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观课报告

合集下载

伯牙绝弦反思总结(精选21篇)

伯牙绝弦反思总结(精选21篇)

伯牙绝弦反思总结(精选21篇)伯牙绝弦反思总结篇11.安排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参与课堂的机会,让他们在教学中从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使学生从与他不同的观点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

2.教学中,注意追求本色语文,扎实、有效地体现语文课所承载的内涵。

不走过场,不耍花架子,为此,在课前我鼓励学生们查找等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语句,充分的预习使学生在自学文章的句子时能沉下心来,进入文本阅读,体现语文学习的效果。

要想理解文言文,首先要把文章读通顺。

所以我引导学生在解决字音之后通过自由读文划出停顿节奏,并通过把朗读节奏的划分展示出来。

在理解课文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就课题的“绝弦”展开讨论,理解其含义,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学会变通,用熟悉的表达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

渗透对文本阅读和理解的能力方法的指导,不仅仅说清楚,也要能准确地翻译过来。

然后以“为谁而绝弦?伯牙为何绝弦?”设置悬念,在理解完课文后再向学生提问:“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这‘终身不复鼓’的仅仅是琴吗?”让学生真正明白课题“绝弦”的深刻含义。

让学生找出“善”字一共出现了几次,每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在现代文中,这个字的意思又是什么。

这一品让学生领悟到了学习文言文要注意变通的运用。

在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通说全文,达到融会贯通。

伯牙绝弦反思总结篇2教学中,不忘结合课文进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炊烟……”这样的场景进行感悟朗读,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还巧妙地进行了仿写、说话训练,又突破了难点。

《伯牙绝弦》的教案及反思

《伯牙绝弦》的教案及反思

《伯牙绝弦》的教案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和背景;(2)感受友情与音乐的力量;(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4)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2.教学内容(1)故事背景介绍:描述伯牙和子期的友情及伯牙弹琴而失去摇棒的故事;(2)歌曲欣赏:让学生听取《伯牙绝弦》的乐曲,感受其中的情感和美感;(3)文学鉴赏:通过阅读《伯牙绝弦》的相关文学作品,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和价值观。

3.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音乐欣赏或故事片段的播放引入话题;(2)讲解故事:讲述《伯牙绝弦》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认识主要人物和事件;(3)讨论交流: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友情和音乐的理解;(4)总结反思:对故事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4.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收集学生的作业和讨论内容;(3)依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表现给予评价,并提出建议和指导。

二、反思总结在教授《伯牙绝弦》这一主题时,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点:1.文化传承2.友情与音乐《伯牙绝弦》通过描绘伯牙和子期之间的友情,以及伯牙用音乐表达情感的方式,展现了友情和音乐的力量。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真谛和音乐的情感表达,并将这些思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3.跨学科融合在教授《伯牙绝弦》时,可以将音乐、文学、历史等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鉴赏。

通过听音乐、读文字、看图片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4.教学方法在教学时要注重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个人阅读、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伯牙绝弦》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美学价值的作品,通过教学我们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促进他们的情感表达和价值观塑造。

《伯牙绝弦》观课报告 孙宝锋

《伯牙绝弦》观课报告 孙宝锋

《伯牙绝弦》观课报告沂南大王庄小学孙宝锋《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叙述了发生在春秋时代的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

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悟琴,伯牙以子期为知音。

后来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将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非常了解自己特长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乐曲高妙或知心朋友。

走进孙老师的课堂,仿佛听到了伯牙优美的琴声,看到了伯牙因子期的离去喟然长叹、悲切伤感的神情。

也深深感受到知音难求的那种渴望、失落的心境……孙老师的课,之所以给大家留下这么深的印象,我觉得与她对文本的挖掘、领悟得深入、透彻是密不可分的,是她巧设情境,精心构建教程的结果。

一、声情并茂音律美。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读”,而“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

对小学生来说,接触的文言文不多,文言词的拗口是学生对文本的学习第一道障碍。

孙老师在读上下了狠功夫,整堂课,引导朗读。

从刚开始接触时“用老祖宗的方法”自读到指名读、老师范读、分组读、全班齐读;从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得节奏,再到一句一句感悟读,引读,配乐读等。

每次的朗读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

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孙老师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生断句的方法,理解课文文意的方法。

孙老师对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有利于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

教学生认识一词多意和古今异义,为学生以后学习文言文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三、高山流水遇知音。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是一场人生的悲剧,是一个人生的寓言,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叹息,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

