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答历史不同题型
高考历史特点类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特点类题型解题技巧1看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渐进性(激进、快慢)等方面。
从时间角度概况特点常见语句有“历史悠久”(题干中出现很早的时间或者朝代)“分阶段...”、“逐步...”(题干中出现多个阶段性时间)“具有持续性”、“持续时间长”(题干中出现持续性时间)“出现在...之后”(在题干中或者教材史实中某个重要时间节点之后)等如果题干中出现了多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所描述的史实或事件不具有共性,这个时候可以按阶段进行概括特征(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①开始:早晚起源早或起步晚,发展:渐进发展-不断完善-曲折发展-构建体系-持续时间长短-前后是否具有继承性)②频率快慢(逐渐/渐进/突变)③是否悠久(来源)2. 看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
一般句式为“...从...到...”、“涉及领域广”、“影响范围大”等3.看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现实需要、阶级利益、服务于xx(如国家工业化建设)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同属旧民主主义革命,但从目的来说,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从经济目的上说,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从政治目的上说,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挽救民族危亡)4. 看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做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
比如,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与以往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相比,其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5. 看过程:(过程曲折艰难)“历史事物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往往能够明显地体现出其自身出现的新特点,如果题干中多次出现政府或者国家某些鼓励措施,可以概况为“政府或者国家推动...”,如果题干中有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相关内容,可以概况为“根据...调整”、“服务于现实需要”、“...与时俱进”等6. 看内容(措施):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包括的方面、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常见的答案关键词有“措施全面”、“措施具体”、“以...措施为主”、“内容广泛”、“注重...”、“以...为核心\中心\重心\重点”、“向...倾斜”“特别重视...”、“服务于...”等。
历史各题型主观题答题模板
历史各题型主观题答题模板历史考试是中高考中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升学考试中。
其中包含了很多主观题,如何回答主观题对于历史考试分数的高低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历史各题型主观题的答题模板,以帮助考生提高历史考试成绩。
一、对比题对比题是历史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要求考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之间进行比较,这种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回答此类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正确理解题意在作答过程中,考生应该认真阅读题目,充分理解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确定答案所需考虑的方面。
2. 明确答题模式对于对比题来说,考生需要使用某种比较模式来回答题目,比如五个方面比较,时间轴比较等等。
在答题前要明确考虑需要的比较模式,帮助答案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3. 杜绝流水账答一道对比题,考生需要写出具有条理性的文章,不能简单罗列,而应该表现出一个学科浓厚、有条理、有结论的走向。
因此,在作答过程中,应尽可能不流于表述事件的单一或散乱状态,而应严格控制文章的分析范围和范式。
二、解释题解释题常遇到的问题是考生理解了问题但未理解足够深入,有时简单地就把问题赘述一遍而没有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
在解释题的回答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结合文本解释题的答案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结合原文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因此,在回答解释题的过程中,考生需要在文章中适度引用或借用原文的内容,并结合上下文的情境和语境来解释问题。
2. 用自己的语言考生在回答解释题时,不仅要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还要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
良好的解释应该表现出你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3. 找出并解释关键概念在解释题中,通常会给出某个关键概念,考生首先要找出这个关键概念,并概括这个关键概念的含义,并尝试进一步解释或细化这个概念。
三、论证题论证题是历史考试中的一种比较难的题型,考生需要对一个历史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并最终给出自己的论证结论。
关于历史试卷答题技巧方法大全
关于历史试卷答题技巧方法大全历史试卷答题技巧方法一.历史试卷答题技巧历史主观题方法指导原因、背景类试题的解题模板: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
具体表现为:(1)经济方面的内容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
(2)政治方面的内容可从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思考。
(3)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从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思考。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1)主观原因:(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
(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2)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状况、政治状况、思想因素等方面进行思考。
