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课时 数一数冀教版

合集下载

2022最全面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2最全面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2最全面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备单元教学目标。

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尽可能定的具体、适宜,以素质为核心,突出能力目标、知识以实用为主,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点。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1最全面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1最全面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发展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创设了买洗衣机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倡方法多样性。

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引导学生估算结果的大致范围。

本节课创设的买洗衣机的情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素材,学生感到非常熟悉、亲切。

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家庭的理财计划中,使学生在理财的过程中,探索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会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学校为一、二、三年级教学班配备了多媒体讲台,为现代化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都来自城市,知识面比较丰富,对教材中的情境非常熟悉。

我们班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浓厚,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活跃。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

小组成员按每组4人进行合理搭配,有利于合作交流。

课堂实录(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做了一个家庭理财调查,你们都调查好了吗?(前一天发给学生如下的调查表。

)(评析本环节旨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做这个调查要干什么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极大关注,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 生:调查好了。

师:谁把自己调查的情况说给大家听听。

生1:妈妈的收入是860元,爸爸的收入是1500元,每月生活费是1000元,计划购买的商品是4000元的电脑。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二比一比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三做一做1、实践活动.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2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四练一练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学生自由发言.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指名学生排队.学生独立回答问题.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谁个子矮?为什么?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五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老师高,学生矮铅笔长,粉笔短教学后记: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1、呈现情景图.2、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二比一比1、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大、谁比谁轻等.2、呈现大象和松鼠的情景图,先进行谁大谁小的比较,再启发学生说一说哪个轻、哪个重.3、教师拿出1个苹果和1个羽毛球,提问:谁轻?谁重?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亲自体验一下轻和重的感觉.4、教师拿出一听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学生回答谁轻谁重.学生讨论交流.学生轮流用手掂苹果和羽毛球.(1)猜一猜,谁轻?谁重?(2)把饮料和面包放在天平上.(3)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三做一做练一练第一题、先说那个大,那个小;再进行轻重的比较.第二题、三种水果进行比较方法同上.第三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运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第四题、两组图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进行比较.四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说一说. 学生猜测.学生仔细观察,知道饮料重面包轻.学生观察图,交流自己的看法.学生思考并比较.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公共汽车大,小汽车小松鼠轻,大象重教学后记: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认识1—5的数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9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1-5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能认读写1―5各数.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师: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师:你喜欢去动物园吗?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去参观动物园好吗?二、随着教师的引导,出示课件或挂图(动物园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图中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互相说一说.教师:刚才大家把你从图中看到的和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现在谁能大声告诉全班同学.教师:同学们看得很仔细,能把自己看到的事情告诉大家.今后我们要更认真观察,更勇敢的讲出你要说的事情来.老师再增加点要求:你看到的各种东西的数量是多少,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全班汇报交流,引导经历抽象过程.三、研究讨论1、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1-5各数.2、通过自学提问:图中有什么?指名回答.教师提问:你看到的每种东西的数量都分别是多少?能不能具体的说出来.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1-5分别可以表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物体的图片,并按数目的大小排列: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喜欢学生自学课本第8页,并和同桌说一说.学生发言:天空中飘着白云,小鸟在飞翔,地上有几棵大树,熊猫在大树下吹口琴,猴子在爬树,小兔在玩跷跷板,花丛有各种颜色的花,河边有乌龟和小鸭,河里有金鱼、蝌蚪、荷叶……学生发言:天空中飘着2朵白云,1群小鸟在飞翔,地上有1棵大树,1只熊猫在大树下吹口琴,3只猴子在爬树,3只小兔在玩跷跷板,河边有1只乌龟和4只小鸭,河里有3条红金鱼、4只小蝌蚪、5片荷叶,荷叶上面有5只青蛙……学生:图中有一只熊猫在吹口琴,天空中飘着2朵白云,池塘里有5条鱼,3只猴子爬树,5只小鸟在天空中飞翔,4只鸭子、3只蝌蚪、2只蝴蝶、3只小兔、3棵大树.1只小熊猫、1棵大树、1只乌龟、1群小鸟、一片草丛、一幅画……2只蝴蝶、2朵白云、2朵红花、2只青蛙……3只小兔,3只猴子、3朵花,3条红金鱼……4只蝌蚪,4只鸭子,4棵大树,…… 5只小鸟,5片荷叶,5条金鱼,……教师:同学们用到了1只、2只、3只、4只、5只……表示1只、1棵、1个……数量是1的都有什么?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表述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在相应的图片下面出示1-5各数字.