教学要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与评价 伯牙绝弦的教学简案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与评价 伯牙绝弦的教学简案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与评价引言伯牙绝弦是一首古琴曲,也是中国音乐史上享有盛誉的经典之一。

其深远的艺术内涵和技巧要求,使得伯牙绝弦成为了许多古琴学习者所追求的目标。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对教学的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并提供伯牙绝弦的教学简案,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首曲目。

教学反思在教学伯牙绝弦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启示。

1. 艺术内涵的传达伯牙绝弦虽然是一首乐曲,但它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超越了音乐本身。

在教学伯牙绝弦时,我们重点注重了艺术内涵的传达。

通过讲解曲目的背景故事,以及琴曲所描绘的情景,学习者更容易理解曲目的意义,进而能够更好地表达出其中的情感。

2. 技巧训练的重要性伯牙绝弦的演奏要求高超的技巧,包括指法和演奏技巧等。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仅仅讲解这些技巧是不够的,需要通过实践让学习者掌握这些技巧。

因此,我们特别注重了练习技巧的时间安排,并提供了一系列的练习方法和乐曲演示,帮助学习者逐步掌握这些技巧。

3. 学习者个性差异的照顾每个学习者在学琴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差异。

在教学伯牙绝弦时,我们积极倾听学习者的需求和意见,并根据学习者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例如,一些学习者可能更注重情感的表达,而另一些学习者则更关注技巧的训练。

因此,我们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教学评价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我们对伯牙绝弦的教学进行了以下评价。

1.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教学伯牙绝弦过程中,我们有意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练习、实践等。

这些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并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学习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伯牙绝弦这首琴曲。

2. 学习者的参与度伯牙绝弦是一首需要深入理解和表达情感的琴曲。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表达自己对曲目的理解和情感。

通过学习者的参与,我们发现学习者的演奏水平和艺术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伯牙绝弦》观课报告(共10篇).doc

《伯牙绝弦》观课报告(共10篇).doc

《伯牙绝弦》观课报告(共10篇)我为你整理了多篇《伯牙绝弦》观课报告范文,但愿能对你的工作学习会带来帮助。

第1篇:《伯牙绝弦》观课报告★暑假期间,我通过研修平台,观看了邹平市梁邹小学胡秀荣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一课,感触颇深,收获良多。

在胡老师的教学中,没有对本篇文言文的每一个句子进行逐一讲解,而是先让学生通读整篇课文,然后针对自己的初读情况提出读不通、读不懂的语句,并引导学生互帮互读。

一、围绕不同层次地朗读展开教学。

在课堂上胡老师巧用文本,努力营造强烈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多向感受,让学生把心放进课文里,设身处地去读,去想,让心灵浸染书香。

胡老师注重以人为本,多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心灵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切身体会本文所表达的纯真友情,体会子期与伯牙之间难能可贵的友情。

二、“读”中再现情景。

胡老师让学生自己尝试断句,然后加以点拨,并多次找学生读,从引导学生先读好一句话再到读好一段话,减缓了学习的难度。

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读通课文。

从而对正确读好古文这一知识点进行反复强化,而且将这一知识点贯穿全文。

多元化的朗读,都由一条“情感”主线紧紧地牵引,那就抓住文本的“情脉”──伯牙与子期的心心相通,花大力气地品味,抓住了学生学习的感情线,整堂课进入了高潮。

三、借助插图及背景资料读活课文。

胡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后,进一步补充故事发生的背景资料,让学生体会正因为子期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到伯牙高远的志向和宽广的胸怀,才会有伯牙、子期二人之志同道合的知音之情,从而体会伯牙为何在子期时死后一定要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的缘由。

总之,这节课胡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和借助课外材料及插图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了知音难求,伯牙为知音抚琴、破琴的深情,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教学方式。

第2篇:《伯牙绝弦》观课报告★看完张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后,我感到十分惊奇,整堂课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不由得佩服张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伯牙绝弦》评课]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评课]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评课]伯牙绝弦篇一:[伯牙绝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篇二:[伯牙绝弦]伯牙绝弦原文赏析及教案篇一:伯牙绝弦原文赏析及教案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俞伯牙在弹琴,钟子期在欣赏。

(俞伯牙)正在用琴声描述泰山,钟子期说:“好啊,你弹得琴声,让我看到了巍峨的泰山。

”过了一会儿,(俞伯牙)又用琴声描述流水,钟子期又说:“妙啊,你弹得琴声,让我看到了浩荡的江河。

”(后来,)钟子期不幸去世了,俞伯牙摔碎了古琴,扯断了琴弦,一辈子再没有弹琴,(他)认为再没有值得为他而弹琴的人了。

伯牙善鼓[2]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3],钟子期曰:“善哉(zāi)[4],峨峨[5]兮(某ī)[6]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7]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绝:断绝。