(3)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1)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2)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3)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二.解题技巧一、题型1、从常规出题来看,它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某种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明确表态(是否正确;是否全面等)后再进行分析解答;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另一类则是一题中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或先后明确表态,然后分别进行论证。
高中历史的12种题型解题方法
高中历史的 12 种题型解题方法历史想拿高分其实很简单,只要掌握对的学习方法就好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历史的 12 种题型解题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1、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基本方法: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
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2、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
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3、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
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4、比较项的确定方法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
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
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5、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历史题型解题技巧
历史题型解题技巧历史题型解题技巧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载和研究,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分析和解读历史事件和过程。
因此,掌握历史题型解题技巧对于提高历史学科的成绩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历史题型以及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历史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解答选择题的关键是理解题目的意思,并通过对选项的比较和分析来选择正确的答案。
以下是解决选择题的一些建议:1. 仔细阅读题目:读完题目后,要仔细理解题目要求和背景,弄清题目的核心内容和关键信息。
2. 预设答案:在阅读选项之前,可以尝试自己设想一下答案。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有针对性地找到正确答案。
3. 排除错误选项:仔细比较选项,逐个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
这样可以缩小选择范围,提高选对正确答案的概率。
4. 利用背景知识:历史题目通常涉及到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
如果你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判断正确答案。
5. 注意细节:有些选择题会在选项中加入一些具体的细节。
要注意这些细节,因为它们可能是帮助判断正确答案的关键。
二、解释题解释题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或概念进行解释和阐述。
以下是一些解决解释题的技巧:1. 利用定义:对于一些概念性的解释题,可以利用学过的定义来回答题目。
清晰地定义关键词和概念不仅能够帮助你理解问题,也能提高解答的准确性。
2. 逻辑思维:解释题通常需要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解读和分析。
要善于运用逻辑思维,找到问题的核心和主线,并围绕这个核心展开解答。
3. 举例说明:有时候,通过举例说明来阐述解释题会更具说服力。
可以通过引用相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来支持你的解释。
4. 结构清晰:解释题要求分析问题的不同方面和层面。
因此,在解答时要注意思路的清晰和结构的合理性,让答案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三、分析题分析题是历史考试中较为复杂的题型。
它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和过程,并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和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议:1. 联系背景知识:与选择题不同,分析题需要更多的历史知识储备。
历史题型分类及答题模板一背景、原因类
历史题型分类及答题模板题型一背景、原因类题目·设问方式·破题思路1.宽泛性设问:在题目没有设置限定词的情况下,有关历史事件、现象的背景、原因、条件、因素、依据等可从国际及国内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
具体表现为:2.限定性设问:(1)根本原因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
②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
③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
④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或社会制度入手。
⑤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事件内因入手。
⑥相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发展的规律入手。
(2)主观原因(内因)和客观原因(外因)。
(3)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直接原因往往是离事件发生最近的因素。
(4)主观原因:包括引发历史事件的主观、客观等方面的重要因素。
·典型例题(山东高考)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
(2)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
