ,B 两点,且点P 恰为AB 的中点,F 为抛物线的焦点,则AF BF +=________.10.(2019·四川高考模拟(文))抛物线C :()220x py p =>的焦点为F ,抛物线过点(),1P p .(Ⅰ)求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与其准线l 的方程;(Ⅱ)过F 点作直线与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过A ,B 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证明两条切线的交点在抛物线C 的准线l 上.练真题1.(2021·全国高考真题)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到直线1y x =+p =()A .1B .2C .D .42.(2021·天津高考真题)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与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重合,抛物线的准线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交双曲线的渐近线于C 、D 两点,若|CD AB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B C .2D .33.(2020·北京高考真题)设抛物线的顶点为O ,焦点为F ,准线为l .P 是抛物线上异于O 的一点,过P 作PQ l ⊥于Q ,则线段FQ 的垂直平分线().A.经过点O B.经过点P C.平行于直线OPD.垂直于直线OP4.(2021·全国高考真题)已知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C :22y px =(0p >)的焦点为F ,P 为C 上一点,PF 与x 轴垂直,Q 为x 轴上一点,且PQ OP ⊥,若6FQ =,则C 的准线方程为______.5.的直线过抛物线C :y 2=4x 的焦点,且与C 交于A ,B 两点,则AB =________.6.(2020·浙江省高考真题)如图,已知椭圆221:12x C y +=,抛物线22:2(0)C y px p =>,点A 是椭圆1C 与抛物线2C 的交点,过点A 的直线l 交椭圆1C 于点B ,交抛物线2C 于M (B ,M 不同于A ).(Ⅰ)若116=p ,求抛物线2C 的焦点坐标;(Ⅱ)若存在不过原点的直线l 使M 为线段AB 的中点,求p 的最大值.。
2013届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第五次测试
2013届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第五次测试全国各地高三模拟优秀试题选练(2)一、选择题:(10×5=50分)1.设复数z 满足(1)1,||i z i z -=+则=A .0B .1CD .22.已知2{|2,},{|log 1},M x x x N N x x M N =>-∈=< 则=A .{|21}x x -<<B .{|22}x x -<<C .{0,1}D .{1}3.已知()()1,513,517xf x x f x x ⎧-≥⎪=⎨⨯<⎪⎩,则()3log 255f = A .3log 25517B .85C . 5D .154.22"2""00"a b a b ab+≤-><是且的A .必要不充分条件B .充要条件C .充分不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函数()lg(||1)f x x =-的大致图象是6.设{}n a 是等差数列,246a a +=,则这个数列的前5项和等于 A .12 B .13 C .15D .18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在(,2ππ)内,存在x ,使5sin cos 4x x += B .函数2sin()5y x π=+的图像的一条对称轴是45x π=C .函数211tan y x=+的周期为2πD .函数2sin y x =的图像可以由函数2sin(2)4y x π=-的图像向左平移8π个单位得到 8.向量),(),0,2(y x b a ==,若b 与a b -的夹角等于6π,则b 的最大值为A .4B .C .2D9.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02,02,32,x y z ax y y x ≤≤⎧⎪≤≤=-⎨⎪-≥⎩如果的最大值的最优解为4(2,)3,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1[,1]3B .1(,1)3C .1[,)3+∞D .1(,)3+∞10.已知函数()f x 和()g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且()212f x x x =+.则不等式()()4g x f x x ≥--的解集为A .(,0]-∞B .[]0,2C .(,2]-∞D .[2,)+∞二、填空题:(5×5=25分)11.2(lg 2)2+lg 2·lg5+12lg )2(lg 2+--339·-aa ÷3713a a =12.对于向量c b a,,,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使c b a c b a ⋅⋅=⋅⋅)()(成立的序号是①0 =b ②b a // ③c a// ④c b //13.