师:大家都知道了,在图中这些数字都可以表示什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数字又可以表示什么?四、试做1、在图中1可以表什么?指名说:(1可以表示一只乌龟,还可以有1棵树.)2、2可以表示什么?2可以表示2只青蛙地.3、3、4、5可以分别表示什么呢?五、练习1、认读数字1-5.2、在田字格中描红,练习书写1-5.3、让学生数一数可图中各有几个物体,在和相应的数字连接起来.4、3题,学生看图写数,独立完成.4题画小花,独立完成.六、总结:我们今天学会了1、2、3、4、5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字,把学到的说给大家听.指名学生回答.学生练习描红.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认识1-51 2 3 4 5教学后记:第二课时:6-9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数学》第10-11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6-9各数,会用6-9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6-9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能认读写6-9各数.教学难点: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1、看图写数.☆☆☆☆()△△()⊿()△△△△△()⊙⊙⊙()2、看卡片认读1、2、3、4、5 .二、自学16-17页1、自己看图,有几个葫芦,几只哨子,几把勺子,几把小刀.2、它们分别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读一读下面的数,把数和图用线连起来.3、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三、研究讨论1、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6-9各数.2、通过自学提问:图中有几个葫芦,几只哨子,几把勺子,几把小刀.各用什么表示?认识6、7、8、9.3、指导书写6、7、8、9.师:在生活中6可以表示什么?用同样的方法学习7、8、9各数.四试做1、事物和实物的个数用相应的数字连接起来.2、说出生活中,6、7、8、9表示了什么.五练习1、在田字格中描红,练习书写6-9.2、看数涂色.3、让学生自己练习3、4题.指名说说是怎样做的?六总结:我们今天学会了6、7、8、9各数,它们分别可以表示什么说给大家听.指名生上黑板写数全班齐读.同桌交流.师生合作讨论.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出表示6的物体.学生举手发言.学生练习描红.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认识6-96 7 8 9教学后记:第三课时比较、做游戏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2-13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体验“多、少、同样多”的含义.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1出示课题:比较2做游戏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玩做椅子游戏,谁想来?(教师在教室前面准备好5把椅子)6个小朋友玩做椅子游戏,其他同学观察结果.二.教学新知.(一)认识多少1、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2、提问:椅子为什么不够啦?你知道了什么?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的图,提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二)认识同样多1、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游戏中学到知识,真棒!现在老师又拿来一把椅子,我们再来做一次游戏,怎么样?6个小朋友接着做游戏,其他学生观察讨论.2、这一次的结果怎么样?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图,提问:小朋友和椅子怎么样?(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全班交流,小朋友和椅子同样多.三、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1题.教师提出要求:摆黄色的花片要与红色的花片同样多.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讨论,知道有6个小朋友,5把椅子,小朋友多,椅子少.学生全班交流,说出小朋友比椅子多,椅子比小朋友少.学生汇报.学生自由发言:得出这回都有座位了.学生汇报.学生动手摆,动口说.2、完成练一练第2题.出示水果图,提问: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四、拓展1. 画△比◇多3 个.◇◇◇◇2. 画△比◇同样多.△△△△△△五、总结今天你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学生观察水果图,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学生动手画,请学生板演.学生汇报.板书设计:比较多少同样多教学后记:第四课时认识 < >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4-15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或其他的方法比较多少.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动”的情境中,通过演一演,数一数,比一比等形式经历把“同样多”、“多”、“少”用数学符号“> = <”表示的过程,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认识 < > = 等数学符号的含义.教学难点:巩固多些少些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准备1、比较2指名说以上三题表示的意义.二自学14-15页师:观察图画,说出熊猫家来了哪些客人,各是几个?它准备了哪些食物?三研究讨论1师生共同交流,指名回答:图中说了一件什么事?全班同学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2那我们说:萝卜和小兔同样多,用4=4表示.“=”表示同样多.3师:熊猫给猴子分桃子,3只猴子4个桃子.师: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表示?3 <4 读作:3小于4; 4 > 3 读作4大于3.四试做1指导书写 < > =.2描红 < > =.五练习1二题,学生体会再填写 < > =.2三题,学生体会再填写 < > =.六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熊猫给小动物分食物,小兔爱吃萝卜,一只一个萝卜.猴子比桃子多;桃子比猴子少.3 < 4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认识 < > =4=4 3<4 4>3教学后记:第五课时 0的认识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6-17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认、读、写0,知道0表示的含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0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理解0的含义,了解0在实际生活中了简单应用.教学难点:初步感知0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准备1看图写数.☆()△△△()⊿⊿⊿()△△△△△()⊙⊙⊙⊙()2看卡片认读1、2、3、4、5.二、自学16-17页1自己看图,用数的表示鸟窝里的只数,看最后一个鸟窝一只也没有怎么办?2想一想,小组互相交流,议一议,应该怎样表示鸟窝一只也没有?3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三、研究讨论1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讨论0.2通过自学提问:图中有什么?你又发现了什么?A鸟窝一只也没有用什么表示?B在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0?四、试做1.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师总结:尺子上的0表示尺从0开始的一个标记.2.师示范在田字格里写0.五、练习1电视机有0频道.2温度记上的0表示什么?3车牌上的0.门牌上的0.六、总结:我今天学会0.在生活中要留心,那些地方用到了0说给大家听.学生汇报.小组交流后学生汇报.指名回答.学生例举生活中见过的0.学生在田字格里写0.板书设计:认识0 0教学后记:第6课时 10的认识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8-19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认、读、写10,会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0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及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能认读写10,会用10表示物体个数.教学难点:通过练习加强1-10各数的认识.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准备1从0数到10.2从10数到0.3指名说出生活中1—9各数表示什么?.