信息速读政治 1688年,光荣革命国内经济 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1670-1776年国际 18世纪中期英国建立世界殖民霸权1807年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解析:“1670-1776年”,英国建立世界殖民霸权,国内则完成资产阶级革命;“1807年”,工业革命正在英国蓬勃展开,机器大工业迅速发展,迫切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
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方法
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方法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方法历史非选择题是许多历史考试中必须要面对的题型,与选择题不同,非选择题更注重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
以下是关于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方法的详细介绍:一、规范字体,排版整齐历史非选择题虽然不同于选择题,但同样需要考生在答卷上进行书写,因此规范字体和排版整齐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可以将答案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例如按照时间、地点、事件等进行排版,同时注意使用标点符号和缩进等技巧,使答案更加清晰明了,并且可以让阅卷者更容易地读懂答案。
二、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历史非选择题的题干中通常会包含一些关键词,例如:“解释”、“分析”、“评价”等,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确定题目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着手解答。
三、分析题目,明确答题方向历史非选择题答案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论述、比较、分析等,但是无论答案的形式如何,考生都需要仔细分析问题,明确答题方向。
这需要考生先对题目中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关键人物进行梳理,然后确定自己在答案中要强调的重点,切勿回避问题或离题过多,保持答案中心主题的一致性。
四、结合历史常识进行解答历史非选择题需要考生根据历史常识进行解答,但这一点并不限制考生的答案形式,考生可以通过分析当前函数的历史环境、背景等情况,对历史事件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应用,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同时,考虑到答题时间的限制,考生可以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适当省略一些不必要的细节,保持答案的简洁明了。
五、注重事物的综合分析历史非选择题答案最好能够注重事物的综合分析,还要将过去和现在联系起来,对历史事件的后果和影响做出分析。
这需要考生对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进行全面的而不只是片面的分析,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历史的联系和解释,以及历史背景的具体影响。
综上所述,历史非选择题通常都有着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因此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回答出历史非选择题的答案。
初二历史考试常见题型及解答
初二历史考试常见题型及解答在初二历史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涉及记忆、理解、分析和应用多个方面。
了解这些题型以及相应的解答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考试,提升成绩。
历史考试中的题型可以分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四大类。
每种题型都有其独特的考查重点和解答技巧。
选择题是最基础的题型,通常要求学生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这类题目考察的是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时间的记忆以及基础理解。
解答选择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和所有选项,明确题目所问的具体内容。
接着,通过排除法,将明显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掉,缩小选择范围。
然后,结合自己的历史知识和对相关事件的理解,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有时候,题目中的某些关键词可能会给出线索,帮助快速定位正确答案。
填空题要求学生在给定的句子或短文中填入正确的词语或短语。
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重要概念、事件和日期的记忆。
为了有效应对填空题,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主要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其贡献。
做题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根据上下文填入合适的词语。
如果有多个空格,最好先填入已知的词汇,再根据上下文判断其他空格应填入什么内容。
简答题要求学生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通常需要一定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这类题目不仅考察学生的记忆力,还考察理解和表述能力。
在解答简答题时,首先要准确理解问题的要求,然后从所学的知识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回答。
回答时应注意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避免长篇大论。
通常,简答题要求回答的内容包括事件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等,确保所写的答案涵盖题目要求的所有方面。
论述题是难度较大的题型,它要求学生就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解答这类题目不仅需要扎实的历史知识,还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写作时,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列出相关的论点和论据。
通常,论述题的回答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论题;在主体部分逐条阐述自己的观点,并用具体的历史事实和例证加以支持;在结论部分总结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对问题的总体看法或进一步的思考。
高考历史各种题型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各种题型答题技巧历史科目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文科了,然而考生这部分的失分现象却很严重。