已知3211,11==;332129,(12)9+=+=;333212336,(123)36++=++=;333321234100,(1234)100+++=+++=;……;则333331234n +++++=14.若函数2()2ln f x x x =-在其定义域内的一个子区间(1,1)k k -+内不是单调函数,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15.若函数2()(*)f x x n N =∈图像在点(1,1)处的切线为12,l l 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n n a b ,则数列{25}n n a b +的最大项为 三、解答题:(10+12+13=35分)16、(本小题满分10分)递增的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Sn ,且30,642==S S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013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课件:9-3
考向二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 【例2】►(2012· 武汉模拟)已知点P(x,y)在圆x2+(y-1)2=1上 y-1 运动,则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________. x-2 y-1 [审题视点] 找出 的几何意义,运用几何法求解. x-2
解析
y-1 设 =k,则k表示点P(x,y)与点(2,1)连线的斜率.当 x-2
基础梳理 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 定点 的距离等于 定长 的点的轨迹是 圆. 2.圆的标准方程 (1)方程(x-a)2+(y-b)2=r2(r>0)表示圆心为 (a,b) ,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 (2)特别地,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r(r>0)的圆的标准方程
x2+y2=r2 . 为
3.圆的一般方程 方程x +y +Dx+Ey+F=0可变形为 D2+E2-4F .故有: 4 (1)当D +E -4F>0时,方程表示以 D2+E2-4F 为半径的圆; 2 (2)当D +E
解
法一
将x=3-2y,
代入方程x2+y2+x-6y+m=0, 得5y2-20y+12+m=0. 设P(x1,y1),Q(x2,y2),则y1、y2满足条件: 12+m y1+y2=4,y1y2= 5 . ∵OP⊥OQ,∴x1x2+y1y2=0.而x1=3-2y1,x2=3-2y2. -27+4m ∵x1x2=9-6(y1+y2)+4y1y2= . 5 -27+4m 12+m 故 + =0,解得m=3, 5 5
【训练3】 (2012· 广州模拟)在以O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点 A(4,-3)为△OAB的直角顶点,已知|AB|=2|OA|,且点B的纵 坐标大于0. → (1)求AB的坐标; (2)求圆x2-6x+y2+2y=0关于直线OB对称的圆的方程.
解
→ → → (1)设AB=(x,y),由|AB|=2|OA|,AB· =0, OA
2013届高考数学(理科)第一轮复习课件 9[1].8 抛物线
3.抛物线 y2=2px(p>0)的几何性质 (1)离心率:e= 1 .
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2)p 的几何意义: . p (3)焦半径:|MF|= 2+x0 ,其中 M(x0,y0).
10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4)焦点弦 AB 长: ①设 A(x1,y1),B(x2,y2),则|AB|= p+x1+x2 ; 2p ②设直线 AB 倾斜角为 α,则|AB|= sin2α ,特别 地:当 α=90° 时,AB 为抛物线的 通径 ,且|AB|= 2p .
14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解析
根据抛物线定义与梯形中位线定理,得线段
1 1 3 1 5 AB 中点到 y 轴的距离为:2(|AF|+|BF|)-4=2-4=4.
15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3.(2011· 湖北理)将两个顶点在抛物线 y2=2px(p>0) 上,另一个顶点是此抛物线焦点的正三角形个数记为 n, 则( ) A.n=0 C.n=2
(p>0)
焦点坐标
p (2,0)
准线方程
p x=-2
y2=-2px
(p>0)
p (-2,0)
p x=2
8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图形
标准方程 x2=2py (p>0)
焦点坐标
p (0,2)
准线方程
p y=-2
x2=-2py
(p>0)
p (0,-2)
p y=2
9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解析
p 设抛物线方程为 y =2px,则焦点坐标为( , 2
2
p 0),将 x=2代入 y2=2px 可得 y2=p2,|AB|=12,即 2p= 12,∴p=6.点 P 在准线上,到 AB 的距离为 p=6,所以 1 △PAB 面积为2×6×12=36.