[2]鼓:弹。

[3]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4]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5]峨峨:高。

[6]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7]洋洋:广大。

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刚刚弹琴,琴义在于赞美泰山,子期说:琴弹得好似巍峨的泰山;琴义在叙说流水,子期说:洋洋(水很大)的琴声好似流水,伯牙所要表达的内容,子期必定会知道。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再鼓琴。

音乐才子俞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懂,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而和寡。

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

俞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

俞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俞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珍惜。

《伯牙绝弦》一课总结

《伯牙绝弦》一课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伯牙绝弦》一课总结
《伯牙绝弦》是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两位音乐家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和坚持追求艺术的精神。

故事中,伯牙是一位琴师,钟子期是一位箫师。

他们都非常痴迷于音乐,都有着追求卓越的艺术追求。

他们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

他们的音乐所传递的美和情感打动了众多听众。

然而,当伯牙的好友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艺术伴侣。

他非常伤心和孤独,甚至觉得再也不能找到可以与他相匹配的音乐伴侣了。

于是,他决定弃琴不继续追求音乐。

故事中的寓意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是无私的,不必依赖物质的东西。

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友谊和音乐的交流是精神上的交流,这种连接是超越时间和物质的。

伯牙后来决定绝弦,是因为他觉得再也找不到一个能和钟子期相匹配的音乐伴侣,这显示了他对音乐的崇高追求和对钟子期的深切怀念。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追求艺术的精神和真挚的情感是无处不在的。

无论是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或者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它们。

同时,也要学会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信念,在困难面前保持初心,不轻易放弃。

《伯牙绝弦》这个故事激励着我们追求卓越,坚持自我,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友情和感情。

不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应该以一颗真挚的心去对待和接纳他人,用美好的情感和坚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第1页/共1页。

《伯牙绝弦》教案分享:五个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

《伯牙绝弦》教案分享:五个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

敬爱的各位老师:今天,我想分享一下《伯牙绝弦》的课程教案,这是一节非常有趣、有文化内涵的音乐课。

传统文化教学一直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伯牙绝弦》正好是这样一部代表性的文化遗产。

在本课中,我将会采用五种不同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希望能够吸引学生们的兴趣,促进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

一、《伯牙绝弦》的介绍在这个环节中,我将向学生们介绍《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以及其代表性意义。

让学生们明白这部音乐作品是怎样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文化价值。

我会让学生们阅读文本并集体分析,同时也会向他们播放相关音乐,渐进式地将学生们带入这部作品的情感和内涵中。

二、诗词填空活动这个环节是带学生们领略《伯牙绝弦》的另一种方式。

我将先带领学生们快速阅读几首诗词,给每个学生一份空缺的诗词,并设置时间限制,让学生们填充空白部分。

内容涉及到《伯牙绝弦》中的人物角色、情节描述,这样的作业是非常有趣的,学生们可以通过填写空白部分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三、学习琴谱这个环节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尤其适合那些喜欢音乐的学生。

我将向学生们展示《伯牙绝弦》的琴谱,并教导他们如何弹奏。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如何演奏传统乐器,同时也体验到了弹奏乐器时的乐趣。

如果学生们弹得不错,我们也可以尝试组织一个小型表演,让他们展示一下自己的天赋。

四、舞蹈表演在这个环节,我将教导学生们《伯牙绝弦》的情感(包括爱、忠诚、情谊等)通过舞蹈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们将要学习中国庆典舞蹈的表现形式,学习中国芭蕾舞表演的技巧,并尽可能地表达出所表达的情感。

五、配乐创作在这个环节,我将让学生们参与到新的艺术形式的创作中。

学生们将被分为不同的小组并收集各自的思想。

在指定的时间内,学生们将创作属于自己的《伯牙绝弦》音乐。

每个小组需要考虑与故事相符合的声音、乐调和乐器,以及表达情感的方式。

这项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们对音乐和情感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音乐创作能力。

《伯牙绝弦》观课报告范文

《伯牙绝弦》观课报告范文

伯牙绝弦观课报告范文一、选课背景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从大一就开始了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

本学期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课程,我们选择了《伯牙绝弦》这部古老的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教材内容进行学习。