二自学18-19页1观察图画看图说出图中的事物.2全班同学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3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三研究讨论1通过自学你发现了图中的事物是什么?.2师生共同交流,指名回答.3 板书:图中有4个男同学,6 个女同学,一共有10个同学,10个同学拿10个气球A认读数字10.B书写10.四试做1师板书10后,巡视指导描红10.2读直尺上的数字.五练习1三题,学生体会一捆有几根.2四题,数一数,各有多少个?3五题,认识10以内的数综合练习.六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按要求数数.学生回答.学生汇报.同桌交流.师生共同交流后指名回答.学生描红10.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方法. 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板书设计:认识1010教学后记:第7课时顺序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0-21页.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理解几个和第几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序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自己个性化做法的乐趣.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教学难点: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地.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准备1、同学们,我们要和蓝灵鼠一起玩,玩的时候要遇到问题,看谁先明白.2.看图填数和看数画图二自学22-24页1观察图画,从左边数起,绿萝卜是第几?2小兔子排第几?三研究讨论1师生共同合作学习数序数.2师生共同交流,指名回答:有几个萝卜?绿萝卜排第几?板书:有4个萝卜,绿萝卜排第3. 3动物赛跑谁第一?兔排第几?四试做1动手:拿出8 个红花片和1 个黄花片,任意摆成一排看黄花片排第几?2把你摆的结果告诉大家.五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1题看图图色.要求:1、共有几朵花?2、从左数,分别把第2朵和第6朵学生独立完成.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大家讨论,共同解决.学生汇报.学生提问题.图上不同的颜色.你还能提出哪些问提?3、出示练一练第2题.要求:(1)让学生说一说(2)说说各位车手的名次?(3)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六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汇报.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板书设计:第7课时顺序有4个萝卜,绿萝卜排第3.教学后记:第8课时顺序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8-19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摆卡片,引导学生发现10以内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的顺序.通过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10以内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准备1、从0数到10,把1—10各数从小到大排一排.2、从10数到0.二自学24-25页1、把1-10的数字卡摆成一排,观察这些数有什么规律,把0放进去怎么办?2、排球排几号?哪个球是4号.三研究讨论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自学,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1、师生共同学习,怎样排列数的大小.2、师生共同交流,把0放进去怎么排列.3、说说为什么这样摆,你发现了什么规律?4、把球按大小排队编上顺序号.5、你按什么顺序编的?排球是第几?哪个是第4?四试做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1—10,再倒着数.五练习二题学生独立完成.身边的数学:按家人大小排队.六总结:今天,把你学到的知识讲给大人听,你按年龄给家人排队. 师生共同学习并交流.学生自己排序后汇报.编完号后,交流各自的做法. 全班学生齐数.板书设计:第8课时顺序1 2 3 4 5 6 7 8 9 1010 9 8 7 6 5 4 3 2 1教学后记:第三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分一分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4-25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外部牲,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经历认识物体形状的过程,体验物体形状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外部牲,能辨认生活中较简单的物体形状.教学难点: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学习的乐趣.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搬一个纸箱放到讲桌上.问: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这里面是什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件小礼物,现在请同学们到前面来取,每人一件.拿着你的礼物给你的同学看看样子,告诉他礼物的名称.二、学生自学1、看图:把样子相像的物体放有一起?2、小组讨论:按什么标准进行分一分.三、研究讨论游戏:各回各家.规则:手中礼物的样子相同或相似的同学站在一起.老师作个别指导.说一说你们为什么这样分组.师揭出正方体的名称(板书)揭示长方体的名称(板书)这样的物体因为形状像一根柱子,因此人们把它叫做圆柱体.(板书)圆圆的光光的,可以任意滚动,我们叫它球.(板书)你们给你们组的物体起个名字叫什么?出示一组物品图,谁能说出图中物体是什么形状,再写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个样子的物品.教师在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正面评价.四、试做小组内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的?五、练习①出示图片,图片上是各种形状的图样.学生:想.学生有秩序的上了取礼物.学生说出礼物的名称.学生操作,互相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组里的物品起名称.学生小组讨论并举手发言.②出示搭好的积木图,数一数图中各种形状的积木分别是多少?出示第25页图师在学生摆时个别指导.出示一个盒子内放积木.六、延伸学生蒙着眼睛到前边摸,说出摸的是什么形状.其余同学做裁判.七、小结小朋友,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积极游戏. 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分一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教学后记:第2课时搭积木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6-27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过程与方法:经历摆一摆、推一推、搭一搭等实践活动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到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与球.教学难点: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感受到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教学用具:积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期待已久的积木大赛终于开始了,大家有没有信心取得胜利?二学生活动:摆一摆比赛的第一个项目是按规定拿积木,拿对一个加10分.顺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用三块积木摆一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含义.推一推①猜一猜,这四块积木谁跑得最远. 学生:有.生猜:我猜长方体.我猜正方体.我猜是圆柱体.。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新同学第二课时 数一数 说课稿_冀教版(2018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新同学第二课时 数一数 说课稿_冀教版(2018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新同学第二课时数一数说课稿_冀教版(2018秋)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一次教学数出数量是1的动物和物品;以及其他数量的动物和物品。