201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检测 第二章 第五节 函数的图象 理
第二章 第五节 函数的图象一、选择题1.y =x +cos x 的大致图象是( )解析:当x =0时,y =1;当x =π2时,y =π2;当x =-π2时,y =-π2,观察各选项可知B 正确.答案:B2.(2011·陕西高考)方程|x |=cos x 在(-∞,+∞)内( ) A .没有根 B .有且仅有一个根 C .有且仅有两个根D .有无穷多个根解析: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两函数图象有两个交点,故方程有且仅有两个根答案:C3.若对任意x ∈R ,不等式|x |≥a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a |≤1 C .|a |<1D .a ≥1解析: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1≤a ≤1,即|a |≤1时不等式恒成立. 答案:B4.给出四个函数,分别满足①f (x +y )=f (x )+f (y ), ②g (x +y )=g (x )·g (y ),③h (x ·y )=h (x )+h (y ),④m (x ·y )=m (x )·m (y ).又给出四个函数的图象,那么正确的匹配方案可以是( )A .①甲,②乙,③丙,④丁B .①乙,②丙,③甲,④丁C .①丙,②甲,③乙,④丁D .①丁,②甲,③乙,④丙解析:图象甲是一个指数函数的图象,它应满足②;图象乙是一个对数函数的图象,它应满足③;图象丁是y =x 的图象,满足①.答案:D 5.已知f (x )=⎩⎪⎨⎪⎧x +1,x ∈[-1,0]x 2+1,x ∈0,1],则如图中函数的图象错误的是( )解析:因f (x )=⎩⎪⎨⎪⎧x +1,x ∈[-1,0],x 2+1,x ∈0,1],其图象如图,验证知f (x -1),f (-x ),f (|x |)的图象均正确,只有|f (x )|的图象错误.答案:D6.(2012·烟台模拟)f (x )的定义域为R ,且f (x )=⎩⎪⎨⎪⎧2-x-1x ≤0f x -1x >0,若方程f (x )=x +a 有两不同实根,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1)B .(-∞,1]C .(0,1)D .(-∞,+∞)解析:x ≤0时,f (x )=2-x -1,0<x ≤1时,-1≤x -1≤0,f (x )=f (x -1)=2-(x -1)-1,故x >0时,f (x )是周期函数.如图:欲使方程f (x )=x +a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即函数f (x )的图象与直线y =x +a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故a <1.答案:A 二、填空题7.已知y =f (x )是R 上的增函数,A (0,-1)、B (3,1)是其图象上两个点,则不等式|f (x +1)|<1的解集是________.解析:|f (x +1)|<1⇔-1<f (x +1)<1⇔f (0)<f (x +1)<f (3),又y =f (x )是R 上的增函数,∴0<x +1<3.∴-1<x <2. 答案:{x |-1<x <2}8.已知a >0,且a ≠1,f (x )=x 2-a x ,当x ∈(-1,1)时,均有f (x )<12,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题知,当x ∈(-1,1)时,f (x )=x 2-a x <12,即x 2-12a x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二次函数y =x 2-12,指数函数y =a x的图象,如图,当x ∈(-1,1)时,要使指数函数的图象均在二次函数图象的上方,需12≤a ≤2且a ≠1.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a <1或1<a ≤2. 答案:[12,1)∪(1,2]9.已知函数y =f (x )和y =g (x )在[-2,2]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方程f [g (x )]=0有且仅有________个根,方程f [f (x )]=0有且仅有________个根. 解析:由图可知f (x )=0有三个根,设为x 1,x 2,x 3,-2<x 1<-1,x 2=0,1<x 3<2. 令g (x )=x 1,由g (x )图象可知方程g (x )=x 1有两个根,令g (x )=0得两个根, 令g (x )=x 3得两个根,∴f [g (x )]=0有6个根,同理可看出f [f (x )]=0有5个根. 答案:6 5 三、解答题10.若方程2a =|a x -1|(a >0,a ≠1)有两个实数解,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当a >1时,函数y =|a x -1|的图象如图①所示,显然直线y =2a 与该图象只有一个交点,故a >1不合适;当0<a <1时,函数y =|a x -1|的图象如图②所示,要使直线y =2a 与该图象有两个交点,则0<2a <1, 即0<a <12.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0,12).11.(1)已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R ,且当x ∈R 时,f (m +x )=f (m -x )恒成立,求证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m 对称;(2)若函数y =log 2|ax -1|的图象的对称轴是x =2,求非零实数a 的值. 解:(1)设P (x 0,y 0)是y =f (x )图象上任意一点, 则y 0=f (x 0).又P 点关于x =m 的对称点为P ′, 则P ′的坐标为(2m -x 0,y 0). 由已知f (x +m )=f (m -x ), 得f (2m -x 0)=f [m +(m -x 0)] =f [m -(m -x 0)]=f (x 0)=y 0.即P ′(2m -x 0,y 0)在y =f (x )的图象上. ∴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m 对称. (2)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 , 有f (2-x )=f (2+x )恒成立.∴|a (2-x )-1|=|a (2+x )-1|恒成立, 即|-ax +(2a -1)|=|ax +(2a -1)|恒成立. 又∵a ≠0,∴2a -1=0,得a =12.12.当x ∈(1,2)时,不等式(x -1)2<log a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解:设f1(x )=(x -1)2,f 2(x )=log a x ,要使当x ∈(1,2)时,不等式(x -1)2<log a x 恒成立,只需f 1(x )=(x -1)2在(1,2)上的图象在f 2(x )=log a x 的下方即可.当0<a <1时,综合函数图象知显然不成立.当a >1时,如图,要使在(1,2)上,f 1(x )=(x -1)2的图象在f 2(x )=log a x 的下方, 只需f 1(2)≤f 2(2),即(2-1)2≤log a 2,log a 2≥1, ∴1<a ≤2. ∴a 的取值范围是(1,2]。