答题技巧能够提高得分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历史各种题型答题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一、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1.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历史概念。
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时代特征;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二、解题方法1.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3.简化法: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答题时要绕几个弯。
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出题目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被选项。
4.替换法:有的题干中的词是我们平时没有考虑过的,一时不好想,可以找一个接近的词替换一下,便于思考,如“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大措施”。
5.直接联想法:此法主要直接回忆课本有关内容,尤其是通过联想分辨时空方面或逻辑方面最直接的内容。
6.作记号法:题目常出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等等。
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7、题干还原法。
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
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符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
8.猜测法:如果对各选项认识不清,无法确定正确选项的情况下,可用猜测法。
猜测时有以下规律:①一般情况下,选项如超出课本知识范围或超出大纲范围,则为错误;②选项不属于历史知识则不选;③选项内容是课本上的细枝末节,正确的可能性小;④选择句子最长的选项;⑤在所有选择题基本答完的情况下,如有个别题无法确定答案,则大致看一下做好的题目中ABCD的出现概率,将出现概率较小的字母选中。
初中历史阅读理解常见题型及答题模板
初中历史阅读理解常见题型及答题模板
阅读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重点,掌握不同类型的题目及答题技巧可以在考试中拿到更高的分数。
以下是初中历史阅读理解常见的题型及答题模板。
一、事实类题目
1. 根据文章内容判断真假
答题技巧:
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判断,注意排除干扰选项。
2.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答题技巧:
仔细阅读问题和文章,寻找答案,注意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细节类题目
1. 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判断句子正误
答题技巧:
准确理解文章意思,注意排除干扰选项。
2. 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选择正确的答案
答题技巧:
仔细阅读文章,理解关键词,注意排除干扰选项。
三、推断类题目
1. 根据文章推断某件事情的原因或结果
答题技巧:
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图,注意文章中的转折词和因果
关系。
2. 根据文章推断人物的性格、意图或态度
答题技巧:
仔细阅读文章,关注人物的行为和语言,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断。
以上是初中历史阅读理解常见的题型及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
有所帮助。
有效解决初中历史题的七个技巧
有效解决初中历史题的七个技巧历史是一门重要而有趣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预测未来。
然而,对于许多初中生来说,解答历史题目可能会变得困难和令人沮丧。
本文将介绍七个有效的技巧,帮助你解决初中历史题,提高成绩。
无论你是刚刚入门的初学者还是已经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学生,这些技巧都将对你有所帮助。
1. 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解决历史题的第一步是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
题目中可能会包含关键词或短语,这些可以帮助你理解问题的本质。
选项中可能会包含陈述性句子或具体的历史事件,理解选项的含义可以帮助你选择正确答案。
2. 弄清题目要求在回答历史题目之前,确保你清楚题目要求。
有些问题可能是要求你选择正确的答案,而有些问题则需要你阐述观点或分析事件。
弄清题目要求可以帮助你在回答时更加有针对性。
3. 查找相关知识解决历史题目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
当遇到不熟悉的问题时,不要灰心,而是尝试查找相关知识。
可以查看历史教科书、参考书籍或互联网资源。
了解背景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找到正确答案。
4. 注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历史是一个变化不断的领域,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在问题中常常扮演重要角色。
解答历史题时,要注意时间和空间的背景信息,并将其与选项进行比较。
正确理解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可以帮助你找到正确答案,避免选错。
5. 学会通过推理解决问题历史题目有时会涉及到一些间接或隐含的信息。
通过推理和逻辑推断,你可以找出这些隐藏的信息,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与题干和选项进行比较,推理可以帮助你选出最有可能的答案。
6. 多做历史题目熟能生巧。
通过多做历史题目,你可以熟悉常见的题型和考点,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每天刷一些历史题目,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你的历史水平,为考试做好准备。
7. 定期复习历史知识除了做题以外,定期复习历史知识也非常重要。
通过复习,你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能力。
定期复习还可以帮助你发现并弥补知识的漏洞,提高整体水平。
历史考试题型及解题方法
历史考试题型及解题方法一、选择题1.“三段式”选择题“三段式”选择题是对题支与所列内容按题干要求归类和题支所列内容按时间或空间顺序一次选择。
这种题型较之于“两段式”选择题来说,更简单,难度更小,更易得分。
其理由:第一,无论题目所给内容有四项[①、②、③、④]或是六项,但它仅有A、B、C、D四种变化,而每一变化绝对超不出题支所列范围,其排列与组合极为有限。
第二,无论按题目要求题支有几项正确,或顺序应为何种排列,但考生在题中总能知道四个或六个中的1——2项,那么解题就不难了。
其方法如下:(1)组合选择题组合选择题是指选项有若干“部件”组合而成的选择题。