这里仅介绍1的教学。

1只猴子,1个喷泉,1座小亭子......。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及时指出,像这样,1只猴子,1个喷泉,1座小亭子等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同时在猴子图案旁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在教学数其他数时,注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2个小朋友在与4只小兔子一起玩,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动物,要与动物交朋友的教育。

③认读1~10各数。

教师先领读数字卡片上的10个数字并同桌互相读一读;再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小组比赛的形式认读。

④猜数游戏。

背对抢答学生出示1~10的卡片。

允许学生提示:“猜得太大了,大了,小了,很接近了......”学生在帮助下所猜出的数不断接近目标数,直到猜中。

猜数游戏的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得课堂气氛热烈、愉快。

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使知识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巩固。

⑤数身边的物体。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所以,我设计了这个供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节,让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物体,并且用数量来加以描述,使学生的知识及时得到内化,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3.全课小结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完成小结。

五.板书设计。

本课采用图文结合式的板书。

这是依据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导优势而设计的,板书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先后出现的。

用简笔画画图,图上的字、词是用贴字卡的形式出现,通过可爱的图像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增进学生记忆的加强。

六.说课总结。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注意做到以下三点: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3.倡导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做到了既突出重点,又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在基于沟通顺畅的前提下,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在清晰的教学环节里,师生共同拉开了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生活。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课时 数一数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课时    数一数冀教版

第二课时数一数教学内容教材2页用数数的方式表示物体的数量。

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数数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数是数(shǔ)出来的,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计数动物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以及认数情况。

过程与方法:认识情境图中动物或物品的过程中,能把自己数的结果表达出来,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数出情境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图片、课件。

学具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

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你们有信心学好数学吗?生:有。

师:数数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你会数数吗?生1:会数数。

生2:我都能数到100呢!师:你们真了不起。

我们能不能一起大声的从1数到10。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从1数到10。

(板书:数一数)生:1、 2、 3、 4、 5、 6、 7、 8、 9、 10。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

引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探求新知,用数数的方式描述物品的数量。

(一)师:你们有喜欢的小动物吗?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呢?学生交流各自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名称。