2013年山东省高考理科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3年山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5分)(2013•山东)复数z满足(z﹣3)(2﹣i)=5(i为虚数单位),则z的共轭复数为()A.2+i B.2﹣i C.5+i D.5﹣i考点:复数的基本概念.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求得z,即可求得z的共轭复数.解答:解:∵(z﹣3)(2﹣i)=5,∴z﹣3==2+i∴z=5+i,∴=5﹣i.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求得复数z是关键,属于基础题.2.(5分)(2013•山东)已知集合A={0,1,2},则集合B={x﹣y|x∈A,y∈A}中元素的个数是()A.1B.3C.5D.9考点:集合中元素个数的最值.专题:计算题.分析:依题意,可求得集合B={﹣2,﹣1,0,1,2},从而可得答案.解答:解:∵A={0,1,2},B={x﹣y|x∈A,y∈A},∴当x=0,y分别取0,1,2时,x﹣y的值分别为0,﹣1,﹣2;当x=1,y分别取0,1,2时,x﹣y的值分别为1,0,﹣1;当x=2,y分别取0,1,2时,x﹣y的值分别为2,1,0;∴B={﹣2,﹣1,0,1,2},∴集合B={x﹣y|x∈A,y∈A}中元素的个数是5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集合中元素个数的最值,理解题意是关键,考查分析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3.(5分)(2013•山东)已知函数f(x)为奇函数,且当x>0时,,则f(﹣1)=()A.﹣2 B.0C.1D.2考点: 函数的值.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利用奇函数的性质,f(﹣1)=﹣f(1),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函数f(x)为奇函数,x>0时,f(x)=x2+,∴f(﹣1)=﹣f(1)=﹣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奇函数的性质,考查函数的求值,属于基础题.4.(5分)(2013•山东)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底面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若P为底面A1B1C1的中心,则PA与平面ABC所成角的大小为()A.B.C.D.考点: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专题:空间角.分析:利用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和线面角的定义可知,∠APA1为PA与平面A1B1C1所成角,即为∠APA1为PA与平面ABC所成角.利用三棱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可得AA1,再利用正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1P,在Rt△AA1P中,利用tan∠APA1=即可得出.解答:解:如图所示,∵AA1⊥底面A1B1C1,∴∠APA1为PA与平面A1B1C1所成角,∵平面ABC∥平面A1B1C1,∴∠APA1为PA与平面ABC所成角.∵==.∴V 三棱柱ABC﹣A1B1C1==,解得.又P为底面正三角形A1B1C1的中心,∴==1,在Rt△AA1P中,,∴.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三棱柱的性质、体积计算公式、正三角形的性质、线面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5.(5分)(2013•山东)函数y=sin(2x+φ)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一个偶函数的图象,则φ的一个可能的值为()A.B.C.0D.考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专题:计算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利用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可得函数y=sin(2x+φ)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个单位后的解析式,利用其为偶函数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令y=f(x)=sin(2x+φ),则f(x+)=sin[2(x+)+φ]=sin(2x++φ),∵f(x+)为偶函数,∴+φ=kπ+,∴φ=kπ+,k∈Z,∴当k=0时,φ=.故φ的一个可能的值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考查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属于中档题.6.(5分)(2013•山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M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区域上一动点,则直线OM斜率的最小值为()A.2B.1C.D.考点: 简单线性规划.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本题属于线性规划中的延伸题,对于可行域不要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而是求可行域内的点与原点(0,0)构成的直线的斜率的最小值即可.解答:解: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如图,当M取得点A(3,﹣1)时,z直线OM斜率取得最小,最小值为k==﹣.故选C.点评:本题利用直线斜率的几何意义,求可行域中的点与原点的斜率.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平面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简单的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中档题.7.(5分)(2013•山东)给定两个命题p,q.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则p是¬q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专题:规律型.