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剥削的再认识
对剥削和两极分化的看法
对剥削和两极分化的看法一、引言剥削和两极分化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个体和整个社会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剥削的定义和特征1. 剥削的概念剥削指的是一些人通过榨取、压榨其他人的劳动或资源,以获取不义利益的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涉及经济上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2. 剥削的特征剥削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劳动的不对等性:剥削往往源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劳动者处于劣势地位,而资本家或雇主则处于优势地位。
•利益的不平等分配:剥削往往导致利益的不公平分配,即少数人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财富和资源,而大多数人则面临着经济的困境。
三、两极分化的原因和现象1. 两极分化的原因两极分化是指社会中财富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现象,其原因主要包括:•政治体制的问题: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导致了资源和财富的不公平分配。
腐败和贪污等现象使得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经济结构的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一部分企业和个人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而另一部分人则始终处于贫困线以下。
2. 两极分化的现象两极分化现象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贫富差距的增加:富人越来越富,贫困人口数量没有显著下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教育和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富人拥有更好的教育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而贫困人口被剥夺了接受良好教育和获得好工作的机会。
四、剥削和两极分化的危害1. 社会不稳定性剥削和两极分化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性。
贫穷和不公平会激起人们对社会秩序的不满和抗议,增加社会动荡的风险。
2. 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侵蚀剥削和两极分化也会侵蚀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
当人们看到富人通过剥削他人获取财富时,会产生不公平和不满的情绪,进而影响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五、从源头解决剥削和两极分化问题1. 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政府应加强对经济和社会的监管力度,制定和执行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打击各种形式的剥削行为,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剥削的概念
剥削的概念剥削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科学的概念,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或一群人从另一个人或一群人身上,通过剥夺其劳动力或资源而获得利益的行为。
剥削是人们社会关系中的一个核心议题,也是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的重要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代的角度探讨剥削的概念、种类、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首先,剥削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中,地主通过剥夺农民的土地和劳动力,以获取他们劳动的剩余部分,实施了剥削。
这种剥削形式被称为地主剥削。
地主通过强制农民种植农作物,并强制他们交纳一部分收成作为租金,以及进行其他劳动或支付其他形式的税收,从而剥夺了农民的劳动成果。
这种剥削导致了农民生活的贫困和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剥削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资本家通过剥夺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来剥削工人,这被称为资本家剥削。
资本家通过支付工人相对较低的工资,将工人的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并进行买卖,从而获取剩余价值。
这种剥削形式成为了现代工业社会的核心,引发了许多关于劳工权益和社会公平的争议。
剥削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也存在于其他社会关系中。
例如,性别剥削描述了一种社会阶级关系,女性通常被剥夺了参与决策、工作和其他领域的机会和权益,导致她们处于较弱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同样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也是一种剥削形式,富裕国家通过掠夺贫穷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来支持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剥削的存在对社会和个体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首先,剥削导致了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剥削者通过控制和剥夺资源和权力,不断向自己积累财富和权势,而被剥夺者则生活在贫困和不平等中。
这种不平等可以导致社会动荡和冲突,并加剧社会的不稳定性。
剥削还可能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分配。
剥削者为了增加自己的利益而不断追求高额利润,可能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与此同时,被剥夺者无法充分利用自己的劳动和资源,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分配。
在解决剥削问题上,可以采取多种策略。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的分析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的分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在我国早就已经被消灭。
可是在某些领域中仍然存在一些剥削现象。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既然无法避免的存在了,我们就应当对其有正确的认知与理性的态度,首先,我们要对剥削的定义有所了解。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从狭义经济学意义上的解读,剥削就是一部分人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
还有一种广义的剥削,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还广泛存在着法律上并没有所有权、而凭借对生产资料的经营管理权及政治权力无偿占有别人劳动成果的现象和行为,如假冒伪劣、偷税漏税、以次充好、侵吞国有资产,等等。