二、现场观课记录在文化学院的小剧场里,我和我的同学们一同观看了由老师精心设计的演出。

演出中,两位演员身着汉服出场,宣告了舞台剧《伯牙绝弦》正式开始。

整个表演以伯牙与子期相遇开始,以伯牙弦断为结尾,完美呈现了这个传统文化的故事情节。

演出中,演员们的神情语调都非常到位。

伯牙在表演中表现出了清瘦、憔悴的形象,而子期则展现出了一个年轻的、天真无邪的形象。

演员们的动作婉转优美,使舞台上的整个情境都非常的逼真,观众们也都陷入了角色中。

而在演出的音效、灯光以及布景上也都非常的棒。

音乐以古典清幽为主,配合上适当的灯光烘托,非常出色。

整个舞台背景都以黑色借助一些早期乐器的声音,让人听到伯牙的忧思和对音乐的钟爱之情。

而在舞台上方,还特意设计了一些汉字的背景图案,让观众们更深刻体会到古代文化的风格。

三、剧目评价整场演出非常具有感染力,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伯牙和子期的友谊深情,让观众们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真挚纯粹的交往,可以是让人无限感动的。

而弦断后伯牙依旧对音乐不舍,令人心酸到底。

整个演出还通过一些象征性的动作与情节,从文化角度进行表达和熏陶,意味深长。

演出结束后,我们班级同学针对观察和学习的方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谈到花了这么多年时间联系才成为了“沉鱼落雁”的伯牙,同学们普遍感慨故事深刻。

四、心得体会通过观看《伯牙绝弦》的舞台剧,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魅力的独特性和深刻性,也发现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世界中的重要性。

并且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应该在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和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25伯牙绝弦观课报告

25伯牙绝弦观课报告

25伯牙绝弦观课报告一、前言本文档归纳总结了笔者在观看“伯牙绝弦”课程时的感悟和思考,为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课程简介该课程“伯牙绝弦”是一门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课程,讲述的是中国古代音乐家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故事。

伯牙因好友钟子期早逝,对音乐失去了热情,决定摔掉乐器不再演奏。

但是一年后,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他又被钟子期的音乐感动,重新拾起乐器奏起乐曲。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伯牙的生平伯牙,字长卿,约生于公元前397年,是一位古代的音乐家。

他与钟子期的交情和故事被认为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传说之一。

伯牙余音流传至今的《广陵散》、《高山流水》等古乐曲,更是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2. 钟子期和伯牙的友情伯牙和钟子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同时也是好友。

从二人的友情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情谊,即两人尽管在音乐创作方面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风格,但他们仍能互相包容与欣赏,最终成为了互相取经、互相成就的好友。

3. 伯牙弹琴摔琴的意义伯牙摔琴这一行为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史上经典的毁誉相间的画面之一。

这一行为不仅代表了伯牙放弃了自己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伯牙思念故友的深刻情感。

然而,伯牙摔琴之后又重新弹奏,表明了他对钟子期和音乐的热情并未熄灭。

4. 音乐的力量钟子期的音乐和声音感动了伯牙重新拾起乐器,这也表明了音乐对人的感化之深和音乐的积极作用。

在今天,音乐也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和生活,对人的情感、认知和情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我的感受通过学习“伯牙绝弦”这门课程,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文化,也探究了中华民族先贤的为人处世之道。

此外,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更加坚定了对音乐这项艺术的热爱,并深刻认识到音乐的重要性和力量。

五、总结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之根,而音乐又是其中重要的艺术之一。

通过学习“伯牙绝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也能了解到音乐对人生的深远影响。

观课报告——优质课 伯牙绝弦

观课报告——优质课 伯牙绝弦

观课报告
观课时间:观课地点:编号: 01 姓名学号专业年级
观课类型优质课课程名称伯牙绝弦授课教师及其学校
徐俊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藤桥镇中心小学
内容要点1、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培养学习文言文兴趣。

2、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感悟、情景体验等方式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深情。

观课收获疑惑与问题这位老师讲课在引领孩子或诵读,或品悟,或质疑,或写话,与学生随着作者的情绪时起时伏,努力实现师生“共鸣”。

他的课堂从容自定,大气磅礴且不失精雕细琢。

通过学习作批注欣赏语言,积累语言,上出了语文课的本真本味。

成绩及评语
评阅教师:
年月日。

《伯牙绝弦》教学心得体会 伯牙绝弦教学案例

《伯牙绝弦》教学心得体会 伯牙绝弦教学案例

《伯牙绝弦》教学心得体会引言《伯牙绝弦》是中国古代传世名曲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中的经典故事之一。