分析:根据互为逆否命题真假性相同,可将已知转化为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进而根据逆否命题及充要条件的定义得到答案.解答:解:∵¬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q⇒¬p,但¬p不能⇒q,其逆否命题为p⇒¬q,但¬q不能⇒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充要条件的判断,其中将已知利用互为逆否命题真假性相同,转化为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解答的关键.8.(5分)(2013•山东)函数y=xcosx+sinx的图象大致为()A.B.C.D.考点:函数的图象.专题: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给出的函数是奇函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由此排除B,然后利用区特值排除A和C,则答案可求.解答:解:因为函数y=xcosx+sinx为奇函数,所以排除选项B,由当x=时,,当x=π时,y=π×cosπ+sinπ=﹣π<0.由此可排除选项A和选项C.故正确的选项为D.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考查了函数的性质,考查了函数的值,是基础题.9.(5分)(2013•山东)过点(3,1)作圆(x﹣1)2+y2=1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则直线AB的方程为()A.2x+y﹣3=0 B.2x﹣y﹣3=0 C.4x﹣y﹣3=0 D.4x+y﹣3=0考点:圆的切线方程;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专题:计算题;直线与圆.分析:由题意判断出切点(1,1)代入选项排除B、D,推出令一个切点判断切线斜率,得到选项即可.解答:解:因为过点(3,1)作圆(x﹣1)2+y2=1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所以圆的一条切线方程为y=1,切点之一为(1,1),显然B、D选项不过(1,1),B、D不满足题意;另一个切点的坐标在(1,﹣1)的右侧,所以切线的斜率为负,选项C不满足,A满足.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方程求法,可以直接解答,本题的解答是间接法,值得同学学习.10.(5分)(2013•山东)用0,1,2,…,9十个数字,可以组成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为()A.243 B.252 C.261 D.279考点: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专题:计算题.分析:求出所有三位数的个数,减去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个数即可.解答:解:用0,1,2,…,9十个数字,所有三位数个数为:900,其中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百位数从非0的9个数字中选取一位,十位数从余下的9个数字中选一个,个位数再从余下的8个中选一个,所以共有:9×9×8=648,所以可以组成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为:900﹣648=25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排列组合以及简单计数原理的应用,利用间接法求解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计算能力.11.(5分)(2013•山东)抛物线C1:的焦点与双曲线C2:的右焦点的连线交C1于第一象限的点M.若C1在点M处的切线平行于C2的一条渐近线,则p=()A.B.C.D.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压轴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由曲线方程求出抛物线与双曲线的焦点坐标,由两点式写出过两个焦点的直线方程,求出函数在x取直线与抛物线交点M的横坐标时的导数值,由其等于双曲线渐近线的斜率得到交点横坐标与p的关系,把M点的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即可求得p的值.解答:解:由,得x2=2py(p>0),所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F().由,得,.所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2,0).则抛物线的焦点与双曲线的右焦点的连线所在直线方程为,即①.设该直线交抛物线于M(),则C1在点M处的切线的斜率为.由题意可知,得,代入M点得M()把M点代入①得:.解得p=.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程,函数在曲线上某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等于函数在该点处的导数,是中档题.12.(5分)(2013•山东)设正实数x,y,z满足x2﹣3xy+4y2﹣z=0.则当取得最大值时,的最大值为()A.0B.1C.D.3考点:基本不等式.专题:计算题;压轴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依题意,当取得最大值时x=2y,代入所求关系式f(y)=+﹣,利用配方法即可求得其最大值.解答:解:∵x2﹣3xy+4y2﹣z=0,∴z=x2﹣3xy+4y2,又x,y,z均为正实数,∴==≤=1(当且仅当x=2y时取“="),∴=1,此时,x=2y.∴z=x2﹣3xy+4y2=(2y)2﹣3×2y×y+4y2=2y2,∴+﹣=+﹣=﹣+1≤1.∴的最大值为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由取得最大值时得到x=2y是关键,考查配方法求最值,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13.(4分)(2013•山东)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ɛ值为0。
高考数学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复习试题有答案