“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为什么会出现剥削现象呢?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理论,剥削产生有两大基本条件,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充分以及私有制的存在。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上述两个条件,因而剥削现象在当前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
我国是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跨过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
因此我国生产力岁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卓越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而且发展非常不平衡。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非劳动者私有制。
我国是在一个生产力不发达,而且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逐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因此剥削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
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与历史上的阶级剥削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仅仅是一种剥削现象,而而历史上的阶级剥削是一种剥削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并不是处处存在而,是一种局部的现象。
从研究劳动入手,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
从研究劳动入手,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剥削现象在我国社会中逐渐浮现。
劳动力作为生产的主要要素,其合理利用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现实中,劳动者往往遭受到各种剥削,在保障其权益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本文从研究劳动入手,探讨现阶段我国的剥削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剥削现象的现状1、职业技能被剥削在我国,有很多企业为降低成本,将员工培训看做浪费资源和成本,并不愿意为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花费过多的资源,这种行为在很多行业都有体现。
如设备制造行业,很多企业连普遍的培训费用都不给,劳动者在工作中接受的是靠自学的方式,这就使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技能很难得到提升。
这些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也不太注重人才的专业水平,工作经验也不是必要的条件,这就使很多员工只能呆在同样的岗位上,无法有所发展。
2、无保障的劳动者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小企业为节约成本,很多雇主转而雇佣劳务派遣公司,将劳动者的劳动力卖到劳务派遣公司,这样,劳动派遣公司就负责了员工的工作和福利问题。
劳务派遣的员工常由于雇主或者劳动派遣公司违反工资法的相关规定而得不到相应的工资、社保、福利等权益。
3、加班成为家常便饭尽管我国《劳动法》规定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每日8小时和每周44小时,然而能否真正兑现这样的规定还颇具争议。
在很多企业,员工强制加班的现象非常普遍,有很多的零工经济在背后支撑了电子、物流、外卖等不同领域的业务,在给使用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雇主带来了高额的经济效益。
4、拖欠工资现象2018年1月,互联网流传一则中国四川绵阳多个企业工人长期没有拿到工资欠薪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类似的事件在我国已不是首次出现,拖欠工资对于员工不仅是资源的浪费,更是一种不可挽回的的损失,同时对于企业也是巨大的威胁,这样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正常经营。
5、雇佣合同不规范中国的《劳动法》规定企业必须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但是,由于很多的企业并不重视该岗位,或者讨价还价,所以,在劳动合同的签订上不仅会出现合同期限、薪资、社保等问题,而且也没有透明的标准计算。
现阶段如何看待中国的剥削问题
现阶段如何看待中国的剥削问题一剥削的定义1 含义剥削是一些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地占有那些没有或者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
(超过社会公平允许的范畴,通过某种方式,强制地无偿占有别人产品,就叫剥削。
)2 剥削的本质剥削的本质就是人类主体之间(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交往过程中的不等价性。
3 剥削的根源生产力发展而发展水平不高是剥削产生的根源。
二存在剥削的历史必然性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等三种不同剥削社会。
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方式和程度上有所不同。
例如,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是以直接暴力的和对劳动力耗竭性使用的野蛮方式进行的。
大致从封建制开始,剥削已不再主要借助于暴力了。
封建制剥削主要是以人身依附为主要内容的超经济强制。
资本制剥削形式,主要借助于劳动对资本的依附,借助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剥削方式。
从奴隶制到资本制,一方面反映了从局部私有、小私有到社会私有、大私有的历史演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剥削方式和手段的逐步经济化。
剥削形象和经济发展是很难分开的。
正像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既是取代平等的过程,也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
三存在剥削的现实合理性剥削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一定历史阶段,剥削对生产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剥削工人的产物,是造成社会贫富不均的根源。
然而,剥削同样的起到了提高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作用,起到了扩大再生产的积累资金的作用。
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看,剥削是一种正价值。
允许私营企业主占有部分剩余价值,不仅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繁荣经济,增加国家税收,还有利于扩大就业。
这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50年代初,刘少奇说:“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剥削是难以避免的。
雇佣关系的发展,可以使更多的人得到就业,更多的产品被生产出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雇佣劳动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
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当代社会的剥削现象
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当代社会的剥削现象【摘要】剥削现象在我国当代社会普遍存在,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剥削现象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其根源,具体表现以及危害和挑战。
然后提出了应对剥削现象的措施和建议,强调了正确认识剥削现象的重要性。