下列就是一个组合选择题,经过分析,就可断定:选项只要含③就不合题意。
例:秦汉时期在秦岭以北修建的水利工程有:①郑国渠②长城③灵渠④六辅渠⑤白渠选项有: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④⑤这个题目的第一行是题干,它提出的限制有秦汉时期,提出工程修建时间须在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之间,排斥掉郑国渠秦岭以北是指地点,排斥掉灵渠水利工程指属性,排除掉长城。
做选择题首先要注意题干,对题干所提供的每一个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忽略一点就会造成错误。
解此类题时:①若在题支项中已能知其中某项(“X”)为错误。
因此,凡含X 项的备选答案绝对错。
不含X项的可能正确。
②若在题支中,同时知X为“×”、Y为“√”。
因此,知X为“×”的结论如前法;知Y为“√”,则可知含Y可能是“√”,不含Y绝对是“×”。
掌握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第一,即能在只知1—2项时也可以找出正确答案,从而避免了一些学生对所给四项或六项中部分未掌握而失分。
第二,即使在做题时一两步不能直接推出正确项,也可避免过题中最难判断的难项。
(2)排列选择题例1:下列史实,先后顺序应该是:①王建建立高丽王朝,重新统一朝鲜半岛②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③日本“大化改新”开始④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D.④①③②例2:①利玛窦②汪大渊③马可波罗④空海A.④③②①B.①②④③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做这类题,可用“首定法”。
高考历史重点题型与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重点题型与答题技巧一、选择题选择题在高考历史考试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掌握好解题技巧对于取得高分至关重要。
1. 仔细审题:在解答选择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理解问题的要点和难点。
注意从选项中寻找线索,以帮助判断正确答案。
2. 排除法: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来减少选择范围,提高正确答案的概率。
3. 联系背景知识:选择题往往与历史的背景知识有关,通过与已知的历史背景知识联系,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正确答案。
二、简答题1. 明确问题要求:在解答简答题时,我们要明确问题的要求,回答问题时要概括准确,不多不少。
2. 使用清晰的逻辑结构:简答题通常涉及多个要点,我们可以采用时间、空间或因果等逻辑结构,使回答有条理、易于理解。
3. 提供具体的历史事例:在回答简答题时,适当引用具体的历史事例可以加深回答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三、分析性问题分析性问题是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和评价,要求我们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同时也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1. 结合材料理解问题:在回答分析性问题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提供的材料,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剖析。
2. 多角度思考:分析性问题通常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供多样化的观点和论证。
3. 辩证思考:在回答分析性问题时,我们要注意运用辩证思维,看问题全面、客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和评价。
四、论述题论述题是历史考试中较为难度较大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阐述。
1. 明确论述要点:在回答论述题时,我们要明确问题的要点,并且合理组织、分段论述,使得论述思路清晰明了。
2. 逻辑严密的论证:论述题需要我们进行逻辑严密的论证,可以引用历史事件、统计数据等进行支撑和论证,使得回答更有说服力。
3. 注意语言表达:论述题要求我们的表达要准确、凝练,尽量避免废话和冗长的句子,使得回答更加简洁明了。
历史知识竞赛的常见题型及备考技巧
历史知识竞赛的常见题型及备考技巧历史知识竞赛是一种测试参与者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理解程度的方式。
参与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回答一系列关于历史事件、人物、地点等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备考历史知识竞赛,了解常见的题型以及相应的备考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历史知识竞赛题型,并给出一些建议用于备考。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历史知识竞赛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选择题中,参与者需要从给定的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以下是一些备考选择题的技巧:1. 掌握基础知识:备考选择题的首要任务是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
学习历史教科书、参考资料,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日期等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2. 理解问题:在回答选择题时,仔细阅读问题并确保对问题的理解。
在选择答案之前,考虑每个选项的意义和可能的答案。
3. 排除错误选项:在选择题中,通常会有一些干扰性的选项。
通过排除那些明显错误的选项,可以提高猜对正确答案的概率。
4. 制定备选策略:如果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采取针对选择题的备选策略。
比如,先回答自己较为熟悉的问题,然后再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
二、填空题填空题是另一种常见的历史知识竞赛题型。
在填空题中,参与者需要根据给定的上下文或问题,将适当的词语填入空白处。
以下是一些备考填空题的技巧:1. 阅读原文:在回答填空题之前,仔细阅读原文并确保对上下文的理解。
理解上下文有助于确定正确的答案。
2. 掌握关键词:在填空题中,关键词对于填写正确答案至关重要。
确保掌握关键词,可以更好地理解空白处所需要填写的内容。
3. 注意语法和逻辑关系:在选择填空答案时,注意语法和逻辑关系的正确性。
确保填写的答案在语法和逻辑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三、解释题解释题是考察参与者对历史术语、概念或事件的理解和解释能力的题型。
以下是一些备考解释题的技巧:1. 理解关键词:在解释题中,关键词对于准确理解问题至关重要。
理解问题中所涉及的关键词可以帮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问题和提供正确的解释。
历史考试中的题型特点与解题技巧