2013高考数学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复习试题(有答案)2013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数学北师(江西版)理第一章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练习一、选择题1.设原命题:若a+b≥2,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则原命题与其逆命题的真假情况是().A.原命题真,逆命题假B.原命题假,逆命题真C.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D.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假命题2.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b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A.a>b+1B.a>b-1C.a2>b2D.a3>b33.(2011广东广州模拟)命题“若x,y都是偶数,则x +y也是偶数”的逆否命题是().A.若x+y是偶数,则x与y不都是偶数B.若x+y是偶数,则x与y都不是偶数C.若x+y不是偶数,则x与y不都是偶数D.若x+y 不是偶数,则x与y都不是偶数4.(2011东北三校联考)设p:log2x<0,q:,则p是q 的().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2011山东威海调研)已知集合M={x|0<x<1},集合N={x|-2<x<1},那么“a∈N”是“a∈M”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2012江西南昌调研)已知α,β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直线m⊂α,那么“m⊥β”是“α⊥β”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二、填空题7.命题“若m>0,则关于x的方程x2+x-m=0有实数根”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__________.8.设有如下三个命题:甲:m∩l=A,m,lα,m,lβ;乙:直线m,l中至少有一条与平面β相交;丙: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当甲成立时,乙是丙的__________条件.9.已知p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r的充分条件,s 是r的必要条件,q是s的必要条件.现有下列命题:①s是q的充要条件;②p是q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③r是q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④p是s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⑤r是s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则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10.求证: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ax2-ax+1>0对于一切实数x都成立的充要条件是0<a<4.11.设函数f(x)=lg(x2-x-2)的定义域为集合A,函数g(x)=3x-1的定义域为集合B.已知α:x∈A∩B,β:x满足2x+p≤0,且α是β的充分条件,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12.已知条件p:|5x-1|>a和条件q:12x2-3x+1>0,请选取适当的实数a的值,分别利用所给出的两个条件作为A,B构造命题:“若A则B”,并使得构造的原命题为真命题,而其逆命题为假命题.则这样的一个原命题可以是什么?并说明为什么这一命题是符合要求的命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可以考虑原命题的逆否命题,即a,b都小于1,则a+b<2,显然为真.其逆命题,即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则a+b≥2,为假,如a=1.2,b=0.2,则a+b<2.2.A解析:A选项中a>b+1>b,所以充分性成立,但必要性不成立,所以为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3.C解析:由于“x,y都是偶数”的否定表达是“x,y 不都是偶数”,“x+y是偶数”的否定表达是“x+y不是偶数”,故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为“若x+y不是偶数,则x,y不都是偶数”,故选C.4.B解析:由题可知p:log2x<0,解得0<x<1;q:,解得x<1.所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B.5.B解析:因为MN,所以a∈M⇒a∈N,反之,则不成立,故“a∈N”是“a∈M”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故选B.6.A二、填空题7.2解析:先写出其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逐一判断.或只写出逆命题,判断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即可,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假.8.充要解析:由题意乙⇒丙,丙⇒乙.故当甲成立时乙是丙的充要条件.9.①②④解析:由题意知,∴s⇔q,①正确;p⇒r⇒s⇒q,∴p⇒q,但qp,②正确;同理判断③⑤不正确,④正确.三、解答题10.证明:(1)必要性:若ax2-ax+1>0对x∈R恒成立,由二次函数性质有a0,Δ0,即a0,a2-4a0,∴0<a<4.(2)充分性:若0<a<4,对函数y=ax2-ax+1,其中Δ=a2-4a=a(a-4)<0且a>0,∴ax2-ax+1>0对x∈R恒成立.由(1)(2)知,命题得证.11.解:依题意,得A={x|x2-x-2>0}=(-∞,-1)∪(2,+∞),B=x|3x-1≥0=(0,3],∴A∩B=(2,3].设集合C={x|2x+p≤0},则x∈-∞,-p2.∵α是β的充分条件,∴(A∩B)⊆C.则需满足3≤-p2⇒p≤-6.∴实数p的取值范围是(-∞,-6].12.解:已知条件p即5x-1<-a或5x-1>a,∴x<1-a5或x>1+a5.已知条件q即2x2-3x+1>0,∴x<12或x>1;令a=4,则p即x<-35或x>1,此时必有p⇒q成立,反之不然.故可以选取一个实数是a=4,A为p,B为q,对应的命题是若p则q.。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试题 9-5 理
A 级 基础达标演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2012·厦门模拟)已知椭圆的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椭圆的离心率等于( ). A.12 B.22 C. 2 D.3
2
2.(2012·长沙调研)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若长轴长为18,且两个焦点恰好将长轴 三等分,则此椭圆的方程是( ). A.