作为一位音乐教师,我曾经尝试通过讲解、弹奏和演绎这首曲目,来向学生传达中国古代音乐的美妙和深远,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案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本文将分享我在教学《伯牙绝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感悟,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收获。

一、教学目标1.了解《伯牙绝弦》的故事背景和音乐表达特点;2.学习《伯牙绝弦》的乐谱和演奏技巧;3.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丰富内心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伯牙绝弦》故事背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伯牙绝弦》这首曲目,我首先向他们讲解了故事背景。

伯牙和子期是两位音乐家,他们曾经是好友兼音乐伴侣,但后来子期去世了。

伯牙对于子期的离去非常伤心,他放弃了担任宰相的机会,四处寻找心灵的寄托,他最后将自己的琴弦切掉了,寄托于心中的音乐和友谊。

2. 乐谱的学习和演奏技巧接下来,学生们开始学习《伯牙绝弦》的乐谱。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理解曲目的结构和曲调的起伏变化。

同时,我也指导他们正确的演奏技巧,包括手指的位置和弦的按弹。

通过反复练习和指导,学生们逐渐熟悉了曲目,并能够用准确的技巧和表演来演奏这首曲子。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1. 情感导入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会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伯牙绝弦》演奏录音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曲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

2. 分组合作为了增强学生的互动和参与感,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学习和练习《伯牙绝弦》的乐谱。

每个小组中有一位组长带领大家一起合作演奏,同时提醒大家注意技巧和音准。

这种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能够互相借鉴和提高,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3. 学生演奏和互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演奏和表达。

我会给学生们充分的自由发挥的机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演奏曲目。

我还会组织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他们互相欣赏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牙绝弦》观课报告
我有幸聆听了丁伟栋老师的《伯牙绝弦》一课,深受感动,心潮澎湃,听完课之后更觉余音绕梁,激动不已。

我想就丁伟栋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这一节课,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重点,以音乐游戏导入新课,使教学过程更加轻松愉悦。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问题提问有针对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获得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上学生们听得仔细,学得认真,读得有感情。

同时被故事的内容所打动,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如: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和自己手中的工具书等学习方法,这对同学们学习文言文已经足够了。

二、通过这堂课,孩子们不仅理解了“知音难觅”,而且还学会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知音。

在课堂上丁伟栋老师巧用文本,努力营造强烈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多向感受,让学生把心放进课文里,设身处地去读,去想。

让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书香。

丁伟栋老师注重以人为本,多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心灵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切身体会本文所表达的纯真友情,让学生深刻体会子期与伯牙之间难能可贵的友情。

如:让学生找出“善”字一共出现了几次,每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在现代文中,这个字的意思又是什么?再如,让学生想象:伯牙在断绝弦的时候,还断了什么?如果你就是伯牙,假如能再见到子期,你最想说什么?通过想象说话,写话,再一次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

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同文本真切地畅谈,与老师真情互动。

三、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文言文更是如此。

《伯牙绝弦》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教学时,丁伟栋老师注重灵活多变而又扎扎实实的朗读指导。

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时,丁老师首先要求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是对难读的三句话:“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进行了指导,目的是为了学生在朗读文言文时能注意停顿恰当,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来。

在理解课文时我把理解与朗读相结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话的同时,也注重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
读。

整堂课,教师反复多次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从刚开始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得有节奏,再到一句一句感悟读,想像读、配乐读等。

每次的朗读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每一次朗读都步步落实,毫不含糊。

而这样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都由一条“情感”主线紧紧地牵引,在不经意间,学生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了。

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语言、品尝语言、运用语言,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习得语感,积淀语感,领悟语言规律。

四、体会伯牙与子期的知音情谊是本文的难点,让学生体会到那种知音情谊,特别是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学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丁老师对文本进行了挖掘与扩充,引导学生想象别人是如何称赞伯牙的,让学生体会伯牙作为一名著名的乐师,却无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无人理解他的心意,从中感受到他的孤独寂寞,了
解知音难求,感受“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补充介绍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时所写下的一首短歌,帮助学生感受伯牙对于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的心情,让学生真正体会伯牙绝弦的那种悲壮而又感人的行为。

在学生体会伯牙失去知音后那种痛苦与绝望的心情,及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伯牙说什么,在学生安慰、鼓励伯牙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然后告诉学生如果遇到了知音,应该好好珍惜,如果还没有找到,则应该真诚对待周围的朋
友。

通过这次听课,使我获益良多,我将不断努力,把自己的所感所获运用到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