历史考试中的题型特点与解题技巧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历史考试是检验我们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
了解历史考试中的题型特点,并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对于提高我们的考试成绩和历史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历史考试中的常见题型特点和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历史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其特点是题干简洁明了,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通常会围绕某个历史事件、人物、概念等进行提问。
解题技巧:1、仔细审题:认真阅读题干,理解题目所问的核心内容,抓住关键词和限定词。
2、运用排除法:对于选项,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提高准确率。
3、知识储备:扎实的历史知识是做选择题的基础,要对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时间等有清晰的记忆。
4、分析推理:对于一些难以直接判断的选项,要通过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分析和推理来做出选择。
例如:“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A 苏格兰人民起义B 新议会的召开C 内战爆发D 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在这道题中,我们首先要明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新议会的召开,然后通过排除法,排除 A、C、D 选项,从而选择 B 选项。
二、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题型。
这类题型通常会提供一段或几段历史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解题技巧:1、阅读材料: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主旨和关键信息。
2、联系所学知识:将材料中的内容与所学的历史知识相联系,找到对应的知识点。
3、分点作答:回答问题时要条理清晰,分点进行阐述,使答案具有逻辑性。
4、语言规范:使用历史学科的专业术语和规范的语言进行回答。
例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 请回答: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献?该文献的颁布有何意义?”对于这道题,我们首先要判断出材料出自《权利法案》,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点回答其意义,如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等。
历史问答题六种题型解答题例
历史问答题六种题型解答题例作者:李天德文章来源:转载更新时间:2007-1-17 14:42:59按提问方式和作答要求,历史问答题大致可分为叙述、论证、比较、分析、评价、综合等六种类型。
下面对各种题型举例解析。
1、叙述题题例: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概括指出19世纪中叶至1919年的近代化历程中,中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构成以及教育、科技诸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解题分析:此题属于叙述题,它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以及对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作出系统的归纳综述,并对题干表达的结论作出阐述。
这类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其特点是"述",或简述,或概述。
其所述内容大都能从课本中找到依据和结论,是难度适中的基础题。
就本题而言,必须先弄清楚近代化这个概念。
近代化是指抛弃封建落后的东西走向近代文明,包括政治民主化,生产机械化,思想进步文明化,教育平民化,衣食住行方便舒适化等,其核心内容是民主与富强。
学生如果不能全面掌握近代化的概念,就容易在审题上出现偏差,就很难答得精、全、准。
然后按题目的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教育和科技等五个方面的要求去寻找答案,也就是说本题有五个小问题要回答。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题干中的两个要求:一是时间要求"19世纪中叶至1919年"即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二是内容的主次要求"重大变化"即选择影响重大的史实。
参考答案:①在政治上,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②在经济上,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③在阶级结构上,产生了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等新的阶级。
④在教育上,出现了新式学堂。
⑤在科技上,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
2、论证题题例: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
会考历史题型分析与解答
会考历史题型分析与解答一、选择题在会考历史中,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题型。
通常,选择题会提供一个问题或陈述,并给出四个选项,考生需要从中选择正确答案。
为了解答选择题,考生需要具备对历史事件、人物以及相关概念的了解和理解。
在解答选择题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阅读问题或陈述,确保理解清楚题目的要求。
2. 留意选项中的关键词或短语,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知识进行匹配。
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并从剩余选项中选择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3. 在答题卡上填涂时,务必将选择的答案准确无误地填写到相应的方框内。
二、解释题解释题是会考历史中较为常见的题型之一。
通常,解释题会给出一个历史术语、概念或事件,并要求考生对其进行解释。
解答解释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历史术语或概念的含义,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解释。
在解答解释题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对于给定的历史术语或概念,要进行准确的解释,确保包含其基本含义和相关背景。
2. 最好能够给出一个简练而准确的定义,不多也不少。
3. 如果题目要求解释术语的变化、发展或与其他概念的联系,考生应充分展示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简答题简答题是会考历史中常见的一种题型。