x 281+y 2
72
=1 B.
x 2
81
+y 29=1 C.x 281+y 245=1 D.x 281+y 2
36
=1 3.(2012·长春模拟)椭圆x 2+4y 2=1的离心率为( ). A.
32 B.34 C .22 D.2
3
4.(2012·佛山月考)设F 1、F 2分别是椭圆x 2
4+y 2
=1的左、右焦点,P 是第一象限内该椭圆上
的一点,且PF 1⊥PF 2,则点P 的横坐标为( ). A .1 B.83 C .2 2 D.26
3
5.(2011·惠州模拟)已知椭圆G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长轴在x 轴上,离心率为
3
2
,且椭圆G 上一点到其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12,则椭圆G 的方程为( ). A.x 24+y 29=1 B.x 29+y 24=1 C.x 236+y 29 1 D.x 29+y 2
36=1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6.若椭圆x 225+y 2
16=1上一点P 到焦点F 1的距离为6,则点P 到另一个焦点F 2的距离是________.
7.(2011·皖南八校联考)已知F 1、F 2是椭圆C 的左、右焦点,点P 在椭圆上,且满足 |PF 1|=2|PF 2|,∠PF 1F 2=30°,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
8.(2011·江西)若椭圆x 2a 2+y 2
b 2=1的焦点在x 轴上,过点)2
1,1(作圆x 2+y 2=1的切线,切点
分别为A ,B ,直线AB 恰好经过椭圆的右焦点和上顶点,则椭圆方程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23分)
9.(11分)已知点P (3,4)是椭圆x 2a 2+y 2
b
2=1(a >b >0)上的一点,F 1,F 2是椭圆的两焦点,
若PF 1⊥PF 2.试求:(1)椭圆的方程;(2)△PF 1F 2的面积.
10.(12分)(2011·陕西)如图,设P 是圆x 2+y 2=25上的动点,点D 是P 在x 轴上的投影,M 为PD 上一点,且|MD |=4
5
|PD |.
(1)当P 在圆上运动时,求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 (2)求过点(3,0)且斜率为4
5
的直线被C 所截线段的长度.
B 级 综合创新备选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2012·丽水模拟)若P 是以F 1,F 2为焦点的椭圆x 2a 2+y 2
b
2=1(a >b >0)上的一点,且
PF 1→·PF 2→
=0,tan ∠PF 1F 2=12,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53 B.23 C.13 D.12
2.(2011·汕头一模)已知椭圆x 24+y 2
2=1上有一点P ,F 1,F 2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若△F 1PF 2
为直角三角形,则这样的点P 有( ). A .3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2011·镇江调研)已知F 1(-c,0),F 2(c,0)为椭圆x 2a 2+y 2
b
2=1(a >b >0)的两个焦点,P 为
椭圆上一点且PF 1→·PF 2→
=c 2,则此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4.(2011·浙江)设F 1,F 2分别为椭圆x 2
3+y 2=1的左,右焦点,点A ,B 在椭圆上,若F 1A →=5F 2B →
,
则点A 的坐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22分)
5.(10分)(2011·大连模拟)设A ,B 分别为椭圆x 2a 2+y 2
b 2=1(a >b >0)的左,右顶点,)2
3,1(为
椭圆上一点,椭圆长半轴的长等于焦距.(1)求椭圆的方程;
(2)设P (4,x )(x ≠0),若直线AP ,BP 分别与椭圆相交异于A ,B 的点M ,N , 求证:∠MBN 为钝角.
6.(★)(12分)(2011·西安五校一模)已知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C 的离心率为1
2,
且经过点)23
,1(M .(1)求椭圆C 的方程;
(2)是否存在过点P (2,1)的直线l 1与椭圆C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满足PA →·PB →=PM →2
?若存在,求出直线l 1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