最后强调了建设更加公平公正社会秩序的迫切性,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应对剥削现象,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通过全面深入地认识和对待剥削现象,我们才能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剥削现象、当代社会、正确认识、影响、定义、分类、根源分析、具体表现、危害、挑战、措施、建议、重要性、公平公正社会、社会秩序。
1. 引言1.1 剥削现象的普遍存在剥削现象的普遍存在指的是在我国当代社会中,各种形式的剥削现象无处不在。
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剥削现象。
经济领域是剥削现象最为突出的地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和资本家通过压低劳动力成本、侵占劳动者权益等手段获取暴利,对劳动者进行剥削。
政治领域也存在着权力上的剥削,一些官员和权贵通过滥用权力获取私利,对普通民众进行剥削。
社会生活中,一些群体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剥削的现象,例如一些地方的黑恶势力对弱势群体进行勒索。
剥削现象的普遍存在带来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人们心灵的伤害,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当代社会的剥削现象势在必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这一严重问题。
1.2 剥削现象对社会的影响剥削现象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加剧。
在被剥削的群体中,往往是弱势群体占据多数,他们无法获得应有的权利和资源,导致社会资源的不均衡分配,进而加剧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和社会不公平现象。
剥削现象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剥削现象会导致部分群体的生存压力增大,社会矛盾加剧,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而且,在一个存在剥削现象的社会中,公平竞争和创新精神受到阻碍,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潜力。
如何看待中国现阶段的剥削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现阶段的剥削问题一剥削的定义1 含义剥削是一些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地占有那些没有或者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
(超过社会公平允许的范畴,通过某种方式,强制地无偿占有别人产品,就叫剥削。
)2 剥削的本质剥削的本质就是人类主体之间(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交往过程中的不等价性。
3 剥削的根源生产力发展而发展水平不高是剥削产生的根源。
二存在剥削的历史必然性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等三种不同剥削社会。
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方式和程度上有所不同。
例如,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是以直接暴力的和对劳动力耗竭性使用的野蛮方式进行的。
大致从封建制开始,剥削已不再主要借助于暴力了。
封建制剥削主要是以人身依附为主要内容的超经济强制。
资本制剥削形式,主要借助于劳动对资本的依附,借助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剥削方式。
从奴隶制到资本制,一方面反映了从局部私有、小私有到社会私有、大私有的历史演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剥削方式和手段的逐步经济化。
剥削形象和经济发展是很难分开的。
正像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既是取代平等的过程,也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
三存在剥削的现实合理性剥削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一定历史阶段,剥削对生产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剥削工人的产物,是造成社会贫富不均的根源。
然而,剥削同样的起到了提高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作用,起到了扩大再生产的积累资金的作用。
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看,剥削是一种正价值。
允许私营企业主占有部分剩余价值,不仅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繁荣经济,增加国家税收,还有利于扩大就业。
这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50年代初,刘少奇说:“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剥削是难以避免的。
雇佣关系的发展,可以使更多的人得到就业,更多的产品被生产出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雇佣劳动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
对剥削和两极分化的看法
对剥削和两极分化的看法
剥削是一种经济现象,它指的是一部分人占有了社会资源,而另一部分人则无法获得这些资源,从而导致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现象。
两极分化是剥削的结果,它是指社会上富有的人越来越富,而穷人则越来越穷的现象。
对于剥削,我们应该抱有反感和批判态度。
剥削是一种不公正的行为,它违背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即人人平等、公平竞争、共同发展。
剥削不仅损害了弱势群体的利益,也削弱了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防止和减少剥削。
我们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一个公正的法治环境,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其次,我们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保障。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对企业和富人的监管,防止他们利用权力和资本控制市场,从而产生更多的剥削行为。
在两极分化现象方面,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它的危害性。
两极分化不仅导致社会不公平,也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两极分化现象。
我们要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人们的技能和素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其次,我们要加强财富再分配,通过
税收、社会福利等方式来减少富人的收入差距,增加穷人的收入。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地区平衡发展,减少地区之间的差距。
剥削和两极分化是我们面临的严重问题。
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防止和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从而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和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实现真正的社会进步和发展。
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现象的认识
墨 题 讨 问 探