生:小兔子、小猴子、长颈鹿、斑马……师:你们说的这些小动物,老师也都特别喜欢。

于是老师今天带领同学们一起参观动物园,看看这些我们喜欢的超级可爱的小动物。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这只是动物园的一个美丽的小角落,在这里谁能说说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有没有在里面?还有哪些小动物或者是物品?(小组同学交流,最后汇报)师:你能再分别数一数每种动物或每种物品的各有多少吗?(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的个数)(二)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2023年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教案

2023年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教案

《数一数》教案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60、61、62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数感。

2.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习惯。

3. 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会灵活利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观察、归纳、合作学习新知。

教学用具:花生米,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例一:ppt出示水果图片,让学生数一数。

让学生先自己动数,然后小组交流内一起数一数,最后全班交流各种数数的方法。

看课本例题“数一数”,让学生数一数每种水果有多少个。

(明确:菠萝16个,西瓜13个,芒果11个,香蕉20个,桃子15个,火龙果14个,苹果19个,石榴18个,梨12个,橘子16个。

)(二)例二:抓一把花生米数一数。

1.每个小组分一把花生米(大于20颗),每个学生从中抓一小把,看每次能抓到多少花生米,多抓几次,看是不是每次抓得的数量都不一样。

(三)例三:数一数,认一认。

1. 出示从11到19不同个数鸡蛋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每个图片上有多少个鸡蛋。

注意引导学生通过10与其他数字的组合来数。

师:你有什么数鸡蛋的好办法吗?生:我发现一盒满的鸡蛋是10个,这样就可以直接只数右边盒子里的鸡蛋有几个,再加上10就是鸡蛋的总数了。

2.练习从11写到20。

同桌之间互相监督,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1.让学生填车厢号。

2.数数草莓和伞的数量。

3.课本61页练一练第1题,读直尺上的数。

学生能够按照11至20的顺序快速读出后,水果,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五、布置作业。

第62页,第2题~第4题。

板书设计:数一数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二十教学反思:今天所教的《数一数》是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20以内的数。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冀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冀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冀教版篇一: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

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

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教学过程: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教案 第二课时 11~20各数的组成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教案 第二课时    11~20各数的组成

第二课时 11~20各数的组成教学内容教材63~64页通过动手摆小棒和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中,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教学提示学生已经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并对11到20以内数的组成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动手摆小棒、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中,经历认识“10个一是一十”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知道11各数的组成,能说出个位、十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摆小棒的活动中,体验把10个一看成十的意义,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11到20各数的组成,能说出个位和十位上数字表示的意思。

难点:经历“10个一是十”的过程,体验把10个一看成十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1~20各数,谁能从11数到20?谁又能倒着数?(给学生充分时间按要求数数:可以齐数,还可以指名数)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和11到20各数有关的新知识。

(板书:11~20各数的组成)设计意图:教师用亲切和蔼的语调吸引学生的注意,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课堂情境中来。

二、探求新知。

(一)摆小棒。

师:可爱的蓝灵鼠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出示课件)蓝灵鼠随着音乐跳起来,说:数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

(学生动手按自己的想法摆小棒,摆完的同学同桌互相数一数,看是不是13根)(请两位学生到投影仪上演示摆的过程,教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摆法)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吸引他们的注意,通过动手操作实现自主探究。

在小组和集体交流中接受不同思维方式的撞击,体会摆法的多样性,理解10个一是一十的合理性。

师: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怎样做能够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13根,不用数,一看就明白。

自己试着做一做。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2 6~9各数的认识-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2 6~9各数的认识-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2 6~9各数的认识-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6、7、8、9这4个数;2.能够正确书写6、7、8、9这4个数;3.能够计数6、7、8、9这4个数;4.能够比较6、7、8、9这4个数的大小关系;5.通过课堂活动加深对6、7、8、9数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能够正确书写和计数6、7、8、9这4个数。

三、教学难点能够比较6、7、8、9这4个数的大小关系。

四、教学准备黑板、粉笔、陈列室、数字卡片、反义词卡片、量角器、小球等。

五、教学步骤5.1 热身老师请学生们跟着自己的节奏说出1-10这些数字,重读4、7、10。

然后老师可以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熟悉6、7、8、9这4个数字的形状和书写方式。