通常,简答题会提供一个问题,并要求考生用一段简洁明了的文字进行回答。
在解答简答题时,考生应能准确理解问题的要求,并能简洁明了地回答。
在解答简答题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在回答问题时,为了确保准确性和全面性,可以根据问题要求提供关键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背景,以提供更好的解释。
2. 在表述回答时,考生需用简练明确的语言,确保回答能够准确传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3. 尽量避免赘述,答案要精简而有力。
四、论述题论述题在会考历史中也是常见的一种题型,要求考生对一个主题或问题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在解答论述题时,考生需要运用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相关概念的理解来进行阐释和论证。
在解答论述题时,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对论述题的主题或问题有准确的理解,明确自己要论述的角度和立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解答历史不同题型★如何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读——是解答的前提。
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
既可节省时间,又可针对问题直接从材料中寻找答案。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首尾,找信息。
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
尤其是时间,关乎材料所涉及的时代背景,一定要把握好大致时代,答题才不不至于出现时代偏差。
②读懂、读透材料正文。
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明白材料的大致意思,找到材料的中心思想。
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信息,必要时拿笔在材料中所体现的不同层次的意思作序号标记,避免在答题时漏掉其中的某项。
第三遍重点读,提出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二、找——是解答的关键。
“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
可养成习惯,边读边找边作记号。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出有效信息。
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排除干扰信息。
2.从材料与课本的关联——找出相似点。
任何材料题都不可能完全脱离教材。
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
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
3.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
材料解析题,顾名思义是要求把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对材料的分析应用上,突出运用材料论证,说明问题的特征和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以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
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的行文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以纠正在答题时抛开材料或设问,随意发挥、答非所问的错误倾向。
三、答——是解答的落点。
1、明确材料提问。
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类,问题比较简单,依据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此类问题的答案全部来自材料,于材料中寻找答案时要学会排除无效信息。
第二类,依据材料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在读材料的时候要依据设问找到与问题相关的书本知识,把材料与教材有机结合起来。
此类问题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熟悉教材是必备的。
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提问方式,都不能脱离材料空谈。
2、组织答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文字规范化。
文字最起码要工整,做到清晰,尽量美观。
第二:排版段落化。
要求答案有段落层次,每一小问甚至每一要点都可分作一段落。
第三:要点序号化。
要求答案标上1、2、3...或(1)(2)(3)....或①②③....的序号。
第四:语言学科化。
避免用政治语言或者文学色彩浓厚的语言来回答历史问题。
第五:结构层次化。
注意时间由先到后,程度由浅入深,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如何解答历史观点评述题?史观评述题是新课程标准下的开放题型,没有事先设定的标准答案。
评分时学生言之成理的答案均可按层次得分。
从2011年起这类题型单独成题,将成为近些年来高考的一个重要题型。
这种题型往往以一则或几则材料为依据,要求学生选取材料中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写一篇微型历史小论文,要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评分时采用SOLO分类评价法,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评价方法。
解答此类问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阅读材料提炼观点。
考试当中,往往给的是多则材料,每则材料都蕴含至少一种观点。
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阅读全部材料列举其中观点,选择一个最适宜自己论述的观点。
若时间不够,即阅读最短最浅显的材料概括出其中的观点。
2、鲜明地写出要论述的观点。
如同写文章的标题,是历史小论文的“文眼”,即论证的对象。
观点一定要明确,要学会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材料当中的观点,一般情况下忌直接抄袭材料原话,但是可以摘抄材料当中的关键词。
鲜明正确的观点占3分。
无观点该题总分0分,观点不明确者总分不超过4分。
3、分段分层次多角度论述,史论结合。
为防止答题不着边际,可以尝试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维度进行阐述。
第一步,找准要评述的论点“是什么”;第二步,分析原因即“为什么”;在这一步骤当中,围绕观点发散性思维,进行多角度评论,即分论点,注意合理引用史实,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但严禁缺乏论点而堆砌史料。
第三步,评价这种观点,即“怎么样”。
评价时运用辩证思维,一般情况下承认该观点在某个角度的合理性,或者看到它的认识的局限性。
4、结论(不要简单重复总观点,作内涵表述,上升到规律、本质、实质、正确做法)。