中图分类 号:F 1.9 文献标识码 :A 0 5 4 文章蝙 号
■■■■■ ●●●■●
0 6 1 8 2 0 1 一0 5 -0 0 —0 f 0 2 0j 0 2 2 5
_
人占有而无偿 占有他人劳动及其成果的
的, 即主要通过租种地主的土地并 向其 收入中还包括存款利息、馈赠、遗产、
缴纳地租来实现。在资本主义社 台, 资 转移支付等等, 纯粹 由于他们投资而无 本家的财产主要是通过资本原始积累 , 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部分, 一般
即通过暴力对小生产者财产的剥夺而实 才应视为剥削收人。 是, 但 有剥削收人 现的 。 剥夺人 民群众 的土地是 资本 主 的人不一定就是剥削者, 只有 剥 削收 义生 产方式的基础 。 “ 本 自来到 世 人作为 主要生活 来源的人 才属于剥 削 资
在封建 杜会 土地 是最重要 的生产 资 人 最 后, 我们要把作为非劳动收人的 料, 掌握 在地 主手中, 民必须依 附 剥削收入与一般的非劳动收 ^严格 区别 它 农 于土地才能生存, 民实 际上 井不拥有 开来。剥削收入 属于 非劳动 收人, 农 但非
多少财 产,他们与 财产 的关系是 间接 劳动收入并非都是剥削收入。 非劳动 在
我们 剥削现象,从一般 意义上讲 , 是指 剥削现象就依然存在。另一 方面, 社会上一部分人或集 团凭借他们对生产 叉必须把藏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现象与 资料的 占有或垄断, 无偿地 占有那些没 历 史上存在 的阶级剥削严格区别开来。
存 在 的
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不再是社 有或者缺少生产资料 的人或集团的剩余 首先, 会占主体地 位的阶级剥 削, 而是依附于 劳动和剩余产品。 剥削现象实质上是依靠对财产的私 井服务于社会主义公有关系的一种剥削 我 人 占 从而无偿 占有他人创造的社 会财 现象。其次 , 国私营企业主的初始资 有 而主要是 富的一种经济关系 。马克思说过 : 财 本不是靠对别人财产的剥夺, 再 产最初无非意味着这样一种 关系: 人把 靠个人劳动积累所形成的。 次,我们 他的生产的 自然条件看作是属于他的 , 要把 私有经济中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收入 目前我国 看作是 自己的, 看作是与他 自身 的存在 与非劳动收入严格区别开 来。 作 起产 生的前提。 ”历史上 出现的剥削 的私营企 业主一般 是 自己管理企 业。
允许剥削、限制剥削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试论如何理解与看待剥削
允许剥削、限制剥削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试论如何理解与看待剥削一、剥削之义二、放任剥削的危害三、限制剥削的必要性四、现代剥削的变形五、人类共同愿景与剥削问题在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剥削问题既是一个根深蒂固的痼疾,也是当前经济学研究的关键议题。
对于剥削这一“祸害人间”的现象,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现实探讨,进而探究如何处理剥削问题。
本报告将从五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期给人们对剥削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一、剥削之义剥削,是指少数人或一部分集团依靠自己的特权地位,盘剥多数劳动者、剥夺他们的权利和利益的行为。
剥削行为具有明显的利益驱动性,目的是谋取自己或集团的利益,而不顾及其他人的权益和利益。
该行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经济体系中,且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从本质上讲,剥削是一种不正之风,具有严重的道德败坏和社会破坏的作用。
因此,打击剥削行为,维护社会正义,是每个有良知人士的责任和义务。
二、放任剥削的危害放任剥削,将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首先,放任剥削会造成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在剥削行为下,少数人获得了巨大财富,而绝大多数人陷入贫困和受剥削的境地。
这些剥削者依靠自己的特权地位获取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是这种行为是不可持续的,如果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将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
从长远来看,放任剥削将会弱化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的生计和幸福。
其次,放任剥削将会破坏社会公平与正义。
在剥削行为下,个人利益已经转化成了社会利益,少数人依靠自己的特权地位,扭曲了常人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侵犯了他人的权益和尊严,破坏了公平和正义的社会基础。
这种不公平的分配制度将会影响人们对社会制度的信任和认可度,从而破坏社会稳定和安定。
三、限制剥削的必要性因此,要限制剥削行为,建立更加公正公正的社会制度成为必要的任务。
首先,建立健全的法规制度。
必须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国情的法律法规,反对任何形式的剥削,拒绝贿赂等闯红灯的行为,打击利益集团,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公正正义的信任和对自己的安全感。
对剥削的新思考
对剥削的新思考---及对剥削的全新反思一、对剥削的新思考邓小平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要消灭剥削就必须要首先正确认识什么是剥削的问题,现代汉语辞典将“剥削”一词解释为:“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主要是凭借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来进行的”。
从这一解释可以明显看出“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是剥削者企图达到的目的或企图实现的结果,而“凭借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来进行”则是剥削者为达到剥削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方式方法或手段。
但是,大家知道,达到同一目的、实现同一结果的方式方法却往往有多种,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采用“凭借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权”以外的其他方式方法或手段来进行或达到“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这一剥削结果的行为是不是剥削?大家知道“公平” 原则是一项亘古不变的永恒的社会基本准则,如果采用其他方式方法或手段也达到了“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的剥削目的,那么从“公平”这一永恒的社会基本准则来说,我们完全有充分的理由得出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和手段,只要“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的行为都是剥削,即不同方式方法和手段所导致的相同剥削结果,理应做相同的定性。
下面就具体地分析一下采用其他方式方法或手段来进行或达到“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的几种常见剥削行为。
1、盗窃行为:这一行为是利用财产所有权人对财产不能时时有效控制和看管而实施的一种无偿地占有别人的劳动或产品的剥削行为。
应当特别明确指出的是:盗窃个人财产是对个人的剥削,盗窃集体财产是对集体所有成员的剥削,盗窃国家财产则是对全社会所有人的剥削,因为国家的财产是公共财产,为全社会所共有。
2、侵占财物的行为:侵占财物的行为有使用暴力所为的,也有利用职权所为的,其剥削的对象、范围也应视其所侵占财物的所有权的性质而定。
3、抢夺、抢劫行为:这一行为是强行或使用暴力所为,其剥削的对象、范围也是视其抢夺、抢劫财产的所有权的性质而定。
对剥削的认识
两个例子:
1.假如一家普通国企和一家世界500强外 企都给您offer,您会选择去哪家就职?若 是选择外企,那不就是愿意被剥削?关键 是许多许多的人,都主动愿意被剥削。为 什么?