5.2 导入新知老师手里拿着6个小球,然后请几个学生分别拿1个、2个、3个、4个、5个小球。

接着,请老师想象怎样拿6个小球,再请学生模仿老师的拿法。

之后老师请大家张口数一数手中的小球,重复多次练习6个小球的拿法、手中小球的计数方法、书写数字6的形状等。

老师可以重复这个过程教学其他数字。

接下来请老师出示量角器,让学生通过作业书上的数字比大小,对6、7、8、9有一个大概的认识,然后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6、7、8、9这4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5.3 拓展练习在陈列室选择6、7、8、9这4个数字,让同学们通过观察、辨认,正确选出数字。

接着,老师可以出示反义词卡片,让学生在正确选出数字的基础上,加强对数字含义的理解。

5.4 课堂小结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4个数字的形状,让学生写下对应的数字,并让大家数一数。

在课堂小结的同时,可以再次强调和回顾6、7、8、9这4个数字的书写和计数方法,并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

六、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老师通过多个环节让学生对6、7、8、9这4个数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实物小球、量角器、陈列室选择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认知。

本次课堂设计丰富,且行云流水,让学生们不会感到单调和枯燥。

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数的认识》是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内容。

主要是旨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数字,理解数的含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比较。

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和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数字 1 到 10,理解数的意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等。

本单元内容包括数字010的认识、数的顺序、数的组成以及简单的数数和比较。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数字 1 到 10,会读、会写这些数字。

2.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数字010。

3.理解数的意义,能结合具体实物表示出相应的数字。

4.掌握数的顺序,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能够进行10以内的数数和比较大小。

3.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 1 到 10,理解数的意义。

2.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1用数字表示具体实物的数量。

2.理解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四、学生评估: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和兴趣。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数字,但对数字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待培养。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

3.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1《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课件)一年级 数学上册 冀教版

3.1《数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课件)一年级 数学上册 冀教版

13
17
1
3
1
7
小试牛刀
2、填一填。

10
一 10
3、看图填一填。
小试牛刀
( 1 )个十和( 9 )个一,合起来是( 19 )。
知识总结
1.读数时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来读。 2.如果这个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的,就读“十几”; 3.如果这个数是由2个十组成的,就读 “二十”。
学习任务三
达标练习
熟练地数出11~2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掌握 11~20各数的顺序。
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掌握20以内各数的组成,掌 握数位:十位与个位。
课前引入 先圈出10只,再数出一共有多少只。
( 1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7)
学习任务一
探索新知
探求新知 4 数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
我摆好了。
我也摆好啦!
怎样做能够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13根呢?
达标练习 1.看图,先在 里写数,再填空。
15 ( )个1十和( 5 )个一
11 ( 1 )个十和( 1 )个一
达标练习
1.写出计数器表示的数。
(1)个十和(4)个 一,是(14 )
(1)个十和(6)个 一,是(16 )
达标练习
2.(1)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19 )。 (2)18里面有( 1 )个十和( 8 )个一。
数的认识(第二课时)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冀教版
学习目标
01 认识个位和十位,初步认识十进制,初步 认识位值制以及初步体验位值制的作用。
02 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积极 动手和乐于思考的好习惯。
0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 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认、读、写11~20各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认、读、写11~20各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数、认、读、写11~20各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地数、认、读、写11~20各数。

2.学生能够将11~20中的数进行比较,理解大小关系。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
1.数、认、读、写11~20个数。

2.比较11~20个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11~20数字卡片,呈现数字并鼓励学生跟着念数。

2.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热情投入至新的课程。

Step 2:数、认、读、写11~20各数
1.让学生观察并模仿教师的读数动作,练习准确快速地数出11~20数字。

2.接着,教师设计各种数字游戏和活动,巩固数字的认知和记忆。

Step 3:比较11~20个数的大小
1.教师出示11~20个数字卡片,要求学生将他们按大小顺序排列。

2.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可通过各种游戏来加深印象。

教学评价
本节课教师以多种形式和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氛围轻松有趣,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自信心。

各种数字游戏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大幅缩短了他们对数字的认识时间。

教学回顾
在数、认、读、写11~20各数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对数字的真正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

通过多种游戏活动的设计,充分发掘了孩子们的学习乐趣,促进了课程的互动性,为下一步的数字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新同学第二课时数一数说课稿_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新同学第二课时数一数说课稿_冀教版

说课设计。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数一数》说课稿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 “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 ,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

“教授”和“助教” 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 “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一.教材分析。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