★示例:材料铁路在《马关条约》前无法在中国获得充分发展,主要是因为那时中国没有足够物流和人流;而那时中国之所以没有足够物流和人流,是因为中国的资源没有获得充分开发;而中国的资源没有获得充发开发,主要的也不是中国人的传统理念,而是因为中国没有足够的开发资本,中国凭借自己的资本去开发矿产资源,去修长铁路,那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困难。
《马关条约》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这个条约同意“日本臣民”有权在中国投资办厂,享受进出口政策优惠。
根据条约体制,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对日本人获得的这个权利一体共享。
于是,在1895年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外国资本像钱塘江大潮一样涌进中国,过去十几年中国人无法梦想的增长迅即实现,贯通南北的两条铁路干线迅速分段动工,开平煤矿、汉冶萍公司等矿产资源很快获得开发。
至1903年,铁路已成长成一个具有巨大赢利空间的新兴产业,以致中国民间资本强烈要求政府将这些产业向他们开放。
如果没有外国资本的介入,中国不可能在1895年之后获得迅速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也不可能在那个时刻发生。
外国资本对中国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就像今天的中国资本在非洲一样,迅速带动了那儿的产业升级和资源开发。
我们不能说这就是经济侵略,这只是资本凭着本性寻找利润空间和价格洼地。
——马勇《重新认识近代中国的外国资本和资产阶级》近代外国资本输入,是不是“经济侵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12分)本题提问的观点较明晰,答题时可选择赞同、反对或辩证地看待三种观点,分段分层次多角度论述,做到史论结合。
较难做到的是如何多角度论述,史论结合。
大部分学生不理解什么叫做多角度论述,往往将影响分成多点来回答,认为这就是多角度论述,事实上这只是从一个角度论述而已,评论角度单一得分率亦很低。
请同学们仿照下面答题模式,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要具备一篇文章的基本要素,做到格式的规范化,切忌一篇文章下来没有任何层次段落,切忌整版大量堆砌史实或观点摇摆不定。
答题模式一:近代外国资本输入是“经济侵略”从背景来看,近代外国资本是中国被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轰开大门,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众多特权的前提下输入中国的,《南京条约》使列强取得了在华关税协定权,《马关条约》使列强产品运往中国内地可免收内地税,中外之间的经济往来是建立在双方不平等的基础上;从目的来看,近代外国资本输入是服务于自身资本主义发展需求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欧美日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生产和资本迅速集中导致垄断和垄断组织产生,列强对外经济侵略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的高额利润巩固了资本主义列强在世界的统治;从方式来看,近代外国对华资本输入主要表现为开设工厂、对华政治贷款、抢夺铁路修筑权和矿山开采权。
对华贷款都附以非常苛刻的政治条件,开设工厂就近掠夺中国原料和劳动力,路矿权的获取扩大了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加剧了对华侵略;从影响来看,近代外国资本输入掠夺了中国大量原材料,路矿权的强占是中国近代重工业始终发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一大障碍。
综上所述,近代外国资本输入是资本主义扩张性的体现,是一种“经济侵略”。
答题模式二:近代外国资本输入不是“经济侵略”从背景来看,近代外国资本输入是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形成而进行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输出成为欧美日各国对外的主要经济方式。
资本输入输出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通的必然结果。
从过程来看,《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了在华合法设厂的权利,此后外国资本如潮般涌进中国市场,成为列强对华的主要经济手段。
列强对华资本输入使中国过去在几十年无法发展的铁路修筑和矿山开采在《马关条约》后短短几年时间成为具有巨大赢利空间的新兴产业。
从目的来看,资本主义的本性就是不断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外国对华资本输入只是资本凭着本性去寻找利润空间和价格洼地。
`从影响来看,列强对华资本输入迅速带动了中国的资源开发和交通建设,推动中国的自然经济不断解体,为中国经济发展引起了资金、技术和先进和管理经验,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士,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综上所述,外国资本输入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并非经济侵略。
答题模式三:要辩证地看待外国资本输入,既是对华“经济侵略”表现,也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参照答题模式一和二。
建议选择模式一或二,模式三相对难以把握。
★如何解答历史信息说明题?(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2分)解题技巧:求同、求异、找变化。
1.求同:审查两幅图片的相同之处。
对比汉唐时期的州和道,知识面广的同学不难发现,州、道开始都是监察区,但是后来却演变成行政区,是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的,考生如果能围绕该主题进行阐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求异:查看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
如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考试中心所给的“示例答案二”)。
3.找变化(也可以看作求异):看从第一幅图到第二幅图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炼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如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考试中心所给的“示例答案一”)。
具体评分细则是:必须是在解读并比较材料基础上得出正确信息,并能加以说明,仅罗列史实无效。
示例答案1:信息:汉代的州(或地方行政区划,或地方行政管理)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或面积大小一致,或面积大致平均,或比较均匀)。
(3分)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或从汉到唐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或南方经济迅速发展,或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3分)示例答案2:信息:汉代州名(或地方行政区划)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或行政管理机构不同,或名称不同。