2.某猎人,自己投枪狩猎,平均每天猎到 一头鹿。某资本家,提供先进的弩,一天 可以打三头鹿。(弩为非卖品) 资本 家招工,日工资两头鹿。猎人应聘,录用。 现在,猎人每天打三头鹿 ,交给资本家 一头,自己留两头 。那么,资本家剥削 猎人了吗?
现在的剥削是必须的,有一
定意义的。
完全的平等是不现实的。
结束放映
谢谢各位!
对剥削的认识
制作人:
有关剥削的概念
剥削是指凭借生产 资料所有权无偿占 有别人的剩余劳动, 之所以会产生这一 行为是由于一部分 人占有和垄断了生是剥 削也有其存在的意义。
假如没有了剥削,就意味着没有统 治阶级,就是无政府主义了,那肯定不 行;假如没有剥削,就意味着没人去组 织公司当老板,那么就没资本家了,这 也不现实。
我国现阶段存在剥削
• 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主要存在于私营和 外资企业领域。私营和外资企业主的收入中, 尽管有他们自己劳动的报酬,但有一部分是 无偿占有雇工的剩余劳动。显然,外企老板 是外国资本家,如果外资得不到剩余价值, 就不会到我我国来投资。“外国资本家总是 资本家,钱他们肯定要赚”他们的收入中占 有一部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其剥削是不 言自明的。
对剥削和两极分化的看法
对剥削和两极分化的看法
剥削是指一方利用另一方的劳动力或资源获取利益的行为。
两极分化则是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阶层分化加剧的现象。
对于这两个问题,我的看法如下:
首先,我认为剥削是不道德的。
每个人都应该获得公平对待和相应的回报。
如果一个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的劳动成果或资源,这种行为就是不道德的。
在一个公正和有序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尽力避免任何形式的剥削。
其次,我认为两极分化是一个严重问题。
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发展,贫富差距在许多国家变得越来越大。
这种现象不仅导致了社会阶层分化和社会不稳定性增加,也加深了贫困和疾病等问题。
然而,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并采取综合措施来解决它们。
例如,在减少剥削方面,政府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监管机制,并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教育和宣传也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剥削的危害,并提高对公平和正义的意识。
在减少两极分化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
障等福利措施来减少贫困和增加社会公平性。
此外,政府还可以采取税收政策来调节财富分配,例如通过增加富人的税收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总之,剥削和两极分化是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才能使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稳定和繁荣的社会。
允许剥削、限制剥削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试论如何理解与看待剥削
允许剥削、限制剥削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试论如何理解与看待剥削内容提要:如何理解与看待剥削是近年来经济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出发,对剥削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剥削、价值、劳动、市场制度1剥削溯源剥削理论最早是马克思先提出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所谓剥削是基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即除了劳动之外其他要素入资本土地等都不创造价值。
剩余价值论的核心在于资本家以劳动的价格购买劳动力但劳动力却创造了超过其自身价值的价值,马克思称之为剩余价值,而这部分价值取被资本家无偿地占有了。
正基于此,马克思发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即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对于雇佣工人的处境给予了极大同情,对于资产阶级的剥削行为也给予了激烈地谴责。
然而,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否定却并不在于对剥削本身的价值判断,而在于对剥削的基础——生产资料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否定。
马克思认为,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所有制终究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而这种障碍的扫除是资本主义内部所无法做到的,因此,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应该指出,马克思的这以论断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的,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工人阶级贫困化严重,阶级矛盾激化,马克思观察到工人阶级的巨大苦难,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的桎梏,进而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论断。