第一单元比一比第 2 课时比较大小和轻重教课内容:教材第 6—7 页教课目标:知识与技术:经过熟习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认识大小的含义,感觉物体的轻重,并能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指引学生参加学习活动,亲身体验,感觉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觉初步的数学思虑和简单的推理。

教课准备:课件、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学习方式:观察谈论、亲身体验教课准备:课件、饮料和面包等实物。

教课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交流空间出示两幅情形图,提观察画面,全班经过观察情形情问:谁大?谁小?谁交流。

图,景轻、谁重?让学生初步了创解大小轻重的含义,使学生设领悟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探1、教师取出 1 个饼干究盒和 1 个魔方,发问:谁大?谁小?让学生与比较客车与汽车,大象学生谈论交流。

体与松鼠的大小。

验2、教师取出 1 个西瓜和1 个苹果,发问:谁关于轻重的内重?谁轻?容,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相3、教师取出一听较小对少一些,让学生经历猜一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猜、掂一掂,面包。

学生仔细观察,而后在天平上(1)猜一猜,谁轻?知道饮料重面看一看这一过谁重?包轻。

程,充足重视(2)把饮料和面包放学生轮流掂饮了学生的亲身在天平上。

体验,为学生料和面包的轻(3)让学生用手掂一充足表达自己重。

掂。

的想法和感觉4、出示两幅天平图。

创立了有益的空间。

发问:(1)你发现了什么?天平两端相同高,说明学生观察图,交经过指引学生了什么?观察发问、交流自己的看法。

(2)一个菠萝和一个流,培梨,哪个轻?哪个重?学生试试推理,养了学生的简(3)把一个菠萝和一各持已见。

学生单推理能力。

个梨放在天平长进行仔细观察天平考据。

两端,怎么样?谈论:说明什么?试试简单推理考据。

完成“练一练” 的内容学生看图回答培育学生观察实问题。

全班交流思虑、解决问第 1 题:出示气球和篮学生在书上做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数一数教学内容教材2页用数数的方式表示物体的数量。

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数数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数是数(shǔ)出来的,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计数动物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以及认数情况。

过程与方法:认识情境图中动物或物品的过程中,能把自己数的结果表达出来,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数出情境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图片、课件。

学具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

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你们有信心学好数学吗?生:有。

师:数数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你会数数吗?生1:会数数。

生2:我都能数到100呢!师:你们真了不起。

我们能不能一起大声的从1数到10。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从1数到10。

(板书:数一数)生:1、2、3、4、5、6、7、8、9、10。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

引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探求新知,用数数的方式描述物品的数量。

(一)师:你们有喜欢的小动物吗?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呢?学生交流各自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名称。

生:小兔子、小猴子、长颈鹿、斑马……师:你们说的这些小动物,老师也都特别喜欢。

于是老师今天带领同学们一起参观动物园,看看这些我们喜欢的超级可爱的小动物。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这只是动物园的一个美丽的小角落,在这里谁能说说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有没有在里面?还有哪些小动物或者是物品?(小组同学交流,最后汇报)师:你能再分别数一数每种动物或每种物品的各有多少吗?(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的个数)(二)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图中里有几只小猴子?生:图中有1只小猴子。

师:回答问题真完整,你真棒!一只小猴子,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在图的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同时请同学们出示各自的数字“1”卡片)师:同学们仔细看看,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生1:1个小喷泉。

生2:1座小亭子。

生3:1条小鱼。

生4:1个兔博士。

生5:1个男孩。

生6:1只小象。

师:图中有象妈妈和爸爸以及小象,但是小象只有1只,你们观察可要认真呀!这些物品的数量均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设计意图: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语言,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同一动物的不同颜色、大小和位置说出其他数字。

(三)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师: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指着示意图说说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配合学生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2~3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数量是3以上的动物或物品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

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

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

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数数的方法,数数的时候,应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按顺序一个一个地用笔点着数就不容易漏数或多数并适时渗透学生热爱动物,要与动物做朋友的情感。

三、巩固知新。

1.认读1~10各数。

你会准确并快速地读出1~10各数吗?(教师先领读并同桌互相读一读;再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认读)设计意图:一方面了解学生认识这10个数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在多次认读中,激发学生主动认数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数身边的数。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周围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的事物呢?(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指着示意图说说描述不清的并给予指导)生1:我有2只手。

生2:教室有4扇窗户。

生3:我的铅笔盒里有6只铅笔。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背景下并结合课上学习的知识以及数数方法,一方面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逐步探索出用数字表示事物的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课后延伸。