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基于私有制的市场制度在当时已经失去了生命力。
2对剥削的价值判断剥削的存在是否合理归根到底是一种价值判断,由什么样的判断标准,就有什么样的结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基于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即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就应被视为是积极的。
同时,马克思的论述中也夹杂着道德判断,如他认为“资本主义来到时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对于我国当前存在的剥削问题进行研究
对于我国当前存在的剥削问题进行研究一、对于剥削的论述什么是剥削?我国1999年再版的《辞海》给剥削下的定义是:1.压榨;侵夺;2.凭借私有财产无偿攫取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
在《政治经济学辞典》一书中,剥削被解释为集体之间的无偿占有关系,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一些人无偿占有那些不具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人的劳动成果,而这些劳动成果不仅包括剩余劳动还有必要劳动[2]。
《经济大辞典》把剥削定义为一部分对于生产资料货币资料的占有而无偿的攫取另一部分人的劳动成果。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对马克思笔下的剥削的定义是剩余劳动的榨取。
剥削关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则源于剩余产品的出现。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剩余产品,奠定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出现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重要词汇剥削,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中屡次出现,却从未有确切的定义。
但我们想要全面地认识剥削,仍然离不开马恩在他们的作品中对剥削的阐述。
马克思认为,一般的剩余劳动,作为超越一定的需求量的劳动必须一直存活。
虽然马克思的这句话并没有对剥削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却深刻的揭露了剥削的内涵。
马克思提到,剩余劳动不是资本发明的。
社会上只要存在生产资料的归私人所有和垄断的情况,无论劳动者是否拥有自由,他们都要被增加额外劳动从而为资本所有者创造剩余价值,无论这些资本所有者是什么人。
劳动者除了维持自身需要所必须的劳动时间外,还必须付出额外的劳动时间来为资本所有者生产剩余价值。
而资本的所有者,无论是奴隶主、封建主还是资本家,他们都拥有一个特性,就是凭借自己所拥有或垄断的生产资料对劳动者的剩余劳动部分或全部占有。
二、对于剥削的理解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剥削会出现,而劳动生产率则被马克思看作是衡量这一特定阶段开始的标志。
人类社会上,当劳动生产率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剥削就会应运而生。
马恩选集中提到,第一次社会大分裂是伴随着第一次社会化大分工而出现的,从此社会出现两个阶级:主人与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对剥削概念的几点思考
们对 生产 资料 的 占有 或 垄 断 , 偿 地 占有那 些 没 有 无 或者 缺少 生产 资料 的人 或集 团 的剩余 劳动 和剩余 产
品” 等等 。这 类关 于剥 削 的 理 解 , 管 存 在着 一 些 , 尽 细微 的 区别 , 在 总体 上 是 对 马 克 思 剩余 价 值 理 论 但
动 收 入 不 具 有 剥 削 性 质 。 [ P 3虽 然 这 两 种 对 剥 削  ̄1 3 2 i1
、
剥 削 的 内 涵
近年 来 , 我 国学术 界 关 于 剥 削 的研 究 和 讨论 在 中 , 什 么 是 剥 削 的 问 题 已 经 作 出 了 多 种 回 答 。 在 对
的理解 与过 去 的相 比有所 突 破 , 也仅 仅 是 对 过 去 但 的剥 削概念 的外延 扩大 , 而不是 内涵 的深化 。 其 实 , 目前经 济学 的所有 剥 削概 念 中 , 在 只是 陈
无偿 地 占有 另一 方 的劳 动 、 动 成果 、 余 产 品 、 劳 剩 收
入、 贡献 等 等 。在经 济领 域 中 , 削 的根 源是 经济 关 剥
系 中的权力 不平 等 , 不 是什 么者强 调剥 削是 “ 借对 生产 资料 的 占 或 凭 有 或垄 断无 偿 占有别 人 剩余 劳动 的现 象” 或者 突 出 , 剥 削是 “ 由生产 资料 与劳 动 力 的 间接 结 合 方 式所 决 定 的人 与人 之 间的 经济 关 系” 或 者 注 重 剥 削 是 “ , 一
什 么 是 剥 削 ? 这 是 每 一 个 研 究 或 讨 论 剥 削 的 人
分劳 动成 果 的无偿 占有 ” “ 部 分 人 或 集 团凭 借 他 、一
都必 须 回答 的 问题 。人 们 只有在 解 决 了什 么是剥 削
剥削的意思
剥削
注音
bōxuē
释义
度随之消灭。
剥削的本质就是人类主体之间(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交往过程中的不等价性。
剥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资本剥削”,如马克思所阐述的,另外一种是“权力剥削”。
资本剥削,即凭借对资本的占有而无偿地剥夺他人的劳动成果。
权力剥削,利用手中的权力来搞腐败,搞特权,来搜刮人民。
但必须理解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有一定的合理性,。
也就是说,合理的剥削是合法的,是受法律保护的,是不应当进行批评的,是不应当否定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规律的表现。
合理的剥削能促进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存和发展。
有合理的剥削也就有过度的剥削(不合理的剥削)。
过度的剥削对被剥削者来说是罪
恶,是不合理的;对剥削者来说,是其自身的需要和愿望,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动力。
过度剥削有两面性。
剥削也有两面性,有合理性又有不合理性,剥削既促进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又侵害奴隶阶级、农民阶级、工人阶级的利益。
在当代,资产阶级政府和中国工人阶级政府都承认合理的剥削,保护合理的剥削,限制和制止过度的剥削。
预测,剥削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或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末期将逐渐消灭(如果共产主义理论成立的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对剥削的认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对剥削的认识10国际人力谢新宇32010051338剥削由来已久。
伴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剥削就开始崭露头角。
现在对剥削的含义: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无偿地攫取别人的劳动成果。
而当今社会剥削的主要方式为资本家对工人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但是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剥削在理论上是不应该出现的,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可是我们身边却充斥着“剥削”,在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里,为什么还存在着剥削呢?其实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的误会,其实在公有制的企业里,生产资料是归人民或集体所有的,不存在剥削。
二是,剥削确实存在于私有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体中的,当然这也有历史必然性。
首先,也是根本原因,是我们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状况相对落后,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所以在我们的生产力没有得到充分的解放和发展的前提下,很难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
其次,是由我们现行的经济体制决定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
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条道路是必经之路,也是一条捷径。
所以,剥削并不是社会主义的所有的,而是其他所有制经济带来的,但是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不发达的前提下,这又是一种必然。
当生产力的到发展并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剥削自然会消失。
有人可能因为社会主义初期存在着剥削而对共同富裕产生质疑,其实剥削的存在也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曾经我们犯过错误,片面的拔高生产关系,想同步富裕,可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由此可以看出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我们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先富起来的人不可能靠着公有制来有所作为,所以必须允许私有制的存在。
最终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本身不存在剥削,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是不可避免的,当生产力达到较高水平时,剥削便会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剥削的认识
摘要剥削与剩余价值并无直接的必然关系,剥削在历史上是有正当性和存在权的,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是历史的必然,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存在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关键词剥削剥削制度剩余价值历史正当性历史存在权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以及有关文章的研读和课堂上的学习,我对剥削有了新的认识。
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剥削:
一、剥削与剩余价值
《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这样解释剥削:“(1)压榨,侵夺。
(2)指社会上的一部分人或某一社会集团凭借私有生产资料或货币资本,无偿地攫取另一部分人或其他社会集团的劳动成果。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劳动已能提供剩余产品,这就导致私有制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对人的剥削。
”
第一种解释无可非议,而对于第二种解释,会产生这样一种疑问,即占有生产资料或货币资本的私有者是否都“无偿的攫取另一部分人或其他社会集团的劳动成果”?