下课后数一数校园里的事物,看看有多少。

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对比练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能力,发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达标反馈。

1.连一连。

2.看数圈图。

答案: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数了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们的数量以及其他一些事物的数量,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

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数数的方法:数数的时候,应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按顺序一个一个地用笔点着数就不容易漏数或多数。

2.有几个事物,我们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其中同一种动物,我们还可以根据动物的不同颜色、大小和位置说出其他数。

如情境图中有“4只小白兔”“1只小蓝兔”......。

3.图中小朋友在和小兔子们快乐地玩耍,所以我们也要向图中的小朋友们学习---热爱小动物,要与小动物交朋友。

六、布置作业。

1.正确分配奖品。

2.把四条腿的动物圈一圈。

3.先数一数,再涂一涂。

把4个气球的那串涂上红色,5个的图上黄色,6个的图上蓝色。

答案:板书设计数一数一只小猴子,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有几个事物,就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数数的方法:数数的时候,应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按顺序一个一个地用笔点着数就不容易漏数或多数。

教学反思本节课利用课件把学生带到动物园一角,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并数出1只小猴子开始,分别让学生按照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再结合数数的过程中的数数的方法,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播放《1--10数字儿歌》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数字歌,你都听到了哪些数字?你也能从1数到10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从1数到10。

(板书:数一数)(二)请6名同学拿起准备好的小兔的头饰(1只小蓝兔头饰,1只小绿兔头饰,4只小白兔头饰)戴在头上并站在前面。

师:我们比一比哪组的同学能快速地说出小兔子的数量,并说一说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生1:1只小蓝兔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生2:1只小绿兔也是用数字“1”来表示。

生3:1只小兔子站起来了,也是用数字“1”来表示。

生4:4只小白兔。

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生5:共有6只小兔子,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现场表演的形式,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另一方面直观地演示给同学们可以把同一种动物按不同颜色、大小和位置说出其他数,加深了学生用数字表示物品个数的理解。

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资源包。

数物体个数的方法1、数数时,从1开始数,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点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是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如:1、2、3、4、5、6、7,数到最后一个是7,这一堆物体的数量就是7。

数物体个数的方法有很多:可以1个1个地数,2个2个数,还可以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三、资料链接。

(一)古人计数方法有哪些古时候人们计数的方法有结绳计数,筹码计数(每个筹码代表1,或10,或100等,以此类推)和算盘计数,实物计数,结绳计数,刻道计数等。

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是如何用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用结绳的方法来统计猎物的个数;用在木头上刻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

(二)民谣:十字歌一字壹字像扁担,张飞刘备请先生,三请茅楼诸葛亮,三战吕布虎牢关;二字壹字桥扛长,当初好汉杨六郎,杨五上山做和尚,乱箭射死杨七郎;(桥扛-花桥,用两根杠两人抬行)三字壹字阶座层,山东买马识贤人,三婆良剑薛仁贵,马失土泥李世民;四字壹字象皮箱,江中搭渡王天章,落江遇着李存孝,铁竹篙挜弯没主张,五字壹字两平平,十八寡妇进南蛮,拍里南蛮十八座,曹操兵马下江南,六字壹字头顶当,赵匡胤买剑斩郑纲,郑纲马背约反皇城,幼妃太死半路当;七字壹字七连连,李铁做细烂脚田,吕洞宾出门爱吃酒,刘海自细喜钓蝉;(李铁指李铁拐,刘海戏金蟾)八字壹字八拚邦,贤帝得道五行山,脚踏龟蛇手拿剑,身穿黄袍八卦衫;九字壹字九挠脚,歹庭找柴转回家,日日赶去当街卖,五十四岁老人中探花。

十字壹字假拦搓,东海洗汤是哪吒,拍死龙王三太子,抽筋剥皮转回家。

注:1、该首民谣把“一到十“字形”用生活中常见事物来比喻,并兼以点出历史人物故事。

为朏头五十年代少儿最爱吟唱的福州话民谣。

(朏头宝禅女士遗稿)2、阶座层,福州话,指像阶梯似的一层层。

3、象皮箱,指这字像皮箱样子。

4、两平平,上下都是平直的,平平的。

5、头顶当,福州话。

指头顶当中(意指头顶当中多一点)。

6、七连连,福州话,指向上跷起。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7、八拚邦,福州话。

指扒得开。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