第二种解释的理论根据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根据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的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剩余价值,它是资本所有者无偿占有的他人劳动成果。
并由此揭开了所谓的“剥削的秘密”。
但是,我们从剥削的第一种解释知道,压榨、侵夺的基本义在于无偿占有,如果是无偿占有,毫无疑问就是剥削。
如果不是无偿占有,剥削之论就有待商榷。
从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资本所有者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就是商业利润,这种商业利润并非都是无偿得来的。
首先,剩余价值的产生需要投入资本等,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资本、货币本身就是“物化的劳动”;其次,光投入资本还不能产生剩余价值,还要资本所有者投入管理和技术,而在今天,管理和技术不但是劳动,还被称为“第一生产力”。
由此可见,资本所有者所得的商业利润(剩余价值)并不是无偿得来的,而是投入了一定的劳动得到的成果,所以把通过资本运营所得到的剩余价值一概称之为剥削显然不妥。
因此,从历史发展来看,从原始社会末期人类能够生产产品开始,就已经存在压榨和侵夺,而这种压榨和侵夺所形成的剥削与产品是否有剩余,是否有剩余价值并无必然的联系,剩余价值不等于剥削。
二、剥削的历史正当性和历史存在权
在很多人看来,剥削与生俱来就是狠毒残酷、十恶不赦的。
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承认剥削的历史正当性及历史存在权的。
这无论从刚才对剩余价值与剥削的关系的分析来看,还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来看,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误解。
恩格斯说:“马克思了解古代奴隶主、中世纪封建主的历史必然性,因而了解他们的历史正当性,承认他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是人类发展的杠杆;因而马克思也承认剥削,即占有他人劳动产品的历史正当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就公开宣布:它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他们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着,他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
在《资本论》第三卷他又高度评价了剥削有文明的一面:“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形势相比,
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
”马克思对剥削的如此评价,是有其道理的,说明了剥削在历史上的作用。
因此,消灭剥削并不否认剥削的历史正当性和历史存在权。
三、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原因
资本主义剥削是生产资料或资本的所有者凭借所有权对他人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它是由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决定的。
而过去我们总以为资本主义剥削本身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并把消灭剥削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重要任务,把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剥削的不公平、不合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任务。
其实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甚至是歪曲的理解。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存在着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不平等和不合理,非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而劳动者却不占有生产资料,这是剥削发生的根源。
“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是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所以,要消灭剥削,首先必须消灭不合理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即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剥削则是消灭私有制的必然结果。
但另一方面,马克思又看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即对工人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基本上符合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规律。
“货币最初转化为资本,是完完全全符合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所有权的。
”“所有权对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他人无酬劳动或它的产品的权利,而对于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
”“不论资本主义占有方式好像同最初的商品生产规律如何矛盾,但这种占有方式的产生决不是由于这些规律遭到违反,相反地,是由于这些规律得到应用。
”既然合乎规律,那么这种占有方式就是合理的,甚至是公平的。
但在马克思看来,这种公平是有条件的,是在特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公平,事实上今天的分配是在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惟一“公平”的分配。
马克思认为,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时候,必然成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按照商品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规律,“剩余价值”归资本家而不归工人。
“资本家只要付给工人以劳动力的实际价值,就完全有权利,也就是符合于这种生产方式的权利,获得剩余价值。
”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剥削的不合理,根子在于其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而不在于分配关系自身。
所以,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并不是因为它自身的不公平、不合理,而是根源于其占有制度的不公平、不合理。
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在一定范围内必然存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有剥削存在,剥削的存在是否合理,在社会上有着很大的争议,我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剥削现象,但不存在剥削制度,也不会产生剥削阶级,剥削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1、允许剥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我国国情所决定,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剥削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剥削作为一定的分配关系,从属于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只要这种生产方式所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它就有理由继续存在,与之相适应
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当然也会继续存在。
2、允许剥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民利益的体现。
对于剥削我们要辩证的进行分析,一方面要看到其不合理的一面,另一方面还要看到人民群众的反应。
恩格斯说:“一个社会的分配总是同这个社会的物质生存条件相联系,这如此合乎事理,以致经常在人民的本能上反应出来。
当一种生产方式处在自身发展的上升阶段的时候,甚至在和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下吃了亏的那些人也会欢迎这种生产方式。
大工业兴起时期的英国工人就是如此。
不仅如此,当这种生产方式对于社会还是正常的时候,满意与这种分配的情绪,总的来说,会占支配地位;那是即使发出了抗议,也只是从统治阶级自身发出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而在被剥削的群众中恰恰得不到任何响应。
”也就是说,一种生产方式如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那么即使受到剥削,人们也会接受,甚至表示满意和欢迎。
一切从人民的实际利益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公平”、“正义”出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说过: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
”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私营经济时说:“一个三资企业办起来,工人可以拿到工资,国家可以得到税收,合资合作的企业收入还有一部分归社会主义所有。
更重要的是,从这些企业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用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所以我们只有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
3、实践证明,过早的消灭剥削并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列宁经历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反复,为了发展经济,被迫在消灭了剥削之后,又将企业租让给外资和本国资产阶级,并从理论上认识到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发展生产力的途径、方法、手段和方式。
毛泽东也认识到,中国也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油膏资本主义”,这是中国的新经济政策。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宣布了一个政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在这个政策的感召下,很多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有的甚至雇用了一批工人,有了一定的剥削,但毕竟在实际上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
所以,从实践上来看,允许剥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是有利于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6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